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Right Ear(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杨小萍,刘霞,范利华[1](2021)在《头部外伤后听力障碍鉴定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法医临床学实践中,因纠纷后当事人出现听力障碍要求司法鉴定的案件并不少见,如何确定头部外伤与听力障碍的因果关系以及听力障碍程度的判断是损伤/伤残程度鉴定的关键点亦是难点。本文通过对5例头部外伤后被鉴定人自诉有听力障碍的实际案例,结合对《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GA/T914-2010,以下简称《听力评定》)标准理解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讨此类纠纷案件中如何把握因果关系分析的规律性和切入点,掌握听力障碍法医学评定的方法,以及正确适用损伤程度鉴定及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司薛川[2](2021)在《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车身降噪阻尼材料处理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车内低频噪声主要声源来自车身板件的振动,所以抑制车身板件振动成为控制车内噪声的有效途径。降噪阻尼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而且实施方便、价格低廉,在车身减振降噪处理中被经常用到。本文以国内某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对车身NVH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在车身上敷设自由阻尼结构和对阻尼层厚度进行优化,来降低车内噪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某SUV车型几何数模,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了白车身、内饰车身和声腔有限元模型。通过对白车身、内饰车身和声腔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和白车身静刚度分析,对车身结构基本性能有了初步的判断。通过对噪声传递函数分析,发现在右悬置Y向激励、后悬置Z向激励、前副车架右前安装点Z向激励和前副车架右后Z向激励时,驾驶员右耳处声压级峰值存在过高的问题。通过板件贡献量分析,找出了问题点声压级峰值对应频率下贡献量较大的车身板件。为了解自由阻尼结构的减振降噪特性,对自由阻尼结构的建模方式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平板振动响应试验,验证了自由阻尼结构能够有效的抑制复合结构的振动。通过仿真分析,探究了不同自由阻尼层厚度对结构减振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白车身进行综合模态应变能分析,确定了阻尼材料敷设位置。在车身板件综合应变能较大的位置敷设3mm自由阻尼材料后,使车内问题点声压级峰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验证了阻尼材料敷设位置的有效性。为进一步降低车内噪声,提高阻尼材料利用率,通过构建响应面近似模型,对顶棚上的四块自由阻尼层厚度进行优化。经优化后,找出了自由阻尼厚度的最佳组合,使驾驶员右耳处声压级峰值在后悬置Z向激励时,降低了0.9d B,而且阻尼材料总质量减少了0.43kg。
谭红雁[3](2020)在《柏参氧化锌糊剂对诱导型亚急性湿疹豚鼠抗炎及调控AQP3、FLG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柏参氧化锌糊剂对亚急性湿疹豚鼠抗炎及水通道蛋白3(AQP3)、丝聚合蛋白(FLG)表达的影响,探讨柏参氧化锌糊剂治疗亚急性湿疹的抗炎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柏参氧化锌糊剂治疗亚急性湿疹的分子生物学提供依据。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柏参氧化锌糊剂组和艾洛松组,每组8只。正式实验前一天,除空白组外,将其余3组豚鼠背部脱毛,面积约为2cm×2cm。实验当天,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移液枪涂抹5%DNCB丙酮溶液25ul于豚鼠背部致敏。2周后,每只豚鼠右耳内侧涂0.1%DNCB丙酮溶液100ul作为激发,每周重复上述激发过程1次,共连续激发4次的方法建立亚急性湿疹模型。于第4次激发72h后,除空白组外,各个给药组外用相应的药物,每日2次,连续14天。治疗结束后,颈椎脱臼处死豚鼠,用棉签擦去右耳药物,各组分别取6只豚鼠并立即沿豚鼠双耳耳基线完整剪下双耳,用8mm打孔器取得豚鼠右耳组织,注意取材时须保持耳片部位一致,精确测量豚鼠右耳肿胀度,再将各组豚鼠右耳组织分别放置于已配制好的组织标本固定液固定,作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计算真皮浸润炎症细胞数,采用免疫组化检测AQP3、FLG的表达水平;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造模成功后,豚鼠肉眼下耳廓皮损改变具有亚急性湿疹皮疹的特征,表现为红肿明显、小丘疹、渗液、轻微糜烂、血痂、抓痕、部分表面粗糙干燥、上覆鳞屑。治疗14天后,模型组的皮损改变不是很明显,柏参氧化锌糊剂组与艾洛松组红肿明显减轻,血痂脱落,皮肤略粗糙部分可见色素沉着,肉眼观察基本接近正常皮肤。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右耳组织表皮层明显增厚,角化不全,角质层下少量或较多棘细胞或基底细胞变性或坏死,间质内可见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有出血,红细胞渗出;与模型组相比,艾洛松组:豚鼠右耳组织表皮层不同程度增厚,间质内偶见极少量炎细胞散在分布;与模型组相比,柏参氧化锌糊剂组豚鼠右耳组织表皮层较薄,未见明显增厚,间质内可见极少量炎细胞浸润。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右耳肿胀度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柏参氧化锌糊剂组和艾洛松组豚鼠右耳肿胀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右耳组织内炎性细胞密度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柏参氧化锌糊剂组和艾洛松组豚鼠右耳组织内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右耳组织AQP3蛋白含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柏参氧化锌糊剂组和艾洛松组豚鼠右耳组织AQP3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右耳组织FLG蛋白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柏参氧化锌糊剂组和艾洛松组豚鼠右耳组织FLG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柏参氧化锌糊剂能使亚急性湿疹皮损基本消失,起到治疗作用。2、经柏参氧化锌糊剂治疗后右耳组织内表皮增厚、炎症反应等病变程度明显减轻,提示柏参氧化锌糊剂有抗炎的作用。3、经柏参氧化锌糊治疗后肿胀明显减轻,提示柏参氧化锌糊剂有消肿的作用。4、经柏参氧化锌糊剂治疗后AQP3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FLG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结果显示柏参氧化锌糊剂可能是通过下调AQP3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FLG蛋白的表达来修复皮肤屏障的功能。
刘吟宇[4](2020)在《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耳穴综合诊断法观察临床胰腺癌患者右耳耳廓相关耳穴的特异性变化,探讨耳穴诊断法对于辅助诊断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及后续研究价值。方法:根据既往相关文献与理论基础,选取了右耳耳穴胃、胰胆、脾、内分泌、肿瘤特异区Ⅰ、Ⅱ、Ⅲ共7个耳穴,采用耳穴望诊法、耳穴触诊法及耳穴电测定法联合的综合诊断法,对符合胰腺癌诊断标准的61例胰腺癌患者以及60例不符合胰腺癌诊断标准的非胰腺癌健康者进行观察。耳穴电测定法运用南京小松XS-100A耳穴探测仪。根据观察及测定结果,记录下相关耳穴在颜色、形态及电反应上的变化,采用SPSS 23.0软件将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右耳耳穴胃区出现色素沉着、肿瘤特异区Ⅱ出现充血红润、耳穴内分泌区出现隆起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右耳耳穴胰胆区和耳穴脾区出现色素沉着、右耳耳穴胰胆区和耳穴内分泌区出现隆起,以及右耳耳穴内分泌区出现毛发增生具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人员的电测定在右耳耳穴胰胆区、脾区、内分泌区以及肿瘤特异区Ⅱ的测定结果具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此外,胰腺癌患者组的中晚期(Ⅲ期、Ⅳ期)患者相比早期(Ⅰ期、Ⅱ期)患者更易发生耳穴颜色与形态阳性反应,而早期患者在电测定上表现得更为敏感;接受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以及接受纯中药治疗(未接受其他治疗)患者表现出了更高的耳穴异常变化比例;接受放疗患者在耳穴电测定上出现较高比例的阳性反应,胰头癌患者在耳穴电测定法中表现出了较低的阳性比例而电测定阳性比例较高;胰体尾癌患者在耳穴电测定法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阳性比例而电测定阳性比例较低。结论:胰腺癌患者在相关耳穴的颜色形态以及电测定结果上均与非胰腺癌患者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分期、接受过不同治疗、生长于不同部位胰腺癌患者的右耳耳穴观察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故耳穴检测在临床上对于辅助诊断胰腺癌具有一定价值和较高的可行性,对胰腺癌的治疗过程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志勇[5](2020)在《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某乘用车加速轰鸣噪声研究》文中提出动力总成系统是引起整车NVH问题的源头之一。针对某车型的轰鸣问题,应用TPA方法的分析思路,在对动力总成系统中单一贡献路径排查的基础上,重点对由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与车身集成方面引起的问题进行了传递路径的贡献量分析。最终对右悬置橡胶刚度、后抗扭拉杆结构、副车架结构进行了改善,解决了车内2600rpm与4000rpm的轰鸣。首先,确定了引起轰鸣的系统为动力总成系统。通过对轰鸣问题的主观评价,结合客观测试分析的噪声特征以及声腔仿真所得的声腔模态频率分布结果,确定了2600rpm与4000rpm转速的两个轰鸣的激励源头来自于动力总成系统,并且主要为87Hz与133Hz两个频率点的2阶次噪声贡献。其次,确定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为悬置系统,并确定了悬置系统中引起轰鸣的主要路径。在诊断了空气声(进气口噪声、排气尾管噪声、发动机本体噪声)和单一结构声(前端中冷器、驱动轴、排气管)对轰鸣声无主要影响的基础上,应用动力总成拆卸前后两个状态获取的传递函数建立了悬置系统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对动力总成拆卸前后两种传递路径分析模型的准确性、载荷大小、路径贡献量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2600rpm与4000rpm转速下车内轰鸣大的贡献路径为右悬置被动侧Z向、后抗扭拉杆被动侧Z向。最后,进行了改善方案的效果预测与实车可量产方案的验证。在TPA模型中应用软件自带的载荷与传递函数编辑功能对问题点转速和频率下的载荷与传递函数进行了改善效果模拟,整车轰鸣在2600rpm与4000rpm均有明显改善。实际量产方案中,通过降低右悬置橡胶刚度到下偏差值来增加悬置2阶振动隔振量,优化了4000rpm的2阶轰鸣噪声;通过修改后抗扭拉杆悬置运行状态下的刚体模态频率为103Hz,避开车内82Hz的声腔模态频率,优化了2600rpm的2阶轰鸣噪声;通过提升前副车架刚度,改善后抗扭拉杆被动侧在80Hz-90Hz到车内的噪声传递函数,降低了2600rpm的2阶轰鸣噪声,同时由于副车架的加强,整车刚度也相应增强,4000rpm的2阶噪声也得到一定的优化。最后,根据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应用过程,总结出了一套针对由悬置系统引起的整车轰鸣问题的诊断分析流程。
杜充[6](2020)在《基于OPAX方法的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文中提出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试验的分析方法,汽车运行状态下,发动机振动、进排气系统噪声等激励经由车身结构和空气向汽车乘客舱辐射形成车内噪声,这大大影响了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其中车内结构噪声为主要车内噪声,本文通过OPAX(Operational-X TPA)方法对车内噪声的主要结构噪声源进行识别,得出了车内结构噪声源。基于OPAX方法的基础理论,通过最小二乘法实现传递函数估计,并采用单自由度悬置模型识别工作载荷,从而计算各条结构传递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分量和OPAX拟合值。以某国产SUV乘用车为例,通过试验获取在定置匀加速工况下,左悬置、右悬置、后悬置主、被动侧位置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与进气口位置、排气口位置、驾驶员右耳位置、副驾驶员左耳位置及后排座椅中央位置的噪声声压数据。对工况数据进行频谱变换,分别计算常相干函数和偏相干函数,通过偏相干分析得出在定置匀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主要影响因素为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即车内结构噪声为主要车内噪声。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加速度信号与车内噪声声压信号,车内噪声声压除以发动机悬置系统振动加速度得到结构传递路径的系统频响函数。对采集的工况数据进行阶次分析,获得阶次切片数据。利用阶次切片数据和系统频响函数数据建立OPAX模型,对结构载荷进行识别,得到各条结构传递路径的悬置动刚度,进而计算出贡献分量,对贡献量结果进行分析,识别出车内结构噪声源为发动机右悬置振动。对比偏相干与OPAX的分析结论,二者一致,结论可靠。
李宁[7](2020)在《基于逆子结构法的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是研究车辆振动噪声主要试验测试分析方法之一。传统TPA方法中需要拆卸激励源后再获知传递路径中固有的非耦合频响函数,但对于车辆系统来说很难获得。本文提出逆子结构法,直接从系统层面频响函数获取子结构频响函数来替代非耦合频响函数。在基于子结构与连接元件特性推导的系统频响函数理论算式的基础上,首先获得了系统频响函数、子结构频响函数和连接元件的耦合动刚度矩阵三者之间的本质关系,再基于逆子结构(Inverse Substructure)方法直接从系统层面的频响函数计算子结构频响函数。通过建立集总参数模型,利用计算的子结构频响函数来验证逆子结构法的子结构频响函数理论算式的有效性。将基于逆子结构法计算的子结构频响函数与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with eXogeneous,OPAX)方法的参数化载荷识别模型结合,提出一种基于逆子结构法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于逆子结构法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应用到车内结构噪声分析,在怠速和定置匀加速工况下,利用频谱分析、转速提取技术及阶次跟踪分析技术,了解车内振动与噪声水平情况。采用力锤技术、相干函数与频响函数估计方法测量系统频响函数,基于逆子结构法和基于虚拟解耦法从系统频响函数计算子结构频响函数,两者分别与互易性原理测量的各悬置被动侧至驾驶室前地板的非耦合频响函数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逆子结构法计算的子结构频响函数拟合程度更好。采集工况数据和基于逆子结构法计算各悬置被动侧至目标点和指示点的子结构频响函数,再结合参数化载荷识别模型进行载荷识别,进行车内结构噪声的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识别主要贡献路径。结果表明在2阶工况下整体上后悬置Z方向对车内结构噪声贡献量最大。该方法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拆卸激励源,从而大大缩减测量非耦合频响函数所需的时间,弥补了OPAX方法的互易性原理测量在某些目标位置不易实施的缺点,进一步改进了TPA方法。
麦海明[8](2019)在《混合阶Ambisonics声场与感知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mbisonics是一种对重放声场进行逐级近似的空间声重放系统。随着Ambisonics阶数的增加,重构声场的准确程度逐级增加,其感知性能也逐级改善,但系统的复杂程度也逐级增加。混合阶Ambisonics考虑了人类听觉对水平和垂直方向感知的精确度差异,采用相对高阶(L2D阶)的空间谐波重放水平方向的声场空间信息,而采用相对低阶(L3D阶)的空间谐波重放垂直方向的声场空间信息,从而实现系统复杂性与重放性能的合理折中。由于在阶数组合的选取上具有较高灵活度,在扬声器布置方案上具备多样性,混合阶Ambisonics作为Ambisonics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逐渐成为空间声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科学研究、民用娱乐等多个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二十一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新发展的空间声重放系统,混合阶Ambisonics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尽管国际上已有部分课题组对此展开研究,但相关的报道依旧较少,且现有文献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大部分的研究都停留在对混合阶Ambisonics重构声场物理性质的分析上,对其心理声学方面的分析较少,特别缺乏方向定位因素的心理声学分析、重放音色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实验方面,有关主观听觉实验中也大多以定位感知为主,对于重放音色的评估甚少涉及。另外,目前的研究只限于产生远场虚拟源的的情况,对产生不同距离的近场虚拟源方面未见有报道;而国内对于混合阶Ambisonics的研究则鲜有报道。为此,本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的研究工作。考虑到混合阶Ambisonics必须采用非均匀扬声器布置,本文首先探讨了非均匀扬声器布置下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从多种经典层式扬声器布置以及增加水平面扬声器数量两方面入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扬声器方向矩阵的条件数,定性地评估了重放系统对细微误差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基于分层式扬声器布置的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其系统稳定性可通过对应的L3D阶(较低阶数)空间Ambisonics的情况进行预测,当水平面扬声器数量MH与L2D阶(较高阶数)满足MH≥(2L2D+1)时,增加L2D或扬声器数量MH均会增加系统对误差的敏感度,但一般而言,系统的稳定性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该结果对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的优化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建立了空间声重放(包括空间Ambisonics和混合阶Ambisonics)的虚拟源定位的基本分析框架,并以实际搭建的29个扬声器布置为例,对空间Ambisonics声重放的中垂面合成定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mbisonics声重放可以提供适当的低频动态因素,可实现中垂面上的合成定位,其中3阶空间Ambisonics声重放的中垂面定位效果近似单一实际声源的定位效果。虚拟源定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该工作可认为是对Wallach关于垂直方向定位因素假设证明的一个有力补充。在实际的29个扬声器布置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国内首个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通过对双耳声压误差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的设计指引:硬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取其较低阶数为3,从而在尽量少增加系统复杂度的基础上,保证足够的空间方向分辨率。通过虚拟源定位实验,验证了该扬声器阵列确实可实现高至3/5阶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有稳定的重放效果及合理的空间方向定位精度,较传统的空间Ambisonics声重放,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在水平面上有更好的定位性能,可以达到其设计的初衷。基于双耳响度级谱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水平面扬声器数量对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重放音色的影响,并通过主观评价实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当扬声器数量满足空间采样理论最低要求的前提下,在频率小于Shannon-Nyquist上限频率时,水平面扬声器数量对音色的影响可忽略;在频率大于这个上限频率时,水平面扬声器数量对音色的影响取决于目标虚拟源的方位角。对于侧向目标虚拟源,其音色的改变程度随扬声器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对于前方(或后方)虚拟源则呈现相反的结果。该结果一方面证实了双耳响度级谱可用于定量地分析音色的改变程度,另一方面也为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另一角度的考量。提出了近场补偿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思路,并以29个扬声器布置为例,对其进行了双耳声压重构误差的理论分析以及虚拟源距离感知实验。结果表明,3/5阶近场补偿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至少能够提供部分距离定位信息,实现对侧向虚拟源(非中垂面)的距离控制,也证实了空间3阶重放即可得到可靠的侧向声源定位,而其水平面声源距离感知精度较其他仰角声源高。此外,如信号中含响度因子,则系统的距离感知性能将进一步提升。该结果对系统的简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全面且深入地研究了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的方向及距离的定位感知性能和音色的变化情况,弥补了当前国内外对此研究的不足,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李永山[9](2019)在《重型商用车室内噪声研究与改进》文中认为随着近些年来商用车市场发展,用户对商用车驾驶室使用环境的品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影响驾驶室乘坐舒适性的室内噪声是用户的重要关注点。降低驾驶室内噪声可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同时可以提升公司产品形象,为企业创造重要的经济效益。本文是在公司事业计划“驾驶室使用环境品质提升”的背景下,对某重型商用车白车身进行有限元建模,创建驾驶室声学有限元模型,通过对驾驶室结构和声腔耦合系统进行灵敏度计算和贡献量分析,找出驾驶室室内噪声的主要贡献部位,提出阻尼减振方案,并经整车道路噪声试验测试,在80km/h匀速行驶状态下,可降低驾驶室室内噪声1.6dB(A)。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Hyper Works对现生产驾驶室结构进行前处理,创建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白车身的自由模态,对模态频率和振型进行了分析,为后续驾驶室隔振降噪提供了参考。(2)在LMS Virtual.Lab软件中建立了驾驶室室内声腔有限元模型并与结构进行耦合连接,进行驾驶室灵敏度分析,确定了驾驶员右耳处的峰值声压及对应频率,为后续对驾驶室室内噪声分析提供指导(3)对驾驶室室内声腔外部的车身钣件按分块分别计算声学贡献量,对驾驶员右耳处噪声贡献大的板件进行重点关注分析,结合驶室结构响应中板件的振动变形,设计车身板件阻尼优化方案,并对阻尼优化后的驾驶室进行声学灵敏度计算,显示阻尼优化后,场点处该驾驶室室内噪声值变低。(4)按阻尼优化方案生产实车并于现生产方案车进行噪声测试对比,得出阻尼优化后的驾驶室隔声性能显着提升,确认该阻尼优化方案通过试验验收,可在生产样车上批量实施。本文首先建立白车身结构模型,并相应创建了驾驶室内腔声学有限元模型,基于声腔灵敏度和板块贡献量分析法,得到了驾驶室车身钣件阻尼优化方案,通过实车道路噪声测试验证该优化方案有效,实现了降低驾驶室室内噪声的目标,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并建立了驾驶室室内噪声优化的设计流程,对其他平台驾驶室结构降噪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姜少玮[10](2019)在《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车内噪声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在工作状态下,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等部件产生的振动或噪声通过车身结构或空气传递至车内,在车内声腔叠加后形成车内噪声,降低了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影响车内噪声的输入激励和传递路径进行识别研究,为降低车内噪声提供一种全面且可靠的“试验—计算—分析”综合研究方法。基于OTPA方法的应用理论,采用奇异值分解和主分量缩减方法实现了输入信号间的串扰消除,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输入信号的奇异值,计算出传递函数,提高了计算精度。通过车内噪声响应点的实测值和OTPA计算值对比分析,得到二者声压幅值随转速变化是一致的,证明了不存在路径遗漏,同时也证明了基于OTPA贡献量计算公式构建的系统能量传递网络模型是可靠的。采用有效值计算、FFT变换、阶次分析和平均自功率谱计算等方法对贡献量数据进行后处理,在转速、阶次及频率分析条件下,分析各路径贡献量大小。以某被测车辆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分析为例,获取车辆定置怠速和加速工况下的振动加速度和声压信号,经多次试验、计算及分析后,得出对车内噪声整体贡献量较大的是发动机左悬置被动侧Z方向的结构路径和发动机舱辐射的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峰值贡献量较大的是发动机右悬置被动侧Z方向的结构路径和发动机舱辐射的空气路径。对于影响贡献量较大是由输入激励和传递路径中的一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做出了精准判断。采用响应修正分析方法和相干分析方法对车内噪声识别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后得到的对车内噪声峰值影响较大的路径与贡献量分析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所采用的OTPA数值计算方法和贡献量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并通过多次试验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二、The Right Ea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Right Ear(论文提纲范文)
(1)头部外伤后听力障碍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材料 |
1.1 案例1 |
1.1.1 简要案情及病史 |
1.1.2 本鉴定机构听力实验室检查结果 |
1.1.3 鉴定意见 |
1.2 案例2 |
1.2.1 简要案情及病史 |
1.2.2 本鉴定机构听力实验室检查结果 |
1.2.3 本鉴定机构阅片所见 |
1.2.4 鉴定意见 |
1.3 案例3 |
1.3.1 简要案情及病史 |
1.3.2 本鉴定机构听力实验室检查结果 |
1.3.3 本鉴定机构阅片所见 |
1.3.4 鉴定意见 |
1.4 案例4 |
1.4.1 简要案情及病史 |
1.4.2 本鉴定机构听力实验室检查结果 |
1.4.3 本鉴定机构影像学阅片 |
1.4.4 鉴定意见 |
1.5 案例5 |
1.5.1 简要案情及病史 |
1.5.2 本鉴定机构听力实验室检查结果 |
1.5.3 本鉴定机构阅片所见 |
1.5.4 鉴定意见 |
2 讨论 |
2.1 因果关系判定 |
2.2 听阈评估方法 |
(2)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车身降噪阻尼材料处理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车内噪声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
1.2.1 车内噪音产生原因 |
1.2.2 车内噪声控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有限元分析概念 |
2.2 车身的有限元建模过程 |
2.2.1 几何处理 |
2.2.2 网格划分 |
2.2.3 网格质量检查 |
2.2.4 结构的连接 |
2.2.5 材料属性的赋予 |
2.3 白车身模型的建立 |
2.4 内饰车身模型的建立 |
2.5 声腔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车身NVH性能分析 |
3.1 模态分析理论 |
3.2 白车身自由模态分析 |
3.3 内饰车身自由模态分析 |
3.4 声腔自由模态分析 |
3.5 白车身静刚度分析 |
3.5.1 弯曲刚度仿真计算 |
3.5.2 扭转刚度仿真计算 |
3.6 噪声传递函数分析 |
3.6.1 噪声传递函数概念 |
3.6.2 声固耦合理论 |
3.6.3 声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
3.6.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3.6.5 噪声传递函数分析结果 |
3.7 板件贡献量分析 |
3.7.1 板件贡献量概念 |
3.7.2 板件贡献量分析理论 |
3.7.3 板件贡献量分析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由阻尼结构建模及振动特性分析 |
4.1 车用阻尼材料分类 |
4.2 粘弹性阻尼材料的特性 |
4.2.1 粘弹性阻尼耗能原理 |
4.2.2 粘弹性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
4.3 粘弹性阻尼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方法 |
4.4 自由阻尼结构建模方式的选择 |
4.5 自由阻尼复合平板振动响应试验 |
4.6 自由阻尼层厚度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身自由阻尼位置的确定 |
5.1 模态应变能叠加理论 |
5.2 模态应变能分析结果 |
5.3 车身自由阻尼层粘贴方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由阻尼结构厚度优化 |
6.1 响应面法 |
6.1.1 响应面法基本原理 |
6.1.2 响应面评价指标 |
6.2 实验设计 |
6.2.1 设计因子的选择 |
6.2.2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6.3 建立响应面近似模型 |
6.4 响应面近似模型精度分析 |
6.5 基于响应面模型车内声学性能分析 |
6.6 基于响应面近似模型的自由阻尼厚度优化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柏参氧化锌糊剂对诱导型亚急性湿疹豚鼠抗炎及调控AQP3、FLG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引言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实验造模 |
2.3 实验给药 |
2.4 实验取材 |
2.5 技术路线图 |
3.观察指标 |
3.1 HE染色观察豚鼠右耳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
3.2 计算豚鼠右耳肿胀度 |
3.3 HE染色观察豚鼠右耳真皮炎性细胞数的表达水平 |
3.4 免疫组化法检测豚鼠右耳组织中AQP3、FLG蛋白的表达水平 |
4.统计学方法 |
5.实验结果 |
5.1 各组豚鼠右耳皮损部位表现 |
5.2 各组豚鼠右耳皮损组织病理变化 |
5.3 各组豚鼠右耳肿胀度的比较 |
5.4 各组豚鼠右耳真皮炎性细胞数的比较 |
5.5 各组豚鼠右耳组织AQP3、FLG蛋白含量表达情况比较 |
6.讨论 |
6.1 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6.1.1 病名 |
6.1.2 病因病机 |
6.1.3 中医治疗 |
6.2 西医对湿疹的认识 |
6.2.1 病因发病机制 |
6.2.2 西医治疗 |
6.3 动物实验模型的选择 |
6.4 AQP3、FLG在湿疹中的作用 |
6.5 实验结果分析 |
6.6 柏参氧化锌糊处方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综述 水通道蛋白 3、丝聚合蛋白与湿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耳穴诊断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耳穴诊断的理论基础发展 |
3. 耳穴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方法的研究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观察资料 |
1.2 观察方法及工具 |
1.3 统计方法 |
2 临床观察结果 |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纳入人员右耳耳穴颜色形态变化比较 |
2.3 两组纳入人员右耳耳穴电测定比较 |
2.4 不同分期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比较 |
2.5 不同治疗手段对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影响比较 |
2.6 不同肿瘤部位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比较 |
讨论 |
1 相关理论基础探讨 |
1.1 中医学与全息生物学 |
1.2 耳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
1.3 耳廓的现代解剖基础 |
1.4 耳穴的“同侧效应理论”与“对侧效应理论” |
1.5 耳穴诊断的临床价值讨论 |
2 耳穴观察方法相关讨论 |
3 胰腺癌右耳耳穴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3.1 胰腺癌右耳耳穴颜色形态变化特异性分析 |
3.2 胰腺癌右耳耳穴电测定特异性分析 |
3.3 胰腺癌右耳耳穴特异性相关群分析 |
3.4 胰腺癌右耳耳穴内分泌区毛发增生现象分析 |
3.5 胰腺癌右耳耳穴肿瘤特异区Ⅱ的特异性分析 |
3.6 胰腺癌右耳耳穴表现的性别差异分析 |
3.7 不同分期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分析 |
3.8 不同治疗对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影响分析 |
3.9 不同肿瘤部位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阳性反应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胰腺癌TNM分期(2017 AJCC 第八版)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某乘用车加速轰鸣噪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轰鸣与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轰鸣研究国内外现状 |
1.2.2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国内外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轰鸣噪声机理与传递路径分析基础 |
2.1 轰鸣噪声机理与动力总成系统引起的轰鸣 |
2.1.1 轰鸣特征与机理概述 |
2.1.2 动力总成系统引起的整车轰鸣 |
2.2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2.2.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2.2.2 传递函数识别 |
2.2.3 结构载荷的逆矩阵识别 |
2.3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应用流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整车加速轰鸣传递路径诊断与TPA方法应用 |
3.1 整车加速轰鸣问题评价与测试分析 |
3.1.1 加速轰鸣声问题主观评价 |
3.1.2 加速轰鸣声特征测试分析 |
3.1.3 声腔仿真分析 |
3.1.4 加速轰鸣声贡献系统判断 |
3.2 源头与路径的初步分解排查 |
3.2.1 加速轰鸣声贡献路径梳理 |
3.2.2 简单路径结构声排查 |
3.2.3 空气声排查 |
3.3 悬置系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建模 |
3.3.1 路径分解及建模要求 |
3.3.2 测试设备与场地简介 |
3.3.3 工况谱测试 |
3.3.4 传递函数测试 |
3.3.5 载荷获取与分析 |
3.4 拟合精度与路径贡献量分析 |
3.4.1 车内2阶噪声拟合精度分析 |
3.4.2 路径贡献量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整车加速轰鸣改善方案预测与实车验证 |
4.1 改善预测 |
4.1.1 改善思路与预测软件 |
4.1.2 载荷改善效果预测 |
4.1.3 传递函数改善效果预测 |
4.2 改善方案实车验证 |
4.2.1 实车改善方案概述 |
4.2.2 右悬置橡胶动刚度改善验证 |
4.2.3 后抗扭拉杆悬置结构改善方案验证 |
4.2.4 前副车架幅值改善方案验证 |
4.2.5 改善方案组合验证 |
4.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引起的加速轰鸣诊断流程 |
4.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OPAX方法的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车内结构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理论研究 |
2.1 经典TPA方法 |
2.1.1 载荷识别 |
2.1.2 传递函数识别 |
2.2 工况OTPA方法 |
2.2.1 奇异值分解(SVD)技术 |
2.2.2 工况OTPA模型质量检验 |
2.3 OPAX方法 |
2.3.1 OPAX方法建模流程 |
2.3.2 参数化载荷识别 |
2.3.3 OPAX方法的可伸缩性 |
2.3.4 OPAX模型质量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集车内振动噪声工况数据 |
3.1 振动噪声试验准备 |
3.2 工况数据采集 |
3.3 系统频响函数(FRF)获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偏相干理论的车内噪声影响因素分析 |
4.1 车内噪声频谱分析 |
4.2 车内噪声常相干分析 |
4.3 基于偏相干分析确定车内噪声主要影响因素 |
4.3.1 偏相干分析理论 |
4.3.2 偏相干分析流程 |
4.3.3 车内噪声源排序 |
4.3.4 车内噪声偏相干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OPAX方法对车内结构噪声源识别 |
5.1 建立OPAX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 |
5.2 阶次分析振动噪声工况数据 |
5.3 结构载荷识别 |
5.4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贡献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逆子结构法的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逆子结构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逆子结构法基本理论及子结构频响函数计算 |
2.1 基于子结构与连接元件特性的系统频响函数 |
2.2 基于逆子结构法计算子结构频响函数 |
2.2.1 单连接耦合系统的子结构频响函数 |
2.2.2 多连接耦合系统的子结构频响函数 |
2.2.3 虚拟解耦的子结构频响函数 |
2.3 逆子结构法求解8自由度振动子结构频响函数 |
2.3.1 8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建立 |
2.3.2 模型动力学分析 |
2.3.3 子结构频响函数计算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逆子结构法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 |
3.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3.2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理论 |
3.2.1 OPAX建立模型流程 |
3.2.2 OPAX参数化载荷识别模型 |
3.3 逆子结构法与参数化载荷识别模型结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车振动与噪声测试实验 |
4.1 实车结构噪声传递路径模型建立 |
4.2 实验方案设计 |
4.2.1 试验仪器与测试条件介绍 |
4.2.2 测试方案设计 |
4.3 车内振动与噪声测试 |
4.3.1 车内振动与噪声水平 |
4.3.2 车内振动与噪声随转速变化测试 |
4.4 工况数据采集 |
4.4.1 目标点和额外指示点数据采集 |
4.4.2 路径输入数据采集 |
4.5 系统频响函数获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逆子结构法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 |
5.1 悬置至驾驶室前地板子结构频响函数对比分析 |
5.2 悬置至目标点和指示点子结构频响函数获取 |
5.3 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载荷识别与贡献量分析 |
5.3.1 传递路径工作载荷识别 |
5.3.2 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混合阶Ambisonics声场与感知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听觉定位 |
1.3 环境声学信息的空间听觉感知 |
1.4 声场空间信息的重放 |
1.4.1 基于物理声场精确重构的重放 |
1.4.2 基于心理声学简化的近似重放 |
1.4.3 基于双耳声信号的精确重放 |
1.5 国内外Ambisonics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6 本文工作 |
1.6.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混合阶Ambisonics的原理及系统稳定性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Ambisonics的基本原理 |
2.2.1 空间坐标系统 |
2.2.2 水平面Ambisonics |
2.2.3 空间Ambisonics |
2.2.4 混合阶Ambisonics |
2.3 扬声器布置的稳定性分析 |
2.3.1 稳定性与误差 |
2.3.2 条件数 |
2.4 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的稳定性 |
2.4.1 分层式扬声器布置下的系统稳定性 |
2.4.2 水平面扬声器数量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mbisonics声重放系统的垂直合成定位 |
3.1 引言 |
3.2 基于头部简化模型的合成定位公式 |
3.2.1 单声源(实际声源)的定位分析 |
3.2.2 多声源(多扬声器)的合成定位分析 |
3.3 基于HRTF数据库的进一步分析 |
3.4 空间Ambisonics声重放的中垂面合成定位分析 |
3.4.1 基于简化模型的分析结果 |
3.4.2 基于HRTFs的分析结果 |
3.5 中垂面虚拟源定位实验 |
3.5.1 实验设计 |
3.5.2 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与前人工作的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的定位性能 |
4.1 引言 |
4.2 基于头部简化模型的虚拟源合成定位分析 |
4.3 基于HRTFs的双耳声压分析 |
4.3.1 双耳声压的重构误差及双耳定位因素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4虚拟源定位实验 |
4.4.1 实验设计 |
4.4.2 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
4.5 MOA声重放全空间定位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4.6 MOA与 HOA声重放水平面定位对比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扬声器数量对混合阶Ambisonics声重放音色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音色的客观分析 |
5.2.1 修正的Moore响度模型 |
5.2.2 Ambisonics声重放的音色分析步骤 |
5.3 音色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5.3.1 水平面Ambisonics |
5.3.2 混合阶Ambisonics |
5.3.3 结果讨论 |
5.4 主观评价实验 |
5.4.1 实验设计 |
5.4.2 实验数据的检验方法 |
5.4.3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场补偿混合阶Ambisonics |
6.1 引言 |
6.2 近场补偿Ambisonics的基本原理 |
6.2.1 近场补偿高阶Ambisonics |
6.2.2 近场补偿混合阶Ambisonics |
6.2.3 距离滤波函数的优化 |
6.3 双耳声压的计算分析 |
6.3.1 近场的双耳声压重构误差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虚拟源距离感知实验 |
6.4.1 实验设计 |
6.4.2 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 |
6.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重型商用车室内噪声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车内结构噪声研究现状 |
1.3 室内噪声产生的机理及主要传播途径 |
1.4 驾驶室室内噪声控制方法 |
1.4.1 隔振降噪 |
1.4.2 隔声降噪 |
1.4.3 吸声降噪 |
1.4.4 车身结构降噪 |
1.4.5 阻尼降噪 |
1.5 驾驶室室内噪声研究方法 |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身结构降噪分析理论基础 |
2.1 汽车振动有限元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 |
2.2 模态分析基础知识 |
2.3 声场有限元分析 |
2.4 板块贡献量分析法 |
2.5 小结 |
第3章 商用车驾驶室模型的建立和模态分析 |
3.1 商用车白车身结构简介 |
3.2 白车身建立仿真模型原则 |
3.2.1 简化白车身结构 |
3.2.2 建立网格质量标准 |
3.2.4 连接方式等效性 |
3.3 建立白车身有限元模型 |
3.4 白车身模态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驾驶室声固耦合仿真分析 |
4.1 建立声腔有限元模型 |
4.2 结构-声腔系统有限元模型耦合 |
4.3 驾驶室声学灵敏度分析 |
4.3.1 选取驾驶室声压参考点 |
4.3.2 驾驶室声学灵敏度计算及测试数据对比 |
4.4 小结 |
第5章 驾驶室板块贡献量分析及结构优化 |
5.1 驾驶室板件分块 |
5.2 驾驶室板件贡献量分析 |
5.3 车身板件阻尼减振方案设计 |
5.4 小结 |
第6章 试验验证 |
6.1 前期生产准备 |
6.2 噪声测试条件 |
6.3 噪声测试过程 |
6.4 噪声测试结果及分析 |
6.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车内噪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理论研究 |
2.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
2.1.1 传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2.1.2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2.1.3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2.2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选择 |
2.3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理论研究 |
2.3.1 振动与噪声测试相关理论 |
2.3.2 振动与噪声信号处理相关理论 |
2.3.3 工况传递路径数值计算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与噪声测试试验 |
3.1 振动与噪声测试准备 |
3.1.1 试验设备及仪器介绍 |
3.1.2 测试条件及要求 |
3.2 测试方案设计 |
3.2.1 测试内容 |
3.2.2 测点布置 |
3.3 测试参数设置 |
3.4 工况数据采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况传递路径的贡献量计算 |
4.1 串扰消除及计算传递函数 |
4.1.1 工况数据串扰消除 |
4.1.2 计算传递函数 |
4.2 构建系统能量传递网络模型计算贡献量 |
4.3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质量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况传递路径的贡献量分析 |
5.1 对车内噪声整体贡献量的对比分析 |
5.2 对车内噪声峰值贡献量的阶次分析 |
5.3 优势频率处的贡献源识别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内噪声识别对比分析 |
6.1 响应修正分析 |
6.2 相干分析 |
6.3 多次试验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The Right Ear(论文参考文献)
- [1]头部外伤后听力障碍鉴定分析[J]. 陈芳,杨小萍,刘霞,范利华.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1(06)
- [2]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车身降噪阻尼材料处理及优化[D]. 司薛川. 燕山大学, 2021(01)
- [3]柏参氧化锌糊剂对诱导型亚急性湿疹豚鼠抗炎及调控AQP3、FLG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的研究[D]. 谭红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胰腺癌患者右耳耳穴特异性变化的临床观察[D]. 刘吟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某乘用车加速轰鸣噪声研究[D]. 李志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OPAX方法的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D]. 杜充.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7]基于逆子结构法的车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研究[D]. 李宁.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8]混合阶Ambisonics声场与感知性能的研究[D]. 麦海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重型商用车室内噪声研究与改进[D]. 李永山. 湖南大学, 2019(06)
- [10]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车内噪声识别研究[D]. 姜少玮.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