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西瓜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余逍[1](2021)在《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在“十一”至“十三五”期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石漠化治理,探索与石漠化环境适宜的生态产业技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实际,在喀斯特地区以黄金梨为主的生态产业推广种植恰恰符合石漠化综合治理需求。基于水肥耦合理论提升果实品质可以为相关生态产业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水肥高效利用是遗产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增加石漠化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根据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有关人地关系协调与经济发展权衡、植物水分调节与环境适应机制、水肥耦合与生态环境功能等理论,针对水肥耦合如何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果实品质,确定灌溉水量和施肥方式,集成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科技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年-2020年通过对研究区20个实验样地连续定位监测土壤水分和植物水分及水土采样测试,运用方差分析、TOPSIS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围绕喀斯特水肥耦合与黄金梨品质提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揭示水肥高效利用与产量品质提升机制,评价土壤养分质量及果实产量品质,提出适宜不同岩性喀斯特区水肥耦合品质提升技术,集成品质提升调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技参考。1轻度亏缺灌溉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不灌和全灌处理,相较于对照组和复合肥模式,生物有机肥及蚯蚓粪施肥模式更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白垛研究区在W2F3(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效磷(AP)、全钾(TK)、钙(Ca)、钠(Na)、全磷(TP)含量达到最高,在W2F4(全灌+豆饼粉)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较高;石桥研究区在W2F1(亏缺灌溉+蚯蚓粪)处理下,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达到最高值。水肥耦合后土壤养分总体增加,白垛研究区施肥后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全磷含量显着增加,土壤微量元素Ca、镁(Mg)、Na含量的增幅均值为22.46%;石桥研究区水肥耦合后,土壤全量养分的增幅较土壤速效养分增幅高10.42%,土壤微量元素中Ca含量增幅最大,增幅为29.04%。2合理水肥配置增长干周、新梢生长量、枝条数、花芽数,表明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具有正效应,白垛(白云岩)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白垛研究区W2F1(轻度亏缺+蚯蚓粪)处理对干周、中枝增长最明显,W1F3处理(不灌+生物有机肥)对花芽数增加最明显,W2F3处理(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对新稍、长枝、短枝增长最明显;石桥研究区W1F1处理(不灌+蚯蚓粪)对干周增长最明显,W3F1(全灌+蚯蚓粪)对花芽数、新稍、长枝、中枝、短枝增加最明显。白垛(白云岩)研究区植物叶片N:P(14.3)与全国植物叶片尺度的N:P相当(14.4),与其他关于喀斯特次生林的叶片N:P值一致(14.3),表明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植物叶片N:P(20.76)>16,表明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今后应对黄金梨实施精准配方施肥,避免养分元素浪费,调控土壤环境。3合理水肥配比具有提高土壤养分质量、提升果实品质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W2F3处理为白垛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W2F1为石桥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白垛研究区在W2F3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67)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76)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石桥研究区在W2F1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35)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85)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白垛研究区黄金梨在W2F3水肥配比下,果实产量增加2741.04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4.17%、1.91%、0.74%、2.75%、5.14%,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05%。石桥研究区在W2F1水肥配比下,黄金梨果实产量增加了2646.55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11.09%、1.69%、1.28%、5.02%、9.28%,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11%。4不同岩性土壤水势灌溉阈值(ψsoil)不一致,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2.13 MPa,石灰岩喀斯特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1.72 MPa:土壤水势灌溉阈值的差异性与赋存水有关,白云岩地区出露水源更丰富,石桥石灰岩地区较白垛白云岩地区更易受到干旱胁迫的限制。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水分不具有线性相关,土壤水势并不会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增加而无限升高,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大于一定值时,土壤水势趋于稳定,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白垛研究区0~15cm和15~30 cm土壤水势的谷值分别为-2.13 MPa、-0.63 MPa;石桥研究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区间为0.16~0.44,土壤水势出现2个波动谷值,0~15 cm的土壤水势谷值分别为-1.46 MPa、-1.19 MPa,15~30cm土壤水势谷值分别是-1.72 MPa、-0.83 MPa。确定黄金梨生命过程的关键土壤水势阈值,可以为实现生产实践中的精准灌溉制度奠定基础。5基于理论研究及研究区现有黄金梨灌溉、施肥技术,研发黄金梨土壤改良技术、植物水分监测技术、节本高效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示范效果明显:土壤改良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质量改善。施加生物肥后,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显着提高。应用示范后果实产量、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葡萄糖含量均有所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有所下降,黄金梨核心品质指标明显提高。评估示范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累积节约成本达20万~30万元·hm-2,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示范区布设示范点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示范面积达20 hm2。在未来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需要挖掘生态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生态产业的价值空间,将“石漠化治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
陈诺[2](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提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能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和经验来源,对我国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全面渗透以及民族社区自身重视不足等多种因素,我国经过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传统知识已流失严重,传统知识搜集抢救工作亟待完成。维吾尔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大量丰富的关于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医药卫生和文化习俗等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搜集调查和编目维吾尔族传统知识,对于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加快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裨益。本研究旨在:基于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与编目,建立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文献化数据库;通过分析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特征,阐明传统知识、民族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并以维吾尔传统医药为案例研究,探究维吾尔传统知识发展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和受威胁因素,为生物保护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实现传统知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和获取与惠益分享。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共调查编目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850个,其中: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相关知识词条数目457个(54%),传统医药知识231个(27%),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59个(7%),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词条36个(4%),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67个(8%)。2、在编目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特征分析,分析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利用、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与当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经济利用特征和社会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以调查案例实证了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的形成特点和脉络走向。3、针对和田、吐鲁番、伊宁的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社区对维吾尔传统医药知识的应用与认知有所不同,维吾尔传统医药的使用和认知目前仍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多民族共同生活和文化交融与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医药而言是柄双刃剑,在对传统医药传承产生冲击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医药突破桎梏。提出维吾尔医药的未来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本民族应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加强自身刻苦钻研,积极促进传统医药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让更多人领略到维吾尔传统医药魅力和文化内涵。4、结合调研实际及结果,提出维吾尔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健全,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护和保存传统知识;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助力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增强宣传力度,加强文化自信,注重社区参与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张华峰,黄芸萍,应泉盛,彭富海,陈珺,江河,王毓洪[3](2020)在《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的现状,总结了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科学提出了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的六大优势,并提出7条促进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刘露玲[4](2020)在《陕西省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振兴的路径探析》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为摆脱农村长期存在的“农村不美、农业不强、农民不富”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他强调“乡村振兴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其中,产业振兴作为“五大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突破口,产业振兴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大规模地实施,自2017年至今,陕西省大荔县结合当地特色,以种植产业为主导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整理总结和实地调研,针对大荔县乡村产业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首先,在对大荔县乡村产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研、搜集相关数据,分析大荔县产业发展的现状;其次,结合调研数据,具体分析大荔县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诸如种植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滑坡、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资金不足制约农户规模扩大、农产品品牌价值不高以及产品深加工体系不完善等:最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大荔县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从加强种植园区规范管理、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种植农户技能水平、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完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大荔县产业振兴提供具有可参考性的借鉴意义。
杨皓[5](2020)在《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之一,而全面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累计减贫7亿多人,取得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但精准扶贫已到了“啃硬骨头”阶段,特别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为确保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实现新沂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不仅要继续做好减贫工作,更要关注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探索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以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为例,借鉴国内外关于贫困、反贫困、精准扶贫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先进扶贫工作经验,并通过调查研究、深入访谈等方法,概述新沂市的贫困情况、精准扶贫实践情况及取得成就、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边缘贫困户情况,从扶贫对象、扶贫主体、扶贫产业等角度分析了新沂市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扶贫干部脱贫认识偏差,扶贫产业扶贫能力不强,脱贫户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针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找出贫困人口主体意识未激发、心理扶贫工作体系待完善、扶贫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防返贫保障政策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精准扶贫经验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经验并结合相关理论,针对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完善防贫工作机制;引入社会化心理扶贫,扶智助可持续脱贫;做大特色性扶贫产业,构建互利共赢合作;激发贫困主体积极性,提升自我脱贫能力;健全公益性保障体系,筑牢返贫安全防线等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新沂巩固脱贫成效。
刘亚雯[6](2020)在《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社会本质是乡土性的,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1]在快速发展的短视频领域中,农民成为使用短视频的主体,他们创作的“三农”题材的短视频承载了中国社会对乡村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的普遍共鸣与审美需求。作为一种以乡村为本体、以农民为主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形式,“三农”题材的短视频对中国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三农”题材短视频记录农民的日常生活,通过研究“三农”题材短视频,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农村的社情民意,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其次,“三农”题材短视频能够充分展现农村淳朴仁厚的民俗风气、稳定安详的生活,展现农民守望互助的邻里感情、平静淡然的人生态度,改变长久以来社会对农村“落后”“脏乱差”的刻板印象,缓解农民“被代言”“被传播”的尴尬。最后,“三农”题材短视频背后的经济效益及文化效益不容小觑,它的流量变现效用、产品宣传效用可以为农民直接或间接的带来收益,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它记录的中国农民的乡间生活,实际上正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村文化,对于实现中国乡村的文化振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三农”题材短视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助力农村经济、文化全方面发展。本文第一章主要研究“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探究“三农”题材短视频倍受欢迎、蓬勃发展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三农”题材短视频继承了短视频“短、平、快”的技术特性,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中国丰富的乡土资源文化背景、农民渴望表达自我的社会心理背景下蓬勃发展。它的生产平台主要集中于“快手”“西瓜短视频”“火山小视频”三个短视频平台,创作群体由农民、自媒体运营者等组成,内容题材丰富多样,具体可分为日常生活类、情景表演类、技术技艺类、民俗风貌类、标新立异类等。第二章侧重分析“三农”题材短视频的用户使用情况,包括基本情况、接触与使用动机、使用行为、内容偏好四个维度。指出其观众具有男女比例均衡、年龄跨度大、文化教育程度偏低、收入情况各异等特征。这些观众观看“三农”题材短视频通常基于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缓解压力、愉悦心情的需求;他们观看的时间较长,且具有规律性。此外,“三农”题材短视频的观众更倾向于观看美食分享类短视频,但也有部分观众对猎奇向短视频有兴趣。对于四个维度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三农”题材短视频蓬勃发展的外因作出了补充,也为下文分析“三农”题材短视频发展问题,寻求“三农”题材短视频发展策略提供依据。第三章为“三农”题材短视频经典案例分析章节。本章中,笔者在经过资料收集及筛选后,分别选择了“山东商河自媒体村”“侗家七仙女”两个农民自媒体作为典型的案例。原因是,山东商河自媒体村最初帮助村民致富,被外界称为“自媒体王国”,如今却淡出了公众视野,发展面临多重阻碍,如内容生态畸形、商业气息过于浓厚等;“侗家七仙女”带动贵州盖宝村脱贫致富、传播侗族文化,但综合来看,他们所发布的“三农”题材短视频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视频平台单一化、消解现实真实等。第四章为问题分析章节。通过对“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三个平台的“三农”题材短视频的综合分析,笔者指出了“三农”题材短视频当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视频内容本身的同质化与盲目追求视觉奇观的倾向。其次,指出了此类短视频负面的传播效果,包括造成观众思维惰性与认知偏差等。然后,笔者关注了“三农”题材短视频本身之外的运营管理层面,探讨了相关自媒体运营者及传播平台存在的问题,包括运营推广工作的效率低下以及平台赋权下滋生的矛盾与冲突等。总而言之,“三农”题材短视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长远发展,还会扰乱网络公共空间秩序,进而对社会秩序、社会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在本文的第五章,笔者根据“三农”题材短视频在传播内容、效果、策略、平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针对视频内容而言,认为创作者应多收集优质内容,同时也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第二个层面涉及运营推广层面,认为自媒体运营者应对运营推广工作予以重视,积极搭建新媒体矩阵、制定差异化的传播战略、并通过粉丝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最后一个层面针对短视频平台监管工作缺位的问题,希望平台能够努力建构良好的公共空间秩序,包括提高准入门槛、细化审核机制、创新治理手段、搭建综合评价体系等。笔者期望这些策略可供“三农”题材短视频领域参考,以促进“三农”题材短视频走上优质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黄栗[7](2020)在《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我国土家族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保留土家民俗文化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是土家人长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体系,也是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惯例。然而当前湘西地区的土家民俗文化现状令人担忧:传统土家村落呈“空心化”和“分散化”日益严重,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土家民俗文化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价值和社会作用。面对眼下的生存困局,如何找出切实有效的文化保护措施,为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寻找到新的机遇正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对此,本文选择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切入,探讨教育是如何在湘西土家地区多个“文化场”中建构起特有的传承机制,通过教育来构建不同“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机制。进一步思考了教育对于土家民俗文化在当前传承起到何种关键作用,通过运用技术资源,运用更合理、更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帮助民俗文化传承走出现实泥淖。第一章“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的基本状况”,本章主要对湘西地区土家民俗文化当前现状作研究概述,内容包括介绍土家族在湖南省湘西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当地土家族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考据。通过查阅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多次的实地走访考察,并与多位当地土家文化学者进行交流之后,重新梳理了湘西土家民俗的文化起源。另外,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角度,在已有基础上建立湘西土家民俗文化研究框架,试图将土家民俗按照“物质生产民俗”“节庆仪式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社会关系民俗”进行分类。第二章“‘家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本章内容的核心问题在于探讨家庭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研究家庭教育机制的建立并分析家庭教育模式特点。对于土家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问题而言,“家庭场”中的教育内涵机制与行为模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论文中试图明晰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在家庭的文化空间里遵循着怎样的特殊规律,为制定土家民俗文化保护措施提供了哪些富有价值的参考。第三章“‘学校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家庭场”教育的逐渐退场导致文化传承陷入危机之后,当地中小学校部门构成的“学校场”开始了新的传承接力。本章以土家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教学情况为研究主线,一方面探讨了中小学校如何帮助民俗文化向下传承,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创新尝试;另一方面也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进行客观分析,并结合实际来提出应对策略。第四章“‘职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从中小学校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湘西地区的学校教育搭建起了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新的思路。本章主要以分析土家民俗文化作为打造湘西地区的文化品牌,如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教育又将如何能够让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朝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推进,为民俗文化传承赋予更多的新生动力,成为了实现文化长久保护发展的有效举措。第五章“‘媒介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本章主要探讨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承教育具有哪些重要优势。作为文化教育的“第四系统”,从社交媒体平台到移动自媒体技术再到VR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传播正在打破文化传承在各个不同的“教育场”间的边界,让土家民俗文化进入到了更大、更自由、更包容的教育空间里。因此,“媒介场”应当成为今后研究土家民俗文化新的传承教育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去思考能否拥有更多可能性。第六章“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体系构建”,本章试图将文化传承教育的“家庭场”“学校场”“职训场”“媒介场”打造成为“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当中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教育场”之间如何形成集体合力,包括制定文化教育目标、建构文化教育体系、思考文化教育路径,以此来对湘西地区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体系进行全局统整,让文化传承教育能够走向全民化、终生化学习教育方向。论文以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价值规律、传承机制和教育发展问题。从家庭教育、中小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互联网传播等多个面向展示了土家民俗文化的传承脉络和教育逻辑,贯穿了“家庭场——学校场——职教场——媒介场”的整体研究思路,希望能够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李菁[8](2017)在《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研究 ——以湖北龙凤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社区不仅因其自然资源、历史遗迹、传统建筑等物质遗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因其丰厚的非物质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传统的农村旅游开发模式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外生式模式,这种过度依赖政府与外部经济投入的旅游开发虽本着扶贫为目的,到最后却通常都被外来投资者赚个满盆钵体,相关利益分配的不均导致了各利益方之间矛盾的激化。目前,我国正寻找适合未来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新思路。台湾地区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政府扶持引导、市场团体助力、社区自发参与的社区营造经验。建立社区共同体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是它的核心内涵。旅游开发的根本在于合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与景观,使得旅游者能够拥有丰富的旅游体验,而挖掘社区特色文化与尊重当地多样性本就是社区营造的基本内涵之一,从该切入点来看,两者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一个保持了当地文化与特色的农村社区,是既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社区,又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地。本文将社区营造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论述,比较清晰地展现了社区营造在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台湾及大陆地区的实践案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成功案例,进行实地调查与深入研究,为我国农村社区进行旅游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从内容步骤、目标原则、实施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社区营造下的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理论与方法,并基于社区营造的“人”、“文”、“地”、“产”、“景”五方面进行了旅游开发策略的构建。最后以湖北远安龙凤村为实例应用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访谈及发放问卷的方式,深入剖析了社区营造角度下的旅游开发促进与阻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营造视角下的龙凤村旅游开发五大策略,为我国大陆其他类似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策略。
李昕升[9](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赵姜[10](2013)在《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是我国重要的高效园艺作物,在促进农民快速增收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瓜在种植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将继续为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论文对中国西瓜产业的战略地位、生产、消费、流通、贸易及比较优势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借助产业经济学和相关计量经济学理论,结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经济学角度探寻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为中国西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决策参考。西瓜生产在我国瓜果类生产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华东和中南地区是西瓜主产区,其生产规模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运用DEA对20102012年我国18个西瓜主产省(市、市)的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西瓜生产综合效率达到85.2%,但总体上存在生产投入过剩的问题,其中农药和农膜投入冗余状况最为严重;对浙江省和河南省西瓜生产的入户调查显示,近九成瓜农没有参加过任何西瓜生产相关的技术培训,在技术需求方面,52.71%的被调查户认为良种技术是目前最急需的农业技术。从消费趋势来看,我国西瓜消费总量大幅上涨,19962011年西瓜消费年均增长率为6.21%。对我国西瓜消费现状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本文构建了西瓜消费模型,结论表明我国居民长期的消费习惯并未产生棘轮效应,价格仍是影响西瓜购买的重要因素;此外,本研究对北京市和郑州市居民的西瓜消费状况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两地的西瓜消费者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个人基本特征对西瓜购买决策的影响。流通和市场价格是影响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论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西瓜流通体制及价格政策的演变、流通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我国西瓜产量与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价格是产量的格兰杰原因,西瓜生产周期与滞后一期、二期的价格周期呈正向变动,而西瓜价格则更多的受当期产量影响。我国西瓜的对外贸易发展与生产相比极不相称,进出口市场过度集中。通过比较优势方法得出我国西瓜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比较优势,并进一步对西瓜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较低,在外贸出口方面尚存在巨大的潜力。基于以上研究,对中国西瓜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生产方面要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加强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西瓜综合生产能力,推动西瓜内涵式增长,保障西瓜生产良性循环;消费方面优化品种结构,实现西瓜优质优价,同时辅以各种西瓜制品;流通方面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升西瓜流通效率,健全西瓜市场体系建设,降低西瓜的生产与市场风险;外贸方面要提高西瓜产品质量标准,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逐步提高我国西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贵州西瓜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西瓜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二)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三)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难点及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1 实验方案分析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环境的影响机理 |
(一)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
1 水肥耦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 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影响的对比分析 |
(二)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特征的影响 |
2 水肥耦合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对比分析 |
四 水肥耦合高效利用对黄金梨产量品质提升机制 |
(一)不同水肥处理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 不同水肥处理下的果实产量 |
2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物理品质的影响 |
3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化学品质的影响 |
(二)水肥耦合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机制 |
1 产量及品质对水肥利用率的响应 |
2 土壤养分对水肥利用效率的响应机制 |
3 果实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 |
4 水肥耦合对品质提升机制的对比分析 |
五 黄金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地区果林现有成熟技术 |
1 果树水分监测技术 |
2 果树施肥技术 |
3 果实套袋技术 |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 |
1 水肥一体化技术 |
2 土壤改良培肥技术 |
3 水分调节技术 |
4 黄金梨节本高效品质提升技术 |
(三)喀斯特黄金梨提升品质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传统知识国内外研究态势及热点 |
二、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研究热点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
二、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四、维吾尔传统知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地调查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区域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
第一节 编目概况 |
第二节 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家养动物和水生生物遗传资源 |
三、维吾尔族传统利用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 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药用生物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理论和传统方剂 |
第四节 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生产技术 |
二、维吾尔族传统工艺 |
三、维吾尔族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
四、维吾尔族传统规划设计与建筑工艺 |
第五节 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一、维吾尔族生态伦理与习惯法 |
二、维吾尔族传统节庆与传统饮食文化 |
第六节 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七节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 |
二、民族文化特征 |
三、实践利用特征 |
四、社会经济特征 |
第四章 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特点 |
二、采集与药用部位特点分析 |
三、功效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维吾尔族社区居民对维医药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使用及评价状况 |
三、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 |
四、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的保护意愿 |
第三节 维吾尔传统医药发展与传承趋势 |
一、发展与利用现状 |
二、传承与保护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日趋减少 |
二、传统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不当 |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忽视 |
四、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
第二节 影响因素 |
一、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健全 |
二、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 |
三、传统知识受到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 |
四、传统知识传承观念日渐淡薄 |
第三节 传承策略 |
一、建立惠益分享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 |
二、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留保存传统知识 |
三、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应用助力经济建设 |
四、增强宣传力度,注重社区参与保护传统知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条示例 |
附录2 居民(村民)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汉语版) |
附录3 维吾尔医医院(诊所)医生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4 和田药材市场药材销售商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5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野生) |
附录6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多年栽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现状 |
1.1 黔西南州农业现状 |
1.2 黔西南州西甜瓜种植区域 |
1.3 黔西南州西甜瓜种植面积和产量 |
1.4 黔西南州西甜瓜生产模式 |
1.5 黔西南州西甜瓜销售情况 |
2 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问题 |
2.1 原始基础薄弱 |
2.2 西甜瓜种植水平低 |
2.3 缺乏专业农业人才 |
2.4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速度缓慢 |
2.5 山地丘陵地区机械化水平低 |
2.6 市场和品牌意识薄弱 |
2.7 缺乏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
3 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发展优势 |
3.1 气候优势 |
3.2 地理地形优势 |
3.3 环境优势 |
3.4 区位优势 |
3.5 产供销优势 |
3.6 劳动力自然优势 |
4 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发展对策 |
4.1 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夯实产业基础 |
4.2 加大西甜瓜新品种更新和引进 |
4.3 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 |
4.4 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
4.5 开展西甜瓜标准生产,推行西甜瓜质量标准 |
4.6 提高市场意识,培育农业特色地域品牌 |
4.7 发展鲜果电商销售,扶持采后储运和加工企业 |
(4)陕西省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振兴的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 |
2.1.2 种植业 |
2.1.3 乡村与农村的区别 |
2.1.4 乡村产业振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发展理论 |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产业发展理论 |
3 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
3.1 问卷设计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内容 |
3.1.3 问卷回收情况 |
3.2 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发展现状问卷分析调查 |
3.2.1 调查对象范围和基本信息分析 |
3.2.2 调查对象种植产业收入情况分析 |
3.2.3 种植产业发展的相关优势分析 |
3.2.4 种植产业发展的相关劣势分析 |
4 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种植产业园区经济效益滑坡 |
4.1.2 资金不足制约农户规模扩大 |
4.1.3 农户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
4.1.4 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效应不高 |
4.1.5 农产品的深加工体系不完善 |
4.2 原因分析 |
4.2.1 种植园区带动力不足 |
4.2.2 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
4.2.3 专业技能人才缺乏 |
4.2.4 品牌宣传推广受限 |
4.2.5 精深加工技术滞后 |
5 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
5.1 加强种植园区规范管理 |
5.1.1 创新种植园区的经营方式 |
5.1.2 打造种植园区专业团队 |
5.1.3 坚持种植园区标准化生产 |
5.2 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
5.2.1 完善种植产业优惠政策 |
5.2.2 增设种植产业专项基金 |
5.2.3 拓宽种植产业融资渠道 |
5.3 提高种植农户技能水平 |
5.3.1 培养农户科学种植意识 |
5.3.2 培训农户科学高效种植 |
5.3.3 提升乡村服务人才水平 |
5.4 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
5.4.1 打造独特农产品品牌建设 |
5.4.2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检 |
5.4.3 扶持农产品电商示范企业 |
5.4.4 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
5.5 完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 |
5.5.1 制定农产品的深加工规划 |
5.5.2 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 |
5.5.3 改善农产品社会服务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新沂市精准扶贫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精准扶贫的政策与措施 |
2.3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
3 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
3.1 新沂市相关概况 |
3.2 新沂市精准扶贫实践概况 |
3.3 新沂市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 |
3.4 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调查 |
4 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 |
4.1 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 |
4.2 脱贫户抗风险能力不强 |
4.3 扶贫干部脱贫认识偏差 |
4.4 扶贫产业帮扶能力不强 |
5 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成因 |
5.1 贫困人口主体意识未激发 |
5.2 心理扶贫工作体系不健全 |
5.3 扶贫产业的发展基础薄弱 |
5.4 防返贫政策保障不够完善 |
6 国内外精准扶贫先进经验借鉴 |
6.1 国外精准扶贫先进经验 |
6.2 国内精准扶贫先进经验 |
6.3 对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
7 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
7.1 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完善防贫工作机制 |
7.2 引入多元化心理扶贫,扶智助可持续脱贫 |
7.3 做大特色性扶贫产业,深化互利共赢合作 |
7.4 激发贫困主体积极性,提升自我脱贫能力 |
7.5 健全公益性保障体系,筑牢返贫安全防线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
第一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背景 |
一、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 |
二、丰富的乡土文化为“三农”题材短视频提供了无限资源 |
三、农民表达自我的需求 |
第二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传播平台 |
一、西瓜视频 |
二、火山小视频 |
三、快手 |
第三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创作群体 |
一、农民 |
二、自媒体运营者 |
第四节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内容分类 |
一、日常生活类 |
二、技术技艺类 |
三、民俗风貌类 |
四、情景表演类 |
五、标新立异类 |
第二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使用情况 |
第一节 用户基本情况 |
一、男女比例较为平衡 |
二、年龄跨度大 |
三、文化教育水平偏低 |
四、收入结构多元 |
第二节 用户的接触与使用动机 |
一、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
二、缓解压力,愉悦心情 |
第三节 用户的使用行为 |
一、使用时长较长 |
二、使用时间具有规律性 |
三、使用消费率较低 |
第四节 用户的内容偏好 |
一、美食分享类短视频倍受关注 |
二、标新立异类短视频占据一定市场 |
第三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经典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山东商河自媒体村 |
一、生产内容 |
二、“自媒体王国”的运作模式 |
三、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贵州“浪漫侗家七仙女” |
一、发展历程 |
二、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 |
三、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视频内容:同质化与猎奇化 |
一、内容偏向同质化 |
二、追求“视觉奇观” |
第二节 传播效果:思维惰性与认知偏差 |
一、热媒介下的思维惰性 |
二、拟态环境”下的认知偏差 |
第三节 运营推广:策略单一,效率低下 |
一、发布频率缺少规律性 |
二、平台选择的单一化 |
三、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 |
第四节 传播平台:赋权的双重性 |
一、便捷性与仪式感的冲突 |
二、放权与管理的冲突 |
第五章 “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创作者:打造优质内容 |
一、追求内容新颖 |
二、提高媒介素养 |
第二节 自媒体运营者:注重运营推广 |
一、搭建新媒体矩阵 |
二、制定差异化的传播战略 |
三、粉丝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
第三节 平台:建构良好的平台秩序 |
一、提高准入标准,细化审核机制 |
二、明确各项制度规约,创新治理手段 |
三、多指标共存,搭建综合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审视土家民俗文化传承的当前现状 |
(二)探索土家民俗文化传承的教育机制 |
(三)挖掘土家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优势 |
二、研究目的 |
(一)思考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在哪些不同“教育场”中发生 |
(二)分析各“教育场”如何形成特有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 |
(三)推动“教育场”之间寻求合作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四、概念厘清 |
(一)文化 |
(二)民俗文化 |
(三)传承教育 |
五、文献综述 |
(一)梳理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已有论着 |
(二)分析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
(三)研究小结 |
六、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文献分析法 |
七、研究创新 |
(一)研究范式 |
(二)研究视角 |
八、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湘西州土家民俗文化的基本状况 |
一、湘西州土家族地区文化现状考察 |
(一)区域分布总览 |
(二)族源、族称考据 |
(三)族群分布调查 |
二、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构成解析 |
(一)土家民俗中的物质生产描述 |
(二)土家民俗中的节庆仪式内涵 |
(三)土家民俗中的人生礼仪价值 |
(四)土家民俗中的社会关系建立 |
小结 |
第二章 “家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信念·场域·秩序: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功能 |
(一)“信念”建构下的家庭文化空间 |
(二)“场域”空间下的家庭权力分配 |
(三)“秩序”规训下的家庭契约形态 |
二、模仿·想象·认知: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方式 |
(一)“身体影像”中的模仿学习教育 |
(二)“游戏经验”中的行为感知教育 |
(三)“集体认知”中的自我养成教育 |
三、现实思考:土家民俗文化传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
(一)“差异性”思维:家庭文化价值认同式微 |
(二)“市场化”经济:家庭生产模式迅速消失 |
(三)“打工潮”现状:家庭代际传承脱节严重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学生的需求:中小学校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现状 |
(一)民族身份的认同程度 |
(二)文化接触的信息途径 |
(三)学校教学的课程侧重 |
(四)学生群体的兴趣方向 |
二、学校的探求:中小学阶段的文化传承教育思路 |
(一)阶段式教学:不同学校的目标任务与总体布局规划 |
(二)系统化教学:土家民俗文化的教学设计与培养方向 |
三、改革与创新:中小学阶段的文化传承教育突破 |
(一)尝试课堂教改,鼓励教学创新 |
(二)开发校本教材,鼓励设计创新 |
(三)建设校园数据库,鼓励技术创新 |
四、短板与不足:中小学校民俗文化传承教育问题 |
(一)经费不够,课程教改难以推进 |
(二)学时不够,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
(三)定位不够,教材内容缺乏新意 |
(四)奖励不够,个人评价缺乏标准 |
小结 |
第四章 “职训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职业化生存:探讨民俗文化职业教育价值功能 |
(一)拉动民俗文化产业,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
(二)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彰显职业教育功能 |
二、精准化推进:实践民俗文化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
(一)扩大传统工艺职教规模,增强企业人才综合实力 |
(二)发挥职业部门社教功能,加大职业群体培训力度 |
(三)扶持文化竞技专业项目,培养民族体育项目人才 |
三、困难与瓶颈:反思民俗文化职业教育面临问题 |
(一)培训效果不明显:专业培训推动难度大 |
(二)招生人数不增加:职业院校办学难度大 |
(三)产品销售不乐观:企业商品外销难度大 |
小结 |
第五章 “媒介场”中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 |
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教育技术的偏向:媒介属性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
(二)文化传输的偏向:价值输出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
(三)感官效果的偏向:情绪体验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
二、新媒体1.0:社交媒体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更新 |
(一)现状调查:湘西地区微博、微信平台运营情况 |
(二)裂变式推广:社交媒体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意义 |
(三)有序化改进:社交媒体传承教育的分析思考和建议 |
三、新媒体2.0:自媒体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升级 |
(一)现状调查:湘西地区短视频自媒体平台运营情况 |
(二)以“抖音APP”为例:短视频自媒体技术优势分析 |
四、新媒体3.0:VR技术阶段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思考 |
(一)创新设想:VR虚拟现实技术属性 |
(二)创新开发:VR虚拟现实技术设计 |
(三)创新优势:VR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
小结 |
第六章 湘西土家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的体系构建 |
一、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价值目标 |
(一)在人的发展中追求文化烙印的葆有 |
(二)在和谐社会中突显文化标识的自信 |
(三)在未来发展中探照文化教育的方向 |
二、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结构体系 |
(一)“家、校、职、媒”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
(二)各个“场”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协调机制 |
三、不同“场”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路径策略 |
(一)“家庭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二)“学校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三)“职训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四)“媒介场”的文化传承教育改进建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一)外文译着 |
(二)中文论着 |
(三)工具书类 |
二、论文类 |
(一)期刊论文 |
(二)学位论文 |
三、政策文件,研究报告 |
附录 |
附录一:实地走访考察报告 |
附录二:各地区、各部门实地考察访谈问题汇总 |
附录三:湘西地区中小学生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汇总 |
附录四: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语文课教案 |
附录五:《我的家乡红石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申报 |
附录六:湘西州土家地区实地考察走访实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8)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研究 ——以湖北龙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农村旅游的迅猛发展 |
1.1.2 传统农村旅游开发弊端显现 |
1.1.3 社区营造理念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兴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与农村 |
1.3.2 社区与农村社区 |
1.3.3 农村旅游 |
1.3.4 社区营造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社区营造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与台湾社区营造研究 |
2.1.2 我国大陆社区营造研究现状及实践 |
2.2 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农村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2.2 我国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3 社区营造下的农村社区旅游开发基础研究 |
3.1 我国传统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现状 |
3.1.1 传统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的意义与弊端 |
3.1.2 传统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类型 |
3.2 社区营造理念的阐述与认识 |
3.2.1 社区营造的核心内容 |
3.2.2 社区营造的特征及要点 |
3.2.3 特色文化产业的构建与协力组织的重要 |
3.3 社区营造与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的关系 |
3.3.1 社区营造对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的意义 |
3.3.2 由我国最新政策看社区营造实施可能性 4 典型实践案例调研分析 |
4.1 实践案例的选取与对比 |
4.2 台湾白米木屐村的“木屐”重生之路 |
4.2.1 白米木屐村区位与历史概述 |
4.2.2 白米木屐村的社区营造历程 |
4.2.3 白米木屐村社区营造成功因素总结 |
4.3 台湾湾宝社区的“西瓜”营造之路 |
4.3.1 湾宝社区的区位与历史概述 |
4.3.2 老照片作为文化动员策略 |
4.3.3 地方经济作物的文化构建:湾宝西瓜 |
4.3.4 湾宝社区营造经验总结 |
4.4 湖北徐治塆内生发展之路 |
4.4.1 徐治塆地理与历史概况 |
4.4.2 村民主导的发展历程 |
4.4.3 徐治塆旅游开发成功动力因素分析 |
4.5 实践案例对我国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的启示 5 社区营造下的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理论与方法 |
5.1 社区营造下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目标与内容 |
5.1.1 提炼五大社区营造元素 |
5.1.2 总结社区特征与优劣势 |
5.1.3 建立社区共同体并构建五大开发策略 |
5.2 社区营造下农村社区旅游开发原则与条件 |
5.2.1 社区营造下的旅游开发原则 |
5.2.2 社区营造下的旅游开发条件 |
5.2.3 社区营造下农村社区旅游开发营造模式 |
5.3 社区营造下的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策略构建 |
5.3.1 “人”:培养社区意识、构建社区共同体 |
5.3.2 “文+产”:延续传统文化、发展文创产业 |
5.3.3 “地”:保护传统村落、改善公共空间 |
5.3.4 “景”:改善环境条件、营造特色景观 |
5.3.5 “保”:建立保障机制,实现社区永续发展 6 实例应用——远安县龙凤村旅游社区 |
6.1 龙凤社区概况 |
6.1.1 龙凤村地理概况与旅游资源分类 |
6.1.2 龙凤村传统建筑与土地利用现状 |
6.1.3 龙凤村经济及产业分析 |
6.1.4 龙凤村传统民俗文化挖掘 |
6.1.5 龙凤村的实地访谈调研 |
6.2 社区营造下龙凤村旅游开发因素分析 |
6.2.1 社区营造下龙凤村旅游开发内生动力 |
6.2.2 社区营造下龙凤村旅游开发外生拉力 |
6.2.3 社区营造下龙凤村旅游开发阻力 |
6.3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龙凤村旅游开发策略 |
6.3.1 “人”居和谐——培育营造主体 |
6.3.2 “景”观环境——提升环境品质 |
6.3.3 “文”化延续——文化挖掘与传承 |
6.3.4 “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的构建 |
6.3.5 “地”方保护——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
6.3.6 “保”障机制——实现社区永续发展 |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有关农业产业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西瓜产业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主要创新点、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1.5.3 未来展望 |
第二章 西瓜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2.1 西瓜起源与传播 |
2.2 全球分布与产业布局 |
2.2.1 西瓜在水果中的地位 |
2.2.2 世界西瓜的分布 |
2.2.3 世界西瓜生产、消费与贸易的演变 |
2.3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概况 |
2.3.1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2.3.2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现状 |
2.3.3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4 中国西瓜产业发展趋势 |
2.4.1 强化科研创新,重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2.4.2 消费季节性减弱,并呈现优质化、中小型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 |
2.4.3 设施栽培面积将继续扩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
2.4.4 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
第三章 中国西瓜的生产与供给 |
3.1 中国西瓜生产的区域布局及演变 |
3.1.1 生产基本情况 |
3.1.2 生产波动周期 |
3.1.3 生产布局 |
3.2 中国西瓜生产效率分析 |
3.2.1 理论方法与数据说明 |
3.2.2 2010~2012 年西瓜生产效率总体分析 |
3.2.3 西瓜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分析 |
3.2.4 2012 年各省(市、区)西瓜生产效率现状分析 |
3.3 西瓜生产者行为分析基于技术需求角度 |
3.3.1 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2 瓜农技术需求总体情况 |
3.3.3 瓜农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3.4 技术供给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瓜的消费与需求 |
4.1 历史趋势 |
4.1.1 消费量及其发展变化 |
4.1.2 城乡差异 |
4.1.3 区域差异 |
4.2 我国西瓜消费现状及特征分析 |
4.2.1 人均消费量增速放缓,总产值稳定增加 |
4.2.2 消费仍以夏季为主,季节性特征有减弱趋势 |
4.2.3 城乡西瓜消费量相对差距逐渐缩小 |
4.2.4 城乡不同收入阶层西瓜消费差异明显 |
4.3 影响我国西瓜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西瓜消费影响因素 |
4.3.2 模型设定与估计 |
4.3.3 提升我国西瓜消费水平对策 |
4.4 西瓜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北京和郑州为例 |
4.4.1 调查方法与样本特征 |
4.4.2 西瓜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 |
4.4.3 西瓜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中国西瓜的流通与市场价格 |
5.1 西瓜流通体制和价格政策演变 |
5.1.1 西瓜流通体制改革 |
5.1.2 西瓜价格政策调整 |
5.2 中国西瓜流通现状 |
5.2.1 西瓜市场体系分析 |
5.2.2 西瓜市场营销主体分析 |
5.2.3 西瓜流通方式分析 |
5.2.4 西瓜市场流通特征 |
5.3 中国西瓜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
5.3.1 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流通效率不高 |
5.3.2 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
5.3.3 商品化处理落后,第三方服务缺失 |
5.3.4 流通渠道单一,瓜农正当利益受损 |
5.4 中国西瓜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
5.4.1 西瓜批发市场价格趋势 |
5.4.2 西瓜价格波动 |
5.4.3 我国西瓜价格波动与生产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5.5 国内西瓜价格主要影响因素 |
5.5.1 市场供需 |
5.5.2 生产成本 |
5.5.3 宏观经济因素 |
5.5.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5.6 西瓜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
5.6.1 促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强化产销对接 |
5.6.2 健全物流服务的支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 |
5.6.3 做好技术服务,完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
5.6.4 加强宣传引导,保护瓜农利益 |
第六章 中国西瓜的对外贸易 |
6.1 西瓜贸易在我国水果贸易中的地位 |
6.2 中国西瓜对外贸易发展 |
6.2.1 西瓜进口总量与金额变化 |
6.2.2 西瓜出口总量与金额变化 |
6.2.3 中国西瓜净贸易情况 |
6.3 中国西瓜贸易的市场结构 |
6.3.1 西瓜进口的来源地 |
6.3.2 进口省区分析 |
6.3.3 西瓜进口价格趋势 |
6.3.4 西瓜出口流向 |
6.3.5 出口省区分析 |
6.3.6 西瓜出口价格趋势 |
6.4 我国西瓜产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6.4.1 贸易份额与产量大国的地位不对称 |
6.4.2 进出口市场过度集中,销售组织不力 |
6.4.3 西瓜品质不高,产业比较优势下降 |
第七章 中国西瓜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
7.1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基础 |
7.1.1 比较优势理论 |
7.1.2 竞争优势理论 |
7.2 比较优势测度方法及其指标体系 |
7.2.1 区域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7.2.2 国际竞争力分析方法 |
7.3 中国西瓜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7.3.1 西瓜区域化布局现状 |
7.3.2 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 |
7.3.3 提升区域比较优势建议 |
7.4 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分析 |
7.4.1 国际竞争力指数测算结果 |
7.4.2 影响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因素分析 |
7.4.3 提升中国西瓜国际竞争力建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贵州西瓜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D]. 余逍.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陈诺.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黔西南州西甜瓜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J]. 张华峰,黄芸萍,应泉盛,彭富海,陈珺,江河,王毓洪. 长江蔬菜, 2020(22)
- [4]陕西省大荔县乡村种植产业振兴的路径探析[D]. 刘露玲.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新沂市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杨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D]. 刘亚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研究[D]. 黄栗. 西南大学, 2020(01)
- [8]社区营造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旅游开发研究 ——以湖北龙凤村为例[D]. 李菁.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中国西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赵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