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G桩复合地基在北岗小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常昊[1](2020)在《基于邢台市某工程的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性状研究》文中指出长短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凭借其效果显着、多样化选择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也展开对其承载性状、作用机理等的研究。但其计算理论仍处于发展阶段,实际的工程经验积累得还不够多,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还不够成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于邢台市某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并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及加固机理做了介绍,并概述了研究现状及相关成果。(2)对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了下述内容:褥垫层的设计、承载力及沉降量的计算,便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直接使用。(3)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仿真分析模型,然后对比实际静载试验结果,以此来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评估。并结合模拟的结果分析了不同荷载值下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包括沉降量的变化、长桩与短桩的应力分布以及长桩与短桩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4)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调整长桩与短桩的桩长及变形模量,以及褥垫层厚度、模量等参数,深入剖析上述参数变化对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荷载分担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反映了褥垫层作用的重要性。
鲁晨阳[2](2019)在《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简称:SDDC)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地基处理工法。但是,近些年由于天气降雨、灌溉、水管道泄漏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导致SDDC工法处理后的人工地基事故频发,从而致使业界学者对其重新审视,甚至相关工程慎用SDDC工法,SDDC工法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与质疑。因此,本文依托室内土工试验、直剪试验以及三轴试验等对SDDC人工地基(桩间土、素土、二八灰土、三七灰土)遇水失效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SDDC人工地基浸水前后承载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土样的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得出,随着浸水程度的增加,人工地基土样的抗剪强度逐渐减小。挤密程度较低时,土样的粘聚力减小速率整体呈现逐渐放缓趋势;挤密程度较高时,试验土样粘聚力的降低速率呈现“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的过程;因此可得知挤密程度能有效改善土体渗流,使地基承载力在短时间内不至于降低较快、较多。(2)数值分析SDDC人工地基浸水失效破坏发现,随着浸水程度的增加,地基承载力明显下降,沉降显着增大;桩身应力均随着桩身深度的增加逐级减小;同时,随着荷载的增加,桩身应力沿桩身深度方向递减幅度增大。此外,地基承载力衰减曲线与素土强度衰减曲线变化趋势一致,都呈现“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的变化规律,印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3)数值分析SDDC人工地基浸水过程可知,上部荷载较小时,中心桩、边桩与角桩桩身应力差值较小;随着荷载逐级增大,中心桩、边桩与角桩在同深度位置的桩身应力差值逐渐增大。浸水程度较低时,同深度位置的桩身应力呈现中心桩>边桩>角桩;浸水程度增加时,同深度位置的桩身应力相差甚小,中心桩、边桩、角桩大小规律不明显;不同桩位的桩随深度的增加桩身应力以及桩侧摩阻力均出现负值,桩体产生拉力;同时桩身应力衰减曲线斜率也逐渐增大。此外,浸水程度逐级的增加,人工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均逐渐增大,局部隆起量也逐渐增大;同时,人工地基土沉降量的增大速率随着浸水程度的逐级增加呈现逐渐增大。(4)数值分析SDDC人工地基浸水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可知,筏板应力沿其长度方向是随每排柱子分布的,最大应力均出现在每排柱子底部筏板位置。此外,随着浸水程度的逐级增加,地基土刚度减小,对其上部结构的约束减小,使其产生的二次应力减小,故上部结构应力较小;当浸水程度的再次增加,反而导致地基土完全丧失承载力,使上部结构变形过大,整体应力又呈现增大趋势。
邢泉[3](2018)在《孔内深层超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内棚户区和旧城区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形成大厚度杂填土。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市政道路建设地基处理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大,现有成熟的杂填土施工方法处理深度较浅,而换填处理不但提高了工程造价而且造成二次污染。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显示出了独特的工程和经济优势,处理后不但承载力满足市政道路建设以及后期运营的要求,而且节约造价、避免了垃圾土的外运以及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对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处理市政道路地基的研究不但具有实际的工程建设意义,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单桩以及群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进行研究,对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基于Vesic圆孔扩张理论,给出成孔以及成桩时夯锤的塑性区影响半推导;利用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Skempton桩问土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了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孔内深层超强夯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桩体土、不同桩间土、不同桩径、不同桩长以及不同桩端土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以及其承载机理变形特性;对比天然地基以及群桩复合式地基在路基填土及路面结构层重力的作用下工后沉降,以及垫层、桩间距对道路沉降的影构。通过结合市政项目车城西路现场试验,测试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密实度以及均匀性,进一步验证该工法处理城市道路大厚杂填土地基的可行性。
鲁爱民[4](2017)在《强夯法+CFG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以包头市开元小区工程实例,对强夯法+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作了介绍。分别论述了强夯法和CFG桩的设计与施工,并通过相关强夯及CFG桩试验检测来评价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实践证明强夯法+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具有工期短、费用低、效果显着等优点,是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较经济可行的方法。
曹建春[5](2014)在《CFG桩在宁夏银川春熙苑项目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CFG桩复合地基粘结强度桩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阐述基本原理,介绍银川市兴庆区春熙苑小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工程项目应用CFG桩奠定基础。
李涛[6](2014)在《桩端为强风化岩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刚性桩复合地基由高粘结强度桩、桩间土及设置在桩顶与基础之间的褥垫层组成。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刚性桩的桩顶能够向上刺入褥垫层,桩端向下能够刺入土体,国内大多数工程属于这种类型。然而,在我国某些岩层埋置较浅的地区,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则可以考虑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的思路是施工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凝土成桩工艺,使刚性桩的桩端落在或进入强风化岩,充分发挥岩层的承载作用,在受力过程中,桩顶能向上刺入褥垫层,而桩端向下刺入的变形相对较小,通过合理设置褥垫层,使桩土共同作用。一些情况下工程中采用该类型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比采用嵌岩桩可节约成本和降低工期,但因为缺乏完整试验数据和工程实测资料支持,作用机理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为探索桩端为强风化岩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本文以模型试验为基础,对桩端落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与褥垫层厚度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施工采用长螺旋钻成孔管内泵压混凝土成桩工艺、桩端为强风化岩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具有工程参考价值及实际意义的结论:(1)根据模型试验,同一荷载水平下,桩径相同,褥垫层厚度越大,刚性桩的上刺入量越大;褥垫层厚度相同,桩径越大,刚性桩的上刺入量越小。(2)本试验条件在同一荷载水平下,褥垫层厚度越厚,桩的荷载分担比、应力、承载力发挥度、桩土应力比越小;而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应力、承载力发挥度越大。(3)对于施工采用长螺旋钻成孔管内泵压混凝土成桩工艺,桩端落在强风化岩上的刚性桩可与地基土构成复合地基。该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可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公式(7.1.5-2)计算。(4)本试验条件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铺设厚度建议取(O.4-0.6)D+s,即0.4~0.6倍的桩径加上建筑物在使用荷载下复合地基变形量。工程应用时,褥垫层厚度建议取(0.5-0.75)D。(5)对于桩身采用商品混凝土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刚性桩而言,单桩设计时桩身强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fcu,k指边长为150mm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kPa)。(6)本试验条件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可按如下公式估算:其中ps相应于准永久组合时基底附加压力p0分担到桩间土上的压力值。
陈洪运[7](2013)在《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铁道部重大课题“京沪高速铁路深厚软土、松软土地段复合地基关键技术试验研究——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和计算方法研究”(编号2008G32-A)为依托,以京沪高速铁路廊坊试验段现场试验为基础,进行了旨在满足高速铁路沉降标准的载体桩桩筏结构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1.通过对现场施工的研究,对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施工过程中的跳打工艺、锤击跟管工艺等施工工艺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本试验段现场施工情况提出了高速铁路中载体桩的相关施工参数。2.通过试验现场与管桩及CFG桩对比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的检测结果分析得出,载体桩复合地基对扩大头深度区域挤密效果显着,同时对扩大头顶面以上1.5m范围的土体也有明显的挤密,而管桩与CFG桩无明显挤密效果。3.通过与管桩及CFG桩对比的现场沉降变形及压力监测试验得出,各桩型对工后沉降的控制均能满足京沪高速铁路的要求;相对管桩与CFG桩而言,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量大且沉降稳定所需时间长,管桩、CFG桩的最大沉降为载体桩最大沉降的23%和52%左右;桩帽对本试验段桩筏结构载体桩复合地基的控沉效果不明显。4.针对目前高速铁路桩筏结构中筏板计算理论不完善,仍采用简化计算方法,缺少精确解析解,基于Hamilton体系,应用位移叠加原理,对桩筏基础中的筏板进行了解析解的求解。首先求解得到集中荷载与均布荷载作用下Winkler弹性地基上四边滑支矩形板的解析解,再由这两个基本解结合桩顶挠度为零的基本假设,得到桩顶集中力的大小,代入集中荷载情况下的解析解中,与均布荷载情况下的解析解进行叠加,即得桩筏基础筏板的解析解,并通过现场试验实测数据验证了理论解析解的合理性,最后对解析解中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5.针对高速铁路中载体桩复合地基的结构特征及受力特性,将桩体视为传力杆,将扩大头部分视为无筋扩展基础,对其加固区压缩变形进行了分析,并修正了《载体桩设计规程》中的沉降计算方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计算的模式:通过等代实体法计算作用在下卧层上的荷载,采用Mindlin解计算下卧层中的附加应力,对下卧层中土体的模量按深度修正后,计算每层土的压缩变形量,通过应变控制法确定下卧层中需要计算的压缩层厚度,最后基于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叠加下卧层计算厚度范围内每层土的压缩变形量,即得下卧层的压缩变形量。6.结合现场试验的实测数据,采用Plaxis 3D Foundation有限元软件对高速铁路中载体桩桩筏结构复合地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有限元模型中选取合理的相关模型构件,并通过与现场实测值的对比,验证了构建的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对桩长、桩体模量及个别桩失效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孙青娟[8](2013)在《孔内深层强夯法及其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区建设旧城改造工程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孔内深层强夯法及其多桩型复合地基体现显着优势,不仅能够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及变形要求,而且可以节约造价、减小环境污染。因此,研究孔内深层强夯法及其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本论文基于圆孔扩张理论细致地分析了孔内深层强夯法侧向挤密效应,对侧向影响范围和扩孔半径进行了理论推导;根据强夯法作用机理,对孔内深层强夯法的冲击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影响因素;同时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体现了自身的优越性。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孔内深层强夯法形成的渣土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其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渣土单桩承载特性、桩侧阻力分布规律、桩间土承载特性,同时讨论了桩土压缩模量及桩长对渣土桩复合地基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孔内深层强夯法加固地基效果显着。依据渣土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过程,对孔内深层强夯法和钻孔灌注桩联合形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此条件下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并探讨了孔内深层强夯法和钻孔灌注桩的联合应用与单一地基处理方法或单一的桩基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论文以孔内深层强夯法和钻孔灌注桩联合应用所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为例,揭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和满足高承载力需求方面的内在潜力,显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广阔应用前景。
雷晓雨[9](2012)在《CFG桩复合地基非等承载力设计》文中指出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flyash-gravel Pile的简称,是建设部“七·五”计划课题,于1988年立题进行试验研究,并从80年代末开始在工程中应用。通过二十余年的科研和工程实践,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不断完善,现已列入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CFG桩复合地基常规等承载力设计方法将基础下的地基加固到相等的承载力,然后确定基础面积并确定桩数布桩,有时因要求的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尽合理,可能导致布桩困难或不经济;特别是遇有两相邻柱荷载水平相差较大时,控制柱间沉降差难度加大。CFG桩复合地基多用于足够刚度基础下的地基处理。足够刚度基础具有向桩上转移荷载的能力,在给定褥垫厚度条件下桩和桩间土承载力都能较充分发挥。用规范方法对足够刚度基础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的结果与实测情况比较吻合。在公路、铁路路基和油罐基础下的地基处理工程中,由于上部基础刚度很小,基础向桩上转移荷载的能力很弱,这类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特性值得进一步探讨。针对这两大问题及与之相关的其它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探索工作:1.针对等承载力设计方法的不足,论文提出非等承载力设计方法,以独立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为例,从中心受压基础和偏心受压基础两个方面出发根据算例得出CFG桩复合地基非等承载力设计方法的重要计算公式和一般计算步骤。2.地下水问题也是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分别讨论地下水对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基础反力以及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的影响,得出地基中存在地下水时的设计方法。3.通过中石化大型油罐工程现场试验和实测资料,探究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特性。4.尝试应用大型数值分析软件模拟工况,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提出规范中采用刚性荷载板做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没有意义,静载试验只适用于足够刚度下CFG桩复合地基。
李稼轩[10](2011)在《粤北岩溶地区预制桩复合地基宏观本构的建立与研究》文中认为粤北地区岩溶分布广,尤其是韶关、清远地区,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县市城市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量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对基础和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很高。岩溶区存在的工程隐患较多,在隐伏岩溶区常见的工程事故有:岩溶地面塌陷、建筑桩端基岩下沉等。因此,适用于粤北岩溶地区工程建设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式的研究日益迫切。刚性桩复合地基是指在天然地基不能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和沉降要求的情况下,在原有地基内挤入、置换或以其它方式加入桩体,通过桩土变形协调,最终由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复合加强型地基。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通过在粤北岩溶地区一系列的工程实践证明,对于该地区的高层建筑结构,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形式能够达到施工方便、造价经济、安全可靠。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发展是近十年的事情,尤其是预制桩作为刚性桩的复合地基现阶段研究甚少,工程实践也不多。本文采用上部结构-筏板-复合地基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法,对清远地区某临江超高层住宅建筑进行预制桩复合地基设计分析,且后续进行预制桩复合地基现场压板试验,测出桩土压力变化规律以及桩土荷载分担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复合地基本构的修正,最后提出适用于该地区相似场地条件的预制桩复合地基宏观模型本构。首先,研究了粤北地区岩溶地质的分布状况和特征,并说明该岩溶地区的工程隐患;通过复合地基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机理,阐述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上部结构-筏板-复合地基的整体共同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说明其相对于常规规范设计方法的不同和优点。接着,对清远地区某临江超高层住宅进行了复合地基设计,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整体共同分析法进行了筏板基础的分析和设计,并进行现场单桩及复合地基压板试验,测出桩土之间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最后,基于试验对设计复合地基本构进行修正,提出二折线弹簧宏观本构,进行参数设定及参数分析,给出设计建议并进行工程设计结果对比分析,说明新的本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该地区相似场地条件的复合地基模拟。
二、CFG桩复合地基在北岗小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FG桩复合地基在北岗小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邢台市某工程的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1.2.1 复合地基的概念及类型 |
1.2.2 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1.3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 |
1.3.1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概念及分类 |
1.3.2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
1.3.3 褥垫层的作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2 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3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理论 |
2.1 复合地基中重要参数 |
2.2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要求及原则 |
2.3 褥垫层的模量及厚度设计 |
2.4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探讨 |
2.5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检测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3.3 确定复合地基方案及设计参数 |
3.3.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计算 |
3.3.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3.3 桩端持力层强度验算 |
3.3.4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
3.4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 |
4.1 有限元法介绍 |
4.1.1 有限元法简介 |
4.1.2 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
4.2 ABAQUS及土体的本构模型 |
4.2.1 ABAQUS简介 |
4.2.2 土体的本构模型 |
4.3 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1 建模的基本假定 |
4.3.2 模型的参数选取 |
4.3.3 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建立 |
4.3.4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4 不同荷载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分析 |
4.4.2 长桩、短桩与桩间土的沉降特性 |
4.4.3 桩身轴向应力分布特征 |
4.4.4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参数下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研究 |
5.1 长桩参数选取的影响 |
5.1.1 长桩模量的影响 |
5.1.2 长桩桩长的影响 |
5.2 短桩参数选取的影响 |
5.2.1 短桩模量的影响 |
5.2.2 短桩桩长的影响 |
5.3 褥垫层参数选取的影响 |
5.3.1 褥垫层模量的影响 |
5.3.2 褥垫层厚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SDDC研究概述 |
1.1.1 SDDC人工地基的简介与技术特点 |
1.1.2 SDDC人工地基的应用概述 |
1.1.3 SDDC人工地基的研究现状 |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本文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人工地基失效的案例 |
2.1 概述 |
2.2 人工地基失败案例分析 |
2.2.1 案例1 |
2.2.2 案例2 |
2.2.3 案例3 |
2.2.4 案例4 |
2.3 本章小结 |
3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的准备工作 |
3.2 室内土工试验 |
3.2.1 界线含水率试验 |
3.2.2 击实试验 |
3.3 直剪试验 |
3.3.1 直剪试验设计 |
3.3.2 直剪试验数据分析 |
3.4 三轴试验 |
3.4.1 三轴试验设计 |
3.4.2 三轴试验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的数值分析 |
4.1 概述 |
4.2 SDDC人工地基工程背景介绍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地层结构与岩性描述 |
4.3 SDDC人工地基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本构模型与基本假定 |
4.3.2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 |
4.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的数值结果分析 |
4.4.1 强度模量折减法 |
4.4.2 SDDC人工地基未浸水承载性能分析 |
4.4.3 SDDC人工地基浸水承载性能分析 |
4.4.4 SDDC人工地基未浸水与浸水承载性能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对上部结构影响的数值分析 |
5.1 概述 |
5.2 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对上部结构影响的数值结果分析 |
5.2.1 SDDC人工地基遇水塑性应变分析 |
5.2.2 SDDC人工地基遇水沉降分析 |
5.2.3 SDDC人工地基遇水对筏板沉降与内力的影响分析 |
5.2.4 SDDC人工地基遇水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孔内深层超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概况 |
1.2.1 孔内深层强夯法 |
1.2.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 |
1.2.3 孔内深层强夯法与孔内深层超强夯法二者的区别 |
1.2.4 复合地基应用 |
1.2.5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特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及群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
2.1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加固的机理 |
2.1.1 冲扩作用 |
2.1.2 侧向挤密作用 |
2.1.3 二次挤密、镶嵌作用 |
2.1.4 置换作用 |
2.1.5 桩身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 |
2.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式地基加固的机理 |
2.2.1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桩承载力计算 |
2.2.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桩承载力其它计算方法 |
2.2.3 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2.2.4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加固影响因素 |
2.3.1 夯锤形状、直径、重量、提升高度以及接触时间 |
2.3.2 桩体 |
2.3.3 桩周围土体 |
2.4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式地基加固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单桩有限元数值模拟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工程地质情况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 |
3.2.1 Abaqus分析软件简要介绍 |
3.2.2 Abaqus分析软件使用方法 |
3.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基本参数 |
3.3.3 几何模型参数 |
3.4 不同设计参数下单桩参数承载力特征 |
3.4.1 不同桩径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4.2 不同桩体材料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4.3 不同桩周土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4.4 不同桩长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参数确定 |
4.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 |
4.3.1 天然地基和孔内深层强夯法群桩处理杂填土地基特性对比 |
4.3.2 不同灰土垫层厚度的工后沉降对比 |
4.3.3 不同桩间距的工后沉降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现场试验 |
5.1 检测概述 |
5.1.1 SDDC桩复合地基基本设计参数 |
5.1.2 试验检测依据 |
5.1.3 SDDC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
5.1.4 动力触探试验密实度检测 |
5.2 静载试验 |
5.2.1 桩体土静载试验结果 |
5.2.2 桩间土静载试验结果 |
5.2.3 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
5.3 动力触探试验 |
5.3.1 动力触探试验 |
5.3.2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强夯法+CFG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地质条件 |
3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
4 强夯法地基处理 |
4.1 强夯技术参数设计 |
4.2 强夯施工 |
4.3 强夯现场试验与检测 |
5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 |
5.1 CFG桩设计与计算 (以4号楼为例) |
5.2 CFG桩施工过程 |
5.3 CFG桩检测 |
6 结语 |
(5)CFG桩在宁夏银川春熙苑项目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本原理 |
2工程概况 |
3分析试验结果 |
4结论 |
(6)桩端为强风化岩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 |
1.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1.1.2 复合地基的发展历史 |
1.1.3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1.4 三种典型桩体复合地基的特点 |
1.2 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1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分析 |
1.2.2 褥垫层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其他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6 工程应用现状 |
1.3 桩端为岩层的刚性桩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目的 |
1.5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上刺入试验研究 |
2.1 模型试验内容 |
2.1.1 试验装置 |
2.1.2 刚性桩的模拟 |
2.1.3 试验加载分级 |
2.1.4 位移计的设置 |
2.1.5 试验需采集的数据 |
2.2 试验结果分析 |
2.2.1 褥垫层厚度与刺入变形关系的分析研究 |
2.2.2 桩径与刺入变形关系的分析研究 |
2.2.3 厚径比与刺入变形关系的分析研究 |
2.2.4 筛分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场模型试验 |
3.1 模型试验概况 |
3.2 模型试验内容 |
3.2.1 试验场地及平面布置 |
3.2.2 桩端岩层的模拟 |
3.2.3 模型桩、地基土制备、褥垫层铺设和量测设备的布置 |
3.2.4 加载系统 |
3.2.5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可靠性分析 |
第四章 褥垫层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竖向受力机理影响分析 |
4.1 天然地基及单桩静载荷试验 |
4.1.1 天然地基平板静载荷试验 |
4.1.2 单桩的静载荷试验 |
4.2 刚性桩复合地基基底反力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4.2.2 复合地基桩、桩间土荷载分担比 |
4.2.3 复合地基桩、桩间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 |
4.2.4 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承载力发挥度 |
4.3 复合地基达承载力特征值时试验结果分析 |
4.4 刚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铺设厚度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5.1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5.1.1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5.1.2 刚性桩桩身强度的确定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6.1 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特征试验结果分析 |
6.2 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 |
6.3 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实例 |
7.1 实例1 |
7.2 实例2 |
7.3 实例3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速铁路的发展与现状 |
1.1.2 京沪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
1.1.3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 |
1.2 研究现状 |
1.2.1 管桩 |
1.2.2 CFG桩 |
1.2.3 载体桩 |
1.3 论文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高速铁路载体桩的设计与施工 |
2.1 工点概况 |
2.2 设计方案 |
2.3 载体桩施工工艺 |
2.3.1 试桩施工 |
2.3.2 高速铁路载体桩施工要点 |
2.4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挤密效果 |
2.5 小结 |
第3章 承载及沉降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仪器 |
3.3.1 单点沉降计 |
3.3.2 液位沉降计 |
3.3.3 土压力盒 |
3.3.4 远距离自动监测系统 |
3.4 试验进展 |
3.5 试验仪器布置及数据采集 |
3.5.1 载体桩主断面 |
3.5.2 载体桩附断面 |
3.5.3 载体被帽主断面 |
3.5.4 载体桩帽附断面 |
3.5.5 管桩断面 |
3.5.6 CFG桩断面 |
3.6 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3.6.1 沉降特性的对比分析 |
3.6.2 承载特性的对比分析 |
3.6.3 横断面受力变形特性的对比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高速铁路桩筏结构复合地基中筏板受力分析 |
4.1 研究现状 |
4.1.1 简化计算方法 |
4.1.2 数值计算方法 |
4.1.3 解析解求解 |
4.2 筏板解析解求解 |
4.2.1 桩筏结构分析模型 |
4.2.2 集中荷载作用下筏板的求解 |
4.2.3 桩筏基础的求解 |
4.3 现场试验对比验证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现场试验 |
4.3.3 对比验证 |
4.4 参数敏感度分析 |
4.4.1 收敛速度检验 |
4.4.2 地基反力系数κ的敏感性分析 |
4.4.3 筏板泊松比v的敏感性分析 |
4.4.4 筏板弹性模量E的敏感性分析 |
4.4.5 板厚h的敏感性分析 |
4.4.6 桩间距l的敏感性分析 |
4.4.7 桩半径R的敏感性分析 |
4.5 结语 |
第5章 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5.1 计算模型 |
5.2 计算参数 |
5.3 下卧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
5.3.1 载体桩复合地基下卧层顶面荷载计算 |
5.3.2 下卧层附加应力 |
5.3.3 压缩模量修正 |
5.3.4 压缩层厚度确定 |
5.3.5 不同方法计算的地基最终沉降量对比分析 |
5.4 结语 |
第6章 载体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模拟 |
6.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6.2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
6.2.1 模型轮廓 |
6.2.2 材料参数 |
6.2.3 网格划分 |
6.2.4 工序设置 |
6.3 有限元计算模型验证 |
6.4 载体桩复合地基工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桩长的影响分析 |
6.4.2 桩体模量影响分析 |
6.4.3 个别桩失效影响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发表的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孔内深层强夯法及其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孔内深层强夯法研究现状 |
1.2.1 孔内深层强夯法简介 |
1.2.2 孔内深层强夯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孔内深层强夯法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孔内深层强夯法及其多桩型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
2.1 孔内深层强夯法加固机理 |
2.1.1 柱锤冲击效应 |
2.1.2 侧向挤密作用 |
2.1.3 填料冲扩的二次挤密效应及嵌入作用 |
2.1.4 桩身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 |
2.1.5 复合地基作用 |
2.2 孔内深层强夯法加固机理的影响因素 |
2.3 孔内深层强夯法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 |
2.4 基于孔内深层强夯法与钻孔灌注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 |
2.4.1 加固机理分析 |
2.4.2 承载力计算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渣土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3.1 工程实例应用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1.3 地基处理方案构思与实施 |
3.1.4 施工顺序及桩位布置 |
3.1.5 实测结果 |
3.2 渣土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基础 |
3.2.1 渣土桩弹性模量的确定 |
3.2.2 桩间土体的本构关系 |
3.2.3 桩土接触问题处理 |
3.3 渣土单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过程 |
3.3.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3.3.2 荷载施加原则 |
3.3.3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单元划分 |
3.4 渣土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渣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分析 |
3.4.2 渣土桩单桩模拟结果分析 |
3.4.3 桩间土应力水平及变形分析 |
3.5 渣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
3.6 桩土压缩模量对渣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的影响 |
3.6.1 桩间土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
3.6.2 渣土桩压缩模量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 |
3.7 不同桩长的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桩型复合地基数值模拟分析 |
4.1 孔内深层强夯素土桩与钻孔灌注桩联合的数值模拟参数确定 |
4.2 钻孔灌注桩模型的建立及单元划分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3 参数确定 |
4.2.4 荷载施加原则 |
4.2.5 模型建立及单元划分 |
4.3 孔内强夯钻孔灌注桩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3.1 应力变形云图分析 |
4.3.2 P~S曲线特征分析 |
4.3.3 与天然地基钻孔灌注桩的对比分析 |
4.4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分析 |
4.4.1 多桩型复合地基应力变形云图分析 |
4.4.2 多桩型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
4.4.3 与理论计算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9)CFG桩复合地基非等承载力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及CFG桩复合地基 |
1.1.1 复合地基 |
1.1.2 CFG桩复合地基 |
1.2 CFG桩复合地基检测 |
1.2.1 承压板 |
1.2.2 褥垫层 |
1.2.3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1.2.4 桩身的完整性检测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立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非等承载力设计 |
2.1 地下水对地基基础设计的影响 |
2.1.1 设计规范中有关地下水的规定 |
2.1.2 地下水对基底压力的影响 |
2.1.3 地下水对基础反力的影响 |
2.1.4 地下水对基底附加压力的影响 |
2.1.5 地下水对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影响 |
2.1.6 小结 |
2.2 中心受压独立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
2.2.1 复合地基等承载力设计方法 |
2.2.2 复合地基非等承载力设计方法 |
2.2.3 复合地基等承载力设计可能发生的问题 |
2.2.4 根据天然地基承载力及单桩承载力优选桩数和基础面积的设计方法 |
2.2.5 小结 |
2.3 偏心受压独立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
2.3.1 地基非等承载力设计方法(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 |
2.3.2 算例 |
2.3.3 等承载力设计方法和非等承载力设计方法比较 |
2.3.4 小结 |
2.4 足够刚度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检测 |
2.4.1 褥垫铺设及荷载板安装 |
2.4.2 褥垫厚度 |
2.4.3 由载荷试验曲线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 |
2.4.4 试验前后对桩做低应变检测 |
2.4.5 防止桩间土被扰动和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 |
2.4.6 静载试验加载量的控制 |
2.4.7 试验点选择 |
2.4.8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特性分析 |
3.1 不同刚度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
3.1.1 足够刚度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 |
3.1.2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 |
3.2 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常用处理形式 |
3.2.1 加筋垫层的设置 |
3.2.2 带帽桩的采用 |
3.3 基础刚度对CFG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和发挥系数的影响 |
3.3.1 工程实例 |
3.3.2 试验结果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特性的有限元研究 |
4.1 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 |
4.2 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有限元模型材料选择 |
4.2.3 有限元分析接触面设置 |
4.2.4 有限元分析荷载施加及边界条件设置 |
4.2.5 有限元分析中有限元方程组的求解过程 |
4.2.6 有限元分析中周围土体参数设置 |
4.3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单桩Q-s曲线和桩间土P-s曲线 |
4.3.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粤北岩溶地区预制桩复合地基宏观本构的建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东省岩溶地区地质概况 |
1.1.2 粤北地区岩溶分布特点 |
1.1.3 岩溶的工程隐患 |
1.2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概念 |
1.2.1 复合地基概述 |
1.2.2 刚性桩复合地基概述 |
1.2.3 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1.2.4 桩体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
1.2.5 桩体复合地基的重要参数 |
1.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1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 |
1.3.2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的解析理论研究 |
1.3.3 刚性桩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研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共同作用的分析模型及分析方法 |
2.1 共同作用分析模型 |
2.1.1 地基的分析模型 |
2.1.2 筏板的分析模型 |
2.2 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筏板-复合地基共同分析方法 |
2.2.1 上部结构分析方法 |
2.2.2 筏板分析 |
2.2.3 复合地基的分析方法 |
2.3 基于宏观弹簧复合地基模型的整体结构共同作用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远地区某临江住宅小区筏板-复合地基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 PHC 管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方法 |
3.3.1 PHC 管桩复合地基设计 |
3.3.2 复合地基施工及溶洞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
3.4 整体面弹簧法有限元分析 |
3.4.1 分析软件介绍及模型建立 |
3.4.2 本工程筏板概况及参数设定 |
3.4.3 筏板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设计 |
3.4.4 整体分析法与倒楼盖法内力结果分析对比 |
3.4.5 整体分析法与规范方法地基沉降计算对比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PHC 管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验内容 |
4.1.2 现场试验地质条件 |
4.2 试验方法 |
4.2.1 单桩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
4.2.2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法 |
4.2.3 桩-土应力测量方法与结果分析 |
4.3 试验现象及初步分析 |
4.3.1 1#楼各个试验点试验现象及初步分析 |
4.3.2 2#楼各个试验点试验现象及初步分析 |
4.4 试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
4.4.1 试验曲线与初始设计假定对比分析 |
4.4.2 桩土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试验修正的复合地基宏观模型有限元分析 |
5.1 单桩复合地基宏观本构模型 |
5.1.1 模型参数介绍 |
5.1.2 参数分析 |
5.2 基于试验进行模型修正 |
5.3 试验修正后宏观弹簧模型的工程设计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成果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CFG桩复合地基在北岗小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邢台市某工程的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受力性状研究[D]. 常昊.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SDDC人工地基遇水失效机理研究[D]. 鲁晨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孔内深层超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研究[D]. 邢泉.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4]强夯法+CFG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鲁爱民. 施工技术, 2017(15)
- [5]CFG桩在宁夏银川春熙苑项目上的应用[J]. 曹建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06)
- [6]桩端为强风化岩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D]. 李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4(03)
- [7]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D]. 陈洪运. 西南交通大学, 2013(01)
- [8]孔内深层强夯法及其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应用研究[D]. 孙青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9]CFG桩复合地基非等承载力设计[D]. 雷晓雨. 天津大学, 2012(07)
- [10]粤北岩溶地区预制桩复合地基宏观本构的建立与研究[D]. 李稼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