一、10月我国建陶进出口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东,熊恒庆,唐沿源[1](2018)在《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升级研究——以夹江陶瓷产业集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产业升级理论,从产品市场需求、产业上下游配套、创新收益、价值链跃迁四个方面揭示了建筑陶瓷产业升级的动力和内在机制,即建筑陶瓷产业升级就是通过创新知识与技术的集成、整合、扩散来推动产业集群突破资源、环境和技术约束,最终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的两端演进。在此基础上,以四川夹江建筑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对其产业发展、产业链构成、产业升级瓶颈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夹江建筑陶瓷产业集群有必要在要素禀赋结构优化、陶瓷企业设计能力提升、低碳化、生态化、功能性建陶产品研发、产品销售渠道拓展、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建设等七个方面实现突破,从而助力产业升级。
蔡庆坚[2](2018)在《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国内形成诸多产业聚集区,产业聚集区内小企业呈现聚集现象。国内小企业因具有“数量大、覆盖面广、准入门槛低”的特点,容易受到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拖累,部分区域小企业最近出现开工不足、销售不畅、资金紧张等现象从而导致当地银行信用风险迅速上升,同时银行业正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冲击和监管政策收紧的双重压力,资产荒与信贷资产违约风险上升同时存在。本文将选择佛山地区较有代表性的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佛山当地陶瓷企业凭借多年的发展,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信贷资源十分丰富,有必要加大对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同时考虑到国内多层次金融市场尚需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信贷操作成本高等问题,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成为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将探索有效的方法,从商业银行视角来破解陶瓷产业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介绍平安银行佛山分行小企业信贷管理现状,重点分析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行业小企业信贷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业信贷政策研究缺失且信贷资源过于集中于几家大型陶瓷企业,在营销策略上忽视大批小型陶瓷企业的信贷需求,信贷风险存在未能有效分散问题;二是陶瓷核心企业产业链上的大批小客户资金需求未能有效满足,该部分小企业贷款具有“急、小、快”特点,未能依托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开展批量授信;三是佛山陶瓷批发市场大批中小商户因存在规模小、抵押品缺乏、财务信息不透明等缺陷,未能依托行业商会或市场管理方担保等方式进行批量授信。此外,缺少懂陶瓷行业的信贷专才,存在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审批不严谨、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行业投放角度上看,佛山分行现有的陶瓷行业小企业信贷管理模式面临巨大挑战,既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也不能有效控制风险。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重要文献,归纳总结小企业信贷管理相关理论与国内外可借鉴模式,通过对陶瓷产业集聚情况、产业链结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访谈分析,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佛山陶瓷行业小企业信贷业务创新问题,运用“大数定律”,规划先行,描述陶瓷产业集群小企业客户共同风险控制特征和融资需求,制定既适合陶瓷行业发展规律、又具有准入可行性、风险分散性的小企业融资方案,应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准入标准,提出佛山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解决方案,归纳出陶瓷产业集群小企业批量授信模式,提出提升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的保障措施。
吴刘娜[3](2016)在《C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陶瓷生产古国,自1993年以来,中国建筑陶瓷产量及出口量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中国自身也是建筑陶瓷的消费大国。然而近年来,因迫于环保、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因素,政府加大对建陶产业的整治力度,一场浩浩荡荡的产业大转移,引发了国内陶瓷产业格局巨变。C公司所处的佛山陶瓷产业群、多品牌发展的战略群里竞争异常激烈。C公司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获得比较竞争优势,需要C公司的竞争战略作为方向指导、战略措施作为行动指南。本文采用企业战略研究中常用的行业环境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矩阵分析,在对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寻求一个能够强化优势、弱化劣势、抓住机会同时又能避免威胁的营销策略解决方案。本文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营销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二部分对C公司的概况和建陶行业未来走势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C公司营销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建陶行业环境PEST分析、C公司波特五力模型分析、C公司SWOT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C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五部分分析了C公司STP战略。第六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C公司整合营销策略,包括4P营销组合策略、网络营销策略、个人定制策略、服务策略以及绿色公益营销策略。最后是结论与展望。
王玉翠[4](2014)在《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基于中、意、西三国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的建筑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建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陶瓷产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在分析我国建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大多数国内学者将建陶作为陶瓷中的一类进行分析,而进行国家间的比较就更少了。为了更加客观地和有区别地分析中国建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发现其国际差距,本文使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关指标,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建陶强国进行比较,对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建筑陶瓷产业虽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附加值产品上,而且与意大利等强国相比处于竞争劣势。在此结论基础上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给出相关建议。
陆才德[5](2011)在《夹江陶企 与佛陶差距还很大》文中指出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国建筑陶瓷年产量已达30亿平方米,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目前,国内陶瓷产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华东、西南(西部瓷都夹江),其中尤为出名的仍是佛山陶瓷,现已跃居全球产量最大、品种最全、产业链最完整、进出口最发达的陶瓷产区。现就佛山陶瓷与夹江陶瓷作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夹陶与佛陶差距大1.历史背景:佛陶政策、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黄弘[6](2012)在《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依据相关理论,研究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了建筑陶瓷产业链以及国内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现状,提出了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评价与保障思路,并建立了灰色关联评价模型,以高安、法库、夹江为例对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第一,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探讨,确定了本文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本理论基础,以循环经济理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重要原则和理念,借鉴种群理论的宏观视角和组织管理方法,指明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总方向。第二,剖析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建筑陶瓷产业集群中产业链构成要素。首先,基于产业集群产生原因的差异性,本部分将国内外现有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为内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外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两大类。在此分类基础上,研究并探讨了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优缺点。继而对建筑陶瓷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构成要素的分析,为构建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和选择奠定基础。第三,分析了国内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现状。通过概述中国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界定并分析了“传统建筑陶瓷产业集群”与“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的概念、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传统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模的对比分析,更深刻地剖析了国内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提供了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不能套用传统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在现有的产业集群模式中做简单的选择,必须重新构建新的适合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同时其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第五,建立了以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依据发展实际对高安、法库、夹江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对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的市场发育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第六,提出了有效实行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保障策略,并对江西高安市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其中,保障策略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保障、人力资源保障、金融保障、技术保障、公共平台及基础设施保障、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体制制度保障等几个方面。
毛成祥[7](2011)在《OSN陶瓷北京销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房地产业、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陶市场的高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快速上升,中产阶层或新富群体迅速扩大,对中高端建陶需求直线上升;同时,建陶领域的中高端品牌诺贝尔、东鹏、欧神诺、冠军、鹰牌、斯米克、亚细亚等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基本完成市场细分和战略布局,新的国际品牌陆续进入国内特别是北京市场。OSN陶瓷北京销区负责欧神诺产品在北京市场的销售。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在中高端市场井喷,行业竞争白热化,企业发展战略更专业化的市场环境下,OSN陶瓷北京销区如何重新确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管理战略、营销战略等理论基础。接着分析OSN北京销区所处的行业环境,同时分析OSN北京销区外部环境,即政治、社会、经济和技术等,上述分析采取的是PEST法。其后,重点描述了OSN北京销区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现状。再次,剖析了OSN北京销区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上述剖析,则采用了SWOT法。在不违反OSN陶瓷公司和华耐集团的全国布局的基本原则下,对OSN北京销区产品发展各因素可能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对直接面对诺贝尔、东鹏、冠军、鹰牌、亚细亚、斯米克等中高档品牌竞争的局面进行对比分析后,分别给出了OSN北京销区的主导产品线----抛晶砖、抛光砖、釉面砖、亚光砖和轻质砖等相应的战略发展总目标、战略措施,并结合建筑陶瓷产品的固有特征及其行业背景归纳出OSN北京销区的战略指导思想,然后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产品、价格、渠道、促销4个方面进行调整,提出了适合OSN陶瓷北京销区的职能发展战略,这样就形成了OSN北京销区建筑陶瓷产品的发展战略体系。
尹虹[8](2009)在《2008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跌宕起伏,一方面建筑卫生陶瓷产能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另一方面国内销售略有下降,在金融海啸肆行的2008年,我国瓷砖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平均单价进一步上升,卫生陶瓷出口基本持平,2008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对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标准,对于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2008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产业转移与扩张、营销策略变化、市场区域化趋势、中国名牌及国家免检的取消、知识产权保护及反倾销诉讼等方面的发展备受关注。为此对2008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各方面的发展作个综述。
尹虹[9](2009)在《2008年全国瓷砖产业发展形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我国瓷砖产业形势发展跌宕起伏,一方面瓷砖产能产量继续上升,另一方面国内销售不断下降,在金融海啸肆虐的2008年里,我国瓷砖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平均单价进一步上升,2008年瓷砖行业的产业转移与扩张、营销策略、市场区域化、反倾销诉讼、中国名牌、行业新标准等问题备受关注。笔者意在分析解读2008年全国瓷砖产业发展形势。
陈爱娟[10](2007)在《试论绿色壁垒下我国建筑陶瓷的出口贸易》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出口状况与绿色贸易壁垒相结合,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建筑陶瓷业出口带来的影响,并探讨了如何实现我国建筑陶瓷出口突破绿色壁垒,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对策。
二、10月我国建陶进出口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月我国建陶进出口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升级研究——以夹江陶瓷产业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建筑陶瓷产业升级过程分析 |
三、夹江陶瓷产业发展与产业链分析 |
(一) 夹江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
(二) 夹江陶瓷产业链分析 |
四、夹江陶瓷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瓶颈 |
(一) 原材料供需链条结构较为松散, 导致建陶企业生产成本高企 |
(二) 高端生产要素供给不足, 导致建陶产业转型升级后劲乏力 |
(三) 陶瓷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偏弱, 抑制了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 |
(四) 产业链纵向延伸深度不够, 产业国际分工的参与水平需进一步改善 |
(五)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限制了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
五、夹江陶瓷产业升级策略 |
(一) 提升要素禀赋结构, 促进陶瓷产业升级 |
1. 推进陶瓷原材料本地化,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
2. 提高集群内高端人才要素的集聚水平, 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
(二) 提升建陶企业自身的设计能力, 促进产品升级 |
(三) 加大低碳化、生态化建陶产品的开发力度, 助力产业升级 |
(四) 加大功能性建陶产品的研发力度, 提升建陶产品附加值 |
(五) 扩展产品销售渠道, 打造新的市场空间 |
(六) 强化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多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
(七) 建立专业化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 打造夹江陶瓷区域品牌 |
(2)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三)研究框架和思路 |
二、小企业信贷管理相关理论与国内外可借鉴模式概述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小企业信贷管理相关理论 |
(三)国内外可借鉴模式概述 |
三、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行业小企业信贷管理问题分析 |
(一)陶瓷行业概况 |
(二)陶瓷行业小企业信贷管理问题统计分析 |
(三)陶瓷行业小企业融资需求及信贷管理问题调查分析 |
四、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解决方案 |
(一)建陶产业链或建陶商圈小企业客户批量授信模式 |
(二)核心陶瓷企业上游供货商客户群操作保理融资模式 |
(三)核心陶瓷企业下游经销商客户群操作提货担保模式 |
(四)陶瓷出口企业客户群操作出口池融资模式 |
(五)陶瓷设备按揭贷款客户群批量授信模式 |
(六)探索应收款链平台专项授信模式 |
五、提升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的保障措施 |
(一)产业集群项目准入制 |
(二)授信作业流程规范化 |
(三)贷款后续管理标准化 |
(四)小企业业务管理专营化 |
(五)提倡理性信贷文化 |
六、结论及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C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C公司概况与建陶行业未来走势 |
2.1 C公司简介 |
2.2 C公司经营目标 |
2.3 建陶行业的未来走势 |
3 C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建陶行业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C公司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2.1 原材料供应商 |
3.2.2 墙地砖购买者 |
3.2.3 潜在进入者 |
3.2.4 替代品 |
3.2.5 行业内的竞争 |
3.3 C公司SWOT分析 |
3.3.1 机会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3.3 优势分析 |
3.3.4 劣势分析 |
3.3.5 结论与对策 |
4 C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
5 C公司STP战略 |
5.1 STP战略理论基础 |
5.2 市场细分 |
5.3 目标市场选择 |
5.4 市场定位 |
6 C公司整合营销策略 |
6.1 4P营销组合策略 |
6.1.1 产品策略 |
6.1.2 定价策略 |
6.1.3 分销策略 |
6.1.4 促销策略 |
6.2 个人定制营销策略 |
6.3 服务策略 |
6.3.1 服务经销商团队 |
6.3.2 终端网络服务 |
6.4 绿色公益营销策略 |
6.4.1 绿色营销策略 |
6.4.2 公益营销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基于中、意、西三国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1.1建筑陶瓷的定义及其产品分类 |
1.2数据说明 |
2文献述评 |
3中国与意、西两国建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实证分析 |
3.1贸易竞争指数 |
3.2国际市场占有率(IMS) |
3.3进出口价格比 |
3.4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 |
4结论及原因分析 |
4.1结论 |
4.2原因分析 |
4.2.1生产结构性过剩 |
4.2.2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3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 |
5相关建议 |
5.1发展和完善产业集群 |
5.2注重发展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 |
5.3积极应对国际反倾销,改善贸易环境 |
(6)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2.1.2 产业集群的类型和特征 |
2.1.3 西方主要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2.1.4 我国产业集群理论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2.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意义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2.2.3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 |
2.3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2.3.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3.3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
2.3.4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
2.4 种群理论 |
2.4.1 种群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意义 |
2.4.2 种群的概念和特点 |
2.4.3 种群生态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
3.1 内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3.1.1 资源禀赋型 |
3.1.2 市场拉动型 |
3.1.3 传统延续型 |
3.2 外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3.2.1 政府主导型 |
3.2.2 外资主导型 |
3.3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特征分析 |
(1) 外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特征 |
(2) 内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建筑陶瓷产业链分析 |
4.1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的内涵分析 |
4.2 基于产业集群的建筑陶瓷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分析 |
4.2.1 建筑陶瓷产业链上游核心构成要素分析 |
4.2.2 建筑陶瓷产业链下游构成要素分析 |
4.2.3 建筑陶瓷产业链核心环节——建筑陶瓷企业分析 |
4.2.4 建筑陶瓷产业链相关配套机构和行业的分析 |
4.3 建筑陶瓷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现状分析 |
5.1 国外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5.1.1 西班牙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5.1.2 意大利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5.1.3 发展中国家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5.2 国内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2.1 传统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5.2.2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5.3 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
5.3.1 国外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 |
5.3.2 国内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 |
5.3.3 建筑陶瓷不同发展模式对本文研究的启迪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构建 |
6.1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的目标 |
6.1.1 经济目标 |
6.1.2 社会目标 |
6.1.3 环保目标 |
6.2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的原则 |
6.2.1 以政府控制为主导 |
6.2.2 以市场调节为核心 |
6.2.3 具体模式具体分析 |
6.2.4 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
6.2.5 兼顾循序渐进和长远性目标 |
6.3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的标准 |
6.3.1 资源消耗方面 |
6.3.2 环境污染方面 |
6.3.3 经济效益方面 |
6.3.4 社会和谐发展方面 |
6.4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要素 |
6.4.1 生产要素 |
6.4.2 市场 |
6.4.3 政府 |
6.4.4 相关产业和机构 |
6.5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类型 |
6.5.1 政府主导的资源禀赋型 |
6.5.2 政府主导的市场拉动型 |
6.5.3 政府主导的传统延续型 |
6.6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的步骤 |
6.6.1 开展可行性研究 |
6.6.2 进行产业规划 |
6.6.3 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6.4 建立职能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
6.6.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集群软硬环境 |
6.6.6 加大招商力度,提升进入企业门槛 |
6.6.7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以高安、法库和夹江为例 |
7.1 基于不同集群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
7.2 灰色关联分析在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中的运用 |
7.2.1 灰色关联分析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
7.2.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与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
7.3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构建 |
7.3.1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边界的界定 |
7.3.2 集群发展模式评价的数据获取 |
7.3.3 集群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4 三个区域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
7.4.1 母序列和评价序列的选定 |
7.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4.3 数据无量纲性处理模型 |
7.4.4 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
7.4.5 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
7.4.6 结果分析及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保障策略 |
8.1 自然资源保障 |
8.1.1 原辅料自然资源状况及保障 |
8.1.2 土地开发与利用 |
8.1.3 能源供应与保障 |
8.2 人力资源保障 |
8.2.1 高端人才保障措施 |
8.2.2 产业人才保障措施 |
8.3 金融保障 |
8.3.1 拓展融资途径 |
8.3.2 强化风险意识 |
8.4 技术保障 |
8.4.1 技术保障策略 |
8.5 基础设施及公共平台保障 |
8.5.1 完善基础设施 |
8.5.2 加快公共平台建设 |
8.6 体制制度保障 |
8.6.1 完善陶瓷工业管理组织 |
8.6.2 强化陶瓷行业管理 |
8.6.3 制定鼓励政策 |
8.6.4 培育鼓励自主创新制度与机制 |
8.6.5 建筑陶瓷产区政府应加强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 |
8.6.6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 |
8.6.7 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中国(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
9.1 中国(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发展背景及现状 |
9.1.1 发展背景 |
9.1.2 高安建筑陶瓷发展现状 |
9.2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9.2.1 区位条件 |
9.2.2 资源条件 |
9.2.3 交通条件 |
9.2.4 投资环境 |
9.2.5 市场条件 |
9.3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9.3.1 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
9.3.2 政府积极推动,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
9.3.3 坚持规划先行,发展目标明确 |
9.3.4 产业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 |
9.3.5 高安陶瓷产业配套进一步完善 |
9.3.6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创新能力 |
9.3.7 高安建筑陶瓷产业经济促进能力 |
9.4 模式发展改善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7)OSN陶瓷北京销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 |
2.2 营销战略 |
2.3 战略研究技术 |
3 OSN 陶瓷北京销区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 国内陶瓷产业环境分析 |
3.3 竞争对手分析 |
4 OSN 陶瓷北京销区的内部环境分析 |
4.1 OSN 陶瓷北京销区背景分析 |
4.2 OSN 陶瓷北京销区人力资源现状 |
4.3 OSN 陶瓷北京销区产品情况分析 |
4.4 OSN 陶瓷北京销区价格情况分析 |
4.5 OSN 陶瓷北京销区渠道情况分析 |
4.6 OSN 陶瓷北京销区促销情况分析 |
5 OSN 陶瓷北京销区的SWOT 分析 |
5.1 OSN 陶瓷北京销区优势分析 |
5.2 OSN 陶瓷北京销区劣势分析 |
5.3 OSN 陶瓷北京销区机遇分析 |
5.4 OSN 陶瓷北京销区威胁分析 |
5.5 OSN 陶瓷北京销区的战略匹配 |
6 OSN 陶瓷北京销区的战略选择 |
6.1 OSN 陶瓷有限公司的战略指导思想 |
6.2 OSN 陶瓷北京销区战略目标 |
6.3 OSN 陶瓷北京销区职能战略及其实施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2008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卫生陶瓷产量保持增长、销售略降 |
2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进出口 |
2.1建筑陶瓷产品进出口 |
2.2卫生陶瓷进出口 |
3各种政策法规标准纷纷出台, 对产业影响巨大 |
4 2008年建筑卫生陶瓷营销亮点突出 |
5产业转移与跨界投资 |
6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 |
7国家免检取消、中国名牌夭折、驰名商标增多 |
8反倾销诉讼与贸易纠纷 |
(9)2008年全国瓷砖产业发展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2007年瓷砖产业发展回顾 |
2 2008年瓷砖产能扩大, 产量增加, 销售下滑 |
3 瓷砖产品出口逆市增长 |
4 2008年瓷砖营销亮点突出 |
5 “双转移”与“腾笼换鸟” |
6 各地陶瓷工业园区大量崛起 |
7 瓷砖“中国名牌”再次流产 |
8 瓷砖行业增加新标准 |
9瓷砖市场区域化趋势明显 |
10反倾销诉讼与贸易纠纷 |
四、10月我国建陶进出口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升级研究——以夹江陶瓷产业集群为例[J]. 李海东,熊恒庆,唐沿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05)
- [2]平安银行佛山分行陶瓷产业小企业信贷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蔡庆坚. 兰州大学, 2018(05)
- [3]C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吴刘娜. 广东财经大学, 2016(02)
- [4]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基于中、意、西三国的比较分析[J]. 王玉翠. 科技和产业, 2014(02)
- [5]夹江陶企 与佛陶差距还很大[J]. 陆才德. 陶瓷, 2011(10)
- [6]新兴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 黄弘.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7]OSN陶瓷北京销区发展战略研究[D]. 毛成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8]2008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综述[J]. 尹虹. 中国陶瓷, 2009(11)
- [9]2008年全国瓷砖产业发展形势分析[J]. 尹虹. 陶瓷, 2009(02)
- [10]试论绿色壁垒下我国建筑陶瓷的出口贸易[J]. 陈爱娟. 山东陶瓷,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