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段斌[1](2021)在《云南数字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以“游云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强[2](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路径——以龙岩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龙岩市应顺应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乡村建设的要求,秉承新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全域红色旅游;打造古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采用"红色+"综合开发、融合发展的模式;打造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红色研学旅游网络;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小镇;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介,丰富红色旅游服务内涵,以助推区域乡村振兴。
王曼[3](2021)在《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发展,植物专类园研究不断兴起,高品质专类园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改善专类园景观品质,是现代园林发展一个方向。在我国,紫薇的栽培历史久,品种多,可观赏,适应强,易管理,应用广,紫薇专类园发展趋势良好,有丰富景观、弘扬文化、科研科普、种质资源保存等功能,并为绿化产业带来新发展。在这样前提下探讨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就显得意义重大。通过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为例,借鉴相关案例经验,讨论相关概念理论,探析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梳理国内外植物专类园、紫薇专类园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得出:紫薇专类园形成渊源为专类药圃,且经历各阶段发展远播国外,目前紫薇相关研究包括栽培、繁殖、选育、抗性研究、园林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以湖南邵阳双龙紫薇园、湖北襄阳中华紫薇园、湖南南岭植物园紫薇专类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绣球专类园、贵州六盘水梅花山景区五个案例为借鉴,提炼出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参考经验,包括理念定位、总体规划、植物配置、文化表达、紫薇艺术造型、紫薇后期维护、文创活动开展及运营管理等,为后期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指明方向提供想法。归纳相关基础理论;梳理植物专类园的分类及设计要点;探讨紫薇专类园的特点,包括紫薇现有种质资源、景观效应、文化底蕴、适用类型、园林应用、功能作用等。依照植物专类共性与紫薇特性,总结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得出规划层面,包括环境分析、资源整合、主题定位、规划布局等方法;得出设计层面,包括山水地形、道路及铺装、植物造景、园建及小品、文化展示等方法的相关探讨。完成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景观规划与设计。项目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占地面积约12.6hm2,是近郊重要的景观节点。项目拟收集湖南地区适用的共6个紫薇种,包括使用了品种约50余种,种植约800余株,突出紫薇专类特色。项目设计实践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设计、节点扩初。并通过植物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入,总结营造具有植物文化观赏性及地域文化展示性结合的紫薇专类园的参考模式,并对论文理论的适用性进行论证。
邓思宇[4](2018)在《农户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参与行为及其效果研究 ——以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是提高保护区管理效果,促进保护区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和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21个行政村270位农户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一手数据,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影响周边农户参与行为相关因素的分析框架和农户不同参与行为对保护区管理效果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Logistic模型,一方面从农户对保护区影响的感知、农户对保护区工作的认知、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相关活动的意愿和农户个体特征4个方面14个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行为的影响,得出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行为的的主要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根据公民参与阶梯理论把农户参与行为分为3种类型9个方式,将其作为关键变量,同时纳入其他控制变量,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参与行为对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使保护区管理效果最优的农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1)保护区建设对周边农户的总体影响不高、农户对保护区工作的认知程度一般、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活动的意愿和当前的参与程度有待提升;(2)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对农户是否有影响、保护区建设是否提高农户的家庭收入、是否给当地带来更多商机、农户对保护区工作的满意程度、农户家中被划入保护区的耕地/林地面积以及保护区是否为农户开展技能服务和培训等9个因素对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相关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且影响方向均为正;(3)农户主动进入到保护区类似生态旅游的经营活动中和农户被保护区雇佣为劳动力的参与方式,对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相关活动后家中与保护区矛盾的解决、家庭收入的提高、对保护区工作认识的增强具有最大的积极影响,是保护区管理效果最优的参与方式。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提高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提出四项政策建议:(1)扩大保护区积极影响,提高农户满意度;(2)建立合理补偿机制,保障农户基本权益;(3)加大保护区宣传力度,增进农户认知程度;(4)鼓励农户象征型参与行为,拓宽参与渠道。
庞卫花[5](2017)在《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表明SWOT分析法可用于战略分析,因其简捷实用、条理清晰的特点,逐渐被应用于多种领域,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避免制定发展战略时的主观性,增强科学依据。以陇南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逐一分析,提出了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为陇南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邓思宇,刘伟平,杨仙艳[6](2017)在《基于SWOT模型下的发展国家公园可能性分析——以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是中国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在福建省开展为背景,运用SWOT模型对以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建设国家公园方案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得出该方案具有较强可行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唐巧倩[7](2016)在《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在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2015年初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收集了福建省和台湾地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的信息,主要针对保护区的各个管理过程的信息,从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成效、生产与建设(罚则)5个方面对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得分为76.80分。其中,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分为82.12分;省级自然保护区得分为73.93分。台湾地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以RAPPAM快速评估法为准则,请台湾的林业专家、相关保护区管理人员、大学科研机构的学者等进行细致的打分,得到7个有代表性的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结论。结果显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1)从平均得分情况来看,整体处于“良”的状态,其中国家级保护区处于“优”的状态,表明保护区建设管理有所成效,也说明管理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保护区建区时间、经验积累密切相关,即建区时间越长,其管理水平相对越高。(3)从单项因子平均得分来看,不同级别的保护区管理的倾向性各有侧重。结果显示,资源动态监测、科研协作、资源调查、规划编制及实施、体制机构与人才保障均较为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4)在诸多评价因子中,保护对象变化、管理制度建设、体制机构与人才保障状况等3个指标,是影响管理水平的3个最重要因子。台湾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对其3类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包括国家公园类型的太鲁阁国家公园、雪霸国家公园、台江国家公园和垦丁国家公园,自然保留区类型的一叶兰自然保留区,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类的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结果显示:(1)台湾地区管理水平均为水平2到水平3之间。(2)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濒危植物方面,事实表明其成果显着,管理经验值得学习。(3)法律法规制定、动态监测、宣传教育等方面,多年来都是台湾保护区的经验和优势,也恰恰是福建省保护区的薄弱环节,亟待福建学习其这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对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比较研究,发现了双方的异同,尤其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最后,结合福建实际,以及福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机遇,从巩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效、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国内先进、国际一流保护区的目标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建议提到:(1)立足“十三五”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典范的自然保护区。(2)建立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资计划。(3)加强自然保护区立法,既建立自然保护区法和国家公园法,又实行一区一法(条例)。(4)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冲突。(5)完善体制机制。(6)建立互联网+数字保护区。(7)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8)探索联合保护之路。(9)加强科学研究。(10)建立生态文明宣教系统。
龚有坤,范水生,庄惠[8](2015)在《基于SWOT模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以连城梅花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乡村资源为基础的各种乡村旅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单一发展、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障碍。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福建连城梅花山发展乡村旅游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基础,从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加强旅游社区参与和健全旅游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梅花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贵州省人民政府[9](2015)在《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此件公开发布)附件1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健康养生产业是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养生产业主要包括覆盖生命全周期、围绕人体身心健康,融合医疗服务、大数据信息服务、健康管理和促进服务、健康保险服
石建辉[10](2013)在《福建省上杭县步云乡生态养生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文中认为步云乡地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生态养生环境优越,自然景观奇特,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方面分析步云乡生态养生旅游发展条件。结果表明,步云乡发展生态养生旅游优势明显,但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并据此对步云乡发展生态养生旅游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二、试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背景下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路径——以龙岩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红色旅游,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
(二)红色旅游是振兴革命老区的重要路径 |
二、龙岩市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
(一)发展态势良好 |
1.红色旅游资源正在整合 |
2.红色旅游客源日益增多 |
3.红色旅游品牌不断提升 |
(二)主要问题与短板 |
1.同质化竞争激烈,核心吸引力不足 |
2.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 |
3.红色旅游产品有待升级,产业链条短 |
4.客源市场有待完善,旅游市场营销有待提升 |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龙岩市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 |
(一)科学规划全域红色旅游 |
(二)打造古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
(三)采用“红色+”综合开发、融合发展的模式 |
(四)打造研学旅游产品体系,构建红色研学旅游网络 |
(五)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小镇 |
(六)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介,丰富红色旅游服务内涵 |
(3)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植物专类园 |
1.3.2 紫薇专类园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植物专类园 |
1.4.2 紫薇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案例借鉴 |
2.1 湖南·邵阳双龙紫薇园 |
2.1.1 案例概况 |
2.1.2 案例特色 |
2.1.3 启示借鉴 |
2.2 湖北·襄阳中华紫薇园 |
2.2.1 案例概况 |
2.2.2 案例特色 |
2.2.3 启示借鉴 |
2.3 湖南·南岭植物园紫薇专类园 |
2.3.1 案例概况 |
2.3.2 案例特色 |
2.3.3 启示借鉴 |
2.4 上海·辰山植物园绣球专类园 |
2.4.1 案例概况 |
2.4.2 案例特色 |
2.4.3 启示借鉴 |
2.5 贵州·六盘水梅花山景区 |
2.5.1 案例概况 |
2.5.2 案例特色 |
2.5.3 启示借鉴 |
2.6 小结 |
3 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相关理论及方法探讨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园林美学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3 植物群落学 |
3.1.4 符号学美学 |
3.2 植物专类园分类及设计要点 |
3.2.1 分类 |
3.2.2 设计要点 |
3.3 紫薇专类园的特点 |
3.3.1 丰富的种质资源 |
3.3.2 独特的景观效果 |
3.3.3 深厚的文化底蕴 |
3.3.4 多样的应用方式 |
3.3.5 多种的园林应用 |
3.3.6 广泛的功能作用 |
3.4 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方法 |
3.4.1 规划层面 |
3.4.2 设计层面 |
3.5 小结 |
4 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基础条件 |
4.1.2 场地现状 |
4.2 设计总则 |
4.2.1 设计依据 |
4.2.2 设计原则 |
4.2.3 设计定位 |
4.2.4 设计目标 |
4.3 总体规划 |
4.3.1 景观结构与功能分区 |
4.3.2 平面布局 |
4.4 分区规划 |
4.4.1 入口管理区 |
4.4.2 生产科普区 |
4.4.3 文化展示区 |
4.4.4 紫薇品种区 |
4.4.5 自然休闲区 |
4.5 专项设计 |
4.5.1 山水地形 |
4.5.2 道路交通 |
4.5.3 园建及小品 |
4.5.4 市政工程 |
4.5.5 植物景观规划 |
4.5.6 文化体现 |
4.6 重要节点设计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紫薇品种分类表格 |
附录B 主要节点初步设计图纸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农户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参与行为及其效果研究 ——以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 社会林业理论 |
2.2 公众参与理论 |
2.2.1 公众参与的概念 |
2.2.2 公众参与在中国的发展 |
2.2.3 公众参与行为的分类 |
2.2.4 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行为的分类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 |
2.5 农户参与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 |
2.5.1 农户参与公共管理行为的相关研究 |
2.5.2 农户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研究 |
2.5.3 农户参与公共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6 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和调查情况描述性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
3.1.2 武夷山、梅花山、梁野山保护区管理现状 |
3.2 调查基本情况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
3.3 农户调查情况描述性分析 |
3.3.1 农户对保护区建设影响的感知 |
3.3.2 农户对保护区工作的认知 |
3.3.3 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意愿 |
3.3.4 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的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选择 |
4.1.1 农户对保护区建设的感知 |
4.1.2 农户对保护区工作的认知 |
4.1.3 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意愿 |
4.1.4 农户个体特征 |
4.2 模型选择 |
4.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 农户不同参与行为对保护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
5.1 三种类型参与行为对保护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
5.1.1 变量选择 |
5.1.2 模型选择 |
5.1.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1.4 小结 |
5.2 四种具体参与行为对保护区管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
5.2.1 变量选择 |
5.2.2 模型选择 |
5.2.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农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中存在的问题 |
6.1.2 管理效果最优的农户参与行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扩大保护区积极影响,提高农户满意度 |
6.2.2 建立合理补偿机制,保障农户基本权益 |
6.2.3 加大保护区宣传力度,增进农户认知程度 |
6.2.4 鼓励农户象征型参与行为,拓宽参与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参与保护区管理行为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区概况 |
二、陇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SWOT分析 |
(一) 优势 (Strength) |
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
2. 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
(二) 劣势 (Weakness) |
1. 乡村旅游内容单调 |
2. 乡村旅游文化挖掘不够 |
3. 乡村旅游主题不明确 |
(三) 机遇 (Opportunity) |
1. 生态旅游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 |
2. 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关性强 |
3.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 |
4. 政策支持力度大 |
(四) 挑战 (Threat) |
1. 环境保护与发展乡村旅游业和谐发展 |
2. 各级政府的旅游发展计划要相互协调 |
三、陇南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各要素之间关系分析 |
四、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行为 |
(二)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
(三) 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
(四)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
(五) 确定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 |
(六) 确定乡村旅游主题, 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 |
五、结语 |
(6)基于SWOT模型下的发展国家公园可能性分析——以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公园概念的辨析 |
(一)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
(二)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 |
二、福建省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一)概况 |
(二)资源特征分析 |
1. 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样 |
2. 山水风光秀丽 |
3. 气候四季宜人 |
4. 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
5. 中华虎园独具特色 |
三、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国家公园可能性 |
(一)发展国家公园的优势分析 |
1. 本底资源卓越的优势 |
2. 科研价值高的优势 |
3. 区域开展合作的优势 |
4. 原有基础设施较完善的优势 |
(二)发展国家公园的劣势分析 |
1. 保护区内居民众多 |
2. 人员编制少,人才缺乏 |
3. 区内交通不便 |
4. 宣教工作、旅游特色产品开发不足 |
(三)发展国家公园面临的机遇分析 |
1. 国家公园试点工作 |
2. 加快革命老区建设 |
3. 地方政府重视 |
4. 交通条件不断完善 |
(四)发展国家公园面临的挑战分析 |
1. 国家公园建设经验不足 |
2. 林地属权矛盾不断 |
3. 资源管护压力大 |
4. 资金缺乏,招商、融资困难 |
四、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展国家公园的对策 |
(一)突出生态保护,坚持科学规划 |
(二)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三)确定林地合法地位,充分保障林农权利 |
(四)加大管理建设队伍,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 |
(五)扩大宣传教育,促进社区经济协调发展 |
(六)提高生态旅游产品水平,挖掘文化内涵 |
(七)利用九龙江水源保护地,建设惠民工程 |
(7)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自然保护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自然保护区研究现状(含台湾)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管理有效性评价理论 |
2.1.1 有效管理理论的内涵 |
2.1.2 有效管理理论的内容 |
2.1.3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研究 |
2.1.4 基于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进 |
2.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2.2.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 |
2.3 产权理论 |
2.3.1 产权的提出 |
2.3.2 产权的内涵 |
2.3.3 基于产权理论的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分析 |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权重的确定 |
3.3 评价方法 |
3.3.1 综合评价法 |
3.3.2 RAPRAM快速评估法 |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 |
4.1 福建自然保护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
4.1.3 福建与台湾的地理位置关系 |
4.2 台湾自然保护区概况 |
4.2.1 自然地理概况 |
4.2.2 自然保护区概况 |
4.2.3 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 |
4.2.4 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制建设情况 |
4.2.5 台湾地区各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
第五章 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
5.1 基于综合分析法的福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详见第三章) |
5.1.2 权重确定 |
5.1.3 指标评分 |
5.1.4 综合指数计算 |
5.2 福建省综合评价法结果分析 |
5.2.1 福建省综合评价法结果分析 |
5.3 台湾地区应用RAPRAM快速评估法的结果 |
5.3.1 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 |
5.3.2 台湾雪霸国家公园 |
5.3.3 台湾台江国家公园 |
5.3.4 台湾垦丁国家公园 |
5.3.5 台湾—叶兰自然保留区 |
5.3.6 台湾台南市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 |
第六章 闽台保护区对比分析 |
6.1 地理信息 |
6.2 林业主要指标 |
6.3 自然保护区政策 |
6.4 保护区规划分类系统 |
6.5 经营管理 |
6.6 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6.7 闽台保护区可相互借鉴之处 |
6.7.1 积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6.7.2 大力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
6.7.3 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 |
6.7.4 稳定国有林区 |
6.7.5 福建林业的定位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建立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体系 |
8.1.2 基于WCPA框架下的台湾保护区评价 |
8.1.3 对策与建议 |
8.2 创新与不足 |
8.2.1 本文的主要创新 |
8.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8)基于SWOT模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以连城梅花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梅花山区域概况 |
2 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2.1 优势分析 (Strengths) |
2.1.1 外部交通区位条件良好。 |
2.1.2 客家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
2.1.3 旅游美食文化资源丰富。 |
2.1.4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
2.2 劣势分析 (Weaknesses) |
2.2.1 内部道路交通不便。 |
2.2.2 资金与人才短缺。 |
2.2.3 乡村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 |
2.3 机遇分析 (Opportunities) |
2.3.1 国家对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鼓励与支持。 |
2.3.2 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
2.3.3 区域旅游合作的快速发展。 |
2.3.4 旅游者消费理念的转化。 |
2.4 威胁分析 (Threats) |
3 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
3.1 制定乡村旅游规划 |
3.1.1 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
3.1.2 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
3.2 加强旅游社区参与 |
3.2.1 管理参与。 |
3.2.2 利益参与。 |
3.2.3 经营参与。 |
3.3 健全旅游保障体系 |
3.3.1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
3.3.2 加强政府政策扶持。 |
3.3.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3.3.4 拓宽投融资渠道。 |
(10)福建省上杭县步云乡生态养生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步云乡生态养生旅游SWOT分析 |
2.1 优势(Strengths) |
2.1.1 优越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山地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优势 |
2.1.2 客家、宗教和书院养生文化浓郁 |
2.1.3 山地绿色生态养生农产品较丰富 |
2.1.4 区位条件优越,对外交通便捷 |
2.1.5 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
2.1.6 淳朴的民风及地方居民发展生态养生旅游的高度热情 |
2.1.7 旅游产品区域搭配合理,基础设施有一定基础 |
2.2 劣势(Weaknesses) |
2.2.1 管理体制不顺,社区参与不够 |
2.2.2 旅游产品形象不够鲜明,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
2.2.3 区内旅游交通不够通达,旅游接待设施相对落后,旅游人才缺乏 |
2.3 机遇(Opportunities) |
2.3.1 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 |
2.3.2 旅游交通大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
2.4 威胁(Threats) |
3 步云乡生态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
3.1 树立科学生态养生旅游发展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强社区参与 |
3.2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管理体制 |
3.3 科学合理做好规划,针对性地开发特色的生态养生旅游产品 |
3.4 用好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3.5 塑造鲜明的生态养生品牌形象,加强市场营销 |
四、试论开发梅花山生态旅游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数字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以“游云南”为例[D]. 段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背景下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路径——以龙岩市为例[J]. 张强. 龙岩学院学报, 2021(04)
- [3]长沙县浔龙河紫薇专类园规划与设计[D]. 王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农户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参与行为及其效果研究 ——以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为例[D]. 邓思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5]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 庞卫花.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6]基于SWOT模型下的发展国家公园可能性分析——以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邓思宇,刘伟平,杨仙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1)
- [7]闽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及分析[D]. 唐巧倩.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8]基于SWOT模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以连城梅花山为例[J]. 龚有坤,范水生,庄惠.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08)
- [9]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5(04)
- [10]福建省上杭县步云乡生态养生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 石建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01)
标签:梅花山论文; 自然保护区论文; 乡村旅游论文; 国家公园论文;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