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化OEM/ODM业务过程建模及其系统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庞慧[1](2021)在《长安银行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金融业兴起了科技引领之风,基于数据统计分析、云计算、智能服务等新生代信息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授信信贷管理、金融支付、高端私人财富、电子银行等金融领域。目前,对于企业传统的客户服务来讲,人工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趋势的需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客服平台将成为提升企业运营能力,降低营销成本,增强满意度,优化客户服务感受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客服管理发展现状和长安银行客服中心客服管理现状,结合客户服务管理理论、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从长安银行发展经营现状、正在使用的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分析出发,提出并设计了新版长安银行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编写了实施的具体步骤,来解决长安银行客服中心发展滞后、管理粗放、盈利能力差、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为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奠定基础。本文所研究的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是由呼叫系统、质检系统、工单系统、知识库系统、分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整合而成的。通过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在长安银行客服中心的应用,可以提高其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呼叫系统的接入,加强了对座席人员行为管理的能力,同时为收集客户信息夯实了基础;二是质检系统的接入,拓展了检查的业务范围,增加了对全渠道及流程品质和操作规范的动态监控,起到了防控风险的作用;三是知识库的接入,为座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业务支撑,优化了客户服务地体验;四是工单的接入,提供了全面收集客户意见的反馈渠道,为业务分析提供支持;五是分析系统的接入,使得客户管理、渠道管理、营销策略等各个环节衔接得更加紧凑,为优化产品和精准营销提供辅助决策。通过各子系统共同开展工作,有效减少了人资费用,提高了工作质量,基本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
崔婧姝[2](2020)在《基于精益生产的Z卷烟厂MES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来中国烟草进入了“订单式”的生产模式,如何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做到浪费最小化成为烟草行业研究的中心。精益生产作为生产制造行业提升生产效率的热门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烟草行业也提出“精益制造”,就是将精益生产代入到卷烟的流水化制造中。Z卷烟厂作为H省内最大的卷烟厂异地合并技改项目,成为H省国有制造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的重点,但就目前的MES而言,存在信息数据零散、各类数据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国家烟草局倡导的精益生产管理理念,针对目前Z卷烟厂生产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查找,并对问题的优化方向进行了分析。以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对包括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功能进行了优化设计,将该厂的自动化设备、数据、生产数据、质量检测数据融入到MES中,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同时优化排产,降低生产成本。在Z卷烟厂的MES分析优化设计中采用可视化图形表示法,根据需求分析描述出完整、一致的系统用例,设计出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五大模块,对五大模块进行静态和动态建模。系统设计中采用RUP迭代式开发过程和程序应用框架以及Rational Rose编程环境,运用高性能的C/S结构,OPC通讯,对流行的数据库及其访问技术等技术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
雷冠军[3](2020)在《基于数据融合的丰满水库长期径流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发,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川径流在水循环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极端径流会形成巨灾,径流预报对于防汛抗旱、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河川径流影响因子众多、变化特性复杂,基于成因分析法挖掘因子影响径流形成的规律是径流预报的关键。中长期径流预报预见期长、预报精度低,径流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晰,单一尺度因子的分析、单一统计预报方法的改进已不能进一步提高径流预报的精度,而且水文工作者不敢于报极值,中长期径流预报结果只能作为实际工作的参考。开展中长期径流预报理论和技术研究,融合多尺度因子和多方法的预报结果,进一步提高预报的精度和水平,能够为水库调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支撑。本文以丰满水库流域的年径流为研究对象,选用天文、全球、流域尺度因子,分析挖掘因子与流域来水的相似性、遥相关性、可公度性、结构特性等规律,研究和改进智能学习法、模糊推理法、天文因子对比法、点聚图法、可公度法和可公度网络结构法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包含因子融合、结果融合、结构融合的多尺度因子信息融合的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高丰满水库流域径流和极端径流预报的精度,为丰满水库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统计分析法,挖掘三大尺度因子与流域来水丰枯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丰满水库流域来水的丰枯状态与ENSO事件的冷暖特性、ENSO事件的发生时间距离汛期的远近、基于农谚所选择的气象因子等具有较好的统计规律,且均能通过假设检验。基于线性相关系数法、互信息理论法、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天文因子、气象因子、天文因子+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与流域来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最强,海洋大气因子的相关性最弱,月球赤纬角与流域来水的关联度最大。(2)基于相关性分析所得的因子组合方案,运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智能学习方法,融合因子预报径流。结果表明,水量回归预报较差,3级分类预报较优;预报方法不同,方法所对应的最优因子及其组合不同,训练和预报性能均较优且稳健性强的方法为ELM、RBF神经网络。对多方法的最优分类预报结果进行融合,使得定性预报正确率达到89.5%。(3)运用相位对比法融合天文因子、海洋大气因子及其组合预报径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量预报正确率为63.16%,24节气阴历日期+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定性预报最优,正确率为63.16%。相位对比法对于极端来水年的丰枯属性识别能力较强,却难以有效预报出平水年,运用定量预报结果反推来水级别的正确率较低。相位对比法存在无法判别的年份,运用模糊推理法基于相关性分析所得的因子组合进一步分析计算因子的相似性,融合因子预报径流。引入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相似衍生法相似度、“因子进出法”等,对模糊推理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相似衍生法模糊推理法的稳健性优于Turksen模糊推理法,二者对径流的定量预报较差、定性预报较优,对其各自最优的定性预报结果进行融合,正确率达到73.68%。(4)采用“主次因子对比法”对单一天文因子对比法、分布式融合结构天文因子对比法进行改进,融合结果预报径流。研究得到能够提高预报精度的混合式融合结构天文因子对比法,定性预报正确率为63.16%。基于分析所得的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与流域来水的遥相关规律修正预报结果,进一步改进天文因子对比法,使得预报正确率提高到 73.68%。(5)绘制三大尺度因子与流域来水的点聚图,融合结果预报径流。结果表明,24节气阴历日期和月球赤纬角点聚图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太阳黑子相对数离散性较强难以准确划分其聚类区间,三大尺度因子点聚图的定性预报正确率分别为63.16%、57.89%、21.05%。将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与来水丰枯的遥相关规律作为该类因子的点聚图进而得到径流预报结果,并与天文因子点聚图的预报结果进行融合,使得预报正确率提高到 73.68%。(6)将径流分为一般、极端、极值点结构,融合结构预报极端径流。结果表明,以因子融合、结果融合的预报结果作为一般来水结构能够融合多因子、多方法的信息,预报正确率为84.21%;点面结合法的改进与上下包线结构、智能学习分类以及传统点面结合法相比对于极端来水结构的预报精度较高,预报正确率为60%;通过细致划分丰枯水链、引入月球赤纬角对可公度网络结构法进行改进,能够增强方法的可操作性,降低基于极值点结构预报极端来水年高发期的不确定性;综合径流三大结构的预报结果,结合连续极端来水年的判定,预报极端来水的高发年,其中特丰水年、特枯水年的预报正确率分别为66.7%、80%。
彭程[4](2020)在《飞机数字化装配现场数据集成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都制定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如“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这些举措的目的都是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制造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互联互通瓶颈。而CPS(Cyber-Physical System,信息物理系统)是将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融合的新型工业系统,该理念为突破上述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某型飞机的装配现场为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PS的飞机装配现场数据集成及应用系统。首先,对飞机装配现场的数据构成进行了调研,将车间资源按照人员、机器、物料、方法、测量、环境六种类型进行划分。梳理了某型飞机装配现场现有的数据集成系统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该型飞机数据集成的现状,在借鉴CPS的5C技术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飞机装配现场数据集成及应用系统,并对其功能架构、网络结构和软件架构进行了阐述,给出了该系统一个应用实例,指明了该实例的实现由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传输平台和数据应用平台共同组成。然后,设计并实现了数据采集平台。为飞机装配现场六种资源设计了资源标识的方案,并且根据资源分段式建模的结果设计了六种资源的属性、状态和历史表结构,最后对飞机装配车间数据采集平台的软件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和主要接口说明。接着,设计并实现了数据传输平台。提出中立区和数据安全交换区的概念以实现两网融合,在数据权限管理机制和数据跨网段传输机制的保障下了实现了企业网和工业网之间的数据安全交换。分别介绍了文件跨网段传输和数据库跨网段同步的设计与实现。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数据应用平台。设计了数据应用平台的技术架构,并基于此架构分别构建了面向工业级的制造信息(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MI)应用和企业级的商业信息(Business Information,BI)应用,且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实现。
王振亮[5](2019)在《枪钻专机刀具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深孔加工是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加工必不可少的加工工序,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对深孔加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加工难度也越来越大。深孔加工刀具的异常磨损与破损可能造成工件报废和机床受损等严重后果,如何更加科学和智能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保证加工系统稳定高效运转的重要的课题。因此,研究深孔的加工过程监测技术,实现深孔加工刀具的磨损状况的实时监测、刀具异常状态的预警和刀具寿命的预测,对实现发动机关键零件高效精密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是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实施的刀具智能管理系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开展了刀具监控系统在枪钻专机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使用的TRS(Transferline System)枪钻专机的机床结构,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结构,设计了 TRS枪钻专机的加工工艺及其工艺装备。(2)研究了枪钻加工深孔时的加工机理,并且分析了枪钻在加工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开展正交切削实验,对现有枪钻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3)在TRS枪钻专机使用的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刀具监控系统,对枪钻专机的功率、电压和电流等切削加工过程参量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显示和数据分析功能。(4)对枪钻加工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获得了刀具在线监测的关键特征变量,分析出机床主轴扭矩能够直接、准确、快速的反应出枪钻的加工状态,并确定了监控阈值,对枪钻的加工过程实现了有效监控。达到了降低枪钻失效模式发生概率,提高刀具寿命,避免批量质量事故发生的目的,实现了刀具监控系统在实际生产的应用价值。
喻淑琴[6](2019)在《基于LEB的机电产品定义研究及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对基于工程行为语言(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中国制造技术协同平台(CBTM平台)制造端系统的机电产品定义平台、制造服务平台和行情显示平台进行开发,实现了制造端系统内部平台的信息交互。基于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方法使得制造企业可以参与机电产品定义模型库的构建工作,LEB语言解释器可视化功能的实现为产业链协同、装配、下游产品设计和产品交易服务。为了实现以上研究以及完成各平台的开发工作,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研究:首先对工程行为的特点和基于WEB的零件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开发LEB语言的必要,以Lisp语言为参考确定LEB语言的编写原则为参数定义+操作行为,制定了LEB语言的构成、词法规则和语法规则,给出了可视化操作函数的使用规则。对机电产品定义进行概念定义,并与机电产品开发、机电产品设计进行区分,对机电产品层次结构进行划分以及分析不同层次的机电产品的特点,对机电产品定义模型在供应链协同中的作用以及机电产品模块化引起的制造模式改革进行研究,给出了基于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模型。确定LEB语言解释器的工作原理为解析+执行,设计LEB语言解释器参数定义区的解释流程以及虚拟存储器的构建与更新过程,制定LEB语言解释器可视化行为函数区的解析过程以及可视化的实现过程,以典型机电产品为例给出了LEB语言解释器可视化功能的实现过程。确定CBTM制造端系统由基于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平台、行情显示平台和制造服务平台构成,以临时存储器为介质,设计了行情显示平台与制造服务平台之间、制造服务平台和产品定义平台的信息交互机制。设计并开发了基于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平台的开发环境(IDE)模块、产品上传模块和模型可视化模块,设计并开发了行情显示平台的行情显示功能模块。采用联调的方式验证了以行情显示页面验证了该信息交互机制的可用性;以典型机电产品为例验证了LEB语言解释器可视化功能的在行情显示平台的可用性。
魏云龙[7](2018)在《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最近以来,视频监控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比如军事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及其示范平台。通过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来实现针对小区安全进行管理、旅游景点中的人流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进行监控操作处理等。同时,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及阻止犯罪,对于无人值守的自动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量已经得到了日益的上升,这种智能化的系统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减少人工操作的可能性,不断的减少对于监控系统中人工的依赖性,能够通过软件之间的操作来自动化的完成针对复杂的环境中的人或者核心目标进行实时的检测及其跟踪操作处理。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本文针对目前监控视频信息化管理的未来发展情况,监控视频信息化管理管理系统基础理论、性能需求、数据需求等内容进行介绍,其中的主要数据信息包括视频采集回放管理、人脸检测管理、人脸追踪管理、云台控制管理、网络控制管理、配置管理等;详细描述监控视频信息化管理理论与相关管理,并对与建设系统有关的技术进行描述,该技术主要有B/S架构,JavaEE企业级开发平台以及MVC开发框架等;从多方面分析监控视频信息化管理管理系统在的实际需求,简单描述系统关键业务功能,并总结系统中各项业务功能,对系统边界与系统内部的模块进行了划分,同时,对系统中所有业务模块功能详细描述,通过采取UML建模的方法,创建所对应的基本模型信息,为后期的监控视频信息化管理在整个的标准化作业信息化系统能够打下很好的基础。其中对人脸监测及跟踪模块中,采用了Haar特征结合AdaBoost算法对其进行了实现,算法实验效果展示具有很强的提取能力,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张鸿飞[8](2013)在《供应链企业间创新合作的期权价值分析及其期权契约选择》文中提出随着产品技术复杂程度的增加和市场变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制造商负责产品(含零部件)开发、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供应商负责零部件制造的经营方式使制造商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为了降低商业风险,充分发挥供应商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制造商已开始将资源外包的范围从产品零部件制造扩展到产品零部件及其系统的开发。因此,产品开发的协同由主要发生在同一组织内部团队的协同演变为主要发生在以制造商为中心的企业组织之间的协同,即多企业组织协同产品开发。供应商参与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模式提高供应链的效益、效率的同时,也产生参与双方协同合作及退出机制的问题。供应商参与的动机,不仅仅在于向制造商独家(或优先)供应在协同开发产品中所承担开发的系统和零部件获得预期的净现值收益,这一投资行为对供应商的效益还包括增进其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产品品质、及财务上的绩效,这可以看作是供应商参与开发所进行的投资的战略性价值。从供应商角度刻画了其参与所能拥有的实物期权价值,识别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所具有的灵活性期权及递增期权,描述了供应商参与的期权特性。通过研究,有助于管理者能够正确评估参与到合作研发项目中所能得到的包含实物期权价值在内的未来利益。在识别供应链企业间共同以及单方面终止创新合作两种形式的合作退出机制的基础上,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分析了不同退出机制下各参与方的预期项目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共同终止项目的期权行为是项目内生的,通过各方协议达成一致对项目中所出现的不确定性做出的决策,可使参与方都能够从中获益,强调了伙伴关系的合作本质。单方面终止合作的期权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不合作的行为,会引起合作方利益的损失并造成项目总体价值的降低。
姜海宁[9](2012)在《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实践表明,地方企业网络已经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与增长载体,并因而引起以马歇尔、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经济地理、管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集群是早期集群研究的主流,而忽略了跨国企业在其中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区域性、本土性的经济特征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跨国企业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将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布局。在此背景下,地方企业网络不能封闭发展,必须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才能实现持续的升级。跨国企业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联结全球与地方的重要纽带。不仅如此,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对地方企业网络发展的贡献度逐渐下降,具有空间移动性特点的技术要素取而代之,并成为影响地方企业网络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全球最先进技术主要被跨国企业所掌控。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以跨国企业为切入点,研究跨国企业如何凭借核心技术资源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企业网络结构和创新升级,从而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服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笔者发现,技术在企业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过程中的作用愈益重要,并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侧重于企业网络对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影响,而缺乏从技术的视角探讨企业网络的发展与演化,尤其是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影响地方企业网络或集群结构的研究更为缺乏。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技术要素对企业网络发展的影响研究,具体从网络权力、技术权力和全球技术网络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网络的发展和演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技术要素的国际流动更加迅速,跨国企业将越来越多的技术活动纳入到企业间国际技术网络之中,因而有必要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凭借技术优势来影响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问题,而这方面的研究却被忽视了。不仅如此,目前关于跨国企业或FDI与企业网络或集群关系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尤其针对企业网络或集群如何吸引跨国企业或FDI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关于跨国企业如何影响企业网络或集群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的研究较少,远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理论来阐释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机制。此外,企业网络发展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变化,已有的研究侧重于对企业网络静态方面的研究,而对其动态方面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跨国企业如何借助技术空间移动的特点,通过技术控制与技术扩散作用来影响地方企业网络的演化。在总结与评述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理论、企业网络演化理论以及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形成发展、创新升级影响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的作用背景、作用条件和作用方式等进行分析,并探讨了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两种作用方式影响网络成员的空间行为和创新学习,进而归纳出地方企业网络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对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作用下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发展历程、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比分析不同整零关系模式下的跨国汽车企业如何凭借技术优势来影响地方企业网络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具体将欧美、日本的跨国汽车企业分别对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和广东汽车企业网络的结构与创新升级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跨国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劳动分工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加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去组织生产,对外投资就是其最主要的方式,而在此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为了确保其技术竞争优势,跨国企业必然加强技术控制以防技术外溢,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本土化水平,又必须对本土企业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即技术扩散。跨国企业正是通过这两种作用影响网络成员的空间行为和创新学习,进而影响地方企业网络的形成发展与创新升级的。当然,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作用还依赖于适度的技术势差、存在资源依赖关系以及政策环境支持等条件。第二,跨国企业影响企业空间行为和创新行为,进而影响地方企业网络的演化。在网络组建形成阶段,跨国企业对网络成员主要以技术控制为主,限制本上网络成员的“进入权”,并要求或迫使其原网络成员跟随进入;在迅速发展阶段,跨国企业对网络成员技术扩散范围和强度的加大促使企业网络发展迅速,其示范效应吸引其他跨国企业跟进;在扩大生产阶段,跨国企业对网络成员的创新作用最显着,国外研发机构开始纷纷进入东道国,网络成员更加多样化。在跨国企业技术控制与技术扩散的作用下,地方企业网络成员数量和网络密度逐渐增大,网络结构由垂直树枝状向网状结构方向发展,由单核结构转变为双核结构或多核结构,与跨国企业总部之间的联系由单向联系转为双向联系,同时网络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并依次实现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第三,跨国企业在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央政府以及上海市政府共同推动下,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两大跨国企业先后进驻上海,并使得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经历了由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企业网络组织结构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发育比较完善,竞争力较强的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具体经历了网络组建形成、快速发展和扩大生产阶段。在网络组建形成阶段,由于上海汽车产业基础较差,大众汽车通过技术标准控制作用限制上海本土企业的“进入权”,使得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呈现以上海大众为中心的单核结构,且垂直网络结构初步形成,但网络密度和创新能力低下,与德国大众总部联系为单向联系。在网络快速发展阶段,美国通用汽车在德国大众的成功示范作用下进入上海,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呈双核结构,供应商网络日益完善,网状垂直网络结构和水平网络结构开始发展,并开始出现产品升级,而上海外部供货网络空间范围扩大但仍集中在长三角,与总部联系由单向联系转为双向联系。在网络扩大生产阶段,跨国汽车企业对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创新作用最显着,跨国整车企业及其供应商的研发机构开始陆续进入上海,网络成员更加多元化,并开始出现功能升级。除此之外,此时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密度和联系进一步增强,网状垂直网络结构和水平网络结构并存发展的复杂网络结构,对国内其他省市供货范围扩大,逐渐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并进行国际化扩张。欧美跨国汽车企业与日本跨国汽车企业相比,东道国本土企业进入前者组建的企业网络难度与稳定性要弱于后者,而竞争激烈程度要大于后者,且后者在海外组建地方企业网络相对前者更为迅速;尽管日本跨国汽车企业比欧美跨国汽车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创新作用要强,技术扩散更为频繁,但这仅限其“封闭的供应商网络”范围内,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封锁更加极端;同时,传统的欧美整零关系模式与日本整零关系模式开始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由于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成员空间行为和创新学习的影响来实现的,因而笔者在上海和广州分别选择一家本上案例企业,而它们正是在这两种整零关系模式的跨国汽车企业影响下成长起来,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本土企业空间结网与创新升级的作用差异,从而使其结论更具科学性,也更具现实意义。结果表明,上海本上案例企业与广州本土案例企业相比,前者接受欧美跨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扩散作用较强,其配套范围、对外网络联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更加迅速,并成为A级供应商,而后者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取得配套资格,配套范围较小,并且在日系跨国整车企业供应商网络中的地位较低。通过探讨跨国企业技术控制与技术扩散作用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本文刻画了跨国企业(技术)作用与企业网络演化的动态关系,完善了网络时代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理论,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新特征,同时还比较分析了不同整零关系下的跨国企业对企业网络及其本土企业组织结构与创新升级的影响。尽管如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发展中国家,探讨发达国家技术领先的跨国企业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作用对技术较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而忽略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具有领先技术的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控制作用影响发达国家的地方企业网络的演化。同时,本文忽略了一般网络成员的技术水平发展具有动态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必然影响它们与跨国企业之间的技术权力关系,进而影响到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过程和方向,这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冯翔[10](2008)在《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技术及软件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新形势下,GIS开发和应用面临三大社会需求:新的GIS用户化需求;软件开发商、开发者的技术需求;GIS资源和功能的共享需求。而制约GIS满足上述需求的三个问题是:GIS开发的敏捷性问题;GIS应用扩展性问题;GIS的应用可持续性问题。回顾几十年的历程,我国在GIS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GIS基础软件技术支持得到了全面加强;GIS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飞速增长。中国GIS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对国内众多领域的发展及有效管理都有很大贡献。而随着实践的深入,上述制约GIS满足需求的三个问题逐渐被发现,它们的产生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其根源在于:第一、传统的GIS直用与开发是静态、封闭的。静态是指软件开发一次成型,自交付之后基本固定,不易修改、扩展和应变;封闭是指开发过程没有将软件功能的共享和复用作为实施因素考虑,从而造成资源和应用的共享困难。这种传统的解决方案存在的技术上、工程上的弱点,不能够满足快速应用开发需求。第二、传统的GIS开发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某种通用GIS用户化二次开发包来引导GIS技术工程人员进行领域GIS的应用开发。这些开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于代码的开发。基于代码的软件开发有其固有的弱点和不足:效率低、易出错、难维护。上述问题影响着GIS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便利性。因此有必要在新的多变的需求情况下,采用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技术重新审视GIS软件开发和应用模式,研究新的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软件复用以及聚合是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近年来,随着GIS共享规范的发展、SOA和Enterprise2.0的发展、网络应用平台的发展,软件复用和聚合技术以及理念都有了新的突破。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用户驱动的GIS服务聚合吸收SOA/SCA和Web应用中的聚合的思想,将GIS开发分解为各种GIS模型、算法、应用的服务构件开发和按照各领域需求将服务以各种满足需求的方式在客户端聚合平台上以微件的形式进行聚合,从而快速形成新的特定应用。这样的GIS开发和管理使得其较传统的GIS开发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关注分离。聚合人员是普通用户、业务流程领域专家等;算法、服务构件以及微件实现者是技术人员;第二、可扩展性。当一个新的应用需求产生时,首先检查构件库和微件库,如果库中具备构成新应用的服务,那么就通过聚合这些服务来生成新的应用;如果缺少某些服务,就组织开发。由于服务是按照合理的粒度以互不依赖的方式被开发,再由领域专家来组装,因此这样的开发方式能够使得原有IT资产不断重用和扩展;第三、业务敏捷性。构件遵循SCA标准,在SOA指导下开发,能够被轻松便捷的使用,同时也能够被不同的实现版本替换。由于应用是在可复用微件和构件的基础上开发,这样的开发天然的具备快速的特性;第四、资源和应用的聚合。系统能够对多源、异构的功能和资源进行聚合。从而将部分数据资源的共享提升到应用的共享的层次,从而通过应用的权限控制来解决一些数据保密问题。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相关理论技术、通用支撑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研究当前GIS发展的现状、IT最新技术;分析GIS应用的各种模式,明确GIS发展朝着以服务为基本单位向各种场合渗透,并且最后GIS以服务的形式彻底融入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之中,消失于无形之中而又随手可得。二、分析传统的开发方法,研究SOA、SCA以及web聚合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的概念和开发方法。以聚合的思想为指导,以SOA/SCA为基础,把GIS的开发分为构件/微件开发和组装开发两个层次。从而产生更高效的开发、更高层次的复用和更广泛的应用。三、设计用户驱动的GIS服务聚合的一般体系结构。提出终端呈现层、业务服务层、GIS应用构件服务层、能力层、整合层以及持久层六个层次。这样的分层提高应用开发的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并形成了一条开放式的GIS应用开发价值链。该链条层次分明,入门门槛自上到下逐渐提高。四、对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研究。研发基于浏览器的富客户端聚合平台。聚合平台包括微件开发框架和微件聚合框架。聚合平台是将各种应用和资源需求快速开发成微件,然后由用户自定义的聚合在一起,从而获得随需应变的情景应用程序。五、研究基于Tuscany和主流GIS平台软件的GIS业务构件开发技术。对GIS构件开发的一般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六、研究与用户驱动的GIS服务聚合相适应的GIS应用开发工程和管理方法。设计APO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其中A(Ability)表示的是实施人员的技术能力;P(Performance)代表绩效,代表该实施人员完成某项任务所获得的绩效评分;O(Obtain)代表获取某项任务。通过员工自我意愿、公司激励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团队工作能力和效率。
二、标准化OEM/ODM业务过程建模及其系统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化OEM/ODM业务过程建模及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长安银行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及概念 |
2.1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 |
2.1.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
2.1.2 原型法 |
2.1.3 面向对象方法 |
2.1.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 |
2.2 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理论 |
2.3 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开发技术 |
2.3.1 语音识别技术 |
2.3.2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
2.3.3 自然语义理解技术 |
2.3.4 文本大数据挖掘技术 |
2.4 统一建模语言 |
2.4.1 概述 |
2.4.2 UML建模方法、构成和主要目的 |
2.4.3 UML图表分类 |
第3章 长安银行客服平台建设与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长安银行发展经营现状 |
3.1.1 银行简介 |
3.1.2 经营战略 |
3.1.3 组织架构 |
3.1.4 业务范围 |
3.1.5 经营情况 |
3.2 长安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平台现状 |
3.2.1 长安银行客服中心运营现状 |
3.2.2 人员结构 |
3.2.3 组织架构 |
3.2.4 服务流程现状 |
3.2.5 运营管理现状 |
3.3 长安银行客服中心与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长安银行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
4.1 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需求描述与用例建模 |
4.2 呼叫系统需求描述与用例建模 |
4.3 质检系统需求描述与用例建模 |
4.4 知识库系统需求描述与用例建模 |
4.5 工单系统需求描述与用例建模 |
4.6 分析系统需求描述与用例建模 |
第5章 长安银行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
5.1 系统设计原则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总体结构设计 |
5.2.2 系统组件图 |
5.3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5.3.1 呼叫系统主要功能 |
5.3.2 质检系统主要功能 |
5.3.3 知识库系统主要功能 |
5.3.4 工单系统主要功能 |
5.3.5 分析系统主要功能 |
5.4 数据库设计 |
5.4.1 呼叫系统主要库表 |
5.4.2 质检系统主要库表 |
5.4.3 知识库系统主要库表 |
5.4.4 工单系统主要库表 |
5.4.5 分析系统主要库表 |
第6章 长安银行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实施 |
6.1 项目实施 |
6.2 项目启动 |
6.3 系统安装与部署 |
6.3.1 硬件签收 |
6.3.2 硬件部署 |
6.3.3 软件系统及服务部署 |
6.3.4 系统初始化数据准备 |
6.3.5 系统最终部署图 |
6.4 系统测试 |
6.5 用户培训 |
6.5.1 制定培训方案 |
6.5.2 制定培训计划 |
6.5.3 制定保障 |
6.6 上线试运行 |
6.7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
6.8 总体验收及交接 |
6.9 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各子系统详细用例建模 |
(2)基于精益生产的Z卷烟厂MES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
2.1.2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过程 |
2.1.3 OPC通讯 |
2.1.4 Microsoft SQL |
2.1.5 B/S结构 |
2.2 文献综述 |
2.2.1 精益生产 |
2.2.2 精益生产在卷烟行业的应用 |
2.2.3 卷烟厂MES研究现状 |
3 MES的需求分析 |
3.1 Z卷烟厂生产管理方式 |
3.1.1 生产计划流程 |
3.1.2 卷烟生产工序 |
3.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 MES的优化方向 |
3.4 MES的设计目标 |
3.4.1 设计思路 |
3.4.2 总体设计目标 |
3.5 系统架构设计 |
3.5.1 系统总架构 |
3.5.2 网络拓扑架构 |
3.6 系统功能界定 |
3.6.1 生产管理模块 |
3.6.2 质量管理模块 |
3.6.3 库存管理模块 |
3.6.4 设备管理模块 |
3.6.5 用户管理模块 |
4 系统建模 |
4.1 提取建模元素 |
4.1.1 生产管理业务 |
4.1.2 质量管理业务 |
4.1.3 库存管理业务 |
4.1.4 设备管理业务 |
4.1.5 用户管理业务 |
4.2 构建静态和动态模型 |
4.2.1 生产管理模块 |
4.2.2 质量管理模块 |
4.2.3 库存管理模块 |
4.2.4 设备管理模块 |
4.2.5 用户管理模块 |
5 系统的实现与效果 |
5.1 系统设计原则 |
5.1.1 实用性 |
5.1.2 安全性 |
5.2 系统数据流设计 |
5.2.1 数据流图 |
5.2.2 外围系统数据流 |
5.2.3 服务器端数据流 |
5.2.4 用户终端数据流 |
5.2.5 底层设备数据流 |
5.3 数据库的设计 |
5.3.1 数据功能的详细设计 |
5.3.2 基础数据管理 |
5.4 软件平台设计 |
5.5 系统硬件设计 |
5.6 系统实施效果 |
5.6.1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6.2 管理方式的促进 |
5.6.3 系统优化后的效果对比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清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数据融合的丰满水库长期径流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三大尺度因子径流预报研究 |
1.2.2 因子相关性分析 |
1.2.3 传统统计预报模型 |
1.2.4 现代水文预报模型 |
1.2.5 研究进展的总结 |
1.3 本文研究介绍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径流预报技术的系统分析 |
2.1 来水丰枯的影响机理 |
2.1.1 热量与引力作用 |
2.1.2 地形和海陆分布作用 |
2.2 来水预报基于的基本特性 |
2.2.1 周期性 |
2.2.2 有序性 |
2.2.3 遥相关性 |
2.2.4 结构特性 |
2.3 来水与极端来水预报的思路 |
2.3.1 预报因子基于空间尺度的分类 |
2.3.2 预报因子基于时间尺度的分类 |
2.3.3 预报值基于预报特征的分类 |
2.3.4 基于信息融合的流域来水预报 |
2.4 研究流域分析 |
2.4.1 流域介绍 |
2.4.2 流域丰枯机理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三大尺度因子与径流的统计分析 |
3.1 天文尺度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分析 |
3.1.1 太阳黑子相对数 |
3.1.2 月球赤纬角 |
3.1.3 24节气阴历日期 |
3.2 全球尺度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分析 |
3.2.1 ENSO事件的发生与结束时间与流域来水丰枯的关系 |
3.2.2 ENSO事件特征值与流域来水丰枯的关系 |
3.3 流域尺度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分析 |
3.3.1 谚语机理分析 |
3.3.2 气象因子与来水属性级别统计分析 |
3.4 因子数值与流域来水统计分析方法 |
3.4.1 基础数据处理 |
3.4.2 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
3.5 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 |
3.5.1 天文因子相关性分析 |
3.5.2 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3.5.3 天文因子+海洋大气因子+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
3.6 结果分析 |
3.6.1 因子相位与流域来水规律 |
3.6.2 因子数值与流域来水相关性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智能学习的预报因子融合的径流预报 |
4.1 预报方法 |
4.1.1 神经网络 |
4.1.2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 |
4.1.3 支持向量机 |
4.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4.2.1 预报因子的处理 |
4.2.2 预报值的处理 |
4.2.3 预报值的评判指标 |
4.2.4 模型和因子优选的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 |
4.3 建模预报 |
4.4 结果统计分析 |
4.4.1 流域水量回归预报结果分析 |
4.4.2 流域来水量7级分类预报结果分析 |
4.4.3 流域来水量3级分类预报结果分析 |
4.4.4 33个因子方案分析 |
4.4.5 预报结果的最优方案 |
4.4.6 最优方案的预报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相似性分析的预报因子融合的径流预报 |
5.1 相位对比法 |
5.1.1 基本原理 |
5.1.2 预报结果分析 |
5.2 相似模糊推理法 |
5.2.1 模糊推理法的基本原理 |
5.2.2 相似度的计算方法 |
5.2.3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权重 |
5.2.4 TOPSIS-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最优模型 |
5.2.5 预报模型的建立 |
5.3 模糊推理法预报 |
5.3.1 因子组合分析 |
5.3.2 误差评定与优选判别 |
5.4 模糊推理法因子二次筛选 |
5.4.1 因子进出法寻优 |
5.4.2 因子进出法实例分析 |
5.5 模糊推理法预报结果 |
5.6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天文因子对比法的预报结果融合的径流预报 |
6.1 天文因子对比法机理分析 |
6.2 预报方法1-单一天文因子对比法 |
6.2.1 24节气阴历日期对比法 |
6.2.2 太阳黑子相对数对比法 |
6.2.3 月球赤纬角对比法 |
6.3 预报方法2-天文因子对比法预报结果的融合 |
6.3.1 天文因子预报结果的线性融合 |
6.3.2 天文因子融合法-主次因子对比法 |
6.3.3 天文因子融合法的修正 |
6.3.4 天文因子融合法定量预报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点聚图法的预报结果融合的径流预报 |
7.1 点聚图法 |
7.1.1 点聚图的制作 |
7.1.2 预报方案 |
7.2 24节气阴历日期点聚图预报 |
7.2.1 极端来水年24节气阴历日期的聚类特性 |
7.2.2 24节气阴历日期聚类预报方法 |
7.2.3 24节气阴历日期聚类分析建模 |
7.2.4 基于聚类分析的来水预报 |
7.3 月球赤纬角和太阳黑子相对数点聚图预报 |
7.3.1 月球赤纬角聚类预报方法 |
7.3.2 太阳黑子相对数聚类预报方法 |
7.4 海洋大气因子与流域气象因子点聚图预报 |
7.5 多尺度因子点聚图预报结果融合 |
7.6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来水结构融合的极端径流预报 |
8.1 基本定义 |
8.2 预报方法 |
8.2.1 一般来水结构预报-多方法预报结果融合 |
8.2.2 极端来水结构预报 |
8.2.3 基于改进可公度网络结构的极值点结构预报 |
8.2.4 极端来水年预报 |
8.3 实例应用 |
8.3.1 一般来水结构分析 |
8.3.2 极端来水结构分析 |
8.3.3 极值点结构的确定及极端来水年预报分析 |
8.3.4 连续极端来水年预报分析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9.3 创新性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飞机数字化装配现场数据集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简介及发展现状 |
1.2.1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简介 |
1.2.2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现状 |
1.3 物联网技术简介及发展现状 |
1.3.1 物联网技术简介 |
1.3.2 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
1.4 CPS技术简介及发展现状 |
1.4.1 CPS技术简介 |
1.4.2 CPS技术发展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2 飞机数字化装配现场数据集成及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 |
2.1 问题分析 |
2.2 需求分析 |
2.3 功能架构设计 |
2.4 网络结构设计 |
2.5 软件架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数据采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3.1 飞机数字化装配现场数据构成 |
3.2 资源标识技术 |
3.2.1 资源标识技术的分类 |
3.2.2 资源标识技术的选取 |
3.3 飞机装配车间资源分段化建模 |
3.4 数据采集平台表结构设计 |
3.4.1 数据结构规范 |
3.4.2 表结构设计 |
3.5 数据采集平台实现 |
3.5.1 体系结构 |
3.5.2 技术框架 |
3.5.3 系统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数据传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的权限管理机制 |
4.1.1 权限级别设计 |
4.1.2 功能实现 |
4.1.3 原型系统展示 |
4.2 数据跨网段安全传输机制 |
4.2.1 网闸系统 |
4.2.2 两网融合策略 |
4.3 文件跨网段传输 |
4.3.1 集成接口设计 |
4.3.2 通讯模式 |
4.3.3 传输流程 |
4.4 数据库跨网段同步 |
4.4.1 数据库跨网段同步机制 |
4.4.2 数据库同步权限设置 |
4.4.3 数据库同步的关键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5 数据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 |
5.1 数据应用平台技术体系架构 |
5.1.1 软件结构 |
5.1.2 技术框架 |
5.2 案例1: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 |
5.2.1 功能实现 |
5.2.2 原型系统展示 |
5.3 案例2:飞机总装配进度可视化 |
5.3.1 功能实现 |
5.3.2 原型系统展示 |
5.4 案例3:自动预警换刀功能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项目代码结构 |
(5)枪钻专机刀具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深孔加工的研究现状 |
1.4 刀具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枪钻专机的工艺与加工系统设计 |
2.1 TRS专机工艺设计 |
2.2 TRS枪钻专机机械结构 |
2.3 TRS专机的840D数控系统结构 |
2.4 关键工序能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枪钻加工的失效模式及工艺优化 |
3.1 枪钻加工机理 |
3.2 枪钻加工失效模式 |
3.3 枪钻加工工艺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枪钻加工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
4.1 枪钻加工状态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4.2 840D数控机床数据采集 |
4.3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4 基于web的枪钻加工监控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枪钻加工状态监控系统应用 |
5.1 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 |
5.2 监控系统的数据展示 |
5.3 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 |
5.4 枪钻加工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LEB的机电产品定义研究及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协同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数字化制造研究现状 |
1.2.3 智能程序语言设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行为语言开发 |
2.1 工程行为语言开发需求分析 |
2.1.1 工程行为特点分析 |
2.1.2 基于Web的零件库分析 |
2.1.3 工程行为语言分析 |
2.2 LEB语法规则制定 |
2.2.1 LEB语言符号说明 |
2.2.2 LEB语言参数定义语句 |
2.3 LEB语言的可视化行为函数 |
2.3.1 LEB语言的坐标声明语句 |
2.3.2 LEB语言的可视化操作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研究 |
3.1 机电产品定义研究 |
3.1.1 机电产品定义的概念 |
3.1.2 机电产品定义模型的模块化 |
3.2 机电产品模块化研究 |
3.2.1 零件产品模块化 |
3.2.2 部件层的产品模块化 |
3.2.3 整机层的产品模块化 |
3.3 机电产品定义流程 |
3.3.1 CBTM机电产品定义模型审核机制 |
3.3.2 基于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模型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EB语言解释器构建 |
4.1 LEB语言解释器构建方法研究 |
4.2 直接参数语句解析及虚拟存储器的建立 |
4.2.1 多赋值语句拆分机制 |
4.2.2 单个赋值语句的解析与虚拟存储器的建立 |
4.3 关系计算语句解析及虚拟存储器的更新 |
4.3.1 参数间运算关系判断 |
4.3.2 关系计算语句参数对应参数值获取 |
4.3.3 关系计算表达式结果计算 |
4.4 LEB语言操作行为函数解析及其可视化实现 |
4.4.1 LEB语言坐标说明语句解析及坐标变换的实现 |
4.4.2 行为操作函数解析与可视化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平台的开发 |
5.1 机电产品定义平台整体构架 |
5.1.1 平台开发工具与系统构架 |
5.1.2 机电产品定义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5.1.3 信息交互机制整体设计 |
5.2 基于LEB语言的机电产品定义平台开发 |
5.2.1 开发环境(IDE)模块 |
5.2.2 模型上传模块 |
5.2.3 模型可视化模块 |
5.3 机电产品定义平台功能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机电产品定义平台网络化 |
6.1 制造服务协同平台 |
6.2 行情显示平台与制造服务平台的信息交互机制 |
6.2.1 信息交互文件存储信息标准 |
6.2.2 中间文件分发机制 |
6.3 行情显示平台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 |
2.1 JAVAEE技术 |
2.2 MVC技术 |
2.3 统一建模语言 |
2.4 数据库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系统概述 |
3.2 可行性分析 |
3.3 系统需求分析 |
3.3.1 视频采集管理 |
3.3.2 人脸检测与追踪模块 |
3.3.3 云台控制模块 |
3.3.4 网络控制模块 |
3.3.5 配置管理模块 |
3.4 总体设计方案 |
3.4.1 总体架构设计 |
3.4.2 总体功能设计 |
3.4.3 硬件结构设计 |
3.4.4 软件结构设计 |
3.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软硬件设计 |
4.1.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1.2 系统网络拓扑架构设计 |
4.1.3 系统开发平台技术分析 |
4.1.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视频采集模块实现 |
4.3.2 人脸检测与追踪管理 |
4.3.3 云台控制管理 |
4.3.4 网络控制管理 |
4.3.5 配置管理 |
4.4 人脸检测与跟踪模块 |
4.4.1 积分图 |
4.4.2 Haar特征的提取 |
4.4.3 AdaBoost算法 |
4.4.4 AdaBoost的人脸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视频采集实现 |
5.1.1 视频预览界面实现 |
5.1.2 USB驱动移植模块实现 |
5.1.3 视频数据采集实现 |
5.2 人脸检测与人脸追踪实现 |
5.3 云台控制管理实现 |
5.4 网络控制管理实现 |
5.5 配置管理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5 非功能性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供应链企业间创新合作的期权价值分析及其期权契约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期权博弈的联合投资分析相关文献 |
1.2.2 供应商参与的新产品开发研究相关文献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本文创新 |
第二章 供应链协同管理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理论 |
2.1 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 |
2.1.1 供应链的概念 |
2.1.2 协同管理概念 |
2.1.3 供应链协同管理 |
2.1.4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类型 |
2.1.5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势 |
2.2 新产品开发理论 |
2.2.1 新产品开发的定位及意义 |
2.2.2 新产品开发特征 |
2.2.3 新产品开发的类型及管理 |
2.3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理论 |
2.3.1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起源与发展 |
2.3.2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
2.3.3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作用研究 |
第三章 供应链企业间创新的实物期权特征识别 |
3.1 实物期权的理论 |
3.1.1 实物期权的概念 |
3.1.2 实物期权的特征 |
3.1.3 实物期权的类型 |
3.2 实物期权应用于不确定性风险管理 |
3.2.1 供应链风险及供应链风险管理 |
3.2.2 实物期权处理不确定性风险 |
3.2.3 管理灵活性的投资创造价值 |
3.3 供应链企业间创新合作内在作用机制分析 |
3.3.1 创新合作项目中供应链企业相互作用机制 |
3.3.2 创新合作中供应链企业内在作用机制分析 |
3.4 供应链企业间创新合作项目的实物期权特征识别 |
3.4.1 供应链企业间创新合作项目的期权形成 |
3.4.2 供应链企业间创新合作项目的期权分析 |
3.5 创新合作项目阶段划分与期权价值不确定性关系分析 |
3.5.1 时间与风险维度划分创新合作期权的两个阶段 |
3.5.2 创新合作期权价值与不确定性之间关系 |
第四章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物期权价值分析 |
4.1 模型及假设 |
4.1.1 利润函数 |
4.1.2 供应商参与创新合作的期权行为 |
4.2 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的灵活性期权价值描述 |
4.3 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的递增期权价值描述 |
4.4 结语 |
第五章 供应链创新合作退出机制的期权契约价值分析 |
5.1 研发合作的期权行为 |
5.2 共同终止合作期权价值 |
5.3 单方终止创新合作期权价值 |
5.3.1 供应商单方面终止合作的期权价值 |
5.3.2 制造商单方面终止合作的期权价值 |
5.4 结语 |
第六章 案例研究 |
6.1 项目背景 |
6.2 项目运作过程 |
6.3 该项目退出决策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跨国企业与企业网络演化基本理论 |
2.1 企业网络相关理论 |
2.1.1 企业网络形成机制 |
2.1.2 企业网络类型 |
2.1.3 企业网络演化模型与机制 |
2.2 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跨国企业全球化战略与全球生产网络 |
2.3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影响研究 |
2.3.1 跨国企业影响企业网络形成与发展 |
2.3.2 跨国企业影响企业网络创新升级 |
2.4 小结及评述 |
第三章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发展作用 |
3.1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发展的重要性凸显 |
3.2 跨国企业进入方式 |
3.2.1 并购投资 |
3.2.2 新建投资 |
3.3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作用条件 |
3.3.1 适度的技术势差 |
3.3.2 存在资源依赖关系 |
3.3.3 政策环境支持 |
3.4 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的作用方式 |
3.4.1 技术控制 |
3.4.2 技术扩散 |
3.5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发展模式 |
3.5.1 吸聚式企业网络模式 |
3.5.2 复制式企业网络模式 |
3.6 小结 |
第四章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行为及网络演化路径 |
4.1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空间行为 |
4.1.1 技术影响企业空间行为 |
4.1.2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被动行为” |
4.1.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主动行为” |
4.2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创新学习 |
4.2.1 跨国企业是重要技术源 |
4.2.2 跨国企业对外技术扩散原因 |
4.2.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企业创新学习途径 |
4.2.4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创新效应 |
4.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阶段与路径 |
4.3.1 地方企业网络的组建形成阶段 |
4.3.2 地方企业网络的快速发展阶段 |
4.3.3 地方企业网络的扩大生产阶段 |
4.4 小结 |
第五章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中国汽车企业网络发展 |
5.1 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历程 |
5.1.1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前阶段(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 |
5.1.2 跨国企业进入的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 |
5.1.3 跨国企业进入的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入世前) |
5.1.4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的全面发展阶段(入世至今) |
5.2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形成 |
5.2.1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 |
5.2.2 中国汽车工业外资主要来源地及分布地 |
5.2.3 跨国汽车企业主导下的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格局 |
5.3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升级 |
5.3.1 跨国企业对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创新升级的促进作用 |
5.3.2 跨国企业对中国地方汽车企业网络创新升级的限制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 |
6.1 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发展历程 |
6.1.1 汽车修配业的产生(1901年-1949年) |
6.1.2 整车制造企业的形成(1950年-1978年) |
6.1.3 跨国汽车企业进入阶段(1978年-至今) |
6.2 跨国企业对上海汽车企业网络的作用条件 |
6.2.1 彼此技术差距较小 |
6.2.2 存在资源互补 |
6.2.3 东道国与母国政府的支持 |
6.3 跨国企业在上海汽车企业网络发展中的作用 |
6.3.1 通过技术控制吸引跨国零部件企业进入 |
6.3.2 通过技术标准控制本土零部件企业进入权 |
6.3.3 通过技术扩散培养本土零部件企业 |
6.3.4 通过技术控制吸引零部件企业就近布局 |
6.3.5 通过示范效应吸引其它跨国整车企业的入驻 |
6.3.6 通过技术溢出吸引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 |
6.4 跨国企业作用下的上海汽车企业网络演化阶段特征 |
6.4.1 企业网络的组建形成阶段特征 |
6.4.2 企业网络的快速发展阶段特征 |
6.4.3 企业网络的扩大生产阶段特征 |
6.5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汽车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影响分析 |
6.5.1 两种不同整零关系模式差异 |
6.5.2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组织影响 |
6.5.3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地方企业网络创新作用评价 |
6.5.4 基于不同整零关系的跨国企业对本土企业发展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后记 |
(10)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技术及软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GIS开发面临的若干问题 |
1.3 GIS发展、应用及开发现状 |
1.4 下一代软件开发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用户驱动的 GIS理论与技术 |
2.1 软件的存在形态 |
2.2 用户驱动的GIS |
2.3 GIS服务的理论与技术 |
2.4 GIS服务的聚合理论与技术 |
2.5 网构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用户驱动的 GIS服务与聚合体系 |
3.1 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体系的定义 |
3.2 用户驱动的GIS服务聚合体系的关注点 |
3.3 用户驱动的GIS服务聚合体系的特征 |
3.4 架构原则 |
3.5 用户驱动的GIS服务聚合体系的架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户驱动的客户端聚合平台 |
4.1 聚合平台的特征 |
4.2 工作原理 |
4.3 聚合平台中设计模式的应用 |
4.4 聚合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GIS构件服务 |
5.1 服务构件与传统组件 |
5.2 服务构件架构关键技术 |
5.3 服务构件架构(SCA)之不足及对策 |
5.4 构件规划与开发 |
5.5 基于 Tuscany的GIS构件服务 |
5.6 GIS服务构件自动测试工具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用户驱动的 GIS服务与聚合的开发过程及管理 |
6.1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 |
6.2 软件开发方法的演进 |
6.3 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软件开发过程 |
6.4 用户驱动的GIS服务聚合软件项目实施与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用户驱动的 GIS服务与聚合软件开发实例 |
7.1 平台准备 |
7.2 地图要素添加与专题图输出 |
7.3 Google Map与ArcEngine资源聚合 |
7.4 GIS与物流跟踪的聚合 |
7.5 GBIM—基于地理信息的即时通讯 |
7.6 用户驱动的情景应用快速生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录A 发表论文及科研实践 |
附录B 用于自动测试的 ANT脚本 |
附录C APO调查问卷及调查数据 |
后记 |
四、标准化OEM/ODM业务过程建模及其系统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安银行智能客户服务管理平台分析与设计研究[D]. 庞慧.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精益生产的Z卷烟厂MES的优化设计[D]. 崔婧姝. 郑州大学, 2020(02)
- [3]基于数据融合的丰满水库长期径流预报研究[D]. 雷冠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4]飞机数字化装配现场数据集成及应用研究[D]. 彭程. 浙江大学, 2020(06)
- [5]枪钻专机刀具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王振亮. 山东大学, 2019(02)
- [6]基于LEB的机电产品定义研究及其系统开发[D]. 喻淑琴.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
- [7]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魏云龙.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3)
- [8]供应链企业间创新合作的期权价值分析及其期权契约选择[D]. 张鸿飞.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4)
- [9]跨国企业作用下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D]. 姜海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10]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技术及软件开发研究[D]. 冯翔.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