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于肢残者随班就读的中小学建筑环境初探(Ⅱ)——肢体残疾学龄儿童入学障碍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相新语[1](2021)在《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歧视”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R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0-14岁的残疾或特殊需要儿童超过200万,随着随班就读这种融合教育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残障儿童进入到普通学校,但随班就读人数的比例却逐年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比例仅为49.15%。不仅是残障儿童的入学比例在下降,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社会各主体对残障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其背后的原因亟待学者探究,并提供解决办法。基于此,笔者对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歧视”现象展开了研究。“歧视”现象本质上是指城镇残障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遭遇的障碍,包括没有被平等对待的所有现象。本文旨在描述分析以下问题:第一,城镇残障儿童在随班就读过程中是否存在歧视,何种歧视?第二,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过程中,造成歧视的原因是什么?第三,社会工作如何消除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歧视现象?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R市随班就读的残障儿童及其家属、残联、社区工作者、教育从业者、普通儿童及其家属等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一手资料的分析整理,了解R市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歧视现象。基于访谈资料分析发现,残障儿童随班就读过程中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首先,宏观层面的歧视表现为“顾不上”:一是随班就读政策实施细则“顾不上完善”;二是随班就读政策内容“顾不上更新”;三是随班就读政策“顾不上完全落实”。其次,中观层面的歧视现象表现为“暂时先这样吧”,主要包括学校和社区两个主体。学校方面主要是“保持现状,不想费工夫”:入学手续上“不想费功夫”、助残设施安排上“人人为己”、资源配置上“够用就行”、教师态度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矛盾冲突处理上“和稀泥”、同辈群体交往上的“不平等地位”;社区方面主要是“不是主要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就先这样”:政策解读方面“差不多就行”、残障儿童信息统计工作“看得过去就行”、社区活动“残障儿童有能参加的就行”。最后,微观层面的歧视表现为“自己都忙不过来”:残障儿童家长“没有时间详细了解国家政策”、对残障儿童的成才“渴望又无力”、残障儿童的内心想法“没人顾得上了解”、家庭教育“没条件、没时间”。这些都是残障儿童随班就读过程中面临的歧视现象。揭开“歧视”现象的隐藏文本会发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十年来一直盛行的发展主义理念。第一,在发展主义看来,整个社会是一台高速运转的巨型政治、经济“机器”,社会个体相当于这台巨型机器上的零配件。巨型机器要想高速运转,作为零配件的个体必须符合“高效”的标准。因此在发展主义话语体系下,残疾人被视为不合格、效率低的“零件”,总是被排斥、被边缘化。第二,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政策制定要考虑“收益”,政策执行要考虑“成本”,均要符合发展主义“效率第一”、“经济优先”的原则,导致随班就读相关政策仅停留在满足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最低需求线上。第三,社会各主体长期被发展主义所浸染,对残障儿童产生了“无用”的刻板印象,并为其贴上污名化的标签,再加上受精英教育文化的影响,残障儿童自然成为社会大众歧视的对象。第四,学校受发展主义影响,在教育、培养残障学生时,以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对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所需的各方资源均投入最小的资金、人力、物力。第五,在发展主义的影响下,家长不自觉认为孩子是“无用”的,而家长又希望通过随班就读教育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因此,在付出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考虑,对孩子投入的教育成本是否能够得到回报,一旦出现与期望中不符的现象,就会出现“歧视”行为。第六,对同辈群体来说,残障儿童的出现挤占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影响他们的“发展效率”,他们自然会歧视残障儿童。总而言之,在发展主义逻辑的影响下,社会中产生了各类歧视现象。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是革新教育观念,打破发展主义话语桎梏;二是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健全随班就读的政策法规;三是社会工作者发挥其专业作用。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为受歧视困扰的残障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协调、链接资源的作用,帮助残障儿童建立强而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社会工作者应起到倡导者角色的作用,推动社会形成新型残疾人观。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和政策,共同推进随班就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残障儿童未来发展谋求更多福祉。
杨洋[2](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常鑫[3](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陈建华[4](2021)在《移植与调适:中国近代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度化困境》文中研究指明移植于西方的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在其制度化进程中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并进而初步建立了其基本的制度框架,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当时政府在推动政策落地的举措方面明显滞后于制度建设,反映了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制度化的艰难处境,也凸显了外生制度在与中国国情的调适与磨合时遭遇的困境。1949年以后,我国政府对既有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造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制度体系。
闫奕[5](2020)在《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文中指出受教育权作为一项与公民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基本权利,日益显现出深刻的时代价值。通常意义上来说,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综合素质越能适应于社会竞争的需要,并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实现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自1954年受教育权被纳入宪法规范保障中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取得了多方位、多领域的跨越式进展。残疾人作为我国社会成员组成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受教育权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具体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残疾人在受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几点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残疾人教育立法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法律内容规定较为粗糙,实践操作性不强;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支出和分配机制管理失范,学校内专用资源教室的配置、针对性课程设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还比较落后,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的培养、任用、考核等配套制度存在空白点;因受教育权受损寻求法律救济时面临着行政复议机关相关领域专业性不足,行政诉讼主体不适格或不属于行政行为的审查范畴等阻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如下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综合分析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基础理论,对相关定义、内涵范围以及法理依据进行阐述,尤其聚焦于残疾人这一特殊主体的受教育权利内容以及权利的特殊性。第二,从历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年鉴、教育部官方网站等处收集近五年残疾人教育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Excel分析的方法剖析如今残疾人受教育情况,国家在立法、行政和法律救济方面的制度保障现状。第三,全面索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阐述受教育权立法保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阐述行政保障中教育经费管理、学校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通过对比我国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地区统计数据,探究地区间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分析近些年相关的热点案例,讨论受教育权在法律救济环节所面临的阻碍。第四,借鉴国外在残疾人教育保障中的先进举措,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的提出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制度建设的完善建议。
郭金文[6](2020)在《城市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殊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重要一环,国家高度重视,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公平。由于培智儿童在数量上占比最大,以城市行政区为单位建立区级培智学校,既在整体上保证了特殊教育工作的推进,地方上又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故区级培智学校的推广普及对我国特殊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在国内发达城市(如上海)区级培智学校在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明确界定了区级培智学校这一概念,同时研究了其与省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内部功能布局、空间模式等相关问题,为区级培智学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业内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本文对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培智学校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区级培智学校的主要特征。研究内容主要有区级培智学校校园总平面模式、校园功能区构成、各功能区组合模式、各功能区内部用房分类指标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中对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弥补了我国特殊教育中县区级培智教育的空白,提出建立区级培智、市级聋哑、省级盲校的分级模式,更符合特殊儿童数量特征和发展规律,能集中资源避免浪费,同时学校专业化细分能促进提升教学质量。规划布局部分,归纳了区级培智学校的组成成分,总结出了围合式、半围合式、串联式、主次式四种区级培智学校常用总平面布局模式;然后进一步对区级培智学校分区中教学区、康复区、办公区、生活区四大功能区相互间关系、组合模式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区级培智学校校园规划布局原则。在空间模式部分,通过与相关规范要求对比、国内外先进实例分析、实际调研反馈等分析研究,明确了区级培智学校各功能区内包含用房种类,尤其是最为复杂的康复区;并对四大分区内重要用房的构成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参考设计。在区级培智学校最为复杂的康复用房部分,康复用房种类繁多,功能不一,难以区分。本文提出了按照康复功能和使用效果两种分类原则。康复功能上康复用房分为肢体、心理、感官、语言、认知五类,使用效果上康复用房分为普遍康复用房和精细康复用房,两种分类方式结合,将情况最复杂的、适用于区级培智学校的康复用房种类做出了界定。
阿格(DORJDEREM ALTANSUKH)[7](2020)在《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残疾人是我们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主体性存在,同时亦是教育机会的享有者,他们理应接受与其能力水平相匹配的适切性教育。近年来,虽然蒙古国在残疾人教育方面成果颇丰,但在专门学校数量、受教育机会、教育经费投入、教师专业素养、契合式课程、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立法还不健全等六方面仍存在问题。国家政府及残疾人相关教育组织应及时意识到这一危急现实,以施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治愈”残疾人教育之“顽疾”,并使其获得长足发展。本研究力图通过深入剖析蒙古国残疾人教育中潜藏的诸多问题,来唤起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残疾人教育的充分重视,同时力求丰富该领域教育资料,为今后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尽献绵薄之力。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蒙古国残疾人教育与中小学残疾人教育专门学校的史料和文献的梳理、全面考察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主要是本研充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蒙古国残疾人教育历史研究现状、分析了残疾人、残疾人教育、残疾人教育的对象,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与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主要相关研究综述。根据本论文研究的内容蒙古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关于罗尔斯正义论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内容为论文的主要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旨在提出蒙古国残疾人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所提出的解决策略主要是基于美国着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和中国优秀学者施良方的课程理论,所以,本章主要梳理、阐述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罗尔斯正义论和施良方课程理论的有关内容。第四部分内容为论文的主要蒙古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发展历史之短直接导致蒙古国关于残疾人教育方面的研究之少,由此也不难想象国家关于残疾人教育历史方面的研究也就更少了。我按蒙古国残疾人教育整体发展状况来分类的。把它分为四个方面内容来说;蒙古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1962至1973)、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阶段(1974至1990)、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衰退阶段(1991至2013)、蒙古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复苏阶段(2014年以来)。第五部分内容为论文的主要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力图通过深入剖析蒙古国残疾人教育中潜藏的许多问题,来唤起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残疾人教育的充分重视,同时力求丰富该领域教育资料,为今后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尽献绵薄之力。第六部分内容为论文的主要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近年来;蒙古国残疾人教育发展最好的年,国家组织实施了残疾人教育提升计划,全面提升了残疾人教育发展水平,从基层学校层面来看,这些年,经费投入多、保障力度大、普及水平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政府对残疾人弱势群体和残疾人教育关心与支持,通过残疾人教育专门学校的变化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相信,蒙古国政府、残疾人教育部领导下,从以后残疾人教育发展,教育战线上下一心,残疾人教育必将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残疾人教育体系将会更加完善,保障机制将更加健全,教育质量会有大幅度提高。我们一定会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让残疾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教育,每一个残疾儿童的心田、帮助他们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梦想。
吴启峰[8](2019)在《呼包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模式与教学楼内部空间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囊括了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职业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以及成人教育阶段。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体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殊学生的安置方式主要形成了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随班就读以及特殊教育学校三种。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特殊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其建筑设计研究在特殊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实地调研以及进行相关方面资料的收集,从特殊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特征入手,结合特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对特殊教育学校中三类特殊学生,即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归纳分类,从特殊学生的行为特征出发,根据特殊学生的不同行为特征总结归纳出特殊学生在特教学校教学楼内部空间内形成的三种行为模式,即行走行为模式、学习行为模式、交往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之上,依据特殊学生行为模式下对应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内部空间,分析特殊学生在不同行为模式下对空间的不同需求,得出行为模式与对应空间的关联。随后,依据行为模式对空间需求,提出空间设计策略。本文以行为模式下的空间设计策略为研究重点,即交通空间行走畅通需求下的畅通化策略、学习模式多样化需求下的教学空间多样化策略、交流自由需求下的交往空间的整合化策略。最后,在行为模式下的空间设计策略指导下,以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为例,对其教学楼内部的交通空间,教学空间以及交往空间进行改造设计,从而建构空间设计研究体系。
罗朝朝[9](2019)在《基于空间利用率的培智学校康复用房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中智力残疾学生的数量持续增长,所占比例的持续增加,特殊教育中对于智力学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培智教学的发展,培智学校的康复空间环境也应得到相应的提升。培智学校的康复空间有其特殊性及系统性,如针对不同残疾类型,所需要的康复空间功能具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地区招生标准与师资配比不同,所需要的康复用房面积与功能亦不相同。本论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调研学校康复空间现状的研究,从使用人群、使用频率、生均面积、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利用率进行了研究。首先,论述了我国智力残疾儿童数量现状、受教育现状、智力残疾儿童的身体、心理及行为特征以及此次研究的范围和未来国内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利用率概念,并对空间利用率的概念进行阐述。同时,对研究的空间范围进行划分,对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说明。其次,通过对于不同地区的培智学校进行调研,从残疾儿童入学情况、学校教学与教研情况、学校建设概况及康复用房的使用现状进行论述,指出康复用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空间利用率过低或过高的情况。最后,从康复用房的利用率及生均指标入手,分析影响不同地区康复用房利用率和规模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康复用房空间利用率与生均指标的相互调节关系,给出了新建培智学校康复用房规划布局、设计要点及细部设计人员规划时需注意的要点,并对西安启智学校康复用房进行空间改造以验证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方法,同时,计算出培智学校康复用房面积建议指标,希望可以为康复空间的设计及利用率的提高起到参考与指导意义。
张佳琪[10](2019)在《基于情感体验的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特殊儿童学校中,公共设施在残障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设计优良的公共设施不仅能够让特殊儿童迅速地适应学校环境,而且对特殊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特殊儿童学校主要关注残障儿童的基础和职业教育,而忽视了特殊儿童学校校园规划过程中公共设施的设计,特殊儿童学校一般只是从残障儿童的生理需求出发,安装了部分无障碍设施,对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考虑甚少。在设计领域,从情感体验角度对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进行的研究也鲜有涉及。为了系统地从生理、心理和情感层面研究特殊儿童学校的公共设施设计,论文引入服务设计的理念和相关方法,对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的策略和设计流程进行研究。笔者首先通过用户调查,对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基于残障儿童的生理特征构建四类典型用户的用户画像;其次依据典型用户的行为分别构建用户旅程图,并对其使用公共设施时的接触点及痛点进行归纳;然后通过对典型用户的需求进行聚类,将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的需求归纳为安全、合理、易用、趣味、独立和愉悦六个关键字,分别与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对应,并借此将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分为功能保障型、平等趣味型和情感体验型三种;最后分别针对三种类型公共设施提出设计策略,并以此为指导进行特殊儿童学校导视设施的设计实践,从而提升特殊儿童使用公共设施时的情感体验。论文通过应用服务设计理念与方法对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进行研究,不仅拓展了服务设计理论的应用范围,也为特殊学校公共设施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适应于肢残者随班就读的中小学建筑环境初探(Ⅱ)——肢体残疾学龄儿童入学障碍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于肢残者随班就读的中小学建筑环境初探(Ⅱ)——肢体残疾学龄儿童入学障碍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歧视”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缘起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际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重要概念界定 |
一、国内外残障儿童融合教育中歧视问题研究的回顾 |
(一) 国外融合教育的发展及困境 |
(二) 国内融合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三) 文献评述 |
二、重要概念界定 |
(一) 城镇残障儿童 |
(二) 随班就读 |
(三) 歧视 |
(四) 社会工作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 |
(一) 发展主义的内涵 |
(二) 选择该研究视角的原因 |
二、研究方法 |
(一) 长度访谈的内涵 |
(二) 选择长度访谈的原因 |
(三) 长度访谈的步骤 |
第四章 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歧视现象 |
一、访谈背景简介 |
二、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歧视现象的表现 |
(一) 宏观层面“顾不上” |
(二) 中观层面“暂时先这样吧” |
(三) 微观层面“自己都忙不过来” |
第五章 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歧视现象的成因分析 |
一、发展主义及其社会的隐喻 |
二、发展主义视角下国家政策的机制 |
(一) 政策制定的“收益性” |
(二) 政策执行成本的考量 |
三、发展主义视角下社会观念 |
(一) “无用”的刻板印象 |
(二) 污名化标签 |
(三) 精英教育文化根深蒂固 |
四、发展主义视角下学校系统的运行逻辑 |
(一) 资金投入成本小 |
(二) 专业的心理辅导设置流于形式 |
五、发展主义视角下残障儿童家庭的行为影响 |
六、发展主义视角下同辈群体的行为影响 |
第六章 破除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歧视现象的对策建议 |
一、革新教育观念,打破发展主义话语桎梏 |
二、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健全随班就读的政策法规 |
三、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增设学校社工服务室 |
(一)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
(二) 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贡献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移植与调适:中国近代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度化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近代特殊教育行政体系的建构 |
二、中国近代特殊教育法规的颁行 |
三、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 |
四、中国近代特殊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规范 |
五、启示 |
六、小结 |
(5)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法理分析 |
一、残疾人受教育权的语义分析 |
(一)残疾人的定义 |
(二)受教育权的含义 |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含义 |
二、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内涵分析 |
(一)残疾人受教育权的特殊性 |
(二)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内容 |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权利限度 |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法理依据 |
(一)人权理论 |
(二)正义理论 |
第二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现状 |
一、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现状 |
(一)残疾人受教育普及度现状 |
(二)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现状 |
(三)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受教育现状 |
二、残疾人受教育权的立法保障现状 |
(一)国家基本法层面 |
(二)行政法规层面 |
(三)规范性文件层面 |
(四)地方性立法层面 |
三、残疾人受教育权的行政保障现状 |
(一)组织机构设置现状 |
(二)教育经费管理现状 |
(三)学校建设现状 |
(四)师资建设现状 |
四、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现状 |
(一)行政救济现状 |
(二)司法救济现状 |
第三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立法分散,不成体系 |
(二)权利义务主体规定不明确 |
(三)内容粗糙,操作性差 |
二、行政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 |
(二)教育经费管理失范 |
(三)学校建设不足 |
(四)师资建设不足 |
三、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 |
(一)行政救济存在的问题 |
(二)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的完善建议 |
一、立法保障的完善建议 |
(一)建构以《残疾人教育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 |
(二)完善权利义务主体规定 |
(三)细化条款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
二、行政保障的完善建议 |
(一)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
(二)规范教育经费管理 |
(三)加强学校建设 |
(四)加强师资建设 |
三、法律救济的完善建议 |
(一)完善行政救济 |
(二)完善司法救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市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 |
1.1.2 残疾儿童数量变化及发展趋势 |
1.1.3 区级培智学校建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1.1.4 研究对象 |
1.1.5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特殊教育及培智学校 |
2.1 我国特殊教育 |
2.1.1 我国培智教育发展历程及模式 |
2.1.2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开展模式 |
2.2 国外培智教育及培智学校发展历程 |
2.2.1 欧洲培智教育发展历程 |
2.2.2 美国培智教育发展历程 |
2.2.3 日本培智教育发展历程 |
2.3 培智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 |
2.3.1 我国现状特殊教育关系树 |
2.3.2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
2.3.3 区级培智学校 |
2.3.4 不同等级培智学校对比 |
2.4 区级培智学校发展现状 |
2.4.1 区级培智学校数目缺乏 |
2.4.2 区级培智学校分布不均 |
2.4.3 现状区级特殊教育开展模式 |
2.5 区级培智学校培智儿童类型、特点分析 |
2.5.1 智力残疾 |
2.5.2 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障碍) |
2.5.3 脑瘫儿童(肢体残疾和病弱)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内培智学校现状调研 |
3.1 调研概况 |
3.2 调研目的及方法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方法 |
3.3 西安市启智学校 |
3.3.1 校园建设 |
3.3.2 布局模式 |
3.3.3 课程安排 |
3.3.4 调研总结 |
3.4 上海市徐汇区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
3.4.1 校园建设 |
3.4.2 布局模式 |
3.4.3 课程安排 |
3.4.4 调研总结 |
3.5 西安市临潼区特殊教育学校 |
3.5.1 校园建设 |
3.5.2 布局模式 |
3.5.3 调研总结 |
3.6 西安市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 |
3.6.1 校园建设 |
3.6.2 布局模式 |
3.6.3 调研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4 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研究 |
4.1 区级培智学校在城市中规划选址 |
4.1.1 我国区级培智学校规划选址现状 |
4.1.2 区级培智学校规划选址影响因素 |
4.1.3 区级培智学校规划选址原则 |
4.2 区级培智学校校园规划布局研究 |
4.2.1 区级培智学校校内空间组成部分 |
4.2.2 特殊教育学校总平面布局现状 |
4.3 区级培智学校功能分区组合模式 |
4.3.1 教学区与办公区组合模式 |
4.3.2 教学区与康复区组合模式 |
4.3.3 生活区与其他区组合模式 |
4.3.4 区级培智学校校园规划布局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5 区级培智学校的空间模式 |
5.1 区级培智学校教学用房 |
5.1.1 区级培智学校教学用房的构成 |
5.1.2 普通教室 |
5.1.3 音乐舞蹈合并教室 |
5.1.4 其他专用教室 |
5.2 区级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及公共用房 |
5.2.1 康复用房内部构成 |
5.2.2 康复用房配置原则 |
5.2.3 认知能力训练用房 |
5.2.4 语言能力训练用房 |
5.2.5 肢体能力训练用房 |
5.2.6 感官刺激训练用房 |
5.2.7 心理疏导用房 |
5.2.8 公共用房 |
5.3 区级培智学校办公用房 |
5.3.1 办公用房构成 |
5.3.2 区级培智学校教学办公用房 |
5.4 区级培智学校生活用房 |
5.4.1 生活用房构成 |
5.4.2 餐厅、食堂、学生宿舍 |
5.5 区级培智学校弹性空间设计 |
5.6 区级培智学校特殊性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致谢 |
(7)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 |
(二)笔者对残疾人教育比较感兴趣 |
(三)鲜有学者从正义论角度去探讨残疾人教育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残疾人 |
(二)残疾人教育 |
(三)残疾人教育的对象 |
(四)中小学残疾人教育的发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蒙古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中国关于残疾人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三、关于罗尔斯“正义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 |
(四)课程评价 |
第四章 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初期阶段(1962年至1973年) |
二、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阶段(1974至1990) |
三、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衰退阶段(1991至2013) |
四、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复苏阶段(2014年以来) |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专门学校数量稀少 |
二、受教机会有失公平 |
三、教育经费投入甚微 |
四、教师专业素养欠缺 |
五、契合式课程尚阙如 |
六、蒙古国残疾人教育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六章 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完善残疾人教育法律体系 |
二、促进残疾儿童入学机会公平 |
(一)残疾人教育专门学校数量增加 |
(二)继续加强随班就读的建设 |
(三)继续加强“特教班”教学 |
三、提高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的重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
(一)提升残疾人教育经费投入 |
(二)优化残疾人教育自然经费配置 |
(三)提高政府对残疾人教育重视 |
四、提高残疾人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
(一)残疾人教育教师职前培养 |
(二)提高残疾人教育教师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
(三)参加国内外残疾人教育师资培训 |
五、加强中小学残疾人教育的课程建设 |
六、提高残疾儿童保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呼包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模式与教学楼内部空间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3.4 论文创新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特殊学生行为模式与空间需求 |
2.1 概念的解读 |
2.1.1 特殊教育学校 |
2.1.2 特殊学生概念 |
2.1.3 特殊学生行为特征 |
2.1.4 行为模式概念 |
2.2 特殊学生行为模式分类 |
2.2.1 行走行为模式 |
2.2.2 学习行为模式 |
2.2.3 交往行为模式 |
2.3 行为模式下的对应空间 |
2.3.1 行走行为模式下的交通空间 |
2.3.2 学习行为模式下的教学空间 |
2.3.3 交往行为模式下的社交空间 |
2.4 行为模式下的空间需求分析 |
2.4.1 行走行为模式下的交通空间通行畅通需求 |
2.4.2 学习行为模式下的教学空间多元一体需求 |
2.4.3 交往行为模式下的社交空间交流自由需求 |
3 特殊教育学校调研与问题分析 |
3.1 调研对象及概述 |
3.1.1 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 |
3.1.2 包头特殊教育学校 |
3.1.3 鄂尔多斯特殊教育学校 |
3.1.4 成都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
3.2 调研分析 |
3.2.1 平面功能 |
3.2.2 交通空间 |
3.2.3 教学空间 |
3.2.4 交往空间 |
3.3 问题分析 |
3.3.1 交通空间针对性较弱 |
3.3.2 教室空间形式较单一 |
3.3.3 交往空间人性化不足 |
3.3.4 细部设计考虑不周全 |
3.4 问题小结与对策研究 |
4 行为模式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
4.1 行走行为模式下的交通空间畅通化策略 |
4.1.1 扩大交通空间感知范围 |
4.1.2 保证交通空间行走安全 |
4.1.3 合理布置交通空间标识 |
4.1.4 交通空间畅通化总结 |
4.2 学习行为模式下的教学空间多样化策略 |
4.2.1 教室面积富足化 |
4.2.2 教室空间开放化 |
4.2.3 专用教室针对化 |
4.2.4 教学单元综合化 |
4.3 交往行为模式下的交往空间整合化策略 |
4.3.1 功能融合化 |
4.3.2 特殊需求化 |
4.3.3 环境补偿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内部空间改造设计分析 |
5.1 交通空间精细化改造 |
5.1.1 智能改造设计 |
5.1.2 色彩改造设计 |
5.1.3 标识改造设计 |
5.1.4 安全改造设计 |
5.1.5 改造总结 |
5.2 教学空间灵活化改造 |
5.2.1 教室空间优化调整设计 |
5.2.2 单一教学单元开放设计 |
5.2.3 组团教学单元一体设计 |
5.2.4 改造总结 |
5.3 交往空间整合化营造 |
5.3.1 营造游戏化活动空间 |
5.3.2 营造学习化活动空间 |
5.3.3 营造自然化活动空间 |
5.3.4 改造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空间利用率的培智学校康复用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智力残疾儿童数量及类型 |
1.1.2 我国智力残疾儿童受教育现状 |
1.1.3 我国培智学校发展现状 |
1.1.4 国家政策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残疾儿童分类、智力残疾、培智学校 |
2.1 残疾儿童的分类 |
2.1.1 视力残疾 |
2.1.2 听力语言残疾 |
2.1.3 肢体残疾 |
2.1.4 脑瘫儿童 |
2.1.5 智力残疾 |
2.2 智力残疾儿童特点 |
2.2.1 智力残疾儿童身体机能 |
2.2.2 智力残疾儿童心理特征 |
2.2.3 智力残疾儿童的行为特征 |
2.3 培智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2.3.1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
2.3.2 国内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育的现状 |
2.3.3 国内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 调研概况 |
3.2 调研目的及方法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方法 |
3.3 西安启智学校 |
3.3.1 残疾儿童入学情况 |
3.3.2 教学与教研情况 |
3.3.3 学校建设概况及布局分析 |
3.3.4 西安启智学校康复用房使用现状 |
3.3.5 调研小结 |
3.4 杭州杨绫子学校 |
3.4.1 残疾儿童入学情况 |
3.4.2 教学与教研情况 |
3.4.3 学校建设概况及布局分析 |
3.4.4 杭州杨绫子学校康复用房使用现状 |
3.4.5 调研小结 |
3.5 上海浦东特殊教育学校 |
3.5.1 残疾儿童入学情况 |
3.5.2 学校建设概况及布局分析 |
3.5.3 上海浦东特殊教育学校康复用房使用现状 |
3.5.4 调研小结 |
3.6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问卷调查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利用率及生均指标研究 |
4.1 空间利用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4.1.1 康复用房利用率概述 |
4.1.2 目的及意义 |
4.2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利用率研究 |
4.2.1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4.2.2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利用率统计分析 |
4.3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生均指标研究 |
4.3.1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生均指标现状 |
4.3.2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生均指标影响因素 |
4.4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利用率与生均指标的相互调节 |
4.5 本章小结 |
5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空间设计方法 |
5.1 培智学校概要 |
5.2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布局研究 |
5.2.1 培智学校的功能空间构成 |
5.2.2 康复用房在校园总体布局中的定位 |
5.3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设计要点 |
5.3.1 新建培智学校必须配备的康复用房 |
5.3.2 可根据情况选配的康复用房 |
5.3.3 康复用房设计的共有原则 |
5.4 培智学校康复用房细部设计 |
5.4.1 物理环境 |
5.4.2 色彩 |
5.4.3 各界面材料的选择 |
5.4.4 无障碍设计 |
5.5 西安启智学校康复空间实例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表目录 |
2 图目录 |
3 调查问卷 |
4 相关案例 |
5 各类培智学校调研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10)基于情感体验的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公共设施设计 |
2.1.1 公共设施概述 |
2.1.2 学校公共设施 |
2.1.3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 |
2.2 服务设计理论 |
2.2.1 服务设计概述 |
2.2.2 服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
2.2.3 服务设计方法 |
2.2.4 服务设计理论相关研究 |
2.3 服务设计引入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现状与用户需求分析 |
3.1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
3.1.1 单一类型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现状 |
3.1.2 综合类型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现状 |
3.1.3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
3.2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用户调研 |
3.2.1 用户调研概述 |
3.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3.3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
3.3.1 利益相关者分类 |
3.3.2 核心用户及其生理特征 |
3.3.3 构建用户画像 |
3.4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用户需求分析 |
3.4.1 构建用户旅程地图 |
3.4.2 用户痛点分析 |
3.5 核心用户需求聚类 |
3.5.1 构建核心用户期望地图 |
3.5.2 公共设施设计层次的优先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策略与流程研究 |
4.1 功能保障型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
4.1.1 安全性 |
4.1.2 合理性 |
4.2 平等趣味型公共设施设计策略 |
4.2.1 易用性 |
4.2.2 趣味性 |
4.3 情感体验型的特殊儿童公共设施设计 |
4.3.1 独立性 |
4.3.2 愉悦感 |
4.4.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素施的设计要素 |
4.4.1 以生理需求为主导的公共设施设计要素 |
4.4.2 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公共设施设计要素 |
4.4.3 以情感需求为主导的公共设施设计要素 |
4.5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的设计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实践 |
5.1 设计调研 |
5.2 特殊儿童学校导视设施分析 |
5.3 设计方案描述 |
5.3.1 一级导视方案描述 |
5.3.2 二级导视方案描述 |
5.3.3. 三级导视方案描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适应于肢残者随班就读的中小学建筑环境初探(Ⅱ)——肢体残疾学龄儿童入学障碍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残障儿童随班就读中“歧视”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R市为例[D]. 相新语. 山东大学, 2021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移植与调适:中国近代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度化困境[J]. 陈建华. 长春大学学报, 2021(01)
- [5]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研究[D]. 闫奕. 青岛大学, 2020(02)
- [6]城市区级培智学校规划布局及空间模式研究[D]. 郭金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蒙古国中小学残疾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研究[D]. 阿格(DORJDEREM ALTANSUKH).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呼包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模式与教学楼内部空间关联性研究[D]. 吴启峰.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9]基于空间利用率的培智学校康复用房设计研究[D]. 罗朝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基于情感体验的特殊儿童学校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 张佳琪.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