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制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奇[1](2021)在《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高校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科技产出情况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科技产出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水平。陕西省作为我国拥有五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教大省,科技教育资源较为雄厚。但是在对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中存在缺乏统一的科技绩效评价体系、忽视科技产出的社会效益以及缺少科技产出质量方面的绩效评价问题。本研究基于财政部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对科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科技产出质量以及社会效益指标并进行分类,进而运用SPSS验证指标体系,发现指标体系合理。之后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发现高校在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以及产出效益三方面不同的绩效,明确高校在今后需要提高产出绩效的主要方面。并提出高校应当重视对科技绩效的评价、高校需要制定科技绩效评价规则和高校应不断优化完善科技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于姗姗[2](2021)在《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科研活动的不断重视,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投入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高校应实施绩效管理,从而使教育提质增效。对高校绩效管理来讲,科研绩效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中科研绩效的提升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条件之一,因此,对高校科研绩效进行客观科学且全面的评价分析,有利于优化高校科研资源的配置,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本文以辽宁省3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科研投入产出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了解到目前辽宁省在科研投入产出各方面基本保持上升状态,但辽宁省高校之间的科研投入产出相差较大。因此,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辽宁省30所高校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了静态分析、分类分层比较分析、投影分析以及动态分析,在静态分析中可以发现,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整体水平并未达到有效,其中规模效率能够对高校科研绩效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辽宁省各个高校的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比较分析中可以得出,具体类型上看,相较其他特色类的院校来说,具有医学类以及民族类高校的科研绩效较高。而从层次上看,各个层次之间高校也具有明显差异。投影分析可以发现部分高校出现科研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现象。在基于Malmquist指数的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发现,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整体呈现上升状态,技术进步的正向增长能够带动高校科研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各个高校在今后仍需注意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结合实证分析,并运用访谈法与部分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进行访谈。可以总结出,辽宁省高校目前科研经费投入不均匀,科研投入存在冗余、科研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科研产出质量不高、成果获奖等产出相对较少、各高校之间科研绩效存在差距、高校管理出现偏差等问题。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找出影响科研绩效的主要因素,发现高校的成果授奖、技术转让收入、专着、人力及经费投入、课题项目以及人均课题经费数对科研绩效具有显着影响。除此之外,通过访谈法得出各高校的科研政策、现实情况以及研究人员投入度的不同同样能够影响科研绩效的发展。因此,从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辽宁省在今后要注重优化人才培养与利用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在科研创作上增加创新能力,推动成果转让,高校要注重优化科研管理模式及科研环境,完善科研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推动科研绩效的有效提升。
许波[3](2020)在《我国农林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邓梦雪[4](2020)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现代学徒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建筑业产值呈上升趋势,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为培养建筑业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而开设的专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于提高我国建筑业的人才质量有着关键的积极作用,既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还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贵阳市一所试点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后对提高现代学徒制与专业认同感、解决建筑企业部分“用工难”、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学生对专业认知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不具体、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合理、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强、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学校缺少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调研、企业无法确定其利益保障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核心目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包括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认识与现代学徒制的吸引力、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密切对接建筑企业的岗位需求、合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教师队伍引进各界优秀人才、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导师标准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夏之晨[5](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韦宇琼[6](2020)在《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使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是人才资源聚集高地和技术创新前沿阵地,理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镇,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然而,当前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较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已经成为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广西高校的科研成果产出、转化情况和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指出当前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方面存在激励政策不完善、转化收益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使用审批程序繁琐、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再从科研目标、评价体系、利益分配和审批程序四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健全政府、高校、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以及市场的激励机制,为健全广西高校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供对策建议。
唐素琴,任婧,卓柳俊,曾心怡[7](2020)在《国家财政资助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底,《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率先规定了"先确权、后转化"的成果转化方式,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产权问题,突破了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制度推行的必要性如何?笔者对我国典型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广泛的访谈。基于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得出几点供同人参考的初步结论,期望对未来扩大职务发明混合所有制试点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江华[8](2019)在《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策驱动与技术共性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聚合,催生出以政府为支撑,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并逐步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推动政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此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与运行模式不仅打破了研发主体间的资源壁垒,也完善了多主体治理结构,推动了运行系统在共建有序的发展平台过程中,由独立自主的非平衡互嵌状态向协同互融的平衡状态转变。伴随着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各参与主体如何在明晰自身权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协同合作,成为确保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率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保障不同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间实现良性与长效合作的难点所在。本文以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后文统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研发机构的不同主体在匹配与协作中的要素组合,探求政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旨在为新型研发机构中多主体的协同治理寻求高效适宜的路径,以此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在深度梳理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清晰界定了协同治理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和企业主体,随后对协同治理主体间参与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及运作过程加以详细阐释,剖析出当前我国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协同治理中存在政策导向功能缺失、协同环境矛盾突出、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以及内部治理效率低下等诸多症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结构与效益耦合亟需在政策引导、环境助推、要素匹配及效率提升的多方促进下实现组织构建初始的目标价值。同时,在归纳与阐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困境之后,以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效益、协同环境四个维度对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效果加以评估,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企业用户参与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及“产学研”协同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精准识别影响组织协同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评估体系构建提供了切入点和范式参考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最大程度克服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构建出一套多因素、多层次的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系统地计算出不同指标治理效果要素的占比权重,以此验证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同治理效果,为优化路径提供方向性指导,这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此外,本文还以国内外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经验为鉴,提出协调与整合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首先,需要对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予以构建及完善;其次,可以从机构融合、机构专业化发展及企业地位的凸显等方面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第三,还应对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加以科学整合,统一校地协同的战略目标,强化机构的组织文化并增强科研人员的合作理念;最后,校地协同治理的互动机制还可以在常态化下的试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最终以提高校地间的互动效率与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能。
郭创拓[9](2019)在《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利本位理念日益彰显,多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基本稳定,权义配置结构日趋合理,经费治理逻辑理路逐渐成型。但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还缺少法律层面的规范建构,碎片化的经费治理现状,极大地消解了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本应取得的成效,增加了经费治理的难度。为肯定和巩固当前经费治理改革成果,同时也为未来经费治理改革提供价值指引与制度保障,实现经费治理改革与经费立法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必要制定专门性的国家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法律法规,实现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改革“于法有据”,同时,通过深化经费改革使得立法更具权威。基于法制建构的角度,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法律规范的供给,为统一协调的经费治理提供法制基础,实现经费治理的协调性、系统性与权威性,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欲实现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的法治化,需对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概念内涵、宗旨理念、主体类型、权义配置以及法律责任与救济等作深入解析与精准定位,从而为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立法提供路径导向和制度建构等方面的建议。首先,相较于传统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无论是在治理理念、主体类型、治理方式还是治理导向等方面均有本质的不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涉及经费投入与分配、支出与使用、评价与问责全过程。经过四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正逐步由简单准用公共财政预算治理向构建符合公共财政属性和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经费治理范式转变。其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以权利本位为宗旨,以学术导向、学术自由、学术目的为基本价值导向,为真正做到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服务于而非凌驾于科研活动,使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回归手段与工具定位,需确保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劳动报酬权以及科研奖励权,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效能要从传统的遵从绩效向结果绩效转化,同时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秩序以服务科研活动为目的。再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基本原则的提炼应契合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出成果、出人才为目的。基于此,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应坚持契约合作、适度干预、预算调整以及科研激励四项基本原则。其中,契约合作强调国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适度干预侧重于调整科研资助机关与科研人员的关系,预算调整的目的在于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自主权,而科研激励则有利于实现经费治理由事后惩罚向事前、事中引导转变。复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主体的法律形塑是深化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改革的逻辑起点。为破解当前经费治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需深入解析经费治理主体的内在特征与行为品性,明确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开放性、异质性以及制衡性特征,以实现多元经费治理主体的类型化解析。又次,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应打破传统的职权主义配置思维,以功能适当性为基本原则,以“任务—功能—机构”为逻辑链条,以治理决策的正确性与治理效能的最有效发挥为评价标准,合理配置科研资助主体、科研执行主体、科研监督主体以及科研服务主体的权利义务。最后,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法律责任的制度构建应以科研宽容为基本原则,充分考量科研项目合同公私法融合的法律属性,构建起责任主体多元化、责任类型梯度化以及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的法律责任体系,并构建其包括协商、申诉以及司法诉讼在内的权利救济体系,为科研人员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
沈曲[10](2018)在《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高素质大学护理教师严重不足,整体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师培养缺少整体系统规划等等问题,教师的水平严重影响高等护理教育质量。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由某项护理教师培训制度不当所致,而是由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缺乏整体性、系统化设置所引发。因此,要较好地解决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激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热情,有必要从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发展入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大学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教师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38名大学护理教师进行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教师发展的测评;其次,构建并验证了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关系的作用机制理论逻辑模型;再次,通过对大学护理教师进行访谈来进一步探究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又次,采用文献研究和对美国大学护理教师进行访谈来描绘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实践,为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具体做法与经验;最后,综合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院校层面和教师自身四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和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属于中等水平,管理政策、发展机会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二是大学护理教师的离职倾向处于较低水平,相对较为稳定。管理政策和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护理教师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三是总体上大学护理教师们的参与教师发展项目还远远不够,且效果不太理想。培训是大学护理教师主要参与的教师发展模式,大部分大学护理教师发展还是自学为主。四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验证该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模型的有效性。五是我国大学护理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大学护理教师对“教师发展”没有清晰认识,主动发展能力不强。教学和科研发展方面,缺少护理实践取向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整体系统规划。组织发展方面缺乏护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和组织环境支持。六是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主要包括准教师发展、新入职教师发展和职业中后期教师发展三部分。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主要依托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卓越护理教育教学中心和专业护理教育学会等机构来实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具体项目主要包括激励项目、能力提升项目、支持项目。主要维度为教学和科研发展,在教学发展方面合作教学、同伴支持和教学指导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发展方式;学术发展方面强调通过组建研究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最后以案例研究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教师导师制和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护士教育学者资助项目。七是从多个理论的视角进行反思,为大学护理教师发展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在综合已有调研发现和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本研究的概念框架,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一是在国家层面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新体系和新机制;二是在社会层面建立院校(师范院校或教育学院/医疗机构/护理学院/系)合作、工学结合的大学教师发展新模式;三是在院校层面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构建全程化的大学护理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和发展内容,实现个人发展(态度)、教学发展(过程)、专业发展(过程)和组织发展(结构)四个维度的动态循环;四是教师层面要充分调动大学护理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国家支持、社会参与,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全程、全面开展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活动,高质量的教师发展项目势必会增加大学护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减少离职率。本研究所具有的可能创新之处包括: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对大学护理教师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从而弥补了相关研究视角相对单一之不足。其次,尝试性地对大学护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教师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理论逻辑模型,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验证了该理论逻辑模型的有效性。再次,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借鉴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经验,构建了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院校层面和教师自身层面适合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逻辑体系。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方面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课题制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题制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
2.1.1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
2.1.2 科技投入 |
2.1.3 科技产出 |
2.2 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2.1 知识经济理论 |
2.2.2 投入与产出理论 |
2.2.3 绩效评价理论 |
2.2.4 技术转移理论 |
第三章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 |
3.1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情况 |
3.2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现状 |
3.2.1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 |
3.2.2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活动人员 |
3.2.3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 |
3.2.4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经费投入状况 |
3.3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产出现状 |
3.3.1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出版科技着作 |
3.3.2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发表学术论文 |
3.3.3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专利授权数 |
3.3.4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技术转让收入 |
3.3.5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成果获奖 |
3.4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4.1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绩效评价基本情况 |
3.4.2 缺乏统一的科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4.3 忽视社会效益方面的科技产出 |
3.4.4 缺少产出质量方面的绩效评价 |
第四章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及应用 |
4.1 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 |
4.1.1 改进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1.2 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模型选取 |
4.2.1 模型介绍 |
4.2.2 DEA应用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
4.3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分析 |
4.3.1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有效性分析 |
4.3.2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动态分析 |
第五章 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价的保障措施及建议 |
5.1 保障措施 |
5.1.1 重视科技绩效的评价 |
5.1.2 制定科技绩效评价规则 |
5.1.3 优化完善科技绩效评价体系 |
5.2 建议 |
5.2.1 优化财政科技经费配置和管理 |
5.2.2 加强科技人员的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2)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科研绩效评价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环节 |
(二)科研绩效的提升是促进科技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
(三)个人兴趣是科研绩效研究的先决条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绩效 |
(二)科研绩效 |
(三)绩效评价 |
(四)高校科研绩效评价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绩效管理理论 |
(二)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
第三章 应用模型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
一、DEA方法及模型简介 |
(一)CCR模型 |
(二)BCC模型 |
二、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
三、多元线性分析模型及简介 |
四、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设计原则 |
(二)指标选取及构建 |
(三)投入产出相关指标说明 |
五、小结 |
第四章 辽宁省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现状 |
一、高校数量 |
二、科技投入发展现状 |
(一)科技经费投入 |
(二)科技人力投入 |
三、科技产出发展现状 |
(一)科技课题 |
(二)专着发表情况 |
(三)论文发表情况 |
(四)成果授奖情况 |
(五)技术转让收入情况 |
四、小结 |
第五章 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分析 |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二、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静态分析 |
(一)各高校科研绩效静态分析 |
(二)不同类型及层级高校科研绩效比较分析 |
(三)非DEA有效高校投影分析 |
三、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动态分析 |
(一)各高校科研绩效动态分析 |
(二)高校整体科研绩效年度分析 |
四、小结 |
第六章 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存在问题分析 |
(一)科研投入方面 |
(二)科研产出方面 |
(三)高校方面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因素指标构建及分析 |
(二)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三、小结 |
第七章 辽宁省高校科研绩效提升对策 |
一、优化科研投入,为提升科研效绩效提供保障 |
(一)提高人才利用率,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
(二)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
二、注重科研产出质量,使科研绩效达到最优化 |
(一)增加创新能力,创设优质科研环境 |
(二)注重高质量成果产出,推动成果转让 |
三、加强科研管理,为提升高校科研绩效提供制度保障 |
(一)加强高校政策引导,优化科研活动管理模式 |
(二)完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一 高校科研绩效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高校科研绩效现状访谈记录 |
(4)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现代学徒制 |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一、隐性知识理论 |
二、新职业主义理论 |
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知行合一理论 |
第三节 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协议 |
二、主体 |
三、交互关系 |
第四节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 |
一、实践性 |
二、双重性 |
第五节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
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技能需求 |
二、建筑类企业的人才需求 |
第三章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三、问卷信效度分析 |
四、调查的范围与对象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效果 |
一、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与现代学徒制的社会认同感 |
二、解决建筑企业部分“用工难”的问题 |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
第二节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专业认知方面 |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 |
三、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
四、教学安排方面 |
五、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
六、评价机制方面 |
第三节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相关部门与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 |
二、学校的重视度不够 |
三、缺少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调研 |
四、企业无法确定其利益保障 |
五、学校招聘与培养教师的思维固化 |
六、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不足 |
第五章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改进对策 |
第一节 专业认知方面 |
一、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认识 |
二、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吸引力 |
第二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 |
一、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
二、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加入人才培养 |
第三节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
一、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密切对接建筑企业岗位需求 |
三、合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
第四节 教学安排方面 |
一、创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
二、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
三、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 |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
一、教师全脱产下企业实践 |
二、教师队伍引进各界优秀人才 |
三、建立现代学徒制导师标准 |
第六节 评价机制方面 |
一、丰富教学评价内容 |
二、评价主体与方式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 |
附录2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 |
附录3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企业用) |
附录4 中职学校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5 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7 中职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团队 |
二、科研团队 |
三、高校科研团队 |
四、科学研究素养 |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想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
三、模型阐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科技成果转化 |
2.1.2 激励 |
2.2 激励理论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第三章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3.1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3.1.1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概况 |
3.1.2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
3.2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现状调查分析 |
3.2.1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 |
3.2.2 调查问卷描述性分析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激励政策体系不完善 |
3.3.2 转化收益分配不合理 |
3.3.3 科技成果转化审批程序繁琐 |
3.3.4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
3.4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问题原因分析 |
3.4.1 科研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 |
3.4.2 评价体系缺失 |
3.4.3 利益分配失衡 |
3.4.4 审批流程制定不科学 |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概况及经验分析 |
4.1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经验分析 |
4.1.1 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经验分析 |
4.1.2 日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经验分析 |
4.2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经验分析 |
4.2.1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经验分析 |
4.2.2 湖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经验分析 |
4.3 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经验分析 |
4.3.1 成果转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 |
4.3.2 管理体制科学 |
4.3.3 中介服务体系完善 |
第五章 完善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政府的激励机制 |
5.1.1 加强政府引导 |
5.1.2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
5.1.3 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平台 |
5.2 完善高校的激励机制 |
5.2.1 树立合理目标导向 |
5.2.2 改革科研评价机制 |
5.2.3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5.2.4 科学制定成果转化审批流程 |
5.3 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
5.3.1 完善企业成果转化奖励机制 |
5.3.2 加强引导产学研合作 |
5.4 完善市场的激励机制 |
5.4.1 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5.4.2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风险投资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2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博弈理论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2.4 协同治理理论 |
2.5 理论述评及应用 |
3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动力机制 |
3.1 协同治理主体概况与动因 |
3.2 协同治理的外部动力机制 |
3.3 协同治理的内部动力机制 |
3.4 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运作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
4.1 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回顾 |
4.2 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初识别 |
4.3 协同治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
4.4 本章小结 |
5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 |
5.1 构建协同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2 协同治理效果评价对象选择 |
5.3 评价方法及思路 |
5.4 协同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及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
6.1 多元政策供给缺位与制度建设迟滞 |
6.2 内外协同环境失衡及目标导向偏差 |
6.3 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与利益取向错位 |
6.4 运行机制不畅与内部治理效率低下 |
6.5 本章小结 |
7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7.1 国内:推行多主体协作的企业化治理 |
7.2 国外:依托多类平台的主体协同创新 |
7.3 典型协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
8.1 构建校地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 |
8.2 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 |
8.3 科学整合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 |
8.4 试行常态化校地协同治理互动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判断矩阵打分表 |
附录5 调查问卷数据(主体部分) |
(9)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典型问题分析 |
二、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现状检视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学术史梳理及其述评 |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制度构建方面的研究 |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法律责任体系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进路与方法 |
一、研究进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范畴的界定 |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概念解析 |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的概念 |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的法律特征 |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概念 |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范围及方式 |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范围界定 |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基本方式 |
第三节 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制度沿革 |
一、试点探索阶段(1979-1999) |
二、基本确立阶段(2000-2011) |
三、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 |
第二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及其理念 |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 |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的文本审视 |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的应然定位 |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宗旨的规范表达 |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理念的嬗变 |
一、保障科研人员权利 |
二、提升经费治理绩效 |
三、维护经费管理秩序 |
第三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基本原则的提炼 |
第一节 契约合作原则 |
一、科学社会契约的内涵及其发展沿革 |
二、契约精神的体现以及制度保证 |
三、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契约精神的拓补 |
第二节 适度干预原则 |
一、政府干预的理论缘起及其政策沿革 |
二、国家干预的行为品性及其界限厘定 |
三、国家干预的范式转换及其责任变迁 |
第三节 预算调整原则 |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的理论基础 |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的规范性质 |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的规范运行 |
第四节 科研激励原则 |
一、管控型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的不足 |
二、激励型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机制的优势 |
三、激励型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模式的建构 |
第四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主体形塑 |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 |
一、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治理法律关系的基本构造 |
二、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现状 |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类型化解析 |
一、类型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类型 |
第三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主体的内在品性 |
一、开放性 |
二、异质性 |
三、制衡性 |
第五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权义配置 |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失衡 |
一、科研资助主体权义配置冲突 |
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权义配置缺失 |
三、项目依托单位权义配置失衡 |
四、科研人员权义配置失衡 |
五、科研监督主体统筹协调不足 |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基准 |
一、职能主义经费治理权义配置的缺陷 |
二、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逻辑进路 |
三、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改革的功能主义考量 |
第三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权义配置的优化 |
一、科研资助主体的权义配置 |
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权义配置 |
三、项目依托单位的权义配置 |
四、科研人员的权义配置 |
五、科研监督主体的权义配置 |
第六章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责任体系 |
第一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责任的现状检视 |
一、简单准用公共财政法律责任 |
二、责任承担主体的单一化 |
三、重事后惩罚而轻事前事中引导 |
四、过度刑法化 |
第二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评价的宽容原则 |
一、科研宽容的规范证成 |
二、科研宽容的适用界限 |
三、科研宽容的法治路径 |
第三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责任的规范建构 |
一、责任承担主体的多元化 |
二、责任类型结构的梯度化 |
三、责任承担方式的多样化 |
第四节 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的权利救济机制 |
一、协商机制 |
二、申诉制度 |
三、司法救济 |
结语:迈向权利本位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
一、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研究 |
二、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相关研究 |
三、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设计 |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之维: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理论 |
一、大学教师发展概念 |
二、大学教师发展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多维学术观 |
一、多维学术观的内涵 |
二、多维学术大学教师发展框架 |
第三节 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理论 |
一、双因素理论 |
二、期望理论 |
第四节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一、国外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国内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 |
一、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 |
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
第六节 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 |
一、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要素 |
二、大学护理教师多维发展概念框架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问卷调查: 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和教师发展现况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大学护理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护理教师离职倾向调查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模式及效果研究 |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 |
一、调查研究目的 |
二、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性访谈: 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现况 |
第一节 我国大学护理教师对概念的理解 |
一、对“教师发展”的理解 |
二、选择大学护理教师原因 |
第二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状况 |
一、大学护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状况 |
二、大学护理教师个人发展状况 |
三、大学护理教师教学发展状况 |
三、大学护理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
四、大学护理教师组织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大学护理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护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
二、个人发展: 教师发展意识淡薄,主动发展能力不强 |
三、教学和专业发展: 缺少护理实践取向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整体系统规划 |
四、组织发展:教师发展缺乏有利的组织环境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参照: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现况 |
第一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发展类型 |
一、美国准护理教师发展 |
二、美国新入职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三、美国职业中后期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组织机构 |
一、护理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 |
二、护理专业发展协会 |
第三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具体项目 |
一、护理教育研究院院士项目 |
二、护理教师资格认证项目 |
三、护士教师贷款计划 |
四、护理教育研究生证书 |
五、新入职教师发展项目 |
六、教学奖学金项目 |
七、护理教师资助项目 |
第四节 美国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维度和方法 |
一、教学发展 |
二、学术发展 |
三、个人发展 |
四、社会服务 |
第五节 案例研究: 教师导师制和资助项目 |
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教师导师制 |
二、美国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护士教育学者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论反思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理论反思 |
一、基于多维学术观视角反思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的特殊性 |
二、基于大学教师发展相关理论视角的内容设计 |
三、基于工作满意度理论视角的激励机制设置 |
四、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视角的体系完善 |
五、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理论视角的项目设计 |
第三节 对策建议 |
一、国家层面: 构建大学护理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新体系和新机制 |
二、社会层面: 建立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大学护理教师发展新模式 |
三、院校层面: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全程、全面开展大学护理教师发展 |
四、教师层面: 充分发挥大学护理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
三、后续相关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附录Ⅵ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课题制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价研究[D]. 张梦奇.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D]. 于姗姗.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我国农林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 许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4]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 邓梦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6]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D]. 韦宇琼. 广西大学, 2020(07)
- [7]国家财政资助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实证研究[A]. 唐素琴,任婧,卓柳俊,曾心怡. 专利法研究(2018), 2020
- [8]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9)
- [9]财政科研项目经费法律治理问题研究[D]. 郭创拓.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2)
- [10]大学护理教师发展研究[D]. 沈曲.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