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郁彬琦[1](2021)在《提升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藻作为生物质能源生产物种中的佼佼者,具有种类丰富、生长繁殖快、固碳能力强、抗逆境能力强等优势,生产的脂质经过简单加工,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提高微藻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提高其脂质生产能力,脂质生产能力由生物量和脂质含量两个部分决定,单位培养体系中的两者乘积提升,才能得到一个切实有效的高脂质生产能力。本文通过探寻适宜的微藻培养方式,尝试从生物量和脂质含量两个方面,提高脂质生产能力,并且同时关注其他副产物的变化,如蛋白质、总糖、色素等。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培养基组分出发,利用正交试验,研究氮磷供给水平和盐度对杜氏盐藻物质生产能力的影响,发现磷源浓度对所有物质生产能力影响不显着,而培养基的盐度和氮源浓度对部分物质生产能力影响显着。改变这三种条件均未显着提高脂质生产能力,但对其他副产物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氮源充足有利于蛋白质生产;低盐度(20‰)有利于蛋白质和总糖生产;中等浓度的氮源(NaNO3 18.75mg·L-1)和高盐(60 ‰)有利于藻粉干重产出。作为饲料添加成分的高蛋白杜氏盐藻,可采取高盐、高氮培养。如考虑综合利用,对各条件合理组合,也可提高培养效益。2.为了快速检测经过处理的微藻脂质生产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研究了藻液尼罗红染色后的荧光强度与藻细胞中脂质含量的关系,试图找到合适的关系方程,从而通过荧光值定量检测藻液脂质含量。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微藻的关系方程不尽相同,淡水普通小球藻为y=69.206x+1624.2,微绿球藻为y=209.76x+1396.5。当微藻细胞越小,如微绿球藻,染色越充分,对荧光检测的遮挡效果越弱,得到的关系方程越接近三油酸甘油酯标准品的关系方程y=224.05x-531.75。因此,建议针对不同微藻通过实验得出各自的关系方程,并且将藻液密度控制在较低范围内,能有效提高根据尼罗红荧光推算脂质含量的准确度。3.光照条件是影响微藻生长和生物合成的重要因素。本论文采用定制红(峰值波长为660 nm)、蓝(峰值波长为455 nm)组合光谱培养微藻。在利用24孔板培养6种微藻(纤细角毛藻、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海水小球藻、淡水普通小球藻、淡水蛋白核小球藻)的实验中,发现单色蓝光有利于纤细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的脂质积累,分别比对照白光提高了 75%和55%的荧光强度。但是单色蓝光不利于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单色光或者定制红蓝组合光谱中仅6R1B与白光生长情况相似。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新月菱形藻、海水小球藻、淡水普通小球藻、淡水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影响不显着,红蓝比较高时有利于该四种藻的脂质积累,定制红蓝组合光谱6R1B培养下的藻液,比对照白光分别提高了 39%、35%、74%、25%的荧光强度。4.探寻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杜氏盐藻生长和生物成分生产的影响。单色蓝光对盐藻的生长没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提高了细胞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比对照白光分别提高了 35%和17%。与其他单色处理相比,对照白光培养下的盐藻产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均最高。有趣的是,使用不同比例的单色红光和蓝光时,不仅对杜氏盐藻生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对细胞的脂质含量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导致了更高的脂质产量。这一结果不同于关于单一提高生物量或细胞脂质含量的研究报告。单色红光与蓝光的最佳配比为4:3(红光与蓝光之比为4:3),与对照白光相比,脂质生产能力提高了 35.33%。说明,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可以同时提高盐藻的生物量和细胞脂质含量,对于生物质能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5.探寻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微绿球藻生长和生物成分生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比例的红光促进了色素和碳水化合物的生产,但降低了生物量和脂肪的产量。单色蓝光比红光和白光更有利于油脂的产生,单色蓝光比对照白光的脂质生产能力高了17%。定制红蓝组合光谱4:3或5:2的比例组合,培养微绿球藻,其蛋白质生产能力最高。微绿球藻生产的脂质中,鉴定出的7种脂肪酸,其中C16:0、C18:0和C18:3(n-3)的含量随红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C18:2(n-9)、C16:2(n-6)和C20:0的含量则受到蓝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定制红蓝光形成的组合光谱,是针对不同生物成分的大规模栽培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辐照策略。
黄楠[2](2021)在《三角褐指藻适应水温升高的生理变化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硅藻作为海洋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变暖,硅藻等浮游植物如何适应高温环境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关于硅藻适应海洋变暖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在生理水平上,如高温下硅藻生长速率、光合能力和细胞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等,但关于硅藻适应海洋变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研究尚少见报道。本研究以模式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为研究对象进行热选择试验(约160代),通过测定三角褐指藻在最适温度(20℃)和不同时长热处理(25℃)下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持续高温下三角褐指藻的细胞组成、物质代谢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基因转录调控及DNA甲基化变化的分析,探究硅藻适应海洋变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测定热选择期间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速率、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测定对照组、短期热处理组(约7代,7天)和长期热选择组(热选择约160代,180天)的生长速率、Fv/Fm、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营养元素百分含量,观察细胞形态与大小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20℃,25℃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速率和Fv/Fm较低。随着高温持续,梭形的三角褐指藻细胞逐渐变宽,细胞内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N元素百分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说明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高温(25℃)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三角褐指藻的生长繁殖和光合作用,但是促进了细胞营养物质的积累。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热选择组的三角褐指藻进行热性能测定和氮限制试验,发现热选择有助于提高三角褐指藻在极端高温(30℃)中的存活率以及对氮营养盐限制的耐受性。为进一步探究三角褐指藻在热选择过程中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ONT全长测序技术,分析对照组(20℃)、短期热处理组(25℃,约7代)和热选择组(25℃,约160代)的基因转录水平变化。通过筛选转录差异基因并在GO、KEGG等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在25℃热选择约160代期间,三角褐指藻多个基因的转录呈动态变化。热选择后三角褐指藻氮代谢途径中硝酸盐转运蛋白、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的编码基因转录上调,表明细胞氮吸收同化能力得到提升。热选择组有多个Lhcf和Lhcr型捕光蛋白的编码基因转录下调,短期热处理只导致Lhcr10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下调,但两实验组中参与光保护的Lhcx型蛋白的编码基因转录均受到促进。高温下,光能转换效率受到抑制,在长期热选择过程中,三角褐指藻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抑制光吸收,同时促进叶绿素的非光化学淬灭(促进Lhcx蛋白的表达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加),避免能量吸收与转换效率不协调而造成的自由基的产生。以上结果表明,硅藻通过提高营养吸收代谢和抑制光合效率来协调能量代谢,从而适应海洋变暖。表观遗传机制参与基因转录调控,为了更深入了解三角褐指藻DNA甲基化机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探索硅藻适应海洋变暖过程中DNA甲基化机制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纳米孔单分子实时电信号测序技术(ONT),首次分析并获得了三角褐指藻DNA 6mA甲基化图谱。在三角褐指藻全基因组DNA上,6mA、CpG、CHG和CHH各类型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5.6%、3.5%、14.4%和15.7%。三角褐指藻DNA甲基化修饰在不同实验组中具有广泛差异,约90%差异甲基化位点(DML)在启动子区域。对三角褐脂藻甲基组和转录组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6mA甲基化与基因高转录丰度相关,CpG甲基化则于基因转录抑制相关。例如,捕光蛋白Lhcr11编码基因的转录下调与6mA去甲基化相关,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去饱和酶PTD15编码基因的转录与启动子区域的CG甲基化显着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DNA甲基化参与三角褐指藻在热适应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
张宇飞[3](2021)在《海洋酸化条件下微拟球藻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气CO2的逐年增加,大量的CO2被海洋所吸收,造成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OA)现象的产生,改变了海水中的碳酸盐体系,对一系列的海洋生物产生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初级生产者海洋微藻。微拟球藻大洋种(Nannochloropsis oceanica)是真核单细胞微藻,属于不等鞭毛门(Stramenopiles),真眼点藻纲(Eustigmatophyceae),微拟球藻属(Nannochloropsis),直径大小在2~5μm,在全球C、N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大部分的实验室研究,只关注到了短期酸化对微藻的生理生化反应变化,缺少的在长期适应性上的实验论证以及通过组学手段对相关代谢路径的分子机制进行阐明。因此,本研究对海洋微拟球藻在长期酸化(LT)和短期酸化(ST)进行了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的预测分析,并且通过动物喂养实验评估可能引起的生态学效应,分析海洋酸化过程中微拟球藻的营养成分变化对食物链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CO2能提高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从而促进光合固碳途径(Fv/Fm和固碳率),显着促进了微拟球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同时,ST和LT下C、N含量也显着增加,其C/N比率也显着提升,高碳下生长的微拟球藻提升了C/N比率来维持藻细胞处于稳态平衡。在短期的应急反应中,微拟球藻显着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了蛋白含量,并且提升了细胞内的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SFAs)所占比例,但是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的活力下降。在长期的适应性中,微拟球藻显着增加了总酚含量但是总蛋白含量以及T-SOD活力显着降低,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微拟球藻相比脂肪酸谱发生了特异性改变,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比重提升。通过结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结果,分析表明短期酸化下微拟球藻的部分代谢通路的基因表达并不显着,只在卡尔文循环中发现大多数基因显着下调,但是生理生化结果显示ST的微拟球藻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升高,可能是tkt A和PC基因共同上调表达所引起。而在长期酸化下,卡尔文循环、脂肪酸生物合成、甘油三酯合成以及氮同化通路均显着下调,但糖酵解通路中的PGAM(gene_9748)和PK(gene_4717)以及脂肪酸β-氧化通路显着上调。代谢组的结果显示,LT下微拟球藻的部分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并且显着提高了PUFAs所占比例,提高了LT的藻细胞营养品质(氨基酸和PUFAs)。为了适应长期酸化环境,微拟球藻改变了自身的代谢调控机制,通过糖酵解和β-氧化消耗糖类和脂肪酸为藻细胞提供大量能量,从而能在长期的高碳、低p H环境下保持稳定快速生长,形成了独特的适应性进化。将经过酸化诱导后与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藻液分别喂养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通过分析发现在酸化条件下的轮虫生长缓慢,可能海洋酸化形成了较低的海水p H对轮虫的生长发育环境造成了胁迫,抑制了进食。将微拟球藻与轮虫的脂肪酸谱结合分析,表明酸化对微藻营养品质的改变将会通过营养级的传递转移到轮虫群体,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含量均在LT和RL(喂食LT的轮虫)种群中显着升高,从而可能通过食物链的营养传递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影响。
雷娜娜[4](2020)在《三角褐指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类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六烯酸(DHA)对脑功能发育和心血管疾病有显着的作用。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一种无异味、易于培养、繁殖快且EPA含量丰富的海洋硅藻,也是研究EPA合成的理想模式生物。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究三角褐指藻积累EPA和DHA合成的分子机制,借助相关分子遗传育种手段提高EPA和DHA产量,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NCBI数据库下载三角褐指藻全基因组序列,从中筛选含ELO(Pfam编号PF01151)保守结构域序列的延长酶基因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结构特征及编码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三角褐指藻基因组序列中共鉴定出6个ELO基因家族成员,其中4个为PUFA底物特异性基因、2个为SFA/MUFA底物特异性基因。它们的氨基酸数目差异不明显,包含1~3个外显子区域,推测全部为疏水性蛋白,6个ELO基因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它们均含有多个跨膜区和磷酸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序列。ELO基因家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中含多个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其他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2、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克隆得到三角褐指藻Δ5-延长酶基因的CDS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 Pha-T1-5e,采用电转的方法将其质粒导入三角褐指藻细胞中进行过表达,通过ble抗性筛选以及PCR测序验证,筛选出了三株转化藻株(E51、E52、E53)。脂肪酸测定结果显示,DHA含量有显着的提高,其中E51、E52、E53三株转化藻株的DHA含量比野生藻株(WT)分别提高了26.4%、44.7%、27.3%(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E51、E52、E53的基因表达量较WT分别提高了53.9%、54.2%、50.8%(P<0.05)。3、探究光照、温度、-N、-P、-Si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积累的影响。结果发现,弱光强(2000 Lux)条件下EPA含量较对照组(4000 Lux)提高了18.9%,光强越高,EPA含量越低。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随着培养温度的降低,EPA和PUFA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N和-P培养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EPA含量降低,而SFA和MUFA含量显着提高;-Si培养条件下,在培养至第12天时,EPA含量高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1.2%。4、通过对三角褐指藻野生藻株进行ARTP诱变处理,经初筛和复筛,筛选出生长速率快且EPA含量相对较高的诱变藻株,其中诱变藻株M12、M25的EPA含量分别较野生藻株提高了23.4%、38.0%。
郑小恽,龚一富,李申睿,方清姝,王何瑜,唐道军[5](2020)在《光合作用抑制剂DCMU对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阐明岩藻黄素生物合成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浓度光合作用抑制剂二氯苯基二甲脲(DCMU)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岩藻黄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征和相关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DCMU均抑制细胞生长,使三角褐指藻内岩藻黄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当DCMU浓度为1 mg·L-1时,三角褐指藻内岩藻黄素含量最少,较CK减少了26.98%,而叶绿素含量最高(3.16 mg·g-1)。随着DCMU浓度的增加,电子传递的抑制作用增强,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Ⅱ)]、 rETR、相对电子传递速率(NPQ)、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均明显降低,DCMU为1 mg·L-1时出现电子完全阻断的现象。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岩藻黄素合成通路关键基因pds、lcyb的表达水平与岩藻黄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岩藻黄素含量与Y(Ⅱ)、qP和α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的生物合成不仅与岩藻黄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有关,还与光合作用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明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合成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
洪廷[6](2020)在《不同保存温度下波吉卵囊藻的生长、生化组分及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活性微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将浓缩活性微藻直接投放于水产养殖系统,是水产养殖场供应新鲜微藻的良好手段,同时能大幅降低养殖成本。加强对浓缩微藻保存技术的研究,对活性微藻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是亚热带对虾高位养殖池中常见的优势种群,是被成功开发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有益微藻之一。本论文以波吉卵囊藻作为研究对象,将波吉卵囊藻浓缩并于5℃、15℃、25℃和35℃四个温度下保存100 d。通过测定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脂质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存活率以及复苏后的细胞密度和比增长率等指标,研究温度对波吉卵囊藻保存期间生长、生化组分和复苏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转录组学方法,分析波吉卵囊藻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保存时间下的差异表达基因,试图揭示保存温度和时间对波吉卵囊藻代谢途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细胞密度影响显着(P<0.05)。保存100 d后,15℃和25℃保存组的藻细胞密度显着高于其他组;35℃保存组保存效果最差,藻细胞密度下降了26.69%。不同温度保存下波吉卵囊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保存过程中持续下降,35℃保存组的叶绿素含量极显着(P<0.01)低于其他保存组。2、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的脂质、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着(P<0.05)。保存100 d后,35℃保存组波吉卵囊藻多糖含量相比保存前上升17.96%,而5℃、15℃和25℃保存组的多糖含量分别降低了7.90%、19.59%和18.96%。15℃保存组的脂质含量在20 d达到最高而其余保存组均在50 d达到最高;长期保存过程中,15℃保存组的脂质含量相对较低而5℃保存组的脂质含量相对较高。不同保存温度下波吉卵囊藻的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保存100 d后,35℃组的蛋白质含量相比保存前上升69.28%,而5℃、15℃保存下波吉卵囊藻的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9.45%和6.94%,25℃保存下波吉卵囊藻的蛋白质含量则降低了4.40%。3、高温和低温保存均显着降低波吉卵囊藻的存活率(P<0.05)。保存100 d后,15℃和25℃保存组的波吉卵囊藻细胞存活率高达95%,极显着高于5℃(84.77%)和35℃(47.70%)保存组。不同保存温度下复苏波吉卵囊藻的细胞密度和初始比增长率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不同保存时间的波吉卵囊藻在复苏4~5 d后比增长率均趋近平稳;35℃保存组的波吉卵囊藻虽然存活率较低,仍能复苏增殖。4、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等途径影响显着(P<0.05)。5℃保存时,波吉卵囊藻中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被显着激活,刺激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波吉卵囊藻中积累,但低温抑制PSⅡ反应中心结构蛋白的合成,使水的光解效率降低,电子和氢离子的释放减少,导致了下游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相关蛋白基因在电子和氢离子限制条件下表现出了强烈上调。同时,低温促进了氮代谢,胞外硝酸盐加速转运至胞内,同时甲酰胺向氨和甲酸的转化增加,表明低温促进了氨的形成,同时促进氨转化成为L-谷氨酸。与低温保存不同,35℃保存的波吉卵囊藻中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全部下调,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受阻。此外,高温刺激了PSⅡ反应中心的结构蛋白的合成,增加了电子和氢离子的释放,但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与PSⅠ之间和PSⅠ反应中心内部的电子传递可能受抑制,电子不能传递到Fd-NADP还原酶,减少NADPH的生成。相比之下,35℃保存的波吉卵囊藻中氨的转化受到抑制,高温下细胞内氨的积累可能是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5、保存时间对波吉卵囊藻光合作用及对氮的利用能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且随保存时间的增加受到抑制的程度加大。与初始保存组相比,波吉卵囊藻中无论是保存50 d还是90 d,光合系统在保存过程中受到全面的抑制,电子传递过程受抑制,同时NADPH的合成受到抑制,H+的传递及ATP的合成也受到抑制。保存50 d时波吉卵囊藻对无机氮的吸收能力降低,亚硝酸盐和甲酰胺转化成氨的过程受到抑制,并且氨转化成为L-谷氨酸的过程受到抑制。而保存90 d后的波吉卵囊藻与保存50 d时相比,上述途径仍然被抑制,说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波吉卵囊藻对氮的利用能力持续受到破坏。
王禹霖[7](2020)在《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对三种抗生素胁迫生理响应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抗生素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抗生素的误用、滥用现象不断加剧,大量的抗生素通过动物的粪便、患者的尿液等流入水体,造成水体中抗生素含量超标,打破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藻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者,是水生生物的重要饵料。抗生素进入水环境中,对藻类的生长、生理活性、储藏物质积累等产生严重影响,随藻类进入食物链中,又对水域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通过纯化培养得到淡水底栖硅藻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使用水体中常见的三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对其进行单一急性胁迫实验,测定簇生舟形藻经这三种抗生素胁迫后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藻体内油脂含量及成分、抗生素残留量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1.簇生舟形藻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胁迫下,在各胁迫时间内,其细胞密度均呈现低浓度增加高浓度减少的趋势。2.簇生舟形藻经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胁迫后,叶绿素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出现“上升-下降”趋势,这可能是高浓度抗生素胁迫下,影响了藻类的生理生化和新陈代谢过程,破坏了它的叶绿体结构,阻碍其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其叶绿素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3.簇生舟形藻受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胁迫时,在短时间胁迫下,SOD酶活性基本呈上升趋势,在长时间胁迫下,SOD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基本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4.簇生舟形藻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胁迫下,油脂含量呈“增加-减少”趋势;油脂成分表现为随着胁迫浓度的不断增加,饱和脂肪酸(TSFA)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饱和脂肪酸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脂肪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簇生舟形藻经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胁迫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残留量越少,回收率越小。在氨苄青霉素胁迫96 h后,未检测到氨苄青霉素残留。6.簇生舟形藻受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胁迫时,藻细胞形态均发生畸变,中间膨胀,两端由宽变尖,两侧不对称并向一侧弯曲。但壳缝及点纹的形态结构均未发生明显改变。在本研究中,簇生舟形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油脂的含量及成分、藻细胞形态特征和抗生素的残留量在胁迫后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明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的形态和生理活性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任佳佳[8](2020)在《不同光照度保存下波吉卵囊藻的生长、生化组分及转录组分析》文中指出波吉卵囊藻是实验室从亚热带对虾高位养殖池塘分离出来的绿藻,在对虾养殖水质调控方面具有显着优势,目前,我国是全球首个将波吉卵囊藻开发成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的国家,如何使微藻生态制剂产品实现易贮藏、长期贮藏且维持生物活性是波吉卵囊藻产业化和在对虾养殖中应用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波吉卵囊藻作为研究对象,将波吉卵囊藻浓缩(1.22±0.2×107 cell/m L)并于40 lx、400 lx、1500 lx、3000lx和5000 lx五个光照度下常温(25℃)保存100 d。通过测定保存期间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总糖、总蛋白和脂质含量、存活率以及复苏培养阶段的比增长率和色素含量等指标,研究光照度对波吉卵囊藻保存期间生长、生化组分和复苏效果的影响。最后,对不同光照度(40 lx、1500 lx和5000 lx)保存下的波吉卵囊藻进行转录组测序,探索不同光照度保存的表达谱差异,分析波吉卵囊藻响应光照度的分子机制,为研究波吉卵囊藻的常温保存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认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照度会对室温保存100 d的浓缩波吉卵囊藻生长、色素含量及生化组分产生显着影响(p<0.05)。弱光(40 lx)及低光条件(400 lx)下波吉卵囊藻出现不增长或负增长,生长最好的是正常光照(1500 lx)条件下的波吉卵囊藻。波吉卵囊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但各色素含量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波吉卵囊藻在不同光照度下会累积不同的生化成分以应对环境变化。弱光(40 lx)条件下波吉卵囊藻积累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强光(5000 lx)条件下积累了大量的脂质。2.光照度对室温保存100 d的浓缩波吉卵囊藻的存活率及再培养过程的生长和色素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400 lx下保存的浓缩波吉卵囊藻存活率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为82.56±1.72%;极低光照度或高光照度下保存的波吉卵囊藻存活率较高,在87.78±1.08%~91.50±0.94%;波吉卵囊藻在不同光照度下保存时间达60 d后经复苏培养(7~10 d),其比增长率与光照度呈正相关;40 lx下保存的波吉卵囊藻在复苏短期内(2~3 d)比增长率要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之后则该优势消失;不同光照度下保存40 d后的波吉卵囊藻在复苏培养阶段叶绿素含量会增多。3.与正常光照组(1500 lx)相比,在弱光(40 lx)条件下保存的波吉卵囊藻,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的基因及光合磷酸化过程的关键基因都显着上调,大量的CO2被固定转化为糖。核糖体结构及功能的相关基因显着上调,表明在弱光条件下不仅新生蛋白质合成中的肽链的延伸,识别与转运得到促进,且对蛋白结构的保护作用也加强,从而导致蛋白含量的显着升高。过氧化酶体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途径基因显着上调,表明此时波吉卵囊藻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的提升。在氮代谢途径中的相关基因显着上调,表明细胞对外界无机氮有机氮均有较高的吸收能力,为蛋白质及核酸等的合成提供了原料。4.与正常光照组(1500 lx)相比,在强光(5000 lx)条件下保存的波吉卵囊藻,编码PSⅡ反应中心蛋白D1和D2的psb A、psb D基因,捕光色素蛋白亚基cp47的Psb B基因显着下调,表明波吉卵囊藻长期处于强光条件时,PSⅡ受到抑制,PSⅡ反应中心蛋白减少,结构稳定性下降,PSⅡ对光的利用能力下降,电子传递和H+生成减少,增加的细胞色素b6/f复合物可帮助转移PSII产生的电子并增加PSI周围的环状电子流,同时在高光下产生ATP。过氧化酶体相关基因显着上调较弱光更多,表明相对于弱光,强光对其抗氧化系统的刺激更大,相关酶的合成也被促进,并且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β氧化过程也得到促进,进而促进了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且强光下主要合成的是DHA。对氮代谢途径的各基因显着上调,为该条件下蛋白质及核酸等的合成提供了原料,且甲酰胺酶(EC 3.5.1.49)各相关基因较弱光显着上调,表明强光更利于有机氮的吸收。
王秀海[9](2020)在《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藻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自养的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既安全、经济,又绿色环保。课题以不饱和脂肪酸及生物量为指标筛选得到了优势藻株,并确定了优势藻株的最佳营养方式与脂肪酸甲酯化工艺参数,同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优势藻株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构建了优势藻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课题先以海南当地的10株微藻为筛选对象,比较其生物量、生长速率、总脂含量、总脂产量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藻株Chlorella vulgaris CJ15生物量、油脂产量较高,油脂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相对于其他藻株更具开发潜力。探讨了营养方式对优势藻株C.vulgaris CJ15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各生化组分(蛋白质、总糖、色素、粗纤维、氨基酸、总脂、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营养方式显着影响C.vulgaris CJ15的生长及生化组成;且C.vulgaris CJ15无异养能力。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混养时C.vulgaris CJ15蛋白质及粗纤维的含量最高,分别为6.7%及6.75%;而以蔗糖为碳源的混养更有利于C.vulgaris CJ15糖类物质的合成;在光合自养条件下,C.vulgaris CJ15藻细胞的生长能力最强,生物量及生物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2.59g L-1和0.19g L-1d-1,,且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葡萄糖、粗纤维产率及色素含量、油脂产量、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综合考虑,C.vulgaris CJ15高密度、高生物活性物质培养的最适营养方式为光合自养。对C.vulgaris CJ15脂肪酸提取预处理及甲酯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研磨超声辅助对C.vulgaris CJ15细胞破碎率最高,达到92.35±0.67%。通过甲酯化参数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C.vulgaris CJ15脂肪酸甲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KOH浓度:0.79mol/L,H2SO4体积分数:3.32%,皂化温度:65℃,酯化温度:61.3℃,皂化时间:38.20min,酯化时间:25min。)对C.vulgaris CJ15培养条件(氮浓度、磷浓度、p H)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不同氮浓度下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产量顺序为:12.6mmol/L>7.6mmol/L>22.6mmol/L>17.6mmol/L>27.6mmol/L>0.0mmol/L;磷浓度为0.26mmol/L与0.35mmolg/L时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最高,均为70%,产量在浓度为0.26mmol/L时最高,为0.28±0.03g/L,因此,适合C.vulgaris CJ15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磷源浓度为0.26mmol/L。p H对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具有显着影响,适合C.vulgaris CJ15高密度培养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p H条件为6.5。基于C.vulgaris CJ15氮缺乏(0.0mmol/L)与正常培养(17.6mmol/L)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对两种培养条件下的C.vulgaris CJ15藻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氮缺乏组(处理组)与正常培养组(对照组)原始测序数据(Raw reads)经过滤后得到Clean Reads数分别为42713412和42337990,分别占Raw Reads数的98.64%和97.77%。处理组与对照组Clean Reads的Q20值与Q30值分别大于90%和80%,表明Reads的质量高,测序得到的碱基信息可靠。使用Trinity对所得到的Clean Reads进行从头拼接(de novo assembly)组装之后聚类去冗余,得到Unigene共44302条序列用于后续分析。采用软件将得到Unigene在7大功能数据库(KEGG、GO、NR、NT、Swiss Prot、Pfam和KOG)中做比对,共有35292条Unigene被注释到,占总Unigene的79.66%。以差异表达倍数|log2FC|≥2,FDR(False Discovery Rate)≦0.001为筛选条件,对处理组与对照组的Unigene进行比较筛选得到显着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了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预测构建了C.vulgaris CJ15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并挖掘到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显着上调基因(或酶)FASN、Fab H、FATA、FAD2以及SCD(C16:0-Co A→C16:1(n-7),显着下调基因(或酶)Fab D和TER。这为将来采用基因工程等手段提高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晓梁[10](2020)在《长茎葡萄蕨藻富铁条件探索以及铁锌硒交互作用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是一种可食用的,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大型绿藻,它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在食品和医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铁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不仅在人体的细胞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还是藻类光合、呼吸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我国居民膳食补铁为最主要的补铁方式,作物铁元素强化也是研究的热点。目前生物强化主要在陆生植物方面,在大型海藻方面起步尚晚。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长茎葡萄蕨藻培养过程中添加两种不同价态的无机铁(Fe2+、Fe3+)来对藻体的富铁量以及富铁后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探索并通过改变光质及添加锌、硒两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进行交互实验,以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长茎葡萄蕨藻,为后续藻类对微量元素富集机制以及富铁功能海藻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成果如下:1、Fe2+和Fe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 mg/L范围内,经过7天培养,两种价态的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铁含量以及生理特性均有显着影响。当Fe2+浓度为3 mg/L,Fe3+浓度为6 mg/L时,藻体的SGR达到最大且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p<0.05)。无机铁主要对长茎葡萄蕨藻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有显着影响(p<0.05),对叶绿素b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随着铁浓度的增加,藻体富铁量也增加。当添加浓度为12 mg/L时,藻体富铁量达到最大值,此时Fe2+处理下,最高富铁量为1522.540 μg/g,比对照组(103.62 μg/g)增幅 1369.34%;Fe3+处理下,最高富铁量为 1373.932 μg/L,增幅1225.92%。除3 mg/L的Fe3+外,添加两种无机铁可显着提高藻体T-SOD与CAT活力(p<0.05)。Fe2+能显着提高藻体的VC与可溶性糖含量,Fe3+仅对VC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两种价态的铁处理后,藻体总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5)。2、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光、红光和蓝光下,当采用三氯化铁(FeC13)作为铁源,设置浓度为6 mg/L,经过7天培养,三种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的SGR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对藻体的富铁量影响显着(p<0.05)。在白光处理下的藻体富铁量最高,为564.180μg/g;其次是红光,为335.555 μg/g;蓝光下藻体的富铁量最少,为252.625 μg/g。不同光质处理的富铁量由大到小顺序为白光>红光>蓝光。3、铁锌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三氯化铁(FeC13)作为铁源,硫酸锌(ZnSO4)作为锌源,铁锌交互培养7天后,仅Fe1Zn2、Fe2Zn1与Fe3Zn1实验组的SGR与对照组Fe0Zn0(2.888%·d-1)相比有显着升高(p<0.05)。其中Fe3Zn1的SGR最高,为3.897%·d-1。铁锌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影响不显着(p>0.05)。所有实验组的富铁量和富锌量均得到了显着性的提高(p<0.05)。铁浓度一定时,随着添加的锌浓度的增加,藻体的富铁量与富锌量均增加。最高的富铁组为Fe3Zn3,富集量为1049.194 μg/g,比对照组(54.167 μg/g)增加了 1836.97%;最高的富锌组为Fe1Zn3,富锌量为381.037 μg/g,比对照组(27.137 μg/g)增加 1304.12%。4、铁硒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三氯化铁(FeC13)作为铁源,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硒源,铁硒交互培养7天后,除Fe1Se3和Fe2Se1所有实验组均能显着促进长茎葡萄蕨藻生长(p<0.05),Fe2Se3实验组的长茎葡萄蕨藻SGR最高,为3.470%·d-1,与对照组相比增长307%。铁硒交互作用对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影响显着,随着铁硒浓度升高,两种色素含量显着降低(p<0.05)。对于叶绿素a含量,在低铁浓度下(6 mg/L)铁硒含量变化对色素含量影响不大(p>0.05),在中铁(9 mg/L)和高铁(12 mg/L)时,随着铁硒浓度的升高,色素含量显着降低(p<0.05)。在铁硒交互培养后,所有实验组均能显着促进藻体对铁、硒的吸收(p<0.05)。在低铁(6 mg/L)条件下,随着硒浓度升高,藻体铁含量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藻体富硒量提高。在中铁(9 mg/L)和高铁(12mg/L)条件下,随着硒浓度的升高,藻体铁含量与硒含量均升高。其中Fe3Se2组富铁量最高,为1354.400 μg/g,比对照组(56.711 μg/g)增长2288%;最高组Fe3Se3的富硒量为30.658μg/g,比对照组(0.587 μg/g)增长5123%。5、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元素富集量及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三氯化铁(FeC13)作为铁源,硫酸锌(ZnSO4)作为锌源,亚硒酸钠(Na2SeO3)作为硒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经过7天培养后,在Fe:12 mg/L,Zn:0.5 mg/L,Se:4 mg/L时,藻体SGR最大,且铁为SGR的决定因素。对于藻体的光合色素含量,锌对叶绿素的合成影响最大,硒则是主要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当Fe:9 mg/L,Zn:0.5 mg/L,Se:1 mg/L时,藻体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当Fe:6 mg/L,Zn:0.5 mg/L,Se:1 mg/L时,藻体的叶绿素b含量最高。不同的组合对富集量的影响不同,富铁的最优的组合应为Fe:12 mg/L,Zn:2 mg/L,Se:2mg/L;富锌的最优的组合应为Fe:6 mg/L,Zn:2 mg/L,Se:2 mg/L;富硒的最优的组合应为Fe:6 mg/L,Zn:2 mg/L,Se:4 mg/L。对于总蛋白、T-SOD、CAT 以及 MDA 的含量最优组合也不相同,主要影响元素为硒元素。总蛋白最优的组合应为Fe:9 mg/L,Zn:2 mg/L,Se:2 mg/L;T-SOD 最优的组合应为 Fe:6 mg/L,Zn:0.5 mg/L,Se:1 mg/L;CAT最优的组合应为Fe:9 mg/L,Zn:1 mg/L,Se:4 mg/L;MDA的最优组合为Fe:9mg/L,Zn:2mg/L,Se:1mg/L。
二、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提升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藻概述 |
1.2 微藻的培养方式 |
1.2.1 光自养 |
1.2.2 异养 |
1.2.3 混养 |
1.3 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 |
1.3.1 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 |
1.3.2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
1.4 微藻及其生物质的利用价值 |
1.4.1 微藻生物质价值的应用 |
1.4.2 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微藻培养模式 |
1.5 微藻生物质能源 |
1.5.1 微藻生物质能源的主要优势 |
1.6 提升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培养条件与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1 营养元素供给对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1.6.2 培养条件对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营养盐对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藻种来源 |
2.2.2 培养条件 |
2.2.3 主要仪器 |
2.2.4 主要试剂 |
2.2.5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方法 |
2.3.1 杜氏盐藻的生长情况测定 |
2.3.2 干重和脂肪的测定 |
2.3.3 蛋白质和总糖的测定 |
2.3.4 数据处理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杜氏盐藻培养的盐度、氮和磷浓度预实验结果 |
2.4.2 正交试验不同组别杜氏盐藻的生长情况 |
2.4.3 正交试验不同组别杜氏盐藻的物质产量 |
2.4.4 正交试验对杜氏盐藻产量有显着性影响的因素分析 |
2.5 讨论 |
第3章 快速检测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藻种来源 |
3.2.2 培养基 |
3.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4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方法 |
3.3.1 干重和脂肪的测定 |
3.3.2 尼罗红染色荧光强度的测定 |
3.3.3 数据处理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淡水普通小球藻 |
3.4.2 微绿球藻 |
3.5 讨论 |
第4章 微藻脂质生产能力对光谱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藻种来源 |
4.2.2 培养基 |
4.2.3 光照系统 |
4.2.4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5 试验设计 |
4.3 测定方法 |
4.3.1 微藻生长情况的测定 |
4.3.2 尼罗红染色荧光强度的测定 |
4.3.3 数据处理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纤细角毛藻生长和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4.4.2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4.4.3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新月菱形藻生长和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4.4.4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淡水普通小球藻生长和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4.4.5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淡水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和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4.4.6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和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5章 光谱对杜氏盐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藻种来源 |
5.2.2 培养条件 |
5.2.3 光照系统 |
5.2.4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3 测定方法 |
5.3.1 比生长速率的测定 |
5.3.2 干重、脂肪、蛋白质、总糖的测定 |
5.3.3 色素的测定 |
5.3.4 平均生产率的计算 |
5.3.5 数据处理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盐藻生长的影响 |
5.4.2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盐藻脂肪、类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4.3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盐藻干生物量、脂肪、类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生产力的影响 |
5.5 讨论 |
第6章 光谱对微绿球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藻种来源 |
6.2.2 培养条件 |
6.2.3 光照系统 |
6.2.4 主要仪器 |
6.2.5 主要试剂 |
6.3 测定方法 |
6.3.1 比生长速率、干重、脂肪、蛋白质、总糖、色素、平均生产率的测定 |
6.3.2 脂质组成及其作为生物柴油质量特性的测定 |
6.3.3 数据处理方法 |
6.4 结果和讨论 |
6.4.1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微绿球藻生长的影响 |
6.4.2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微绿球藻生物量、蛋白质、总糖、色素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
6.4.3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微绿球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6.4.4 定制红蓝组合光谱对微绿球藻作为生物柴油质量特性的影响 |
6.4.5 结论 |
第7章 讨论与展望 |
7.1 总结与讨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2)三角褐指藻适应水温升高的生理变化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全球变暖与硅藻概述 |
1.1.1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洋环境变化 |
1.1.2 硅藻的概述 |
1.2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
1.2.1 5mC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
1.2.2 6m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
1.2.3 硅藻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 硅藻响应海洋变暖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硅藻对短期高温的响应 |
1.3.2 海洋长期变暖与硅藻适应性进化 |
1.4 ONT测序技术的介绍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温下三角褐指藻的生理变化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三角褐指藻在高温下的半连续培养 |
2.2.2 生长速率测定 |
2.2.3 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的测定 |
2.2.4 细胞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2.5 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2.6 细胞形态与大小的观察和比较 |
2.2.7 细胞N元素含量的测定 |
2.2.8 氮限制试验 |
2.2.9 热性能检测 |
2.2.10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持续高温对三角褐指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
2.3.2 高温处理对三角褐指藻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的影响 |
2.3.3 高温处理对三角褐指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4 高温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5 高温下三角褐指藻细胞形态与大小的变化 |
2.3.6 高温下三角褐指藻细胞N元素含量的变化 |
2.3.7 高温选择后三角褐指藻对氮限制的响应 |
2.3.8 高温选择后三角褐指藻的热性能 |
2.4 讨论 |
第三章 热应激与热适应过程中三角褐指藻的基因转录变化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3.2.2 转录组文库的创建与测序 |
3.2.3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分析 |
3.3 结果 |
3.3.1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及去冗余结果 |
3.3.2 转录因子分析 |
3.3.3 基因表达定量 |
3.3.4 差异表达转录本统计 |
3.3.5 差异表达转录本功能注释 |
3.3.6 持续高温下热休克蛋白与热休克转录因子的基因转录变化 |
3.3.7 热选择后三角褐指藻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变化 |
3.3.8 高温下捕光天线蛋白基因的转录调控 |
3.3.9 持续高温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变化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三角褐指藻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与基因转录调控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D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4.2.2 Dot Blot试验 |
4.2.3 ONT测序检测全基因组5mC和6mA修饰位点 |
4.2.4 基因体区域甲基化与转录组结果联合分析 |
4.3 结果 |
4.3.1 Dot Blot检验三角褐指藻DNA 6mA甲基化修饰 |
4.3.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
4.3.3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
4.3.4 基因组各区域甲基化水平 |
4.3.5 甲基化位点序列特征分析 |
4.3.6 高温下差异甲基化位点(DML)统计与注释 |
4.3.7 三角褐指藻基因体区域甲基化与转录水平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3)海洋酸化条件下微拟球藻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海洋酸化背景 |
1.1.1 海洋酸化产生的原因 |
1.1.2 海洋碳酸盐系统 |
1.2 海洋酸化对动物的影响 |
1.2.1 海洋酸化对珊瑚的影响 |
1.2.2 海洋酸化对翼足目的影响 |
1.2.3 海洋酸化对有孔虫的影响 |
1.3 海洋酸化对微藻的影响 |
1.3.1 海洋酸化对微藻光合固碳的影响 |
1.3.2 海洋酸化对微藻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3 海洋酸化对微藻分子调控机制的影响 |
1.4 海洋酸化与其它环境因子联合作用对微藻的影响 |
1.4.1 海洋酸化与变暖联合作用对微藻的影响 |
1.4.2 海洋酸化与太阳辐射(PAR,UVR)协同作用对微藻的影响 |
1.4.3 海洋酸化与酸化时间耦合作用对微藻的影响 |
1.5 海洋酸化对营养级传递的影响 |
1.6 微拟球藻应对海洋酸化的研究进展 |
1.6.1 微拟球藻简介 |
1.6.2 微拟球藻应对海洋酸化的研究进展 |
1.7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
1.7.1 选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1.7.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微拟球藻应对海洋酸化的生理生化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藻种来源 |
2.1.2 实验器材 |
2.1.3 藻种的纯化与培养 |
2.1.4 藻种的培养条件 |
2.1.4.1 CO_2浓度的设定 |
2.1.4.2 充气装置的连接 |
2.1.4.3 正常培养(CK) |
2.1.4.4 短期酸化(ST) |
2.1.4.5 长期酸化(LT) |
2.1.4.6 碳酸盐系统 |
2.1.5 微拟球藻的生长和碳固定率的测定 |
2.1.6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1.7 色素含量测定 |
2.1.8 生化组成的测定 |
2.1.8.1 碳氮含量的测定 |
2.1.8.2 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2.1.8.3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
2.1.8.4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1.8.5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测定 |
2.1.8.6 脂肪酸谱检测 |
2.1.9 细胞表面pH的变化 |
2.1.10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海洋酸化对微拟球藻生长的影响 |
2.2.2 海洋酸化对微拟球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3 海洋酸化对微拟球藻光合固碳的影响 |
2.2.4 海洋酸化对微拟球藻生化组成的影响 |
2.2.4.1 C/N |
2.2.4.2 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2.2.4.3 总蛋白含量 |
2.2.4.4 总酚含量 |
2.2.4.5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
2.2.4.6 脂肪酸组成 |
2.2.5 微拟球藻细胞表面pH的变化 |
2.3 小结 |
第三章 微拟球藻应对海洋酸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藻种来源 |
3.1.2 实验器材 |
3.1.3 藻种的培养条件 |
3.1.4 RNA提取、cDNA文库制备及测序 |
3.1.4.1 RNA提取 |
3.1.4.2 RNA质量检测 |
3.1.4.3 cDNA文库的制备及测序 |
3.1.5 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
3.1.6 表达量估计和差异表达分析 |
3.1.7 GO和 KEGG差异表达富集分析 |
3.1.8 代谢物提取 |
3.1.9 LC-MS/MS分析 |
3.1.9.1 色谱分离 |
3.1.9.2 质谱采集 |
3.1.10 显着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
3.1.11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
3.2.2 海洋酸化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 |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3.2.4 海洋酸化条件下的代谢组分析 |
3.2.5 光合作用和碳固定 |
3.2.6 糖酵解/糖异生和TCA循环 |
3.2.7 脂类代谢 |
3.2.8 氮代谢 |
3.3 小结 |
第四章 喂食不同酸化条件的微拟球藻对轮虫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藻种和轮虫来源 |
4.1.2 实验器材 |
4.1.3 藻种的培养条件 |
4.1.4 轮虫的喂养实验 |
4.1.5 轮虫的脂肪酸谱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轮虫的生长和脂肪酸谱的影响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三角褐指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三角褐指藻简介 |
1.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
1.2.1 结构、性质和来源 |
1.2.2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 |
1.2.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 |
1.2.4 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进展 |
1.3 脂肪酸延长酶简介 |
1.4 脂肪酸延长酶基因家族研究 |
1.5 影响三角褐指藻脂肪酸积累的主要因素 |
1.6 三角褐指藻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7.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延长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基本性质分析 |
1.2.2 基因结构分析 |
1.2.3 基因家族序列motif分析 |
1.2.4 基因染色体定位 |
1.2.5 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 |
1.2.6 基因家族启动子分析 |
1.3 结果与分析 |
1.3.1 三角褐指藻ELO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蛋白基本性质分析 |
1.3.2 三角褐指藻ELO基因家族的结构分析 |
1.3.3 三角褐指藻ELO基因家族motif及染色体分布分析 |
1.3.4 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 |
1.3.5 三角褐指藻ELO基因家族的启动子分析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三角褐指藻Δ5-延长酶基因的克隆及过表达 |
2.1 实验材料 |
2.1.1 藻种 |
2.1.2 主要试剂和测序服务 |
2.1.3 培养基与试剂配制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三角褐指藻的培养 |
2.2.2 三角褐指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 三角褐指藻总RNA的提取 |
2.2.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2.5 三角褐指藻Δ5-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的克隆 |
2.2.6 过表达载体pPha-T1-5e的构建 |
2.2.7 电击法转化三角褐指藻 |
2.2.8 三角褐指藻Δ5-延长酶基因过表达藻株的筛选与鉴定 |
2.2.9 荧光定量PCR的检测 |
2.2.10 脂肪酸的提取及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三角褐指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三角褐指藻总RNA的提取 |
2.3.3 PCR扩增Δ5-延长酶基因 |
2.3.4 重组过表达载体pPha-T1-5e的构建和鉴定 |
2.3.5 三角褐指藻Δ5-延长酶基因过表达藻株的筛选鉴定 |
2.3.6 三角褐指藻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条件胁迫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藻种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的测定 |
3.2.2 光照强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2.3 温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2.4 营养元素缺失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的测定 |
3.3.2 不同光照强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3.3 温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3.4 营养元素缺失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三角褐指藻ARTP诱变育种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藻种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诱变时间的筛选 |
4.2.2 致死率的计算 |
4.2.3 诱变藻株的筛选 |
4.2.4 诱变藻株与野生藻株的脂肪酸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RTP诱变处理时间对三角褐指藻致死率的影响 |
4.3.2 诱变藻株的筛选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测序序列 |
附录2 主要符号缩略表 |
附录3 相关试剂及缓冲液配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光合作用抑制剂DCMU对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三角褐指藻藻种 |
1.2 三角褐指藻的培养与DCMU胁迫处理 |
1.3 三角褐指藻生长曲线的测定 |
1.4 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的测定 |
1.5 三角褐指藻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6 三角褐指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1.7 三角褐指藻总RNA的提取及岩藻黄素、光合作用相关合成通路的基因表达分析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CMU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岩藻黄素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DCMU浓度对三角褐指藻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
2.3 DCMU浓度对岩藻黄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 岩藻黄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6)不同保存温度下波吉卵囊藻的生长、生化组分及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微藻的应用价值 |
1.2 微藻的浓缩及保存研究现状 |
1.2.1 微藻的浓缩 |
1.2.2 微藻的保存 |
1.3 温度对微藻的影响 |
1.3.1 温度对微藻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1.3.2 保存温度对微藻脂质、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
1.3.3 保存温度对微藻存活率的影响 |
1.4 微藻对适应温度相关基因的分析 |
1.4.1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 |
1.4.2 脂肪酸去饱和酶相关基因 |
1.4.3 氮代谢相关基因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不同保存温度下浓缩卵囊藻的生长、生化组分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2 f/2营养液配方 |
2.1.3 供试藻株 |
2.1.4 藻种预培养及浓缩 |
2.1.5 保存实验设计 |
2.1.6 指标测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
2.2.2 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3 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总脂含量的影响 |
2.2.4 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多糖含量的影响 |
2.2.5 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温度对波吉卵囊藻保存存活率和复苏效果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供试藻株 |
3.1.3 保存实验设计 |
3.1.4 指标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存活率的影响 |
3.2.2 保存温度对波吉卵囊藻复苏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波吉卵囊藻转录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1.2 实验材料 |
4.1.3 转录组测序流程 |
4.1.4 测序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4.2.2 测序结果 |
4.2.3 测序组装 |
4.2.4 Unigene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4.2.5 Unigene表达定量 |
4.2.6 样本关系分析 |
4.2.7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4.2.8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 |
4.2.9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4.2.10 代谢途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对三种抗生素胁迫生理响应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硅藻植物概述 |
1.1.1 硅藻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 |
1.1.2 硅藻植物的应用 |
1.2 抗生素概述 |
1.3 抗生素对硅藻毒理学研究 |
1.3.1 抗生素胁迫对硅藻生长的影响 |
1.3.2 抗生素胁迫对硅藻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1.3.3 抗生素胁迫下硅藻油脂含量及成分的影响 |
1.3.4 抗生素胁迫对硅藻形态变化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章 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生长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的仪器和试剂 |
2.2.2 藻种培养 |
2.2.3 急性毒理实验设计 |
2.2.4 细胞密度测定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
2.3.2 抗生素胁迫簇生舟形藻后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变化 |
2.3.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抗生素胁迫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生理指标的测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设置 |
3.2.3 叶绿素a含量测定 |
3.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2.5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3.2.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3.2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3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MDA含量的影响 |
3.3.4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SOD酶活性的影响 |
3.3.5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抗生素胁迫下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内油脂含量及组成成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设置 |
4.2.3 油脂含量测定 |
4.2.4 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测定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油脂含量的影响 |
4.3.2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
4.3.3 三种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脂肪酶(LPS)活力的影响 |
4.3.4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抗生素胁迫下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内抗生素残留量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2.2 实验设置 |
5.2.3 氨苄青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5.2.4 硫酸卡那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胁迫后培养基中的残留量 |
5.3.2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抗生素胁迫对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形态变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2.2 抗生素胁迫培养 |
6.2.3 标本的保存与处理 |
6.2.4 标本的封片制作 |
6.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准备 |
6.2.6 标本的观察与鉴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抗生素胁迫96h后簇生舟形藻显微形态变化 |
6.3.2 抗生素胁迫96h后簇生舟形藻亚显微形态变化 |
6.3.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不同光照度保存下波吉卵囊藻的生长、生化组分及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微藻的保存 |
1.2 光照度对微藻的影响 |
1.2.1 光照度对微藻生长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
1.2.2 光照度对微藻生化成分的影响 |
1.3 微藻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
1.4 波吉卵囊藻及其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不同光照度保存对波吉卵囊藻生长、色素含量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藻种培养及浓缩 |
2.3.2 实验设计 |
2.3.3 生物量测定 |
2.3.4 色素含量测定 |
2.3.5 多糖含量测定 |
2.3.6 总蛋白含量测定 |
2.3.7 总脂含量测定 |
2.3.9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光照度保存对波吉卵囊藻生物量的影响 |
2.4.2 不同光照度保存对波吉卵囊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
2.4.3 不同光照度保存对波吉卵囊藻生化组分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光照度下保存的波吉卵囊藻存活率及复苏效果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2.4 营养液配方 |
3.3 实验方法 |
3.3.1 藻种培养及浓缩 |
3.3.2 实验设计 |
3.3.3 存活率测定 |
3.3.4 复苏率测定 |
3.3.5 色素含量测定 |
3.3.6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光照度保存对浓缩卵囊藻存活率的影响 |
3.4.2 不同光照度保存下浓缩卵囊藻的复苏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光照度保存下浓缩波吉卵囊藻的转录组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总RNA提取和m RNA的纯化 |
4.3.2 cDNA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4.3.3 转录组测序质量控制和组装 |
4.3.4 基因功能注释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波吉卵囊藻RNA质量检测结果 |
4.4.2 转录组测序质量控制和组装 |
4.4.3 功能注释 |
4.4.4 物种分类 |
4.4.5 Unigene功能分类 |
4.4.6 样本关系分析 |
4.4.7 不同光照度下保存的差异基因分析 |
4.4.8 不同光照度下保存的代谢通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微藻及其应用 |
1.1.1 食品领域 |
1.1.2 能源领域 |
1.1.3 医药领域 |
1.1.4 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 |
1.1.5 化妆品领域 |
1.1.6 污水处理 |
1.2 培养条件对微藻生长代谢的影响 |
1.2.1 营养方式 |
1.2.2 温度 |
1.2.3 pH |
1.2.4 碳源 |
1.2.5 氮源 |
1.2.6 磷源 |
1.3 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研究现状 |
1.3.1 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 |
1.3.2 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现状 |
1.4 微藻转录组研究 |
1.5 论文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培养基配方 |
2.4 优势藻株的筛选 |
2.4.1 藻株分离纯化与藻种制备 |
2.4.2 微藻培养 |
2.4.3 富油藻株筛选 |
2.4.4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5 营养方式对小球藻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2.5.1 藻种制备 |
2.5.2 微藻培养 |
2.5.3 生长曲线及生物量测定 |
2.5.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5.5 色素含量测定 |
2.5.6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2.5.7 粗纤维含量测定 |
2.5.8 油脂含量测定 |
2.5.9 脂肪酸成分分析 |
2.5.10 氨基酸分析 |
2.6 C.vulgaris CJ15 脂肪酸提取预处理与甲酯化工艺优化 |
2.6.1 C.vulgaris CJ15 藻细胞破碎方法选择 |
2.6.2 甲酯化方法选择 |
2.6.3 甲酯化单因素实验 |
2.6.4 甲酯化工艺参数响应面优化 |
2.6.5 优化参数验证 |
2.7 培养条件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7.1 氮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7.2 磷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7.3 p H对 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影响 |
2.7.4 生长及生物量的测定 |
2.7.5 脂肪酸分析 |
2.8 C.vulgaris CJ15 转录组测序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分析 |
2.8.1 微藻培养 |
2.8.2 RNA提取 |
2.8.3 cDNA建库 |
2.8.4 测序数据信息分析及注释 |
2.8.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优势藻株的筛选 |
3.1.1 微藻生长及生物量分析 |
3.1.2 富油藻株筛选 |
3.1.3 脂肪酸成分分析 |
3.2 营养方式对小球藻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3.2.1 微藻细胞生长及生物量分析 |
3.2.2 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及粗纤维含量 |
3.2.3 油脂含量及产量 |
3.2.4 色素含量 |
3.2.5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3.2.6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3.3 C.vulgaris CJ15 脂肪酸提取预处理与甲酯化工艺优化 |
3.3.1 C.vulgaris CJ15 藻细胞破碎方法选择 |
3.3.2 甲酯化方法选择 |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4 甲酯化工艺参数响应面优化 |
3.3.5 优化参数验证 |
3.4 培养条件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4.1 氮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4.2 磷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4.3 p H对 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5 C.vulgaris CJ15 转录组测序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分析 |
3.5.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de novo组装 |
3.5.2 基因功能注释 |
3.5.3 C.vulgaris CJ15 氮缺乏与正常培养显着差异表达基因(DEGs) |
3.5.4 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构建及相关DEGs分析 |
4 讨论 |
4.1 优势藻株筛选 |
4.2 营养方式对小球藻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4.3 C.vulgaris CJ15 脂肪酸提取预处理与甲酯化工艺优化 |
4.4 培养条件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4.4.1 氮 |
4.4.2 磷 |
4.4.3 pH |
4.5 C.vulgaris CJ15 转录组测序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分析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长茎葡萄蕨藻富铁条件探索以及铁锌硒交互作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长茎葡萄蕨藻简介 |
1.1.1 长茎葡萄蕨藻的生物学特性 |
1.1.2 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背景 |
1.1.3 长茎葡萄蕨藻的研究现状 |
1.2 铁的研究进展 |
1.2.1 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循环途径 |
1.2.2 铁的生理功能 |
1.2.3 高等植物吸收铁的机制 |
1.2.4 藻类吸收铁的机制 |
1.2.5 海藻对铁的生理响应 |
1.3 锌的研究进展 |
1.3.1 锌的生理功能 |
1.3.2 海藻对锌的生理响应 |
1.4 硒的研究进展 |
1.4.1 硒的生理功能 |
1.4.2 海藻对硒的生理响应 |
1.5 藻类对铁、锌、硒元素富集的研究进展 |
1.5.1 藻类对铁的富集 |
1.5.2 藻类对锌的富集 |
1.5.3 藻类对硒的富集 |
1.5.4 影响藻类对铁、锌、硒元素富集的因素 |
1.6 人体对铁、锌、硒的膳食摄入标准 |
1.7 天然海藻中铁、锌、硒的含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Fe~(2+)和Fe~(3+)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藻种的准备 |
2.1.2 仪器与耗材 |
2.1.3 药品与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指标的测定 |
2.1.6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SGR的影响 |
2.2.2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光合色素的影响 |
2.2.3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富铁量的影响 |
2.2.4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抗氧化酶CAT、T-SOD活力的影响 |
2.2.5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总蛋白、V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 |
2.3.2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富铁量的影响 |
2.3.3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类抗氧化酶CAT、T-SOD活力的影响 |
2.3.4 两种无机铁对长茎葡萄蕨藻总蛋白、V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 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藻种的准备 |
3.1.2 仪器与耗材 |
3.1.3 药品与试剂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指标的测定 |
3.1.6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SGR的影响 |
3.2.2 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富铁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光质对长茎葡萄蕨藻富铁量的影响 |
4 铁锌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锌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藻种的准备 |
4.1.2 仪器与耗材 |
4.1.3 药品与试剂 |
4.1.4 实验方法 |
4.1.5 指标的测定 |
4.1.6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铁锌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SGR的影响 |
4.2.2 铁锌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3 铁锌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铁、锌富集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铁锌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SGR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3.2 铁锌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铁、锌富集量的影响 |
5 铁硒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铁含量和硒含量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藻种的准备 |
5.1.2 仪器与耗材 |
5.1.3 药品与试剂 |
5.1.4 实验方法 |
5.1.5 指标的测定 |
5.1.6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铁硒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SGR的影响 |
5.2.2 铁硒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光合色素的影响 |
5.2.3 铁硒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铁、硒富集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铁硒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SGR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5.3.2 铁硒交互作用对长茎葡萄蕨藻铁、硒富集量的影响 |
6 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元素富集量及酶活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藻种的准备 |
6.1.2 仪器与耗材 |
6.1.3 药品与试剂 |
6.1.4 实验方法 |
6.1.5 指标的测定 |
6.1.6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影响 |
6.2.2 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铁、锌、硒三种元素富集量的影响 |
6.2.3 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蛋白及三种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SGR及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影响 |
6.3.2 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铁、锌、硒富集量影响 |
6.3.3 铁锌硒交互对长茎葡萄蕨藻总蛋白及三种过氧化物酶影响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提升微藻脂质生产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D]. 郁彬琦. 扬州大学, 2021(09)
- [2]三角褐指藻适应水温升高的生理变化及分子机制研究[D]. 黄楠. 汕头大学, 2021(02)
- [3]海洋酸化条件下微拟球藻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D]. 张宇飞.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三角褐指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研究[D]. 雷娜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光合作用抑制剂DCMU对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及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J]. 郑小恽,龚一富,李申睿,方清姝,王何瑜,唐道军. 核农学报, 2020(08)
- [6]不同保存温度下波吉卵囊藻的生长、生化组分及转录组分析[D]. 洪廷.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7]簇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 Donkin)对三种抗生素胁迫生理响应的初步研究[D]. 王禹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不同光照度保存下波吉卵囊藻的生长、生化组分及转录组分析[D]. 任佳佳.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9]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调控研究[D]. 王秀海. 海南大学, 2020(02)
- [10]长茎葡萄蕨藻富铁条件探索以及铁锌硒交互作用影响[D]. 王晓梁.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