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几种解酒食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玥[1](2021)在《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代谢相关性脂肪肝(MAFLD)患病率跃升到29.2%,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尚无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某种特定的饮食方法可以来治疗MAFLD,其一线治疗方案仍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脂肪肝患者知晓饮食及运动改变的重要性,但仍然难以坚持,功能性食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药食同源文化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山西苦荞是具有降脂活性的优良品种,沙棘具有广泛的药理效果,是藏医、蒙医的常用药物。苦荞、沙棘醋饮由山西特色药食同源食物苦荞、沙棘经过固态发酵、多菌共酵、多次发酵而来,富集了功能因子黄酮、有机酸,降低了酸度。研究表明,苦荞黄酮、沙棘黄酮、有机酸可以在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缓解和调节的作用。有中度脂肪肝患者早上饮用一支沙棘醋饮、晚上饮用一支苦荞醋饮,期间未改变生活方式,连续饮用半年后,中度脂肪肝消失。若该醋饮确实有效,可以为脂肪肝患者提供一种新的健康选择。本研究拟通过临床研究,对其疗效进行验证及评价。方法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招募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11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每月定期进行线上团体健康教育。醋饮饮用组在此基础上,每日晨起一支沙棘醋饮(抗疲劳),每日睡前一支苦荞醋饮(利于肝解毒);开盖后直接饮用、一次性饮完;连续饮用三个月;督促受试者饮用醋饮:要求其每月拍摄当月醋饮空瓶照片,上报醋饮支数;每日在微信群内督促患者饮用醋饮;每月随访患者,收集患者反馈,有无不良反应及其他症状。3个月后,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及血糖、血脂(TC、TG、LDL-C、HDL-C)、肝功能(ALT、AST)水平。结果1.两组共98名患者完整完成了研究并进入资料分析。醋饮联合饮用组50例,对照组48例;2.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变化:(1)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3个月后,醋饮组有26例受试者脂肪肝分级降低或消失,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为52%,对照组11例受试者脂肪肝分级降低或消失,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为22.9%,两组患者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饮用依从性越高、女性、轻度脂肪肝、不饮酒、规律锻炼、普通饮食、病程较短的脂肪肝患者的分级更易有效改善。(2)血脂、血糖、肝功能:3个月后,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均显示,两组受试者干预后血脂、血糖、肝功能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醋饮饮用组受试者月均醋饮饮用支数为48支,醋饮饮用依从性较好。部分受试者服用苦荞、沙棘醋饮组合可以起到抗疲劳、改善睡眠质量、缓解便秘、解酒、降低血压、缓解颈动脉硬化的作用,提示苦荞、沙棘醋饮组合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益处,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论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可以有效改善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脂肪肝分级,暂不能认为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可以辅助降低MAFLD患者的血糖、血脂、肝功能,可能与醋饮功能因子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尚未达到人体有效剂量或研究周期不足有关。
许佳[2](2021)在《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医药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药食同源的突出代表,茶的医药属性犹如人之骨骼,是茶存在的基础与根本。而自唐代之后逐渐发展兴盛的茶文化则犹如人之皮肉精血,承载推动茶医药的不断向前发展。正是源自于茶本身所具有的医药与文化双重属性,本文拟将研究的主题设定为茶与中国医药文化。为了能够充分厘清茶与中国医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明晰茶的医药文化体现,本文选择以宋代为立足点,展开回溯。紧紧围绕茶的医药与文化双重属性及其关系开展研究,主要探究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从起源与传播的角度,探究茶与医药文化的关联性。以茶发乎神农作为问题的起点,考察神农是否发现茶这一论断的同时,也是对茶是否因药用而起源的另一种思考。从文字训诂学的角度梳理了茶的称谓,在讨论茶为何用、归纳总结茶的品种沿革与发展传播等内容时,发现茶的医药属性始终伴随其中,使其不断的被接受并得以推广。二是重点研析茶在宋代医药文献中所体现的双重属性。将医药文献分为本草、方书、养生三大类,通过对于不同文献中关于茶的医药记载,梳理出宋茶的性味、功效主治、组方配伍规律以及养生疗效等内容,从而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茶文化发展高峰的宋代,茶在医药领域被界定、运用的基本情况。在与前朝后世的比对中,明确宋代茶医药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将以医药的视角审视宋代茶文化发展带给茶医药的影响。三是以宋代茶书、茶诗词、儒道佛传统思想和民俗文化为落脚点探寻茶文化中的医药体现。从文化视角看医药,一方面弥补了医药文献中茶的药性层面关于炮制色味等内容记载的不足,延展了茶医药涵盖的内容;另一方面重点分析茶借助不同文化载体推动促进茶医药发展状况。进而深入思考宋代茶医药在茶文化蓬勃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助力作用。四是对宋茶的医药与文化关联性进行深入讨论。从医疗角度的疗身与疗神层面总结花开并蒂的茶医药与茶文化在宋代时期发展的关联性。从文化层面探讨“以物载文”中以茶为媒介的文化热现象与“以文传物”中文化载体下的医药冷思考。兼顾讨论在宋代以茶道形象出现的点茶之技中所体现的文化与医药双重属性。通过研究发现茶作为药食同源的突出代表,在漫长的历史更迭中却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发展轨迹。伴随着茶饮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食用、祭祀、饮用的逐渐推广,在医药领域,茶的身份也从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苦菜是否为茶”的模糊不确定的讨论正式发展成为唐·苏敬《新修本草》中植物本草的一份子,分别从药和食的双重角度,记载了茶的功效以及为饮的方法,总体突出治,强调茶的药性,进而延伸至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对茶方的记载以及唐·孟诜《食疗本草》中饮与食的禁忌等内容。与之相比茶在文化领域出现较早,身份界定也更为明确,三国·张揖辞书《广雅》不仅介绍了荆巴两地品饮茶的方法,还明确指出了其药效。随后自唐·陆羽《茶书》问世,不仅茶文化上升到新高度,茶医药也找到了施展拳脚的独一无二的新平台。以茶医药为基础的茶文化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宋代是将这一态势发展到更高程度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宋代为分界点,打破了茶医药兼书茶文化的局面,形式各异的茶文化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既说明宋代及以后民众对于茶文化的接受与认可度,也体现了茶文化的飞速发展之势。但也不能否定这一时期在本草、医方着作中有关茶医药记载出现了继承中创新的局面,比如组方用药中,茶方种类增多,更突出腊茶入药,丰富了主治剂型,拓展了应用范围等。茶医药虽然失去了主导地位,但作为保证茶文化不断发展的物质属性,茶医药是茶本根的身份没有变。自宋代以后茶文化与茶医药在相扶相携中,虽彼此支撑,互为促进,但茶文化的熠熠生辉似乎更具有吸引力,在形式发展上出现了百花齐放。茶医药则伴随着茶学理论的逐渐丰富,与其相结合,在医药养生领域形成了新兴学科——茶疗学,即以茶学为基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养生为目标,可视为是茶医药文化体现的新载体。
赵浩安[3](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挖掘具有特定营养健康功效的食品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由氧化应激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蜂蜜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天然膳食抗氧化剂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其中,中华蜜蜂蜂蜜(简称中蜂蜂蜜)作为我国特有的蜂蜜品种和民间药物,用于解酒保肝、润肠通便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其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是揭开中蜂蜂蜜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食品组学的方法,在分析中蜂蜂蜜化学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血清代谢表型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溃疡性结肠炎及代谢紊乱等常见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可为蜂产品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亦可为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生物活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全文共分六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测定和表征中蜂蜂蜜理化性质、营养组成及酚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蜂蜂蜜总酚含量为345.1-502.1 mg/kg,抗坏血酸含量为153.8-385.4 mg/kg;咖啡酸和芦丁是中蜂蜂蜜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kg和11.9 mg/kg;此外,中蜂蜂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 87.5-136.2 mg/m L)、Fe3+还原能力(176.5-317.4 mg Trolox/kg)、Fe2+螯合能力(22.8-35.5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5.7%)。2.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中蜂蜂蜜酚类化合物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代谢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与酚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5种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三条代谢通路:与COX和LOX途径相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活性氮产生相关的精氨酸代谢通路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3.以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为对象,探究中蜂蜂蜜的长期摄入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重点关注其对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12周的中蜂蜂蜜摄入显着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提高血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p<0.05),能够抑制血清ALT和AST的升高、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抑制血清和肝脏中TGF-β1水平,证实了中蜂蜂蜜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4.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蜂蜂蜜及其成分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及其酚类化合物的摄入显着提高肠组织SOD和GSH-Px水平,降低NO含量、MPO活性、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6水平,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IFN-γ基因表达,上调IκB-α基因表达。此外,中蜂蜂蜜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表现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差异菌群变化。在属水平上,中蜂蜂蜜显着减少了拟杆菌、棒状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数量。相关分析表明,中蜂蜂蜜调控的结肠基因表达与肠道差异菌群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蜂蜜和同等比例糖水摄入对正常小鼠和代谢紊乱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蜂蜂蜜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并且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合成、干预氧化应激稳态及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祝青[4](2021)在《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通过梳理有关服饵休粮的古籍文献,掌握服饵休粮的整体面貌,结合历代服饵休粮的特征,分析、归纳、总结服饵休粮历史沿革,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揭示常用休粮方特点、功效,服饵休粮操作方法,以期为服饵休粮理论发展及现代应用提供借鉴。方法:利用电子数据库全面检索休粮古籍文献资料(1911年以前)。首先,查阅不同朝代的代表性着作及休粮相关硕博论文,记录休粮同义的“辟谷”“绝粒”“绝谷”“却粒”“却谷”“清肠”“不食五谷”“断谷”“空肠”“去谷”“不食谷”“停谷”“停厨”“食气”等词,并作进一步分析,确立检索关键词;其次,利用《瀚堂典藏》医药类古籍及中医智库数据库进行检索,为确保检索文献的全面性,充分利用国学大师、道人家、超星读秀学术搜索等数据库网站进行补充检索,导出文献,并进一步筛选、整理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服饵休粮文献及休粮方剂;再次,将收集好的资料以朝代为纲,分为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六个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概括、总结不同阶段服饵休粮特点;最后,在对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access2010和sas9.4软件对历代休粮方药、休粮方制备工艺、休粮方剂型、休粮方功效主治进行频数统计,同时对服饵休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1)本研究共查找出2170条休粮相关古籍文献资料,其中《瀚堂典藏》医药类古籍数据库1709条,涉及458本古籍;中医智库数据库461条,涉及87本古籍。合并两数据库检索结果,剔除重复及非服饵休粮数据,共筛选出服饵休粮数据546条,涉及古籍文献122本,服饵休粮方261首。(2)服饵休粮相关的文献朝代分布如下:汉及以前2本,休粮方共6首;魏晋南北朝时期11本,休粮方37首;隋唐时期12本,休粮方101首;宋金元时期28本,休粮方140首;明代34本,休粮方170首;清代27本,休粮方80首;年代不详古籍数量8本,休粮方12首。(3)服饵休粮方中有药食共258种,使用频次共计1421次,频数在30以上的常用休粮药食有茯苓、松脂、芝麻、蜂蜜、火麻仁、天冬、黑豆、枣。从服饵休粮方组成来看,频数排在前10的多数为单方,单方组成以芝麻、黄精、松脂、松根、菱角、松仁、松叶为主,其次是黑豆、火麻仁组合。休粮食物(含药食同源中药)共85种,使用频数765次,使用频率53.83%。(4)休粮方制备方法丰富多样,共有捣、蒸、晒、浸、煮、拌、煎等50种(5)休粮方的剂型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丸剂、散剂、饼剂、酒剂、膏剂、汤剂,丸、散、饼剂为固体剂型,占89.71%。(6)休粮方功效共90余种,主要包括抗饥救荒、长生成仙、轻身益气、治病却疾等。休粮方可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各科疾病。(7)休粮方的服用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休粮方服用方法、服用量、服用周期、添加的辅料皆不同,休粮期间饮食要忌口、方药忌多服、要忌房事。(8)复食要遵照一定的方法执行,主要的复食药物有葵子、猪膏、硝石(芒硝)、大麻子(火麻仁)。复食要重视固护脾胃,忌食对脾胃有刺激的食物,不可暴饮暴食,要从少到多逐渐增加食量。结论:服饵休粮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休粮方法,历代道家文献、本草和方剂等书籍中均有记载,服饵休粮在汉代已经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趋于成熟,宋代及以后相当成熟稳定。历代服饵休粮书籍均以介绍休粮方为主,详细介绍了休粮方的组成、制备方法及服用方法,尚未见专门论述整个服饵休粮过程的专着。历代休粮方的组成较为集中,以茯苓、松脂、芝麻、蜂蜜、火麻仁、天冬、黑豆、枣等药食同源中药或食物为主,服用较为安全。论文整理和挖掘的休粮饵料及休粮方的特点,服饵休粮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为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
梁木子[5](2021)在《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就古医籍中和现代共有的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种其养生理论相关条文进行辨析收集、归纳整理,探讨茶叶的历史源流、茶叶养生的历史概况、茶叶的品种和分类、性味和功效、体质配伍、现代化学成分分析及合理饮茶等,以明确茶叶体质养生的内涵、理论基础、原则等,个性化指导茶叶养生。研究目的:归纳整理历代古籍文献中关于茶性、茶效的记载,探究茶叶体质养生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茶叶体质养生的方法与应用。研究意义:1.可以进一步弄清茶叶的性、味、归经等问题。2.研究茶叶养生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指导健康用茶。3.研究茶叶体质养生理论有助于指导辨体用茶。4.研究茶叶养生是为了探究茶叶的有效成分对健康的影响。5.研究茶叶养生有助于茶产品的研发,有助于茶市场的发展。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古籍中包含性味功效涉茶文字。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以“茶与体质”、“茶”、“茶养生”、“茶与慢病”为主题或关键词,分别检索知网、维普、万方三大知识库中茶叶性味、药效、药理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历代医书、本草、茶书文献中含“茶”、“茗”、“荼”、“木荼”等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茶叶对人体的影响。其中主治病证分类主要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疾病分类方法,体质辨识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探讨茶叶的体质养生理论。建立excel表格,按成书年代、书名章节、茶名、茶性、茶味、归经、功效、宜忌,逐条整理、记录相关文献资料。后期分析其相关主治疾病、与适用体质。研究结果:按上述步骤查找,查找到相关文献约2k余篇。古籍中与茶相关记载共104处,其中红茶有21处,黄茶有8处,黑茶有10处,白茶有4处,青茶有9处,绿茶有52处。涉及茶或含茶药方约有87个,无论是组方还是单味用茶,凡涉及茶与疾病治疗相关的文献都算在其中。其中红茶有方17个,黄茶有7个,黑茶有7个,白茶有4个,青茶有8个,绿茶有42个,详见附表。茶叶的使用价值涉及到四个变化阶段:祭品、菜食、药用、饮用。茶叶的使用,始于周朝,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现代多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味甘,有治眼疾(眼圈生泡)、消脂去腻、和胃消滞、下气利导、解暑疗烦、悦志、醒睡、清热解毒的功效,归经为肝、胃、胆。黄茶性略凉,有辟秽,行气化湿,固卫的功效,归肺胃两经。黑茶性多温,有消食解腻、化痰宽肠、清胃生津、辟瘴透邪、涩肠止痢、醒酒、温中化滞等多种功效,归肺胃经,络肠。白茶性凉,可以清热透疹,入肺经。青茶性平,可以清利头目,芳香避秽,入肝肺两经。绿茶性寒凉,有解表、清利头目、生津止渴解暑、杀菌消毒、去腻消滞醒酒、除烦、醒神醒睡的功效,入肝、肺、胃、肾,络肠、膀胱。平和质饮用各类茶皆可但不能饮用过多以免引起阴阳失衡,或者是饮用平性茶青茶。气虚体质选茶时要选择偏温阳性的茶,如红茶类。阳虚体质选择温热性茶,熟普洱茶或安化黑茶、西路边茶、六堡茶等黑茶。对于因实导致的瘀血体质,应当选择高品质的绿茶;而对于因虚导致的瘀血体质,可以选择平性茶比如轻发酵的青茶,黄茶,而不选择黑茶、红茶类。如果血虚严重的话,则不建议饮茶,防止因饮茶造成的贫血,从而加重病情。湿热体质选性质寒凉的绿茶、略凉的黄茶、凉润的白茶,或者是选择轻发酵青茶,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青茶。阴虚体质选择寒凉性茶,每类茶叶都可以选择,最适合的就是绿茶、白茶类,也可以选用黄茶、轻发酵青茶类,但是要慎重选择重发酵青茶类、红茶类、黑茶类。如果体质痰湿,则可以选择绿茶、白茶、黄茶。要注意不能饮用凉茶。气郁体质建议饮用温热性茶,如红茶。特秉体质不过量饮茶。研究结论:1.茶叶有不同的类别,茶叶有性味。2.茶叶性味有别,茶效有异。3.体质不同,选茶不同。4.合理饮茶,要三因制宜;健康饮茶,要适时适量适温;特殊情况,不宜饮茶
邱涛[6](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杨秋萍[7](2019)在《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地笋苗寨为例》文中指出葛,是豆科葛属多年生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故而,能星罗棋布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葛类作物全身是宝,在中国历史上曾因人们全方位的驯化和利用而光芒四射、大放异彩,历史上人们对该作物的每一个部位都可谓做到了物尽其用。在历史的长河中,葛类作物的种植技术与利用方式随着文化类型的不断变迁而变迁,以致于该作物从人工栽培降为“野生草芥”,从物尽其用沦为“百无一用”,甚至被人们曲解为有毒植物。这是跨文化制衡消长导致的文化变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结果。当今时期,一些民族地区还具有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相关本土知识,但却将该作物视为“野生”植物,因此较少种植和利用。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下,规模化的葛类产业开始发展起来,为该作物的价值复兴提供了契机。文章以地笋苗寨为例,通过挖掘当地植葛用葛的本土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指导下植葛产业中种与用的知识,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植葛与用葛知识,来呈现该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同时发现,现代科学技术指导下的植葛产业在某些种植技术上并非“科学”,在利用方式上也较为单一。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若能充分认识和利用该作物,研究植葛与用葛的文化变迁,不仅能为当代植葛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与教训,还能为葛类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提供参考作用。
陈泂杉[8](2019)在《贵州省都匀市玫瑰花民族民间应用调研及科学验证》文中指出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和重瓣玫瑰的花,原产中国北部,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山东、江苏、浙江及广东最多。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有种植玫瑰的习俗,当地布依族群众常将玫瑰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加以利用,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乳腺疾病、解酒等。本地区玫瑰花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平浪镇,主要栽培品种为贵州蜜香食用玫瑰(以下简称蜜香玫瑰)。为获得平浪镇蜜香玫瑰生长环境、资源分布、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等一手资料,并验证蜜香玫瑰民族民间应用的科学性,为进一步保护和深挖蜜香玫瑰民族民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田野调查方法对都匀市平浪镇蜜香玫瑰花的资源分布、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抑菌实验、解酒实验对蜜香玫瑰部分药用价值进行了科学验证,研究结果如下:(1)资源调查结果:都匀市平浪镇蜜香玫瑰种植面积约200亩。蜜香玫瑰具有亩产高、花期长、香型独特、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贵州多雨少晴天气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具有较大开发潜力。(2)食用价值调查结果:当地含玫瑰花的食品包括玫瑰花茶、玫瑰花蜜、玫瑰花酱、玫瑰酱肉、玫瑰月饼、玫瑰酒、玫瑰醋、玫瑰饺子、玫瑰家常菜等。(3)药用价值调查结果:当地居民认为玫瑰花有和血、行血的作用,可以治疗跌打损伤、乳腺疾病、痛经、口腔异味及溃疡、解酒、美容养颜等药用价值。(4)抑菌实验结果:对于7种不同品种玫瑰花超纯水提取物,蜜香玫瑰的抑菌效果最好。对于蜜香玫瑰,极性大的溶剂萃取部位抑菌效果优于极性小的溶剂萃取部位抑菌效果;5月份采摘的蜜香玫瑰抑菌效果优于其他月份采摘的蜜香玫瑰。(5)解酒实验结果:服用蜜香玫瑰的小鼠比空白对照组醉酒潜伏期增加68%,睡眠反应时间和醒酒时间分别减少49%和41%。蜜香玫瑰解酒功效得以验证。结论: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掌握了玫瑰花资源分布、化学成分种类、药理作用等信息;通过田野调查获得都匀市平浪镇玫瑰花的资源分布、民间食用方法、民间药用方法等一手资料;通过抑菌实验、小鼠翻正反射实验验证了玫瑰花去除口腔异味、解酒功效,证明都匀市平浪镇居民对玫瑰花药用价值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为开发玫瑰花深加工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为研发以玫瑰花为原料的新药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王丹彤[9](2019)在《二氢杨梅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文中指出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藤茶、枳椇等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消炎抑菌、调节血脂、预防肿瘤以及解酒保肝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但其分子稳定性差、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低且生物利用度低不易吸收的缺点,极大的限制它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因此,本文利用脂质微/纳米载体技术负载DMY,并在制备过程中注重使用功能性的脂质及乳化剂,从而帮助解决DMY的应用瓶颈,为DMY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制备了一种用于负载DMY的纳米乳液体系(DMY-NE)。体系中DMY的含量为0.97±0.06%,包封率为73.36±1.59%。DMY-NE的平均粒径和PdI分别为86.63±0.41 nm和0.090±0.013;经考察,DMY-NE适于低温或常温储存,可稳定存放4周以上,且纳米乳液体系不影响DMY抗氧化能力的发挥。此外,在体外模拟DMY-NE的释放过程发现纳米乳液体系能减缓DMY的释放速率,并对DMY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进一步证明,DMY-NE能将DMY的生物可给率提高到91.92±2.05%,有效促进DMY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成为DMY在功能食品领域应用的重要策略之一。随后,本文分别制备了用于负载DMY的液态和固态自乳化体系(DMY-L-SEDS、DMY-S-SEDS)。在两种自乳化体系中DMY的含量分别达到5.01%和3.07%,分散在水介质中能自发形成粒径分别为67.82±0.20 nm和241.00±4.80 nm的微乳。此外,DMY-L-SEDS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且经固体化制备成DMY-S-SEDS后,能在多种储存条件下稳定存放10周以上。同时,DMY-S-SEDS的配方中富含的亚麻籽油能与DMY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使DMY-S-SEDS能发挥出比DMY更强的抗氧化能力。体外模拟消化的结果证实DMY-L-SEDS和DMY-S-SEDS能够分别将DMY的生物可给率提高约2.4倍和1.9倍。最后按照实际应用情况,将DMY-S-SEDS添加到胃内漂浮型片剂中,考察DMY在应用环境中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DMY-S-SEDS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且应用时能增DMY的累积溶出率,因此在功能食品领域极具应用价值。此外,本文以DMY:PC75=1:2(摩尔比)为反应比例制备一种用于负载DMY的磷脂复合物体系(DMY-PC75),复合率为91.26±2.17%。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DMY-PC75中的磷脂成分对DMY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强效果。体外释放行为表明DMY-PC75可以使DMY的释放过程减缓。体外模拟消化的结果证实DMY-PC75能够将DMY的生物可给率提高约2倍,因此运用磷脂复合物技术解决DMY存在的低溶解度和生物利用率的应用瓶颈,在功能食品领域极具开发和应用价值。最后,本文对载体化后体系的体内安全性和功效性展开评价。小肠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载体化前后DMY的体内安全性均较高。利用脂质微/纳米载体技术负载DMY能在避免损伤小肠粘膜的同时促进活性成分吸收。DMY解酒与防醉的功效性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三种脂质微/纳米载体均能显着提高DMY的解酒与防醉功效,其中液态的脂质微/纳米载体在提高活性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方面,展现出更好的效果。
李娜[10](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二、介绍几种解酒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种解酒食物(论文提纲范文)
(1)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缘起 |
3.苦荞醋饮、沙棘醋饮及其辅助治疗MAFLD的理论基础 |
4.研究假说 |
5.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中止研究标准 |
1.5 患者脱落标准 |
2.研究内容 |
2.1 确定研究方案 |
2.2 实验材料 |
2.3 患者招募、筛选与确定 |
2.4 患者分组 |
2.5 研究方案 |
2.6 结局指标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质量控制 |
2.9 伦理 |
2.10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结果 |
1.受试者一般资料分析 |
2.醋饮饮用组醋饮饮用情况及自我报告症状 |
3.受试者脂肪肝分级改善有效率比较 |
4.受试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
5.两组受试者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
6.受试者干预前后肝功能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受试者一般资料分析 |
2.醋饮饮用依从性分析 |
3.醋饮饮用组受试者自我报告症状 |
4.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脂肪肝的影响 |
5.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血脂、血糖、肝功能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6.团体线上健康教育 |
7.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8.对护理实践的启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利益冲突声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与相关术语释义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茶的源起与发展传播评述 |
一、茶的源起 |
(一)谁发现了茶 |
(二)茶为何用 |
(三)茶之称谓、关系及药用记载 |
二、茶的发展与区域传播缘起 |
(一)茶的种类沿革与品种药效 |
(二)茶的区域传播缘起 |
第二章 宋代茶的医药文献研究 |
一、本草着作中的茶 |
(一)植物属性与特征 |
(二)宋代本草着作之茶考 |
二、方书着作中的茶 |
(一)宋代茶方概况 |
(二)茶的组方用药 |
三、养生专着中的茶 |
(一)养生思想与茶的发展 |
(二)宋代养生专着中的茶 |
第三章 宋代文化中的茶医药 |
一、茶书中的茶 |
(一)独具特色的宋代茶书 |
(二)茶书中的医药体现 |
(三)茶书与茶医药的关系 |
二、诗词中的茶 |
(一)量多面广的茶诗词 |
(二)诗词中茶效的梳爬整理 |
(三)医药类茶诗词的特点 |
三、传统思想与茶医药文化 |
(一)儒家思想——因儒识茶 |
(二)道家思想——以茶修心 |
(三)佛家思想——茶禅一味 |
四、民俗中的茶医药 |
(一)品饮习俗中的医药观 |
(二)敬茶赐茶的医药体现 |
(三)时令饮茶的医药体现 |
第四章 宋代茶医药与文化的内在关联 |
一、疗身与疗神——茶医药体现 |
(一)疗身功效的发展轨迹 |
(二)疗神功效的崭露头角 |
(三)疗身与疗神花开并蒂 |
二、茶的医药文化载体——宋代茶道 |
(一)宋代的点茶与斗茶 |
(二)点茶中的茶医药文化体现 |
三、以物载文与以文传物——茶文化思辨 |
(一)以物载文——以茶为媒介的文化热现象 |
(二)以文传物——茶文化载体中茶的冷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查阅文献选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3)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蜂蜜的研究进展 |
1.1.1 蜂蜜的分类 |
1.1.2 蜂蜜的成分 |
1.1.3 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 |
1.1.4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 |
1.2 多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
1.2.2 蛋白质组学 |
1.2.3 代谢组学 |
1.2.4 多组学技术在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
1.3 展望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中蜂蜂蜜的营养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2.2.4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
2.2.5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 |
2.3.2 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2.3.3 中蜂蜂蜜对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代谢表型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动物实验设计 |
3.2.3 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分析 |
3.2.4 高分辨质谱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蜂蜂蜜提高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
3.3.2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筛选 |
3.3.3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 |
3.3.4 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
3.3.5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代谢通路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蜂蜂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动物实验设计 |
4.2.3 生化指标分析 |
4.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中蜂蜂蜜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
4.3.2 中蜂蜂蜜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动物实验设计 |
5.2.3 生化指标分析 |
5.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5.2.6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蜂蜂蜜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
5.3.2 中蜂蜂蜜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
5.3.3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氧化应激稳态 |
5.3.4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小鼠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动物实验设计 |
6.2.3 生化指标分析 |
6.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6.2.6 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
6.2.7 肝脏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
6.2.8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6.2.9 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
6.2.10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中蜂蜂蜜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 |
6.3.2 中蜂蜂蜜改善代谢紊乱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
6.3.3 中蜂蜂蜜重塑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 |
6.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饮食限制疗法的临床应用 |
1.1 饮食限制对肥胖的影响 |
1.2 饮食限制对高血压的影响 |
1.3 饮食限制对2 型糖尿病的影响 |
1.4 饮食限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
1.5 饮食限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 |
1.6 饮食限制对肿瘤的影响 |
1.7 饮食限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 |
1.8 饮食限制对外科手术的影响 |
1.9 饮食限制对其它疾病的影响 |
2 饮食限制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
2.1 饮食限制疗法的临床适应症 |
2.2 饮食限制疗法的禁忌症 |
3 饮食限制疗法的挑战和任务 |
1 服饵休粮涵义 |
1.1 休粮涵义 |
1.2 服饵涵义 |
1.3 服饵休粮涵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来源 |
2.2 检索词 |
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3.1 文献纳入标准 |
2.3.2 文献排除标准 |
2.3.3 检索与筛选结果 |
2.4 数据管理 |
2.4.1 数据库构建 |
2.4.2 术语规范 |
2.4.3 频数统计 |
3 结果 |
3.1 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概况 |
3.2 不同朝代服饵休粮文献分析结果 |
3.2.1 汉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2 魏晋南北朝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3 隋唐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4 宋金元时期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5 明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2.6 清代关于服饵休粮的记载 |
3.3 休粮方挖掘整理研究结果 |
3.3.1 常用休粮饵料 |
3.3.2 服饵休粮方食物使用情况 |
3.3.3 常用休粮方 |
3.3.4 休粮方制备方法 |
3.3.5 休粮方剂型 |
3.3.6 休粮方功效主治 |
4 讨论 |
4.1 常用休粮饵料分析 |
4.2 服饵休粮食物使用情况分析 |
4.3 常用休粮方分析 |
4.4 休粮方制备方法分析 |
4.5 休粮方剂型分析 |
4.6 休粮方功效主治分析 |
4.6.1 休粮方功效 |
4.6.2 休粮方主治 |
4.7 服饵休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4.7.1 服用方法 |
4.7.2 复食方法 |
4.7.3 注意事项 |
4.8 服饵休粮养生保健意义及应用价值 |
4.8.1 为现代休粮疗法提供借鉴 |
4.8.2 治疗疾病 |
4.8.3 开发保健品及药品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创新之处 |
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1 茶叶养生的概念 |
1.1 茶的概念 |
1.2 茶叶的概念 |
1.3 养生的概念 |
1.4 茶叶养生内涵 |
2 茶叶的品种 |
2.1 茶叶的种类及分类方法 |
2.2 近现代中国名茶举隅 |
2.3 域外茶叶的传播历程与名茶举隅 |
3 研究茶叶养生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茶叶与茶叶养生的起源与发展 |
1 远古至春秋时期 |
2 秦汉时期 |
3 唐及五代时期 |
4 宋金元时期 |
5 明清时期 |
6 近代时期 |
第三部分 历代文献关于茶性、茶效记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关键词选择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文献整理汇总 |
2 茶叶的性味、功效分析 |
2.1 红茶性味、功效分析 |
2.2 黄茶性味、功效分析 |
2.3 黑茶性味、功效分析 |
2.4 白茶性味、功效分析 |
2.5 青茶性味、功效分析 |
2.6 绿茶性味、功效分析 |
第四部分 不同体质的茶叶养生 |
1 中医体质学说 |
1.1 体质与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
1.2 中医体质学说的历史沿革 |
1.3 体质的分类方法 |
1.4 中医体质学说对茶叶养生的意义 |
2 九种体质的茶叶养生方法 |
2.1 平和体质的茶叶养生 |
2.2 气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
2.3 阳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
2.4 血瘀体质的茶叶养生 |
2.5 痰湿体质的茶叶养生 |
2.6 湿热体质的茶叶养生 |
2.7 气郁体质的茶叶养生 |
2.8 阴虚体质的茶叶养生 |
2.9 特禀体质的茶叶养生 |
3 九种体质用茶分类表 |
第五部分 茶叶养生的现代研究 |
1 茶叶的现代有效成分研究 |
1.1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 茶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
1.3 茶氨酸的药理作用研究 |
1.4 咖啡碱的药理作用 |
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探究 |
2.1 茶叶内的有害物质指什么? |
2.2 茶叶内有害物质的浸出规律 |
第六部分 合理饮茶与茶叶养生 |
1 茶在养生中常用的方法 |
1.1 茶叶的药用 |
1.2 茶叶的食用 |
1.3 茶叶的饮用 |
2 三因制宜的茶叶养生 |
2.1 不同人群的茶叶养生 |
2.2 不同季节的茶叶养生 |
2.3 不同地域的茶叶养生 |
2.4 不同年龄、季节、地域用茶分类表(表一、表二、表三) |
3 健康的饮茶方式 |
3.1 适时饮茶 |
3.2 适量饮茶 |
3.3 适温饮茶 |
4 饮茶禁忌 |
4.1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食物 |
4.2 不适宜与茶同服的药物 |
4.3 不适宜饮茶的特殊人群 |
总绪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
民族植物学 |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
藏区概况 |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
藏药的发展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地笋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田野点选择依据 |
第二章 地笋苗寨概述 |
第一节 地笋苗寨的生态环境 |
第二节 地笋苗寨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地笋苗寨的民族文化 |
第三章 地笋苗寨本土知识中的植葛与用葛 |
第一节 地笋苗寨葛之分布 |
第二节 本土知识中的植葛 |
第三节 本土知识中的用葛 |
第四章 地笋苗寨现代产业指导下的植葛与用葛 |
第一节 产业指导下的植葛 |
第二节 产业指导下的用葛 |
第三节 现代产业技术与本土知识的差异 |
第五章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植葛与用葛 |
第一节 历史上的规范植葛 |
第二节 历史上的广泛用葛 |
第三节 现代产业技术与历史知识的差异 |
第六章 葛类作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 |
第一节 创新利用葛类作物是时势所然 |
第二节 生态治理与生态维护的先锋 |
第三节 脱贫致富的生计选择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贵州省都匀市玫瑰花民族民间应用调研及科学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古代文献对玫瑰花药用价值的记载 |
(二)近现代对玫瑰花的研究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贵州省都匀市平浪镇蜜香玫瑰花民族民间应用调研 |
一、贵州省都匀市及平浪镇简介 |
(一)行政区 |
(二)自然环境 |
(三)气候条件 |
(四)土壤情况 |
(五)人口情况及风土人情 |
(六)平浪镇情况简介 |
二、贵州省都匀市平浪镇玫瑰花资源调查 |
(一)调查方法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结论 |
三、贵州省都匀市平浪镇玫瑰花民间应用调查 |
(一)调查过程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调查结论 |
第二章 玫瑰花抑菌活性研究 |
一、材料与实验仪器 |
(一)实验菌种 |
(二)主要材料和试剂 |
(三)主要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一)主要试剂及药物配制方法 |
(二)方法适用性验证 |
(三)玫瑰花抑菌活性有效部位筛选 |
(三)不同玫瑰花样品抑菌效果比较 |
(四)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一)菌种、实验环境、实验方法、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
(二)玫瑰花抑菌活性有效部位筛选结果 |
(三)不同玫瑰花样品抑菌效果比较 |
(四)不同玫瑰花样品MIC结果 |
四、结论 |
第三章 玫瑰花解酒效果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三、结论 |
结语与展望 |
一、玫瑰花民族民间药用价值科学性验证 |
二、玫瑰花开发利用建议及展望 |
(一)开发利用建议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9)二氢杨梅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氢杨梅素 |
1.2.1 二氢杨梅素的生理活性 |
1.2.2 二氢杨梅素的应用瓶颈与研究进展 |
1.3 脂质微纳米载体技术 |
1.3.1 纳米乳液 |
1.3.2 自乳化体系 |
1.3.3 磷脂复合物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纳米乳液的制备与评价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2.2.2 DMY在不同介质中溶解度的测定 |
2.2.3 正交实验 |
2.2.4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工艺考察 |
2.2.5 纳米乳液的表征 |
2.2.6 储存稳定性考察 |
2.2.7 抗氧化能力考察 |
2.2.8 体外释放 |
2.2.9 体外模拟消化 |
2.2.10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
2.3.2 脂质及乳化剂的筛选 |
2.3.3 正交实验 |
2.3.4 制备工艺的考察 |
2.3.5 纳米乳液的表征 |
2.3.6 储存稳定性考察 |
2.3.7 抗氧化能力考察 |
2.3.8 体外释放 |
2.3.9 体外模拟消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自乳化体系的制备与评价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液态自乳化体系的制备 |
3.2.2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固态自乳化体系的制备 |
3.2.3 自乳化体系的表征 |
3.2.4 储存稳定性考察 |
3.2.5 抗氧化能力考察 |
3.2.6 体外模拟消化 |
3.2.7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固态自乳化体系在片剂中的应用 |
3.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液态自乳化体系的制备 |
3.3.2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固态自乳化体系的制备 |
3.3.3 自乳化体系的表征 |
3.3.4 储存稳定性考察 |
3.3.5 抗氧化能力考察 |
3.3.6 体外模拟消化 |
3.3.7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固态自乳化体系在片剂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二氢杨梅素的磷脂复合物的制备与评价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二氢杨梅素测定方法的建立 |
4.2.2 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
4.2.3 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的表征 |
4.2.4 抗氧化能力考察 |
4.2.5 体外释放 |
4.2.6 体外模拟消化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氢杨梅素测定方法的建立 |
4.3.2 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
4.3.3 二氢杨梅素磷脂复合物的表征 |
4.3.4 抗氧化能力考察 |
4.3.5 体外释放 |
4.3.6 体外模拟消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内安全性及功效性评价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灌胃DMY-NE对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学研究 |
5.2.2 功效评价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灌胃DMY-NE对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学研究 |
5.3.2 功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10)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1.概念界定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 |
3.研究目标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
结论 |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
4.用作喻体的葡萄 |
结论 |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
3.石榴的文化意蕴 |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
(1)唐诗中的山石榴 |
(2)唐诗中的海石榴 |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
(2)唐诗的石榴专咏 |
①榴锦、红榴别称 |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
结论 |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
结论 |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
结论 |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
1.昆仑儿的木绵裘 |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
(3)生活中的木绵衣 |
结论 |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
结论 |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
3.南方的蔗糖交易 |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
结论 |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
1.唐文中的菩提树 |
2.唐文中的道树 |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
1.唐诗中的觉树 |
2.唐诗中的菩提树 |
3.唐诗中的菩提 |
4.唐诗中的道树 |
5.唐诗中的菩提子 |
结论 |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
1.高远林、坚林之称 |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
3.鹤林(鹤树)之称 |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
(2)唐诗中的七叶树 |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
1.唐诗中的娑罗 |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
3.唐诗中的“宝树” |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
结论 |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
(三)贝多异名辨析 |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
2.贝多的三花之称 |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
2.唐诗的三花题咏 |
3.唐诗的多罗书写 |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
1.唐文中的贝叶 |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
2.唐文中的三花 |
3.唐文中的贝多 |
4.唐文中的贝树 |
结论 |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介绍几种解酒食物(论文参考文献)
- [1]苦荞醋饮、沙棘醋饮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患者的作用研究[D]. 刘梦玥.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茶与中国医药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D]. 许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浩安. 西北大学, 2021(10)
- [4]服饵休粮古籍文献整理研究[D]. 祝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茶叶的体质养生文献研究[D]. 梁木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7]葛类作物种植与利用的文化变迁研究 ——以地笋苗寨为例[D]. 杨秋萍. 吉首大学, 2019(02)
- [8]贵州省都匀市玫瑰花民族民间应用调研及科学验证[D]. 陈泂杉.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2)
- [9]二氢杨梅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D]. 王丹彤. 东南大学, 2019(06)
- [10]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蜂蜜论文; 蜂蜜的作用与功效论文; 健康养生论文; 茶叶知识论文; 宋代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