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生物多样性”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郝韵[2](2021)在《中亚国家生态政策差异性及其效果评价》文中认为本研究中,中亚国家专指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该地区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国际关注,包括水资源使用过量、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特别是由过度灌溉造成咸海来水锐减引发的咸海危机,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缩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中亚五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广泛且深远,为改变现状,中亚五国相继出台生态政策法规,体现国家立场和对咸海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各国生态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将有利于掌握政策体系的成效和现存问题,可为中亚国家今后联合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促进上海合作组织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同时支撑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因此,本研究以中亚国家生态政策为核心研究对象,以政策评价理论为指导,以“中亚生态环境恶化——政策和管理差异性影响生态保护——单一国家政策效果欠佳——构建生态政策协调国际机制”为基本逻辑框架,采用文献与归纳、实地调研、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案例分析、遥感与GIS、数据包络分析、规范与实证分析方法,探究中亚五国生态保护政策、生态管理的差异性,以及政策差异性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开展生态保护政策效果综合评价,将遥感地理分析方法引入政策效果分析的研究框架,对中亚地区现存区域机制和国际机制分析及评估,提出上海合作组织参与该地区生态治理的路径方案。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中亚五国生态保护政策差异性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中亚五国生态保护政策完善程度不同,各国在制定本国生态环境政策时本位现象突出,行动步调不一致,直接导致咸海生态危机;中亚五国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生态政策侧重点不尽相同,难以在政策层面协商一致;中亚五国生态管理主体及其地位不同,导致利益诉求多样化,各国在联合解决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沟通渠道不畅,决策过程复杂,时间成本较大。二、中亚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效果具有空间特征,其影响因素多样。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和工农业发展均衡地区的生态保护政策相对有效,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大城市生态政策效果较好;生态保护政策效果相对较差的地区为资源开发型区域,经济主要依靠石油、铁等矿产资源采掘、加工业,生态环境压力大。三、解决中亚地区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组织统一协调,制定各国认可的区域生态环境政策。生态保护政策效果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水平、科技进步、发展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组织在协调中亚五国制定区域生态环境政策时需拓宽思路,兼顾自然、社会、经济多角度制定区域系统的生态保护政策。四、构建中国参与中亚生态环境治理的合作路径。中国应以大国担当的责任,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发挥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要坚持双轮驱动,智力基础设施是关键、物质基础设施是基石,协调中亚国家加强生态保护重点领域的多边合作,倡导绿色丝绸之路。
李秀敏[3](2020)在《青藏高原琵甲族部分属的系统发育与历史生物地理学》文中认为琵甲族Blaptini是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昆虫中1个十分重要类群,主要分布于亚洲中东部。迄今为止,该族昆虫全球已描述746种(亚种),隶属于6亚族27属,中国已报道20属271种(亚种)。学术界对该类群的分类研究关注颇多,并构建了多样化的分类体系,尤以Medvedev(2001)的5亚族23属分类系统和任国栋(2016)的6亚族27属分类系统较为完善,但这些分类系统均依据比较形态学特征而建立。为验证已有基于形态学数据建立的分类系统的可信性,本文以中国琵甲族的12个代表属为研究对象,基于3个线粒体基因(COI;Cytb;16S rDNA)和1个核基因(28S rDNA-D2)片段的DNA序列,对该族部分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和可能起源时间进行了初步探索;依据青藏高原特有属——小琵甲属Gnaptorina 28个种的58个样本构建了该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并进行了分子物种界定、分子钟定时和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初步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4个基因片段建立了首个小琵甲属Gnaptorina的分子系统发育树通过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Generalized Mixed Yule Coalescent(GMYC)和Poisson Tree Processes(PTP)3种分子物种界定方法,对该属28个形态物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评估,得出了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的结果,验证了大部分已知种和4个新种的有效分类地位。依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重新划分了3个亚属,保留了小琵甲亚属Gnaptorina Medvedev,2009的地位,确定了北方小琵甲亚属Boreoptorina Medvedev,2009为西方小琵甲亚属Hesperoptorina Medvedev,2009的次异名,同时建立并描述了1个新亚属——南方小琵甲亚属Austroptorina Bai,Li&Ren subgen.n.,还对部分种进行了修订,将东达山小琵甲Gnaptorina(Hesperoptorina)dongdashanensis Shi,2013从Hesperoptorina转移至Gnaptorina,将波小琵甲岷县亚种Gnaptorina(Gnaptorina)potanini minxiana Medvedev,2008从亚种提升为种,即Gnaptorina(Gnaptorina)minxiana Medvedev,2008 stat.nov。2.推断了小琵甲属Gnaptorina可能的起源时间和祖先分布地基于28种小琵甲(58份样本)的DNA序列和地理分布等信息,通过分子钟标记和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推断了小琵甲属Gnaptorina起源于始新世(Eocene),其祖先分布地可能是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青藏高原主体及高原隆升过程中形成的山脊、河流成为天然的地理屏障。众多被隔离的“岛屿状”生物地理区域阻止了该属物种的扩散,阻断了物种或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加速了特有种和异域种的形成,从而影响了该属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小琵甲属在青藏高原有着漫长的进化史,其扩散路线推测以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为中心,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逐渐向四周纵向、横向扩散。显着的地理异质性和生态位选择可能是青藏高原小琵甲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不同的地理种群在相对独立区域内逐渐演化,形成了现有的多样性分布格局。3.确定了琵甲族部分属定义的准确性(是否为单系群),并比较合理地解释了部分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别是:(1)初步揭示了琵甲族部分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亚琵甲属Asidoblaps、肋琵甲属Blaptogonia、贝琵甲属Belousovia和贞琵甲属Agnaptoria的关系较近;齿琵甲属Itagonia属和小琵甲属Gnaptorina的亲缘关系较近;(2)研究结果显示:侧琵甲属Prosodes、亚琵甲属Asidoblaps、肋琵甲属Blaptogonia、贝琵甲属Belousovia和贞琵甲属Agnaptoria的单系性得到了分子证据的支持。齿琵甲属Itagonia 3种和伪琵甲属Pseudognaptorina 1种与小琵甲属Gnaptorina的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上共同构成了1个单系群;地琵甲属Dila的1种与乾琵甲属Coelocnemodes的2种在系统发育树上共同构成了1个单系群。(3)重新修订了齿琵甲属Itagonia、伪琵甲属Pseudognaptorina和地琵甲属Dila共7个物种的分类地位。经重新检视模式标本和定名标本,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重新评估了齿琵甲属Itagonia、伪琵甲属Pseudognaptorina和地琵甲属Dila的分类地位,认为这3个“问题属”的部分物种归属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即原齿琵甲属Itagonia的3个种(真齿琵甲Itagonia mera Medvedev,1998,察隅齿琵甲Itagonia zayica Shi&Ren,2007和巴宿齿琵甲Itagonia baxoica Liu&Ren,2009)从Itagonia转移至Gnaptorina;原伪琵甲属Pseudognaptorin的3个种(钝脊伪琵甲Pseudognaptorin obtuse Shi,Ren&Merkl,2007,隆颊伪琵甲Pseudognaptorin exsertogena Shi,Ren&Merkl,2007和扁平伪琵甲Pseudognaptorin flata Liu&Ren,2009)从Pseudognaptorina也转移至Gnaptorina;原地琵甲属Dila的波密地琵甲Dila bomina Ren&Li,2001从Dila转移至Coelocnemodes。修订后的小琵甲属Gnaptorina,齿琵甲属Itagonia和乾琵甲属Coelocnemodes的单系性也得到了分子证据的充分支持。4.推断了琵甲族的起源时间及部分属的分化时间通过对琵甲族分歧时间的估算,中国琵甲可能起源于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末期(大约80.9百万年前),而渐新世(Oligocene)和中新世(Miocene)是琵甲族的快速辐射进化时期。琵甲族的分化可能与青藏高原在渐新世(Oligocene)到始新世(Eocene)末不断抬升而引起地质结构的剧烈变化有关。持续的造山运动造成局部的地理隔离成种事件,也促使特有属、种在该时期得以快速辐射演化。5.发现并描述1个新亚属、7个新物种和7个新组合通过比较形态学和分子物种界定技术相结合,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琵甲中发现并描述1个新亚属—南方小琵甲亚属Austroptorina Bai,Li&Ren subgen.n.;7个新物种,分别是来自中国西藏的肋琵甲属Blaptogonia新种1个:陈塘肋琵甲Blaptogonia zhentanga Bai Li&Ren,2018(模式产地:西藏);来自中国西藏和四川的小琵甲属Gnaptorina新种6个:尖角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acutangula Bai,Li&Ren,2019(模式产地:四川),粗胫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crassitibia Bai,Li&Ren,2019(模式产地:四川),宽翅小琵甲Gnaptorina(Hesperoptorina)ampliptera Bai,Li&Ren sp.nov.(模式产地:四川),窄茎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artipenis Bai,Li&Ren sp.nov.(模式产地:四川),钝齿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crenata Bai,Li&Ren sp.nov.(模式产地:四川)和磨光小琵甲Gnaptorina(Austroptorina)polita Bai,Li&Ren sp.nov.(模式产地:西藏);7个新组合:钝脊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obtuse(Shi,Ren&Merkl,2005)comb.nov.;隆颊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exsertogena(Shi,Ren&Merkl,2005)comb.nov.;扁平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flata(Liu&Ren Merkl,2009)comb.nov.;巴宿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baxoica(Liu&Ren,2009)comb.nov.;真小琵甲Gnaptorina(Gnaptorina)mera(Medevedev,1998)comb.nov.;察隅小琵甲Gnaptorina(Austroptorina)zayica(Shi&Ren,2007)comb.nov.;波密乾琵甲Coelocnemodes bomina(Ren&Li,2001)comb.nov.
赛哈娜[4](2020)在《内蒙古东部敖包祭祀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基于翁牛特旗村落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敖包祭祀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仪式,源于萨满教的祭祀仪式。祭祀仪式起初由萨满主持,后因藏传佛教的传入改由喇嘛主持。因此,敖包祭祀既有佛教文化色彩,也有地方文化特色。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的敖包祭祀拥有自己的固定仪式,祭祀仪式包括恢复敖包、打扫整理、桑塔力比呼(sang talbihv)、供祭祀品、达拉拉嘎阿布呼(dalalga abhv)、享受敖包合石格(hesig)、举行那达慕等内容。敖包祭祀包含丰富的象征符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其象征意义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敖包祭祀随时代发展的同时,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功能。近20年间,国内外对敖包祭祀的研究有许多,但目前还没有对翁牛特旗的布囧黑敖包和布拉嘎敖包的祭祀研究。本文根据对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两个村落的田野调查,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了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象征意义,以期深入了解蒙古族民俗宗教文化,呈现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象征意义及价值。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为全文作铺垫;第二部分对田野点的概括描述,更好的了解当地敖包习俗的背景;第三部分描述了翁牛特敖包祭祀的历史,方便理解当地敖包的来源以及祭祀状况;第四部分详细的记录了翁牛特两个敖包祭祀仪式,以便下一章的分析;第五部分运用象征的理论,分析翁牛特蒙古人生活中的象征体现以及敖包祭祀的象征意义;第六部分总结文章,翁牛特敖包祭祀象征研究在蒙古族敖包祭祀研究的价值、敖包祭祀对象征人类学的启发以及保护和传承以敖包为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丁延龙[5](2019)在《白刺灌丛沙堆演化对地表蚀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灌丛沙堆为典型的风积地貌,在控制地表风蚀,阻滞流沙前进方面具有显着作用。本文以我国西北典型荒漠区吉兰泰盐湖北部沙垄内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及以空间代替时间等方法,分析了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灌丛沙堆从演化初期到末期不同阶段内白刺灌丛沙堆形态变化;测定了各阶段白刺灌丛沙堆近地层风速、输沙状况;并采集了灌丛沙堆沉积物,分析了风蚀活动对沉积物机械组成的影响;揭示了灌丛沙堆表面风沙活动对其蚀积分布的影响及沙堆形态的演变规律;探讨了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植被、沙堆形态变化与灌丛沙堆表面风沙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以下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域内白刺灌丛沙堆沿NW-SE走向平行于沙垄分布于垄间低地内。流动沙垄、半固定沙垄和固定沙垄中白刺灌丛沙堆分布密度分别为42.00个/hm2、50.67个/hm2和76.67个/hm2。流动沙垄中白刺灌丛沙堆均为发育、成熟阶段,半固定沙垄内10%的白刺沙堆出现退化现象,固定沙垄中退化阶段灌丛沙堆达到52.03%、衰亡阶段为15.11%。灌丛沙堆高度多在2.0m以下,超过40.00%的沙堆长度在5.0~7.5m之间。沙堆高度、长度、宽度等参数均呈现为成熟阶段>退化阶段>衰亡阶段>发育阶段。随着灌丛沙堆的发展,沙堆固沙量增加,在成熟阶段达到最大,沙堆衰退后逐渐降低。(2)在灌丛沙堆演化前期,白刺在群落中呈优势地位。随着白刺灌丛的退化,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白刺主导地位下降。在灌丛沙堆演化后期,草本植物缺乏白刺枝叶遮蔽,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灌丛群落趋于衰败。在灌从沙堆演化进程中,白刺植被盖度、枝条密度、枝条高度先增加后降低,而枝条直径、枯死率表现为持续增加。在灌丛沙堆不同部位,植被盖度、枝条密度、枝条长度、枝条高度均表现为迎风面>侧面>背风面,且坡面上部植被分布状况好于下部。(3)白刺灌丛沙堆表面流场分为迎风坡前减速区、迎风坡加速区、坡顶最大加速区、背风坡涡流区、背风坡后恢复区及侧面加速区。地表输沙量大小表现为坡顶>迎风坡>背风坡。不同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对近地层输沙量的降低能力大小依次为:成熟阶段>退化阶段>发育阶段>衰亡阶段,分别为各自对照点输沙量的6.18%、11.04%和45.40%和75.69%。灌丛沙堆表面植被通过阻滞气流运行速度,使风沙流分布高度降低,趋向于贴近地表。(4)研究区白刺灌丛沙堆土壤机械组成以极细沙、细沙和中沙为主,含量超过80%。沙堆表层沉积物颗粒分布均为单峰型,粒径多在100~300μm范围内。成熟阶段颗粒分选性较发育阶段变差,颗粒组成复杂;在灌丛退化后,颗粒组成变得单-,分选性变好。平均粒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成熟阶段、发育阶段、退化阶段、衰亡阶段。研究区粒径在2.13~186μm间的颗粒为风沙环境敏感颗粒组分中的跃移部分,成熟阶段灌丛沙堆对其拦截捕获能力最强,衰亡阶段最弱,与灌丛沙堆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基本吻合。(5)白刺灌丛沙堆演化过程对其表面蚀积活动有明显影响。在灌丛发育的早期,由于植被相对稀疏,沙堆高度较低,地表风蚀沙埋活动频繁,在西北风的作用下,灌丛沙堆顶部向东南方向移动,高度增加较快。在成熟阶段,地表蚀积量减少,表现为少量堆积,沙堆个体缓慢增长。在灌丛沙堆退化及衰亡阶段,沙堆表面以风蚀为主,沙堆个体逐渐变小矮化。灌丛沙堆植被的变化与沙堆形态的演变是同步的过程,其中植被是沙堆形成演化的驱动因素。长期的风蚀活动不断对灌丛沙堆外貌进行反复塑造,形成了研究区内形态多变、大小不一的灌丛沙堆群体景观。
马志杰[6](2019)在《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各民族人民和地方社区在其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并掌握了许多传统知识、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包括传统方式培育、驯化和持续利用农作物、畜、禽、林木、花卉、水生生物、陆生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不仅对当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还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蒙古族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与当地生物资源和民族习俗相关的传统知识、技术和做法,形成了丰富和独具特色的传统知识体系。这些传统知识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还维持着农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参与式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蒙古族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并以词条为单位,对每一项传统知识从其背景信息、知识详述、传统知识特征以及保护与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编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特点,对蒙古族传统知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样地调查与分析,研究了蒙古族传统草地管理方式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了传统的草原管理知识对蒙古族畜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外,针对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调查和编目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制约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发展与传承的因素,探讨了蒙古族传统知识的传承和保护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系统调查和整理了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词条397个,其中有关传统选育和利用农作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词条164个(占41.31%);传统选育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47个(占11.84%);传统选育和利用林木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37个(占9.32%);传统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111个(占27.96%);传统保护和利用陆生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31个(占7.81%);传统保护和利用微生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7个(占1.76%)。2.在传统知识调查编目的基础上,根据蒙古族地区的气候环境、自然资源、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J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1)传统知识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高度相关;(2)传统知识源于蒙古族地区长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3)传统知识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4)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是促进蒙古族传统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3.通过样地比较分析,研究了传统与现代草原管理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传统与现代管理区的草地植物进行样方调查,共鉴定出传统管理区样地植物32科70属106种,现代管理区样地植物22科44属62种。进而通过对比两个研究地点的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α多样性指数和重要牧草质量评估,揭示了蒙古族传统的草原管理知识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4.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归纳了影响蒙古族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的制约因素:(1)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完善;(2)传统知识传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3)多元文化可能对蒙古族传统生态意识产生负面影响;(4)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下降。5.在实在调查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蒙古族传统知识的保护;(2)加强挖掘和推广,提高传统知识的经济价值;(3)通过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蒙古族传统文化自信;(4)通过工程措施,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
刘锦前[7](2019)在《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文中认为环喜马拉雅区域所处位置战略地位特殊,自19世纪以来长期成为包括麦金德在内的陆权论学者热议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也关乎中国边疆稳定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程度。而从地区整合的长远角度讲,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为亚洲繁荣做出更大贡献,还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有序推进,当地居民能否安居乐业,不仅对域内国家来讲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对当前“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之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跨地区经济合作来实现社会稳定并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考验。本文主要就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态势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可行路径、合作模式与机制建设以及外溢效应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论文在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梳理思考的基础上,在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结合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与研判地区发展的新合作模式、可行方案等,以期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剖析论证,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判建言。本文写作宗旨在于,通过围绕上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论证,希冀在理论层面能在总结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实践上把握好中国对外战略特别是针对周边跨区域合作推进方向,为我国周边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制定与调整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决策参考。在为中国陆疆安全建设提供思路的同时,尝试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层面的实践路径,以及探求如何通过功能性合作来带动高政治领域问题的解决,期望最终能够给国际社会不同国家间就战略互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妥善解决提供一种思路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绪论部分在阐述本文研究选题的由来背景、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重要概念说明之后,主要就这一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交待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正文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重点就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等进行阐释,特别对区域经济学的增长三角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进行梳理与分析界定,为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展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问题的考察分析。主要从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情况、各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等角度分析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竞合关系、经济权力空间等交互因素,并就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腐败问题等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归纳探讨。从发展态势看,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跨界经贸联系加强是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正在呈现出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贸易的不平衡性日渐加剧、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等缺陷也需要引起关注。值得强调的是,域内大国之间特别是中印围绕经济权力博弈力度加大。本章认为,中长期时空环境下域内国家应积极通过完善与构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对冲外来力量活动对该区域带来的冲击。第四章,研究可能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如中国与印度战略上互信不足,脆弱的印巴关系,域内国家间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与负面情绪等。此外,本章还就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立场、观点等进行概述分析,研判当前相关国际与地区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等主要作用角色,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如环保组织、人权组织等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立场与作为。本章还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着力分析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本章重点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可行性方案,主要从合作空间布局、合作主导力量、合作具体领域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作为本章重点部分,论证孟中印缅、中尼印、中巴阿、中斯巴马四线成片的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布局。在此前后还对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以及香客之路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进行评述。第六章,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进行建言。主要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跨国次区域产业项目合作模式,并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价值效应;针对域内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提出强化感情纽带建设和重视共情环境构建思路;在对区域合作既有机制作用进行归类分析基础上,探讨功能性新合作平台的建设,强调中印战略对话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的关键意义。第七章,作为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情况展开论述,并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各类难题进行深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争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与国间关系,甚至成为当前地区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当前,域内国家在水环境治理合作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该地区特殊的“历史记忆”导致彼此间命运共生理念认同难度大,“战略互信”的缺失又制约着国家层面友好关系的拓展。笔者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内各方应以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为契机,推动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向地区利益整合的方向发展,保护域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域内其它领域合作提供经验。第八章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落脚点和现实意义所在,重点聚焦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研判。具体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展进程中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安全合作进展和低频度军备竞赛问题等进行评估。研判功能性经济合作基础上的新规范形成及其反作用,并探高政治领域合作可能的进展方向等。论文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重要观点进行概述提炼,并指出论文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多吉党增[8](2019)在《从社会变迁看若尔盖麦溪地区生态的脆弱性诱发与弹韧性营造》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人类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长期相互影响和互动嵌入之产物,游牧生态机制所呈现的流动性、交互性、共生性等文化生态特征在形塑了游牧社会一定的脆弱性之同时,也赋予了其相当的弹韧性。牧民与草原的交互共生关系是草原游牧生态机制规避环境风险性、克服人类脆弱性和营造社会弹韧性的基础,因而草原生态机制的维系是与游牧社会结构的塑造相嵌合的。历史上,安多牧区的土司、寺庙与部落的社会结构关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的产物,也是当地游牧社会适应若尔盖湿地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丰富性及环境敏感脆弱性的一种结果。由此,安多游牧社会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灾害风险的经验智慧与社会资源。随着20世纪以来社会现代性转型进程的加速,若尔盖牧区先后经历了民主改革、草场集体化、草场承包到户、围栏放牧和牧民定居工程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之后,其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历史变迁,原有的草原游牧生态机制也在发生变化。今天,若尔盖草原上日益严重的草原沙化、草场退化、狼灾鼠害和疫病流行问题,呈现了游牧社会在经历社会现代性转型之后其环境风险性和人类脆弱性的叠加态势。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若尔盖麦溪地区传统部落制的社会形态与草原自然环境的交互性生态关系的基础上,来理解民主改革之后现代性的国家行政力量和市场商品要素的进入所引发的当地牧民生活世界的变化。基于若尔盖草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牧民生活现状的田野民族志考察,发现麦溪牧区当下所遇到的生态问题背后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之外,其社会文化肇因更是不容忽视,而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清晰地揭示了国家对草原“病理化的诊断”以及自身权力不断建构的过程。面对麦溪地区生态脆弱性的不断突出态势,与之相应的社会弹韧性机制的创新性建立则应基于一种在地化的策略,探索保障社区共同体自主性与能动性的制度体系以及地方社群进行文化再创造的可能。
尚巾斌[9](2018)在《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在语言生态环境和语言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考察湖南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表现,探究导致该地区土家语濒危的原因,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挽救土家语免于走向灭绝所进行的土家语“接龙”和“传承”语言教学,祈望在国际濒危语言复兴与保持研究的背景下,探索适合湘西地区土家语有效复兴的特色有效之路,维护地区语言生态平衡。本研究基于以下动因;在全球化进程加剧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产生了语言求同需求,导致以强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力量为依托的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包围和入侵,造成大量少数族裔迫于压力放弃母语,转用强势语言,引起众多弱势语言濒危,造成全球语言多文化样性减少。土家语正是其中极速走向濒危的语言之一。本研究首先概览了世界和中国语言生态格局,梳理了世界和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发展与成果,提出了研究设计与问题。进而对语言濒危研究的视角理论生态语言学进行了概念、发展、内涵范式的综述,并进一步详述了语言赖以生存的语言生态系统理和导致语言濒危的内生态环境与外生态环境构成。在理论要义的指导下,笔者深入到湘西土家语保留区龙山县、永顺县对山乡九年制学校100位4年级和7年级学生就土家语的使用活力和语言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了湘西地区土家族在家语语言代际传承、族群语言态度、语言使用人口及其比例、以及语言使用域等方面的濒危表现。同时,笔者深入靛房镇石提村展开了土语言濒危现状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入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手段,深入进行土家族语言态度的个案研究。论文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范式,探析湘西地区土家语在纵向历史进程中走向濒危的外部语言环境和内部语言环境。笔者认为,土家语和土家族长期处于中原汉语言文化的包围之中,中央历代王朝对家族地区的统治和汉语言文化教育的推广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外部主导力量;而土家语自身结构与汉语在语言谱系和类型学上的亲缘关系,使得土家语在与汉语的生态接触中,容易受到强势汉语的影响。根据语言生态接触的理论观点,土家语母语人习得汉语的难度相对较小,这是导致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土家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导致了土家语在音系、词汇、句法等层面均明显受到汉语的影响,语言结构呈现向汉语靠拢的趋势,这是土家语濒危的结果和表现。最后笔者总结了世界濒危语言复兴运动成功案例和教学模式,并在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框架下,对湘西地区的土家语传承教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对教学点的和地方教育政策制定、管理部门进行的大量走访和调查基础上,对湘西地区土家语的复兴和保持教育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本研究从生态语言学理论和视角入手,运用语言人类学方法和田野调查探索湘西地区土家语的濒危和复兴与传承教育实践,丰富了中国濒危语言的研究内涵。本研究对科学、客观地认识土家语的濒危原因,引导土家人对母语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语言态度、采取逆转语言转用的有效应对策略有指导意义。同时,本研究对地方政府规划土家语、汉语或者苗语、汉语的双语双文教学,制定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双语或多语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恩岐[10](2017)在《蒙古高原中蒙典型草原放牧生态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高原典型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东北和蒙古国东部地区,该地区两国的自然地貌,植被特征相似,人文历史,语言文化相通。游牧制度在蒙古高原传承几千年,至今也是蒙古国主要的生产方式,中国内蒙古近30年来以定居放牧为主,草地被围栏分割,游牧逐渐消失。哪种放牧制度更符合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面临蒙古高原草地畜牧业的重要问题,因此比较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制度、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生态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项研究主要以中国内蒙古定居放牧、内蒙古二季轮牧、蒙古国四季游牧、蒙古定居放牧四种放牧形式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制度的放牧强度比较结果: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以定居为主的草地上重度超载面积(58.95%)极显着高于以为游牧为主蒙古国(14.89%);蒙古国适度放牧和少牧草场面积(74.47%)极显着高于中国内蒙古(12.63%)。内蒙古典型草原平均超载率极显着高于蒙古国典型草原。2.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内蒙古草地退化程度严重高于蒙古国。蒙古国以游牧为主的草地在总盖度(60.40%)、分种盖度合(64.85%)、基盖度(37.64%)、枯草盖度(27.77%)、抽穗率(12.61%)、株丛数(183.44株丛/m2)、鲜草产量(249.21 gFW/m2)和物种数(18.73种/m2)等方面均显着高于以定居放牧为主的内蒙古(总盖度38.5%、分种盖度44.99%、基盖度18.43%、枯草盖度13.18%、抽穗率8.75%、总株丛数81.03株丛/m2、鲜草产量129.91g FW/m2、物种数13.52种/m2)。其中退化草地的基盖度、枯草盖度和砂石盖度差异极显着,是草地退化评价的重要指标。鉴于放牧和气候等因子的影响,在生殖枝、营养枝高度方面两国差异不显着。不宜作为草地退化的评价指标。3.中蒙不同放牧方式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影响研究:蒙古国定居放牧草原群落中多年生植物比例极显着高于内蒙古定居放牧,而一、二年草本植物显着低于内蒙古;蒙古国游牧放牧的植被群落的多年生和二年生草本植物显着高于内蒙古二季轮牧草原群落,而一年生草本显着低于内蒙古。群落水分生态型研究显示:蒙古国定居和游牧草原群落的旱生、旱中生、中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均显着高于内蒙古定居和二季轮牧群落。蒙古国游牧方式较内蒙古定居放牧利于维持了群落物种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4.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研究结果:以利用地下水资源为主的内蒙古定居放牧草场的饮水点相对固定,草地的践踏损伤程度高于以地上水源为主的蒙古游牧,内蒙古植被群落平均总盖度(38.49%)、基盖度(18.43%)、枯草盖度(10.0%),显着低于以蒙古国利用地表水放牧类型的平均总盖度(53.70%)、基盖度(34.14%)、枯草盖度(19.57%);蒙古国定居草场的砂石盖度(21.93%)显着低于内蒙古定居草场的砂石盖度(32.76%)。5.中蒙典型草原放牧方式对群落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总平均全氮(0.28g · kg-1DW)与蒙古国(0.26g · kg-DW)差异不显着;全磷、全钾含量(2.23和0.75g · kg-1DW)显着高于蒙古(1.19和0.47 g · kg-1DW);糖含量(33.32 g · kg-1DW)、叶绿素含量(2.64 g · kg-1DW)和胡萝卜素含量(0.70 g· kg-1DW)也显着高于蒙古(18.41、1.51 和 0.41 g· kg1DW)。放牧方式、放牧强度和放牧水源距离等放牧因素对典型草原主要植物营养特性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内蒙古定居放牧、二季轮牧放牧方式间的营养差异显着,而游牧为主的蒙古国放牧方式对草原营养特性的影响不明显。6.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土壤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在四季游牧为主的蒙古国典型草原,放牧方式、放牧强度和水源距离对土壤营养含量及比例关系影响不显着。而在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方式、放牧强度和水远距离均有较大的影响。中国内蒙古与蒙古两地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间的差异显着。其中内蒙古土壤的 N、P、K 含量(0.62 g·Kg-1、0.23g·Kg-1、6.66g·Kg-1)显着低于蒙古国 N,P,K 含量(14.97 g · Kg-1、0.45 g · Kg-1 8.69g · Kg-1)。7.不同放牧方式对中蒙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种子库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蒙古国总平均土壤种子库密度(3098.92粒·m2)极显着高于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2492.29粒·m2)。以四季游牧为主的蒙古国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密度(3122.26(粒·m2)显着高于内蒙古两季轮牧(1578.55粒·m-2);蒙古国打草场种子库密度(11963.03粒·m2)显着高于内蒙古打草场(2350.73粒·m2);内蒙古定居放牧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密度(1643.41粒·m2)显着高于蒙古国定居放牧草场种子库密度(3207.66粒· m 2)。8.蒙古高原不同放牧制度的生态学差异研究结果:中国内蒙古长期定居放牧后,草地生物的食物链断裂,阻断了物质流的交融互补,降低了草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被破碎化管理,打破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损伤的自然恢复。而蒙古游牧制度则相反,以不断变换移动的放牧方式适应蒙古高原复杂的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植物群落特征,维持了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蒙古高原上游牧制度有其独特的社会和自然属性,有其严密的科学性和生态学价值,今后应重视蒙古游牧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弘扬其生态学价值,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蒙古民族的智能游牧制度。
二、“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生物多样性”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生物多样性”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2)中亚国家生态政策差异性及其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中亚生态政策研究 |
2.1.1 生态政策概念 |
2.1.2 中亚生态政策研究进展 |
2.2 政策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
2.2.1 政策评价的内涵 |
2.2.2 政策评价的标准 |
2.2.3 政策评价的方法 |
2.3 生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
2.3.1 生态补偿政策效果评价 |
2.3.2 生态政策综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亚五国生态环境问题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中亚自然资源概况 |
3.1.2 中亚社会经济概况 |
3.2 中亚生态环境问题 |
3.2.1 咸海生态危机 |
3.2.2 水资源缺乏 |
3.2.3 土地退化 |
3.2.4 生物多样性降低 |
3.2.5 大气污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亚五国生态保护政策与管理 |
4.1 中亚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对比分析 |
4.1.1 中亚国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发展历程 |
4.1.2 中亚国家涉及咸海的法令对比分析 |
4.1.3 中亚国家宪法中涉及生态保护的内容分析 |
4.1.4 中亚国家生态环境战略纲要对比分析 |
4.2 中亚国家生态管理主体对比分析 |
4.2.1 生态管理主体演变 |
4.2.2 向多元管理主体过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亚五国生态保护政策效果评价与分析 |
5.1 水资源保护政策效果 |
5.2 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效果 |
5.3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效果 |
5.4 大气保护政策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政策效果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 |
6.1 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方法与数据 |
6.1.1 DEA方法概述 |
6.1.2 DEA的原理 |
6.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
6.2.2 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
6.3 生态保护政策效果空间差异及形成机理 |
6.3.1 国家尺度的结果与分析 |
6.3.2 州(省)级尺度的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保护政策协调机制的构建 |
7.1 区域及国际组织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启示 |
7.1.1 中亚区域生态保护协调国际机制经验借鉴 |
7.1.2 国际组织经验借鉴 |
7.2 基于上合组织中亚区域生态保护政策协调机制及方案 |
7.2.1 上合组织具有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意愿 |
7.2.2 中国与中亚各国生态环境战略的对接 |
7.2.3 上合组织中亚生态保护政策协调机制 |
7.2.4 上合组织参与中亚区域生态保护政策协调机制构建的路径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青藏高原琵甲族部分属的系统发育与历史生物地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琵甲族的研究现状 |
1.1.2 中国琵甲族的研究现状 |
1.2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2.1 青藏高原地区昆虫的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 |
1.2.2 琵甲族的系统发育关系 |
1.2.3 琵甲族部分属、种的分类地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合理解释青藏高原特有种类分化与分布格局 |
1.3.2 修订和完善琵甲族分类系统 |
第二章 小琵甲属的系统发育与历史生物地理 |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收集 |
2.1.2 形态鉴定 |
2.1.3 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 |
2.1.4 序列比对及数据组成 |
2.1.5 系统发育分析 |
2.1.6 分歧时间估计 |
2.1.7 历史生物地理分析 |
2.1.8 分子物种界定分析 |
2.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2.2.1 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及分类修订 |
2.2.2 历史生物地理演化 |
2.2.3 分歧时间估计 |
2.2.4 分子物种界定 |
第三章 琵甲族部分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部分种的分类修订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
3.1.2 序列比对和数据集组成 |
3.1.3 系统发育分析 |
3.1.4 分歧时间估计 |
3.1.5 祖先分布地重建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3.2.2 部分属、种的分类修订 |
3.2.3 琵甲族的分类系统 |
3.2.4 分歧时间估计和生物地理学分析 |
第四章 新分类单元描述 |
4.1 肋琵甲属Blaptogonia Medvedev, 1998 |
4.1.1 陈塘肋琵甲Blaptogonia zhentanga Li, Bai & Ren, 2018 |
4.2 小琵甲属Gnaptorina Reitter,1887 |
4.2.1 南方小琵甲亚属Austroptorina Bai, Li & Ren subgen. n |
4.2.2 磨光小琵甲Gnaptorina (Austroptorina) polita Bai, Li & Ren sp. n |
4.2.3 宽翅小琵甲Gnaptorina (Hesperoptorina) ampliptera Bai, Li & Ren sp. n |
4.2.4 窄茎小琵甲Gnaptorina (Gnaptorina) artipenis Bai, Li & Ren sp. n |
4.2.5 钝齿小琵甲Gnaptorina (Gnaptorina) crenata Bai, Li & Ren sp. n |
4.2.6 尖角小琵甲Gnaptorina (Gnaptorina) acutangula Li, Bai & Ren, 2019 |
4.2.7 粗胫小琵甲Gnaptorina (Gnaptorina) crassitibia Li , Bai & Ren, 2019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1.1 小琵甲属Gnaptorina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分类修订 |
5.1.2 小琵甲属Gnaptorina的分子物种界定 |
5.1.3 小琵甲物种形成与辐射演化 |
5.1.4 琵甲族部分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分类修订 |
5.1.5 琵甲族的辐射演化 |
5.1.6 发现并描述7个新种 |
5.2 不足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博士在读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博士在读期间主持和参加项目情况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野外考察情况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
(4)内蒙古东部敖包祭祀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基于翁牛特旗村落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象征研究 |
(二)蒙古族敖包祭祀研究 |
(三)腾格里信仰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翁牛特敖包习俗的人文生态背景 |
第一节 村落区域环境与生计方式 |
一、地理位置 |
二、土地牧场 |
三、水资源 |
四、气候 |
五、生计方式 |
第二节 村落社会结构 |
一、部落来历 |
二、部落结构 |
三、行政组织 |
第三节 村落民俗文化 |
一、祭火 |
二、春节 |
三、出行 |
第二章 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历史 |
第一节 敖包传说:敖包祭祀来源的历史记忆 |
一、乌敦他拉嘎查的敖包 |
二、布朗组的敖包 |
第二节 翁牛特旗敖包历史 |
一、布囧黑敖包的祭祀历史 |
二、布拉嘎敖包的祭祀历史 |
第三章 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 |
第一节 敖包祭祀的信仰、类型和禁忌 |
一、敖包信仰 |
二、敖包类型 |
三、敖包信仰禁忌 |
第二节 翁牛特敖包的祭祀过程 |
一、农历5月13日的布拉嘎敖包祭祀 |
二、农历5月25日的布囧黑敖包祭祀 |
第三节 翁牛特敖包祭祀仪式的特征 |
第四章 翁牛特蒙古族敖包祭祀的象征分析 |
第一节 翁牛特蒙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象征结构 |
第二节 敖包祭祀过程的象征 |
第三节 敖包祭祀中敖包的象征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蒙古文拉丁转写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5)白刺灌丛沙堆演化对地表蚀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灌丛沙堆概述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灌丛沙堆的形成演变与土地荒漠化 |
1.3.2 灌丛沙堆的空间分布格局 |
1.3.3 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 |
1.3.4 灌丛沙堆表面气流活动及蚀积影响因素 |
1.3.5 灌丛植被的生态特性 |
1.3.6 灌丛沙堆的土壤理化性质 |
1.4 科学问题 |
1.5 研究目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条件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和植被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调查样地布设 |
3.3.2 灌丛沙堆演化特征调查 |
3.3.3 灌丛沙堆演化阶段划分 |
3.3.4 灌丛沙堆植被分布状况调查 |
3.3.5 灌丛沙堆地表风沙流测定 |
3.3.6 灌丛沙堆地表蚀积监测 |
3.3.7 灌丛沙堆沙物质样品采集 |
3.4 数据处理 |
3.4.1 灌从沙堆斑块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
3.4.2 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3.4.3 风速数据处理 |
3.4.4 输沙通量模型拟合 |
3.4.5 地表蚀积量计算 |
3.4.6 土壤粒度参数的计算 |
3.4.7 风沙环境沉积物颗粒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 |
3.5 数理统计分析 |
4 白刺灌丛沙堆发育特征 |
4.1 不同类型沙垄中白刺灌丛沙堆发育特征 |
4.1.1 不同类型沙垄中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分布 |
4.1.2 不同类型沙垄中白刺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 |
4.2 白刺灌丛沙堆不同演化阶段的发育特征 |
4.2.1 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分布 |
4.2.2 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 |
4.2.3 灌丛沙堆形态参数演化规律 |
4.3 白刺灌丛沙堆固沙量估算 |
4.4 小结 |
5 白刺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 |
5.1 白刺灌丛沙堆植物群落组成 |
5.2 白刺灌丛沙堆群落生物多样性 |
5.3 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生长状况 |
5.3.1 白刺灌丛植被整体生长状况 |
5.3.2 白刺灌丛植被生长分异规律 |
5.4 小结 |
6 白刺灌丛沙堆演化对近地层风沙流的影响 |
6.1 灌丛沙堆演化对近地层气流的扰动 |
6.1.1 灌丛沙堆表面气流水平分布 |
6.1.2 灌丛沙堆近地层气流场分布 |
6.2 灌丛沙堆演化对近地层风沙流的二次分配 |
6.2.1 不同演化阶段灌丛沙堆表面的输沙量 |
6.2.2 灌丛沙堆演化对输沙量的再分配作用 |
6.3 小结 |
7 白刺灌丛沙堆演化对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影响 |
7.1 灌丛沙堆沉积层沙物质机械组成 |
7.2 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7.2.1 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颗粒分布 |
7.2.2 灌从沙堆表层沉积物不同粒径组颗粒含量 |
7.2.3 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 |
7.3 风沙活动对灌丛沙堆土壤机械组成的作用 |
7.3.1 研究区风沙活动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 |
7.3.2 风沙活动敏感组分在灌丛沙堆表面的分布 |
7.4 小结 |
8 白刺灌丛沙堆演化对其表面蚀积的影响 |
8.1 白刺灌丛沙堆地表蚀积动态特征 |
8.1.1 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地表蚀积动态特征 |
8.1.2 成熟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地表蚀积动态特征 |
8.1.3 退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地表蚀积动态特征 |
8.1.4 衰亡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地表蚀积动态特征 |
8.2 地表蚀积对白刺灌丛沙堆地表形态的影响 |
8.2.1 白刺灌丛沙堆地表蚀积深度分布 |
8.2.2 地表蚀积对白刺灌丛沙堆形态参数变化的作用 |
8.3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
二、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外研究进展 |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
二、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与发展现状的分析 |
三、蒙古族传统和现代的草原管理方式对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
四、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地调查 |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研究区域 |
第三章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
第一节 编目内容与概况 |
一、传统知识分类体系 |
二、编目总体概况 |
三、编目内容与词条格式 |
第二节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
一、传统选育和利用农作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二、传统选育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三、传统选育和利用林木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四、传统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五、传统保护和利用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六、传统保护和利用微生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第三节 蒙古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案例介绍 |
第四节 蒙古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传统知识形成与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高度相关 |
二、传统知识源于蒙古族地区长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 |
三、传统知识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是促进蒙古族传统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草原管理方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传统的草原管理相关知识 |
二、样方调查地点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不同的草原管理方式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二、不同草原管理方式下的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
三、不同草原管理方式下的牧草质量评估 |
第三节 结论与分析 |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传承制约因素及保护策略 |
第一节 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发展现状 |
一、传统知识利用现状 |
二、传统知识消失现状 |
三、传统知识保护现状 |
第二节 蒙古族传统知识保护传承的制约因素 |
一、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完善 |
二、传统知识传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
三、多元文化可能对蒙古族传统生态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
四、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下降 |
第三节 蒙古族传统知识保护传承的对策建议 |
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民族传统知识保护 |
二、加强挖掘和推广,提高传统知识的经济价值 |
三、通过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蒙古族传统文化自信 |
四、通过工程措施,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 |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概念的说明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
二、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实施模式及机制相关研究 |
三、环喜马拉雅区域资源、科技、金融等合作领域研究 |
四、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 |
一、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本论文研究的局限之处 |
第一章 地缘功能主义与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增长三角”理论与“生长轴”理论 |
二、相互依存理论 |
三、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地缘功能主义合作的逻辑缘起与学理分析 |
一、重新认识地缘政治 |
二、地缘功能主义:演进脉络、概念及内涵 |
三、地缘功能主义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 |
第三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从历史到现实 |
一、共通的文化渊源与相互依存的地理空间 |
二、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地区整合 |
三、基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国家间安全诉求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必要性 |
一、产业升级与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 |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应对需要 |
三、顺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施需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 |
第一节 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状况 |
一、经济强劲发展的印度 |
二、内陆国家尼泊尔和不丹 |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
四、长期受政局不稳困扰的阿富汗和缅甸 |
五、海洋资源丰富的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
第二节 域内经济发展整体概况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 |
一、跨国经济合作的各类项目日渐增多 |
二、域内经贸往来与彼此互动频度提升 |
三、域内各国与中国人文合作密度增强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竞合博弈下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一、中印围绕地区经济影响力竞争加速 |
二、域内各方急需经贸合作打开局面 |
三、保护主义无法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
四、竞合博弈下派系利益与反腐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与态势走向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 |
一、产业同构性与商品同质化并存 |
二、贸易不平衡特征明显 |
三、新科技领域竞争加强 |
四、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 |
第二节 域内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 |
一、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扩展格局测算:指标与公式 |
二、竞争态势下中印经济权力的互动和反馈 |
三、中印经济权力博弈及其扩展效应 |
第三节 域内各方经济合作前景 |
一、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 |
二、当前战略机遇期判断 |
三、技术进步推动国家间互融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深度合作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的大国博弈 |
一、世界经济通缩预期下行为体博弈逻辑 |
二、域内各方不同利益诉求带来的难题 |
三、域外大国战略竞争的冲击 |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效应 |
二、南盟框架下地区发展挑战 |
三、目标各异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
第三节 地区秩序构建进程中的情感因素 |
一、情感因素对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
二、中印关系中情感意识与历史记忆 |
三、传统政治遗产下的印度大国情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 |
第一节 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 |
一、亚洲内部联动性持续增强 |
二、经济轴心东移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
三、经济轴心东移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布局 |
一、中尼通道建设及与印的对接 |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
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
四、中斯巴马海上通道建设 |
第三节 香客之路与文化产业发展 |
一、香客之路的宗教文化内涵 |
二、香客经济带动域内文化产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 |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项目合作模式 |
一、保持经济增长须投资“下一代价值链” |
二、“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内涵 |
三、“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产业园区项目合作开展基础上的共情环境构建 |
一、尊重彼此文化的传承 |
二、脱贫援助与文遗保护 |
三、重视感情纽带的打造 |
第三节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言 |
一、现有主要经济合作机制的改进和功能提升 |
二、新经济合作机制构建主要思路和努力方向 |
三、机制深化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印战略对话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困局及其化解路径 |
第一节 域内水环境治理困境及其原由 |
一、治理合作困难重重 |
二、历史记忆的负资产 |
三、治理细则难达共识 |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与域内经济合作关系 |
一、水资源纷争冲击域内国家间关系 |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有助于“共有观念”的形成 |
三、避免被外力博弈利用 |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环境治理思路 |
一、通过对话消弭域内国家战略疑虑 |
二、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收益 |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 |
一、区域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平 |
二、网络空间“实质安全”与“名义自由” |
三、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与电商改变生活 |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安全环境的改善 |
一、域内传统安全的治理与成就 |
二、域内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 |
三、低频度军备竞赛与地区和平 |
第三节 功能性平台建设与“扩大的邻国关系”理念 |
一、民族主义情结变化与“邻国优先”政策 |
二、尊重彼此关切与管控分歧 |
三、更加重视差别化合作方式 |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一、规范重构的区域性特点和时代价值 |
二、建构新规范塑造地区行为 |
三、结伴而不结盟与相向而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从社会变迁看若尔盖麦溪地区生态的脆弱性诱发与弹韧性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2.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人类学的灾难研究 |
2.2 游牧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生态机制研究 |
2.3 青藏高原的游牧生态机制研究 |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田野图像:“若诗若画若尔盖” |
第1章 民主改革以前麦溪地区的社会结构 |
1.1 “措瓦”制度下的游牧生活世界 |
1.1.1 麦溪和格尔登部落 |
1.1.2 格尔登部落的社会组织结构 |
1.2 格尔登寺和格尔登部落 |
1.2.1 格尔登寺 |
1.2.2 “神民”格尔登 |
1.3 原初游牧实践 |
1.3.1 游牧方式 |
1.3.2 牧民智慧 |
1.3.3 牧民的交换 |
小结 |
第2章 部落社会的转型及脆弱性的激发 |
2.1 国家化的集体经济时期游牧生活的变迁 |
2.1.1 民主改革时期的历史记忆 |
2.1.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畜牧经营 |
2.2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 |
2.2.1 “产权”意识的兴起 |
2.2.2 草原“边界”的建构 |
2.3 脆弱性激发的集中体现——草原沙化 |
小结 |
第3章 国家和市场下的可持续发展与弹韧性营造 |
3.1 国家话语下的草场 |
3.1.1 围栏放牧的影响 |
3.1.2 牧民定居的反应 |
3.1.3 治沙工程的效果 |
3.2 市场化的牧民 |
3.3 可持续发展与牧区弹韧性营造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二 牧区生活用语藏汉词汇对照表 |
附录三 格尔登部落祭祀神山仪式记载 |
附录四 部分田野访谈资料整理 |
附录五 麦溪牧区的相关田野生活图像 |
致谢 |
(9)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
1.1.2 中国语言生态格局与语言濒危 |
1.2 国际濒危语言研究综观 |
1.2.1 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濒危语言的重视与保护措施 |
1.2.2 国际濒危专项基金和组织机构 |
1.2.3 濒危语言会议、学术着述 |
1.2.4 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中国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 |
1.3.1 发展历程与成就 |
1.4 濒危语言的界定维度研究 |
1.4.1 国际界定维度 |
1.4.2 中国濒危语言标准体系的研究 |
1.5 濒危语言研究价值 |
1.5.1 濒危语言的精神层面价值 |
1.5.2 濒危语言的实用层面价值 |
1.6 研究设计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6.2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6.3 研究意义 |
1.6.4 论文结构 |
1.7 小结 |
第二章 生态语言学理论综述 |
2.1 生态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
2.1.1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形成 |
2.1.2 生态语言学学科概念的发展 |
2.2 生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范式——从“语言生态学”到“生态语言学” |
2.2.1 豪根范式——语言生态学 |
2.2.2 韩礼德范式——生态语言学 |
2.2.3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 |
2.3 生态语言学研究现状 |
2.3.1 生态语言学国际研究现状简述 |
2.3.2 生态语言学国内研究现状 |
2.4 生态语言学产生与发展的哲学溯源 |
2.4.1 整体论思想为生态语言学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
2.4.2 生态学理论提供的表达方式 |
2.4.3 早期朴素生态语言观提供的思想基础 |
2.5 语言生态观隐喻批评 |
2.5.1 生态与生态学 |
2.5.2 “语言生态”隐喻证伪 |
2.5.3 “新”语言生态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言生态系统与语言生态环境 |
3.1 语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关联 |
3.1.1 结构 |
3.1.2 关联 |
3.2 语言系统的生态环境 |
3.2.1 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
3.2.2 自然结构环境 |
3.2.3 社会结构环境——经济因子、民族因子、政治因子、宗教因子 |
3.2.4 文化结构环境—物质因子、思维因子、观念因子、习俗因子 |
3.2.5 人群系统—意向因子、情感因子、心理因子 |
3.3 语言接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家语濒危现状调查研究 |
4.1 土家族与土家语简介 |
4.1.1 土家族概貌 |
4.1.2 土家族族源考 |
4.1.3 土家语语言与文字 |
4.2 土家语濒危的界定标准 |
4.3 土家语语言活力评估调查 |
4.3.1 土家语代际传承现状 |
4.3.1.4 土家语使用人口绝对数量 |
4.3.1.5 土家语使用人口占语言总人口的比例 |
4.3.1.6 土家语地理范围分布的缩小 |
4.3.2 土家语语言态度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家语濒危的外生态环境 |
5.1 土家语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改观 |
5.1.1 地理交通的改观 |
5.1.2 气候与景观的改变 |
5.2 社会结构环境改观引起的语言转用 |
5.2.1 土司制度下的政治汉化与当地汉化进程 |
5.2.2 清朝“改土归流”变革加剧土家族汉化 |
5.2.3 汉语汉学教育加速土家族转用汉语的进程 |
5.2.4 汉族人口大量迁入促使“土、汉”语言文化接触 |
5.2.5 经济活动方式的革新导致对汉语需求的扩大 |
5.3 土家族文化结构对土家语发展的制约 |
5.3.1 宗教习俗因子 |
5.3.2 语言观念因子 |
5.4 .土家族社会心理因素与土家语濒危 |
5.4.1 情感因子 |
5.4.2 认识因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家语濒危的内生态环境 |
6.1 土家语、汉语的语言谱系关系与土家语濒危 |
6.1.1 土家语与汉语的语言类型距离 |
6.1.2 土家语与汉语音系结构的类同 |
6.1.3 土家语词汇结构与汉语词汇结构相似 |
6.2 语言生态接触与土家语结构的改变和功能退化 |
6.2.1 土家语语音受汉语的影响 |
6.2.2 土家语词汇受汉语的影响 |
6.2.3 土家语语法受汉语的影响 |
6.3 土家语书写系统的缺失与土家语濒危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家语的保持与复兴的生态对策 |
7.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的理论与实践 |
7.1.1 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理论综述 |
7.1.2 世界濒危语言保持与复兴成功案例 |
7.1.3 启示与借鉴 |
7.2 语言规划与土家语的保持、复兴 |
7.2.1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地位规划 |
7.2.2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本体规划 |
7.2.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习得规划 |
7.3 土家语保持与复兴的反思与建议 |
7.3.1 湘西自治州双语教育的战略失误与新定位 |
7.3.2 土家语复兴中的规划建议 |
7.3.3 倡导土家语的声望规划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家语语言活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一) |
附录三 土家族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二) |
(10)蒙古高原中蒙典型草原放牧生态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草地资源概述 |
1.1.1 草地资源及其地位 |
1.1.2 全球草地资源及其人类活动 |
1.2 蒙古高原草地资源概况 |
1.2.1 中国内蒙古草地资源概况 |
1.2.2 蒙古国草地资源概况 |
1.3 国内外草原放牧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1 草地放牧生态学理论研究与实践 |
1.3.2 草地放牧利用制度 |
1.3.3 国内外草原放牧利用方式的研究 |
1.4 蒙古民族游牧生态学 |
1.4.1 游牧及游牧民族 |
1.4.2 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渊源 |
1.4.3 草地退化与放牧制度关系研究 |
1.5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
1.5.1 放牧对天然草地的主要影响 |
1.5.2 放牧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5.3 放牧对草地土壤性能的影响 |
1.5.4 放牧对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1.6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
1.6.1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概述 |
1.6.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
1.6.3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2 项目研究概述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目标 |
2.3 技术路线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研究方案 |
2.6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6.1 研究特色 |
2.6.2 创新点 |
3 研究区域概况、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放牧制度和放牧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法 |
3.2.2 草地生产性能、草地健康状况和土壤性状的研究方法 |
3.2.3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4 放牧方式对中蒙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比较研究 |
4.1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点与材料(见第二章)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群落特征影响 |
4.2.2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群落特征指标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盖度的影响比较 |
4.3.2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枯草盖度的影响比较 |
4.3.3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表面砂石盖度的影响比较 |
4.3.4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高度的影响比较 |
4.3.5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繁殖特征的影响比较 |
4.3.6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生物产量特征的影响比较 |
4.3.7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植物种数的影响比较 |
4.4 小结 |
5 放牧强度对中蒙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比较研究 |
5.1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地点与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超载程度比较 |
5.2.2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的相关性比较 |
5.2.3 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的关系 |
5.3.2 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
5.4 结论 |
5.4.1 放牧强度对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的影响 |
5.4.2 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
6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征影响的比较研究 |
6.1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地点与材料(见第二章) |
6.1.2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饮水方式对放牧强度影响的比较 |
6.2.2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放牧强度影响的比较结果 |
6.3.2 不同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影响 |
6.4 结论 |
7 放牧对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材料 |
7.1.2 研究方法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放牧方式对中蒙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2 放牧强度对中蒙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2.3 水源距离对中蒙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7.3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组成与放牧方式、超载率和水源距离相关性 |
7.3.1 群落生活型组成与各放牧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7.3.2 群落水分生态型组成与各放牧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7.4 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组成与各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4.1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与各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4.2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水分生态型与各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5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方式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
7.5.1 放牧方式对典型草原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分析 |
7.5.2 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分析 |
7.5.3 放牧饮水对典型草原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分析 |
7.5.4 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各放牧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7.6 放牧对群落重要值的影响 |
7.7 讨论 |
7.7.1 放牧对典型草原群落生活型组成影响的分析讨论 |
7.7.2 放牧对典型草原群落水分生态型组成影响的分析讨论 |
7.7.3 群落生活型组成与多样性指之间的关系 |
7.7.4 放牧对群落多样性指数影响的分析讨论 |
7.7.5 放牧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
7.7.6 各群落特征与重要值关系的强弱 |
7.8 小结 |
8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研究材料 |
8.1.2 研究方法 |
8.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9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土壤营养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研究材料 |
9.1.2 研究方法 |
9.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群落土壤营养特性的影响 |
9.2.2 放牧因子与中蒙典型草原群落土壤营养特性的相关关系 |
9.2.3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植被特征与土壤营养特性的相关关系 |
9.3 讨论 |
9.3.1 放牧因子对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影响的差异 |
9.3.2 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的差异 |
9.3.3 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与放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差异 |
9.3.4 中蒙典型草原表层土壤营养特性与植被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差异 |
9.4 小结 |
10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及植被与种子库关系影响的比较研究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研究材料 |
10.1.2 研究方法 |
10.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放牧对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的影响 |
10.2.2 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与植被群落特性相关性分析 |
10.2.3 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与放牧因子相关性分析 |
10.3 讨论 |
10.3.1 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性与放牧的关系 |
10.3.2 中蒙典型草原地土壤种子库特性与地上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 |
10.4 小结 |
11 讨论与结论 |
11.1 讨论 |
11.1.1 蒙古高原蒙古民族游牧制度的现代生态学价值 |
11.1.2 蒙古高原不同放牧制度的现代生态学比较 |
11.1.3 草地退化与放牧制度关系 |
11.1.4 放牧方式、放牧强度与植被特征 |
11.1.5 放牧方式、放牧强度与植被植物多样性 |
11.1.6 放牧方式、放牧强度与土壤特征 |
11.1.7 探讨草原健康评价法 |
11.2 小结 |
11.2.1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下载畜量和放牧强度比较 |
11.2.2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影响的研究 |
11.2.3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的植被特征相关性研究 |
11.2.4 中蒙典型草原放牧饮水方式对植被群落特性的研究 |
11.2.5 蒙古高原典型草原放牧方式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1.2.6 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植被营养特性的比较研究 |
11.2.7 放牧因子与群落营养特性相关性研究 |
11.2.8 中蒙典型草原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间相关性研究 |
11.2.9 放牧因子与群落主要植物营养特性相关性研究 |
11.2.10 放牧因子与土壤植物营养特性相关性研究 |
11.2.11 放牧因子与土壤种子库特性相关性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植物名录 |
作者简介 |
四、“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生物多样性”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亚国家生态政策差异性及其效果评价[D]. 郝韵. 新疆大学, 2021
- [3]青藏高原琵甲族部分属的系统发育与历史生物地理学[D]. 李秀敏. 河北大学, 2020(08)
- [4]内蒙古东部敖包祭祀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基于翁牛特旗村落的田野调查[D]. 赛哈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5]白刺灌丛沙堆演化对地表蚀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丁延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农业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马志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1)
- [7]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D]. 刘锦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8]从社会变迁看若尔盖麦溪地区生态的脆弱性诱发与弹韧性营造[D]. 多吉党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4)
- [9]湘西地区土家语濒危的生态语言学研究[D]. 尚巾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10]蒙古高原中蒙典型草原放牧生态学比较研究[D]. 吴恩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