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谭雅(Tana Ramsakova)[1](2021)在《斯洛伐克汉语学习者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文中认为
袁雪[2](2021)在《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根据语用学理论(Pragmatics)和二语习得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小学阶段是进行系统化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用学强调的就是提高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这一点在新课标中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需着重开展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诸多因素,最为主要的是语用能力。实际上,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少考虑到英语交际中的规范,对语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相对弱化,造成学生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甚至语言离格的情况,使英语交际难以为继,语用能力习得成效不明显,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难以提升。在英语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现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导向。鉴于此,笔者通过在北京市某民办小学为期四个月的英语教学与管理实践,观测并收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40余条,分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语言原则时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并优化教学策略。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拟从语用学理论中探讨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三条主要语用原则下,北京市某民办小学教师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语用学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相结合,提高语用能力培养成效。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语用学及相关科学理论的同时,对民办小学教师的英语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分析记录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共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在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界定核心概念,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三条主要语用原则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要求。第三部分分析40余条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案例,根据三条语用原则分析教师对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内容,进一步提出优化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第五部分结语,总结研究结果,反思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耿芳[3](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韩安宜[4](2021)在《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交际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礼貌语的使用,作为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更加注重交际的得体性。称赞语,对生活中得体地进行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出于各种交际需求,学好汉语称赞语对母语为英语学习者(下文的“学习者”亦指“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来说十分必要。本文从汉英语贴近日常生活的影视剧中收集了大量语料,以此为基础结合前人学者的研究,分析了汉英称赞语在内容、表达方式、功能及其应答上的不同,发现了汉语称赞语多使用间接称赞方式称赞对方的能力等内向性方面,且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和回应形式,为此后对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称赞语使用情况分析奠定基调。而后从教材和学习者出发,结合等级水平测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考察称赞语在口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以此分析学习者在汉语称赞语使用方面的问题,由此分别从教材、教学者和学习者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吴亚军[5](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王丹[6](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其中信息转换是有效沟通的前提。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提出翻译转换理论,他将转换定义为原文翻译为译文时形式对等的偏离。该理论注重信息对等,避免局限于形式对等,在翻译实践中可行性较强。本次汉译实践材料选自布鲁姆·库尔卡、豪斯等教授的着作《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选材属于学术类文本,语言表达客观。文中频繁使用被动句和复杂句。该选材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追求形式对应。基于选材语言特征,该实践报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范畴转换角度出发,分析讨论了翻译转换理论对学术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仅讨论句子层面以下转换,本文另从衔接和连贯层面进行案例分析,为学术文本汉译提供借鉴。
闫巧云[7](2021)在《衔接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节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试图通过翻译实践来掌握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本研究以《礼貌语用学》(节选)的译文为研究对象,以替换和省略衔接理论为基础,采用了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省略和替代的差异及其原因,探讨了英译汉的过程中替换和省略两种策略如何在译文过程中适时地根据语境需要进行合理调整和变通,讨论了学术文本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衔接和替代手策略进行重构句内与句间、小句与段落之间的英汉逻辑关系。在具体运用替代和省略衔接策略进行翻译时,本文采用了如下两种策略和具体翻译方法以在译文中重建衔接关系:(1)运用替代策略的翻译方法:转译和重复;语境化表达;拆分与合并;动词do和act的释译;置换;直译;补偿;(2)运用省略策略的翻译方法:省译;增译;扩展;合并;保持原文风格;调整语序等。其中,名词替代显性化、动词do和act的释译,和扩展的翻译方法是本文作者在翻译学术文本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弥补了学术文本翻译方法的不足,为学术文本的翻译的衔接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陈曲琴[8](2020)在《《英语中的礼貌与阶级》(第3-4章)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翻译材料来自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文化研究学院Sara Mills教授所着的《英语中的礼貌和阶级》(English Politeness and Class)。翻译章节为第三、四章节。经确认,该书在国内尚未出现任何译本。在《英语中的礼貌和阶级》一书中,萨拉教授重点关注阶级和礼貌的关系,她以英国中产阶级和英国英语礼貌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角度交叉分析(不)礼貌、语言、文化和阶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重新解读了不同阶层的群体在人际交往中的(不)礼貌。该书扩展了现有人际互动(不)礼貌研究的范围,为人际语用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英语中的礼貌和阶级》一书属于语用学文本,在词汇层面,存在的难点是语用学和其他专业术语的理解以及转喻和隐喻的翻译;在句法层面,该书大量使用限制性定语从句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给理解和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文体层面,存在的难点则是如何在翻译中保持或重现原文的逻辑和风格。这些难点正是笔者此次翻译实践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完成了第三、四章节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翻译报告。笔者从专业术语、转喻、隐喻、定语从句、逻辑和措辞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功能对等的指导下运用诸如加注原语术语、脚注、直译、解释喻义、四字格、拆译、调整语序等翻译方法来实现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文体层面的对等。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好的译文是对原文本的透彻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多次校对等每一个步骤层层作用的结果。笔者希望此翻译文本能让更多读者了解英国的礼貌和阶级,为今后类似的语用学学术文本翻译提供一些相关的翻译经验,帮助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了解这一新的礼貌研究。
赵宁[9](2020)在《面向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研究》文中指出感谢语常用于对他人表达谢意和认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言语行为。由于文化差异,汉文化和英文化中人们对感谢语的选择倾向、使用习惯各有不同,表达形式和语言使用场景等方面不可一一对应。因此我们的研究从汉语感谢语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分析汉英感谢语在表达和使用过程中的特点,通过比较研究两种语言中感谢语在表达形式、功能及使用场景等方面异同,希望能在此基础上为后续提高留学生表达得体性、准确性,教学者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等项目的研究提出建议。论文的第一、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英感谢语在表达及使用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梳理,结合实际语料从表达方式、使用对象的社会关系及交际场合等角度出发比较研究汉英感谢语的异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汉英感谢语在表达方式和使用的场景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我们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在第二章中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尝试分析这些差异可能给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压力或影响,后文主要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展开。因此论文的第三、四章主要借助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纲、教材中感谢语的教学安排情况、留学生感谢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第五章中以调查为基础围绕前文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加以解决。留学生汉语感谢语选用方面的问题同两种语言中感谢语的差异、教材处理、学习者掌握、教学内容及方法存在较大对应关系,所以我们在最后一章中结合专业知识从教材、教育者、学习者几个角度就留学生如何地道得体地使用感谢语、提高课堂效率提出建议,希望为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教学提供一定思路。
万润玲[10](2020)在《中级口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基于《体验汉语》《发展汉语》《博雅汉语》》文中提出请求言语行为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言语行为,而在实际口语交际时,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输出的请求言语行为却存在不够礼貌、表述请求意图不清晰不完整等问题。基于汉语教材是影响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输出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的假设,文章调查了中级汉语口语教材在请求言语行为方面的设计,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汉语本族语者(在校学生群体)实施请求言语行为时的规律特征,对照汉语本族语者的调查结果具体分析中级汉语口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口头访谈结合的方法调查留学生中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完成中级阶段口语课程学习后,实施请求言语行为的实际情况,展开教材编排存在的问题对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影响的个案验证性研究。研究发现,中级口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表现出的问题对应一致,验证了口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学习者输出言语行为质量的重要因素的假设。最后,就调查发现的问题,对教材在请求言语行为方面的编写提出建议。文章调查发现,适用于来华长期进修学历生的汉语中级口语教材编写的请求言语行为语料,实施请求言语行为的非必有成分没有突出编排汉语本族语者高频率的使用类型,且部分情景中非必有成分的使用率与汉语本族语者不一致;有些非必有成分未在教材中体现或未与中心行为语合理搭配设计;实施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选择高比例地使用直接策略,未体现汉语本族语者以直接陈述型为主的使用规律。文章认为中级口语教材应该从会话编写、练习设置、配套资源方面修改完善,保证汉语中级口语教材的时代性、科学性要求。
二、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2)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课标对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要求 |
(二)小学是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关键期 |
(三)民办小学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
(四)个人旨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理论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对象 |
第二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要求 |
一、语用原则 |
(一)合作原则 |
(二)礼貌原则 |
(三)关联原则 |
二、语用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一)合作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二)礼貌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三)关联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第三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有效性分析 |
一、中外教师应用合作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中教重点讲练模式化 |
(二)外教知识讲授连贯性不强 |
(三)外教语句讲练引导不足 |
二、中外教师应用礼貌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中教疏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二)外教间接表达方式难理解 |
三、中外教师应用关联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外教拓展内容丰富,分散学生注意力 |
(二)中教紧抓重点,教学内容单一 |
第四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
一、搭建高效的双师型课堂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二、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一)利用中外教师的文化背景优势 |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诱因 |
(三)布置开放型课后作业 |
三、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建设 |
(一)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二)教师应提高目标语语用水平 |
四、创设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 |
(一)创设话题式情境 |
(二)创设游戏型情境 |
五、云课堂等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充分利用 |
(一)教育管理部门云课堂资源的引进和优化 |
(二)教师需提高操控高科技教学设备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气研究 |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3 日语语气研究 |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
2.5.1 人际功能研究 |
2.5.2 人际隐喻研究 |
2.5.3 汉语语气研究 |
2.5.4 日语语气研究 |
2.5.5 语气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
3.2.1 系统 |
3.2.2 功能 |
3.2.3 精密度 |
3.2.4 盖然率 |
3.2.5 体现 |
3.2.6 例示 |
3.2.7 语境 |
3.3 语气系统 |
3.3.1 语气类别系统 |
3.3.2 语气语势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2.1 精密度对比 |
4.2.2 句法手段对比 |
4.2.3 词汇手段对比 |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句法手段对比 |
4.3.3 词汇手段对比 |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4.1 精密度对比 |
4.4.2 句法手段对比 |
4.4.3 词汇手段对比 |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5.1 精密度对比 |
4.5.2 句法手段对比 |
4.5.3 词汇手段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1 引言 |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2.1 精密度对比 |
5.2.2 句法手段对比 |
5.2.3 词汇手段对比 |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2.5 语场特点对比 |
5.2.6 语旨特点对比 |
5.2.7 语式特点对比 |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3.1 精密度对比 |
5.3.2 句法手段对比 |
5.3.3 词汇手段对比 |
5.3.4 语场特点对比 |
5.3.5 语旨特点对比 |
5.3.6 语式特点对比 |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4.1 精密度对比 |
5.4.2 句法手段对比 |
5.4.3 词汇手段对比 |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4.5 语场特点对比 |
5.4.6 语旨特点对比 |
5.4.7 语式特点对比 |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1 引言 |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2.1 精密度对比 |
6.2.2 句法手段对比 |
6.2.3 词汇手段对比 |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3.1 精密度对比 |
6.3.2 句法手段对比 |
6.3.3 词汇手段对比 |
6.3.4 语音手段对比 |
6.4 结语 |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
附录3 文中语料 |
(4)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英称赞语概述 |
第一节 汉英称赞语定义 |
一、汉语称赞语定义 |
二、英语称赞语定义 |
第二节 汉英称赞语分类 |
一、汉语称赞语分类 |
二、英语称赞语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英称赞语对比及其差异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汉英称赞语内容、表达方式、功能及其应答的对比 |
一、汉英称赞语内容对比 |
二、汉英称赞语表达方式对比 |
三、汉英称赞语功能对比 |
四、汉英称赞语应答对比 |
第二节 汉英称赞语差异形成原因 |
一、外界环境因素 |
二、内在心理因素 |
第三节 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特征 |
一、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内容特征 |
二、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表达方式特征 |
三、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功能特征 |
四、汉英称赞语对比下的汉语称赞语应答特征 |
第四节 汉英称赞语差异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一、汉英称赞语差异对教材编写的影响 |
二、汉英称赞语差异对教学者教学的影响 |
三、汉英称赞语差异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大纲中的汉语称赞语相关内容考察与分析 |
一、《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中汉语称赞语的考察与分析 |
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汉语称赞语的考察与分析 |
第二节 《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一、《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初级教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二、《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准中级教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三、《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和《汉语口语速成》中级教材中的称赞语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汉语称赞语考察总结 |
一、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和《大纲》中的称赞语相关内容对照分析 |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称赞语编排的优点 |
三、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称赞语编排的有待商榷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 |
第一节 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说明 |
一、调查情况介绍 |
二、问卷介绍 |
第二节 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结果及分析 |
一、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结果统计 |
二、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情况考察结果分析 |
三、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使用考察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汉语称赞语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称赞语的编写建议 |
一、课文内容设置关注面要广 |
二、教材注释要与课文内容充分结合 |
三、教材练习多角度扩充 |
第二节 关于教学者称赞语教学的建议 |
一、教学者的整体素质要不断提高 |
二、教学者要有序进行课堂教学 |
三、教学者应积极关注学习者的课下学习 |
四、教学者应全面把握学习者、教材情况 |
第三节 关于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称赞语学习的建议 |
一、端正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
二、认真对待课堂内外学习 |
三、学习者要有效应对教学者与教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称赞语语料 |
致谢 |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
1.2.1 术语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态和模态词 |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
3.2.1 可能世界概念 |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4.1.1 真势模态简评 |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
5.1.2 认识模态简评 |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6.1.1 道义模态简评 |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7.1.1 动力模态简评 |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8.1.1 评价模态简评 |
8.1.2 预设失灵问题 |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
9.2.1 研究贡献 |
9.2.2 研究启示 |
9.3 问题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6)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Pre-translation |
1.1.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1.2 Translation Tools |
1.2 While-translation |
1.2.1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1.2.2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1.3 Post-translation |
1.3.1 Self-check |
1.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is |
2.1 Introduction to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
2.2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broad |
2.3 Studies on Translation Shifts Theory at Home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Category Shifts |
3.1.1 Class Shifts |
3.1.2 Structure Shifts |
3.1.3 Unit Shifts |
3.2 Logical Relation Shifts |
3.2.1 Shifts of Implicit Logical Relations |
3.2.2 Shifts of Coordinating Relations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7)衔接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
1.1 Translation Process |
1.1.1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
1.1.2 While Translation |
1.1.3 Quality Control |
1.2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
1.2.1 Text Type of Source Text |
1.2.2 Language Styles of Source Text |
1.3 Summary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Theory |
2.1 Cohesion Theory |
2.1.1 Cohesion Theory |
2.1.2 Related Theories on Cohesion Theory |
2.2 Focus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
2.2.1 Inconsistency in E-C Substitution |
2.2.2.Inconsistency in E-C Ellipsis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ies |
3.1 Substitution Devices |
3.1.1 Shift of Nouns |
3.1.2 Repetition of Nouns |
3.1.3 Explication of Pronouns |
3.1.4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of Pronouns |
3.1.5 Interpretation for the word do and act |
3.1.6 Shift of Verbs |
3.1.7 Direct Translation of Clauses |
3.1.8 Compensation of Clauses |
3.2 Ellipsis Devices |
3.2.1 Ommission and amplication of Nouns |
3.2.2 Extension of nouns |
3.2.3 Combination of Verbs |
3.2.4 Keeping in Original Style |
3.2.5 Literal Translation of Clauses |
3.2.6 Changes of Word Order in Clauses |
Conclusion |
Findings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8)《英语中的礼貌与阶级》(第3-4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Source Text Introduction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2 While-translating |
2.2.1 Source Text Comprehension |
2.2.2 Target Text Organization |
2.2.3 Major Difficulties Meet in Translation |
2.3 Proofreading |
2.3.1 Self-proofreading |
2.3.2 Peer-proofreading and the final check by supervisor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Nida and Hi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2 Principle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3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Equivalence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1.2 Translation of Book Title |
4.1.3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
4.1.4 Translation of Metonymy |
4.2 Equivalence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Translation of 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 |
4.2.2 Translation of 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 |
4.3 Equivalence at Stylistic Level |
4.3.1 Transfer of Wording |
4.3.2 Transfer of Logic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
5.2 Reflec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9)面向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英感谢语概述 |
第一节 汉语感谢语概述 |
一、汉语感谢语的定义 |
二、汉语感谢语的分类 |
三、影响使用汉语感谢语的因素 |
四、汉语感谢语的语用功能 |
第二节 英语感谢语概述 |
一、英语感谢语的定义 |
二、英语感谢语的分类 |
三、影响使用英语感谢语的因素 |
四、英语感谢语的语用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英感谢语对比及其差异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的对比 |
一、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的相似之处 |
二、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
第二节 汉英感谢语语用功能的对比 |
一、汉英感谢语语用功能的相似之处 |
二、汉英感谢语语用功能的差异 |
第三节 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对比 |
一、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相似之处 |
二、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差异 |
第四节 汉英对比下的汉语感谢语特点归纳 |
一、汉英对比下汉语感谢语表达方式的特点 |
二、汉英对比下汉语感谢语语用功能的特点 |
三、汉英对比下汉语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特点 |
第五节 汉英感谢语使用差异形成的原因 |
一、形成汉英感谢语差异的思维方式因素 |
二、形成汉英感谢语差异的价值观念因素 |
三、形成汉英感谢语差异的社会关系因素 |
第五节 汉英感谢语的差异及其对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一、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差异对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二、汉英感谢语功能差异对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三、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差异对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及教材中感谢语的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大纲中的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二、《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中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选择及原因 |
二、《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中的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三、《汉语会话301句》中的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汉语感谢语的考察总结 |
一、《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中对汉语感谢语编排的优点 |
二、《汉语会话301句》中对汉语感谢语编排的优点 |
三、教材中对汉语感谢语编排存在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的使用情况考察 |
第一节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一、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基本说明 |
二、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存在的问题 |
二、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的感谢语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感谢语的编写建议 |
一、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无标记感谢语表达形式 |
二、增加对其他功能类型无标记感谢语的课下注释 |
第二节 对教学者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建议 |
一、教学者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敏感,进行对比归纳教学 |
二、教学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实施显性教学 |
三、教学者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
四、教学者要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汉语使用情况 |
第三节 对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学习建议 |
一、留学生要及时理解教学内容,制定学习计划 |
二、留学生要关注间接学习方式,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语言事实 |
三、学生要培养移情能力,了解汉语感谢语的特殊之处 |
四、留学生要增加实践机会,利用好身边资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语国家留学生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感谢语语料 |
附录三 |
致谢 |
(10)中级口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基于《体验汉语》《发展汉语》《博雅汉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请求言语行为研究现状 |
二、汉语口语教材的研究状况 |
三、汉语教材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研究状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对象 |
三、数据收集及分析 |
第二章 言语行为理论及请求言语行为理论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 |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请求言语行为理论 |
一、请求言语行为的定义 |
二、请求言语行为的序列 |
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 |
四、影响请求言语行为的因素 |
第三章 汉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 |
第一节 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案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方案 |
第二节 汉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统计 |
一、汉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序列 |
二、汉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策略 |
第三节 汉语本族语者请求言语行为分析 |
一、非必有成分的使用及作用 |
二、必有成分的策略选择及文化成因 |
第四章 中级口语教材中的请求言语行为 |
第一节 中级口语教材简介 |
一、中级口语教材的基本内容 |
二、中级口语教材适用对象 |
第二节 中级口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统计 |
一、请求言语行为的判断标准 |
二、中级口语教材的请求言语行为情景设计 |
三、中级口语教材的请求言语行为序列 |
四、中级口语教材的请求言语行为策略 |
第三节 中级口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分析 |
一、中级口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的情景设计 |
二、中级口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的构成及策略 |
第五章 《博雅》学习者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习得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案与调查过程 |
一、调查方案 |
二、调查过程 |
第二节 《博雅》学习者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习得 |
一、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序列 |
二、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策略 |
三、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分析及对教材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 |
四、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 [1]斯洛伐克汉语学习者礼貌用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谭雅(Tana Ramsakova). 青岛大学, 2021
- [2]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袁雪. 大理大学, 2021(08)
- [3]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面向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汉语称赞语教学研究[D]. 韩安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6]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跨文化语用研究:请求与道歉》(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丹. 兰州大学, 2021(02)
- [7]衔接理论视角下的英汉翻译 ——以《礼貌语用学》(节选)为例[D]. 闫巧云. 兰州大学, 2021
- [8]《英语中的礼貌与阶级》(第3-4章)翻译报告[D]. 陈曲琴. 暨南大学, 2020(04)
- [9]面向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研究[D]. 赵宁.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中级口语教材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基于《体验汉语》《发展汉语》《博雅汉语》[D]. 万润玲. 华侨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