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遵循市场规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方[1](2020)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繁荣稳定、农民生计等重要基础功能,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运行,粮食产量连年增高,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4617元。农业农村稳中向好,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业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向好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隐忧:农业产业结构供需失衡,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这些当前农业领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破我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困境、有效应对“三农”工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围绕“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全文共9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和第2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同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做出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为第3-8章。本部分首先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内涵进行研究,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机制;其次,通过研究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分析评价中国农业供给效率,指出农业供给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全面剖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后面研究路径提供较好的科学依据;最后从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和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四个方面研究了如何推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部分是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本部分从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守住三条基本底线、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创建了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二是依据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构建了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个实现路径,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三是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市场和政府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且细致的剖析研究,得出了四个系统、全面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希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金丽丽[2](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精准脱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十九大明确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任务之一。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推动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但也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在一些极端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文化差异或是缺少综合实力强具有引领作用的扶贫工作人员,很多的扶贫项目难以实施,扶贫政策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借力打力”,在扶贫这条路上,农业产业化是能够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积极性的有力政策,参与性也强。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位选择、管理体制、产业规模、经营模式都要多方考量,才能让贫困地区人民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红利。精准脱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十九大明确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任务之一。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推动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但也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在一些极端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文化差异或是缺少综合实力强具有引领作用的扶贫工作人员,很多的扶贫项目难以实施,扶贫政策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借力打力”,在扶贫这条路上,农业产业化是能够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积极性的有力政策,参与性也强。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位选择、管理体制、产业规模、经营模式都要多方考量,才能让贫困地区人民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的红利。长久以来,丽水保持传统的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低,贫富差距比较大,在丽水所辖县区内,服务业、旅游业、通讯产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的占比非常低。在区位上来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思想落后,产业基础底子弱,农业产业化扶贫捉襟见肘。在资金配置上,农业产业化的前期投入耗时长,资金消耗大;在政策推行中,容易引起非贫困户的抱怨和不满。因此,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得不到有效整合。本文从城郊型农业产业扶贫的现实角度出发,分析丽水市在农业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农业产业同质化明显、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稳定、扶贫治理机制失衡使得力量分散、资源协调整合度不高等诸多困境,从产业功能、品牌布局缺乏统筹;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机制不健全;资源供给侧错位使得扶贫乏力三个方面对产生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立足实际,打破传统农业扶贫的思维模式,创新农业扶贫的方式方法,调整农业产业扶贫的政策,并提出可行的策略。
任璇[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及其经验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使产业扶贫成为消除贫困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方式。中国在扶贫方面的多年经验表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也是摆脱贫困的核心方式。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第一个世纪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发展产业是减少针对性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扶贫之道。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农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产业,拥有最多的从业人数、最广的覆盖面和最长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国家基础产业。农业在中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中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着人民的总体幸福和国家的长久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产业扶贫中的特色重点产业,是为了能够实现精准而全面的扶贫方略,并且完全达到解决好截止2019年年底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现实目标。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深入学习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经验,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扶贫的历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农业产业扶贫几十年来的具体成效,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策略带来的经验启示:在建立并完善农业产业扶贫长效机制方面,提出要完善市场、社会与政府平台合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金融扶贫支持机制、严格扶贫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在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提出要加强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加强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特色产业科技投入;在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提出要培养和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民针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以及提高农民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扶贫文明素养。发展农业产业对帮助贫困群众赢得我国抗击贫困的战斗、协调各项扶贫任务确保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完成、实现脱贫的根本目标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最好的扶贫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农业产业扶贫方面的政策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使得中国农业产业扶贫的实施过程更加完善,扶贫成效更加显着。
程巍[4](2020)在《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明在几千年内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巨变,却始终难以改变农业产业固有的弱质性。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共同作用下的农业生产,始终经受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多重风险的综合影响。在多种风险交织影响下,农业产业的发展受风险影响极大。现代化农业生产及其所处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对农业风险管理的急切需求,现代化农业发展亟需能够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农业保险的出现不过是近三百年的事情,却成为目前世界100多个国家惯用的国家调控经济、缓解政府救济压力、缓解农业因灾损失、稳定社会关系的金融手段,农业保险是改良农业弱质性的有效工具。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经验表明,没有政府参与的农业保险市场必然只能达到低水平均衡。农业保险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决策和公共经济等行为介入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无法发挥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功能。探究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目前农业保险市场成熟发展的国家,政府均通过各种强有力行为和措施培育本国农业保险市场。政府必须通过行使监管、补贴和代理等行为积极参与农业保险市场的构建,才能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平稳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政府行为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所起积极作用。政府作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重要的构建者和引路人,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从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农业保险市场发展阶段、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作用。其次,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互动。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共同构成了政府行为的互动。通过分析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发现政府行为影响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作用过程。通过分析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水平,发现政府行为影响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预定目标实现程度。再次,设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激励方案。在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市场主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标一致性行为的激励方案建立。研究在现有农业保险市场中,通过综合激励方案的构建,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具有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特征。最后,进行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演化趋势分析。在综合农业保险市场各个主体的行为特征基础上,建构基于各个主体行为特征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策略进行模拟仿真,为农业保险市场中三方主体各自均衡行为的决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形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互动研究。在政府行为互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农业保险市场中主体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的演化趋势,根据政府行为演化的趋势,最终发现影响政府行为优化的重要因素,据此为优化政府在农业保险市场中行为提出若干建议。提出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建议如下:遵循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明确政府行为优化在提高农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保障农业保险市场交易行为稳定性及促进多种类型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为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构建适合的宏观环境、协调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利益关系、提供差别性农业保险产品补贴和倡导农业保险市场中科技驱动创新。研究结论如下:我国的农业保险行业环境持续利好农业保险发展。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调整的新常态下,深层次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保险市场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发展农业保险由行业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府行为稳定了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行为、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投保行为。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模式下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政府介入农业保险市场是符合现有农业保险市场运作的行为。政府行为激励农业保险机构经营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投保积极性,政府行为目标在农业保险市场中通过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响应得以实现。
朱一鸣[5](2020)在《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落脚点是农民富裕,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事实上,农民收入一直是“三农”问题的焦点,如何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性增长是困扰我国已久的经济难题。农民收入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主要根源在于要素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普惠金融本质上属于要素配置的范畴,其重要性源自金融要素的配置、流动开始注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因此,为打赢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能性”;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那么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否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特征?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关于上述问题的回答,能为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增收、支持乡村振兴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避免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中出现金融供给结构与金融需求结构失衡现象和提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普惠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体系,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着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系统探讨了“县域农村居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农民增收”、“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效应的影响机制”等四个主要问题,得到以下基本结论:当前我国县域农村居民不仅面临正规金融机构因供给不足形成的供给型金融排斥,同时也面临因自身有效需求不足而形成的需求型金融排斥;农户由于经济机会缺乏导致的有效金融需求不足是造成需求型金融排斥的重要原因,普通农户更易因缺乏经济机会而受到需求型金融排斥;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着的农民增收效应,IFI指数上升1个百分点,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会增加0.71%;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异质性的农民增收效应,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条件分布的高端影响要大于其对中间和低端部分的影响;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空间地理机制作用,周边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存在溢出效应;县域普惠金融的农民增收效应会受当地经济机会的制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金融供给,预期的增收作用受当地经济机会的条件约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即宏观经济机会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中介效应显着。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概念界定,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框架结构等方面对研究的问题做一个总体安排规划,并阐述文章可能产生的边际贡献、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并基于普惠金融内在演化逻辑,从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普惠金融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第三章是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及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本章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剖析了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一些偏误。基于农民增收的视角,从金融机构的渗透性、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效用性以及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四个维度构建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县域农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章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县域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识别了微观个体面临的金融排斥的具体类型,并从农户分化、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分层对比等多个视角考察了县域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为后文进一步考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埋下铺垫。从研究的技术路线来看,本章是后文实证分析部分的逻辑起点。第五章是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与空间效应。本章利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推导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层比较的方法,采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第六章是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制检验。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基于经济机会的视角,重点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传导机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个体经济机会、宏观经济机会和政府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增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章通过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并基于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常玉栋[6](2020)在《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贫困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户金融需求被满足程度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关注金融扶贫,信贷减贫的发展经验值得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信贷资源对农户收入是否带来影响,影响程度为多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地域、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的不同农村地区,其信贷资源的投入差别和发展趋势如何,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要素分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农户信用、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孟加拉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及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经验,发现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与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系,强调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推进合作社专业化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贫困群体,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农村金融发展既要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关注贫困农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信贷支持农户减贫的减贫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于影响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在宏微观分析做出了分析判断后,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案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更加准确的剖析信贷影响农户收入增长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上,扶贫贴息贷款的商业化运作方式难以使贫困农户获得贴息贷款的支持,小额信贷的广泛普及扩大了信贷在贫困农户中的覆盖范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仍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有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信贷资金在农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农村仍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信贷资金不能在农村地区找到有效的投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功能缺位。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但对极度贫困农户的金融支持仍有许多不足。第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信贷本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无法单独发挥作用,需要在与农户特征、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保障农户身体健康是实现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信贷对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与创新的支持不足。第三,在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上,农户借款选择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并不关键,非贫困农户易于从正规金融获得贷款支持,贫困农户更易于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贷款。贷款金额大小与农户能否脱贫关联度不高,而贷款用途和借款经历对于农户增收影响显着。农户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的,对于农户增收的正向效应显着。农户对于贷款便利性的要求不高。农村地区工资性收入对于非农业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抵消非农业经营收入的减少。这对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实证支撑。第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的效果显着。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成功实践在于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逻辑发展农业产业。细化产业链条分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基层干部的激励引导,用好用活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正规金融规模,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政府信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背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弥补信贷资金单独发挥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的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关注改善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减少政府意志的补贴激励。第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强化金融对农业产业的理解程度,重视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收集和数字化,建设基于完整产业链数字信息的供应链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为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第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逐步拓展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闭环。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制度与配套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益。第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大力扶持贴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户贷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绑定,使信贷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匹配,提升贷款的支农效率。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优化产品体验,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信贷倾斜。
叶善青[7](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何洪燕[8](2019)在《蒲江县猕猴桃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多,但和国外相比,我国农业产业相对起步较晚,国内外很多学者把农业产业集聚看作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果,比如山东的寿光,但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保持农业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的有序发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波特模型从资源禀赋,产业环境,外部环境,竞合互动四个方面来研究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而蒲江县是我国猕猴桃的优势产区之一,猕猴桃种植业已成为蒲江县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前蒲江县猕猴桃种植初具规模,蒲江猕猴桃品牌也逐步被消费者喜爱,蒲江当地猕猴桃种植户和农产品企业以及合作社紧密合作,初步形成了相关产业链,逐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呈现。因此本文结合蒲江县猕猴桃产业,从资源禀赋,产业环境,外部环境,竞合互动四个方面运用因子分析法来分析影响猕猴桃产业集聚的因素,识别其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建议。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农业产业集聚的文献,并在文献基础上进行评述,了解学者们对农业产业集聚的研究现状。其次对农业产业集聚的概念进行分析。第三对蒲江县猕猴桃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介绍蒲江县猕猴桃产业的基本情况,品牌建设,产业链构成。第四用区位商来表示猕猴桃产业集聚度,用因子分析来分析影响因素,用相关分析进行验证,得出蒲江县猕猴桃产业应该建设猕猴桃深加工企业,推动产旅一体化发展,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创新水平,提升物流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工作;从县域层面的角度出发,对蒲江县的猕猴桃产业影响因素研究,研究成果将为蒲江县猕猴桃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意见。对蒲江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与农民增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周泽宇,董志勇[9](2019)在《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中长期预测——基于高斯-牛顿(Gauss-Newton)迭代的预测方法》文中认为本文重点针对中国的农业家庭式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将中国"家庭小农户"的基本情况、时间变化、重要指标特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数据统计及归纳。结合理论分析法,展望中国农业小规模生产经营的未来情形,利用数理模型和国际数据的横向比较预测未来中国农业人口、劳动参与率、农业平均生产率和农业经济增长率等指标的潜在变化趋势,回答在家庭生产经营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生产率),并基于跨国"收敛"规律所呈现的共同属性、农业人口构造以及加入就业的独特属性,得到未来中国各年"农业生产发展质量的隐藏提升率"与"农业劳动力增长率"的数据。通过统计整理得出对应每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由此可以获得对应的预估结论。结论显示,2018年中国潜在农业增长率为4.97%(4.84%~5.10%),2019年中国潜在农业增长率为4.93%(4.81%~5.05%),2020—2024年将降至4.83%(4.62%~5.02%)、2025—2029年将降至4.40%(4.28%~4.65%)、2030—2034年将降至4.07%(3.90%~4.19%)、2035—2039年将降至3.93%(3.79%~4.06%)、2040—2044年将降至3.80%(3.70%~3.89%)、2045—2049年将降至3.65%(3.61%~3.69%)。
张青青[10](2019)在《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文中提出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提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对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速度、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扩大内部的市场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形势下,采取什么形式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致富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遵循市场规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遵循市场规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机制 |
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
2.4 总结与评价 |
第3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3.1.3 新供给经济增长理论 |
3.1.4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
3.2.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 |
3.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
3.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
3.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
3.3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制 |
第4章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状况分析 |
4.1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的现状 |
4.1.1 农业整体发展趋势平稳向好 |
4.1.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4.1.3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 |
4.1.4 农业发展遭受“双板挤压” |
4.1.5 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危机 |
4.2 中国农业供给效率评价分析 |
4.2.1 基本原则 |
4.2.2 指标体系 |
4.2.3 评价方法 |
4.2.4 综合评价 |
4.3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
4.3.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 |
4.3.3 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不足 |
4.3.4 农业体制机制发展水平滞后 |
4.4 中国农业供给侧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4.4.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影响 |
4.4.2 市场配置资源不足 |
4.4.3 政府宏观调控存在越位与错位 |
第5章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路径分析 |
5.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5.1.1 农林牧渔结构分析 |
5.1.2 粮食结构分析 |
5.1.3 种植结构分析 |
5.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1 农产品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
5.2.2 缺少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 |
5.2.3 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
5.2.4 农产品国际竞争形势严峻 |
5.3 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路径 |
5.3.1 统筹调整粮经作物种植结构 |
5.3.2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
5.3.3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
5.3.4 创造良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
第6章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路径分析 |
6.1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现状分析 |
6.1.1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状分析 |
6.1.2 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现状分析 |
6.1.3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分析 |
6.2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问题 |
6.2.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 |
6.2.2 高素质劳动力进入不充分 |
6.2.3 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存在限制 |
6.2.4 土地流转效率不高 |
6.2.5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过高 |
6.3 农业生产要素改革的路径 |
6.3.1 积极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
6.3.2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6.3.3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 |
6.3.4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6.3.5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
第7章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路径分析 |
7.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 |
7.1.1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
7.1.2 农业科技经费来源多样化 |
7.1.3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力度提升 |
7.1.4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提升 |
7.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供给侧发展的关系 |
7.2.1 研究设计 |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3 平稳性检验 |
7.2.4 边界协整检验 |
7.2.5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关系 |
7.2.6 稳定性检验 |
7.3 农业科技创新改革的路径 |
7.3.1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
7.3.2 提高对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 |
7.3.3 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
7.3.4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
第8章 农业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分析 |
8.1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
8.1.1 实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原因 |
8.1.2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
8.1.3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路径 |
8.2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革 |
8.2.1 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村金融发展 |
8.2.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8.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8.2.4 加快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的实现路径 |
8.3 深化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3.1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分析 |
8.3.2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8.3.3 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
第9章 实现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保障措施 |
9.1 全面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以农民为核心的改革理念 |
9.2 守住三条基本底线,确保改革路径不出较大偏差 |
9.3 坚持市场改革导向,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 |
9.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着力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精准扶贫背景下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的理论分析 |
2.1 精准扶贫背景下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的内涵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农业产业化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能力贫困理论 |
2.2.3 利益共同体理论 |
2.2.4 资源禀赋理论 |
2.3 精准扶贫背景下丽水市农业产业化扶贫的重要性 |
2.3.1 是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
2.3.2 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
2.3.3 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
第3章 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现状 |
3.1 丽水市的主要情况 |
3.2 丽水市推进精准式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有利条件 |
3.2.1 农民脱贫增收的渴望日益剧增 |
3.2.2 市场需求量增多 |
3.2.3 良好的政策推动和政府支持环境 |
3.3 丽水农业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 |
3.3.1 探索实践阶段 |
3.3.2 发展成熟阶段 |
3.3.3 巩固提升阶段 |
3.4 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的基本做法 |
3.4.1 以“主导产业+一户一策”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发展致富 |
3.4.2 以“核心景区+乡村旅游”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创业增收 |
3.4.3 以“企业需求+定向培训”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业 |
3.5 丽水农业产业扶贫现阶段取得的成效 |
3.5.1 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手段更加多样有效 |
3.5.2 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的路子得到拓展 |
3.5.3 扶贫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
3.6 丽水农业产业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
3.6.1 农业产业同质化明显 |
3.6.2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不稳定 |
3.6.3 扶贫治理机制失衡使得力量分散 |
3.6.4 资源协调整合度不高 |
3.7 丽水农业产业化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 |
3.7.1 产业功能、品牌布局缺乏统筹 |
3.7.2 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机制不健全 |
3.7.3 资源供给侧错位使得扶贫乏力 |
第4章 推进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对策 |
4.1 深化产业扶贫布局理念强化产业脱贫功能 |
4.1.1 集中连片和因地制宜相结合 |
4.1.2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
4.2 调整政府扶贫政策,优化农业产业扶贫环境 |
4.2.1 优化发展环境,促成农业扶贫产业项目实施 |
4.2.2 培养和提升扶贫人员的产业扶贫能力 |
4.3 健全农业产业利益联接机制 |
4.3.1 厘清政府扶贫工作机制贯彻好政府主体责任 |
4.3.2 健全协同扶贫机制 |
4.4 协调整合扶贫资源有效提高产业扶贫效益 |
4.4.1 合理配置农业产业化扶贫资金 |
4.4.2 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及其经验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农业产业扶贫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农业产业扶贫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扶贫的含义 |
2.1.2 农业产业扶贫的含义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2.2.2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扶贫相关理论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实施成效 |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 |
3.1.1 专项扶贫与农业革新发展的开端(1978—2001) |
3.1.2 社会扶贫与我国农业产业扶贫新局面(2002—2011) |
3.1.3 精准扶贫与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2012—至今)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成效 |
3.2.1 挖掘贫困农民增收新业态 |
3.2.2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3.2.3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经验启示 |
4.1 建立并完善农业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
4.1.1 完善市场、社会与政府平台合作机制 |
4.1.2 促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金融扶贫支持机制 |
4.1.3 严格扶贫考核问责激励机制 |
4.2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
4.2.1 加强特色产业品牌建设 |
4.2.2 加强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
4.2.3 提高特色产业科技投入 |
4.3 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 |
4.3.1 培养和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 |
4.3.2 增强农民针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
4.3.3 提高农民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文明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保险 |
2.1.2 农业保险市场 |
2.1.3 农业保险市场主体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前景理论 |
2.2.2 政府行为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表现及其作用 |
3.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
3.1.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
3.1.2 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变化 |
3.2 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表现 |
3.2.1 政府行为目标 |
3.2.2 政府行政决策行为表现 |
3.2.3 政府公共经济行为表现 |
3.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作用 |
3.3.1 实施有效的农业风险治理 |
3.3.2 促进农业保险市场规模扩大 |
3.3.3 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
3.3.4 干预农业保险市场交易 |
3.3.5 依赖政府公共经济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与农业保险机构的行为互动分析 |
4.1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影响 |
4.1.1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规模影响 |
4.1.2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市场行业集中度的影响 |
4.1.3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聚类影响分析 |
4.1.4 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影响过程 |
4.2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的响应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响应的过程 |
4.2.3 农业保险机构对政府行为响应的实证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政府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互动分析 |
5.1 农业生产经营者行为表现及政府行为对其影响 |
5.1.1 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阶段分析 |
5.1.2 农业生产经营者行为表现 |
5.1.3 政府行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影响过程 |
5.2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的响应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响应的过程 |
5.2.3 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政府行为响应的实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分析 |
6.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目标和特征 |
6.1.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目标 |
6.1.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的特征 |
6.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一致性方案设计 |
6.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行为研究 |
6.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3 负激励条件下的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2.4 正负激励条件下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2.5 引入精神奖励的政府行为一致性模型构建 |
6.3 本章小结 |
7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与博弈仿真 |
7.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 |
7.1.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模型假设 |
7.1.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模型构建 |
7.1.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趋势分析 |
7.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演化博弈仿真 |
7.2.1 农业保险机构、农业生产经营者及政府间策略选择模拟仿真 |
7.2.2 参数改变对政府及整体演化路径影响模拟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
8.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和思路 |
8.1.1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原则 |
8.1.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思路 |
8.2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目标 |
8.2.1 提高农业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
8.2.2 保障农业保险市场交易行为稳定 |
8.2.3 促进多种类型农业保险市场发展 |
8.3 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优化的对策 |
8.3.1 构建适宜农业保险发展的宏观环境 |
8.3.2 协调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利益关系 |
8.3.3 提供差别性农业保险产品补贴 |
8.3.4 倡导农业保险市场中科技驱动创新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县域的诠释 |
1.2.2 普惠金融概念界定 |
1.2.3 普惠金融与政策性金融 |
1.2.4 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贡献与不足 |
1.4.1 主要贡献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金融排斥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1.3 低收入与贫困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测度 |
2.2.2 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3 普惠金融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及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
3.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3.1.2 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偏误 |
3.2 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国内外主要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
3.2.2 县域普惠金融指数构建 |
3.3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 |
3.3.1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直接路径 |
3.3.2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间接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域农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县域农村居民金融排斥类型的识别 |
4.1.1 数据来源及调查设计 |
4.1.2 金融排斥类型的识别 |
4.2 县域农村居民金融排斥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4.2.2 基于总体样本的分析 |
4.2.3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的分析 |
4.2.4 基于不同县域层次的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与空间效应 |
5.1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理论模型的推导 |
5.2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 |
5.2.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2.2 内生性检验及分层比较的设计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溢出效应 |
5.3.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5.3.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制检验 |
6.1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
6.2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调节效应 |
6.2.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6.2.2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调节效应分析 |
6.2.3 不同县域层次的分层对比分析 |
6.3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中介效应 |
6.3.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及检验程序 |
6.3.2 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农民增收作用的中介效应分析 |
6.3.3 不同县域层次的分层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与结构 |
三、数据来源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述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简要评述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反贫困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
四、金融扶贫与信贷减贫 |
五、龙头企业 |
六、兼业农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三、要素分配理论 |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五、信贷配给理论 |
第三章 信贷减贫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美国的减贫方式 |
二、韩国的减贫方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减贫经验 |
一、孟加拉的减贫经验 |
二、小额信贷2.0模式 |
第三节 其他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
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减贫经验 |
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 |
第四节 经验总结与评价 |
第四章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进程、成效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基础环境 |
一、信贷减贫的外部环境变迁 |
二、信贷减贫的政策环境变迁 |
第二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实践 |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实施 |
二、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信贷减贫实践 |
一、信贷减贫的政策体系 |
二、信贷减贫的资金支持体系 |
三、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形式 |
第四节 当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情况 |
一、涉农信贷资金分布 |
二、从农村存贷款余额分析资金流出 |
三、信贷资金在扶贫中的作用 |
第五节 新金融形式的补充 |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布局 |
二、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
三、金融科技的作用 |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势发展 |
第六节 我国信贷减贫效应的总结与评价 |
第五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弹性分析 |
第一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间接作用机制 |
一、模型构建 |
二、模型分析 |
三、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户收入关系 |
第二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机制 |
一、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二、非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用机制的关系分析 |
四、信贷发挥作用的配合机制分析 |
第三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弹性分析 |
一、思路和方法 |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基本情况 |
一、数据来源与概况 |
二、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说明 |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二节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及信贷减贫方式分析 |
一、理论分析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农户收入与信贷的关联分析 |
一、概述 |
二、变量统计特征 |
三、模型选择 |
四、模型估计结果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第七章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一节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案例 |
一、菏泽牡丹产业介绍 |
二、信贷对菏泽牡丹产业的作用分析 |
三、信贷支持牡丹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第二节 龙头企业与贫困县携手并进的“镇平模式” |
一、合作背景 |
二、关于“产业+资本”项目运作模式 |
三、以信贷为纽带的收益模式 |
四、正在实施的“想念农场”模式 |
第三节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评价 |
一、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不足 |
二、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作用 |
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 |
三、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效果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 |
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 |
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 |
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蒲江县猕猴桃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农业产业集聚的定义 |
1.4.2 关于农业产业集聚度测度的研究 |
1.4.3 关于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 |
1.4.4 农业产业集聚与经济效应的研究 |
1.4.5 文献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化 |
2.1.2 农业产业集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3 蒲江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
3.1 产业发展规模 |
3.2 产品品牌建设 |
4 蒲江县猕猴桃产业的集聚特征分析 |
4.1 产业集聚测度 |
4.2 集聚度比较分析 |
4.2.1 数据统计 |
4.2.2 蒲江县及全省主要猕猴桃产区的产业集聚度 |
4.3 猕猴桃生产经营组织发展迅速,组织模式多种 |
4.4 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展迅速 |
4.4.1 猕猴桃上游环节 |
4.4.2 猕猴桃中游环节 |
4.4.3 猕猴桃下游环节 |
4.5 专业化程度增强 |
5 蒲江猕猴桃产业集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变量选择 |
5.1.1 变量选择与优化原则 |
5.1.2 指标体系及变量解释 |
5.2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选择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资源禀赋指标 |
5.3.2 产业环境指标 |
5.3.3 外部环境指标 |
5.3.4 竞合互动指标 |
5.4 主成份分析 |
5.4.1 相关系数矩阵及检验 |
5.4.2 提取公因子方差 |
5.4.3 因子成分排序 |
5.4.4 因子分析结果 |
5.5 相关分析 |
5.5.1 研究假说 |
5.5.2 数据描述性分析 |
5.5.3 相关性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建设猕猴桃深加工企业,推动产旅一体化发展 |
6.2.2 加强基地建设 |
6.2.3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创新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 前14,18,37,50企业销售额(2009-2018)单位:万元 |
(9)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中长期预测——基于高斯-牛顿(Gauss-Newton)迭代的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基于理论的文献梳理 |
(一) 中国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变迁的基本文献 |
(二) 中国农户生产行为、生产特征及非农收益的基本文献 |
(三) 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收敛趋势的基础文献 |
三、中长期预测框架、分析 |
(一) 分析框架和思路 |
(二) 数据来源和基本预测 |
1.农业平均生产率增长预测 |
2.农业人口率增长预测 |
3.农业劳动参与率变动预测 |
4.农业经济增长率预测 |
(三) 对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和总结 |
四、总结与政策建议 |
(一) 正确认识城市化是必然的进程与短期实际冲击的对立统一关系 |
(二) 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和农村空心化之间的矛盾 |
(三) 正确认识人口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对农村异质性影响和冲击 |
(四) 正确认识产业政策引导和资本挤出农户的争议 |
(五) 正确认识乡村振兴和深度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
(10)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定义 |
2. 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 地方政府的主观意志干扰 |
2.2 结构调整忽视市场规律 |
2.3 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
3. 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
3.1 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
3.2 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推动乡村振兴 |
3.3 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4.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积极作为 |
4.2 建立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 |
4.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乡镇企业 |
结语 |
四、遵循市场规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 王佳方. 辽宁大学, 2020(07)
- [2]精准扶贫背景下丽水市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金丽丽. 湘潭大学, 2020(0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及其经验启示研究[D]. 任璇.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4]农业保险市场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程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D]. 朱一鸣. 辽宁大学, 2020(01)
- [6]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常玉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蒲江县猕猴桃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D]. 何洪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9]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中长期预测——基于高斯-牛顿(Gauss-Newton)迭代的预测方法[J]. 周泽宇,董志勇.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9)
- [10]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J]. 张青青. 中国地名,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