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漆酚-铁化合物对有机硅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昊[1](2020)在《漆酚基异羟肟酸型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纳米胶束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生漆是我国特色经济林树种漆树的分泌物,生漆中主要成分漆酚是一种具有邻苯二酚结构的烷基酚类化合物,不饱和漆酚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是由于不同饱和度漆酚单体分离困难、漆酚结构不稳定、容易氧化聚合,限制了不饱和漆酚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与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公认的治疗癌症的重要靶点,HDAC抑制剂发现及合成已成为国内外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肿瘤靶点的不饱和漆酚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本文通过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纯度为90%以上三烯烷基漆酚单体,根据FDA批准使用的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SAHA结构设计系列的新型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通过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虚拟筛选出对HDAC2/HDAC8结合效果好的一些化合物,并进行化学合成,获得系列漆酚基HDAC靶向抑制剂类似物;通过体外评价其对HDAC2/HDAC8的抑制活性及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初步阐明构效关系;并通过检测其对肿瘤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的表达、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阐明抗肿瘤作用机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合物的ADMET性质进行预测,推测其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其成药潜力。通过合成两亲嵌段共聚物m PEG-PBAE,制备负载漆酚衍生物的p H响应性两亲共聚物胶束,获得低毒高效的纳米靶向抗肿瘤药物制剂。为生漆中不饱和漆酚作为新型HDAC抑制剂及抗肿瘤靶向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与应用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不饱和漆酚中三烯烷基漆酚以732型离子交换树脂负载银离子制备Ag+配位树脂,考察硝酸银浓度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绘制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等温吸附曲线及吸附动力学曲线,研究不同饱和度漆酚与银离子形成π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优化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三烯烷基漆酚的最佳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采用1 mol/L硝酸银溶液处理过的树脂在甲醇中对三烯烷基漆酚有较好吸附;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方程为q-1=0.1999C-1+0.0154;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Lagergren速率方程,拟合方程为ln51.04/(51.04-qt)=0.0165t。通过测定不同饱和度漆酚银离子配合物稳定常数,表明三烯烷基漆酚银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明显高于单烯和双烯烷基漆酚银离子配合物;动态吸附过程中Ag+配位树脂对三烯烷基漆酚的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12 mg/g的干树脂,在上样浓度为10 mg/m L,10%的乙酸乙酯甲醇溶液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1.5 BV/h的条件下,分离得到的三烯烷基漆酚的纯度可由61.24%提高到90.58%,回收率达到85.03%。(2)漆酚衍生物作为HDAC2/HDAC8抑制剂的设计、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以在漆酚烷基侧链尾部引入异羟肟酸基团,在脂肪链和苯环引入不同电子或位阻性的功能基团为设计思路,设计3个系列的30种新型漆酚衍生物作为潜在的HDAC抑制剂。并研究了所设计的漆酚衍生物对HDAC2/HDAC8的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情况。通过Glide对接打分筛选所设计的30个化合物对HDAC2/HDAC8的结合亲和力,其中10种化合物对HDAC2显示良好的Glide分数为-7.65至-8.47,10种化合物对HDAC8获得较好的对接分数为-8.18至-10.23。通过分子对接研究化合物与HDAC2/HDAC8作用力和结合方式,显示Zn2+螯合、氢键作用和疏水性相互作用对这些化合物与HDAC2/HDAC8的高结合亲和力起贡献作用。另外从轨迹稳定性、氢键动力学、HDAC2/HDAC8构象柔性、锌离子配位、结合自由能和能量组成等方面对化合物与HDAC2/HDAC8形成的复合物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复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低RMSD值、氨基酸残基具有低RMSF值、稳定的氢键和Zn2+螯合作用、低的结合自由能值,结合自由能量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范德华能和静电自由能为这些复合物体系的稳定性提供了主要贡献。(3)漆酚基异羟肟酸系列衍生物的化学合成选择与HDAC2/HDAC8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效果好且稳定结合的漆酚衍生物11种,研究其化学合成方法。以三烯烷基漆酚为原料,通过对其邻二酚羟基进行醚化反应,阻断漆酚氧化聚合,获得亚甲基醚漆酚,通过Diels-Alder、水解和缩合等反应,在三烯烷基漆酚侧链尾部引入异羟肟酸基团,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Schiemann(席曼)、氧化、还原等反应在漆酚烷基链引入羟基或羰基,在苯环中引入F、Cl、氨基、磺胺基、三氮唑、苯甲酰胺基、羟基或硝基等功能基团,成功合成11种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所有合成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ESI-MS、IR进行了确证。(4)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体外活性评价采用试剂盒检测11种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对HDAC2和HDAC8的抑制活性,化合物对HDAC8的抑制活性要优于HDAC2;其中6种化合物显示HDAC2抑制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82.84~145.07 n M,6种化合物显示HDAC8抑制IC50值为16.22~24.62n M,均优于阳性药SAHA。采用计算机软件对11种化合物的ADMET性质进行预测,表明其均具备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具有很好的成药特性。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对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对Hela和HCT-116细胞抑制效果较好,对A549细胞抑制效果最差;其中6种化合物显示Hela细胞抑制IC50值为2.47-24.27μM,6种化合物显示HCT-116细胞抑制IC50值为12.24-25.91μM,7种化合物显示MCF-7抑制IC50值为5.22-13.58μM,均优于阳性药SAHA。抗肿瘤构效关系分析表明,当苯环中引入Cl、F、硝基、羟基或甲磺酰胺基,烷基链引入羟基或羰基都可显着增加抗肿瘤广谱性、HDAC抑制和抗肿瘤生物活性;苯环或烷基链上取代基抑制活性强弱顺序为Cl>F>羟基>羰基>甲磺酰胺基>硝基>氨基>三氮唑>苯甲酰胺基。采用west-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的表达及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阐明漆酚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合物可显着诱导组蛋白H3和Tubulin的乙酰化表达,细胞凋亡和周期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能明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其主要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1和S期。(5)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p H响应性两亲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能采用一锅法,选用不同分子量的MPEG-NH2(Mn=2000或5000)和疏水胺单体(十二胺或十四胺),合成4种不同分子量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m PEG-PBAE),分别为m PEG2000-PBAE-C12、m PEG2000-PBAE-C14、m PEG5000-PBAE-C12和m PEG5000-PBAE-C14;通过IR、1H-NMR、GPC对4种共聚物的结构和分子量进行表征,4种共聚物分子量分别为7 666,8 920,10 666,11 920;考察了不同共聚物的CMC、粒径、zeta电位和载药量等性能,其中m PEG5000-PBAE-C12共聚物胶束的粒径大小合适,Zeta电位值最大,稳定性最好,载药量也最大。采用透析法制备负载漆酚衍生物的m PEG5000-PBAE-C12共聚物胶束,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负载漆酚衍生物共聚物胶束的处方进行优化,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载药共聚物胶束包封率EE%为80.68%,载药量DL%为23.45%,外观具有规则的球形结构,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60.1nm,Zeta电位值为33.4 m V,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考察了载药胶束的p H响应性和体外释药性,载药胶束在p H值为5.0的缓冲溶液中粒径增大和释药率明显高于p H值为6.5和7.4的缓冲溶液,p H值为5.0条件下72 h内累计释药率为98.7%,具有明显的p H响应性释药,采用MTT法体外评价载药胶束对HCT-116和A549肿瘤细胞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14.80和12.91μM,体外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游离漆酚衍生物。
郭佳音[2](2019)在《几种改性生漆的干燥及流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漆是一种在中国具有7000多年使用历史的天然优质涂料,它具有天然油包水乳液结构,同时也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生漆具有天然、环保的特性,以及耐腐蚀、超耐久性、抗菌性及光泽度好等优异的物理性能。但是,生漆也有一些不足,例如:生漆的致敏性、耐候性不好、干燥条件要求高及漆液粘度大不易施工等。本文针对生漆自然固化成膜过程需要特定温度湿度的问题,采用与快干剂复合或改善精制工艺等方法缩短生漆自然固化成膜时间,并研究改性生漆的物理机械性能和流变性能等,为生漆高性能化和施工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采用复合法,将天然生漆与快干剂A、B、C分别复合制备改性快干生漆,在两种干燥条件下固化成膜,并研究改性生漆漆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干燥性能、附着力、硬度)及改性生漆漆液的流变性能(粘度、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非牛顿指数n、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快干剂A、B、C在两种干燥条件下均能提高生漆干燥成膜速率,其中,在温度T=20?C,相对湿度R=60%的低温干燥条件下,快干剂B的实干干燥成膜速率提高88%;当m快干剂B:m生漆=10:100时,改性生漆漆膜的附着力提高4级;所有改性生漆漆膜的硬度没有变化。另外,改性生漆漆液均为假塑性流体;在角速度ω=6 rad/s的测定条件下,m快干剂A:m生漆=8:100和m快干剂B:m生漆=8:100的改性生漆漆液的粘度减小,m快干剂C:m生漆=10:100的改性生漆漆液的粘度增大;以上三种改性生漆漆液的牛顿性增强,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发生改变。根据生漆精制过程中,含水量、漆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精制时间对精制生漆漆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干燥性能、附着力、硬度)及精制生漆漆液的流变性能(粘度、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非牛顿指数n、触变性、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T=25℃,R=85%的干燥条件下,精制生漆的干燥成膜速率增大,其中,固含量为72%-74%的精制生漆,实干干燥成膜速率提高20%;所有精制生漆漆膜的硬度、附着力基本不变。另外,精制生漆漆液均为假塑性流体;在角速度ω=6 rad/s的测定条件下,精制生漆漆液粘度均减小;精制生漆漆液的牛顿性增强,触变性减小,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增大,粘弹性提高。根据提庄漆、黑推光漆(直接购买)的不同的生产工艺,研究提庄漆、黑推光漆漆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干燥性能、附着力、硬度)及生漆漆液的流变性能(粘度、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非牛顿指数n、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研究结果表明:在T=25℃,R=85%的干燥条件下,提庄漆的实干干燥成膜速率提高20%;黑推光漆的干燥成膜速率减小10%;提庄漆和黑推光漆漆膜的硬度、附着力基本不变。另外,提庄漆和黑推光漆漆液均为假塑性流体;在角速度ω=6 rad/s的测定条件下,提庄漆和黑推光漆漆液粘度增大;两者漆液的牛顿性增强,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增大,粘弹性提高。
杨俊威[3](2019)在《漆酚基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涂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综述石墨烯的特性、制备与改性方法、及其在防腐涂料方面应用的基础之上,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环氧化漆酚基衍生物,并以其为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剂和修饰剂,制备与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相溶性的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再以之为填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具有优异防腐性能的漆酚基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研究内容如下:(1)从漆酚的分子结构出发,分别利用漆酚酚羟基及长侧链上C=C的反应活性设计合成两种不同结构的漆酚缩水甘油醚。其中,利用漆酚长侧链上C=C与脂肪酸的环氧化反应,得到带两个酚羟基的漆酚缩水甘油醚—环氧化漆酚;利用漆酚酚羟基与环氧树脂在碱性条件下的开环反应得到保留有一个酚羟基的漆酚环氧树脂。再分别以上述环氧化漆酚衍生物为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剂和修饰剂,获得表面含有大量长碳链、环氧基团,在有机溶剂中呈良好分散性的环氧化漆酚改性石墨烯。(2)分别将上述制备的两种环氧化漆酚改性石墨烯作为填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研究环氧化漆酚改性石墨烯添加量对复合涂料固化动力学、热稳定性、抗腐蚀性、涂层润湿性、附着力、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修饰有含环氧基的长烷基链的石墨烯在环氧树脂基体中能够形成良好分散,通过界面作用,传递热量,有利促进固化反应;掺杂少量改性石墨烯可有效提高涂层硬度和热稳定性,有利发挥石墨烯片的阻隔作用,有效降低涂层吸水率及提高抗腐蚀性能。(3)利用漆酚环氧树脂改性的石墨烯(UE44-GO)加入富锌底漆中,部分取代锌粉,制备低锌含量的防腐涂料,探究漆酚基改性石墨烯对环氧富锌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0.075wt.%UE44-GO至20%低含锌量的环氧底漆中,涂层硬度、抗吸水率以及抗腐蚀性能得以明显提高,与70%较高含锌量的涂层性能接近。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UE44-GO,可取代富锌涂料中部分锌粉,不仅有利于提高涂料的防腐性能,而且有助于降低防腐涂料中锌粉的使用。这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张磊[4](2018)在《氧化石墨烯/漆酚基纳米复合涂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文中提出改性漆酚基复合树脂兼具了漆酚基树脂高交联密度和复合物的优点,成为了天然有机聚合物防腐涂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论文以纯漆酚为原料,采用多种工艺制备出改性漆酚基聚合物和不同类型的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将氧化石墨烯与上述聚合物结合使用制备出新型复合涂料,并研究改性漆酚基复合涂料的结构与复合涂层的物理力学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及防腐作用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机械混合和超声分散将改性氧化石墨烯(MGO)分散在漆酚缩甲醛(UFP)聚合物中,制备了不同MGO含量的氧化石墨烯/漆酚甲醛聚合物(MGO/UFP)涂层。研究了MGO对MGO/UF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物理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通过化学修饰后可均匀分散于UFP基体中,添加3.5 wt.%的MGO可显着提高UFP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及防腐性能。2.采用碱催化原位聚合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均匀地分散在漆酚甲醛聚合物(UFP)中,进一步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漆酚甲醛聚合物(GO/MWCNTs/UFP)复合涂层。研究了GO/MWCNTs/UF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与UFP相比,GO/MWCNTs/UFP复合涂层的硬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性均有明显提高。GO/MWCNTs/UFP复合涂层(0.5 wt.%GO/2.0 wt.%MWCNTs)的硬度和附着力等级分别达到6H和1级。GO通过化学键与MWCNTs结合,将MWCNTs均匀地分散于UFP中,并可显着提高UFP涂层的耐碱性。3.利用氧化石墨烯-氧化物/漆酚甲醛聚合物(GO-TiO2/UFP,GO-SiO2/UFP和GO-Y2O3/UFP)制备复合涂层,并证明氧化石墨烯-氧化物复合材料在金属基材的腐蚀保护方面的有效性。首先,使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二氧化钛负载在GO表面并合成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GO-TiO2)复合材料。使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和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合成氧化石墨烯-氧化钇(GO-Y2O3)复合物。基于3-乙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原硅酸四乙酯(TEOS)在乙醇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通过原位两步溶胶-凝胶法合成氧化石墨烯-氧化硅(GO-SiO2)复合物。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氧化物复合物(GO-TiO2,GO-Y2O3和GO-SiO2)的形貌和结构。随后,将GO-氧化物掺入UFP中以研究复合材料在金属基材的腐蚀保护中的有效性。与GO-TiO2/UFP和GO-Y2O3/UFP相比,GO-SiO2/UFP具有优异的耐碱性能。另外,GO通过共价键与APTES-TiO2交联,UFP中分散良好的GO-TiO2改善了UFP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很可能是由于UFP涂层基质内部的扩散途径受阻,防止腐蚀性介质的扩散。4.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漆酚基(MGO/UA)复合涂层,其所需固化时间比热固化大大缩短,仅为120 s;MGO/UA复合涂料耐热性得到改善,当MGO含量为1.5 wt.%时,硬度达到6H,附着力提高到1级;当MGO含量为2.0 wt.%时,漆膜具有较好的电化学腐蚀性能;MGO/UA复合漆膜的耐盐性能和耐酸性能优越,耐碱性能得到改善,耐腐蚀性能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MGO含量为1.0 wt.%的MGO/UA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较佳。5.使用硅烷偶联剂3-乙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合成了改性的纤维素纳米纤丝(APTES/CNF)并通过高强度超声波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纤维素纳米纤丝(GO-CNF)悬浮液,将改性后的GO-CNF水悬浮液添加到水性漆酚基涂料(WU)中,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纤丝(GO-CNF)水性漆酚基(WU)复合涂料,并将其分别涂覆到玻璃板和马口铁片上,制备成相应的复合涂膜。结果表明,当APTES-CNF含量为10 wt.%时,所制得漆膜的物理力学性能最好,硬度达到6H,附着力达到1级;当GO-CNF含量为5 wt.%时,漆膜的耐腐蚀性能显着改善。
齐志文,王成章,蒋建新[5](2018)在《漆酚的生物化学活性及其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简述了漆酚致敏机理、漆酚抗菌抗病毒活性和药用活性;总结了漆酚自聚涂料、漆酚-金属(盐)聚合物及漆酚-有机物聚合物新型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漆酚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王沈记[6](2018)在《漆酚金属聚合物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基于漆酚金属聚合物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以漆酚钛聚合物为基材,改性Cu2O为主要防污剂制备海洋防污涂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以松香改性Cu2O为主要防污剂(用量约20 wt%)的样板经浅海浸泡360 d后,基本无海洋生物附着,体现其优异的防污性能。2.其次,以漆酚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分别以辛胺、对三氟甲基苯胺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胺源,制备含不同官能团的漆酚基苯并恶嗪Ub、UF3和USi;然后在无水CuCl2的存在下,分别制得漆酚基苯并恶嗪铜聚合物PUb-Cu、PUF3-Cu和PUSi-Cu。通过FT-IR、XPS和TG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无水CuCl2的存在下,Ub、UF3和USi均与铜离子配位并在较低温度下开环聚合。3.最后,分别以PUb-Cu、PUF3-Cu和PUSi-Cu为防污涂料基材,以松香改性纳米氧化亚铜(用量小于20 wt%)为主要防污剂制备海洋防污涂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样板对水的接触角均大于98°,说明漆酚基苯并恶嗪铜聚合物防污涂料属于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经过60 d浅海浸泡实验,基本无大型海洋生物附着,表明漆酚型苯并恶嗪铜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
张萌[7](2016)在《漆酚基快干耐老化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漆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天然产物,可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使用,但是生漆干燥条件苛刻(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漆膜容易色变、龟裂等。这些导致其不能作为工业或户外涂料大面积的使用。为扩大天然生漆的应用范围,本文利用生漆主要成分漆酚的反应特点,制备一系列常温快速干燥型漆酚基涂膜。具体内容如下:1.漆酚(U)、氟树脂(HFR)按照不同的质量比例复合,加入固化剂,制备了常温下能够快速干燥的漆酚聚氨酯型复合涂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漆膜的结构,探讨了漆酚和氟树脂的质量比对漆膜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能、表面润湿性能、抗老化性能、耐化学介质及耐溶剂性能的影响,遴选出漆酚和氟树脂复合的最佳比例。在实验范围内:当氟树脂和漆酚的质量比为60:40时,所得的漆酚聚氨酯涂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抗老化性能。2.在漆酚/氟树脂的复合体系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测试了涂膜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性能、表面润湿性能、抗老化性能、耐化学介质性能及耐溶剂性能。结果表明: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综合性能优于漆酚聚氨酯涂膜的性能。在实验范围内,当氟树脂和漆酚的质量比为80:20时,所制得的纳米复合涂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疏水性能和抗老化性能。3.两种常用的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单体与漆酚反应制备含有Si-O-Si基团的漆酚有机硅聚合物膜U-Si1和U-Si2。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固化膜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耐化学介质性能、耐溶剂性能、耐热性能、表面润湿性能、抗老化性能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当漆酚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3:2时,所得到的有机硅聚合物固化膜综合性能相对优良,并且U-Si1膜的性能要优于U-Si2。
孙祥玲[8](2014)在《天然生漆/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天然生漆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改性等方法获得精制生漆、水基化生漆以及漆酚,并将其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主要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稳定性、流变性等溶液性质以及共混体系成膜物的微观形态、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探讨了共混体系的成膜条件、机理以及复合聚合物结构、组成与性能关系。(1)天然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的共混改性及其成膜性能天然生漆经精制后,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并成膜。研究结果表明:精制天然生漆与水性聚氨酯共混体系的稳定性提高;在以萜烯基水性聚氨酯为基体树脂的共混体系中,生漆含量小于20%时,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漆膜光滑致密,且随着生漆含量的增加,漆膜的热稳定性、光泽度、铅笔硬度、拉伸强度提高,耐水性增强;在以生漆为基体树脂的共混体系中,水性聚氨酯的加入缩短了生漆的成膜时间,使得漆膜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光泽度提高;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对生漆漆膜具有增韧作用,使得漆膜的柔韧性、附着力及抗冲击强度明显提高。(2)水基化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改性及其成膜机理采用复合乳化剂将天然生漆乳化成水包油型的稳定水基化生漆乳液(WRL),将其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按不同比例共混并成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烯醇(PVA)的乳化效果最好,最佳质量配比为7:3:10,乳化剂用量大于生漆质量的10%时能够形成稳定的乳液,粒径较小(<800nm)且分布均匀;水基化生漆/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体系乳液具有较好的离心稳定性,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呈现假塑性流体的性质;随水基化生漆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漆膜的成膜时间延长、铅笔硬度提高、柔韧性和附着力下降;漆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对共混体系成膜时间的影响最为显着。漆膜表干主要是水分的蒸发及粒子聚结的物理过程。温度、湿度、固含量通过影响水分的蒸发速度对漆膜的表干时间产生影响。实干过程以化学交联成膜和漆酶的催化成膜为主。温度较低时,酶促成膜作用更加显着,高温成膜条件下,以化学反应成膜为主。实干后在70℃下加热5 h,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及活泼氢全部反应,温度高于130℃时有利于生漆侧链中的不饱和双键氧化聚合,进一步交联成体型网络。(3)漆酚改性萜烯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成膜性能用乙醇法从生漆中提取漆酚(Ur),以漆酚与环氧氯丙烷(ECH)反应合成漆酚基缩水甘油醚(UDE)。将漆酚基缩水甘油醚(UDE)与萜烯基环氧树脂(TME)进行亲水化、羟基化改性,合成了一系列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乳液,并将其与聚异氰酸酯(D80)交联制备了改性水性聚氨酯聚合物。结果表明:TME与UDE质量比影响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乳液的黏度、稳定性、羟值及粒径分布。当TME与UDE质量比为1:1时,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乳液的性能最好;随UDE含量的增加,漆酚改性萜烯基水性聚氨酯的表面疏水性、耐水性及热稳定性提高,但漆膜的拉伸强度降低。增大TMP含量及n(-NCO)/n(-OH),可以提高交联度,改善漆膜的耐水性,使得漆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拉伸强度增大。最适宜的TMP含量为12%14%,n(-NCO)/n(-OH)为1.21.4。
孙祥玲,吴国民,孔振武[9](2014)在《生漆改性及其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生漆改性的几种途径及改性生漆在高性能防腐涂料、催化剂、吸附材料及传感器等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生漆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贺娜,张飞龙,张瑞琴[10](2011)在《漆树资源、环境与人类文化——漆树与科学技术》文中认为漆树资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漆文明。漆树具有高等植物的生态功能,并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质材料。生漆作为漆树的次生代谢产物,伴随人类走过7000多年的历程,成为世界文明史、科学技术史、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随着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创造以及物质化应用需求的增长,漆树资源的开发向多元化、深层次推进,从文化到人类经济社会,从髹漆艺术品到生物基材料产品,从医药保健品到精细化学品,从石油化工领域到军工产品等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桼彩光辉。
二、漆酚-铁化合物对有机硅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漆酚-铁化合物对有机硅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漆酚基异羟肟酸型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纳米胶束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漆中漆酚的化学组成 |
1.2.2 生漆中漆酚的氧化聚合性 |
1.2.3 生漆中漆酚的精制 |
1.2.4 漆酚的应用 |
1.2.5 生漆中漆酚单体的分离 |
1.2.6 漆酚的化学结构修饰 |
1.2.7 漆酚的生物活性 |
1.2.8 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
1.3 漆酚与HDAC抑制剂结构比较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Ag~+配位树脂络合吸附分离不饱和漆酚中三烯烷基漆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硝酸银浓度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2.3.2 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等温吸附 |
2.3.3 三烯烷基漆酚在Ag~+配位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2.3.4 不同饱和度漆酚银离子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
2.3.5 Ag~+配位树脂对三烯烷基漆酚的吸附机制 |
2.3.6 Ag~+配位树脂吸附三烯烷基漆酚的穿透曲线 |
2.3.7 最佳洗脱溶剂的选择 |
2.3.8 最佳洗脱剂流速 |
2.3.9 最佳上样漆酚溶液浓度 |
2.3.10 Ag~+配位树脂分离纯化三烯烷基漆酚的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3 漆酚衍生物作为HDAC抑制剂的设计、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新型漆酚衍生物的设计 |
3.2.2 漆酚衍生物与HDAC2和HDAC8的分子对接 |
3.2.3 漆酚衍生物与HDAC2和HDAC8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2.4 结合自由能的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漆酚衍生物的设计原理 |
3.3.2 虚拟筛选 |
3.3.3 分子对接 |
3.3.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3.3.5 结合自由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化学合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的合成 |
4.3.2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5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体外活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2.3 目标化合物的HDAC2/8 抑制活性评价 |
5.2.4 化合物的ADMET性质预测 |
5.2.5 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
5.2.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5.2.7 体外细胞凋亡试验 |
5.2.8 体外细胞周期试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的HDAC2/8 抑制活性评价结果 |
5.3.2 ADMET性质预测结果 |
5.3.3 系列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评价结果 |
5.3.4 Western Blotting结果分析 |
5.3.5 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评价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pH响应性两亲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能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 |
6.2.3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mPEG-PBAE)的合成 |
6.2.4 两亲嵌段共聚物mPEG-PBAE的表征 |
6.2.5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
6.2.6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配方优化 |
6.2.7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表征 |
6.2.8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pH响应性 |
6.2.9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释药性 |
6.2.10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两亲共聚物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mPEG-PBAE)的合成与表征 |
6.3.2 mPEG–PBAE共聚物胶束的CMC测定 |
6.3.3 四种共聚物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和载药量测定 |
6.3.4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 两亲共聚物胶束的配方 |
6.3.5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表征 |
6.3.6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两亲共聚物胶束的pH响应性 |
6.3.7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 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释药性 |
6.3.8 漆酚基异羟肟酸衍生物/ 两亲共聚物胶束的体外抗肿瘤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写对照表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2)几种改性生漆的干燥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快干生漆的制备及其干燥及流变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2.1 材料和试剂 |
1.2.2 样品制备 |
1.2.3 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1.3.1 生漆/快干剂制备改性快干漆膜的扫描电镜分析 |
1.3.2 生漆/快干剂制备改性快干漆膜的物理机械性能 |
1.3.3 生漆/快干剂制备改性快干生漆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精制生漆的制备及其干燥及流变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样品制备 |
2.2.3 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2.3.1 精制生漆的扫描电镜分析 |
2.3.2 纯生漆及其精制生漆的物理机械性能 |
2.3.3 精制生漆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提庄漆和黑推光漆的干燥及流变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样品制备 |
3.2.3 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3.1 提庄漆和黑推光的扫描电镜研究 |
3.3.2 提庄漆和黑推光漆的物理机械性能 |
3.3.3 提庄漆和黑推光漆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漆酚基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引言 |
0.2 环氧树脂的介绍 |
0.2.1 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
0.2.2 环氧树脂的种类 |
0.2.3 环氧树脂的改性 |
0.3 石墨烯的介绍 |
0.3.0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能 |
0.3.1 石墨烯的制备 |
0.3.2 石墨烯的在金属防腐中的应用 |
0.3.3 石墨烯的表面改性 |
0.4 漆酚 |
0.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0.5.0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0.5.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 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的制备 |
1.1 引言 |
1.2 实验部分 |
1.2.1 实验原材料和实验试剂 |
1.2.2 环氧化漆酚基衍生物的合成 |
1.2.3 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的合成 |
1.3 仪器与表征 |
1.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1.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1.3.3 热重(TG) |
1.3.4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1.3.5 拉曼光谱(Raman) |
1.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1.4 结果与讨论 |
1.4.1 环氧化漆酚基衍生物的合成 |
1.4.2 环氧化漆酚基衍生物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5 本章小结 |
2 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基材的处理 |
2.2.4 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2 热重(TG)的测试 |
2.3.3 接触角的测定 |
2.3.4 涂层吸水率的测定 |
2.3.5 涂层硬度的测定 |
2.3.6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 |
2.3.7 涂层防腐性能的测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环氧树脂/复合物固化动力学研究 |
2.4.2 复合膜的热重(TG)结果与分析 |
2.4.3 复合涂层润湿性研究 |
2.4.4 复合涂层本体性能研究 |
2.4.5 涂层防腐性能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UE44-GO)对富锌环氧涂料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环氧化漆酚基石墨烯/富锌涂料的制备 |
3.2.3 基材的处理 |
3.2.4 样板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环氧富锌涂层接触角的测定 |
3.3.2 环氧富锌涂层吸水率的测定 |
3.3.3 环氧富锌涂层硬度的测定 |
3.3.4 环氧富锌涂层附着力的测定 |
3.3.5 环氧富锌涂层防腐性能的测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环氧富锌涂层接触角分析 |
3.4.2 富锌涂层本体性能研究 |
3.4.3 环氧富锌涂层防腐性能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氧化石墨烯/漆酚基纳米复合涂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漆酚基聚合物防腐涂料 |
1.2.1 结构与性能 |
1.2.2 特点及应用 |
1.2.3 国内漆酚基聚合物涂料的研究 |
1.3 金属腐蚀 |
1.3.1 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后果 |
1.3.2 防腐蚀方法及技术 |
1.4 防腐涂料 |
1.4.1 有机涂层的防腐作用及机理 |
1.5 纳米材料及漆酚基防腐复合涂料 |
1.5.1 纳米材料的概况 |
1.5.2 GO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5.3 MWCNTs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5.4 氧化物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5.5 SiO_2及其在防腐涂料中的研究 |
1.6 纳米纤维素/水性漆酚基防腐涂料 |
1.7 光固化法漆酚基防腐涂料 |
1.8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9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10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改性氧化石墨烯/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改性氧化石墨烯MGO悬浮液的合成及分散稳定性研究 |
2.2.4 MGO/UFP复合涂料的合成 |
2.2.5 MGO/UFP复合涂层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表征 |
2.3.2 扫描电镜图谱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2.3.4 X射线衍射图谱测试 |
2.3.5 耐热性测定 |
2.3.6 漆膜干燥时间测试 |
2.3.7 漆膜厚度测试 |
2.3.8 漆膜光泽度测试 |
2.3.9 漆膜铅笔硬度的测试 |
2.3.10 漆膜附着力的测试 |
2.3.11 电化学测试 |
2.3.12 防腐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GO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 |
2.4.2 MGO/UFP复合涂层的红外表征 |
2.4.3 MGO/UFP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2.4.5 MGO/UFP复合涂层的X射线衍射表征 |
2.4.6 MGO/UFP复合涂层的热性能分析 |
2.4.7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2.4.8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2.4.9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2.4.10 MGO/UFP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 |
2.5 防腐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3.2.4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3.2.5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漆酚缩甲醛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复合涂层的红外表征 |
3.4.2 复合涂层的结构和形貌 |
3.4.3 复合涂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3.4.4 复合涂层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3.4.5 MWCNTs悬浮液分散稳定性 |
3.4.6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3.4.7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3.4.8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3.4.9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氧化物/漆酚缩甲醛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APTES-GO和APS-GO的合成 |
4.2.4 改性GO-TiO_2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5 改性GO-Y_2O_3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6 改性GO-SiO_2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7 改性GO-Oxides/UFP复合涂料的合成及试样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GO-Oxides/UFP的红外表征 |
4.4.2 GO-Oxides/UFP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 |
4.4.3 GO-Oxides/UFP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4.4.4 GO-Oxides/UFP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4.4.5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4.4.6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4.4.7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4.4.8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4.5 防腐蚀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聚漆酚乙酸酯复合涂料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氧化石墨烯/漆酚基涂料的调制及光固化试样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漆膜红外表征 |
5.4.2 漆膜表面的扫描电镜表征 |
5.4.3 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5.4.4 耐热性分析 |
5.4.5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5.4.6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5.4.7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聚漆酚水性复合涂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漆酚基乳化剂的合成 |
6.2.4 水性漆酚基乳液的制备 |
6.2.5 改性纳米纤维素纤丝悬浮液的制备 |
6.2.6 改性GO悬浮液的制备 |
6.2.7 改性GO-CNF悬浮液的制备 |
6.2.8 改性CNF/聚漆酚水性复合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6.2.9 改性GO-CNF/聚漆酚水性涂料的调制及试样制备 |
6.3 测试与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红外表征 |
6.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6.4.3 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 |
6.4.4 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6.4.5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分析 |
6.4.6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6.4.7 涂层耐化学腐蚀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漆酚的生物化学活性及其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漆酚的生物化学活性 |
1.1 致敏机理 |
1.2 抗菌、抗病毒活性 |
1.3 药用活性 |
2 漆酚的应用 |
2.1 涂料 |
2.2 新型材料 |
2.2.1 漆酚-金属 (盐) 聚合 |
2.2.2 漆酚-有机物聚合 |
3 结语与展望 |
(6)漆酚金属聚合物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海洋防污涂料研究进展 |
1. 海洋污损 |
2. 污损相关成本 |
3. 海洋防污的历史 |
4. 防污涂料的研究现状 |
二、漆酚的研究现状 |
1. 漆酚基改性树脂 |
2. 漆酚基金属高聚物 |
3. 漆酚基非金属高聚物 |
4. 漆酚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5. 紫外光固化漆酚基复合涂料 |
6. 漆酚型苯并恶嗪涂料 |
三、实验可行性分析 |
四、设计思路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漆酚钛聚合物防污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1.1 前言 |
1.2 实验部分 |
1.2.1 实验药品 |
1.2.2 实验仪器 |
1.2.3 试样的制备 |
1.2.3.1 UTP防污涂料的制备 |
1.2.3.2 浅海浸泡试验样板的制备 |
1.2.3.3 壳聚糖改性Cu_2O的制备 |
1.2.3.4 松香改性Cu_2O的制备 |
1.2.3.5 膨润土改性Cu_2O的制备 |
1.2.4 测试方法和仪器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UTP防污涂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
1.3.2 UTP防污涂料的耐热性能 |
1.3.3 UTP防污涂料的表面性能 |
1.3.4 UTP防污涂料Cu~(2+)渗出速率的测定 |
1.3.4.1 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
1.3.4.2 防污涂料Cu~(2+)渗出速率的测定 |
1.3.5 UTP防污涂料实海挂板结果分析 |
1.3.6 UTP防污涂料表观形貌分析结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漆酚型苯并恶嗪单体及其金属聚合物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Ub-Cu、PUF_3-Cu和PUSi-Cu的制备路线 |
2.3.2 Ub、UF_3和USi的结构表征 |
2.3.3 PUb-Cu、PUF_3-Cu和PUSi-Cu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漆酚型苯并恶嗪铜聚合物防污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漆酚型苯并恶嗪铜聚合物溶液的配制 |
3.2.3.2 松香改性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 |
3.2.3.3 PUb-Cu防污涂料的制备 |
3.2.3.4 PUF_3-Cu防污涂料的制备 |
3.2.3.5 PUSi-Cu防污涂料的制备 |
3.2.3.6 浅海浸泡试验样板的制备 |
3.2.4 分析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3.3.2 防污涂料表面性能测试 |
3.3.3 防污涂料Cu~(2+)渗出速率的测试 |
3.3.4 防污涂料实海挂板结果分析 |
3.3.5 防污涂料表观形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漆酚基快干耐老化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 生漆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
1. 漆酚的成膜机理研究 |
2. 漆酚基涂料的研究概况 |
3. 生漆的老化过程及改性研究 |
二. 氟碳涂料简介 |
1. 氟碳涂料的定义 |
2. FEVE氟碳树脂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
三. 纳米复合涂料 |
1. 纳米复合涂料的概况 |
2. 纳米TiO_2的特性 |
3. 纳米TiO_2在涂料中的应用 |
四. 有机硅涂料 |
1. 有机硅简介 |
2. 硅烷的结构特点和化学通性 |
3. 有机硅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固化方式 |
五. 实验可行性分析 |
六. 设计思路 |
七.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漆酚聚氨酯型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1 前言 |
1.2 实验部分 |
1.2.1 实验药品 |
1.2.2 实验仪器 |
1.2.3 实验步骤 |
1.2.4 分析测试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漆酚聚氨酯膜的物理机械性能 |
1.3.2 漆酚聚氨酯膜的红外光谱 |
1.3.3 漆酚聚氨酯膜的表面润湿性能 |
1.3.4 漆酚聚氨酯的耐溶剂性能 |
1.3.5 漆酚聚氨酯膜的耐化学介质性能 |
1.3.6 漆酚聚氨酯膜的耐热性能 |
1.3.7 漆酚聚氨酯膜的耐老化性能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 |
2.3.2 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表面润湿性能 |
2.3.3 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耐溶剂性能 |
2.3.4 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耐化学介质性能 |
2.3.5 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耐热性能分析 |
2.3.6 漆酚基纳米复合涂膜的抗老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漆酚有机硅聚合物的实验过程及现象 |
3.3.2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涂膜的红外表征 |
3.3.3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涂膜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 |
3.3.4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的表面润湿性能 |
3.3.5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的耐溶剂性能 |
3.3.6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涂膜的耐化学介质性能 |
3.3.7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涂膜的耐热性能分析 |
3.3.8 漆酚有机硅聚合物涂膜的耐老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天然生漆/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生漆的研究现状 |
1.2.2 组分水性聚氨酯的研究现状 |
1.2.3 天然高分子/水性聚氨酯复合改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设计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设计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天然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的共混改性及其成膜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2.2.2 试样的制备方法 |
2.2.3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天然生漆的精制 |
2.3.3 天然生漆含量对共混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2.3.5 以生漆为基体树脂的共混体系的漆膜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水基化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改性及其成膜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3.2.2 水基化生漆乳液的制备方法 |
3.2.3 水基化生漆漆膜的制备方法 |
3.2.4 水基化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乳液及漆膜的制备方法 |
3.2.5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天然生漆水基化乳化剂的选择 |
3.3.2 水基化生漆漆膜性能 |
3.3.3 水基化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改性及其成膜性能 |
3.3.4 水基化生漆与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共混体系的成膜机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漆酚改性萜烯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成膜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4.2.2 漆酚基缩水甘油醚的合成原理及制备方法 |
4.2.3 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的合成原理及制备方法 |
4.2.4 漆酚改性萜烯基水性聚氨酯漆膜的制备方法 |
4.2.5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漆酚基缩水甘油醚的结构表征 |
4.3.2 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的结构表征 |
4.3.3 TME与UDE质量比对漆酚改性萜烯基多元醇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4 TME与UDE质量比对漆酚改性萜烯基水性聚氨酯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5 扩链剂TMP含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6 n(-NCO)/n(-OH)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生漆改性及其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漆的主要成分及成膜机理 |
2 生漆的改性方法 |
2. 1 漆酚改性树脂 |
2. 2 亲水改性 |
2. 3 与元素化合物反应改性 |
2. 4 纳米粒子改性 |
3 改性生漆的应用 |
3. 1 涂料 |
3. 2 催化剂 |
3. 3 吸附材料 |
3. 4 传感器 |
4 展望 |
(10)漆树资源、环境与人类文化——漆树与科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3 漆树与科学技术 |
3.1 生漆的组成和结构 |
3.1.1 漆酚 |
3.1.2 漆酶 |
3.1.3 漆多糖 |
3.1.4 水分 |
3.2 生漆的成膜过程 |
3.3 生漆的性能特点 |
3.4 漆籽 |
3.4.1 漆蜡 |
3.4.2 漆籽油 |
3.4.3 漆饼渣的化学成分 |
3.5 生漆基材料开发技术 |
3.5.1 生漆精制加工 |
3.5.1.1 提庄漆 |
3.5.1.2 朱合漆 |
3.5.1.3 赛霞漆 |
3.5.1.4 透明精制漆 |
3.5.1.5 彩色生漆 |
3.5.1.6 推光漆 |
3.5.1.7 快干漆 |
3.5.1.8 生漆古建筑漆 |
3.5.2 漆酚基生物涂料开发 |
3.5.2.1 漆酚缩甲醛防腐漆 |
3.5.2.2 漆酚环氧树脂 |
3.5.2.3 漆酚有机硅树脂 |
3.5.2.4 漆酚有机钛树脂 |
3.5.2.5 漆酚不饱和聚酯 |
3.5.2.6 生漆基水性涂料 |
3.5.2.7 生漆基纳米材料 |
3.5.2.8 生漆基复合材料 |
3.5.2.9 选矿摇床耐磨精制漆 |
3.5.3 生漆功能树脂开发技术 |
3.5.3.1 漆酚树脂功能催化剂 |
3.5.3.2 漆酚树脂吸附材料 |
3.5.3.3 漆酚抗氧剂 |
3.5.3.4 漆酚基乳化剂 |
3.6 漆籽精细化加工和炼制技术 |
3.6.1 漆蜡、油的提取 |
3.6.2 脂肪酸和甘油精制 |
3.6.3 脂肪酸蔗糖酯的制备 |
3.6.4 脂肪酸异丙酯的加工 |
3.6.5 高级脂肪酸醇的加工 |
3.6.6 生物质能炼制技术 |
四、漆酚-铁化合物对有机硅聚合物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漆酚基异羟肟酸型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纳米胶束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周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2]几种改性生漆的干燥及流变性能研究[D]. 郭佳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漆酚基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涂料中的应用[D]. 杨俊威.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4]氧化石墨烯/漆酚基纳米复合涂料的研制与性能表征[D]. 张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5]漆酚的生物化学活性及其应用进展[J]. 齐志文,王成章,蒋建新.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8(04)
- [6]漆酚金属聚合物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D]. 王沈记.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漆酚基快干耐老化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萌.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天然生漆/萜烯基水性聚氨酯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孙祥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05)
- [9]生漆改性及其应用进展[J]. 孙祥玲,吴国民,孔振武.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4(02)
- [10]漆树资源、环境与人类文化——漆树与科学技术[J]. 贺娜,张飞龙,张瑞琴. 中国生漆,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