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你的日记有血有肉(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1](2021)在《大娄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楔子2010年的某一天,大娄山下某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被告多达近40人的案件,近40名被告,共被指控30宗罪:非法开采黄金、非法占用农田、瞒报重大安全事故、非法买卖枪支及危险物资、故意杀人、洗钱等。因为涉及的被告人数多、犯罪时间长、犯罪行为也多,公诉机关宣读诉状就花了两个半小时,庭审时间长达一周之久。这是一个在大娄山横行了十多年的犯罪团伙,从1997年以来,他们通过行贿、拉拢腐蚀娄山县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组织成员安插到党政部门和公安机关任职,建起"以黑敛财、以财贿官、以官护黑"的黑社会组织。这帮人垄断着当地黄金开采和经营,霸占着整个娄山县的黄金矿山,称霸一方。以至于号称"中国金山"的大娄山长期乌云滚滚,民怨沸腾,悲声载道。
高原[2](2021)在《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一位曾被长期忽略和低估的瑞士现代主义作家。在瓦尔泽的作家生涯中,尤其是在伯尔尼时期(1921-1933),他遭遇了出版危机、生存危机、言说/叙述危机和手写危机等一系列的危机。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手写习惯等较此前均有明显转变。在他留存的“密码卷帙”中,他的文学书写越来越指向自我,文本中的主人公常常以失败作家的形象出现,试图以隐晦的自我辩解重构作家身份。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和他迂回的叙述方式均与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羞”的诗学手段相关。本研究从“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出发阐释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书写方式,并选取《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瓦尔泽文学书写中的“羞”及作品主人公遮掩“羞”的诗学策略问题,讨论瓦尔泽如何以“羞”的叙述方式作为化解叙述困境的诗学手段,以及瓦尔泽为何采用“密码卷帙”这种以隐匿文字符号为目的的手写形式。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缘起、瓦尔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羞”这一概念做出差异性理论梳理,分析“羞”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前提、诱因、反应机制和典型的处理方式。第三章讨论文化人类学及社会伦理语境下“羞”的作用机制,重点剖析了《强盗》小说主人公面对各种危机和羞辱时通过藏匿自我身份以消解“羞”的策略。此外,由失败作家而引发的“羞”还体现在“强盗”与叙述主体之间疏离/紧密的共生关系上。第四章诠释了掩饰“羞”的情感面具和诗学面具。《强盗》主人公通过夸张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来转移“羞”,以故作顺从对权力关系进行颠覆和反讽,还以故作无耻的态度忽略并否认“羞”的在场。瓦尔泽用自己的一幅肖像画编织“强盗”的外形着装,将本人掩盖在这个失败作家的形象之中。而瓦尔泽的手稿本身也是一种遮掩,本研究结合瓦尔泽的书信和文本解读了“密码卷帙”的独特手写形式,这种掩饰性极强的手写方式也是瓦尔泽化解手写危机的诗学策略。第五章从《〈日记〉逸稿》出发阐明了小说中叙述主体“我”通过日记体文学书写,对既定的文学规约表示反讽和质疑的意图,小说呈现的元叙述、自我反思、悖论对话性等特征均为掩饰叙述危机的文学手段,而小说中主题的偏离与推延、意义的消解以及内容指涉义的变换也都是瓦尔泽用来掩饰并克服言说失败的诗学手段。第六章对掩饰“羞”的诗学策略和瓦尔泽的“羞感”诗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总而言之,瓦尔泽的“密码卷帙”从文本层面展示了“羞”的情感诱发机制和文学个体对“羞”的处理方式。瓦尔泽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文本是为了掩饰作为失败作家的“羞”,他的微型铅笔手稿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手写危机的文化技术,也是一种遮掩和消解“羞”的诗学策略。从文本层面的回避到叙事层面的遮掩、再到书写行为中的隐藏,瓦尔泽在内容、叙述和语言符号的三重掩饰中,将“羞”作为一种创作理念融入他的文学书写。本研究发现,瓦尔泽作品中“羞”的美学价值就蕴含在掩饰性的本质之中,他对“羞”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掩饰性的诗学手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从“羞”现象出发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两部小说及其文学叙述和文学书写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发现瓦尔泽无论在叙述层面上的遮掩,还是独特的手写形态,其中所藏匿的都是“羞”的应对策略以及“羞感”诗学实践。对“羞”的文学应对策略既是瓦尔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是他书写方式的诗学本质。本研究将“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拓展为瓦尔泽的特殊诗学手段,他的这种极具掩饰倾向、又在掩饰中展露深层意图的独特书写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对“羞感”诗学的书写实践。
艾蔻[3](2021)在《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文中认为序章比起京城的繁华闹市,这里的傍晚有些过于安静。秋色渐浓,小径上梧桐树的落叶多了起来,不知从哪天开始,黑蚱蝉们集体收声,回旋在耳边此起彼伏的嘶鸣仿佛转移到了另一座星球。每天晚饭后,石华独自散步,沿着小区花园的石板路走上一个小时。多年来,石华始终保持着七十五厘米的步幅和每分钟一百一十六步的步速。没人能跟上她的步子。亲友们抱怨,
尤达[4](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侯奔奔[5](2021)在《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文中指出1973年,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的贺友直为完成小说《江畔朝阳》连环画的创作任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在其艺术生涯中较为特殊的连环画作品。通过对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的挖掘、整理与考证,揭示出贺友直在北大荒时期的活动和创作的真实情况,以及连环画《江畔朝阳》特殊的“三结合”创作形式,并为人们呈现一套不同于发行版本的未面世连环画手稿。通过对有关人员的采访调研与个案研究等方式对连环画《江畔朝阳》和贺友直写给侯国良、吕敬人、刘宇廉、韩书力信件等手稿内容的考证分析,展现出贺友直“画故事”的连环画创作特点和其连环画创作理念,即“画什么、怎么画”。在贺友直看来,“画什么”就是指从事绘画人员要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最适合画什么,以此为基础寻找创作题材;“怎么画”是你根据所选题材的表现内容、基调和你要表达的东西选择最适合的艺术语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几乎贯穿了贺友直的创作人生,他所坚守的连环画道路是在自我审视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对贺友直未面世的日记与手稿的考证和分析分为三个部分:1.考证论述贺友直日记内容:通过对贺友直日记的考证梳理,阐述1973年他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和创作情况以及“三结合”的特殊创作形式。2.贺友直绘画手稿作品分析:包括为创作连环画《江畔朝阳》而画的手稿和未曾面世的国画作品,在这些手稿中充分展现了贺友直“画故事”的创作特点,并利用中国画的写意性使自己在严谨的连环画创作中始终保有对艺术创作的敏锐力。3.考证分析贺友直文字手稿的具体内容:涵盖贺友直在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任教期间的部分讲义,对连环画创作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以及贺友直与侯国良、韩书力、吕敬人和刘宇廉的重要书信。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考证与分析,向人们披露了贺友直大量未面世的原始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贺友直在北大荒创作期间史料研究的不足,也从史实考证的深入性和个案陈述的详实性补充了以往对贺友直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研究的缺失。贺有直的这些日记和手稿也成为其在连环画繁盛与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对连环画创作的思考及坚守的史料佐证,传达出他在连环画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与品格。
王海艳[6](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认为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陆军,袁香荷[7](2020)在《护士日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谨以此剧献给抗皮战争中的白衣天使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相生的天灾人祸做殊死较量时,都不能仅仅以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与尊严作为筹码,而是要由全社会的科学、良知、秩序、担当与奉献的合力来共克时艰,决战决胜。——引自作者手记时间:现在。地点:某中等城市。人物:董丽丽——女20岁,某医学院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热情,勇敢,叛逆早年父母离异,因为母亲常年忙碌心中不满。
高颖[8](2020)在《央视《信·中国》社会记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传统精神文化,它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思想保证,是国人归属感的精神根基。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领域,近年来也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家精神信仰作为传播的重要内容,生产出一大批优秀文化类节目。私人信件是回忆社会史范畴的一部分。央视《信·中国》以信件为载体,采用崭新节目形态,将政治话语转为社会话语,生动展现出国家信仰的力量与人性光辉,使之转变为大众共识性社会记忆,节目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文以《信·中国》为研究对象,依托社会记忆理论框架,旨在探析节目建构社会记忆的媒介、手段以及社会意义。论文认为《信·中国》在复杂多元的语境下诞生,使用文字记载、互动、图片与影像、场景空间这四种记忆媒介,呈现出包含国家精神信仰内涵的社会记忆。在展现社会记忆的同时,节目也以独特手段唤醒并建构社会记忆:独特的体化实践、刻写实践柔性建构了社会记忆;节目纪念仪式的形态内容、仪式互动、仪式符号又以较为强势的方式建构了社会记忆。节目以立体鲜活的方式展现国家精神信仰,以情感与记忆为纽带唤醒并建构起社会记忆,使国家精神信仰在观众的接纳中得以传承。由此节目观众在漂流不定的现代社会中找到民族根基,获得归属感,从而在精神文化层面增强社会凝聚力,强化了国家认同。节目所具有的启示意义在于,节目情感的调动有助于凝聚集体意识,节目仪式化设置有利于信仰的传承。
孙雪峰[9](2019)在《关于《家谱》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译者的翻译实践项目选择了着名的朝鲜族作家林元春先生的《家谱》,该作品属于小说题材,全书共有九个章节,332页,共约27万字。原文是朝鲜文,已出版,目前尚无汉文译本。译者选择前4章节,159页,共7.8万字为翻译项目,译者为第一次翻译。译者在翻译之前主动联系《家谱》的责任编辑,对作品进行细致具体的了解,其后通过大量阅读林元春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更为深入地研究了林元春先生的写作语言习惯、写作技巧等方面。《家谱》这部作品,时间跨度较大,包含了丰富的朝鲜族生活场景与朝鲜族所经历的社会背景变迁,整部小说贯穿着对人性的思考。此部作品与众不同的是,通过文学作品,可还原真实的朝鲜族生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本报告着重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难点进行了分析。为了使作品符合“信”“达”“雅”的基本翻译要求,在翻译过程中着重将如何将文学作品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与原着的教育意义准确传达给读者作为翻译重点,并且为了确保译文的流畅与准确,译者将两年来在研究生学业过程中所学到的各种翻译技巧运用其中。通过翻译案例分析把翻译重点放在标题处理,词汇处理,成语俗语处理及语句处理方面。报告表明,翻译实践不仅需要通过扎实的两种语言基础和娴熟的翻译技巧来完成两种语言的转换,还需要深入了解相应的文化内涵,对翻译涉及到的所有领域进行全面理解,加强平时的积累,拓展知识面,明确翻译的目的,再现原文想要表达的深刻意义。报告中可以看出,译者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翻译理论,增加翻译实践,更加重视跨文化领域的深入学习,明确翻译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意义。
王华梅[10](2019)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具有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等功利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教育呈现出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逐渐认识到想象力的宝贵价值,语文教育中的想象作文教学也受到人们强烈的关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培养习作兴趣,树立习作自信心等都是十分关键的。本研究从学习心理学、儿童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出发,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缘由进行剖析,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的策略,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可行的借鉴。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理清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对想象的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指出想象作文的内涵,同时阐明想象作文的特征,指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和依据。第三部分:以成都市邛崃市羊安小学为例,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同时随机选取学生部分想象作文进行分析,最终总结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围绕想象作文的写作全过程,提出小学想象作文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即“丰富表象,奠定想象之基”“创设情境,引发想象之乐”“锤炼语言,表达想象之美”“强化习作动机,养护想象之心”。另外,还依据小学各个学段学生的特征,尝试建构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序列:低段绘本引路;中段聚焦童话;高段随文想象练习。第五部分:梳理围绕想象作文教学进行的实践探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应坚持的原则,即赏识性原则、激趣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
二、让你的日记有血有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你的日记有血有肉(论文提纲范文)
(1)大娄山(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羞”的探究 |
2.1 羞的前提:自我意识 |
2.2 羞的诱因:他者目光 |
2.3 羞的反应机制:隐藏回避 |
2.4 羞的处理方式:面具 |
2.5 小结 |
3 “羞”与身份的遮掩——《强盗》小说中的生存危机 |
3.1 “强盗”的身份藏匿 |
3.1.1 作家?强盗?——社会身份与美学身份的反叛 |
3.1.2 孤立与孤例——社会隔离与主体救赎 |
3.1.3 无名与命名——隐而不表的模糊化身份 |
3.2 “强盗”的身份伪装 |
3.2.1 教化与规训——对规约的应对 |
3.2.2 性别演绎——女性化倾向的掩饰与文学 |
3.2.3 孩童的天性和任性——身份逃避与文学活力 |
3.3 “我”和“强盗”——理想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分裂与弥合 |
3.4 小结 |
4 “羞”的隐匿面具——“强盗”的藏与“密码卷帙”的隐 |
4.1 以情感掩饰“羞”感 |
4.1.1 目光的审视——闪躲或对峙 |
4.1.2 伪装的顺从——权力关系的颠覆 |
4.1.3 对嘲讽者的嘲讽——对“羞”的忽略与否认 |
4.2 文学形态面具 |
4.2.1 衣饰与掩饰——现实与虚构身份的文学编织 |
4.2.2 在手稿中逃遁——“密码卷帙”中的手写危机 |
4.3 小结 |
5 “羞”与叙述的掩饰——《1926 年〈日记〉逸稿》中的言说危机 |
5.1 叙述主体的自我审视 |
5.1.1 日记的写作练习——对“展示的危机”的展示 |
5.1.2 元叙述与自白——对书写过程的观照和自省 |
5.1.3 想象的对话者——面对审视和评判的自辩 |
5.2 叙述内容的消解 |
5.2.1 主题的推延——欲盖弥彰的遮掩 |
5.2.2 “谈”情“说”爱——语义的偏移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
一九八四·女卫生兵方队 |
一、意外出现了 |
二、集结!四百二十二名女兵 |
三、长达十五秒的静站 |
四、焦头烂额的教练员 |
五、夏日奇冰 |
六、皮靴啊裙子啊,焕然一新 |
七、你好,斜线 |
八、银杏树的果子 |
一九九九·女兵方队 |
一、长号在前 |
二、大场面 |
三、一起减肥吧 |
四、又见沙河机场 |
五、数以吨计的汗水啊 |
六、调步子的人 |
七、想去仪仗队看“火花” |
八、芳邻 |
九、南池子街口一朵小花 |
二〇〇九·三军女兵方队 |
一、阅兵史上最大的数字 |
二、第一场雪 |
三、良乡的日日夜夜 |
四、向女神致敬 |
五、最牛排面 |
六、同心同行 |
七、七排头不练了! |
八、在雨中 |
九、青春啊,各奔东西 |
二〇一五·白求恩医疗方队 |
一、恋爱中的宝贝 |
二、唯一的女兵方队 |
三、战争,女人从未走开 |
四、学兵的逆袭 |
五、从素描到油画,从油画到水墨丹青 |
六、女将校领队 |
七、太阳照常升起 |
八、管亚新,我找了你三十年 |
二〇一九·女兵方队 |
一、集结!五百零二名女兵 |
二、拥抱的力量 |
三、女兵堆里的男干部 |
四、医务室里欢乐多 |
五、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
六、中秋之夜 |
七、星光熠熠 |
八、执念 |
九、即将踏上征程 |
尾声 |
(4)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问题点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贺友直艺术现实意义的研究 |
(二)贺友直文字着作 |
(三)贺友直对连环画创作的反思: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贺友直日记研究 |
一、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一)贺友直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原因 |
(二)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环境 |
(一)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建设兵团的创作环境 |
三、连环画《江畔朝阳》的创作过程 |
(一)《江畔朝阳》的核心元素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第三章 贺友直绘画作品手稿分析 |
一、《江畔朝阳》创作手稿的由来 |
二、《江畔朝阳》连环画手稿作品分析 |
(一)手稿《江畔朝阳》创作过程的严谨性 |
(二)手稿《江畔朝阳》表现手法的创新 |
(三)手稿《江畔朝阳》的构图特点 |
(四)手稿《江畔朝阳》时间性的表现 |
(五)《江畔朝阳》手稿与发行版本比较 |
三、贺友直中国画作品手稿分析 |
第四章 贺友直文字手稿研究 |
一、连环画市场的繁荣与衰落 |
二、贺友直课程讲义分析 |
(一)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的教学讲义 |
(二)业余培训班讲课提纲 |
三、贺友直连环画体会与思考杂记 |
四、贺友直的书信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二)贺友直与吕敬人的书信 |
(三)贺友直与刘宇廉的书信 |
(四)贺友直与韩书力的书信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
第五章 结语 |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护士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三场 |
第四场 |
第五场 |
第六场 |
(8)央视《信·中国》社会记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有关社会记忆理论的文献研究 |
(二)有关《信·中国》的文献研究 |
(三)有关书信类文化综艺节目的文献研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性 |
第一章 社会记忆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社会记忆理论发展 |
第二节 社会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个人记忆、历史 |
第三节 社会记忆的内涵特征 |
第二章 《信·中国》对社会记忆的独特呈现 |
第一节 从私人到公开 |
一、信件的私密性 |
二、展示的公开性 |
第二节 文字档案到表演讲述 |
一、鲜活的形象 |
二、感染性情绪 |
三、历史感场景 |
第三节 从党性光辉到人性光辉 |
一、价值观传递:共产党员信仰 |
二、共通情感传达:人性主题 |
第四节 过去到未来的连接 |
一、记忆的延续 |
二、信仰的传承 |
第三章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媒介 |
第一节 文字记载 |
第二节 互动 |
第三节 图像与影像 |
第四节 场景空间 |
第四章 《信·中国》对社会记忆的柔性建构 |
第一节 体化实践 |
一、鲜活动人的现场口述 |
二、平民化视角下的记忆塑造 |
三、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 |
第二节 刻写实践 |
一、媒介剪辑塑造记忆 |
二、经典片段保存记忆 |
三、多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记忆 |
第五章 《信·中国》对社会记忆的强势建构 |
第一节 纪念仪式下社会记忆的唤起与建构 |
一、形式化设置召唤记忆 |
二、重演特征复活记忆 |
三、操演作用建构记忆 |
四、仪式的互动交流共享记忆 |
第二节 表征作用下想象共同体的构建 |
一、仪式象征符号 |
二、两极性意义的转换 |
第六章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意义与思考 |
第一节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价值 |
一、历史连续性下的精神归属 |
二、集体意识下的社会整合 |
三、爱国情怀下的国家认同 |
第二节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思考 |
一、《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启示 |
二、《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关于《家谱》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者简介 |
2.2 原着简介 |
2.3 项目目的及意义 |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 |
3.1 译前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词汇处理 |
4.2 语句处理 |
4.3 翻译方法的运用 |
第五章 结语 |
5.1 问题与不足 |
5.2 翻译体会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10)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小学想象作文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
第一节 想象作文的内涵及特征 |
一、想象作文的内涵 |
二、想象作文的特征 |
第二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和依据 |
一、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
二、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依据 |
第二章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现状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学生问卷结果 |
二、教师访谈结果 |
第二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作品探析 |
一、故事类教学作品分析 |
二、童话类教学作品分析 |
第三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
一、小学想象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
二、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 |
第三章 小学想象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
第一节 丰富表象,奠定想象之基 |
一、鼓励“发现”,培育作文意识 |
二、鼓励广泛阅读,提倡想象性还原 |
三、鼓励动笔,记录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创设情境,引发想象之乐 |
一、依物想象 |
二、看图想象 |
三、听音想象 |
四、情景想象 |
第三节 锤炼语言,表达想象之美 |
一、先说后写,梳理语言 |
二、自改互评,关怀语言 |
三、作后讲评,对症下药 |
四、下水作文,引领示范 |
第四节 强化习作动机,养护想象之心 |
一、灵活拟题,增强习作兴趣 |
二、助推发表,增强读者意识 |
三、巧抓契机,融洽师生情感 |
第五节 依托教材,建构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序列 |
一、低段——绘本引路 |
二、中段——聚焦童话 |
三、高段——随文想象练习 |
第四章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
第一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
一、童话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
二、科幻作文教学案例设计 |
第二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成果可视化 |
一、优秀童谣汇编 |
二、立足作品的思考 |
第三节 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
一、赏识性原则 |
二、激趣性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四、渐进性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让你的日记有血有肉(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娄山[J]. 王华. 民族文学, 2021(07)
- [2]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D]. 高原. 浙江大学, 2021(08)
- [3]女兵方队——五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J]. 艾蔻. 芳草, 2021(04)
- [4]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D]. 侯奔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7]护士日记[J]. 陆军,袁香荷. 剧本, 2020(04)
- [8]央视《信·中国》社会记忆建构研究[D]. 高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关于《家谱》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孙雪峰. 延边大学, 2019(01)
- [10]小学想象作文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研究[D]. 王华梅.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