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罗皓月[1](2021)在《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生成逻辑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晓[2](2021)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变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黎婷婷[3](2020)在《美、澳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期,专业认证源起美国,以认证制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世界各国追捧的主要模式。而我国教育认证起步较迟,20世纪后期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萌芽。近5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对市场经济的显性刺激作用愈发明显。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对我国的意义也更为显着。专业认证作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外部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目前理论和实践层面尚且不足,借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经验重要且必要。首先,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专业认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高等教育治理理论、质量认证理论等进行阐释,从而进一步充实专业认证制度治理模式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美国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及体系特征分析。最后,提出对我国构建高职教育实施专业认证制度的启示。虽然我国工程教育推行专业认证制度已有一段时间,但在高职教育尚未全面开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认证制度的文献研究,并进行比较研究,且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专业认证的薄弱环节,探析加强高职专业认证的策略方法,实现相关者利益共赢,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渐入佳境。
杨忠娅,卓康[4](2020)在《对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文中认为自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推行以来,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有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职业院校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拓展人才就、创业本领,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做了顶层设计。文章从两种证书制度的内涵、关系、特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阐述,为职业院校更好地实施1+X证书制度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王圣明[5](2020)在《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长春市人才培养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为提高企业职工的岗前和岗位技能水平以及政策规定的社会重点群体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贡献力量。但在当前,长春的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和政府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断设立,群众对职业培训类型和培训内容的需求逐步广泛化、多样化,导致长春市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体系已不能应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形势、新挑战,管理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一是现有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已不能适应当前对培训工作的要求;二是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监管不够到位;三是对参加培训学员的管理存在盲区;四是目前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模式正由单纯的线下管理模式向线上、线下双重管理模式过渡,过渡期间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解决。本论文结合国内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先进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对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首先对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在政策法规、培训机构管理、培训学员管理、培训管理部门及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完善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是完善政策规章制度,二是加强培训机构监管,三是加强培训学员管理,四是对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五是对线上管理系统的发展提出建议,希望本文可以对今后长春市和其他地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张广会[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代替农业生产合作社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逐渐解决了温饱,农业发展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一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普遍偏大,留守的老人和儿童逐渐增多,青年劳动力流失,农村缺乏农业发展人才。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大量新型职业农民,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主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意义重大,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至关重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为农村提供了人才资源,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实现起到巩固作用,实现稳定有序的脱贫,防止和减少脱贫后返贫;而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能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人才振兴关键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本文首先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理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状况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与建议,让农民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职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概述。这一部分对农民这一概念做了界定,介绍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国外人力资本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民培育思想,并且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及优点做了介绍,区分了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的不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第二部分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及现状。这一部分介绍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资源的重要性,用实际数据说明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及其原因,回顾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了解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演变过程,举例说明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实践,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三大模式,总结了培育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部分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这部分通过对新型职培育主体、客体以及培育的手段出发,揭示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综合素质堪忧、劳动力结构失衡、国家在扶持过程中问题凸显等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照。第四部分是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这部分通过对美国、日本、法国三个发达国家的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从基本国情、法律法规、财政经费、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分析了他们的培育方法和成功经验,主要概括为:一是普遍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二是普遍重视农业后继有人;三是普遍保障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充足;四是普遍重视农业经营资格准入。第五部分是完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与建议。首先要完善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法律体系;第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第三是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是明确重点培育群体。第五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第六是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职业培训体系。第六部分是结语。这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奠定基础。
于晨[7](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杨萌[8](2019)在《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承担着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而校企合作是一种结合了学校和企业资源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不仅需要职业院校、企业的广泛参与,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是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连接的桥梁,是校企双方利益冲突最佳的协调者和统筹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种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缓解就业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斐然,但受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重大政策的出台,今后如何优化政府职能,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发展水平,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政府作用的研究,是推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它不仅可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而且可以发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难等重要作用,因而,做好此项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作用为研究对象,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本文依据政府职能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研究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积极借鉴国内外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改进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的对策建议。按照这个思路,分别从校企合作发展意向、对政府的期望、对政府发挥作用的评价、对校企合作重要性、校企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Y市政府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Y市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政策引导性不强、公共服务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包括政府自身、政府作用发挥的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但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推动不力是其主要原因。由于存在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校企合作法制建设滞后、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还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当前校企合作还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针对研究出的问题和原因,本文积极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宁波市、苏州市、无锡市等地方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在此基础上,将校企合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结合起来,提高站位看校企合作,跳出职业教育看校企合作,认识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在校企合作这个系统中具有不同的职能,承担不同的职责,其中,政府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作用不可替代。为此,本文提出了今后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加强服务与组织协调功能、完善监督与评价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校企合作不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而且具有长期性,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学校等多个方面,但由于受研究资料、时间、样本的限制,本文仅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作用发挥这个主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对策的深度还有所欠缺。对此,下一步将紧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如何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协调与指导;第二,政府如何通过制度设置,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第三,政府如何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对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建立校企合作的奖励与处罚机制;第四,如何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真正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等。
李勇[9](2019)在《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解决全球经济增长难题的“妙药”,人才制胜成为各国普遍共识,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凭借自身所蕴藏的人才资本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创新价值。人才制度就是对人才创造性劳动和创新价值实现过程进行管理约束的行为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的总和。通过人才制度创新,政府等行动集团可以为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排他性产权,为人才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使其私人收益充分接近社会收益,有效激励人才增加人才资本供给、提升创新绩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创新价值,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人才资本理论、创新绩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梳理和修正的基础上,从人才资本的视角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从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人才制度体系可以分为成本控制制度和收益获取制度。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直接成本的教育、培训、研发等人才投入制度,以及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交易成本的是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创新制度。收益获取制度包括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物质收益的人才激励制度,以及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精神收益的人才评价制度。随后,本文从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出发,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变迁历程,及其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美国政府在提供稳定宪政制度等可信承诺的基础上,通过移民制度、留学生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官产学研结合机制等人才制度创新,不断形成新的人才制度均衡,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提供边际收益递增预期,确保了美国创新绩效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人才投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成果保护制度、成果转化制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制度创新,为人才逐步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为经济奇迹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制度支撑。在对中美两国进行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旧金山和深圳两个世界创新城市进行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案例研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得出,政府在人才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持对人才制度的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建立起稳定的收益预期和制度均衡,从而有效激励人才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本文在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人才制度创新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包括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建立以创新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既有理论以及对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成本收益和效用函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制度体系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二是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对两个国家及两个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了人才制度体系创新的经验和规律,为中国构建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足在于,受有关人才制度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化,在相关统计数据不断充实、可及的情况下,可对本研究进一步拓展。
李伊平[10](2019)在《关于1+X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认识》文中认为我国针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改革规划,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本质,同时针对这一特质颁布出台了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这是针对于高职院校在以后进行指导教育的基础制度,对于迎合当代科技发展现状和满足市场新需求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于校企合作的模式和产教融合有着一定意义的促进作用。
二、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美、澳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为高职院校自身转型服务 |
(二)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资料收集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 |
一、相关概念 |
(一)专业认证 |
(二)高等职业教育 |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治理理论 |
(二)质量认证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 |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认证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机构与认证程序 |
(三)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类型 |
(四)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认证的功能与作用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分析 |
(一)核心理念 |
(二)培养方案和认证标准 |
(三)质量监督机制 |
三、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学术自由和个人价值分析 |
四、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特征分析 |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主导 |
(二)认证组织完善,多元主体参与 |
(三)双重标准推进,实现学历互认 |
(四)强化问责意识,坚持持续改进 |
第三章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一、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 |
(一)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产生的背景 |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和程序 |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标准分析 |
(一)核心理念 |
(二)认证标准 |
三、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形成性评价理论分析 |
(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四、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特征分析 |
(一)重视学生反馈,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
(二)结成职教伙伴关系,多元协商治理 |
(三)健全认证立法机构,实施质量监控 |
(四)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
第四章 美、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经验总结及启示 |
一、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专业认证的比较与经验总结 |
(一)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专业认证的比较分析 |
(二)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专业认证的经验总结 |
二、我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所面临的困境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可能面临的困境 |
三、对我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启示 |
(一)更新专业认证理念,完善认证立法机制 |
(二)制定专业认证标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
(三)遴选行业专家团队,扶持第三方认证机构 |
(四)多元协商治理,持续改进教育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对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含义 |
1.1 1+X证书制度 |
1.1.1 学历证书 |
1.1.2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1.1.3 1+X证书制度 |
1.2 双证书制度 |
1.2.1 职业资格证书 |
1.2.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2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 |
3 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3.1 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点 |
3.2 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点 |
4 1+X证书制度与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优势比较 |
5 对实施1+X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 |
6 结语 |
(5)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拟解决的重点及难点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 |
(一)相关概念 |
(二)相关理论 |
二、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现状 |
(一)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基本情况 |
(二)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流程 |
三、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培训法律政策不够完善,管理工作缺乏政策依据 |
(二)培训机构监管不够到位,存在问题难以及时发现 |
(三)培训学员管理不够精准,培训前后管理存在漏洞 |
(四)培训管理体系不够成熟,线上线下管理均需完善 |
四、完善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对策 |
(一)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打造管理工作政策基础 |
(二)完善培训机构管理内容,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
(三)完善培训学员管理流程,加大学员信息审核力度 |
(四)完善政府管理模式手段,构建科学高效管理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之处 |
一、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界定 |
1.“农民”的由来及含义 |
2.新型职业农民的由来及含义 |
3.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 |
4.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 |
5.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点 |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理论研究 |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及现状 |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发展脉络 |
(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实践及模式 |
1.政府主导型模式 |
2.政企合作型模式 |
3.市场主导型 |
(五)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成效 |
三、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一)培育对象综合素质偏低 |
(二)培育主体支持力度不足 |
(三)培训内容和培训手段单一过时 |
(四)各项政策扶持效果不佳 |
四、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 |
1.美国职业农民的培育 |
2.日本职业农民的培育 |
3.法国职业农民的培育 |
(二)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
1.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 |
2.重视农业人口的代际传承 |
3.保障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充足投入 |
4.重视农业经营资格的准入 |
五、完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法律体系 |
(二)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
(三)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1.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和自身素质 |
2.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 |
3.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
(四)明确重点培育群体 |
(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1.建立多层次的农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
2.完善农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 |
3.采取传统管理与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
4.培养骨干带头人 |
(六)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职业培训体系 |
1.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
2.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 |
3.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二、政策变迁 |
三、政策场域 |
四、政策学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层面 |
二、分析技术层面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
一、政策场域 |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
二、理论预设 |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教育 |
2.1.2 Y市职业院校 |
2.1.3 校企合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系统论 |
第三章 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政府作用的现状分析 |
3.1 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 |
3.1.1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
3.1.2 鼓励合作共建项目 |
3.1.3 扩大社会培训规模 |
3.1.4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 |
3.1.5 支持职业教育课题研究 |
3.2 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与政府作用发挥情况的调研 |
3.2.1 调研对象及过程 |
3.2.2 调研结果分析 |
3.3 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成效的总体评价 |
第四章 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4.1 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
4.1.1 政策引导性不强 |
4.1.2 公共服务不到位 |
4.1.3 监管机制不健全 |
4.2 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不足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自身的原因 |
4.2.2 政府作用发挥的环境因素 |
第五章 国内外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先进经验借鉴 |
5.1 国外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做法 |
5.1.1 德国政府的做法 |
5.1.2 澳大利亚政府的做法 |
5.2 国内地方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 |
5.2.1 宁波市政府出台促进校企合作地方法 |
5.2.2 苏州市政府支持混合所有制办学 |
5.2.3 无锡市政府支持校企海外合作办学 |
5.3 对Y市政府的启示 |
第六章 改进政府作用发挥的若干建议 |
6.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6.2 加大政策供给力度 |
6.3 加强服务与组织协调功能 |
6.4 完善监督与评价制度 |
6.5 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A 校企合作调查问卷(职业院校版) |
附录 B 校企合作调查问卷(毕业生版) |
附录 C 校企合作调查问卷(企业版) |
附录 D 校企合作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限度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一、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二、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一、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二、创新绩效有关研究 |
第三节 人才制度研究综述 |
一、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
二、人才制度有关研究 |
第三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人才资本理论 |
三、创新绩效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一、基本假设 |
二、分析框架 |
三、分析模型 |
第四章 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美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教育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研发投入体制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美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人才市场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美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科研组织模式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美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成果保护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成果转化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三、美国的薪酬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美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职称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第一阶段:分权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二、第二阶段:管制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三、第三阶段:平衡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第五章 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投入制度:政府包办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中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流动制度:控制流动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创新制度:指令科研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中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激励制度: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中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评价制度:标准主体单一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中国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中国人才制度创新的成果与问题 |
二、中国人才制度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 |
第六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旧金山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人才投入制度创新:政府收购科研成果 |
二、人才创新制度特色:科技金融、孵化器与产学研合作 |
三、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税收优惠与奖励 |
第二节 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二、深圳的人才资本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 |
二、建立以绩效和结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 |
三、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 |
四、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
五、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动态调整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10)关于1+X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1+X制度和类型教育的符合度 |
二、1+X制度有实践基础做保障 |
三、X和职业资格证书关系的处理方式 |
四、1+X是互相融合下的标准体系 |
五、该制度背景下体现出的治理体系中的新变化 |
六、以分工协作的方式推进该制度的试点工作 |
七、结束语 |
四、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的生成逻辑及优化策略研究[D]. 罗皓月.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变迁的研究[D]. 宋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美、澳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 黎婷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对1+X证书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 杨忠娅,卓康. 职业技术, 2020(07)
- [5]长春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圣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6]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 张广会.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8]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杨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5)
- [9]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李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关于1+X证书制度的几点思考认识[J]. 李伊平. 营销界, 2019(25)
标签:新型职业农民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论文; 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校企合作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