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党蕾[1](2014)在《文濮结合部深层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注采调整研究》文中认为中原油田文濮结合部深层异常高压低渗透油藏区域构造复杂,存在注采不完善、储量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本文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入开展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并设计相应油藏开发方案。论文针对文濮结合部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通过分析水淹图及小层动用情况,明确了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分布状况。同时建立文濮结合部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并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目标区块的油藏数值模型,对文濮结合部10年来的生产历史进行拟合并评价拟合质量,对该区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定量描述。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文濮结合部区域进行注采调整,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濮结合部区块。同时鉴于压裂作用在提高低渗透油藏产能中的有效性,论文针对裂缝缝长、导流能力、生产压差、注水压差及各项异性等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对研究区块进行了压裂参数优化设计。
刘杰,杨超,张娟,吴慧芳,司庆彬[2](2012)在《濮城油田复杂带构造精细刻画》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濮城油田复杂带的构造特征及常规构造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维地震解释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对整个濮城油田的构造模式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对构造复杂带的油气分布规律的发现和挖潜,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卫秀芬[3](2011)在《杏A西部过渡带外扩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采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明杏A西部过渡带外扩地区的褶皱、断层情况。根据已开发区块油层发育、构造及油水分布特征,并结合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成果,对外扩区域的油层发育情况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代表各断块油层发育情况的区域部署开发首钻井,并进行试油,查明外扩区域油层性质、储层的岩性和物性、原油性质。通过开发首钻井试油和已开发边部井产能分析,查明外扩地区油层的产能情况。利用开发首钻井资料,结合试油结果,综合分析各剖面的油水界面位置,确定外扩区域油水界面。依据各种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外扩区域的油层发育厚度进行预测,结合开发首钻井测井资料,查清可外扩布井的范围和控制的储量。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类型储层合理注采井距进行了论证,确定外扩地区的合理注采井距,并进行井网优化研究,确定扩边井规模。此项研究为该区进一步的开发部署和开发井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且对其它相关区块的扩边挖潜也具有指导作用。
邓维森[4](2009)在《大庆葡萄花油田构造精细解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大庆葡萄花油田为例,论述了应用三维连片高分辨率地震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和低级序断层研究,结合钻井和开发动态资料,对已开发油田进行油藏构造精细描述的内容、思路、方法和技术。葡萄花油田构造是大庆长垣二级构造带南部最大的一个构造,构造向南部分延伸为敖包塔构造。葡萄花油田于1979年投入开发,自1999年进入综合开发调整阶段。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小断块、小砂体及其隐蔽圈闭所形成的油气藏成为油田滚动扩边的目标,幅度5-10m的低幅度构造、断距3-5m的低级序断层、1-2m薄砂体对油田开发的注采井网和剩余油分布起着控制作用而成为油田剩余油挖潜的目标。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开发中的油田展开连片构造精细解释和低级序断层研究,对油田的滚动扩边和开发调整部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论文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应用为主,将已开发油田的外围滚动扩边和油田内部的剩余油挖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在油田滚动开发和精细油藏描述中的作用。主要采用地震资料的剖面解释、相干数据体解释、三维可视化体解释等层位和断层的精细解释技术以及连片变速成图技术,完成了葡萄花油田的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构造成图,落实了大量的断层和低幅度构造、小断块和断鼻构造。在连片三维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以油田的精细地质及低幅度构造研究成果为依据,采取多种低级序断层地震资料识别与解释技术,落实了低幅度构造研究断块的四、五级断层。论文然后根据连片三维构造精细解释的成果描述了研究区的构造及断裂特征,并对圈闭的要素进行细致的描述,分析了葡萄花油田葡I油层的区域、局部构造特征,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构造发育史以及油藏类型和油气成藏特征;研究了低幅度构造研究区的低级序断层分布特点,结合油田开发动态资料分析低级序断层对开发的影响。论文最后根据连片三维构造精细解释和低级序断层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葡萄花油田的外围构造有利区和低幅度构造研究断块的有利剩余油挖潜目标。
刘彦君[5](2008)在《南堡凹陷柳赞区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是国内未来石油增储的主要方向,目前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理论与方法比较成熟,但对于我国东部大多数陆相断陷盆地中沉积和构造运动均复杂的凸起边缘地区进行岩性油藏预测,尚需要深入研究。论文针对近源大小扇体多期叠置与镶嵌、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引起的断裂破碎与剥蚀频繁等所导致的地震反射连续性差、井间可对比性差问题,从地层格架入手,通过沉积体系约束下的储层反演实现研究区的精细储层预测。针对横向对比困难的特点,利用井震融合技术结合传统层序地层序分析方法,坚持大尺度上由地震信息控制,小尺度上由精细的井信息对比控制的原则。实现了研究区等时地层划分对比,对古近纪地层划分了3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通过时空演化构造解释认为:柳赞构造是被断层复杂化的滚动背斜构造,不同于前人差异压实作用所致的同沉积背斜认识。盆缘柏各庄断层沙三、沙一时期活动的不均衡性控制了构造的形成,沙三、沙一时期两次差异沉陷,夹持在柏各庄和高柳断层之间的地层向东倾滑是柳赞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明化镇期东部高柳断裂侧向撕裂作用进一步复杂了柳赞背斜构造。通过对主要层序沉积体系研究,得出近源-陡坡型盆地边缘的研究区,主要以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水下扇沉积体系为主。在SQ2低位域期主要发育水下扇体系,水进至高位域沉积期,主要发育陡坡型扇三角洲体系,多物源供给,扇体朵叶状明显。在SQ4沉积期过渡为冲积扇体系。SQ5沉积时期再次演化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且规模较大。在研究区储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的层段砂泥岩波阻抗值域范围重叠较多的地质现象,利用电阻率曲线拟合声波反演波阻抗后进行储层参数随机模拟反演。反演中通过地震属性、沉积规律约束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实现相控储层横向预测。从反演的结果分析,反演体的剖面与平面信息均与沉积规律及测井吻合很好。通过层序地层、沉积体系、构造格架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精确预测岩性油藏潜力目标。SQ2、SQ3、SQ4层序柳西坡折处发育小型扇三角洲、低位扇,该区总体勘探程度较低,且柳9井在SQ4层序底部获得工业油流,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最大潜力区;SQ5层序内主要在柳中背斜带南端有深断裂沟通油源区域寻找分流河道岩性油气藏。
杨永超,何国庆,张健泉,李保存[6](2004)在《东濮凹陷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应用》文中提出文 90断块区经过十二年的注水开发 ,已进入高含水期 ,开发效益变差。文章在认真分析油藏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相关技术 ,开展油藏精细研究 ,重新落实构造 ,弄清储层分布规律 ,对该块实施滚动扩边 ,部暑的新井高产高效 ,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滕俊华[7](2004)在《廊东油田综合地质研究及整体调整方案的编制》文中研究表明廊东油田位于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北端,1985年核实含油面积9.88平方公里,计算二级储量465.93万吨。可采储量70万吨。 84年3月在开发井网基本完钻后,同年11月油田全面投入开发,1985年6月实现注水开发,初期日产油达到237.1吨,此后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油井产量迅速递减,水井注水量明显下降,造成油井多数停产,水井全部停注,使断块开发出现异常困难的局面。成为名副其实的低效开发油藏,严重背离了目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开发政策。 开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各种矛盾,集中反映了对构造、储层评价方面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注水开发适应性研究的不彻底,因此,加强深层次地质综合研究,提出相适应的治理改造方案成为解决廊东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我们展开了多方面的地质研究。 1.运用层序地层学观点及沉积微相技术,进行地层的划分与精细对比研究;运用地质统计学油藏描述技术,预测储层参数的分布规律;运用可视化技术,显示砂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 2.开展低阻油气层识别。制定了参数孔、渗、饱计算方法及图版。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 3.基于上述两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整体调整方案部署。 经初步验证,成效明显。措施工作量15口。断块由原来的20.0吨/日提高到101吨/日,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15%提高到0.8%。
叶连池[8](2004)在《河西务油田滚动开发综合地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西务油田地处河北省廊坊市境内,构造位置位于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中北部,由分布于河西务断层两侧的16个第三系砂岩油藏组成,探明含油面积28.8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396万吨,建成年产16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采油速度1.15%。本项目实施前,动用石油地质储量1041万吨,累计采出油量103.6万吨,采出程度10%,日产原油125吨,综合含水37.2%,年生产能力4.5万吨,采油速度0.43%。 河西务油田具有资源基础丰富、主要控油因素清楚、含油层系多等有利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断块破碎、油水关系复杂、部分层系储层横向变化大等诸多不利因素。本研究课题从解剖矛盾入手,依托新技术,以强化滚动开发为主导方针,应用成熟的工作站全三维解释和储层预测为主的技术手段,加强河西务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综合地质研究:一方面解剖老区,通过纵向扩层、横向扩块和老井挖潜紧密结合,突出整体研究部署、整体实施,充分挖掘各方面存在的潜力,另一方面开拓新区,寻找新的产能接替区块,实现了增储上产同步发展。 针对沙四上高压油气藏的特点,在新安71~安56断块,认真落实控制油气藏形成的隐蔽断层,发现安28、安56-12、安28-19等新的富集含油气断块,实现了安56与安28断块的含油连片开发,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万吨,新建产能8.25万吨;油气并举,在新安71断块新增含油面积0.65平方千米,新增石油地质储量75万吨,建成原油年生产能力1.98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0.24亿立方米。在河西务断层下降盘从区域成藏条件研究入手,实现了勘探、开发的有机结合,当年建成原油生产能力1.5万吨。对于断块破碎、储层横向变化大、开发效益差的廊东地区,动态、静态相结合深入分析油田的开发状况,开展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评价、测井解释标准等研究,通过钻井、补孔、恢复、注水等措施整体改造,当年恢复原油生产能力2.8万吨,使廊东这个低效开发的老油田重新焕发青春。 通过本研究课题的实施,在河西务油田新增含油面积2.93平方千米,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99万吨,新建产能11.73万吨,使河西务油田的原油生产能力达到了16万吨,取得了显着的研究成果。
陈定柱,计曙东,苏长群[9](2003)在《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文中指出文 90断块区经过十二年的注水开发 ,已进入高含水期 ,开发效益下滑。在认真分析油藏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相关技术 ,开展油藏精细研究 ,重新落实构造 ,弄清储层分布规律。对该块实施滚动扩边 ,部暑的新井高产高效 ,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袁志华[10](2003)在《华北与华中地区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油气微生物勘探法(MPOG)的理论基础,包括物理—化学基础和微生物学基础两方面。MPOG的原理是:轻烃以“微泡上浮”的机理从深部油气藏向上垂直运移,逸出到油气藏上方的表层土壤中,为以轻轻为食料的高度专一性细菌—烃氧化菌(HCO)的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导致细菌的数量与活性大大增加,从而形成了烃氧化菌浓度与活性的异常区。根据这种可检测的微生物异常区可以评价和预测下伏油气藏的存在和性质。 论文全面阐述了MPOG方法的实用运作过程,包括地质调查与样品采集,微生物实验技术,数据处理与指标系统,综合评价与远景预测等,为在我国开发和应用微生物勘探技术奠定了基础。 通过首次大规模先导试验研究表明,华北四个试验区块微生物勘探结果综合符合率达到83%,并分别指出了各自最有利的目标区块,进一步提出了可供勘探的设计井位。 探索并建立了自己的油气微生物勘探法。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了松滋油田微生物勘探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微生物异常分布与现有的钻井含油气情况相吻合,而且成功地预测了正在钻进的鄂深10井和随后开钻的SK8-1和SK8-2井含油气情况。 总之,通过建立中国自己的油气微生物勘探法,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大幅度降低勘探风险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路线。
二、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文濮结合部深层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注采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1.2.2 精细注采调整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藏地质与开发特征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2 油藏开发特征 |
2.2.1 油藏开发历程 |
2.2.2 油藏开发现状 |
2.3 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1 剩余油定性分析 |
3.1.1 新钻调整井水淹情况分析 |
3.1.2 小层动用状况分析 |
3.1.3 水淹图分析 |
3.2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析 |
3.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2.2 生产历史拟合 |
3.2.3 小层开发指标 |
3.2.4 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 |
3.2.5 应用地质储量丰度描述剩余油分布 |
3.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3.3.1 分小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
3.3.2 剩余油分类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 |
4.1 油藏工程论证 |
4.1.1 层段组合研究 |
4.1.2 井网密度论证 |
4.1.3 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
4.2 注采工艺设计 |
4.2.1 合理注采比 |
4.2.2 注采压力系统研究 |
4.3 压裂参数优化设计 |
4.3.1 压裂数值理论模型建立 |
4.3.2 裂缝参数优化 |
4.3.3 压裂参数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发调整方案现场应用 |
5.1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思路 |
5.2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原则 |
5.3 方案部署 |
5.4 方案指标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2)濮城油田复杂带构造精细刻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层位标定技术 |
1.2 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 |
1.3 “断层立体展布法”解释技术 |
1.4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 |
1.5 综合解释技术 |
2 应用分析 |
3 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 |
4 结论与认识 |
(3)杏A西部过渡带外扩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杏A开发区西部过渡带概况 |
2 杏A开发区西部地区构造特征 |
2.1 杏A西部地区褶皱特征 |
2.2 杏A西部地区断裂特征 |
2.3 油水过渡地区断裂带划分 |
3 储层发育特征与油水界面的分布 |
3.1 储层沉积特征 |
3.2 砂体分布特征 |
3.3 油层发育状况 |
3.4 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特征 |
3.5 油藏类型 |
3.6 油水分布特征 |
4 杏A开发区西部过渡带外扩布井潜力研究 |
4.1 外扩地区的地质储量计算 |
4.2 油层发育有效厚度分析 |
4.3 油井初期产能分析 |
4.4 外扩布井范围预测 |
5 杏A开发区西部过渡带外扩布井规模预测 |
5.1 开发层系的确定 |
5.2 布井原则 |
5.3 注采井距的确定 |
5.4 井排方向的确定 |
5.5 布井方案优选 |
6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大庆葡萄花油田构造精细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1.3.2 低级序断层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构造位置 |
2.2 勘探开发历史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相特征 |
第三章 三维连片构造精细解释 |
3.1 研究区资料情况 |
3.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反射波特征 |
3.2.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2.2 地震反射波特征 |
3.3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
3.3.1 层位精细解释技术 |
3.3.2 断层精细解释技术 |
3.3.3 断层组合技术 |
3.3.4 三维可视化解释 |
3.4 速度分析与变速成图 |
3.4.1 速度分析与时深转换方法 |
3.4.2 速度场建立 |
3.4.3 连片变速成图 |
第四章 低级序断层研究 |
4.1 低级序断层概述 |
4.2 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3 低级序断层二维模型正演 |
4.3.1 断距与分辨率、储层厚度的关系 |
4.3.2 小断层二维模型正演 |
4.4 低级序断层的地震识别与解释 |
4.4.1 地震剖面解释 |
4.4.2 沿层相干属性解释 |
4.4.3 断层综合解释技术 |
4.4.4 油水井注采关系指导低级序断层解释 |
4.4.5 应用效果 |
4.5 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式及成因解释 |
4.5.1 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式 |
4.5.2 低级序断层成因解释 |
4.6 油田精细构造研究 |
4.6.1 微型逆牵引构造 |
4.6.2 微幅度构造研究 |
4.6.3 储层微构造研究 |
4.7 低级序断层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
第五章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5.1 构造特征 |
5.1.1 局部构造特征 |
5.1.2 断裂特征 |
5.2 构造演化史 |
5.2.1 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5.2.2 构造发育史 |
第六章 油藏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
6.1 油藏类型 |
6.1.1 构造油藏类型 |
6.1.2 复合油藏类型 |
6.2 油气成藏分析 |
6.3 有利区块优选 |
6.4 有利挖潜目标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南堡凹陷柳赞区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 |
1.2.1 岩性-地层油气藏理论基础--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2.1 地震属性的研究及应用发展历程 |
1.2.2.2 储层预测的核心技术地震反演的发展历程 |
1.2.2.3 多波多分量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2.4 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
1.6 主要创新点 |
1.6.1 技术方法创新 |
1.6.2 研究成果创新 |
2 南堡凹陷柳赞地区的石油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1.3 含油气特征 |
2.2 勘探开发历程 |
3 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 |
3.1 古近纪层序地层序列 |
3.1.1 井震信息“融合”体控制之下的分级层序地层对比划分 |
3.1.1.1 井震标定 |
3.2.1.2 地震反射波组大尺度层序地层划分标识 |
3.2.1.3 单井精细层序划分标识 |
3.2.1.4 利用井震“融合”体准确横向对比 |
3.1.2 层序界面特征 |
3.1.2.1 一级和二级层序界面特征 |
3.1.2.2 三级层序界面特征 |
3.1.3 体系域划分 |
3.1.4 单井层序分析 |
3.1.5 代表性剖面层序分析 |
3.2 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相构成特征 |
3.2.1 冲积扇、辫状河体系 |
3.2.2 扇三角洲体系 |
3.2.3 近岸水下扇体系 |
3.2.4 湖泊体系 |
3.3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带的分布与演化 |
3.3.1 地震相(属性)分析 |
3.3.2 沉积体系分布 |
4 层序构造格架追踪与构造研究 |
4.1 构造解释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 |
4.1.1 构造解释发展历程 |
4.1.2 构造解释技术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
4.2 柳赞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研究 |
4.2.1 资料品质分析 |
4.2.2 时空演化构造解释的技术流程与思路 |
4.2.3 井震结合分级等时对比标定 |
4.2.4 多期构造应力场定性分析 |
4.2.5 地层格架等时闭合追踪 |
4.2.5.1 构造解释方法与技术 |
4.2.5.2 以应力分析为指导、以沉积、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实现构造精细解释 |
4.2.5.3 构造变速成图 |
4.2.6 应力场控制下的构造特征 |
4.2.6.1 构造特征 |
4.2.6.2 断裂特征 |
4.2.7 构造沉积演化 |
4.2.8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 储层预测研究 |
5.1 基础资料分析 |
5.1.1 录井岩性统计分析 |
5.1.2 测井数据分析 |
5.1.3 原始地震资料分析 |
5.2 反演的难点分析 |
5.3 反演前数据预处理 |
5.3.1 地震资料预处理 |
5.3.2 测井数据预处理 |
5.3.2.1 测井标准化处理 |
5.3.2.2 拟声波曲线构建 |
5.4 反演算法优选 |
5.4.1 基于模型地震反演技术 |
5.4.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
5.4.3 多参数地震—测井联合反演 |
5.4.4 基于地质统计的随机反演 |
5.5 反演计算 |
5.5.1 反演流程 |
5.5.2 声波阻抗反演关键环节 |
5.5.3 随机模拟反演关键环节 |
5.5.4 反演效果分析 |
5.6 主要目的层储层及物性展布规律 |
6 综合分析及有利目标区评价 |
6.1 油藏特征综合分析 |
6.1.1 构造特征分析 |
6.1.2 储层特征分析 |
6.1.3 油气分布规律分析 |
6.1.4 油源条件分析 |
6.1.4.1 烃源岩及演化 |
6.1.4.2 油气运移、聚集特征分析 |
6.1.5 盖层条件分析 |
6.1.6 油气聚集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6.2 有利目标区预测 |
6.2.1 柳西坡折带SQ2、SQ3、SQ4 层序低水位体系域中的岩性油气藏 |
6.2.2 柳中寻找构造背景控制下的SQ4 层序高水位体系域中的岩性油气藏 |
6.2.3 高柳断层以北柳西斜坡区寻找浅层SQ6 层序内发育的岩性油气藏 |
6.2.4 在柳北SQ2、SQ3 层序中寻找地层油气藏 |
6.3 目标评价及井位建议 |
7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东濮凹陷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地质概况 |
2 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开发现状 |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工作中配套技术研究及应用 |
4 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取得效果 |
4.1 对文90-25断层的再认识 |
4.2 文90北块储层再认识 |
4.3 文90南块构造、储层再认识 |
5 几点认识 |
(7)廊东油田综合地质研究及整体调整方案的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油田基本概况 |
2.1 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相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储层特征 |
2.5 地震储层预测 |
2.6 油气藏类型及成藏特征 |
2.7 流体性质、地层压力 |
3.油田开发特征研究 |
3.1 开发效果评价 |
3.2 注水效果评价 |
3.3 油井增产技术评价 |
3.4 井网适应性评价 |
4、油田地质特征研究 |
4.1 研究思路制定 |
4.2 地层对比及储层预测研究 |
4.3 储层综合评价 |
4.4 研究成果 |
5.低阻油气层复查技术研究 |
5.1 低阻油气层过去解释为水层的原因 |
5.2 低阻油层解释方法 |
5.3 低阻天然气层解释方法 |
5.4 老井复查测井解释成果 |
6.整体调整方案部署 |
6.1 布署原则 |
6.2 具体方案布署 |
6.3 指标设计安排 |
6.4 初步实施效果 |
7.结论及建议 |
7.1 精雕细刻是油田开发工作的基础 |
7.2 廊东油田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应进一步引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逐步提高开发水平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8)河西务油田滚动开发综合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1.1 油田开发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
2、河西务油田基本地质特征 |
2.1 地层层序及沉积发育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构造演化史 |
2.4 储层特征 |
2.5 成藏特点及油气富集规律 |
2.6 油藏基本特征 |
3、解剖矛盾,确定课题研究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多年来滚动开发停滞不前、低水平生产的原因 |
3.2 课题研究的基本路线、技术方法 |
4、课题研究内容及实施效果 |
4.1 运用新技术,深化油气富集规律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
4.2 剖析成藏条件,打破传统找油理论,在断层下降盘获得突破 |
4.3 动静结合、系统分析、整体部署,成功恢复廊东油田 |
4.4 重新评价、更新认识,钻探新安71断块获得高产油气流 |
4.5 开展测井解释技术研究,复查油层潜力 |
5、结论认识 |
参考文献 |
(9)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地质概况 |
2 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开发现状 |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工作中配套技术研究及应用 |
3.1 |
3.2 |
3.3 应用RFT测试技术, 落实断层产状和储层连通关系, 并为老井措施、新井投产方案提供依据。 |
3.4 应用HDT测井技术, 准确测出地层产状, 并能确定小断层的位置及产状。 |
3.5 |
3.6 应用4寸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充分利用报废井开窗侧钻, 恢复井网。 |
4 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取得效果 |
4.1 对文90-25断层的再认识 |
4.2 文90北块储层再认识 |
4.3 文90南块构造、储层再认识 |
5 几点认识 |
5.1 |
5.2 |
5.3 |
(10)华北与华中地区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油气微生物勘探法(MPOG)原理与技术 |
1.1 前言 |
1.2 MPOG的发展历史 |
1.3 MPOG的理论基础 |
1.4 MPOG的主要特点 |
第二章 油气微生物勘探方法 |
2.1 地质调查与样品采集 |
2.1 样品的保存 |
2.3 MPOG实验技术 |
2.4 化探实验实验室分析 |
2.5 数据处理与指标系统 |
2.6 综合评价与前景预测 |
第三章 内蒙洪特试验区油气微生物勘探 |
3.1 前言 |
3.2 试验区基本地质特征 |
3.3 试验区微生物勘探设计方案 |
3.4 微生物勘探结果 |
3.5 化探结果 |
3.6 MPOG效果讨论 |
3.7 综合研究与勘探评价 |
第四章 内蒙塔南试验区油气微生物勘探 |
4.1 前言 |
4.2 试验区基本地质特征 |
4.3 试验区微生物勘探设计方案 |
4.4 微生物勘探结果 |
4.5 化探结果 |
4.6 MPOG效果讨论 |
4.7 综合研究与勘探评价 |
第五章 廊东试验区油气微生物勘探 |
5.1 前言 |
5.2 试验区基本地质特征 |
5.3 试验区微生物勘探设计方案 |
5.4 微生物勘探结果 |
5.5 化探结果 |
5.6 MPOG效果讨论 |
5.7 综合研究与勘探评价 |
第六章 西柳试验区油气微生物勘探 |
6.1 前言 |
6.2 试验区基本地质特征 |
6.3 试验区微生物勘探设计方案 |
6.4 微生物勘探结果 |
6.5 化探结果 |
6.6 MPOG效果讨论 |
6.7 综合研究与勘探评价 |
第七章 松滋油田油气微生物勘探 |
7.1 前言 |
7.2 试验区基本地质特征 |
7.3 采样情况 |
7.4 实验室方法 |
7.5 微生物勘探结果 |
7.6 化探结果 |
7.7 MPOG效果讨论 |
7.8 综合研究与勘探评价 |
第八章 讨论与总结 |
8.1 讨论 |
8.2 MPOG的发展趋势 |
发表文章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濮结合部深层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注采调整研究[D]. 党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2]濮城油田复杂带构造精细刻画[J]. 刘杰,杨超,张娟,吴慧芳,司庆彬.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24)
- [3]杏A西部过渡带外扩潜力研究[D]. 卫秀芬. 浙江大学, 2011(12)
- [4]大庆葡萄花油田构造精细解释研究[D]. 邓维森.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5]南堡凹陷柳赞区块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研究[D]. 刘彦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6]东濮凹陷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应用[J]. 杨永超,何国庆,张健泉,李保存. 海洋石油, 2004(04)
- [7]廊东油田综合地质研究及整体调整方案的编制[D]. 滕俊华. 西南石油学院, 2004(02)
- [8]河西务油田滚动开发综合地质研究[D]. 叶连池. 西南石油学院, 2004(02)
- [9]文90断块区滚动扩边及配套技术[J]. 陈定柱,计曙东,苏长群.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04)
- [10]华北与华中地区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与应用[D]. 袁志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