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脑显示器外壳会释放有害气体(论文文献综述)
安迪·威尔,王智涵[1](2021)在《月球城市》文中研究指明一段两米长的光纤,引发了月球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血案一家来自中国的神秘公司,引领太空通信网络升级大战在月球上生活没那么浪漫,要活下去就需要钱。一切都从她想赚钱开始……阿尔忒弥斯是希腊神话里的月亮女神,也是人类第一座且唯一一座月球城市的名字。这座城市由五个巨型穹顶组成,不同的穹顶下生活着不同阶层的人。贾丝明·巴沙拉是一个阿拉伯裔女孩,在阿尔忒弥斯靠送快递和走私物品为生,经济上捉襟见肘,基本位于社会的底层。因此,当有人抛出橄榄枝,出巨资让她破坏桑切斯铝业公司的采矿机时,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这个阴谋足以让月球基地整个完蛋。面对巨额酬金和月球城市的安危,贾丝明·巴沙拉该如何抉择?
吴斌[2](2018)在《智能室内气味调节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味对于人的生理情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现代人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因此营造一种舒适的室内气味环境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嗅觉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主要研究集中于气味呈现,即在一定条件下释放气味,达到调节用户嗅觉体验的目的。本文将气味呈现技术与智能家居结合,研究智能室内气味调节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室内气味调节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室内气味调节系统。该系统的主要思想是用无线传感器节点监测室内异味,当发现气味不适宜时,控制换气设备清除异味,并控制气味呈现装置释放愉悦性气味,以营造一种舒适的室内气味环境。本文设计并开发了气味呈现装置和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硬件模块,并基于ZigBee协议栈和Qt开发了该系统的软件平台。(2)针对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室内部署问题,提出了流体力学仿真和蚁群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甲醛气体作为模拟对象,首先采用流体力学仿真得到甲醛在室内的浓度分布,然后根据浓度分布选择监控点,最后以尽量少的传感器数目为优化指标,采用蚁群算法部署传感器节点,完成对监控点的覆盖。(3)针对气味呈现装置的室内部署问题,采用流体力学仿真方法进行了优化研究。将气味呈现装置部署在室内不同位置,对比分析Fluent仿真得到的气味扩散轨迹,以气味扩散速度、扩散均匀性、室内气味粒子总数以及呼吸带截面粒子平均浓度作为优化指标,从中选择最优的部署位置。(4)设计了实验并对本文所提的气味调节系统进行了测试。首先利用不同位置上的气味呈现实验验证了呈现装置部署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通过气味调节实验验证了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案以及系统工作的可行性,最后测试了系统功耗,证明系统满足智能家居低功耗的要求。
张娟[3](2018)在《电子废物塑料再生过程中多溴联苯醚释放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最常用的溴系阻燃剂(BFRs),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产品塑料部件中。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电器电子产品进入报废高峰期,电子废物阻燃塑料产生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资源价值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电子废物塑料必须进行妥善回收处理。机械再生是目前行业处理阻燃塑料常用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但围绕机械再生过程PBDEs的污染和释放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却很少。鉴于此,本研究以我国电子废物阻燃塑料的产生和处理情况为基础,对机械再生过程中PBDEs污染释放以及人体健康风险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以山西省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企业为例,了解了电子废物回收拆解基本情况,并跟随阻燃塑料物质流,实地走访废旧阻燃塑料资源化利用集散地,得到再生工况条件,即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同时采样分析再生企业周边土壤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样品中PBDEs检出率为100%,BDE-209为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36ng/g-14727.1ng/g)同电子产品制造、其他再生企业相当。通过模拟实验室机械再生,采集原料、再生品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再生过程中存在PBDEs释放以及脱溴降解行为,其中冷却水中PBDEs浓度为1563.7ng/L,烟气中PBDEs浓度高达5203945.8-7755113.2 ng/m3。冷却水和烟气中排放因子分别为5484ng/kg和999157.6-1706124.9ng/kg。建立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烟气和再生品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展开评估,结果显示,呼吸吸入是烟气暴露主要途径,暴露量为11.6-17.5mg/m3,致癌风险值均高于10-4,属于不可接受范围。再生品PBDEs通过三种途径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总暴露量分别为600.2pg/(kg×d)和1433.1pg/(kg×d),对应的危害熵值范围为1.5×10-6-2.3×10-3和2.5×10-5-5.5×10-3,总体低于1.0,非致癌风险水平可接受。
胡红丹[4](2018)在《高层建筑用高分子材料的环保阻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火灾逐渐成为了最普遍、最常见威胁社会发展和公众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火灾的发生,是促进社会文明,保障公众安全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在高层建筑物中,高分子易燃材料的频繁使用是火灾发生的一大诱因,尤其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家用电器和电线电缆方面。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用高分子材料的环保阻燃机理,进而对高层建筑用高分子材料在环保阻燃方面的应用现状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对降低高分子材料的易燃性,防止高层建筑物中火灾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孙冰冰[5](2017)在《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及微波诱导降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电器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在不断加快,迅速增加的电子垃圾也成为困扰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日益突出的问题。电子垃圾不但数量巨大,其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包括溴代阻燃剂(BFRs)。在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过程中溴代阻燃剂会不断地向环境中释放,因此关于预测电子垃圾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问题方面的研究是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件大事。且对于电子垃圾的热处理、露天焚烧等粗放式的回收处理也会加快溴代阻燃剂的释放,例如BDE-209,因此也亟需开发出去除电子垃圾燃烧废气中溴代阻燃剂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文以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为研究主题,以其中所含的溴代阻燃剂,包括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1,2-bis(2,4,6-tribromophenoxy),BTBPE)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并以BDE-209为目标污染物,借助多孔矿物沸石作为微波诱导降解BDE-209的吸附载体,建立了一种基于多孔矿物吸附和微波诱导降解耦合去除电子垃圾塑料热处理废气中BDE-209的新型处理方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利用空气被动采样结合索氏抽提技术我们研究了由两种电脑外壳塑料处理而成的毫米级别的颗粒中含有的9种PBDEs和BTBPE在自然环境相关的三种温度(10,30,50 oC)下的释放动力学,电子垃圾塑料中含有的PBDEs和BTBPE在空气中的释放速率被首次报导,并估算了9种PBDEs和BTBPE在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的扩散系数、活化能,以及释放半衰期。结果发现,十溴联苯醚是电子垃圾塑料中最主要的多溴联苯醚,约占87-89%,BTBPE也有较高的含量,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下向环境介质中的输入通量都非常低。电子垃圾塑料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可以用一维扩散模型进行模拟,与温度有关的扩散系数可以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进行描述。自然环境中(30 oC)电子垃圾塑料中溴代阻燃剂的扩散系数的估算值为10-27.16-10-19.96 m2·s-1,扩散活化能为88.4-154.2 k J·mol-1。自然环境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半衰期可以达到几千年到几十亿年。根据本实验得出的CRT显示器塑料颗粒(2.28×10-27 m2·s-1)和LCD显示器塑料颗粒(1.89×10-24 m2·s-1)中BDE-209的扩散系数,对2002年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垃圾塑料中BDE-209的释放通量进行了估算,分别为63和1818 kg/yr。其次,利用水体被动采样结合液液萃取技术我们研究了由两种电脑外壳塑料处理而成的毫米级别的颗粒(<1.7 mm)中含有的9种PBDEs和BTBPE在自然环境相关温度下的水体中的释放动力学曲线,电子垃圾塑料中含有的PBDEs和BTBPE在水体中的释放速率被首次报导,并估算了9种PBDEs和BTBPE在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的扩散系数、活化能,以及释放半衰期。结果发现,和空气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结果相似,自然温度下向环境介质中的输入通量也非常低。用一维扩散模型进行模拟微塑料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自然环境中(17.4 oC)电子垃圾塑料中溴代阻燃剂的扩散系数的估算值为10-26.46-10-19.26 m2·s-1(17.4 oC),且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的扩散系数的自然对数值随着扩散分子的直径的增加呈现线性降低的趋势;扩散表观活化能为64.13-131.83 k J·mol-1,且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的扩散表观活化能随着扩散分子的直径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自然水环境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半衰期可以达到几百到几十亿年。这个结果也再次证实了不管溴代阻燃剂向水中还是向空气中释放,塑料基体中的扩散都是整个扩散过程的决速步。尽管只有塑料中溴代阻燃剂向水中的释放速率被检测,但是向其它类型的环境介质(沉积物、土壤)中的释放速率应该也会非常相似。本研究中得出的实验和模型结果也能够帮助预测海洋微塑料(<5 mm)中溴代阻燃剂的污染问题。最后,用多孔矿物材料吸附有机溶剂中的BDE-209来模拟多孔矿物对电子塑料垃圾热处理产生的废气中BDE-209的富集,结合微波诱导降解技术去除BDE-209。选取一系列多孔矿物沸石,包括CBV-100,300,400,720,760,780,硅藻土,4A和MCM-41,考察多孔沸石孔径、表面阳离子、Si/Al比对BDE-209的吸附和微波诱导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沸石的孔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Si/Al的影响次之,表面阳离子几乎无影响,但整体看来影响都不是很大。而多孔沸石对BDE-209的微波降解则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影响。其中Y型沸石CBV-100具有合适的孔径、表面阳离子类型和密度,表现出对BDE-209具有较好的吸附和降解情况。因为CBV-100的表面阳离子类型为Na+,它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微波能量从而形成反应“热点”,促进BDE-209的微波降解。对负载在CBV-100沸石的BDE-209进行微波降解后再进行微波萃取,在萃取液中几乎没有检测到其它的低溴联苯醚;以20%的盐酸为萃取溶液对微波降解的沸石进行超声萃取,结果显示有大量的溴离子产生,可见负载到CBV-100沸石上的BDE-209的微波降解机理是通过C-Br键断裂,且通过测得产生的Br-量和BDE-209的降解量,可以推测BDE-209的十个C-Br键是可以同时完全断裂的,或者BDE-209的微波降解可以产生中间产物低溴联苯醚但是又迅速降解导致无法检测到。
薛面强[6](2015)在《废旧电脑中存储介质的信息安全销毁与资源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并且种类繁多,其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成为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电脑中的存储介质,废旧硬盘和内存存储器是一类典型而又特殊的电子废弃物,具有信息安全销毁、资源回收和环保处置三重需求。本文根据废旧硬盘和内存存储器的特点,设计了其信息安全销毁的方法。建立了废旧内存存储器破碎销毁的粒度分布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得到风选过程分选机制,为废旧内存存储器的销毁和资源化提供理论基础。建立了废旧内存存储器信息安全销毁与资源化生产线,从环境风险的角度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从工程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生产线的投资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从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角度进行生命周期评价,识别环境热点为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政策制定提供指导。基于硬盘存储原理,通过消磁法对硬盘进行信息安全销毁,得出销毁时盘片方向应该与磁场方向平行。在5000 Gs磁场强度下,消磁10 s能够达到较好的消磁效果。消磁法简单快捷,适宜于废旧硬盘信息安全销毁规模化处置。通过物理损毁法对内存存储器进行信息安全销毁,发现高丁-舒曼分布模型和罗辛-拉姆勒分布模型都能够较好地对破碎销毁后物料粒度分布进行描述。建立了废旧内存存储器破碎销毁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指导其破碎销毁过程的参数调节。基于对传统旋风分离器的改进,去除销毁后物料中的小颗粒,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新型风选机分选机制,发现风选机流体类型具有轴对称性,并在两侧伴有小的波动。尘斗流体类型为上下旋流并伴有局部二次旋流,这对于粘附在金属表面细小粉末的有效去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尘斗处的开口增强了内部向上旋流,有效避免了物料堵塞现象。建立了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物料高压静电分选荷电模型和受力模型,为物料高压静电分选提供理论支持。建立了废旧内存存储器信息安全销毁与资源化生产线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车间内主要噪声污染源为物料的破碎设备,采用控制噪声传播的隔声措施来降噪,平均噪声水平由96.2 dB降低到了78.2 dB。铜、铬和镉三种金属无非致癌风险,但是通过摄食摄入铅的危害商数超过参考值1.41倍。在摄食、吸入和皮肤接触三种暴露方式中,摄食摄入方式产生最大的健康风险。经济评价表明,项目产值利润率、利税率分别达到25%和37%,内部收益率为43%。盈亏平衡分析表明,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18 t/a。销售收入的变化带来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的剧烈变化,为本项目的最敏感因素。基于与传统矿物中提取金属比较,对废旧内存存储器信息安全销毁与资源化及后续金属提炼过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资源化产业链中产生最大环境影响的环节是目标贵金属的浸取过程,该过程对全球气候变暖潜值、富营养化潜值以及陆地生态毒性潜值分别贡献83%、91%和80%。识别出全球气候变暖潜值是所选九种环境影响类型中最为显着的环境影响类型。能源来源以及贵金属精炼过程中化学试剂消耗量的变化对资源化产业链的环境表现产生重大影响。以上研究为废旧硬盘和内存存储器信息安全销毁及资源化提供理论基础,为电路板卡类废物成套技术与装备应用提供环境健康、工程经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信息支持,为电路板卡类废物处置与资源化实践提供参考。
尹建锋[7](2014)在《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生命周期评价》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手机产品普及率日益提高,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手机销售量和废弃手机产生量都急剧增加。自2004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生产和销售国。截止到2012年,全球共约有64.11亿的手机用户,预计2013年底达到68.35亿。到2013年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2.29亿,普及率达90.8部/百人。由于人们对手机功能和新颖款式的追求,手机平均寿命不到3年。我国每年废弃的手机约有7700万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7倍。与一般固体废弃物相比,废弃手机一方面含有大量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等有毒有害物质,若不能得到适当的处理,极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若能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铜、金、银、钯等有价金属,将可以节约大量的矿产资源。因此,对废弃手机回收后的资源化处理过程进行定量化的分析,评价该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以废弃手机为代表的小型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及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废弃手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回收体系、资源化处理技术与典型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对废弃手机资源化处理过程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定量化地确定了废弃手机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并对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系统。(1)在对废弃手机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回收体系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废弃手机回收面临的消费者环保意识较低,正规自发回收活动的无偿性和回收渠道不畅,特别是非法有偿回收的竞争等问题,在我国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调整重点(征求意见稿)》的背景下,为加强废弃手机的管理、提高回收处理效率,借鉴国际组织和先进发达国家在废弃手机等小型电器电子产品的管理经验,建议从法律政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回收处理体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我国废弃手机的管理政策和回收体系,以便为废弃手机等小型电子废弃物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本研究对手机的组成、废弃手机材料和元器件回收处理的原则,及国内外典型回收处理流程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国人力劳动成本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特点,建议我国废弃手机的拆解处理应该以人工模块化拆解为主,除检测后将部分手机整机或元器件回收再使用外,经机械破碎分选后,分别湿法或火法回收铜、金、银、钯、钴、铁、锡、镁、铝等有价金属,并将塑料部件粉碎后进行压缩注塑造粒以供再利用,从而筛选出环保高效并适合我国的废弃手机资源化处理技术和串联工艺流程。(3)利用GaBi6生命周期软件,采用生态指数法Eco-indicator99的阶级主义(Hierarchist perspective)的方法模型和相应的平均权重值,对3种废弃手机资源化回收处理情景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回收处理情景都可带来环境效益,环境效益大小依次为情景三(-8.83E+02Pt).情景二(-8.06E+02Pt)、情景一(-4.13E+02Pt),即情景三>情景二>情景一;而在废弃手机模块化处理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效益来自于手机印刷电路板和手机锂电池中金、银、钯、铜和钴等金属的回收。相反,若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二者将会是废弃手机中危害最严重的零部件。环境影响类别中具有比较显着环境效益的主要为矿物资源、致癌效应、生态毒性、可吸入性无机物、气候变化、化石燃料和酸化/富营养化,即废弃手机的规范化回收处理,首先是能够回收大量的有价材料,达到了资源节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废弃手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手机中的重金属、溴化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致癌效应,处理处置过程中粉尘、SOx和NOx等可吸入性无机物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等。(4)针对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建议从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处理过程的环境监测和记录保存、应急计划、职业健康和安全、资金保证、培训等方面进行环境管理系统建设,以减少废弃手机资源化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从而构建绿色、高效、低碳、环保的废弃手机产业化发展模式。
周啸宇[8](2014)在《印刷电路板生产、回收拆解及废弃堆置过程中重金属与溴系阻燃剂的污染、释放规律及人体暴露研究》文中提出印刷电路板(PCB)是所有电子电气产品(EEE)中重要的基础部件之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每年的产量可达21400万平方米。在PCB的生产、回收拆解及废弃堆置过程中会产生并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其中包括重金属与溴系阻燃剂(BFRs)。然而,已有的研究比较零散,尚未针对PCB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重金属与BFRs的污染与释放规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亦未评估对PCB生产、回收从业人员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在建立了多种环境介质与固体废弃物样品中重金属(Cu、Zn、Pb、Ni、Cd、 Cr、Sn)以及多溴联苯醚(PBDEs)、四溴双酚A (TBBPA)分析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首先调查了PCB中污染物质的含量与普遍赋存特征,而后针对PCB生命周期中三个重要阶段(1)生产、(2)回收拆解以及(3)废弃处置过程,通过现场采样调查与实验室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上述三个过程中重金属与BFRs在生产车间、回收单元以及模拟填埋环境中的污染情况,阐释了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释放规律,并且评估了污染物的人体暴露与健康风险。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首先,从我国典型电子垃圾(WEEE)拆解区、有资质的VEEE资源化再生利用企业以及小型废旧家电回收点等处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废弃电路板(WPCB)样品(n92),经过分析发现各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Cu(189g/kg)>Sn(33.0g/kg)>Pb(17.1g/kg)>Zn(8.91g/kg)>Ni(1.93g/kg)>PBDEs(0.79g/kg)>Cr(0.44g/kg)>Cd(0.26g/kg)>TBBPA(0.17g/kg),其中Pb、Cd超过了RoHS指令规定的限值。PBDEs同系物的指纹图谱与Penta-BDE工业品相似程度较高,BDE-47与BDE-99所占比例最大,表明WPCB与废塑料等WEEE不同,采用Penta-BDE工业品作为主要添加剂,是环境中低溴代联苯醚污染的直接来源之一;将WPCB样品根据不同产品、年代、地区进行分类,发现其所含污染物存在较大差异,其中1995-2000年问来自中国和日本电视机的WPCB污染最严重,有效地分选出高污染WPCB能够更好地控制BFRs的潜在释放与环境污染。采用物质流分析法(SFA)对国内WPCB中重金属与BFRs的赋存量进行了推算,至2010年底,我国WPCB中(Cu、Zn、Pb、Ni、Cd、Cr、Sn、PBDEs和TBBPA的赋存量分别为338000、13700、6010、3300、300、31300、429和40.6吨。此外研究发现2006年后Pb、Cr和PBDEs等RoHS限制物质的累积赋存量的增长趋势减缓,PBDEs的增长率从30%-40%下降到了6%左右,说明RoHHS指令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EEE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其次,对PCB生产过程的污染及其释放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评估从业工人的人体暴露风险。通过对典型PCB生产厂家生产废料(废粉料、清洗废水、污水处理设施脱水污泥与最终出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u、Zn、Pb、Ni、Cr、Sn以及TBBPA污染普遍存在,而Cd与PBDEs均未检出,表明减少RoHS限制物质的使用己成为了PCB生产的主流趋势;最终出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TBBPA浓度甚至低于我国湖泊水,表明良好地管理PCB生产活动将有助于控制其对自然水体造成的污染。生产废料中污染物的释放系数呈现以下规律:Cu>Zn>Sn≈Ni>Pb>Cr>>TBBPA,消耗清洗废水的“湿制程”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产生废粉料的“干制程”则是TBBPA污染的源头。此外,Cu向水体和土壤的年均释放总量分别达到了11400和1910kg;TBBPA的释放仅为0.02和<0.01kg,因此可以忽略TBBPA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随后,分析了采集自PCB生产车间的灰尘与PM1o样品,结果显示,重金属与TBBPA含量均高于文献报道同类场所的参考值。PM10样品中不同重金属之间相关性较好,表明存在相同的污染来源,扫描电镜显示了PM1o由环氧树脂颗粒、玻璃纤维束以及自然颗粒物组成,说明了生产过程废粉料是污染的重要来源;灰尘样品中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其污染来源较为复杂。利用灰尘和PM1o中污染物浓度之比的对数Log (dust/PM10)值表征了污染物在两相间的分配规律。重金属的Log (dust/PM10)<0,污染以PM1o颗粒相为主;TBBPA的Log (dust/PM10)>0,表明灰尘是TBBPA污染的重要载体。根据不同车间Log(dust/PM10)值的谱系聚类分析显示,污染物的分配规律存在3种情况,主要由车间所涉及的生产工艺决定。对车间内污染物人体暴露量的贡献进行了估算,依次是Cu(73.4%)>Sn(10.0%)>Zn(9.38%)>Cr(3.61%)>Pb(2.15%)>Ni(1.09%)。TBBPA的暴露量远低于重金属,但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的平均值,因此PCB生产是导致职业环境中TBBPA暴露的重要途径之一。灰尘摄入是从业工人主要暴露途径,占总暴露量69.5%-96.9%。单个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HI均小于1,基本不会对从业工人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5种重金属HI的总和在捞边车间中大于1,表明多种重金属非致癌风险的累积可能会对从业工人的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Cr的Risk值在致癌风险阈值范围之内,Cr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再次,针对WPCB回收拆解过程的污染特征与暴露风险进行了研究。在一家典型的WEEE资源化再生利用企业中,研究发现WPCB手工预拆解车间内灰尘与PM10样品中的污染高于机械拆解车间。手工预拆解车间Pb的污染比较严重;而机械拆解车间受WPCB拆解影响,Cu为最主要的污染物。除Cu外,车问内重金属污染主要发生在PM10颗粒相中。车间环境样品中PBDEs同系物以BDE-209为主,与WPCB原材料中的组成不相符(BDE-47、BDE-99为主)。分析认为该现象主要由各PBDEs同系物在气相与颗粒相中分配能力的差异所致。此外,WPCB拆解车间还可能受到其他拆解行为的影响(拆解高BDE-209含量的塑料)。不同车间中污染物的HI均大于1,其中Pb的非致癌风险的“贡献”最大(84%),表明拆解工人在拆解活动中面临着一定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致癌重金属Cr、Cd和Ni的Risk值均超过了致癌风险阈值范围,表明WPCB拆解过程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且大于PCB生产过程。最后,分别采用了TCLP、SPLP以及NIES改进浸出法研究了模拟堆置条件下WPCB中重金属与BFRs的浸出特征。结果显示,WPCB所含重金属在标准TCLP、SPLP浸出法中的浸出浓度特征为Cu>Pb>Sn>Zn>Cr>Cd>Ni,其中Cu和Pb浸出毒性最大。BFRs在NIES改进浸出法中的浸出遵循一阶指数衰减方程,显示出先快速浸出而后缓慢趋向于浸出平衡的现象;浸提剂种类、目标污染物性质以及WPCB的比表面积等因素会对BFRs的浸出率产生影响;浸出液中PBDEs同系物的组成与实际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低溴代联苯醚的组成相似;通过计算,2010年底我国填埋场中BFRs潜在浸出总量达到了101kg。因此,在随意丢弃、露天堆放或不规范填埋等不当处置情况下,WPCB所含BFRs将在短时间内浸出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是填埋地土壤、渗滤液甚至地下水中污染的重要来源。
邓晶晶[9](2014)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对灰尘中溴代阻燃剂与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电子废弃物不仅数量庞大,还包含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包括溴代阻燃剂(BFRs)与重金属,这些污染物在电子废弃物的拆解回收过程中会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到周围环境,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灰尘作为地表分布最广的污染物载体之一,对区域环境有良好的指示作用,人体通过呼吸吸入、非饮食摄入以及皮肤接触暴露于灰尘中,增加对污染物的暴露风险。本文对上海和台州典型电子废弃物拆解场地室内外灰尘中BFRs和重金属(Cu, Pb、Cd、Cr、Ni)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的拆解活动对工人、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BFRs在阴极射线管(CRT)电视机中被广泛使用,其内部灰尘中多溴联苯醚(PBDEs)同系物特征显示灰尘是污染释放的重要载体。电子废弃物拆解场所是污染物最明显的释放源,在废弃电视机拆解厂中,PBDEs在电线回收过程(722000ng/g)浓度最高,其次为人工拆解过程(117000ng/g);四溴双酚A(TBBPA)则在人工拆解(557ng/g)和WPCB回收过程(428ng/g)最高。灰尘中重金属含量与材料中的浓度分布密切相关,Cu和Pb是灰尘中最主要的金属,拆解车间地面Pb浓度达到22900mg/kg,静电分选区Cu为42700]mg/kg o BFRs与重金属均在粗碎过程最易释放,需加强防护。厂区外灰尘中∑12PBDEs的浓度范围为46.19-462.22ng/g, Cu为3.29-1537.88mg/kg, Pb为10.29-2566.25mg/kg,没有显示明显的环境污染。台州地区峰江镇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基地是周边环境中BFRs与重金属污染的一大来源,拆解中心PBDEs平均浓度11170ng/g, Cu20268.75mg/kg, Pb8056.25mg/kg,明显高于周边并随距离变化。温岭市电子废弃物拆解区污染物浓度显着高于非拆解区和对照区,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根据峰江和温岭两地拆解规模和电子废弃物的种类不同,峰江镇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环境中PBDEs同系物组成也稍有差异。台州地区拆解场地周边环境比上海电子废弃物拆解厂周边的污染要严重得多,峰江镇PBDEs b匕上海高出20倍左右,Cu和Pb分别比上海高出30倍和6倍。说明封闭车间及正规化的拆解方式相较于作坊式粗放拆解能有效阻止污染物向外扩散。通过人体暴露评价计算,手口摄食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拆解厂工人所面临的健康风险最大,台州地区人体暴露水平高于上海地区。从事电子废弃物行业的人群较普通人群具有更高的职业暴露风险,应采用科学手段减少灰尘的接触,降低该行业人群对污染物的暴露风险。
夏世德[10](2014)在《利用电子废弃物中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沥青的技术工艺与设备研究》文中提出电子废弃物对环境危害很大,不能随意抛弃,目前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主要目的是回收其中的高值品——金属和易回收的材料(如玻璃),而对其中的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因其回收价值低、回收处理难度大、回收工艺流程长、投入高、投资回收期长等而形成技术瓶颈,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厂到处堆积如山,造成白色污染。为了完善电子废弃物处理工艺,提高废弃资源综合回收效率,必须为电子废弃物中的废弃高分子材料寻找归宿,开发出电子废弃物中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综合利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本文研究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提出把电子废弃物中的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不分类、不清洗、磨碎后与基质沥青在一定条件下熔融共混制成改性沥青的处理技术。研究了用电子废弃物中多组分共混废弃高分子材料生产改性沥青(塑料沥青)的配方、设备及产品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种类电子废弃物的材料构成,不同电子废弃物的拆解处理方式,发现国内外学者及电子废弃物收购处理单位重视电子废弃物中的高值品(如金属)、易回收物(如玻璃)的回收,而对回收价值低、回收难度大的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回收研究报道较少,几乎没有处理报道,而电子废弃物中的高分子材料占了总量的40%左右,如果不妥善处理,其对环境的危害、对资源的浪费是十分显着的。(2)研究了不同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共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情况,包含使用的种类、含量,及其相应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国内外的处理技术工艺。(3)系统研究了电子废弃物中常用的6中高分子材料废弃后的常用处理方法——物理回收、化学分解和焚烧。物理回收要单一种类的高分子材料,回收办法是造粒后添加到新料中制成较低档次的塑料制品出售,要么制成木塑等建材,这种制品老化更快;化学回收也是需要分类,然后分解成小分子,工艺复杂、投入高;焚烧的二次污染太大,这些方式均不适合处理电子废弃物中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4)研究了电子废弃物中的高分子共混高分子材料的分离、提取技术工艺。电子废弃物中的高分子共混高分子材料往往是与金属粘合在一起的,需要进行分离。主要通过对电子废弃物的拆解、筛分、形状分选、磁选、电选、重力分选和涡电流分选,提取高分子材料。(5)研究了电子废弃物中的高分子共混高分子材料生产沥青的助剂选用,不同高分子材料对助剂的敏感性不一样,主要对增塑剂、引发剂、分散剂及稳定剂进行了实验选择。分别实验了季戊四醇、过氧化钠、过硫酸钾、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丙烯醇、四氢呋喃、二氯乙烷、硫磺、甲苯、丙烯酸对PS、ABS、PP、PU、PC、PF等材料的影响,最后选定用二氯乙烷、甲苯和过硫酸钾。(6)研究了利用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共混高分子材料生产改性沥清的技术工艺配方。通过多次实验,提出液化技术,将废旧塑料(不清洗、不分类如PE、PP、PVC、CR、NR等共混高分子材料)在120~160℃,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氦气环境下液化;然后按照10:1~12:1的比例混合沥青与废旧共混高分子材料,并使之充分融合,生成沥青酚,得到高性能的共混高分子材料改性沥青。(7)研究了用电子废弃物中的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改性沥青的各项主要性能。分析了相容性,计算了不同参入比下的针入度(即黏稠度)、延度、软化点及稳定性。(8)设计了废旧高分子共混高分子材料改性沥青生产设备,根据废旧高分子材料改性沥青技术工艺产生设计改性沥青反应釜,反应釜采用PLC程序控制器,人机界面操作,自动恒压、恒温、高压、低压保护、漏电保护、过热、过冷保护、电导越限控制等自动处理。
二、电脑显示器外壳会释放有害气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显示器外壳会释放有害气体(论文提纲范文)
(1)月球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2)智能室内气味调节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数字嗅觉的定义及其研究进展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味呈现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家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智能室内气味调节系统设计 |
2.1 气味调节系统硬件设计 |
2.1.1 气味呈现装置设计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系统设计 |
2.2 气味调节系统软件设计 |
2.2.1 ZigBee协议栈基本架构 |
2.2.2 协调器程序设计 |
2.2.3 无线传感器节点程序设计 |
2.2.4 无线控制节点程序设计 |
2.2.5 上位机软件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线传感器节点和气味呈现装置部署 |
3.1 蚁群算法在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中的应用 |
3.1.1 蚁群算法介绍 |
3.1.2 基于蚁群算法的节点部署方法 |
3.2 结合流体力学仿真和蚁群算法的节点部署方法 |
3.2.1 仿真条件 |
3.2.2 室内气体浓度分布模拟结果与分析 |
3.2.3 感兴趣网格点确定 |
3.2.4 传感器节点部署结果 |
3.3 基于流体力学的气味呈现装置部署 |
3.3.1 模拟条件介绍 |
3.3.2 气味呈现装置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气味扩散情况 |
3.3.3 气味呈现装置位置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室内气味调节系统实验 |
4.1 实验场景 |
4.2 气味呈现装置部署位置实验 |
4.2.1 实验设置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气味调节实验 |
4.3.1 实验设置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功耗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电子废物塑料再生过程中多溴联苯醚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BDEs概述 |
1.1.1 PBDEs特性和阻燃机理 |
1.1.2 PBDEs生产和使用 |
1.1.3 PBDEs毒性危害 |
1.1.4 PBDEs管理现状 |
1.2 PBDEs在电器电子设备中分布情况 |
1.3 电子废物塑料处理与处置 |
1.3.1 填埋和焚烧 |
1.3.2 资源化利用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平台搭建 |
2.2 样品采集和保存 |
2.2.1 冷却水样品采集 |
2.2.2 原料和再生塑料样品采集 |
2.2.3 烟气采集 |
2.3 PBDEs检测方法 |
2.3.1 标准物质和试剂 |
2.3.2 样品前处理 |
2.3.3 仪器条件 |
2.3.4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资料收集与现状调研 |
3.1 我国电子废物塑料产生情况 |
3.1.1 电子废物产生情况 |
3.1.2 电子废物塑料产生情况 |
3.2 电子废物回收拆解企业现状 |
3.2.1 正规企业 |
3.2.2 非正规企业 |
3.3 废旧塑料再生利用企业现状 |
3.4 再生企业周边土壤污染情况 |
3.4.1 周边土壤PBDEs分布情况 |
3.4.2 典型工业企业周边土壤PBDEs分布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再生过程中PBDEs释放特性研究 |
4.1 原料成分界定 |
4.1.1 原料类型判定 |
4.1.2 原料元素分析 |
4.2 再生过程中PBDEs释放研究 |
4.2.1 原料、再生料中PBDEs浓度分布情况 |
4.2.2 冷却水和烟气中PBDEs浓度分布情况 |
4.2.3 排放因子 |
4.3 不同再生温度烟气中PBDEs释放情况 |
4.4 多次循环再生塑料中PBDEs释放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生环节与再生料中PBDEs健康风险研究 |
5.1 再生环节PBDEs健康风险研究 |
5.1.1 风险评估 |
5.1.2 烟气中PBDEs暴露量评估 |
5.1.3 烟气中PBDEs暴露风险评估评估 |
5.2 再生产品PBDEs污染风险研究 |
5.2.1 风险评价方法 |
5.2.2 暴露量计算模型 |
5.2.3 暴露风险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层建筑用高分子材料的环保阻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层建筑用高分子材料的环保阻燃机理研究 |
3 高层建筑用高分子材料在环保阻燃方面的应用现状研究 |
(5)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及微波诱导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塑料污染现状 |
1.2 溴代阻燃剂 |
1.3 溴代阻燃剂的被动采样技术研究 |
1.4 BDE-209 的微波降解研究 |
1.5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第三章 空气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
3.1 空气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含量测定 |
3.2 空气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的释放速率 |
3.3 空气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的扩散系数 |
3.4 空气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扩散的表观活化能 |
3.5 空气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半衰期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水体中电子垃圾塑料中溴代阻燃剂释放动力学研究 |
4.1 水体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的释放速率研究 |
4.2 水体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的扩散系数 |
4.3 水体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扩散的表观活化能 |
4.4 水体中电子垃圾塑料颗粒内溴代阻燃剂释放半衰期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微孔矿物吸附和微波诱导降解耦合去除气体中的BDE-209 |
5.1 富集BDE-209 的多孔矿物材料的优化 |
5.2 多孔材科对微波诱导降解BDE-209 的影响 |
5.3 微波诱导吸附在CBV-100 沸石上的BDE-209 降解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之处及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论文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废旧电脑中存储介质的信息安全销毁与资源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废弃物概述 |
1.1.1 电子废弃物数量和组分 |
1.1.2 中国电子废弃物处置现状 |
1.2 存储介质及信息安全问题 |
1.2.1 存储介质的定义 |
1.2.2 存储介质的信息安全问题 |
1.3 废旧电脑中存储介质的销毁回收现状 |
1.3.1 废旧电脑中存储介质组成及存储原理 |
1.3.2 废旧电脑中存储介质销毁回收现状 |
1.4 电子废弃物处置评价 |
1.4.1 健康风险评价 |
1.4.2 经济评价 |
1.4.3 生命周期评价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废旧硬盘强磁场信息安全销毁 |
2.1 引言 |
2.2 原料和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废旧硬盘的信息安全销毁 |
2.3.1 消磁法信息安全销毁机理 |
2.3.2 消磁法销毁效果评价 |
2.4 废旧硬盘的资源化方法研究 |
2.4.1 废旧硬盘组分的资源化 |
2.4.2 废旧硬盘综合利用路线图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废旧内存存储器破碎信息安全销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3.2.2 内存存储器的破碎和粒度分布分析 |
3.2.3 物料破碎的粒度分布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
3.3 内存存储器破碎销毁实验结果 |
3.3.1 破碎销毁实验结果分析 |
3.3.2 破碎销毁粒度分布模型模拟 |
3.3.3 破碎销毁动力学模型建立 |
3.3.4 破碎销毁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废旧内存存储器风力分选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
4.1 引言 |
4.2 风选机物理模型及风力分选系统 |
4.2.1 风选机物理模型 |
4.2.2 风力分选系统 |
4.2.3 样品筛分与分析 |
4.3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
4.3.1 湍流模型 |
4.3.2 离散颗粒模型 |
4.4 风选机连续相和离散相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
4.4.1 风选机流场特征模拟分析 |
4.4.2 风选机颗粒运动行为预测 |
4.5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废旧内存存储器高压静电分选荷电模型建立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导体和绝缘体的分选 |
5.3.2 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分选 |
5.3.3 导体和半导体分选 |
5.3.4 高压静电分选荷电模型 |
5.3.5 高压静电分选受力模型 |
5.3.6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高压静电分选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破碎-风选-高压静电分选生产线建立及健康风险评价 |
6.1 引言 |
6.2 破碎-风选-高压静电分选生产线构建 |
6.3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6.3.1 采样方法 |
6.3.2 重金属消解和分析 |
6.3.3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6.4 生产线车间噪声评价 |
6.4.1 噪声监测 |
6.4.2 防护措施 |
6.4.3 效果评价 |
6.5 生产线车间重金属评价 |
6.5.1 车间内颗粒物及重金属浓度 |
6.5.2 颗粒物中重金属分布 |
6.5.3 重金属风险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破碎-风选-高压静电分选生产线经济评价 |
7.1 引言 |
7.2 生产线技术概述 |
7.3 投资分析 |
7.4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 |
7.5 不确定性分析 |
7.6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破碎分选金属富集及后续精炼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8.1 引言 |
8.2 生命周期评价 |
8.2.1 解离-分选-精炼产业链 |
8.2.2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8.2.3 清单分析 |
8.2.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8.2.5 基准方案环境影响结果及解释 |
8.2.6 情景模拟与不确定性分析 |
8.2.7 收集过程环境影响与不确定性分析 |
8.2.8 从电路板卡类废物中回收金属与传统冶炼过程的比较 |
8.2.9 改进措施和未来决策制定支持 |
8.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获奖情况 |
致谢 |
(7)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废弃手机资源化的必要性 |
1.1.2 生命周期评价是废弃手机资源化管理的有效评价工具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1.2.1 废弃手机资源化再利用的基础研究 |
1.2.2 废弃手机资源化工艺过程的LCA研究 |
1.2.3 废弃手机资源化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四节 选题意义及主要创新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已具备的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废弃电器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 |
第一节 生命周期评价概述 |
2.1.1 LCA的基本内涵 |
2.1.2 LCA基本框架 |
2.1.3 LCIA方法研究 |
2.1.4 LCA相关软件 |
第二节 电器电子设备领域LCA研究进展 |
2.2.1 电器电子设备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2.2.2 手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手机管理体系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废弃手机管理政策现状研究 |
3.1.1 国外管理政策现状研究 |
3.1.2 我国管理政策现状研究 |
第二节 废弃手机回收体系现状研究 |
3.2.1 国外回收体系现状研究 |
3.2.2 我国回收体系现状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弃手机资源化的拆解流程 |
第一节 废弃手机回收处理分析 |
4.1.1 手机组成 |
4.1.2 废弃手机回收处理方式判别 |
第二节 废弃手机资源化利用技术 |
4.2.1 印刷电路板 |
4.2.2 锂电池 |
4.2.3 其它部件 |
第三节 废弃手机拆解流程 |
4.3.1 概述 |
4.3.2 不同拆解处理方式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 |
第一节 评价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5.1.1 评价目的 |
5.1.2 评价范围 |
第二节 清单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情景建模 |
第三节 影响评价 |
5.3.1 LCA方法选择 |
5.3.2 分类和特征化处理 |
5.3.3 归一化和加权处理 |
5.3.4 影响评价 |
第四节 结果解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环境保护概述 |
6.1.1 相关管理政策 |
6.1.2 有害物质识别 |
第二节 废弃手机各处理阶段的环境问题 |
6.2.1 储存阶段 |
6.2.2 回收处理阶段 |
6.2.3 残余物处理阶段 |
第三节 废弃手机资源化过程的环境污染管理 |
6.3.1 处理处置厂的设计 |
6.3.2 储存阶段 |
6.3.3 回收处置阶段 |
6.3.4 残余物处理阶段 |
6.3.5 环境管理系统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印刷电路板生产、回收拆解及废弃堆置过程中重金属与溴系阻燃剂的污染、释放规律及人体暴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印刷电路板(PCB) |
1.1.1 PCB简介 |
1.1.2 PCB生产过程 |
1.1.3 PCB回收拆解过程 |
1.2 溴系阻燃剂(BFRs) |
1.2.1 多溴联苯醚(PBDEs) |
1.2.2 四溴双酚A(TBBPA) |
1.3 重金属污染与危害 |
1.4 PCB生产、回收拆解过程重金属与BFRs的释放及对环境污染 |
1.4.1 重金属的释放与污染 |
1.4.2 BFRs的释放与污染 |
1.5 人体暴露与风险评价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重金属与BFRs的分析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
2.3 BFRs分析 |
2.3.1 实验材料 |
2.3.2 样品提取与净化 |
2.3.3 仪器分析 |
2.3.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
2.4 重金属分析 |
2.4.1 实验材料 |
2.4.2 样品消解 |
2.4.3 仪器分析 |
2.4.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
2.5 数据处理及绘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WPCB中重金属与BFR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品信息与采集方法 |
3.2.2 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2.4 WPCB结构与表面元素分析 |
3.3 重金属赋存与分布特征 |
3.3.1 重金属含量 |
3.3.2 不同年代WPCB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规律 |
3.3.3 不同产品WPCB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规律 |
3.3.4 不同产地WPCB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规律 |
3.4 BFRs赋存与分布特征 |
3.4.1 BFRs浓度 |
3.4.2 PBDEs同系物的组成特征 |
3.4.3 不同年代WPCB中BFRs含量与分布特征 |
3.4.4 不同产品WPCB中BFRs含量与分布特征 |
3.4.5 不同产地WPCB中BFRs含量与分布特征 |
3.5 我国WPCB中重金属与BFRs赋存总量估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CB生产过程重金属与BFRs的污染、释放与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采样与分析 |
4.2.1 采样工厂与样品信息 |
4.2.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4.2.3 样品化学分析 |
4.2.4 样品特征观察与粒径分析 |
4.3 废粉料的组成与粒径分布 |
4.4 重金属的浓度与分布特征 |
4.4.1 生产废料中重金属含量 |
4.4.2 环境样品中重金属浓度及分布 |
4.4.2.1 灰尘样品 |
4.4.2.2 PM_(10)样品 |
4.4.2.3 灰尘与PM_(10)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4.4.2.4 灰尘与PM_(10)中重金属分布规律 |
4.5 BFRs的浓度与分布特征 |
4.5.1 生产废料中BFRs的含量 |
4.5.2 环境样品中BFRs的浓度及分布 |
4.5.2.1 灰尘样品 |
4.5.2.2 PM_(10)样品 |
4.5.2.3 TBBPA在灰尘与PM_(10)中的分布特征 |
4.6 重金属与BFRs污染的产生与释放 |
4.6.1 产污系数与释放系数 |
4.6.2 污染物来源分布 |
4.7 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
4.7.1 重金属与BFRs的人体暴露量 |
4.7.1.1 人体暴露量计算 |
4.7.1.2 人体暴露量 |
4.7.2 暴露风险评估 |
4.7.2.1 暴露风险评估方法 |
4.7.2.2 非致癌风险 |
4.7.2.3 致癌风险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WPCB回收过程重金属与BFRs的污染与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采样与分析 |
5.2.1 采样企业 |
5.2.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5.2.3 重金属与BFRs分析 |
5.2.4 数据处理 |
5.2.5 粒径分析 |
5.3 灰尘粒径分布 |
5.4 重金属的污染与分布特征 |
5.4.1 拆解原料中含量与分布特征 |
5.4.2 灰尘中含量与分布特征 |
5.4.3 PM_(10)中含量与分布特征 |
5.4.4 重金属在灰尘与PM_(10)中的分布规律 |
5.5 BFRs浓度与分布特征 |
5.5.1 拆解原料中含量与分布特征 |
5.5.2 灰尘中含量与分布特征 |
5.5.3 PM_(10)中含量与分布特征 |
5.5.4 PBDEs同系物分布特征 |
5.6 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
5.6.1 人体暴露量 |
5.6.1.1 人体暴露量计算 |
5.6.1.2 人体暴露量 |
5.6.2 风险评估 |
5.6.2.1 暴露风险评估方法 |
5.6.2.2 非致癌风险 |
5.6.2.3 致癌风险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WPCB废弃堆置过程重金属与BFRs污染的浸出释放规律 |
6.1 引言 |
6.2 实验设计 |
6.2.1 浸出方法选择 |
6.2.2 浸出材料采集 |
6.2.2.1 WPCB样品 |
6.2.2.2 垃圾渗滤液 |
6.2.2.3 试剂 |
6.2.3 浸出材料制备 |
6.2.3.1 WPCB样品制备 |
6.2.3.2 浸提剂配制 |
6.2.4 浸出程序 |
6.2.5 重金属与BFRs分析 |
6.2.6 样品粒径分析 |
6.2.7 数据处理 |
6.3 浸出材料中重金属与BFRs的含量 |
6.4 TCLP和SPLP浸出结果 |
6.4.1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规律 |
6.4.2 BFRs浸出浓度与规律 |
6.5 NIES改进法浸出结果 |
6.5.1 BFRs浸出浓度与规律 |
6.5.2 BFRs浸出率 |
6.5.3 我国WPCB中BFRs潜在浸出总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9)电子废弃物拆解对灰尘中溴代阻燃剂与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子废弃物污染现状 |
1.2 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 |
1.2.1 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处理途径 |
1.2.2 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相关法律、法规 |
1.3 发展中国家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现状 |
1.3.1 国内电子废弃物相关法律、法规 |
1.3.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电子废弃物管理比较 |
1.4 电子废弃物中的污染物概述 |
1.4.1 溴化阻燃剂 |
1.4.2 重金属 |
1.4.3 电子废弃物中的主要污染部件 |
1.5 电子废弃物拆解场地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效应与风险 |
1.5.1 灰尘 |
1.5.2 大气 |
1.5.3 水体 |
1.5.4 土壤和沉积物 |
1.6 人体暴露和对健康的影响 |
1.6.1 职业暴露 |
1.6.2 一般人群暴露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2.3 BFRs含量测定 |
2.2.4 重金属含量测定 |
2.3 分析方法 |
2.3.1 BFRs分析检测 |
2.3.2 重金属分析检测 |
2.3.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
第3章 废弃电视机回收过程中BFRs与重金属的释放特征 |
3.1 引言 |
3.2 废弃电视机拆解回收工艺 |
3.3 样品信息 |
3.4 BFRs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 |
3.4.1 人工拆解车间BFRs的浓度与分布 |
3.4.2 人工拆解车间样品中PBDEs的组成特征 |
3.4.3 后续回收车间BFRs的浓度与分布 |
3.4.4 后续回收车间样品中PBDEs的组成特征 |
3.5 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 |
3.5.1 人工拆解车间中重金属的浓度与分布 |
3.5.2 后续回收车间重金属浓度与分布 |
3.6 灰尘粒径分布 |
3.7 职业暴露评估 |
3.7.1 计算方法 |
3.7.2 人工拆解车间内职业暴露评估 |
3.7.3 后续回收车间内职业暴露评估 |
3.8 改进意见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海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厂周边环境中BFRs与重金属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信息 |
4.3 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厂周边灰尘中BFRs的研究 |
4.3.1 BFRs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 |
4.3.2 灰尘中PBDEs的组成特征 |
4.4 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厂周边灰尘中重金属的研究 |
4.5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台州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场地周边室内外灰尘中BFRs与重金属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信息 |
5.3 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场地周边灰尘中BFRs的研究 |
5.3.1 BFRs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 |
5.3.2 灰尘中PBDEs的组成特征 |
5.4 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场地周边灰尘中重金属的研究 |
5.5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5.6 台州与上海电子废弃物拆解回收活动对周边影响的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0)利用电子废弃物中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沥青的技术工艺与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废弃物基本概念及分类 |
1.2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价值 |
1.3 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
1.4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 |
1.5 电子废弃物的处理 |
1.5.1 国外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 |
1.5.1.1 美国 |
1.5.1.2 德国 |
1.5.1.3 其它欧盟国家 |
1.5.1.4 日本 |
1.5.2 国内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 |
1.6 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分析 |
1.6.1 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概念及常用品种 |
1.6.2 电子废弃物的材料构成分析 |
1.7 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处理情况 |
1.7.1 国外对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利用动态 |
1.7.2 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利用常见方法 |
1.7.2.1 物理利用技术 |
1.7.2.2 化学再生利用技术 |
1.7.2.3 热利用回收法 |
1.8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方法 |
1.8.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8.2 工艺流程的确定 |
1.8.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分离提取 |
2.1 电子废弃物的拆解 |
2.1.1 电子废弃物高分子材料回收处理流程 |
2.1.2 电子废弃物拆解工艺流程 |
2.1.3 拆解 |
2.1.4 分类 |
2.2 破碎工艺—挤压后低温破碎 |
2.2.1 破碎设备选择 |
2.2.2 采用低温破碎工艺破碎电子废弃物 |
2.3 电子废弃物材料分离 |
2.3.1 筛分 |
2.3.2 重选 |
2.4 电子废弃物机械分离主要设备选型 |
2.4.1 电子废弃物回收系统 |
2.4.2 冰箱、空调等(CFC制冷剂和绝热材料中的处理) |
2.4.3 电视和CRT显示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废弃物中的高分子材料处理技术论证 |
3.1 废弃聚苯乙烯(PS)处理方法 |
3.1.1 聚苯乙烯(PS)的性能 |
3.1.2 废弃聚苯乙烯(PS)的回收处理技术 |
3.1.2.1 废弃聚苯乙烯(PS)的再生利用技术 |
3.1.2.2 用废弃聚苯乙烯(PS)的制备化工用品技术 |
3.1.2.3 用废弃聚苯乙烯(PS)的制作建筑材料 |
3.1.2.4 废弃聚苯乙烯(PS)的热利用技术 |
3.1.3 当前废弃聚苯乙烯(PS)的回收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3.2 废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处理方法 |
3.2.1 废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性能 |
3.2.2 废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回收处理技术 |
3.2.2.1 用废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制合金 |
3.2.2.2 用废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制油漆 |
3.2.2.3 用废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做燃料 |
3.2.3 废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回收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3.3 废弃聚丙烯(PP)处理方法 |
3.3.1 聚丙烯(PP)的特性 |
3.3.2 废弃聚丙烯(PP)的回收处理技术 |
3.3.2.1 废弃聚丙烯(PP)的再生利用 |
3.3.2.2 废弃聚丙烯(PP)的热解技术 |
3.3.2.3 废弃聚丙烯(PP)的焚烧技术 |
3.3.3 当前废弃聚丙烯(PP)的回收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3.4 废聚氨酯(PU)的处理方法 |
3.4.1 聚氨酯(PU)的特性 |
3.4.2 废聚氨酯(PU)的回收处理技术 |
3.4.3 当前废聚氨酯(PU)的回收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3.5 废弃聚碳酸酯(PC)的处理方法 |
3.5.1 聚碳酸酯(PC)的特性 |
3.5.2 废弃聚碳酸酯(PC)的回收处理技术 |
3.5.3 当前废弃聚碳酸酯(PC)的回收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3.6 废弃酚醛树脂(PF)的处理方法 |
3.6.1 酚醛树脂(PF,Phenol-formaldehyde resin)的特性 |
3.6.2 废弃酚醛树脂(PF)的回收处理技术 |
3.6.2.1 废弃酚醛树脂(PF)机械回收 |
3.6.2.2 废弃酚醛树脂(PF)裂解回收 |
3.6.2.3 废弃酚醛树脂(PF)炭化制炭 |
3.6.2.4 废弃酚醛树脂(PF)焚烧回收 |
3.6.3 当前废弃酚醛树脂(PF)的回收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沥青配方研究 |
4.1 概述 |
4.2 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制改性沥青的机理 |
4.2.1 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共混的原理 |
4.2.2 沥青改性的机理 |
4.2.3 多组分共混高分子与基质沥青互溶性的热力学分析 |
4.3 多组分共混高分子制备改性沥青的配方研究 |
4.3.1 增容方法 |
4.4 实验方案设计 |
4.4.1 实验目的 |
4.4.2 实验样品 |
4.4.3 实验方案设计 |
4.4.4 助剂的选用 |
4.4.5 实验流程 |
4.5 实验过程情况及结果 |
4.5.1 实验材料的制备 |
4.5.2 溶解实验 |
4.5.3 单项塑料与沥青融合实验 |
4.5.4 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与沥青共混实验结果 |
4.5.4.1 引发剂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4.5.4.2 共混高分子材料含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4.5.4.3 剪切搅拌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4.5.4.4 剪切搅拌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用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改性沥青性能分析 |
5.1 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共混物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分析 |
5.1.1 共混高分子材料共混相容性理论 |
5.1.2 共混高分子材料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判断 |
5.1.3 提高共混高分子材料与基质沥青相容性的方法 |
5.2 多组分共混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分析 |
5.2.1 多组分共混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计算 |
5.2.2 多组分共混物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
5.2.2.1 多组分共混物改性沥青的软化点 |
5.2.2.2 多组分共混物改性沥青的黏度 |
5.2.3 多组分共混物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
5.3 多组分共混物改性沥青的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利用电子废弃物中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沥青设备研制 |
6.1 设计原理 |
6.1.1 工艺流程 |
6.1.2 实验用改性沥青反应釜规格 |
6.2 改性沥青反应釜结构流程 |
6.3 总体结构示意图 |
6.4 温控系统的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申请的发明专利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主持的科研项目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附录E 与论文相关的各类检测报告 |
四、电脑显示器外壳会释放有害气体(论文参考文献)
- [1]月球城市[J]. 安迪·威尔,王智涵. 译林, 2021(01)
- [2]智能室内气味调节方法研究[D]. 吴斌. 天津大学, 2018(06)
- [3]电子废物塑料再生过程中多溴联苯醚释放特性研究[D]. 张娟. 中北大学, 2018(10)
- [4]高层建筑用高分子材料的环保阻燃研究[J]. 胡红丹. 建材与装饰, 2018(09)
- [5]电子垃圾塑料颗粒中溴代阻燃剂的释放动力学及微波诱导降解研究[D]. 孙冰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1)
- [6]废旧电脑中存储介质的信息安全销毁与资源化[D]. 薛面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7]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生命周期评价[D]. 尹建锋. 南开大学, 2014(04)
- [8]印刷电路板生产、回收拆解及废弃堆置过程中重金属与溴系阻燃剂的污染、释放规律及人体暴露研究[D]. 周啸宇. 华东理工大学, 2014(10)
- [9]电子废弃物拆解对灰尘中溴代阻燃剂与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D]. 邓晶晶. 华东理工大学, 2014(10)
- [10]利用电子废弃物中多组分共混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沥青的技术工艺与设备研究[D]. 夏世德. 昆明理工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