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报考硕士生人数再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薛子君[1](2020)在《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研究 ——以中部S省为例》文中认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教育系统书写“奋进之笔”的攻坚克难之年。教育招生考试,特别是国家教育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人力支持。教育考试肩负着保障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重任。我们要深入领会国家对于教育考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思考和认识研究生考试工作的新要求。探讨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在当前国家提倡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式下是尤为必要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在高等教育当中占据着排头兵、精英化的位置,其培养模式和考试方式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内经济形势有利向好,政治局势稳步发展,人民对于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就业形式紧迫,压力较大,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来抵御社会的风险。众多因素共同促进了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迅猛发展,考试人数激增。对于考试的组织者来说,这无疑是对过往工作的挑战。硕士研究生考试规模的扩大,对考试规范化、流程化提出了更大的考验。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硕士研究生考试制度的沿革和时代背景。自1978年以来,国家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研究生教育随之恢复,本部从研究生考试恢复之初至今,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探讨,即孵化期、形成期和成熟期,并对各时期考试政策、招生制度、报名方式做出分析,寻找各阶段在研究生发展历程中的意义。第二部分以S省为例,对硕士研究生考试具体环节进行研究。为突破以往的研究思路,此次以工作中的实际流程为主线,从命题环节到报名确认再到试卷管理和考试实施,最终到考试评卷和录取进行着重分析。通过分析各环节制度流程,为接下来找出问题节点提供支持。第三部分为进一步探究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的应用价值,本部分从考试命题制度、安全制度、公平制度这些核心要素入手,就现行考试制度发展成效加以探讨。发现当前考试制度之下,命题制度可分为统考命题和自命题考试命题,命题工作细致严谨;安全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保障,不论从科学技术层面,还是从人员选拔上,考试安全取得成绩显着;考试的公平公正方面,能够做到在政策上更加细化,同时在落实当中亦能有效履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公平公正性。第四部分基于以上对于考试制度的成效分析,继续查缺补漏,从实际运行中探究制度的不完善性。经研究发现,现行的考试组织中仍存在招生制度刻板、现场确认人数多、考点选择难度大、人员选聘不专业以及考试失信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五部分为有效解决考试组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本部分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入手,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手段,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多措并举,为形成更加科学、更为规范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献计献策。本文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硕士研究生考试各环节的分析,结合实操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对考试制度、考试流程、涉及到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分析。从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大环境入手,就考生人数增量进行原因分析。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近年来考试组织难度逐渐暴露出来,并体现在了整场考试的各个环节流程当中。本文试图对于命题来源,报名确认,试卷的管理等环节面临的困难加以分析,同时对于每一位涉考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规范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行为,完善组织制度,解决当前考试组织中的困境。
余婷[2](2018)在《“社工考试热,社工证很冷”:基于承认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央大力提倡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以及《“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均要求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持证社会工作者显然被纳入了这145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中。在此类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一方面呈现出“社工考试热”的现象,考试人数,持证率都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各类问题也日渐显露,大量非专业,未从事社会工作行业、未达工作年限的人群涌入到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中,社工证书含金量大大下降,呈现出“社工证很冷”的现象。现有的研究比较关注社会工作职业水平制度本身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少关注到不同主体间对证书的看法与态度。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17位在学历背景,专业背景以及工作背景都不尽相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了解他们参与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以及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前后的想法和反应,了解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透过“社工考试热”的表象来了解“社工证很冷”的实质性原因。从承认视角分析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大众这四类主体分别对于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身份象征与能力象征的承认情况。研究发现由于这四类承认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利关系,而主体间原有的权利关系直接影响了各个主体对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承认。而在主体间关系的分析上,政府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政府承认深刻影响了社会组织承认与个人承认,从而共同影响了社会承认。研究发现政府对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形式性承认大于实质性承认是“社工考试热,社工证很冷”矛盾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政府层面的制度承认不足是导致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含金量不高,知名度低的根源。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公信力面临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工作的职业声望。现阶段如果想提高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地位必须通过政府主导改革,而政府对社会工作职业的实质性承认也是影响社会工作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孙进宝[3](2017)在《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既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战略举措,也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活水”,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正是通过基层实践锻炼培养领导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选调生工作在近50余年的实施过程中,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极大地优化了我国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升了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逐渐深入,当前我国干部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根本改善。但同时,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择业理念出现了重要变化,广大基层群众对干部的诉求与评价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选调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时代要求。当下中国,选调生工作是否还有存在价值?选调生工作面临哪些难题和困境?应当如何调整?选调生干部应怎样定位?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选调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是关键所在。本文从完善党的干部人事制度这一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历史梳理、案例剖析、问题总结、对策提出为研究进路,系统阐述了选调生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我国选调生工作实施以来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认真总结了山东、湖北、重庆三省选调生工作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选调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相应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策建议。本文从“选调生工作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框架下有效开展”这个基本前提出发,首先界定和辨析了定向选调生与非定向选调生、选调生与公务员、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的区别联系,从而廓清了选调生工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接着介绍了国外政党在年轻干部选拨任用上的相关理论与探索实践,为进一步完善选调生工作的理论视野奠定了基础。论文接着回顾了我国选调生工作自卜世纪60年代试行以来的基本历程和主要成就。以国内重大事件节点和中央重要文件出台为划分依据,从五个阶段详细梳理了我国选调生工作的实施历程和历史经验。通过调研走访和对比分析,作者选取山东、湖北、重庆三省作为选调生工作的研究样本,分别阐述了三省选调生工作的总体概况、制度内容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选调生制度的总体特征和选调生工作的演进规律。论文从制度因素、主体因素、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对选调生工作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总结。文中以为,当前我国选调生制度在顶层设计与实施细节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高校、选调生本人、组织部门、基层用人单位等主体在选调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认识错位与方法不当;在环境方面,选调生工作面临社会转型压力、基层条件制约以及政治生态破坏等方面的挑战。究其原因,当前选调生工作的不足主要受制度要素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各主体重视不够、就业压力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亟待深化等因素的影响。论文对当前我国选调生工作进行了反思,提出选调生工作不应立即废止、选调生工作不宜搞“一刀切”、选调生定位须进一步明确。在实际操作中,要牢牢把握“组织抓、抓组织”,“严关口、严把关”,“重培养、重锻炼”,“沉基层、重基层”,“强保障、保障强”等五对关系,不断完善选调生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改进选调生选拨方式,努力提升选调生能力素质,积极发挥各培养主体选育功能、着力营造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形成推动选调生工作健康发展的合力。
彭世璞[4](2017)在《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成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世界公认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中,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在规模和水平上远远超出其他三种,成为主要的教育服务贸易提供方式。境外消费是指在一成员国境内的服务提供者向来自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需要服务接受者进入另一成员国境内才能接受到的服务,如为来自外国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招待来自外国的务工者和访问者,向外国游客提供旅游消费服务等。在教育方面,主要指一国或地区公民到另一国或地区去进行留学深造进修和输入国接受来自外国的留学生等。本文以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为视角,也就是对来疆留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五部分对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潜力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意义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持续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及新疆与中亚教育服务合作扩大化,新疆“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出台,在这些有利背景下研究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潜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能为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提供新的发展策略,可以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新疆文化软实力,同时也可为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提供借鉴。其次,对中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以下几个方面: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相关理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相关研究;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相关研究,然后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了评述。再次,对相关理论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适用性解释进行了阐述,有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规模进行分析,发现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呈现逆差状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来疆留学生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来疆留学生占来华留学生人数比重低,总体规模较小,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大。其次,分析了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地理方向,从洲别来看,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为来疆留学生的主体,非洲来疆留学生呈相对快速上升趋势,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占比增长相对缓慢。从国别来看,来疆留学生生源地较之以前变得广泛,不过从数量上看主要来自中亚国家等。再次,分析了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结构,从留学费用结构来看,留学生中自费生比例较大,奖学金生人数较少;从留学层次结构来看,来疆留学生以非学历生为主;非学历生中以语言生为主;学历生中以本科生为主,硕士、博士等高学历占比较小等;从学科类别结构分析,来疆留学生学科类别结构明显改善,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类别结构转变,但同时仍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再次,对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服务提供者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可接受留学生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层次相对较低、优势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最后,分析了中亚高等教育留学在疆消费特点。第三部分对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作了宏观环境分析。在优势方面,具有地缘邻近优势、民族、语言和文化优势、留学成本低廉优势和新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相对优势等。劣势方面,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学科建设优势不明显、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足、新疆高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和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度低等。面临的机遇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及国家战略的实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深度拓展等。面临的挑战有发达国家与国内名校的生源竞争;影响留学生活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和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等。第四部分分析了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潜力。首先,对推拉理论做了详细阐述,以及介绍了推拉理论在分析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潜力中的运用。然后,从推力因素方面分析了新疆发展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潜力。最后基于ahp决策分析方法和综合模糊分析方法从拉力因素方面对新疆高等教育留学吸引力进行了评价,发现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贸易的主要出口国因其自身原因,对本国留学生的对外输出有着巨大推力;而新疆因其地缘、政治、文化、经济等优势,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因此,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潜力巨大。在影响来疆留学因素方面,留学费用和大学实力占据重要地位。第五部分为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方面,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了促进新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有扩大教育服务合作,建立国际学历学位互认制度;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完善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等。另一方面,从新疆高校层面提出了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留学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竞争力;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国际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高校师资质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等。
徐吉洪[5](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张文东[6](2016)在《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学位与研究教育更是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改革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建设到质量建设的转型,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的时间为经,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为纬,主要运用宏观阐述与微观考究结合、制度与实态并重及比较、统计和定量分析、高校考察等方法,对三十余年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与演绎规律、经验教训与历史启示,进行系统与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第一,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福建省学位教育经历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稳步发展(1992-2000年)、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三个阶段;从培养单位和授权点看,福建省1981年开始就有培养单位和授权点,但发展较慢,三十年间仅有硕士培养单位13个,博士培养单位8个,且学科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培养单位。这反映了福建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专业型学位教育虽得到大力发展,但教育体系不够成熟,整体教育水平不高。(2)从培养规模和经费保障看,福建省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经历了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三个阶段;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也相应经历了由国家财政完全拨款到逐步呈现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承担或补偿研究生培养费用的格局。(3)从师资结构看,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也在增大;研究生导师呈现高职称、年轻化,并且女性研究生导师比例在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二,通过对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发现:(1)研究生教育规模在扩大,但与全国比仍然偏小;工科类学位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发展相对滞后,与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研究生教育布局不断完善,但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进,但培养质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学科建设水平与特色、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不够完善的问题。第三,在剖析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征、对培养高校做了实地考察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提出了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的五个“转变”:即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第四,PEST分析表明,当前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协同发展、国际化、质量保障的发展战略思考和建议。总之,本文以时间为主轴,以教育史为视角,基于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两个层面,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学位制度建立30年(1981-2011年)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演绎特征,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特点,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了 PEST分析法,分析了今后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战略前瞻和对策思考。
尚红娟,张一平[7](2016)在《赴台“陆生”发展动态之研究》文中认为自2011年正式开放陆生赴台修读学位,截至2014年累计人数共计5881人。了解这一群体的发展近况,尤其是新形势下的发展动态,有效地预估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从而为保障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两岸开放该政策的初衷目的,促进陆生赴台修读政策的完善与持续提出有效的务实性建议,更有针对性地促进两岸青年间的心灵契合。
张琦[8](2016)在《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已逐渐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中,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高等教育活动,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然而与之相伴的是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数量剧增导致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关于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和教育投资风险的讨论不绝于耳。本文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在个人教育投资中面临的风险情况进行调查,从受教育者投资的风险源入手,揭示教育投资风险真实状况和实际困难,分析和探讨投资风险生成原因,探索研究生教育受教育者投资风险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规避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建议与对策及相关防范措施,旨在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研究生教育风险管理研究,完善教育风险规避体系,为教育投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王祖芳[9](2015)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对国家经济、科技及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由大专院校及其以外的与之同等水平的其他教育机构所实施的专业教育,旨在高级培养专业人才,而研究生教育更是中之重。最近几年,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规模都在不断的上涨,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研究生的数量迅速增长,每年的报考人数和入学人数都是飞跃性的增长,尤其在一些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入学规模可以和本科相提并论了。对于国家而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一直是探讨的话题,研究生教育不仅关系到最高等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而且也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那么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政策问题的研究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第一步,长期以来,国家对研究生教育重要性认识存在忽视的现象,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相对于义务教育和本科生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的状态。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时,重点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对当前研究生教育财政的解读,指出了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加大财政投入提出了建议,有利于推进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研究生以往的财政投入政策,分析我国研究生财政投入政策的历程,针对我国当前的新形势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体系的有益建议思路,以期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上优化完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进行的综述,回顾我国研究生财政投入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对当前我国研究生财政投入政策的制定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主要从拨款政策、奖助政策和收费政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第五部分:提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优化建议。第六部分:总结和展望。
赵思思[10](2015)在《我国研究生收费改革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教育收费体系改革是促进研究生收费公平发展重要环节和手段。近年来,本科教育的扩招,使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收费政策的改革也在社会各界呼声中确定下来。201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续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实行教育全面收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现状,为科研项目的启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更加体现了教育公平。研究生收费体制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收费关系到每个研究生的切身利益,全面收费的标准是否在高校有效执行,全面收费的政策是否认真贯彻直接关系到教育收费体制的改革,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基于此,本文从研究生收费理论和国内外实际展开,结合我国研究生以往执行的双轨制收费制度和新确立的全面收费制度,分析对比,对我国研究生收改革的历程进行探讨,指出不同收费政策下,我国研究生收费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在分析了国外先进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的新形势完善我国研究生收费改革体系的有益建议思路,以期在我国收费改革制度的建立上优化完善。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论述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改革的综述,回顾我国研究生收费改革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81年-1985年的教育全免阶段、1985年-2014年收费双轨制以及2014年至今的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第三部分:论述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改革的趋势和构成。第四部分:分析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指出其中的阻碍效应所在,探讨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五部分:通过前面四部分的分析探讨,第五部分主要提出我国在研究生收费改革还需要完善的地方,指出在构建研究生收费改革制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以保证相关政策改革或建立的科学和符合社会发展。第六部分:论证的本文所提出的研究生收费改革政策完善对策的合理性。第七部分:总结和展望。
二、今年报考硕士生人数再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报考硕士生人数再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研究 ——以中部S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考试制度沿革和时代背景 |
1.1 硕士研究生考试制度孵化期 |
1.1.1 考试政策的诞生 |
1.1.2 招生方式和类型 |
1.1.3 重大作用和意义 |
1.2 硕士研究生考试制度形成期 |
1.2.1 考试政策的变化 |
1.2.2 报名方式及考试科目的变化 |
1.2.3 重大作用和意义 |
1.3 硕士研究生考试制度的成熟期 |
1.3.1 现行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 |
1.3.2 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中的问题与挑战 |
第二章 S省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主要构成要素 |
2.1 考试命题制度 |
2.1.1 统考科目的命题 |
2.1.2 自命题科目的命题 |
2.2 安全保密制度 |
2.2.1 试卷管理中的安全保密问题 |
2.2.2 考试场所和场地布置中的安全保密 |
2.2.3 考务人员职责和选聘时的安全保密 |
2.3 考试公平公正制度 |
2.3.1 考试政策中的公平公正 |
2.3.2 考试实施中的公平公正 |
第三章 S省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运行成效 |
3.1 考试命题制度逐步完善 |
3.1.1 统考制度运行成效 |
3.1.2 自命题制度运行成效 |
3.2 考试安全制度走向精细 |
3.2.1 试卷管理更加规范 |
3.2.2 考点选择更加科学 |
3.2.3 考务人员选聘更加严格 |
3.3 考试公平制度落到实处 |
3.3.1 用规范的政策为考试保驾护航 |
3.3.2 以严格的实施让政策落地开花 |
第四章 S省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
4.1 考前相关制度中暴露出的问题 |
4.1.1 招生计划制度相对刻板 |
4.1.2 现场确认制度难以适应当下变革 |
4.2 考试期间涉及到的制度问题 |
4.2.1 考点选择政策不健全 |
4.2.2 考务人员培养制度不完善 |
4.2.3 作弊处理制度待优化 |
4.3 考试结束后期存在的问题 |
4.3.1 答卷邮寄存隐患 |
4.3.2 违纪处理重于罚 |
第五章 S省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中可改进的方向 |
5.1 报名阶段的制度优化 |
5.1.1 推广硕士研究生网上确认制 |
5.1.2 建立规范的设备维护制度 |
5.2 涉考人员培训制度细化 |
5.2.1 涉考人员道德、法制培训 |
5.2.2 涉考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
5.3 违纪处理制度宣传广泛化 |
5.3.1 案例宣传 |
5.3.2 法律宣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社工考试热,社工证很冷”:基于承认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1.3.1 承认理论 |
1.3.2 承认视角与社会工作 |
1.3.3 研究框架 |
1.4 概念界定 |
1.4.1 职业资格 |
1.4.2 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 |
1.5 研究方法 |
1.5.1 质性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 |
1.5.3 资料收集方法 |
1.5.4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章 我国“社工考试热,社工证很冷”现象分析 |
2.1 “社工考试热” |
2.1.1 考生人数日益多,十年发展增幅快 |
2.1.2 考生职业领域多元化,地域构成分布广 |
2.1.3 政府鼓励政策多,人才队伍建设快 |
2.1.4 社会组织招聘要求提高,持证优势看得见 |
2.1.5 媒体报道增多,大众认知度有所提升 |
2.2 “社工证很冷” |
2.2.1 “冷在含金量低” |
2.2.2 “冷在管理疏松” |
2.2.3 “冷在知名度低”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工证书的承认结构 |
3.1 社工证书的承认主体 |
3.1.1 社会工作者 |
3.1.2 社会组织 |
3.1.3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
3.1.4 社会大众 |
3.2 社工证书的承认内容 |
3.2.1 社工证书的身份象征 |
3.2.2 社工证书的能力象征 |
3.3 社工证书的承认特征 |
3.3.1 承认主体间的互构性 |
3.3.2 承认内容之间具有互构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类承认主体对社工证书承认不足的表现 |
4.1 社会工作者对社工证书的承认 |
4.1.1 身份象征模糊不清 |
4.1.2 专业能力代表性差 |
4.2 社会组织对社工证书的承认 |
4.2.1 认可持证社工身份 |
4.2.2 质疑持证社工能力 |
4.3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工证书的承认 |
4.3.1 身份转换的迫切需求 |
4.3.2 证书含金量低的根源 |
4.4 社会大众对社工证书的承认 |
4.4.1 持证社工身份的不解 |
4.4.2 持证社工能力的不信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各承认主体间关系对社工证书的影响 |
5.1 各承认主体间的关系 |
5.1.1 社会组织承认与政府承认间关系不平衡 |
5.1.2 个人承认与政府承认诉求不一致 |
5.1.3 社会组织承认与个人承认的非平衡性 |
5.1.4 社会承认与其他主体间承认的脱节 |
5.1.5 政府承认在各承认主体间占据主导地位 |
5.2 政府对社工证书承认不足是问题根源 |
5.2.1 政府层面承认的重要性 |
5.2.2 政府对社工证书承认停留在形式性承认 |
5.2.3 政府对社工证书实质性承认力度小 |
5.2.4 形式性承认大于实质性承认 |
5.3 政府承认不足对其他承认主体产生的影响 |
5.3.1 社会组织承认走向形式化 |
5.3.2 个人承认问题加深 |
5.3.3 社会承认迟迟得不到提升 |
5.4 社工证书承认不足对我国社工职业化发展的影响 |
5.4.1 持证社工人才队伍质量良莠不齐 |
5.4.2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优势被严重挤压 |
5.4.3 加深各界主体对于社工专业性的质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对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几点建议 |
6.2.1 政府层面——主导变革 |
6.2.2 社会组织层面——正规化管理 |
6.2.3 社会工作者——提升专业性 |
6.3 研究的不足与难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3)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困境 |
第一章 选调生工作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选调生工作的概念辨析 |
一、概念厘定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选调生工作运行的理论支撑 |
一、国外政党选拔年轻干部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选调生工作的发展沿革与主要经验 |
第一节 选调生工作实施的历史脉络 |
一、曲折中的萌芽(1965—1976) |
二、料峭中的破土(1977—1991) |
三、暖阳中的勃发(1992—1999) |
四、规范中的成长(2000—2008) |
五、指导下的完善(2009年—至今) |
第二节 不同历史时期选调生工作的特点 |
一、萌芽时期特点 |
二、破土时期特点 |
三、勃发时期特点 |
四、成长时期特点 |
五、完善时期特点 |
第三节 选调生工作实施的主要成就 |
一、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
二、探索出一条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新路径 |
第三章 当前选调生工作的实施概况 |
第一节 山东省选调生工作概况及特点 |
一、山东省选调生工作总体概况 |
二、山东省选调生工作的具体规定及执行情况 |
三、山东省选调生工作实施的特点 |
第二节 湖北省选调生工作概况及特点 |
一、湖北省选调生工作总体概况 |
二、湖北省选调生工作的具体规定及执行情况 |
三、湖北省选调生工作实施的特点 |
第三节 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概况及特点 |
一、重庆市选调生工作总体概况 |
二、重庆市选调生工作的具体规定及执行情况 |
三、重庆市选调生工作的实施特点 |
第四节 选调生工作的特点总结和规律分析 |
一、关于选调生工作的特点总结 |
二、对选调生工作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
第四章 当前选调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当前选调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选调生工作存在的不足 |
二、选调生工作实施主体存在的不足 |
三、选调生工作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选调生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选调生工作缺乏法理支持和有效监督 |
二、制度自身缺乏完备的执行机制 |
三、选调生缺乏对自身的清晰认识 |
四、用人单位对选调生的认识存在偏差 |
五、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 |
六、基层政治生态缺乏有效根治 |
第五章 改进我国选调生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关于当前选调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一、选调生工作不应被立即废止 |
二、选调生工作不宜搞“一刀切” |
三、进一步明确选调生工作的定位 |
第二节 牢牢把握选调生工作的五对重点 |
一、组织抓、抓组织,牵住“牛鼻子” |
二、关口严、严把关,增强“稳定阀” |
三、重培养、重锻炼,努力“压担子” |
四、沉基层、基层长,实现“蹲蹲苗” |
五、保障强、强保障,提供“定心丸” |
第三节 改进选调生工作的具体建议 |
一、完善选调生工作的顶层设计 |
二、进一步完善选调生工作的选拔方式 |
三、端正选调生态度,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
四、充分发挥高校、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各主体选育功能 |
五、着力为选调生工作营造健康有序的政治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相关理论研究 |
二、中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相关研究 |
三、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适用性解释 |
一、比较优势理论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适用性解释 |
二、要素票赋理论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适用性解释 |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适用性解释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规模分析 |
一、从出口贸易数额上来看 |
二、从出口规模上来看 |
第三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地理方向分析 |
一、按洲别统计分析 |
二、按国别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结构分析 |
一、留学成本结构分析 |
二、留学层次结构分析 |
三、学科专业结构分析 |
第四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服务提供者结构分析 |
一、可接受留学生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 |
二、可接受留学生的高校层次相对较低 |
三、可接受留学生的高校优势特色不突出 |
第五节 中亚在疆教育消费特点分析 |
一、中亚来疆留学生数量总体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
二、新疆中亚留学生数量在来华中亚留学生数量中占比小 |
三、学历生数量占比逐步提高,专业分布相对广泛 |
第三章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优势分析 |
一、地缘邻近优势 |
二、民族、语言和文化相近优势 |
三、留学成本低廉优势 |
四、新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相对优势 |
第二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劣势分析 |
一、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
二、学科建设优势不明显 |
三、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不完善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
五、新疆高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
六、学历和学位国际认可度低 |
第三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机遇分析 |
一、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 |
二、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及国家战略的实施 |
三、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深度拓展 |
第四节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挑战分析 |
一、发达国家与国内名校的生源竞争 |
二、影响留学生活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
三、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 |
第四章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潜力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潜力的推拉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推力因素的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市场潜力分析 |
一、留学生来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 |
二、留学生来源国的经济改革及市场开放程度 |
三、留学生来源国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视程度 |
四、留学生来源国国内教育机会(高等教育入学率、教育投入) |
五、留学生来源国国内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成本 |
第三节 基于拉力分析的新疆高等教育留学吸引力评价 |
一、新疆留学吸引力评价方法 |
二、实证分析 |
第五章 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新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扩大教育服务合作,建立国际学历学位互认制度 |
二、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
三、完善留学教育相关政策制度 |
第二节 新疆高校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留学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竞争力 |
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特色专业的发展 |
三、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国际化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
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 |
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政策过程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教育政策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三、省部共建 |
四、政策运行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
(6)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
三、国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位教育发展的研究 |
二、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福建学位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福建学位教育的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 |
二、福建学位教育的稳步发展(1992-2000年) |
三、福建学位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 |
第二节 学位授予单位与授权点的发展历程 |
一、学位授予单位发展过程 |
二、学位授权点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福建学位授予规模与结构的历史变迁 |
一、学位授予规模 |
二、学位授予结构 |
第四节 福建不同门类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
一、不同门类硕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
二、不同门类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
第三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研究生教育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 |
二、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 |
三、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 |
第二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历程 |
一、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 |
二、在校研究生规模和结构 |
第三节 福建研究生导师规模与结构的发展过程 |
一、研究生导师规模 |
二、研究生导师的结构 |
三、生师比情况 |
第四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
一、福建省研究生教育保障机制的演化 |
二、不同阶段研究生资助保障制度对比 |
第四章 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问题与趋势(2012年以来) |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一、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情况 |
二、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特点 |
第二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与分析 |
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问题 |
二、学科建设水平和特色问题 |
三、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
四、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问题 |
五、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
第三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
一、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 |
二、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 |
三、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 |
四、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 |
五、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 |
第四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环境PEST分析 |
一、政治、政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二、经济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三、社会、文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四、技术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前瞻与对策 |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前瞻 |
一、差异化问题 |
二、协同发展问题 |
三、国际化问题 |
四、质量保障问题 |
第二节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政策和支撑保障,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
二、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夯实研究生教育发展基础 |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 |
四、突出对台合作办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
五、重构教育治理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1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大事记 |
附录2 论文相关图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赴台“陆生”发展动态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赴台“陆生”近况 |
二、赴台“陆生”发展动态 |
(一)赴台陆生人数逐年攀升,公立大学最受青睐 |
(二)陆生招生政策逐步调整,报考院校专业、生源地有所突破。 |
(三)“陆生会”“陆生联谊会”等社团组织纷纷成立 |
三、赴台“陆生”面临的挑战 |
(一)台湾地区政党轮替使得陆生赴台政策面临严峻考验 |
(二)陆生就业状况是对两岸政策制定者及台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之一 |
(三)陆生要面对台湾间谍“策反”、民进党渗透“台独”等无形政治干扰的挑战 |
(四)陆生在台期间潜移默化的台湾印象,以及接连发生的“轻生事件”,对陆生赴台政策有着一定的冲击力 |
四、相关政策建议 |
(一)加强对赴台陆生的跟踪管理研究 |
(二)推进对陆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 |
(三)加强对赴台陆生的思想动态的了解 |
(四)加速推进台湾大学院校的排名与评估 |
(五)加强对台湾青年常用的facebook、line等网络平台的了解与应用 |
(8)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理论 |
(二)信号理论 |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四、概念界定 |
(一)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
(二)个人教育投资风险 |
(三)教育投资决策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实施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现状 |
一、硕士研究生预期收益风险现状 |
二、硕士研究生就业风险现状 |
三、硕士研究生过度教育风险现状 |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服务风险现状 |
五、硕士研究生主体自身风险现状 |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
一、宏观经济环境风险 |
二、劳动力市场制度性风险 |
三、劳动力市场管理性风险 |
第二节 教育改革发展因素分析 |
一、研究生教育普及化风险 |
二、研究生专业化程度风险 |
三、教育服务质量风险 |
第三节 家庭及个体认知因素分析 |
一、家庭教育投资决策风险 |
二、受教育者自身因素风险 |
第三章 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规避策略 |
第一节 加强个体自身建设,提升应对风险实力 |
一、树立教育投资风险意识 |
二、调整教育投资收益观念 |
三、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
四、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
五、恰当转移投资成本 |
第二节 培养单位转变理念,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一、合理安排使用有限教育资源 |
二、完善教育投资风险保障机制 |
三、建立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 |
四、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 |
第三节 优化教育投资环境,降低教育投资风险 |
一、建立个人教育投资收益政策保障体系 |
二、加强研究生教育投资财政力度 |
三、提升就业市场监管水平 |
四、建立人才供需矛盾预警机制 |
五、监督和管理教育中介组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
1.1.2 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 |
1.1.3 中央出台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战略部署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研究是符合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 |
1.2.2 研究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有利于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 |
1.2.3 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研究有利于保证经费高效运行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综述 |
2.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2.1.2 公平与效率理论 |
2.2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历程 |
2.2.1“基数+发展”的财政投入模式(1955年一1985年) |
2.2.2“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财政投入模式(1986年一2001年) |
2.2.3“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2002年一至今)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解读 |
3.1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趋势 |
3.2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目标 |
3.2.1 提高国民素质 |
3.2.2 促进经济增长 |
3.3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制定的具体内容 |
3.3.1 研究生财政拨款政策 |
3.3.1.1 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的总量 |
3.3.1.2 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的模式 |
3.3.2 研究生奖助政策 |
3.3.2.1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 |
3.3.2.2 研究生助学金制度 |
3.3.3 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 |
3.3.3.1 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 |
3.3.3.2 研究生教育收费管理 |
第四章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有利因素 |
4.1.1 政策实行时逐步推进,逐一解决难题 |
4.1.2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在全国“一刀切” |
4.1.3 明确财政投入目标,彰显研究生教育成本构成的本质 |
4.1.4 高等教育是全面平衡成本与收益等价交换 |
4.2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阻碍因素 |
4.2.1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拨款的因素 |
4.2.2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奖学金覆盖的因素 |
4.2.3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助学金额度的因素 |
4.2.4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方式与管理的因素 |
第五章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优化建议 |
5.1 优化研究生财政拨款政策体系 |
5.1.1 提高研究生综合定额拨款标准 |
5.1.2 科学划分高等院校的类型,明确财政支持的重点 |
5.2 优化研究生奖学金政策 |
5.2.1 规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 |
5.2.2 规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 |
5.3 优化研究生助学金政策 |
5.3.1 合理利用银行等信贷资金优化助学贷款 |
5.3.2 规范落实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资助 |
5.4 优化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 |
5.4.1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 |
5.4.2 加强研究生教育收费管理制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我国研究生收费改革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生规模迅速增长 |
1.1.2 中央出台研究生收费改革战略部署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改革的综述 |
2.1 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1.2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
2.2 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改革的发展历程 |
2.2.1 研究生教育全免制度(1981年——1985年) |
2.2.2 研究生收费双轨制度(1985年——2014年) |
2.2.3 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2014——至今) |
第三章 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改革的解读 |
3.1 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的趋势 |
3.1.1 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 |
3.1.2 改革后的研究生待遇并未降低 |
3.1.3 改革后更加公平、公正 |
3.2 当前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改革的内涵与功能 |
3.2.1 改革的内涵 |
3.2.2 改革的主要功能 |
3.3 当前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政策的主要构成 |
3.3.1 奖学金制度 |
3.3.2 助学金制度 |
3.3.3 助学贷款 |
3.3.4 勤工俭学 |
3.3.5 学费减免 |
第四章 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政策的整体分析 |
4.1 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政策存在的阻碍因素 |
4.1.1 收费标准不尽科学 |
4.1.2 收费方式欠缺灵活性 |
4.1.3 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 |
4.1.4 高校筹资渠道狭窄 |
4.2 我国研究生全面教育收费改革政策阻碍因素的成因分析 |
4.2.1 相关政策缺乏指导性,各院校质量参差不齐 |
4.2.2 高校竞争压力大,资金短缺 |
4.2.3 资助金来源贫乏,贷款机制不健全 |
4.2.4 学校自筹经费能力不足 |
第五章 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政策的改善对策 |
5.1 改善时需要注意的原则 |
5.1.1 明确构建目的 |
5.1.2 坚持稳步推进 |
5.2 改善收费标准 |
5.2.1 以研究生教育的现实情况为依据 |
5.2.2 事业性与效益性结合 |
5.3 改善奖助体系 |
5.3.1 加大奖助经费投入力度 |
5.3.2 完善现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制度 |
5.3.3 规范落实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 |
5.3.4 建立研究生学业、国家奖学金制度 |
5.3.5 以研究生收费为依据,优化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 |
5.4 改善监督体系 |
5.4.1 高校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自身监管 |
5.4.2 国家建立相关法律进行立法监管 |
5.4.3 社会各界对政策实施的监管 |
第六章 我国研究生全面收费改革政策改善对策的合理性 |
6.1 我国研究生收费标准完善的合理性 |
6.1.1 符合我国研究生的逐年增长的趋势 |
6.1.2 符合大多数研究生的家庭经济条件 |
6.2 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善的合理性 |
6.2.1 符合激发研究生的“研究潜能”宗旨 |
6.2.2 符合当前我国“教育成本”均摊的理念 |
6.3 我国研究生收费监督体系完善的合理性 |
6.3.1 防止一些学校将研究生收费变成创收的手段 |
6.3.2 有利于当前高等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今年报考硕士生人数再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硕士研究生考试组织制度研究 ——以中部S省为例[D]. 薛子君. 山西大学, 2020(12)
- [2]“社工考试热,社工证很冷”:基于承认视角的分析[D]. 余婷.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3]中国共产党选调生工作问题研究[D]. 孙进宝.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新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发展潜力研究[D]. 彭世璞. 新疆财经大学, 2017(06)
- [5]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6]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张文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7]赴台“陆生”发展动态之研究[J]. 尚红娟,张一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8]硕士研究生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成因及规避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高校为例[D]. 张琦.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9]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研究[D]. 王祖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10]我国研究生收费改革的政策研究[D]. 赵思思.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