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场改革提高经济效益——莆田县前勤农场深化改革实践

深化农场改革提高经济效益——莆田县前勤农场深化改革实践

一、深化农场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莆田县前沁农场深化改革的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宇[1](2021)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地方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L市为例》文中提出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中央文件提出政府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要发挥引导职能,但这项职能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边界和范围在哪里,由于各地都还在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十分清晰明确的规定和说法。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履职还存在一定的选择性、随意性。论文以L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该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政府履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不足,剖析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对其他地方政府履职提供参考借鉴。论文交代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研究、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地方政府履职情况研究现状,并作出研究述评,总结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对田园综合体和政府职能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对服务型政府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结合L市田园综合体发展及政府职能履行现状,介绍了L市发展田园综合体具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等,概括了L市地方政府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5项职能:提供政策扶持、进行服务保障、强化规划引领、筑牢产业支撑、维护农村农民利益。归纳了L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益。论文通过全景观察L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透视L市地方政府履职情况,梳理了当前地方政府履职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职能定位不够准确,政府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角色由“引导”变“主导”。二是把关培育不够到位,田园综合体建设存在盲目跟风现象,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于地方政府审核把关不严,个别田园综合体名不副实;另一种是,地方政府培育引导不够有力,田园综合体建设呈现同质化问题。三是关键要素供给不足,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受到制约。对照发现的问题,剖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也有三个:一是行政观念转变不够彻底,服务型政府理念树得不牢;二是地方政府对田园综合体认知不够到位,培育引导能力有待提升;三是地方政府扶持田园综合体发展力度不够大,部分既有政策执行落实又不够到位。为探索解决以上问题,着眼国内发展的比较好的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和国外休闲农业、农业旅游等,借鉴当地政府在引导扶持其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启示。结合发现的问题、剖析出的原因和国内外发展经验,论文提出三条针对性的对策:一是准确把握政府职能定位,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市场化机制建设;二是努力提高发展认识水平,提升推动田园综合体发展能力;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破除土地、资金等要素对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制约。当前田园综合体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地方政府在推动田园综合体发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要充分相信,在地方政府有力引导下,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一定能推动田园综合体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肖光燕[2](2020)在《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适龄劳动力长期净流出,传统的土地细碎化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农村产业振兴。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符合现阶段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2019年9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按照“发展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当前,虽然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政策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对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进行探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与价值。本文以宁海县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辅个案研究分析,梳理出宁海县家庭农场的发展脉络与现状。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农场主层面:年龄结构偏大;管理能力偏低;其二,经营层面:经营模式单一;农场规模小;销售渠道匮乏;绿色产品品种开发不充分;其三,管理层面:管理与技术人员匮乏;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品牌管理意识不强;其四,政策层面:政府补贴力度小;金融服务体系弱。根据上述四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在农场主层面应吸引年轻从业者;加强专业培训;第二,在经营层面应建立创新型经营模式;适度规范化经营;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第三,在管理层面应整合技术管理人员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品牌管理;第四,在政府层面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邢伟[4](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5](2020)在《2020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选编》文中认为一、农业支持保护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其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依据可以是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确权耕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具体依据哪一种类型面积或哪几种类型面积,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自定;补贴标准由地方根据补贴资金总

王效云[6](2020)在《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用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解读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困境。在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曾是最有希望实现对发达国家赶超的发展中国家,然而,20世纪80年代爆发的债务危机,似乎证明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危机扭转了之前良好的赶超势头,并促成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型。人们因危机爆发而否定之前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寄希望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然而,新自由主义没能将拉美国家重新拉回到赶超轨道上,反而使拉美经济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而且危机和动荡不断,拉美国家随之落入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困境之中。与此同时,社会方面出现了倒退,贫困和两级分化加剧,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不满于新自由主义的失败,21世纪以来拉美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其中以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最为突出。这一新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将矛头指向积怨已深的社会矛盾,试图通过再分配领域的改革缓和社会矛盾,减少贫困,在经济领域则实行国有化,将重要部门的私有产权变为国有产权,以便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然而,这一发展模式在21世纪最初十年展现出颇具希望的势头之后,很快归于沉寂了,这些国家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中。拉美国家的人民从来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努力,他们对有可能改变落后现状的理论和模式抱有极大地热情,拉美国家因此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试验田。然而,拉美国家至今仍没有找到那条真正能使其实现赶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自进口替代工业化以来的所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都失败了?如何看待拉美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摆脱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和出路在哪里?本文以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用较长时期的历史视角,针对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抽取演化发展经济学市场、技术与制度的三个关键考察角度,进行经济发展的长历史纵向分析和对比东亚经济发展的横向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生产结构是拉美国家陷入发展困境的根源。经济发展是生产结构特定的,只有报酬递增的高质量生产活动才能带来发展,而拉美国家生产结构却专业化于低端的、远离技术中心的、报酬不变或递减的生产活动。正是因为这样的生产结构,使得拉美国家缺乏对知识、技术和创新的内在需求,无法启动技术和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的特质,意味着产品市场基本都是完全竞争的,难以为国民福利的增加提供基础;低端的生产活动生产环节少、产业链条短,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也难以形成产业间的协同效应。造成这种生产结构的原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之前,就放弃对高端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失败,不是因为政府对经济的选择和干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所,政府干预是实现赶超和发展的前提,而是因为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方向出现偏差,没有遵循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其营造有序运转的大规模市场和建立相应的内生技术能力。对于拉美国家来说,要突破经济发展困境,就要在生产领域谋求大变革,综合借助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技术政策等有利于生产和创新的工具,建立和发展高质量的生产活动,改变当前的生产结构。

吴芝花[7](2019)在《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水稻作为南方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其生产不仅关乎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关乎国家粮食稳定与安全。病虫害防治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风险系数最大的环节。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滞留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这类农业生产主体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更缺乏病虫害防治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其病虫害防治效率低、效果差。尤其是当前水稻品种、农药品种的不断更新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害种类、种群及其发生规律出现较大变化,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化、复杂化,防治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病虫害防治也就成了当前农业生产遭遇的一大难题。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为病虫害防治的一种组织方式和服务方式,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环节。南方稻作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本文通过对南方稻作区的典型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种植农户的调研,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71%的农户有采纳意愿;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年限、对专业化统防统治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9个因素对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有显着影响;男性、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水稻种植面积越大、水稻种植年限越长、对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了解程度越高、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影响越大的农户,其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也越强。其次,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有38.7%的农户采纳了专业化统防统治;户主文化程度、务农人数、水稻种植面积、对专业化统防统治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7个因素对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务农人数越多、水稻种植面积越大、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越了解、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和环境影响越大的农户,越会采纳专业化统防统治。再次,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在有采纳意愿的491户农户中,有45.4%的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存在差异;其中,户主文化程度、务农人数、水稻种植面积、对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了解程度、是否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农药对身体影响的认知、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这7个因素对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有显着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越低、务农人数越少、水稻种植面积越小、对专业化统防统治越不了解、没参加过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认为农药对身体健康影响和环境影响越小的农户,其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1)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宣传力度。(2)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健全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制度。(3)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4)加大对农民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培训力度。(5)密切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人员与农户的联系。(6)推进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健康发展。推进出台水稻暴发性病虫害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为机防人员购买人身意外等商业性保险,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资金扶持。

张琳[8](2019)在《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了中国大地。论文以1968-1980年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研究对象,在考察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主要历程的基础上,从知青下乡前的社会动员和政府的安置政策、知青下乡后生产生活情况及产生的适应与反差、知青返城后的就业安置与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对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以期还原特定历史情境下泉州市知识青年的真实面貌,把握泉州知青运动的区域特色。通过对特定区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以微观的视角比较、分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区域性差异,从区域研究角度切入,深化知青史研究的可能性。

黎国庆[9](2019)在《“中国乡建院”的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我国建设重心逐渐向乡村转移。乡村建设实践迎来发展高潮,政府、设计机构、企业、NGO组织、三农学者、农民纷纷参与到乡村建设。需要学界对乡村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和评判,总结不同实践类型的乡建理念。本文聚焦于“中国乡建院”这一乡建团体,其长期专注于乡村建设,拥有多学科背景的人员架构,较为深入的政策研究成果、较为成熟的乡建理论体系和较为丰富的乡村实践积累。“中国乡建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乡村建设的先进水平,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解析,可以较为深入地探讨乡村建设理念和实践模式,为我国未来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指导实践活动。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研究方法,搭建论文研究框架。第二章首先对国内外乡村实践进行梳理和归纳,尤其是国内“新乡村建设”的兴起原因、参与力量、实践类型,引出“新乡村建设”的先锋——“中国乡建院”。第三章总结出“中国乡建院”的乡村建设理念:以“内置金融”开展金融创新,以“村社共同体”开展组织创新,以“农民为主体”为乡建原则,以“陪伴式乡建”为乡建方法,以“系统乡建”为乡建目标。重点阐述“内置金融”的内涵、要点、发展、功能、与外置金融的对比。比较分析亚洲地区的乡村组织架构,梳理我国乡村组织架构的变迁,研究“中国乡建院”重建“村社共同体”的方式。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四方面阐述“农民为主体”。详细分析“陪伴式乡建”,包括前期调研与规划、中期设计与实施、后期管理与运营。从社区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四方面阐述“系统乡建”。第四章通过梳理“中国乡建院”的实践案例,总结其乡村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探索时期、成型时期、深化时期,不同时期的乡村建设模式有所不同,经历了“理念分散—思想融合—区域联动”的发展过程。随后选取郝堂村和小朱湾这两个代表案例重点研究:郝堂村是以改善农民生活为主的系统乡建,小朱湾是以旅游开发为主的系统乡建。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社区重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复兴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重点从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三方面深入探讨空间建设特点。通过这两个系统乡建案例,研究“中国乡建院”的乡村建设理念是如何运用于乡村实践,评析其实践方式和实践效果。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展望乡村建设的未来发展。

张莞[10](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二、深化农场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莆田县前沁农场深化改革的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农场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莆田县前沁农场深化改革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地方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L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地调研法
        3.案例分析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田园综合体概念
        2.政府职能概念
    (二)理论基础
        1.服务型政府理论
二、L市田园综合体发展及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一)L市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优势
        1.资源优势
        2.产业优势
        3.文化优势
    (二)L市地方政府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具体举措
        1.制定扶持政策,助推快速发展
        2.强化服务保障,确保顺利发展
        3.打造标准体系,引领规范发展
        4.筑牢产业支撑,着眼长远发展
        5.引导产村相容,促进健康发展
    (三)L市地方政府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成效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
三、L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地方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够准确,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由“引导”变“主导”
    (二)政府把关培育不够到位,田园综合体建设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1.审核把关不够严格,个别田园综合体项目名不副实
        2.培育引导不够有力,田园综合体建设呈现同质化
    (三)政府关键要素供给不足,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受到制约
        1.土地要素供给不足
        2.资金要素供给不足
四、L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地方政府履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行政理念转变不彻底,服务型政府理念树得不牢
    (二)对田园综合体认知不够到位,培育引导能力有待提升
    (三)扶持田园综合体发展力度不够大,执行落实能力还需增强
五、国内外政府引导扶持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做法借鉴
    (一)国内政府引导扶持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做法
        1.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
        2.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3.浙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4.台湾创意农业
    (二)国外政府引导扶持类田园综合体发展经验做法
        1.日本休闲农业
        2.法国农业旅游
    (三)国内外政府引导扶持田园综合体发展启示
六、L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中优化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
    (一)准确把握政府职能定位,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市场化机制建设
        1.树立正确发展理念,明确界定政府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2.健全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建设田园综合体
    (二)提高发展认识水平,提升推动田园综合体发展能力
        1.严格审核把关,精准扶持重点项目发展
        2.加强培育引导,一体一面实现特色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破除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
        1.破除土地要素制约
        2.破除资金要素制约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家庭农场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家庭农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2.2.3 农业区域发展理论
第三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3.1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条件
        3.1.1 自然条件
        3.1.2 经济条件
        3.1.3 政策条件
    3.2 宁海县家庭农场的发展成效
        3.2.1 家庭农场数量增加
        3.2.2 示范效益不断增强
        3.2.3 保险意识增强
    3.3 宁海县典型案例分析
        3.3.1 宁海县长街云得果蔬家庭农场
        3.3.2 宁海县前童绿果家庭农场
第四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现状调查分析
    4.1 宁海县家庭农场农场主情况
        4.1.1 从农场主的年龄看
        4.1.2 从知识能力看
    4.2 宁海县家庭农场经营情况
        4.2.1 从经营模式看
        4.2.2 从土地情况看
        4.2.3 从销售方面看
        4.2.4 从绿色生产情况看
    4.3 宁海县家庭农场管理情况
        4.3.1 从人员管理情况看
        4.3.2 从机械设备管理情况看
        4.3.3 从品牌管理情况看
    4.4 宁海县家庭农场的扶持情况
        4.4.1 从政府补贴情况看
        4.4.2 从金融扶持情况看
第五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农场主层面
        5.1.1 年龄结构偏大
        5.1.2 管理能力偏低
    5.2 经营层面
        5.2.1 经营模式单一
        5.2.2 农场规模小
        5.2.3 销售渠道匮乏
        5.2.4 绿色产品开发不充分
    5.3 管理层面
        5.3.1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匮乏
        5.3.2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5.3.3 品牌管理意识不强
    5.4 政府层面
        5.4.1 政府补贴力度小
        5.4.2 金融服务体系弱
第六章 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
    6.1 农场主层面
        6.1.1 吸引年轻从业者
        6.1.2 加强专业培训
    6.2 经营层面
        6.2.1 建立创新型经营模式
        6.2.2 适度规模化经营
        6.2.3 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模式
        6.2.4 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6.3 管理层面
        6.3.1 整合技术管理人员资源
        6.3.2 提高农业机械化化水平
        6.3.3 加强品牌管理
    6.4 政府层面
        6.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6.4.2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和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宁海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2020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选编(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支持保护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4.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5.农机安全监理免费政策
    6.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
    7.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
    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9.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1 0. 稳定生猪生产政策
    1 1.动物防疫补助政策
    1 2.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1 3.东北玉米和大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
    1 4.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1 5.农业保险支持政策
    16.财政支持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政策
    17.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
    18.牧区良种推广政策
    19.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
    20.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政策
二、资源环境保护
    21.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政策
    22.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政策
    23.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政策
    24.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持政策
    25.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政策
    26.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政策
    2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政策
    28.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支持政策
    29.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支持政策
    30.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政策
    3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
    32.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政策
    33.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
    34.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
    3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政策
三、产业发展
    36.农村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37.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支持政策
    38.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39.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支持政策
    40.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发展支持政策
    41.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政策
    42.产业扶贫政策
    43.贫困地区产销对接支持政策
    44.信息进村入户支持政策
    45.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政策
    46.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
    47.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48.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
    49.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
    50.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
    51.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政策
    52.粮改饲试点支持政策
    53.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
    54.渔业油价补贴综合性支持政策
    55.蜂业质量提升政策
四、农村改革及其他
    5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
    57.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
    58.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政策
    59.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
    60.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
    61.农垦危房改造政策
    62.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63.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
    64.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
    65.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

(6)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述评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理论
    第三节 市场发育和创造理论
    第四节 理论述评
第三章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发展机制和逻辑
    第二节 市场的创造、培育和保护——发展的起点和动力
    第三节 知识、创新与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第四节 制度与政策——发展的保障
    第五节 总结
第四章 市场角度的考察
    第一节 拉美国家的市场特征
    第二节 制约市场扩张的背后因素——土改的延误与失败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技术角度的考察
    第一节 拉美地区科技发展状况综述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考察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制度与政策角度的考察
    第一节 简要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需求侧的考察
    第三节 供给侧的考察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困境的总结
    第二节 启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7)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创新
        1.5.2 可能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专业化统防统治
        2.1.3 采纳意愿
        2.1.4 采纳行为
        2.1.5 意愿与行为偏差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计划行为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户农药施用状况的研究
        2.3.2 农户IPM等农业新技术采纳研究
        2.3.3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研究
        2.3.4 文献述评
3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机理与理论框架
    3.1 农业服务社会化视域中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两大关键特征
        3.1.1 社会化特征:社会上的共存性与共生性
        3.1.2 专业化特征:技术上的可分性与可外包性
    3.2 行为机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逻辑
        3.2.1 “发生学问题”的领悟:农户决策行为问题的再认知
        3.2.2 研究视角:专业化分工理论视角
        3.2.3 行为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
        3.2.4 行为机理: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逻辑
    3.3 理论框架: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理论
        3.3.1 农户理性: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理性认知
        3.3.2 心智模式: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农户意愿
        3.3.3 决策行为:病虫害防治服务外包的策略性选择
        3.3.4 理论框架: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决策行为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调研设计与数据来源
    4.1 调研过程
    4.2 调研内容和调研农户的选择
        4.2.1 调研内容
        4.2.2 调研农户的选择
        4.2.3 样本户的基本情况
    4.3 样本地区介绍
        4.3.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4.3.2 社会经济条件
        4.3.3 农业发展概况
    4.4 本章小结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种植及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
    5.1 水稻种植情况
    5.2 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5.3 水稻病虫害防治情况
        5.3.1 分散的病虫防治
        5.3.2 专业化统防统治
    5.4 本章小结
6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分析
    6.1 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
    6.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
    6.3 采纳意愿分析
        6.3.1 总体情况分析
        6.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6.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6.4 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6.4.1 相关性分析
        6.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行为分析
    7.1 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
    7.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7.2.1 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取
    7.3 采纳行为分析
        7.3.1 总体情况分析
        7.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7.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7.4 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4.1 相关性分析
        7.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8 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8.1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8.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8.2.1 模型构建
        8.2.2 变量选取
    8.3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分析
        8.3.1 总体情况分析
        8.3.2 各变量描述分析
        8.3.3 多重共线性检测
    8.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差异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8.4.1 相关性分析
        8.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8.4.3 稳健性检验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8)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史料来源、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视角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
    第一节 动员情况概述
        一、“文革”前的上山下乡动员
        二、1968—1969 年声势浩大的开始
        三、1970—1972 年大潮中的低潮
        四、1973—1978 年调整阶段
        五、1979—1981 年落幕阶段
    第二节 社会动员方式
        一、宣传动员
        二、组织动员
        三、教育动员
        四、强制性动员措施
第二章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安置
    第一节 机构设置
        一、精简职工领导小组及“四面向”办
        二、知青办
        三、干部带队制度
    第二节 基本去向和安置形式
        一、基本去向
        二、安置形式
    第三节 安置措施
        一、安置经费的使用
        二、日用品与粮油供应
        三、安置住房
        四、医疗卫生和学习教育
第三章 泉州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产生活情况
    第一节 物质困难
        一、住房问题
        二、物资匮乏、食不果腹
        三、医疗卫生条件差
        四、交通闭塞
    第二节 劳动问题
        一、高强度的农业劳动
        二、低收入与同工不同酬问题
        三、同工不同酬引发知青与农民矛盾
    第三节 婚姻问题
        一、婚姻政策:提倡“晚婚”和“扎根农村”
        二、现实考量:“买卖婚姻”与回城问题
    第四节 精神困顿
        一、常规的文娱活动
        二、非正统的娱乐活动
    第五节 心态转变
        一、从理想浪漫到现实功利
        二、从集体从众到自我意识觉醒
        三、从积极主动到消沉悲观
第四章 返城
    第一节 1978 年以前的知青返城
        一、知青返城的主要途径
        二、知青倒流问题
    第二节 1978-1981 年的知青返城
        一、对老知青的返城安置
        二、对已婚知青的返城安置
        三、对部分特殊知青的返城安置
第五章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评析
    第一节 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区域特色
        一、知青群体中的华侨知识青年数量较多,以侨生为主
        二、“老三届”知青数量较多
        三、知青安置存在区域差异,安置条件相对优越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析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必然性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村建设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个人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口述访谈受访者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乡建院”的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对乡村发展的高度关注
        1.1.2 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1.2 研究综述
        1.2.1 有关乡村建设的研究
        1.2.2 有关本文对象“中国乡建院”的研究
        1.2.3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参考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关键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建设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概况
    2.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历程
        2.2.1 精英主导乡村自治(1904 年-1949 年)
        2.2.2 社会主义乡村改造(1949 年-1978 年)
        2.2.3 小农经济乡村改造(1978 年-2003 年)
        2.2.4 “新乡村建设”(2003 年至今)
    2.3 “新乡村建设”发展概况
        2.3.1 “新乡村建设”的兴起原因
        2.3.2 “新乡村建设”的参与力量
        2.3.3 “新乡村建设”的实践类型
    2.4 “新乡村建设”的先锋:“中国乡建院”
        2.4.1 较为深入的政策研究
        2.4.2 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2.4.3 多学科背景的人员架构
        2.4.4 聚焦乡村的实践积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乡建院”的乡村建设理念
    3.1 金融创新:内置金融
        3.1.1 内置金融的内涵
        3.1.2 内置金融的要点
        3.1.3 内置金融的发展
        3.1.4 内置金融的功能
        3.1.5 与外置金融的对比
    3.2 组织创新:村社共同体
        3.2.1 亚洲地区的乡村组织架构
        3.2.2 我国乡村组织架构的变迁
        3.2.3 重建村社共同体
    3.3 乡建原则:农民为主体
        3.3.1 自我管理
        3.3.2 自我服务
        3.3.3 自我教育
        3.3.4 自我监督
    3.4 乡建方法:陪伴式乡建
        3.4.1 建设前期:调研与规划
        3.4.2 建设中期:设计与实施
        3.4.3 建设后期:管理与运营
    3.5 乡建目标:系统乡建
        3.5.1 社区建设
        3.5.2 经济建设
        3.5.3 生态建设
        3.5.4 文化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乡建院”的实践案例
    4.1 “中国乡建院”的发展历程
        4.1.1 探索时期:理念分散(2003 年-2009 年)
        4.1.2 成型时期:思想融合(2009 年-2014 年)
        4.1.3 深化时期:区域联动(2014 年至今)
    4.2 河南省郝堂村:以改善农民生活为主的系统乡建
        4.2.1 郝堂村建设概况
        4.2.2 统筹总体规划
        4.2.3 重构建筑空间
        4.2.4 激活乡村社区
        4.2.5 升级产业架构
        4.2.6 加强生态治理
        4.2.7 丰富文化活动
    4.3 湖北省小朱湾:以旅游开发为主的系统乡建
        4.3.1 小朱湾建设概况
        4.3.2 确定规划定位
        4.3.3 更新建筑面貌
        4.3.4 完善乡村社区
        4.3.5 开发乡村旅游
        4.3.6 打造生态湿地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四、深化农场改革 提高经济效益——莆田县前沁农场深化改革的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地方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L市为例[D]. 杨振宇.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宁海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肖光燕. 广西大学, 2020(07)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2020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选编[J].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 农民文摘, 2020(05)
  • [6]拉美国家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视角[D]. 王效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南方稻作区农户专业化统防统治决策行为研究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D]. 吴芝花.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8]泉州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D]. 张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中国乡建院”的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研究[D]. 黎国庆.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深化农场改革提高经济效益——莆田县前勤农场深化改革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