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来女工权益保障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全仙[1](2019)在《工伤女工的赋权实践 ——基于T机构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赋权是一种改变弱势群体无权状态的、得到广泛认可的实践。社会转型背景下,保障工伤工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制度逐渐完善,但工伤女工在现实社会中仍面临着无权的问题。如何保障工伤工人的权益一直是劳工社会组织关心的问题,而赋权因在维护工伤工人权益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故愈发被社会组织视为一种有效的介入手段。在现有研究中,关于赋权的探讨往往关注个人或群体层面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哪些行动策略是有效的问题,较少涉及组织策略及其有效性的问题。本研究从劳工社会组织的层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组织层面赋权工伤女工的具体过程及其策略。本研究选取位于珠三角地区专注于服务工伤工人群体的T机构为个案,主要运用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法搜集资料,访谈的对象主要是机构帮助过的工伤女工和机构工作人员。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于对T机构活动的田野调查和部分机构档案资料,包括了工伤女工的访谈资料、研究报告和媒体报道等。本研究是一个关于劳工社会组织赋权策略的研究,借助工伤女工这一案例呈现赋权策略,不是一个关于女性群体的研究。研究发现,工伤女工在权益受损后仍然面临着工伤知识淡薄、社会资源缺乏、交往空间狭窄和工伤再就业难的困境,这些困境导致工伤女工在维权及后续生活中易陷入无权的状态。劳工社会组织对工伤女工的赋权策略分为三个层面,个人层面的教育策略:培育信任和法律服务;人际层面的活动策略:发展志愿者领导力和增强女工文化互动;社区层面的宣传策略:工伤再就业倡导和学术研究呈现。这三个层面的策略能对工伤女工赋权,并给工伤女工带来积极的改变:唤醒工伤女工的权力意识、重建工伤女工的交往自信、提高工伤女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祝子涵[2](2019)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日薪制女工权益保护研究 ——以花都区狮岭镇皮具行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皮具行业中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工人,他们活跃于政府规范管理的日薪劳务市场中,雇佣关系只在短期(多为当天)内存续,凭借经验和技术与用工者讨价还价,通常获得高于长期进厂工人的计件单价。2008年以前,狮岭镇皮具产业主要依靠国外订单发展经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国外订单骤减,狮岭镇皮具产业因经营不善问题导致资方卷款逃逸的事件频发,这致使工人的收入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很多技术工人选择日薪制这种非正规就业方式,以不断议价与“挣现钱”的方式在不稳定的就业市场中寻求部分稳定。狮岭镇皮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存在大量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其中也包含很多的女性工人,其生产与再生产的组织方式、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值得关注。本研究通过性别视角的切入,借助交叉性分析范式、从生产与生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了性别结构与制度设置、资本、父权多种因素互动导致了女工存在权益脆弱的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很多女工选择日薪制来试图规避制度风险、摆脱资本对其进行的形象建构与剥削,以及反抗父权对女工主体性抑制的意识和行动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但是这种对于自主性的争取仍旧微弱,并且落入资本追求积累和灵活性的逻辑中。在全球化进程中,日薪女工群体的权益状况及其具有抗争性的权利意识关联着女工共同面临的困境与解决之道。本研究直面女工的权益状况,并尝试提出对日薪女工群体可能的保护路径,从而引发学界对于改善女工权益保护困境的思考。
曹昂[3](2017)在《流动女工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动女工群体是城市里的底层工作者,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让她们面临着严重的健康不平等问题。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流动女工权益和促进健康的政策,推行了改善流动女工生殖健康的发展项目,但是并未触动到健康问题的根源,即权力关系和社会制度安排。面对困境,一批由流动女工自发组织的草根NGO迅速成长起来,她们在国际NGO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女工小组,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健康传播活动。因此需要关注草根NGO的活动给流动女工的健康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健康传播研究的“新兴”理论取向质疑了生物医疗范式和劝服人们行为改变的研究传统,在吸收了社会和文化理论之后,它认为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而语言是意义的载体。由此,健康传播研究开始了对健康、疾病、医疗的话语研究的转向。其中,批判性话语分析关注了社会结构因素、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作用,适用于针对弱势群体健康不平等的研究。同时,流动女工的性别身份预设了采用女性主义健康研究理论的必要性。因此,研究者从批判的健康传播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批判性话语分析和社会性别理论,研究流动女工健康话语的建构和传播过程,即流动女工是怎样理解健康和疾病的,草根NGO的出现建构了何种健康话语,如何进行传播,又是如何影响到了流动女工甚至整个社区。通过与深圳草根NGO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系,研究者以机构实习生的身份进入深圳市六约社区开展田野调查。正式调查时间段为2016年10月到12月。研究者采用了参与观察法参与绿色蔷薇的日常工作和健康传播活动,搜集了大量的文本资料;另外使用深度访谈法和滚雪球抽样,访问并记录了44个流动女工、男工、儿童和NGO工作人员。随后研究者对文本和录音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批判性话语分析予以解读。研究发现,在从老家到深圳打工的时空转换过程中,流动女工的日常健康经验反映了健康缺席和在场的不同状态,老家的“贫困”话语、工厂的“苦力”话语和医患矛盾话语都体现了国家、资本和父权对流动女工身心健康的压迫。流动女工认为“最低工资”和排斥性的社会制度是她们被边缘化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只能“自我决策”“自我安慰”或寄希望于命运的改善。流动女工的健康话语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再生产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在疾病情境下,职业病女工对自己患病经历的叙事,讲述了资本权力如何伤害了女工身心健康,以及她们如何理解职业病,如何积极寻求法律的援助来争取健康和生存的权利。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她们经历了合法性认同、资本权力的“拖延术”和“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的抗争。草根NGO为职业病工友们提供法律话语援助,支持了反抗的意识形态。草根NGO最重要的话语贡献在于建构了女性主义的健康话语。从《工友天地》、Z机构的文本内容中可以看出,它们是如何从缺乏社会性别意识发展到建构了整合批判的女性主义健康话语的。绿色蔷薇吸收了两者的经验,建构了“我的身体我做主”的话语,通过揭露商业话语、利用医疗话语以及破除健康迷思,来突出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发展流动女工的主体效能。其在话语策略上主要应用了叙事、隐喻和互文手段,强化了女性主义健康意识和女工对健康话语的认同。绿色蔷薇将建构的健康话语通过两个途径传播出去,一个是对内传播,另一个是对外倡导。对内传播以女工小组的形式展开,采用主题活动、同伴教育的方式传播了较多性健康知识。在对外倡导方面,运用视频、音频、图像、声音等来塑造女工健康的形象,并积极探索政策倡导的途径。随着传播实践的深入,绿色蔷薇探索出一条以文艺倡导的双向传播策略,并开发了“外围”策略解决流动女工在健康上的社会适应问题。草根NGO对流动女工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具有赋权性的意义。一方面,流动女工身心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另一方面,核心义工们开始有了健康权利的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身体自主性意识,并积极为集体利益发声。尽管在机构层面上草根NGO不断发展了社会资源和机构间的合作,但却在社区赋权方面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结论部分强调了健康的社会性意义和健康传播研究置于社会情境的重要性。研究者认为必须从主体性视角出发来认识人们的健康经验,理解健康话语的建构过程和机制。草根NGO的所建构的女性主义健康话语揭示了其与主导话语和意识形态冲突。与此同时,草根NGO的话语传播经验值得借鉴,它能够提升女工在健康方面的社会性别意识,创造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并鼓励创造更多的社会行动。未来,草根NGO如何发展与学者、政府的关系和开展政策倡导活动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苏映宇[4](2016)在《城镇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的思考》文中指出尊重劳动,保障劳动者权益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探索。女性农民工作为劳动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其劳动权益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近年来,尽管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但无论是研究题域还是问题的把握都存在盲点。主要的不足:一是较多借助西方经济学、社会学及女权主义等理论分析框架,缺少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分析视角,弱化了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现实解释力;二是较多关注一般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甚少从城镇化视角考察女性农民工的特殊劳动境况,难以真实反映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状况。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在梳理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和劳动权益论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探索与实践。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继承、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在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作为卓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把女性农民带入了劳动力市场,也改变了传统女性农民的劳动形态。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不仅表现在劳动关系下的个体或集体领域,还表现在特殊劳动保护,土地权益等领域。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强化劳动保护的性别意识。一方面,要重视和尊重女性农民工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劳动主体地位,以尊重劳动、保障劳动权为要旨,促进性别和谐的劳动关系构建;另一方面,要从女性农民工的劳动特质出发,持续探索女性农民工特殊劳动权益保护的有效路径,完善劳动权益保障的性别策略。
邱静艺[5](2014)在《劳务派遣女工权益受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劳务派遣女工的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厘清劳务派遣女工权益内涵的基础上,从普通劳务派遣工与女性工作者两个角度,分析劳务派遣女工的报酬、社保福利、休息、劳保、培训、职业晋升、提请劳动争议、组织参加工会和民主管理以及"三期"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等劳动权益受损原因,以此为构建劳务派遣女工权益保障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崔伟东[6](2014)在《外来女工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问卷调查》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就业,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重要的迁移人口吸纳地。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现状,比如收入、就业、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而较少研究农民工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是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体系需要关注的一个新的面向。这其中,外来女工因为性别因素而更加需要特别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比较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区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956名受访者来自上海、昆山、深圳和东莞等四个城市的12个工厂。研究发现,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长三角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珠三角女工。进一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女工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效应、压力效应、韧性效应和迁入地效应。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和珠三角女工心理健康的若干对策,建议构建预防和干预体系、改善社会服务提升社会支持、完善女工社会保障,特别是探索如何将心理健康预防纳入劳动权益保护体系,如何将因工作而导致的严重心理健康看成“工伤”和如何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医疗保险这三个社会保障议题,以促进女工的心理健康。
吴炜,陈丽[7](2014)在《农民工劳动权益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农民工调查》文中认为本文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4000多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来分析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受侵害状况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性农民工权益受侵害情况要比男性农民工少。婚姻状况以及受教育年限、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和行业亦为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状况的性别差异提供了部分解释。
蒋璇[8](2013)在《优势视角介入外来女工婚恋问题的行动研究 ——以A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是一项优势视角介入外来女工婚恋问题的行动研究。以HS镇A厂的外来女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同劳动同生活的方式走进她们的世界、了解她们的故事。在此基础上,以优势视角为理论依托进行社会工作干预。优势视角强调看到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而这对于这群外来女工来说十分重要。传统性别文化的不平等、经济条件的落后、文化程度的不高等因素使她们在社会群体中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优势视角来发掘她们的优点、能力和资源。在笔者接触的这些外来女工中,大部分人都属于早婚早育对象。她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除了过早承担起婚姻家庭的生活重担外,还面临着很多婚恋上的问题。家暴、婚外情、离婚、传宗接代的生育压力、丈夫的好吃懒做等都可能成为她们所面临的婚恋问题。农民工和女性的双重角色使得她们面临的婚恋问题更为复杂。笔者在优势视角的理论指导下,对A厂外来女工展开机了专业介入。一是对外来女工小光进行个案工作。她面临着丈夫携第三者出走、家庭陷入经济危机、大儿子因父亲的离开而变得沉默少语、小儿子因照顾不过来而由婆婆带回老家等困境。在笔者的介入下,她与笔者一起来解决问题,促使改变的发生,以期过上一种拥有自我、生活稳定的日子。二是通过一些行动将A厂外来女工连结在一起。一些外来女工的相似经历可以产生共鸣,笔者试图引导她们形成自发的社会支持网,彼此分享经验、相互安慰扶持。本文在最后就外来女工在婚恋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陈蓓丽[9](2013)在《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 ——基于生活史的一种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当代中国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劳动力大迁徙,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外来女工”劳动力移民群体。围绕“外来女工如何应对城市生活与工作中的困境”这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格尔兹的“文化”概念的整合,试图在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和分析外来女工“抗逆力”之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已有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文化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关注的焦点不再圉于“抗逆力”的高低或谁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个生活史的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外来女工的生活史及其人生体验。而通过深度访谈所获得的28位女工的第一手个案资料,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研究的发现和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故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过程或行动流的某个片段的摄影。对于外来女工抗逆力问题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文化资源去重新定义情景、形成意义、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第二,外来女工个体在日常接触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与文化意义上的“结构”或结构性环境,其抗逆力则实现于她们在逆境中与结构性环境的互动行为流的反思性监控过程。该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如此,“结构”形成于抗逆力的过程,又对抗逆力的过程构成制约性与使动性。从外来女工抗逆力的保护层面与风险层面的论述可以清晰地看到,二元性制度的排斥、车间与宿舍的规训、生活体验的痛楚等三个方面,乃外来女工面临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障碍;而树立生活信心、确立期望目标、寻求社会支持,则是外来女工个体的能动性与结构的互动过程的三个方面。第三,文化可视为一系列互动流所生产的意义与符号系统。在对“家”、“关系”、“忍”三个文化符号的解释与再解释中,可以看到外来女工抗逆力的文化之维,可以看到外来女工能动性之丰富多彩的展现。第四,结构、文化、能动性三者之间并非对峙性关系,而总是糅合在一起且动态地展现在个体的抗逆力过程之中。就外来女工而言,其抗逆力基于个体能动性,一方面透过对个体行动结构的持续性反思性监控过程得以展现,另一方面嵌入在个体对文化之意义的动态地“理解”过程中。本文在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文化与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外来女工及移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许传新[10](2011)在《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较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侵犯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现象较为普遍,劳动安全与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高,基本保险与福利的覆盖率低,人身权利遭受不正当对待的现象仍然存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制度压力和用工单位环境是影响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重要因素。
二、外来女工权益保障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来女工权益保障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工伤女工的赋权实践 ——基于T机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劳工社会组织的研究 |
2.2 关于赋权理论的研究 |
2.3 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概念界定 |
3.3 研究方法 |
4. 劳工社会组织与工伤女工现状 |
4.1 劳工社会组织的状况 |
4.1.1 T机构的成立与发展 |
4.1.2 T机构的特征 |
4.2 工伤女工的状况 |
4.2.1 工伤知识淡薄 |
4.2.2 缺乏基本服务机会 |
4.2.3 交往空间狭窄 |
4.2.4 工伤再就业难 |
5. 赋权实践:劳工社会组织的策略 |
5.1 个人层面赋权:教育策略 |
5.1.1 培育信任 |
5.1.2 法律服务 |
5.2 人际层面赋权:活动策略 |
5.2.1 培养志愿者领导力 |
5.2.2 增强女工文化互动 |
5.3 社区层面赋权:宣传策略 |
5.3.1 工伤再就业倡导 |
5.3.2 学术研究呈现 |
6. 赋权实践的局限性 |
6.1 权力认知差异 |
6.2 赋权理念冲突 |
6.3 制度性约束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社会性别视角下日薪制女工权益保护研究 ——以花都区狮岭镇皮具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2.3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视角与分析范式 |
1.4.1 社会性别研究下的女性主义视角 |
1.4.2 交叉性分析范式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非正规就业:狮岭镇皮具产业中的日薪劳务市场 |
2.1 珠三角地区低技术制造业的产业背景 |
2.2 狮岭镇皮具产业的状况 |
2.3 日薪工群体产生的土壤 |
2.3.1 狮岭镇皮具产业订单生产的转变 |
2.3.2 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现象 |
2.3.3 用工方的道德风险与用工需求 |
2.3.4 劳动者所处的产业环境 |
2.4 日薪劳务市场的特点 |
2.4.1 日薪劳务市场有序化 |
2.4.2 日薪劳务市场管理规范化 |
2.4.3 日薪劳务市场中计件单价协商化 |
2.4.4 日薪劳务市场中给付方式的即时性与雇佣关系的临时性 |
第三章 脆弱的权益:日薪劳务市场中的女工 |
3.1 资本与制度设置双重作用的结果 |
3.1.1 工人过度劳动 |
3.1.2 留不下的城市 |
3.1.3 集体保护的缺失 |
3.2 资本与父权双重作用的结果 |
3.2.1 去技术化导致难以向上流动 |
3.2.2 生产与家庭照顾的双重负担 |
3.3 资本、制度设置、父权多重作用的结果 |
3.3.1 回不去的乡村 |
3.3.2 《劳动法》执行中的“次标准” |
3.3.3 家庭功能与情感诉求的缺失 |
第四章 同意的计算:日薪制与女工权利意识 |
4.1 规避制度设置缺失带来的收入风险 |
4.2 摆脱资本的形象建构与剥削 |
4.2.1 争取自由与被尊重的权利 |
4.2.2 讨价还价以争取更高计件单价 |
4.3 摆脱父权对于女性主体性的抑制 |
4.3.1 平衡家庭与生产的关系 |
4.3.2 扩大弱势女性的就业空间 |
4.4 同意的计算 |
第五章 日薪女工群体权益保护可能的方向 |
5.1 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权益保护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
5.2 日薪女工群体权益保护的可能方向 |
5.2.1 尝试制度性改革 |
5.2.2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
5.2.3 动员社会组织力量 |
5.2.4 培育女工权利意识 |
结论及反思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流动女工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流动女工的健康与成因 |
二、流动女工的健康传播 |
三、流动女工健康话语的研究 |
四、研究问题 |
第三章 理论综述 |
一、健康传播理论的“话语转向” |
二、批判性话语分析 |
三、社会性别理论 |
四、理论框架总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对象 |
三、资料收集方法 |
四、质量控制 |
五、研究伦理 |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 |
一、情境的时空转换 |
二、制度的定位过程 |
三、健康决策的意义 |
四、小结 |
第六章 女工职业病叙事:身份认同和抗争 |
一、“职业病之殇”:四个案例 |
二、患上职业病:新身份的开端 |
三、合法性身份的塑造 |
四、社会支持的缺乏 |
五、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 |
六、社会歧视的困境 |
七、迷茫的未来 |
八、小结 |
第七章 草根NGO的健康话语建构 |
一、《工友天地》:健康话语的探索阶段 |
二、Z机构:整合的女工健康话语 |
三、绿色蔷薇:“我的身体我做主” |
四、小结 |
第八章 绿色蔷薇的健康传播实践 |
一、目的和目标 |
二、群体内部的健康传播 |
三、社会倡导策略 |
四、双向传播的策略创新 |
五、“外围”策略的探讨 |
六、小结 |
第九章 草根NGO健康传播的赋权意义 |
一、健康状况的实际改善 |
二、个人层面的赋权 |
三、集体层次的赋权 |
四、机构层面的赋权 |
五、社区层面的赋权困境 |
六、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一、重新认识健康传播理论 |
二、从主体性视角出发来理解人们的健康经验 |
三、强调健康话语建构的多元性 |
四、草根 NGO 健康话语传播的核心经验 |
五、草根 NGO 健康话语传播的意义 |
六、政策倡导 |
七、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状况 |
(4)城镇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探略 |
一、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当代意蕴 |
二、恩格斯对劳动问题的论述及其当代启示 |
三、列宁社会主义劳动思想及现实价值 |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与发展 |
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及其实践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及其实践 |
三、启示与思考 |
第二章 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与城乡劳动力流动 |
一、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城镇化的状况与城乡劳动力流动:1949—1977 |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演进与城乡劳动力流动:1978—至今 |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劳动权益流变 |
一、农民工个体劳动权益状况 |
二、农民工集体劳动权益状况 |
三、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保障与断裂 |
第三节 我国城镇化中的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 |
一、城镇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境遇 |
二、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性别特质 |
第三章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实证考察 |
第一节 女性农民工就业状况 |
一、农民工就业状况的性别比较 |
二、女性农民工的就业困境 |
第二节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实考察 |
一、个体劳动权益的保障状况 |
二、特殊劳动保护的实现情况 |
三、集体劳动权益的保障现状 |
四、土地权益的保障状况 |
第三节 对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讨论 |
一、劳动权益的微观影响因素及测量 |
二、劳动权益的宏观影响因素及测度 |
三、关于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因素讨论 |
第四章 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女性农民工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复杂处境 |
一、次级劳动力市场需求与女性农民工供给的矛盾 |
二、次级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制约 |
第二节 劳动赋权与赋能双重不足和制度障碍 |
一、生存型劳动赋权的局限 |
二、发展型劳动赋能的缺失 |
三、劳动维权的制度性障碍 |
第三节 特殊劳动保护与不当劳动保护 |
一、特殊劳动保护与女性农民工就业成本悖论 |
二、不当劳动保护的劳动力市场效应 |
第四节 土地制度对女性农民工土地权益的侵损 |
一、女性农民工与土地的关系 |
二、土地流转与女性农民工非稳定性就业的潜在矛盾 |
三、土地制度失当与女性农民工土地权益受损 |
第五章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推进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 |
第一节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 |
一、构建以尊重劳动为宗旨的和谐劳动关系 |
二、构建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关系 |
三、构建以促进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制度保障 |
一、完善劳动赋权的制度设计 |
二、建构劳动赋能的政策体系 |
三、建立适合女性农民工的维权工作机制 |
第三节 给予女性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与适当劳动保护 |
一、平衡女性农民工就业权益与特殊劳动保护的关系 |
二、合理分解女性农民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用工成本 |
三、加强对女性农民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监督和规制 |
第四节 切实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土地权益 |
一、强化政府在女性农民工土地权益保障中的责任 |
二、落实女性农民工的土地权益 |
三、促进女性农民工平等获得土地使用权 |
第五节 建立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法治环境 |
一、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建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性别策略 |
结论 |
附录1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问卷(选摘) |
附录2 受流动影响人员附卷(选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劳务派遣女工权益受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务派遣女工的权益受损现状 |
二、劳务派遣女工作为劳务派遣工的权益受损分析 |
(一) 报酬与福利待遇不公 |
(二) 社会保险缴纳比例低 |
(三) 劳动合同签约率低 |
(四) 维权难度大 |
(五) 职业培训缺乏, 晋升渠道狭窄 |
三、劳务派遣女工作为女性工作者的权益受损分析 |
(一) 在“三期”被用工单位调岗或退回 |
(二) 产假和生育保险难落实 |
(三) 工伤责任保障力度不够 |
(6)外来女工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外来女工 |
1.3.2 心理健康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外来女工的研究 |
2.2 心理健康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抽样方法 |
3.2.2 测量工具 |
3.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社会人口特征 |
4.2 压力 |
4.3 心理健康 |
4.4 社会支持 |
4.5 韧性 |
4.6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 |
第5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
5.1 结论与讨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建构社会服务体系 |
5.2.2 从法理上逐步给外来女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待遇 |
5.2.3 倡导将因工作而导致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列为工伤 |
5.2.4 推动医保涵盖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卷内备考表 |
(7)农民工劳动权益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农民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 |
(二)劳动权益与变量的操作化 |
四、结果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回归分析 |
五、结论与讨论 |
(8)优势视角介入外来女工婚恋问题的行动研究 ——以A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一) 有关外来女工的研究 |
1. 有关外来女工劳动权益的研究 |
2. 有关外来女工婚恋问题的研究 |
(二) 有关优势视角的研究 |
1. 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 |
2. 优势视角的实践原则和干预技巧 |
3. 有关优势视角的文献 |
(三) 有关社会工作介入外来女工的研究 |
(四) 文献总结与本研究切入点 |
三、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 优势视角的分析框架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1. 研究对象介绍 |
2.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介绍 |
(三) 研究方法的局限 |
四、优势视角介入外来女工婚恋问题的行动 |
(一) 进入社区:A厂的外来女工们 |
1. 三妹的故事:到底哪里出了错? |
2. 芬姐的故事:生儿子这么重要? |
3. 芳姐的故事:我的老公是表哥 |
4. 小春的故事:我的归处在哪里? |
5. 珍姨的故事:三次婚姻 |
6. 外来女工的婚恋问题 |
(二) 行动干预之一:优势视角个案工作之小光的故事 |
1. 案例简介 |
(1) 案主的基本情况 |
(2) 案主的家庭生态图 |
(3) 家庭成员状况 |
(4) 案主的居住环境 |
(5) 案主的工作环境及经济状况 |
2. 优势视角个案工作的过程 |
(1) 案情分析:优势视角个案工作介入前 |
(2) 筛选个案之标准 |
(3) 优势要素分析 |
(4) 计划和目标的确立 |
(5) 介入取向与策略 |
(6) 介入过程与内容 |
(7) 案主改变的评估 |
(三) 行动干预之二:外来女工力量的连结 |
1. 齐聚交流会 |
2. 召开讨论会 |
3. 交流技艺 |
4. 业余歌唱会 |
5. 如何网购火车票 |
(四) 行动干预的评估 |
五、社会工作人员的反思 |
(一) 社会接纳社会工作的反思 |
(二) 外来女工权益的反思 |
(三) 外来女工赋权的反思 |
(四) 关于家庭暴力的反思 |
(五) 个案工作原则的反思 |
(六) 社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反思 |
六、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 ——基于生活史的一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创新与难点 |
1.4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外来女工研究回顾 |
2.1.1 外来女工的环境制度研究 |
2.1.2 外来女工的个体研究 |
2.1.3 外来女工的文化研究 |
2.2 抗逆力研究现状 |
2.2.1 早期的抗逆力研究——抗逆力的特征和结果 |
2.2.2 第二代抗逆力研究——抗逆力的表现过程和内在机制 |
2.2.3 第三代抗逆力研究——实践和介入的运用 |
2.2.4 现有抗逆力研究的批评 |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3.1 概念界定 |
3.1.1 抗逆力 |
3.1.2 结构 |
3.1.3 文化 |
3.1.4 能动性 |
3.2 研究框架 |
3.2.1 框架的提出 |
3.2.2 理论框架说明 |
3.3 研究设计 |
3.3.1 资料收集方法 |
3.3.2 质性研究与调查过程 |
3.3.3 资料分析 |
3.3.4 资料的信度、效度及伦理 |
第4章 抗逆力的动态“呈现”:外来女工小梅的生活史个案 |
4.1 外出打工的动因:备受束缚的生活 |
4.2 外出务工之路 |
4.2.1 打工初体验 |
4.2.2 第二次外出打工 |
4.3 恋爱与婚姻:经历波折重重的婚恋 |
4.3.1 被迫相亲 |
4.3.2 家庭关系紧张 |
4.3.3 离婚与逆境 |
4.4 逆境与成长:脱胎换骨的小梅 |
4.4.1 重拾自信 |
4.4.2 重读自我 |
4.4.3 自我成长 |
4.5 小梅生活史之反思 |
4.5.1 陷入逆境:小梅的生活片段 |
4.5.2 走出逆境:小梅抗逆力的动态呈现 |
第5章 抗逆力:结构中的能动 |
5.1 资源制约性 |
5.1.1 “二元性”制度的排斥 |
5.1.2 车间与宿舍的规训 |
5.1.3 生活体验的“痛楚” |
5.2 资源使动性 |
5.2.1 树立生活信心 |
5.2.2 确立期望目标 |
5.2.3 寻求社会支持 |
5.3 抗逆力:结构?抑或意义? |
5.3.1 视角脉络:结构与意义的分歧 |
5.3.2 “结构二重性”:结构与意义的互嵌 |
5.3.3 “结构”与抗逆力 |
第6章 抗逆力:文化中的行动 |
6.1 抗逆力:符号、意义与文化 |
6.1.1 “家”的意义 |
6.1.2 “关系”的运作 |
6.1.3 “忍”的隐喻 |
6.2 抗逆力的文化解释 |
6.2.1 格尔兹的“深描”与强文化范式 |
6.2.2 “文化中的行动”与抗逆力 |
第7章 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糅合: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
7.1 结构、文化、能动性与抗逆力的再讨论 |
7.1.1 嵌入“结构”的抗逆力 |
7.1.2 嵌入“文化”的抗逆力 |
7.1.3 能动性与抗逆力 |
7.2 一种结构、文化与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
7.2.1 抗逆力的再界定 |
7.2.2 结构、能动性、文化与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什么是抗逆力? |
8.1.2 抗逆力:“结构”之制约与使动 |
8.1.3 抗逆力:作为工具箱的“文化” |
8.1.4 抗逆力:结构、文化与能动性的糅合 |
8.2 讨论 |
8.2.1 “抗逆力”与“抗争”:外来女工的逆境应对 |
8.2.2 “适应”抑或“品质”:抗逆力研究取向的争执 |
8.2.3 “以外来女工为本”:抗逆力与社会工作干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卷内备考表 |
四、外来女工权益保障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伤女工的赋权实践 ——基于T机构的个案研究[D]. 黄全仙.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社会性别视角下日薪制女工权益保护研究 ——以花都区狮岭镇皮具行业为例[D]. 祝子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流动女工健康话语的建构与传播研究[D]. 曹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4]城镇化进程中女性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的思考[D]. 苏映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5]劳务派遣女工权益受损问题研究[J]. 邱静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6]外来女工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问卷调查[D]. 崔伟东.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7]农民工劳动权益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长三角、珠三角农民工调查[J]. 吴炜,陈丽. 青年研究, 2014(01)
- [8]优势视角介入外来女工婚恋问题的行动研究 ——以A厂为例[D]. 蒋璇. 云南大学, 2013(02)
- [9]结构、文化和能动性: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 ——基于生活史的一种解读[D]. 陈蓓丽.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10]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许传新. 农业技术经济,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