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寡聚糖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梅[1](2021)在《硅酸钠诱导马铃薯抗黑痣病基因StWRKY11克隆及载体构建》文中指出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是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随着提倡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以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矿质营养元素调控植物抗病性的作用已被逐渐重视。其中硅及硅酸盐类诱导植物抗病性已经得到证实。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在室内和室外证实了硅酸钠能诱导马铃薯抗黑痣病,欲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其抗病机制。本试验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与马铃薯抗黑痣病相关的重要基因StWRKY11进行研究。首先从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中克隆出StWRKY11基因,分析其核苷酸序列,证实了StWRKY11属于WRKY转录因子,又构建了该基因过表达载体p CAMBIA1302-StWRKY11-GV3101,摸索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最优再生体系,对农杆菌介导的StWRKY11基因表达载体遗传转化体系进行研究。1.从马铃薯中提取总RNA,扩增该基因并克隆,构建重组载体。通过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其进行结构预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从马铃薯大西洋中克隆了阅读框为1005bp的StWRKY11基因,编码334个氨基酸。表达蛋白分子式为C3013H5023N1005O1260S199,含有一个典型的WRKYGQK保守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X5CX23HXH,属于第二类Ⅱd亚家族。表达的为疏水稳定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结构域,二级结构元件是a-螺旋、延伸链、β-折叠和无规卷曲,其中无规则卷曲比例最高,达61.68%,共有29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内。启动子上游具有与抗性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及与生长发育和激素响应顺式作用调控元件。该基因与马铃薯StWRKY5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达到为95%。2.构建了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脱毒苗茎段和叶片的再生体系。茎段和叶片均可在不同浓度激素6-BA、NAA及GA3配比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并能产生不定芽。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S+0.25 mg/L 6-BA+0.4 mg/L NAA和MS+5 mg/L 6-BA+0.3 mg/L NAA,诱导率分别为96.67%和77.04%,生长量较好,淡绿色,米粒状。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5.0 mg/L 6-BA+0.1 mg/L NAA+10.0 mg/L GA3,不定芽分化率均可达40%以上,分化出的芽多且较壮。3.将重组克隆载体作为模板,利用In-Fusion方法成功构建p CAMBIA1302-StWRKY11植物过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质粒成功转入农杆菌菌株GV3101中。用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对构建了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PCR结果显示,农杆菌介导法可成功将基因StWRKY11转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中。
韩琳[2](2021)在《大豆种皮多糖对肝损伤防护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持续恶化会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因此,寻找对抗肝损伤有效物质受到广泛关注。活性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动物内,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已成为抗肝损伤天然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取得了较多的进展。本课题以大豆种皮抗氧化多糖(SP)为研究对象,系统性研究其制备工艺、结构表征、抗氧化、及对CCl4诱导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提取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微波辅助草酸铵提取法获得多糖(ASP)的产率最高(9.3±0.5%),其次为微波辅助柠檬酸钠提取多糖(SSP),产率为3.6±0.4%,热水提取法获得多糖的提取效率仅为1.2±0.5%。三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均由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构成,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与其他两种多糖相比,ASP中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硫酸根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分子量为251 k Da。另外SEM结果表明,与SSP及HSP呈现的松散条带结构不同的是,ASP主要呈片状结构,表面更加光滑。2.对ASP、SSP、HSP的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发现ASP、SSP对DPPH的清除效率分别可达76.9±1.9%、63.6±3.3%;对ABTS+的清除效率分别可达85.3±3.8%,68.7±4.5%,总还原力也较HSP有所提升,多糖的自由基清除效率在浓度2-10 mg/m L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这可能和三种多糖单糖组成以及硫酸根基团含量等差异性密切相关。3.构建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探究三种大豆种皮多糖对体内CCl4诱导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ASP和SSP干预显着降低肝脏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相对含量,降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提高谷胱甘肽(GSH)含量,肝组织观察及切片染色结果显示,ASP、SSP可有效减轻组织纤维化、炎症反应,减少脂肪堆积变性,具有显着的肝损伤保护作用。4.基于小鼠肠道菌群16S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大豆种皮多糖对肝损伤小鼠的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l4处理的小鼠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含量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含量显着上升,Clostridium_Ⅷ丰度上升,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上升、厚壁菌门Firmicute含量降低与胆固醇含量密切相关。SPs干预可以显着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含量,提高厚壁菌门Firmicute含量,此外ASP干预可以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含量明显上升,SSP干预可以使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艾克曼菌Akkermansia含量显着升高。Beta多样性结果显示,CCl4可以使小鼠肠道菌群与正常菌群明显分离,而ASP和SSP可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产生显着影响,使其向正常组肠道菌群靠近,进而对肠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5.qRT-PCR结果显示,SSP可上调Nrf2基因,下调Keap1基因的表达,同时间接上调HO-1、NQO1基因的表达,通过调节Nrf2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促进抗氧化基因表达,提高肝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防护CCl4所引起的肝细胞氧化损伤,发挥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论文对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大豆种皮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证明了其对CCl4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体内外防护作用,并揭示了保肝作用的相关机制,以期为开发和综合利用大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发天然高效、低毒副作用的保肝功能食品拓展新思路。
吕伟静[3](2021)在《生物炭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机制及改性生物炭的应用》文中指出连作障碍又称再植病,它是指连续在同一土壤上栽培近缘作物或同种作物而引起的作物生长异常,一般表现为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长发育不良等现象。导致作物发生连作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毒物质的累积、病虫害加剧、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等。连作障碍的发生与土壤性质、连作次数等因素有关,后续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加重作物连作障碍。目前果园连作问题日益严峻,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是导致苹果再植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减轻苹果连作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是在本课题组的试验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的生物炭应用于根皮苷处理的土壤中,探究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机制的影响,试验共设置8个处理:对照(CK)、根皮苷处理(P)、300生物炭处理(300B)、400生物炭处理(400B)、500生物炭处理(500B)、300生物炭+根皮苷处理(300BP)、400生物炭+根皮苷处理(400BP)、500生物炭+根皮苷处理(500BP)。结果发现经过300B处理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物种总量都较少,但细菌多样性较低,真菌多样性较高。这表明存在大量优势菌群,它们提高了碳源的代谢活性,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植物的抗逆性,促进了作物健康生长。这些优势菌群丰度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在连作土中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环境发生了改变,即在土壤中添加300B处理效果最佳。因此对300B进行改性,并将其应用于盆栽试验中。2.在对300B进行壳聚糖改性后,得到改性生物炭300CB,用生物炭(300B)、改性生物炭(300CB)及溴甲烷处理连作土,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300B处理相比,300CB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均有所提高,MDA含量及各种酚酸含量均有所下降。与连作土对照相比,300CB处理之后的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了53.1%、20.4%、78.9%和79.2%;SOD活性增加了31.1%;MDA含量显着下降了24.2%;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34.8%、65.8%,真菌的数量减少了35.8%;脲酶活性提高了93.1%,蔗糖酶活性提高了40.4%,磷酸酶活性提高了22.1%,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71.3%;速效磷、硝态氮、速效钾、铵态氮、有机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14.0%、91.9%、32.5%、78.5%、159.4%;根皮素含量降低40%。综上所述,300CB可以有效减轻苹果连作障碍,且效果优于300B。
周秀娟[4](2021)在《褪黑素引发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的耐盐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文中提出棉花是耐盐作物,但其耐盐性也存在一定阈限。褪黑素是一种吲哚胺类物质,在促进植物对逆境耐受性以及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生物节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珂字棉312(Coker 312,简称C312)和珂字棉312无(Coker 312 glandless,简称C312W)为材料,以褪黑素为种子引发剂,探讨褪黑素引发对两个色素腺体近等位基因系的种子萌发、幼苗耐盐性、农艺性状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植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褪黑素引发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1)两个品系经褪黑素引发的发芽和胚根长度均显着优于水引发和无引发。(2)0.5%NaCl胁迫显着抑制两个品系的萌发,种子引发能够显着缓解盐害,其中25μmol/L褪黑素引发的影响效果最显着。(3)C312W的胚根长度显着长于C312,其他差异不显着。2.褪黑素引发对棉花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1)无盐胁迫下,褪黑素引发显着增大了叶面积、叶片厚度和根系长度;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以及抗逆性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和棉酚的积累。(2)盐胁迫下,褪黑素引发显着缓解了盐害对两个参试品系的表型性状的抑制以及棉酚含量和MDA含量的激增。(3)C312的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C312W,但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显着高于C312W。3.褪黑素引发对棉花生产的影响(1)褪黑素引发降低了C312的株高和果枝数,一定程度提高了纤维品质,但差异不显着;褪黑素引发提高了C312W的果枝数并降低了青铃数。(2)两个近等基因系之间,C312的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显着优于C312W。综上,褪黑素引发处理可显着提高盐胁迫下的种子耐盐性,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一定程度地提高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但差异不显着。
杨杨[5](2021)在《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45与其拟南芥直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胞的增殖、扩张与分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细胞学基础。这一系列细胞学事件与细胞壁代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果胶作为双子叶植物初生细胞壁的主要组分,其合成、修饰与降解代谢通过影响细胞壁的流动性和可延展性,参与着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环节。因此,研究果胶代谢有助于明确细胞壁在植物生长发育历程中的作用,同时为农作物重要经济性状和育性的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现有研究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是参与果胶降解代谢的重要水解酶,其编码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迅速扩张,并在双子叶植物中形成了庞大的基因家族。近年的研究基于对PG基因家族演化和表达模式的分析,提出了PG重复拷贝可能的保留机制,但仍缺乏生物学功能方面的证据支持。目前,仅有少数植物PG基因完成了功能鉴定。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PG基因参与了叶片扩张、果实成熟、器官脱落等众多环节,其作用与细胞扩张和细胞分离关系密切。然而,PG基因在器官形态建构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涉及了哪些细胞学事件,对植株组织器官水平的果胶降解以及内源寡聚糖的积累有着怎样的影响等问题都尚未明确。此外,果胶代谢也参与了花粉壁这类特殊且复杂的细胞壁的发育。PG基因参与了花粉内壁发育以及后期的花粉管伸长过程,但对其在花粉外壁建构中的作用研究非常有限。本实验室早期在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syn.B.rapa ssp.chinensis)中鉴定出了一个参与花粉壁发育和花粉管伸长的PG基因,而后期基于白菜基因组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白菜中具有5个重复拷贝BrPG45-1~BrPG45-5,且其中三个拷贝在白菜核不育两用系雄蕊中差异表达。为更新对白菜PG45生物学功能的认识并探讨重复拷贝的保留机制,本研究首先进行了PG45的起源及其在芸薹属物种中的演化分析,并基于对5个重复拷贝的表达模式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一步讨论了PG重复拷贝的保留机制。鉴于白菜和拟南芥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且在拟南芥中仅有单个直系同源拷贝的优势。本研究对AtPG45表达模式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AtPG45在细胞学事件以及植物组织器官中果胶降解代谢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明确PG45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构建包含有31个物种PG基因的最大似然法系统发生树对PG45进行演化分析,发现PG45起源于双子叶植物共同祖先。该基因在3个芸薹属代表物种中进化保守且形成了多个重复拷贝。通过q RT-PCR对白菜和拟南芥PG45的表达分析,发现BrPG45的5个重复拷贝均在发育后期的雄蕊中优势表达,且在白菜核不育两用系雄蕊中差异表达;AtPG45除在花序中优势表达,还在叶片等多个组织器官中表达。根据启动子GUS活性的分析,发现白菜和拟南芥PG45在单核小孢子和双核花粒时期的绒毡层,双核和三核花粉时期的花粉粒中表达。白菜PG45的5个重复拷贝表现出了一致的时空表达模式;拟南芥PG45在茎尖生长点、莲座叶的叶腋等分生组织中也检测到了较高的表达。在洋葱表皮和拟南芥根部表皮细胞中进行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白菜和拟南芥PG45都是可在细胞膜外表达的分泌蛋白。(2)利用芜菁黄花花叶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沉默技术同时抑制BrPG45-1~BrPG45-5在菜心中的表达时,约26.1%的成熟花粉粒异常粘连,并伴随有花粉萌发率降低至野生型对照的44.4%,但不影响营养生长和花器官形态。透射电镜与苯胺蓝染色等技术对花粉发育过程的分析表明,BrPG45的表达抑制会造成花粉外壁结构的异常,其可能通过影响孢粉素沉积来调控花粉外壁顶盖和基粒棒的结构。花粉粘连的表型与含油层物质过度积累有关,而与胼胝质壁的降解无关。根据对BrPG45-1、BrPG45-3和BrPG45-5异源表达拟南芥的表型观察,发现各拷贝异源表达的拟南芥都出现了花粉粘连、花粉活力降低的表型,说明BrPG45拷贝之间存在功能冗余,可能通过剂量效应保留。(3)对AtPG45突变体和过表达材料生长发育的表型分析,发现AtPG45的异常表达会抑制下胚轴和花茎伸长。突变体atpg45和AtPG45过表达植株的开放花中,81.0%和16.8%出现了雄蕊数量减少的情况。互补实验结果表明,转化互补载体可以恢复突变体atpg45中观察到的表型。对侧生器官发育的观察分析,AtPG45的异常表达会造成莲座叶卷曲,使叶片纵向曲度显着提升至野生型中的2倍。此外,AtPG45的表达沉默会引起侧枝数量增加至野生型的3.3倍,并通过影响花原基和花器官原基的建构导致开放花的四轮花器官出现高比例的形态异常;AtPG45的过表达会导致叶片宽度的过度生长,伴随有叶片表面积的增大和叶片长宽比的减小。对AtPG45突变体和过表达材料的表型分析,表明AtPG45主要参与了器官的伸长与扩张,以及侧生器官的形态建构,即与白菜PG45出现了生物学功能上的分化。(4)通过测定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的His-SUMO-AtPG45的蛋白活性,明确了AtPG45具有PG水解酶活性。白菜和拟南芥PG45在PG功能域序列上具有保守型,暗示了白菜PG45也通过降解果胶来执行其生物学功能。此外,AtPG45的表达沉默可显着降低叶片中的PG总活性与细胞壁果胶的含量。通过对拟南芥叶片纵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分析,发现叶肉细胞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的排列和形态在AtPG45突变体和过表达叶片中出现了异常,进而明确了AtPG45表达异常引起的叶片卷曲与叶片近轴端-远轴端极性有关。利用带有微管结合蛋白标记GFP-MAP4的野生型和突变体atpg45材料,分析了叶片上下表皮的细胞增殖和细胞扩张情况。结果表明,AtPG45的表达沉默会引起上表皮细胞增殖时期缩短至下表皮增殖时期的48.0%,而细胞相对扩张速率不受影响。免疫荧光标记对果胶分布的分析表明,AtPG45在叶片极性建构中的作用与甲基甲酯化果胶在叶片中的分布无关。高效排阻色谱-质谱法对于拟南芥叶片内源寡聚糖的分析发现,在聚合度2~7范围内,AtPG45的表达沉默会引起高聚合度寡聚糖的积累,而AtPG45的过表达则会促进小片段寡聚糖的产生。此外,AtPG45的异常表达均导致聚合度8~15的寡聚糖的占比降低。因此,AtPG45在叶片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其对内源寡聚糖组成的影响有关。综上所述,AtPG45通过影响植物组织器官中的果胶降解,参与了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建构等事件,进而作用于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构过程。
黄冬[6](2020)在《丛枝菌根真菌在调控苹果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分析》文中提出苹果(Malus×domestica),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并且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中国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是公认的苹果优生区和主要产区,但是由于该地区年降雨量较少并且主要集中于夏季,在苹果年生长周期内分布极度不平衡,所以干旱缺水成为了限制该地区苹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以与大多数的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适应各种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生长素原初响应基因Md IAA24、Md GH3-2和Md GH3-12均受到丛枝菌根真菌侵染诱导表达。本论文以接种AMF的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及过表达Md IAA24和RNA干扰Md GH3-2/12转基因苹果植株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不同幼苗菌根侵染率、生长指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内源激素含量、抗氧化酶及活性物质、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初步解析了AMF在苹果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接种AMF能够提高苹果对干旱胁迫的抗性。以平邑甜茶为材料,研究接种AMF两个月后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发现,在接种AMF的幼苗根系中,AMF与平邑甜茶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其中菌根侵染率大于60%,并且正常水分下接种AMF显着提高了平邑甜茶株高、根长和干重。在干旱胁迫下,与未接种AMF的幼苗相比,接种AMF能够维持更高的光合相关参数。并且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因此菌根植株中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较低。因此AMF与平邑甜茶幼苗产生的共生关系可以形成一个更发达的根系以促进水分的吸收,更好的平衡光合系统的光化学和非光化学反应过程,维持更有效的清除ROS的系统稳态,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物质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从而可以增强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2.从苹果基因组中鉴定了34个苹果Aux/IAA基因,并对其中的17个进行了克隆。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苹果Aux/IAA蛋白可分为9个亚家族。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家族蛋白主要有4个保守结构域。所克隆的17个Md IAA基因能够被干旱、盐、低温和ABA诱导表达。通过创制Md IAA9过表达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并对转基因烟草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结果发现:转基因烟草的根长和鲜重明显高于野生型,相对电导率(REL)和丙二醛(MDA)水平较低,游离脯氨酸和总叶绿素水平较高,表明Md IAA9在调控植物抗旱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3.Md IAA24受AMF侵染诱导表达,在苹果中过表达Md IAA24促进了根系中独角金内酯(SL)的合成,提高了AMF侵染率,从而增强了苹果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性。通过对Md IAA24过表达苹果植株进行接种AMF处理,发现野生型GL-3和转基因苹果的根系与AMF均能建立共生关系,但两个过表达株系根系中菌根的侵染率显着高于GL-3。分析发现,转基因苹果植株中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Md D27、Md CCD8a、Md CCD8b和Md MAXa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GL-3,且刺激列当(Orobanche spp.)种子萌发试验证明转基因苹果植株根系中的SL积累高于GL-3。通过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发现接种AMF条件下,过表达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也显着高于GL-3。干旱胁迫下,接种AMF的转基因苹果植较GL-3遭受到更小的损伤,表现为叶片含水量(RWC)更高、REL更低、渗透调节物质更多、清除ROS能力更强、气体交换更强和Fv/Fm更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中过表达Md IAA24能够正向调控苹果幼苗与AM共生关系的建立来应对干旱胁迫。4.Md GH3-2和Md GH3-12受AMF侵染诱导表达,在苹果中同时干扰Md GH3-2和Md GH3-12的表达后,转基因植株根系中独角金内酯(SL)的合成显着降低,并降低了AMF侵染率,导致转基因植株较GL-3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通过对RNAi植株进行接种AMF,结果发现GL-3和RNAi植株均能与AMF形成了共生关系。但是RNAi植株根系中AMF的侵染率显着低于GL-3。进一步发现,与SL合成相关的Md D27、Md CCD7、Md CCD8a、Md CCD8b和Md MAXa在RNAi植株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GL-3中的表达量。通过刺激列当种子萌发试验,证明RNAi植株根系中的SL积累低于GL-3。通过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发现RNAi植株根系的干重显着低于GL-3。干旱胁迫下,接种AMF的RNAi植株较GL-3更敏感,表现为REL更高,RWC、渗透调节物质含量、ROS清除能力、气体交换能力和Fv/Fm更低。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d GH3-2/12在AM共生中起重要作用,一旦影响到共生过程,就将进一步影响到苹果植株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兰晓君[7](2020)在《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评价及促生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是生命之本、农业之基,国内耕地土壤退化的严峻程度,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农业和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大省,甘肃同样面临着化肥和农药不当使用带来的土壤退化、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之一就是用生物菌肥替代一定比例的化肥和农药,改良土壤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和确保农产品安全。生物菌肥研发的基础是获取丰富多样的促生菌资源,促生菌资源是生物资源之一,是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地域内有高原、河谷、山地、冰川、森林、草原和荒漠,地质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孕育着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乡土草作为本地优势植物,既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产品和原材料。在乡土草根际栖息着大量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微生物,是天然的菌种资源宝库,亟待研究人员探索、研究、保护和利用。本研究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洽草(Koeleria cristata)、当归(Angelica sinensis)、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和沙葱(Allium mongolicum)6种甘肃特色乡土草根际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植物根际促生菌;通过溶磷、固氮、分泌IAA和生防等促生特性的研究,筛选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并对促生特性优良的菌株进行鉴定和保藏;通过根瘤菌回接实验、共生固氮基因克隆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研究根瘤菌与红豆草的共生固氮机理,通过检测不同p H条件下菌株分泌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及溶磷菌pqq C基因的表达研究溶磷机理,通过检测6株生防芽孢杆菌的抑菌谱及克隆其脂肽基因来探究芽孢杆菌生防机理。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固氮菌中,分离自沙葱根际的菌株MSN-1、MSN-4和MSN-6固氮酶活性最高,分别是57.07、60.82和64.41nmol C2H4·h-1m L-1,显着优于分离自其它植物根际的44株固氮菌(p<0.01);分离自红豆草根瘤的菌株LD-1,回接后根瘤固氮酶活性是6.42umol C2H4·g-1·h-1,菌株HD-4能与红豆草结瘤但根瘤并没有检测出固氮酶活性。溶磷菌中,16株菌溶解无机磷能力优良,溶磷量224.69~420.33μg/m L,其中菌株LHP-1分离自红豆草根际,菌株TZP-2、TZP-3、TZP-7、TZP-8和TZP-12分离自珠芽蓼根际,菌株TQP-1、TQP-2和TQP3分离自洽草根际,菌株MDP-4、MDP-7和MDP-8分离自当归根际,WQP-1、WQP-5、WQP-6和WQP-7分离自羌活根际;溶解有机磷能力优良的菌株(溶磷指数>200%)有24株,其中分离自羌活根际的菌株WQM-11和WQM-13最为优良,溶磷指数分别达到411%和434%;分泌IAA能力优良的菌株是分离自羌活根际的TQP-3和沙葱根际的MSN-6,分泌IAA的量分别达到26.17和27.67μg/ml,与其它分泌IAA的菌株相比差异显着(p<0.01)。(2)优良根际促生菌鉴定结果为:3株固氮酶活性最高的固氮菌鉴定结果是苜蓿剑菌(Ensifer meliloti);与红豆草结瘤固氮的菌株LD-1鉴定为杨凌根瘤菌(Rhizobium.yanglingense),结瘤不固氮的菌株HD-4鉴定为刺槐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robiniae);16株溶解无机磷能力优良的菌株鉴定分别属于地中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diterranea)、格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rimontii)、猴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miae)、油菜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Pseudomonas laurylsulfatiphila、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和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溶解有机磷最优良的两株菌WQM-11和WQM-13经鉴定均属于Falsirhodobacter deserti;分泌IAA突出的菌株MSN-6和TQP-3分别被鉴定为苜蓿剑菌(Ensifer meliloti)和未定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6株生防菌鉴定分别属于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3)12株根瘤菌与红豆草回接实验结果显示:杨凌根瘤菌LD-1与红豆草结瘤固氮,刺槐中慢生根瘤菌HD-4与红豆草结瘤不固氮,其余10株根瘤菌与红豆草不结瘤;结瘤因子基因(nod A、nod B、nod C和nod D)与固氮酶结构基因(nif H、nif D和nif K)克隆结果显示:杨凌根瘤菌LD-1具有全部的结瘤因子和固氮酶基因,刺槐中慢生根瘤菌HD-4克隆出完整的结瘤基因,但固氮酶基因缺乏nif D,其余10株根瘤菌没有克隆出任何结瘤基因和固氮酶基因,因此结瘤因子基因与固氮酶结构基因的完整性是确保根瘤菌与红豆草共生固氮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杨凌根瘤菌LD-1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显示92.3%的共生与固氮基因(包括结瘤因子和固氮酶基因)位于质粒4上,质粒4是杨凌根瘤菌LD-1的共生质粒。(4)13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raminis、Pseudomonas putida、Pseudomonas simiae、Pseudomonas mandelii、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seudomonas arsenicoxydans、Pseudomonas grimontii、Pseudomonas mediterranea、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Pseudomonas antarctica、Pseudomonas helmanticensis和Pseudomonas paralactis)和1种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通过分泌葡萄糖酸、草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溶解无机磷酸盐;12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graminis、Pseudomonas putida、Pseudomonas simiae、Pseudomonas mandelii、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seudomonas arsenicoxydans、Pseudomonas grimontii、Pseudomonas mediterranea、Pseudomonas thivervalensis、Pseudomonas antarctica、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和Pseudomonas helmanticensis)有机酸分泌量和pqq 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培养液p H值的降低而增加,p H下降期间pqq C基因表达表现为上调。(5)抑菌实验表明:6株生防芽孢杆菌均对小麦长蠕孢B1、茄链格孢B2、尖孢镰刀菌B3、立枯丝核菌B4、油菜菌核菌B5和玉米小斑病菌B6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萎缩芽孢杆菌TZF1还具有拮抗钙果冠瘿病原细菌Rhizobium radiobacter BJ-2的作用。萎缩芽孢杆菌TZF1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64%以上,对其中尖孢镰刀菌B3、立枯丝核菌B4和油菜菌核菌B5的抑菌率显着优于其它5株生防菌(p<0.01)。脂肽基因克隆显示:6株生防芽孢杆菌均克隆出伊枯草菌素基因,表面活性素基因只有萎缩芽孢杆菌TZF1被克隆出,萎缩芽孢杆菌TZF1和枯草芽孢杆菌TQF1克隆出了溶杆菌素D基因,所有6株生防芽孢杆菌都没有克隆出丰原素基因。上述结果表明携载伊枯草菌素基因是6株生防芽孢杆菌拮抗6种病原真菌的分子遗传学基础,表面活性素基因是萎缩芽孢杆菌TZF1拮抗病原细菌放射根瘤菌BJ-2的分子遗传学原因。
张薇[8](2020)在《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石油中含有的石油烃和重金属都是持久性污染物,两者都具有很强的毒性特征可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如何安全有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已经成为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的实验。生物修复技术因具有成本低、不破坏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没有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研究中发现油污土壤中的高分子链石油烃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容易被吸附在土壤中。这类物质的低水溶性和低生物可利用性使得它们在土壤中不易被生物自然降解。而且在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过程中,与石油烃共存的重金属会影响石油烃降解菌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其修复效率。同时石油烃由于其疏水的特性,常包裹于菌团的外层抑制其呼吸生长,并阻断了微生物在水中对重金属的作用,严重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因而也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更加难以去除,给石油污染土壤治理增加了一定难度。近年来环糊精(cyclodextrins CDs)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石油污染土壤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环糊精是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形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糖。环糊精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亲水的外缘和一个疏水的空腔,其疏水的空腔能与一些有机物结合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并且由于CDs外侧的亲水性,而使包合物的水溶性大于有机物本身的水溶性,增加了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同时,CDs与重金属也有一定的配位作用,能同时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更为可贵的是环糊精本身无毒且自身具有生物降解性,属于环境友好材料,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不足之处是,环糊精仅对部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增溶作用,而且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糊精的广泛应用。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首先对环糊精进行化学改性,选择水溶性更强且对重金属有配位能力的环糊精衍生物,研究其初始浓度、土壤酸度等对其增溶解吸的影响行为优化其最佳应用条件。通过多次试验制备了甘氨酸-β-环糊精(G-β-CD),红外光谱及XPS分析结果表明G-β-CD在保留原内腔结构的同时还增加了氨基、羧基等基团。亲水性基团如氨基、羧基提高了β-环糊精在水中的溶解性,同时可络合重金属。研究发现在用G-β-CD处理石油污染土壤,在增溶剂G-β-CD浓度为70 g/L、土壤p H值为6.0~7.0、反应温度为30~40℃、土壤的离子浓度为0.25 mol/L、有机质含量为1%时,石油烃与重金属解吸效果均达到较好水平。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我们还分析了G-β-CD增溶模式下,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行为和土壤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等的变化规律,以深入了解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学归宿及其生态效应。实验发现G-β-CD处理污染土壤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Pb、Cu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的减少均达到50%以上,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减少60%左右,表明G-β-CD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可溶性络合物大大降低了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从而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而且经G-β-CD处理后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氧化酶以及脂肪酶活性有了显着提升,我们可以认为甘氨酸-β-环糊精能够有效的改良石油烃-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使其中的生物酶活性增强。实验中发现经过G-β-CD预处理的石油污染土壤,其自身的生物修复能力得到了改善,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正常土壤水平。因此本文通过石油烃降解菌的驯化、筛选、鉴定得到了一种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并系统研究了髙效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优化了石油烃降解菌的发酵条件。本研究不仅考虑到选出的最佳条件因素对石油烃降解菌的生长繁殖的影响,还着重考虑了成本低、实用性强和操作步骤简单等实际性和经济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无机盐培养基里加豆粕粉和玉米淀粉,培养出来的细菌和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效果相当,且更经济实惠,适用于现场土壤生物处理的应用。实验最后采用生态毒性试验综合评价该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法的修复效果。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石油污染物胁迫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石油污染土壤与清洁土壤细菌群落相似性仅为37.7%,经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后相似性增加至76.2%,说明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了较好的恢复。通过高等植物发芽毒理实验和作物吸收毒理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率、测量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后土壤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指标随着化学-微生物联合修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土壤生态毒性减弱,但在整个修复的时期土壤都存在着一定的生态毒性。以上结果为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法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王东梅[9](2020)在《大豆GmLMM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提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来源,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病害的发生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大豆抗病机理对于培育抗病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植物免疫系统由两个主要的免疫反应组成,微生物模式触发免疫(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PTI)和效应因子触发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目前关于大豆抗病分子免疫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TI上,而对于PTI分子机制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通过对大豆类病斑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s,lmms)的研究,揭示了大豆受体激酶介导的PTI抗病分子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Gmlmm1突变体的分离和遗传分析从本实验室大豆EMS诱变群体中筛选得到16个类病斑突变体,进一步通过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g(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的抗性鉴定,获得了对该菌具有抗性的2个大豆类病斑突变体Gmlmm1-1,1-2(Glycine max lesion mimic mutant 1-1,1-2)。Gmlmm1-1突变体通过与“菏豆12”杂交,构建了F2代分离群体,其中野生型表型植株数与类病斑表型植株数符合3:1分离比,表明Gmlmm1-1突变体表型受细胞核内隐性单基因控制。进一步实验表明,Gmlmm1-1突变体与Gmlmm1-2突变体互为等位突变体。2、GmLMM1基因定位和克隆利用F2代分离群体进行图位克隆定位目的基因,将GmLMM1基因定位在13号染色体15.08 Mb-15.21 Mb之间的131 kb区间内,该区间内有13个候选基因。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在13个候选基因中只有Glyma.13G054400发生了C到T的单碱基突变,该突变位于其第二个外显子区域内,导致编码蛋白提前终止。同时证实,Gmlmm1-2突变体中Glyma.13G054400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区域内发生T到A的单碱基突变,导致第407位氨基酸发生了亮氨酸到组氨酸的突变。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Glyma.13G054400基因后,转基因植株出现与Gmlmm1突变体一致的类病斑表型,证实Glyma.13G054400即为GmLMM1基因。GmLMM1编码一种细胞膜定位的具有激酶活性的malectin样类受体激酶(malectin like recetor like kinase,MRLKs)。3、Gmlmm1突变体抗病原菌能力增强Gmlmm1突变体接种病原菌进行抗性鉴定发现其对原核的细菌病原菌Psg和Psp(Pseudomonas syringae pv.phaseolicola,菜豆晕疫病)抗性增强,对于真核的卵菌病原菌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抗性也增强。GmLMM1基因敲除植株接种大豆疫霉后,表现出对大豆疫霉抗性增强的现象,与Gmlmm1突变体相似,表明GmLMM1对植物免疫有负调控作用。转录组表达谱分析显示,Gmlmm1-1突变体中与植物防御相关的基因高度富集,说明Gmlmm1突变体抗病性的产生与自身免疫反应的基因表达增强相关。4、GmLMM1基因参与微生物模式触发免疫(PTI)反应利用原核的细菌鞭毛蛋白N末端22个保守氨基酸的合成肽flg22处理时,所导致的微生物模式触发免疫(PTI)的活性氧迸发,Gmlmm1突变体明显高于野生型;在过量表达GmLMM1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烟草瞬时表达叶片中,flg22诱导PTI的ROS迸发均显着降低,表明GmLMM1基因对于原核微生物入侵所引起的PTI初始反应具有广泛的抑制性。利用真核的卵菌大豆疫霉的病原相关触发分子XEG1接种烟草叶片,在烟草瞬时过量表达GmLMM1基因时,由XEG1诱导的PTI的ROS迸发显着降低,表明GmLMM1基因对于真核微生物触发的PTI的初始反应同样具有抑制作用。5、GmLMM1蛋白直接参与模式识别受体形成IP-MS和Co-IP实验结果表明,GmLMM1直接参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FLS2-BAK1的形成,通过与BAK1竞争FLS2蛋白的结合,抑制了PTI反应启动。6、GmLMM1蛋白负调控PTI免疫反应转基因实验和体外实验表明,GmLMM1抑制flg22诱导拟南芥、烟草PTI免疫反应ROS的产生、抑制XEG1诱导的细胞死亡;GmLMM1抑制flg22诱导的FLS2-BAK1相互作用。本论文首次揭示了大豆中通过GmLMM1参与的模式识别受体启动微生物模式触发免疫的机制,为培育抗病大豆新品种提供了理论指导。
闫磊[10](2020)在《硼对柑橘枳砧根系铝毒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铝(Al)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其含量约占地壳的8%。世界约40%、中国约21%的耕作土壤中作物受到铝毒害影响。铝毒是酸性土壤(p H≤5)中限制作物生长和生产的重要因素,植物遭受铝毒的最初症状是抑制根系生长,进而抑制植株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降低作物产量。硼(B)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硼症状首先出现于根系,与铝毒症状相似,且细胞壁被认为是缺硼和铝毒作用的主要位点。近年来,关于硼对植株铝毒的缓解机制广有报道,但其多针对于一年生作物,而对多年生植株,尤其是柑橘中铝毒害的研究相对较少。柑橘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作物,其主要种植在南方酸性土壤中,硼缺乏和铝毒害并存问题在柑橘园很常见。枳壳砧木(枳砧)[Poncirus trifoliata(L.)Raf.]作为我国柑橘的主栽砧木,属硼敏感型品种,因此,本研究以枳砧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利用荧光染料活体染色、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13C固体核磁共振(13C-NMR)、X射线衍射(XRD)、非靶标代谢(GC-TOF-M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TEM-EDS)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分析硼铝处理下根系代谢产物含量及代谢通路变化、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响应、细胞壁物质组分及结构变化、细胞壁各组分铝含量分布及根尖铝吸收转运的响应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不同硼铝处理下根系代谢产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共鉴定和分析了60种匹配度大于70%的代谢产物,包括20种氨基酸、17种糖类、12种有机酸、5种脂肪酸、2种芳香族化合物及4种其它物质。铝胁迫下,17种主要氨基酸和8种糖类含量明显增加,而3种氨基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和6种糖含量显着下降。铝胁迫下9种有机酸:特别是三羧酸循环(TCA)中丙酮酸、L-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代谢物明显降低,分别减少了50%、98.2%、93.6%、60.4%和78.6%。铝胁迫下,加硼降低了天冬酰胺、环亮氨酸、瓜氨酸和组氨酸等10种氨基酸及肌醇、棉子糖、半乳糖和3,6-脱水-d-半乳糖等6种糖类含量。有意思的是,硼对铝诱导的有机酸含量变化无明显的影响。以上结果得出,铝胁迫影响根系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抑制TCA循环。硼并不能调节有机酸代谢模式,但可调节根中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降低铝毒。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影响铝胁迫下明显增加根系铝和活性氧(ROS)含量,抑制植物生长相关参数。另外,铝胁迫下增加合成抗坏血酸(As A)的肌醇及L-半乳糖途径中相关代谢物含量,促进As A的积累。铝胁迫下,硼降低了根系铝的积累,抑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 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而诱导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且降低了合成As A的L-半乳糖途径中相关代谢物(D-甘露糖-1-磷酸、L-半乳糖-1-磷酸、L-半乳糖和L-半乳糖-1,4内酯)含量,降低As A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而增加GSH含量。同时,铝胁迫下加硼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最终降低了根H2O2的积累,同时表现出较低的H2O2荧光染色强度,提高了植株生物量、根系活力和根系相对伸长量。我们的结果表明,硼可通过调控合成As A的L-半乳糖途径中的代谢物产量、As A-GSH循环及抗氧化酶防御系统,降低根系铝及ROS的积累,缓解铝诱导的氧化应激。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果胶及纤维素含量及特性的影响铝胁迫严重抑制根系生长,并导致过量的ROS(H2O2和O2.-)积累,细胞壁明显加厚,且改变了细胞壁中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及特性。有意思的是,铝胁迫下,硼供应降低了碱溶性果胶含量而增加了碱溶性果胶甲基酯化度,进而减少碱溶性果胶去甲基水解成游离羧基。硼还增加了两种形态果胶中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KDO)含量。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13C固体核磁共振(13C-NMR)分析结果证实,铝胁迫下,硼供应可以降低果胶、果胶羧基基团和纤维素含量,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加硼增加了纤维素的结晶度。此外,加硼明显降低根系胼胝质、ROS和铝的积累,细胞壁厚度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硼可以通过降低果胶中羧基基团及屏蔽果胶中铝结合位点,降低铝在细胞壁中的积累。同时,铝胁迫下加硼可以降低纤维素含量及增加其结晶度,增加细胞壁刚性和延展性,利于细胞壁的延伸,进而促进根系的伸长。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各组分铝分布及根尖铝吸收转运的影响铝胁迫明显增加根及根细胞壁中铝含量,且细胞壁中铝含量占根系总铝含量的绝大比例,约79.60-87.33%。对根系细胞壁不同组分中铝含量测定发现,细胞壁中铝大部分结合在半纤维素1中,半纤维素2和果胶中铝含量分别次之,纤维素中铝含量最低。铝胁迫下,加硼降低了细胞壁中铝含量,且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分析也进一步验证,硼明显降低细胞壁中铝元素原子百分比。铝胁迫下加硼主要降低果胶(特别是碱溶性果胶)中铝含量,与之对应的,硼主要作用于碱溶性果胶含量及特性,随着硼浓度的增加,碱溶性果胶含量及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呈梯度性降低趋势,而碱溶性果胶甲基酯化度逐渐升高,从而减少果胶中的铝结合位点(羧基基团)。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观察到,加硼后碱溶性果胶分子紧密排列,成网状结构,说明碱溶性果胶更好的交联结合,形成稳定的细胞壁网络结构,进一步降低细胞壁中铝的固定。另外,硼处理抑制了NRAT1(负责将细胞间隙铝离子转运到细胞质)的表达,同时增加了ALS1(负责将细胞质铝离子转运到液泡)的表达,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仪(TEM-EDS)分析发现,铝胁迫下,加硼处理后细胞间隙和液泡中铝含量比例明显增加,而细胞质中铝含量比例降低。综上,我们的结果表明硼可以调节碱溶性果胶含量及特性,进而减少果胶的去甲基化,降低铝在细胞壁的富集。另外,硼抑制根尖对铝的吸收及促进细胞质内液泡对铝的区室化,最终缓解铝对植株的毒害作用。
二、寡聚糖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寡聚糖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硅酸钠诱导马铃薯抗黑痣病基因StWRKY11克隆及载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马铃薯概述 |
1.2 马铃薯黑痣病研究进展 |
1.2.1 马铃薯黑痣病概述 |
1.2.2 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方法 |
1.3 诱导抗性 |
1.4 诱导抗病基因表达 |
1.5 硅增强立枯丝核菌病害抗性研究 |
1.5.1 生物系统中硅的概述 |
1.5.2 硅提高植物立枯丝核菌病害抗性 |
1.5.3 硅提高立枯丝核菌病害抗性机制 |
1.6 基于转录组测序马玲薯胁迫的防卫反应 |
1.7 转录因子 |
1.7.1 WRKY转录因子及抗性机制 |
1.7.2 WRKY转录因子的应用 |
1.8 植物转基因技术 |
1.8.1 农杆菌介导法概述 |
1.8.2 马铃薯转基因技术 |
1.9 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马铃薯StWRKY11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试剂 |
2.1.3 抗生素配制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马铃薯地下茎总RNA提取 |
2.2.3 第一链c DNA合成 |
2.2.4 马铃薯StWRKY11 基因克隆及测序 |
2.2.5 重组质粒的提取 |
2.2.6 StWRKY11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StWRKY11 基因扩增检测结果 |
2.3.2 重组载体菌液PCR验证 |
2.3.3 StWRKY11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3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再生体系建立 |
3.1 材料与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管苗扩繁 |
3.2.2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筛选 |
3.2.3 不定芽分化培养基筛选 |
3.2.4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大西洋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3.2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大西洋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4 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培养基 |
4.1.3 供试试剂 |
4.1.4 抗生素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表达载体构建 |
4.2.2 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4.2.3 转化马铃薯植株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CAMBIA1302—StWRKY11 载体构建 |
4.3.2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StWRKY11 基因的遗传转化 |
4.3.3 转基因植株检测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表达载体的选择 |
4.4.2 马铃薯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大豆种皮多糖对肝损伤防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多糖 |
1.1.1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
1.1.2 植物多糖的组成与结构 |
1.1.3 植物多糖的活性 |
1.2 植物多糖在化学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
1.2.1 化学性肝损伤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1.2.2 植物多糖抗化学性肝损伤现状 |
1.3 植物多糖在调控肠道菌群中的作用 |
1.4 本课题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大豆种皮多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大豆种皮多糖的提取 |
2.3.2 理化成分测定 |
2.3.3 单糖组成测定 |
2.3.4 分子量测定 |
2.3.5 FT-IR测定 |
2.3.6 扫描电镜 |
2.3.7 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 |
2.4.2 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3 单糖组成分析 |
2.4.4 分子量分析 |
2.4.5 FT-IR分析 |
2.4.6 扫描电镜(SEM)结果分析 |
2.4.7 不同提取方法对大豆种皮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4.8 关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豆种皮多糖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动物实验设计 |
3.3.2 血清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包含AST、ALT测定方法) |
3.3.3 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的测定 |
3.3.4 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包含GSH、ROS测定方法) |
3.3.5 肝组织外观观察 |
3.3.6 肝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测 |
3.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小鼠体重变化及脏器指数 |
3.4.2 大豆种皮多糖对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3.4.3 大豆种皮多糖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3.4.4 大豆种皮多糖对小鼠肝脏抗氧化相关物质活性的影响 |
3.4.5 肝组织外观观察 |
3.4.6 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豆种皮多糖调节化学性肝损伤的机制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组成 |
4.3.2 qRT-PCR验证 |
4.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豆种皮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2 基于特定基因的调控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3)生物炭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机制及改性生物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
1.1.1 连作障碍的成因 |
1.1.2 减缓连作障碍的方式方法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2 生物炭制备 |
2.1.3 改性生物炭制备 |
2.2 盆栽试验及处理 |
2.3 测定方法 |
2.3.1 土壤细菌的测定方法 |
2.3.1.1 土壤细菌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
2.3.1.2 文库的构建 |
2.3.1.3 文库质检 |
2.3.2 土壤真菌的测定方法 |
2.3.2.1 土壤真菌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
2.3.2.2 文库的构建 |
2.3.2.3 文库质检 |
2.3.3 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
2.3.4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3.5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2.3.6 土壤中酶活性的测定 |
2.3.7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3.8 酚酸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
3.1.1 高通量测序数据及OTU量 |
3.1.2 Alpha多样性分析 |
3.1.3 Beta多样性分析 |
3.1.4 土壤细菌群落显着性分析 |
3.1.5 土壤细菌群落的Heatmap分析 |
3.2 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
3.2.1 高通量测序数据及OTU量 |
3.2.2 Alpha多样性分析 |
3.2.3 Beta多样性分析 |
3.2.4 土壤真菌群落显着性分析 |
3.2.5 土壤真菌群落的Heatmap分析 |
3.3 改性前后生物炭的应用 |
3.3.1 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2 对平邑甜茶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3.3 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4 对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对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6 对连作土壤酚酸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4.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4.3 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褪黑素引发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的耐盐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的发展史 |
1.2 棉花耐盐机理及其提高耐盐性方法 |
1.2.1 棉花耐盐机理 |
1.2.2 提高棉花耐盐性途径 |
1.3 种子引发 |
1.3.1 液体引发 |
1.3.2 固体基质引发 |
1.3.3 滚筒引发 |
1.3.4 生物引发 |
1.3.5 磁场强化引发 |
1.4 褪黑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1 植物褪黑素的合成及其代谢 |
1.4.2 植物褪黑素的生理作用 |
1.4.3 植物褪黑素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发芽试验 |
2.3 苗期试验 |
2.3.1 植株叶、茎、根的测定 |
2.3.2 叶片组织结构观察 |
2.3.3 光合作用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 |
2.3.4 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 |
2.3.5 棉酚含量的测定 |
2.4 田间试验 |
2.4.1 农艺性状统计 |
2.4.2 产量结果统计 |
2.4.3 纤维品质测定 |
2.4.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褪黑素引发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
3.1.1 盐胁迫浓度的筛选 |
3.1.2 不同浓度褪黑引发对两个品系发芽率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褪黑引发对两个品系发芽势的影响 |
3.1.4 不同浓度褪黑引发对两个品系发芽指数的影响 |
3.1.5 不同浓度褪黑引发对两个品系胚根长度的影响 |
3.2 褪黑素引发对棉苗生长的影响 |
3.2.1 褪黑素引发对棉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2 褪黑色素引发对棉苗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褪黑色素引发对棉苗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3.2.4 C312 棉酚旋光体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
3.3 褪黑素引发对棉花田间生产的影响 |
3.3.1 褪黑素引发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3.3.2 褪黑素引发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褪黑素引发促进棉花种子发芽 |
4.2 褪黑素引发提高了棉花幼苗的耐盐性 |
4.2.1 褪黑素引发提高了棉花幼苗的抗氧化能力 |
4.2.2 褪黑素引发促进了棉花光合作用 |
4.2.3 褪黑素引发降低了幼苗的棉酚含量 |
4.3 褪黑素引发提高了棉花生产性能 |
5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5)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45与其拟南芥直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细胞壁果胶代谢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PG基因的研究进展 |
1.1 植物细胞壁的果胶代谢 |
1.1.1 果胶的分类及分布 |
1.1.2 果胶的合成代谢及相关合成酶 |
1.1.3 果胶的降解代谢及相关降解酶 |
1.2 果胶降解代谢的生物学功能 |
1.2.1 果胶降解代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2.2 果胶降解代谢在组织器官形态建构中的作用 |
1.2.3 果胶降解代谢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机理 |
1.3 植物PG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进化与表达模式 |
1.3.1 PG家族的结构特征 |
1.3.2 PG家族的进化分析 |
1.3.3 不同类别PG基因及PG基因重复拷贝的表达模式特征 |
1.4 植物PG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1.4.1 PG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4.2 PG基因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机理 |
1.4.3 PG基因的表达调控 |
2 白菜PG45 与其拟南芥同源基因的演化与表达模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2.1.2 植物PG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
2.1.3 植物基因组DNA与 RNA的提取 |
2.1.4 qRT-PCR分析基因的时空表达 |
2.1.5 基因启动子的时空表达分析 |
2.1.6 亚细胞定位分析 |
2.2 结果 |
2.2.1 PG45 在白菜和拟南芥等十字花科代表物种中的进化分析 |
2.2.2 BrPG45的5 个重复拷贝在花发育后期的雄蕊中优势表达 |
2.2.3 BrPG45的5 个重复拷贝的启动子在绒毡层和花粉发育后期表达 |
2.2.4 AtPG45 在分生组织和雄蕊发育中优势表达 |
2.2.5 BrPG45和AtPG45 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膜外区域 |
2.3 讨论 |
2.3.1 PG45 为双子叶植物中特有PG且在芸薹属中拥有多个拷贝 |
2.3.2 BrPG45的5 个拷贝均为雄蕊发育后期优势表达的基因 |
2.3.3 AtPG45 在分生组织、雄蕊和叶片等多个组织中表达 |
3 白菜PG45 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3.1.2 白菜PG45 表达沉默载体的构建与载体接种 |
3.1.3 TYMV介导的白菜PG45 表达抑制植株的表型观察 |
3.1.4 白菜PG45 过表达载体异源转化拟南芥 |
3.1.5 白菜PG45 异源过表达植株的表型观察 |
3.2 结果 |
3.2.1 pTY-BrPG45 重组质粒侵染菜心后可抑制BrPG45 多拷贝的表达 |
3.2.2 抑制BrPG45 的表达不会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和花器官的发育 |
3.2.3 抑制BrPG45 的表达会造成花粉粒粘连,但不影响花粉活力 |
3.2.4 抑制BrPG45 的表达会影响花粉的体内外萌发 |
3.2.5 抑制BrPG45 的表达会造成花粉外壁建构的异常 |
3.2.6 拟南芥异源过表达BrPG45 单拷贝会引起花粉粒异常粘连的表型 |
3.3 讨论 |
3.3.1 白菜PG45 特异作用于花粉发育,重复拷贝通过剂量效应保留 |
3.3.2 抑制白菜PG45 出现的花粉粘连与含油层过度积累有关 |
3.3.3 白菜PG45 可能影响了花粉外壁孢粉素的沉积 |
4 拟南芥PG45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4.1.2 拟南芥突变体pg45 的鉴定 |
4.1.3 拟南芥PG45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 |
4.1.4 拟南芥PG45 互补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 |
4.1.5 拟南芥PG45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 |
4.2 结果 |
4.2.1 AtPG45 互补载体可恢复突变体atpg45 观察到的表型 |
4.2.2 AtPG45 对下胚轴伸长和株高的影响 |
4.2.3 AtPG45 对叶片扩张和叶片表面曲度的影响 |
4.2.4 AtPG45 对侧枝发育的影响 |
4.2.5 AtPG45 对花发育和花粉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AtPG45 影响了器官的伸长过程 |
4.3.2 AtPG45 参与了叶片扁平性和叶片扩张的调控 |
4.3.3 AtPG45 可能影响了器官早期的形态建构 |
4.3.4 白菜和拟南芥PG45 在生物学功能上出现了分化 |
5 PG45 在拟南芥叶片形态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和主要试剂 |
5.1.2 拟南芥PG45 转基因植株叶片结构的形态学与细胞学观察 |
5.1.3 拟南芥PG45 转基因植株叶片表皮细胞的增殖与扩张情况分析 |
5.1.4 拟南芥PG45 蛋白的原核表达分析 |
5.1.5 叶片和花序组织中的PG水解酶活性检测 |
5.1.6 叶片组织中的糖醛酸含量检测 |
5.1.7 拟南芥不同基因型叶片中的内源寡聚糖提取与组分分析 |
5.2 结果 |
5.2.1 AtPG45 对叶片近轴端-远轴端极性的影响 |
5.2.2 AtPG45 对成熟叶片表皮细胞大小的影响 |
5.2.3 AtPG45 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对细胞增殖和细胞扩张的影响 |
5.2.4 AtPG45 原核表达蛋白具有PG水解酶活性 |
5.2.5 AtPG45 对拟南芥组织中的PG水解酶活性和果胶代谢的影响 |
5.2.6 不同基因型叶片中内源寡聚糖组的分析 |
5.3 讨论 |
5.3.1 PG45 具有PG水解酶活性并可影响植物组织水平的果胶代谢 |
5.3.2 AtPG45 参与了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建构,进而影响了叶片曲度 |
5.3.3 AtPG45 对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可能与植物内源OG相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丛枝菌根真菌在调控苹果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丛枝菌根真菌(AMF) |
1.1.1 AMF概述 |
1.1.2 丛枝菌根共生形成过程 |
1.1.3 丛枝菌根共生形成的分子调控过程 |
1.2 AM的生态学功能 |
1.2.1 AMF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2.2 AMF对宿主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3 菌丝效应 |
1.3 AMF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
1.3.1 改善土壤结构 |
1.3.2 提高对水分吸收和利用 |
1.3.3 提高对营养的吸收 |
1.3.4 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 |
1.3.5 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及渗透调节能力 |
1.4 植物中Aux/IAA蛋白研究进展 |
1.5 植物中GH3蛋白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苹果耐旱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1.3 菌根观察和生长指标测定 |
2.1.4 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1.5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测定 |
2.1.6 活性物质测定 |
2.1.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1.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干旱胁迫下菌根侵染与生长参数 |
2.2.2 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对植株光合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
2.2.3 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对植株相对电导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4 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对植株MDA、O_2~-、H_2O_2 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
2.2.5 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对植株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6 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对植株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苹果Aux/IAA家族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苹果Aux/IAA家族基因鉴定 |
3.2.2 Aux/IAA系统进化分析 |
3.2.3 Aux/IAA序列比对、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分析 |
3.2.4 苹果Aux/IAA家族基因克隆 |
3.2.5 苹果Aux/IAA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 |
3.2.6 MdIAA基因在IAA处理后的表达特性分析 |
3.2.7 MdIAA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和ABA处理后表达分析 |
3.2.8 过表达MdIAA9增强烟草幼苗渗透胁迫下的生长特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接种AMF条件下MdIAA24 在苹果响应干旱胁迫中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处理 |
4.1.3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4.1.4 生长指标测定和菌根侵染观察 |
4.1.5 独脚金内酯含量的测定 |
4.1.6 磷含量测定 |
4.1.7 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4.1.8 叶片RWC和 REL测定 |
4.1.9 O_2~-、H_2O_2、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4.1.10 SOD和 POD酶活性测定 |
4.1.11 DNA提取及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
4.1.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过表达MdIAA24对AMF侵染的影响 |
4.2.2 过表达MdIAA24对独脚金内酯合成的影响 |
4.2.3 接种AMF条件下过表达MdIAA24 对苹果植株生长参数的影响 |
4.2.4 接种AMF条件下过表达MdIAA24 对苹果植株磷含量的影响 |
4.2.5 接种AMF条件下过表达MdIAA24 对苹果植株耐旱性的影响 |
4.2.6 接种AMF条件下过表达MdIAA24 对苹果植株光合和Fv/Fm的影响 |
4.2.7 接种AMF条件下过表达MdIAA24 对苹果植株活性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接种AMF条件下MdGH3-2/12 在苹果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处理 |
5.1.3 RNAi转基因苹果植株的获得 |
5.1.4 亚细胞定位 |
5.1.5 生长指标测定和菌根侵染观察 |
5.1.6 独脚金内酯和ABA含量的测定 |
5.1.7 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5.1.8 叶片RWC和 REL测定 |
5.1.9 O_2~-、H_2O_2和脯氨酸含量测定 |
5.1.10 SOD和 POD酶活性测定 |
5.1.11 DNA、RNA提取及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
5.1.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dGH3-2和MdGH3-12 组织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
5.2.2 干扰MdGH3-2/12对AMF侵染的影响 |
5.2.3 干扰MdGH3-2/12对独脚金内酯合成的影响 |
5.2.4 接种AMF条件下干扰MdGH3-2/12 对苹果植株生长参数的影响 |
5.2.5 接种AMF条件下干扰MdGH3-2/12 对苹果植株耐旱性的影响 |
5.2.6 接种AMF条件下干扰MdGH3-2/12 对苹果植株光合和Fv/Fm的影响. |
5.2.7 接种AMF条件下干扰MdGH3-2/12 对苹果植株活性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评价及促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缩略词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概述 |
1.2 固氮菌 |
1.2.1 固氮菌种类 |
1.2.2 固氮机理 |
1.3 溶磷菌 |
1.3.1 常见溶磷菌种类及分布状况 |
1.3.2 溶磷机理 |
1.4 植物激素的研究 |
1.5 生防菌生防机理研究 |
1.5.1 拮抗作用 |
1.5.2 重寄生作用 |
1.5.3 竞争作用 |
1.5.4 诱导系统抗性 |
第二章 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分离与纯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收集 |
2.2.2 培养基 |
2.2.3 根瘤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4 涂布液的制备 |
2.2.5 联合固氮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6 溶磷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7 分泌IAA菌株初筛 |
2.2.8 生防菌的分离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筛选与促生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PGPR菌株促生特性研究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GPR菌株的固氮酶活性 |
3.2.2 PGPR菌株的溶磷能力 |
3.2.3 PGPR菌株的分泌IAA |
3.2.4 生防菌抑菌能力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优良PGPR菌株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表型特征研究 |
4.1.3 16S rDNA分析 |
4.1.4 PGPR菌株保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表型特征 |
4.2.2 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
4.2.3 鉴定结果 |
4.2.4 菌株保藏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红豆草根瘤菌共生与固氮有效性及其相关基因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植物学实验 |
5.1.4 共生基因的克隆 |
5.1.5 固氮基因的克隆 |
5.1.6 nodD基因克隆及其核酸序列与蛋白序列分析 |
5.1.7 R.yanglingense LD-1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5.1.8 测序文库构建 |
5.1.9 基因组组分分析 |
5.1.10 基因组圈图绘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结瘤情况与生物量 |
5.2.2 营养指标 |
5.2.3 共生有效性 |
5.2.4 固氮有效性 |
5.2.5 识别专一性 |
5.2.6 R.yanglingense LD-1 全基因组DNA提取与测序 |
5.2.7 全基因组基本信息 |
5.2.8 tRNA和 rRNA预测信息 |
5.2.9 高级生物信息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溶磷机理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培养基 |
6.1.3 菌液有机酸测定 |
6.1.4 pqqC基因表达检测 |
6.1.5 统计学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溶磷菌分泌有机酸种类及含量 |
6.2.2 pqqC基因表达检测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芽孢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菌株 |
7.1.2 培养基 |
7.1.3 生防基因的克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芽孢杆菌DNA提取 |
7.2.2 脂肽基因的克隆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8)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石油污染土壤概况 |
1.1.1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 |
1.1.2 石油污染土壤的途径 |
1.1.3 石油各成分对土壤的危害作用 |
1.2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3 石油污染修复面临的挑战 |
1.4 油污土壤修复技术的展望 |
1.4.1 从单一技术修复向多项综合技术修复发展。 |
1.4.2 向绿色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发展 |
1.4.3 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方向发展 |
1.5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分析 |
1.5.1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1.5.2 微生物群落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制 |
1.6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指示 |
1.6.1 石油烃降解效率指示 |
1.6.2 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指示 |
1.6.3 高等植物吸收毒理指示 |
1.7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7.1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简介 |
1.7.2 环糊精衍生物在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7.3 环糊精衍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7.4 环糊精衍生物在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8 选题背景与研究构想 |
1.8.1 选题背景 |
1.8.2 研究构想 |
第2 章 甘氨酸-β-环糊精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增溶解吸行为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2.1 实验设备 |
2.2.2 主要试剂及原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土壤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2 甘氨酸-β-环糊精(G-β-CD)的合成及表征 |
2.3.3 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石油烃总量测定 |
2.3.4 土壤中石油烃的增溶解吸作用研究 |
2.3.5 解吸率计算方程式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
2.4.2 甘氨酸-β-环糊精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3 β-环糊精改性前后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增溶作用对比 |
2.4.4 G-β-CD预处理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解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 甘氨酸-β-环糊精对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增溶解吸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3.2.1 实验设备 |
3.2.2 主要试剂及配方 |
3.2.3 石油污染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3.3 实验方法 |
3.3.1 G-β-CD的合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2 土壤中铅、铜的解吸试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G-β-CD的 XPS光谱表征 |
3.4.2 G-β-CD对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铅解吸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3 G-β-CD作用前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 章 甘氨酸-β-环糊精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促进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4.2.1 实验设备 |
4.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
4.3 实验技术路线图与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
4.3.2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土壤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
4.4.2 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 |
4.4.3 土壤中脱氢酶的活性变化 |
4.4.4 土壤中脂肪酶的活性变化 |
4.4.5 土壤中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 章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的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设备与材料 |
5.2.1 实验设备 |
5.2.2 主要试剂及配方 |
5.3 实验方法 |
5.3.1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与鉴别 |
5.3.2 石油烃降解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与鉴别 |
5.4.2 石油烃降解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石油污染土壤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联合修复效果评价研究 |
6.1 引言 |
6.2 设备与材料 |
6.2.1 实验设备 |
6.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
6.3 实验技术路线图与实验方法 |
6.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
6.3.2 实验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 |
6.4.2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原油各组分的降解效果 |
6.4.3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6.4.4 G-β-CD-微生物联合修复过程中高等植物毒性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9)大豆GmLMM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免疫系统 |
1.1.1 植物免疫系统概述 |
1.1.2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模式 |
1.1.3 PAMPs诱导的PTI免疫反应 |
1.1.4 Effectors诱导的ETI免疫反应 |
1.1.5 大豆免疫系统的研究 |
1.2 MRLKs家族 |
1.2.1 MRLKs概述 |
1.2.2 大豆MRLKs家族研究进展 |
1.2.3 FERONIA研究进展 |
1.3 植物类病斑突变体 |
1.3.1 类病斑突变体概述 |
1.3.2 类病斑基因研究进展 |
1.3.3 大豆类病斑突变体研究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设备 |
2.4 实验软件 |
2.5 实验方法 |
2.5.1 Gmlmm1突变体获得及突变体分离群体构建 |
2.5.2 GmLMM1基因定位及克隆 |
2.5.3 目标基因鉴定 |
2.5.4 Gmlmm1突变体抗性鉴定 |
2.5.5 基因功能分析 |
2.6 实验载体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Gmlmm1突变体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 |
3.1.1 Gmlmm1-1突变体筛选分离和表型鉴定 |
3.1.2 图位克隆 |
3.1.3 等位突变体筛选及鉴定 |
3.1.4 转基因敲除验证 |
3.1.5 GmLMM1 是大豆中一种malectin-like RLK |
3.1.6 RNAseq分析 |
3.2 Gmlmm1接种病原体抗性分析 |
3.2.1 Gmlmm1 叶片ROS积累分析 |
3.2.2 Gmlmm1接种细菌病原体丁香假单胞菌抗性分析 |
3.2.3 Gmlmm1接种卵菌病原体大豆疫霉菌抗性分析 |
3.3 GmLMM1基因功能分析 |
3.3.1 GmLMM1 负调控PTI免疫反应 |
3.3.2 GmLMM1 直接参与PRR复合体的形成 |
3.3.3 GmLMM1 抑制烟草中flg22 诱导的FLS2-BAK1 相互作用 |
第4章 讨论 |
4.1 LMMs在植物免疫及细胞死亡途径中的研究意义 |
4.2 RLKs在植物PTI中的作用 |
4.3 Malectin-like RLKs在植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
4.4 GmLMM1 调节PTI反应适度激活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硼对柑橘枳砧根系铝毒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酸性土壤中的铝毒 |
1.1.1 酸性土壤概况 |
1.1.2 酸性土壤中铝的形态及其活化 |
1.1.3 铝毒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4 铝毒对植物氧化应激的影响 |
1.1.5 铝毒对植物矿质营养代谢的影响 |
1.1.6 铝毒对植物细胞壁特性的影响 |
1.1.7 铝毒对植物细胞质膜特性的影响 |
1.2 植物的耐铝机制 |
1.2.1 植物耐铝的外部排斥机制 |
1.2.1.1 促进根细胞分泌有机酸 |
1.2.1.2 提高根际pH屏障 |
1.2.1.3 改变细胞壁特性 |
1.2.1.4 提高植株耐铝性的其它外排机制 |
1.2.2 植物耐铝的内部耐受机制 |
1.3 硼的作用 |
1.3.1 硼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
1.3.2 硼对植物细胞壁结构的影响 |
1.3.3 硼缓解植物铝离子毒害 |
1.4 柑橘的种植和生长 |
2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处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硼铝含量的测定 |
3.2.5 根系代谢产物浓度分析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生长参数及根系硼铝含量的影响 |
3.3.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代谢产物的影响 |
3.3.3 不同硼铝处理下枳砧根系代谢产物的层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
3.3.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代谢通路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硼是否对枳砧幼苗铝毒具有缓解作用 |
3.4.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代谢通路的影响 |
3.5 小结 |
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AsA-GSH循环和AsA合成途径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处理 |
4.2.3 不同根段铝含量测定 |
4.2.4 根尖苏木精和Morin染色 |
4.2.5 不同根段过氧化氢(H_2O_2)的荧光染色 |
4.2.6 根系相对伸长率、根系丙二醛、H_2O_2含量和根系活力的测定 |
4.2.7 AsA、GSH和GSSG含量的测定 |
4.2.8 APX、GPX、γ-GCS、GR和DHAR酶活性测定 |
4.2.9 根系代谢物含量的检测与分析 |
4.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硼含量及不同根段铝含量的影响 |
4.3.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尖苏木精和Morin染色的影响 |
4.3.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MDA、H_2O_2、根系活力及根系相对伸长率的影响 |
4.3.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不同根段H_2O_2荧光染色的影响 |
4.3.5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AsA、GSH和GSSG含量的影响 |
4.3.6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APX、DHAR、GR、γ-GCS及GPX活性的影响 |
4.3.7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AsA合成途径中各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铝积累情况的影响 |
4.4.2 铝胁迫下硼如何调控根系抗氧化剂系统清除体内ROS的积累 |
4.4.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AsA合成途径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抗氧化酶系统及根系组分结构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处理 |
5.2.3 样品采集与根系相对伸长量测定 |
5.2.4 根和叶中硼铝含量的测定 |
5.2.5 根系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5.2.6 根系丙二醛(MDA)、酶活性(SOD、POD、CAT)测定 |
5.2.7 根系APX和 PPO活性的测定 |
5.2.8 根系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5.2.9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根系组分结构的分析 |
5.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5.3.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幼苗根系相对伸长量和质膜透性的影响 |
5.3.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和叶片硼铝含量的影响 |
5.3.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5.3.5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抗坏血酸和MDA含量的影响 |
5.3.6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组分结构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铝胁迫下硼如何调控抗氧化酶系统消除铝诱导的氧化应激 |
5.4.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组分结构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果胶组分及纤维素特性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处理 |
6.2.3 样品采集与硼、铝含量测定 |
6.2.4 根系苏木精染色、根尖ROS(H_2O_2和O_2~(.-))活性以及细胞活力荧光染色 |
6.2.5 根系胼胝质含量测定 |
6.2.6 粗细胞壁的提取 |
6.2.7 细胞壁果胶的制备 |
6.2.8 根系细胞壁果胶、KDO含量和甲基酯化度的测定 |
6.2.9 根尖透射电镜切片的制备 |
6.2.10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根系细胞壁组分结构的分析 |
6.2.11 ~(13)C-固体核磁共振技术(~(13)C-NMR)对根系细胞壁有机碳结构分析 |
6.2.12 X射线衍射(XRD)对根系细胞壁有纤维素结晶度分析 |
6.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长势、株高、根长及各部位干鲜重的影响 |
6.3.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不同部位、根和叶细胞壁中硼铝含量的影响. |
6.3.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活性氧和胼胝质含量、苏木精染色、细胞活力的影响 |
6.3.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果胶、KDO含量及甲基酯化度的影响 |
6.3.5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厚度和细胞壁提取率的影响 |
6.3.6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
6.3.7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组分和结构的影响 |
6.3.8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有机碳结构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铝胁迫下硼降低细胞壁铝、ROS积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
6.4.2 铝胁迫下硼改变细胞壁果胶含量及特性缓解铝毒 |
6.4.3 铝胁迫下硼改变细胞壁纤维素含量及结晶度解铝毒 |
6.5 小结 |
7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各组分铝分布及根尖铝吸收转运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处理 |
7.2.3 样品采集与根系硼、铝含量的测定 |
7.2.4 细胞壁提取与分离 |
7.2.5 细胞壁各组分铝含量测定 |
7.2.6 不同形态果胶、半纤维素1、半纤维素2含量测定 |
7.2.7 根尖钌红染色及透射电镜分析 |
7.2.8 不同形态果胶PME及甲基酯化度(DM)的测定 |
7.2.9 碱溶性果胶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分析 |
7.2.10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根系细胞壁组分结构的分析 |
7.2.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分析细胞壁表面铝含量 |
7.2.12 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仪(TEM-EDS)分析细胞间隙、细胞质和液泡中铝的含量 |
7.2.13 根尖实时定量PCR(qRT-PCR) |
7.2.14 根MDA和 H_2O_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测定 |
7.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幼苗长势和生长参数的影响 |
7.3.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不同组分铝含量的影响 |
7.3.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表面铝含量的影响 |
7.3.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
7.3.5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不同形态果胶含量及特性的影响 |
7.3.6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碱溶性果胶分子形貌的影响 |
7.3.7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尖细胞间隙、细胞质和液泡铝含量的影响 |
7.3.8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尖铝吸收与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7.3.9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H_2O_2和MDA含量、T-AOC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
7.4 讨论 |
7.4.1 硼降低枳砧根系细胞壁铝含量缓解铝对植株造成的毒害作用 |
7.4.2 硼影响果胶含量及特性,特别作用于碱溶性果胶 |
7.4.3 硼减少根尖对铝的吸收、增加铝向液泡的转运 |
7.5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
8.1.2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8.1.3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果胶及纤维素含量及特性的影响 |
8.1.4 硼对铝胁迫下枳砧根系细胞壁各组分铝分布及根尖铝吸收转运的影响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寡聚糖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硅酸钠诱导马铃薯抗黑痣病基因StWRKY11克隆及载体构建[D]. 张冬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大豆种皮多糖对肝损伤防护的机制研究[D]. 韩琳. 渤海大学, 2021(11)
- [3]生物炭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微生物机制及改性生物炭的应用[D]. 吕伟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褪黑素引发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的耐盐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D]. 周秀娟. 浙江大学, 2021(01)
- [5]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45与其拟南芥直系同源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D]. 杨杨. 浙江大学, 2021
- [6]丛枝菌根真菌在调控苹果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分析[D]. 黄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六种甘肃乡土草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评价及促生机理研究[D]. 兰晓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8]甘氨酸-β-环糊精洗脱-生物降解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薇. 湖南大学, 2020
- [9]大豆GmLMM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王东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4)
- [10]硼对柑橘枳砧根系铝毒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D]. 闫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