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激与衰老及相关神经系统疾患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程越[1](2021)在《补脾醒神益智法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TREM2/NF-κb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脾脑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论述认知功能障碍与脾脏的相关性,并采取病证结合方式,建立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探究补脾醒神益智方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梳理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名及病因病机,从脾与脑、脾与认知功能、脾与衰老等多方面论述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密切关系,探究补脾醒神益智法作为防治认知功能障碍治法的优势及补脾醒神益智方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将6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安理申组、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共5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复合因素、病证结合以及海马注射Aβ1-42的方法建立脾虚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即第2、3周进行脾虚模型的建立,第4周进行海马CA1区Aβ1-42注射后进入灌胃治疗阶段,正常组、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治疗期间予0.9%生理盐水灌胃,剩余两组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周期为4周。于灌胃第四周依序开始进行水迷宫适应性训练、定位航行以及空间探索实验,评价不同组别之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最后一次灌胃结束后,禁食24h后麻醉取材,采用HE染色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的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别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表达,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Aβ、NF-κB、TREM2、DAP12、IκB、ERK1/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从炎症反应的角度观察和探讨补脾醒神益智方改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结果:第一部分:理论研究1 通过对古籍中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内容的梳理,其相关病名的描述多以“忘”及“呆”为主,并呈现出一定病情严重程度上的递进关系。2 脾虚是老年人群也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常见证候,脾脏与脑经络相连,气血相通,脾虚则脑髓失养,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因虚致瘀,痰瘀阻窍,从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可从“脾脑相关”理论立论。3 补脾醒神益智法可通过补脾而益气生血,从根本上阻断痰瘀内生,达到益智醒神开窍的作用,是防治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治法。第二部分:实验研究1 大鼠的一般状态结果:在治疗阶段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以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呈现不同程度精神萎靡,毛发粗糙,缺乏光泽,大便溏稀,并伴随出现眯眼及嗜睡等症状,与两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一般状态均有所好转,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大鼠好转程度优于安理申组。2 行为学实验结果2.1 定位航行实验:与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P<0.01),与两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改善(P<0.01),两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2 空间探索实验:与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首次穿越目标区域所需时间明显延长,穿越该区域的次数明显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1),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首次穿越目标区域所需时间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延长(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痴呆大鼠的记忆能力,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首次穿越目标区域所需时间,穿越次数及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均优于模型组。在空间探索实验中,正常组行进轨迹较为简单,并存在多次反复折返探索的行为,痴呆组及脾虚痴呆组整体行进轨迹较杂乱无章,在各象限停留时间较为均衡。3形态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海马区及海马区周围皮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排列稀疏,细胞体积增大,核仁固缩,细胞核染色加深,锥体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出现空泡样变性。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海马区及海马周围皮质神经元数目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但仍低于正常组,细胞形态较为规则,锥体细胞的树突数量与各模型组相比明显上升,空泡变性及细胞的固缩坏死数量减少。4 ELISA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IL-1β、IL-6以及TNF-α表达含量明显上升(P<0.01),且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认知功能障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两模型组相比,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与模型组相比IL-1β、IL-6以及TNF-α表达明显下降(P<0-01),且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对其下调作用更显着。5 RT-PC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NF-κB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IκB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与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IκBmRNA的相对表达量上调,组间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TREM2mRNA、DAP1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与两模型组比较,安理申组及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均可上调TREM2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1),且补脾醒神益智方对二者的上调作用优于安理申组。与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ERK1、ERK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ERK1、ERK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但两治疗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 Western Blot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海马组织中Aβ、NF-κB、ERK1/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IκB、TREM2以及DAP12的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下降(P<0.01),两治疗组与脾虚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Aβ、NF-κB、ERK1/2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IκB、TREM2以及DAP12的mRNA表达含量明显上升(P<0.01)。且补脾醒神益智方组对TREM2的上调以及Aβ的下调幅度高于安理申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脾虚是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关键病机,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产物痰浊、血瘀关系密切。补脾醒神益智法及其方药从“脾脑相关”理论出发,通过补脾益气,促进气血运行,进而充养脑髓,气血调和,醒神开窍,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及广泛应用前景。2 脾虚复合因素造模方法结合Aβ1-42海马注射可成功构建脾虚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出现学习记忆能力减退以及炎症损伤,较为贴切复制了临床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特点。3 补脾醒神益智方可明显改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便溏、毛发粗糙、精神萎靡等脾虚证候表现,同时提高模型大鼠定位巡航以及空间探索能力,恢复其学习记忆能力。4 补脾醒神益智方可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与TREM2/NF-κB信号通路有关,通过上调TREM2及其配体DAP1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NF-κB炎性通路的激活,降低脑组织中Aβ及炎性因子的含量,从而发挥对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赵明[2](2021)在《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基因筛选及龟龄集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及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现代医学对AD的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对痴呆的认识历史悠久,中药复方以其多靶点、多途径、协同增效的特点,发挥对AD的整体治疗作用。龟龄集作为着名的补肾抗衰老名方,具有固补肾气、强身健脑等功效,探索其对AD的治疗作用和潜在作用机制,对中医药防治AD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评价龟龄集治疗AD的临床疗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龟龄集治疗AD的可能机制,为龟龄集治疗AD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实行双盲、双模拟的随机对照试验,一共纳入AD(肾虚髓减证)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龟龄集胶囊+银杏叶片模拟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龟龄集胶囊模拟剂治疗,总疗程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MMSE、ADAS-cog、ADL、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及药物安全性。2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筛选和验证:从GEO数据库获取AD患者基因芯片数据集,从样本来源为脑颞中回组织的GSE132903数据集中筛选差异基因,进一步对差异基因行WGCNA分析,以获取与AD显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运用DAVID数据库对与AD显着相关的DEGs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以提取关键基因。通过样本来源为血液组织的GSE63060数据集中的差异基因与从脑颞中回组织筛选出来的关键基因取交集,以此筛选出AD患者脑血协同表达的关键基因。取服用龟龄集的AD患者的血液样本与非AD对照组血液样本进行比较,验证AD患者血液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龟龄集对这些关键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MMSE总评分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两组MMSE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ADAS-cog总评分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两组ADAS-cog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次要疗效指标:与治疗前比,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量表总分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量表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试验组和对照组ADL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两组ADL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从GSE132903数据集中共筛选出755个DEGs。这些DEGs的WGCNA分析显示绿松石色模块聚集的364个DEGs与AD呈显着负相关。这364个与AD显着相关DEGs的GO富集分析显示,在生物学过程层面,与AD显着相关的DEGs主要涉及细胞器定位的建立、信号释放、突触组织等。在细胞学组件层面,DEGs主要涉及突触前、谷氨酸能突触、细胞前沿等。在分子功能层面,DEGs主要涉及钙调蛋白结合、通道调节器活动、离子通道调节剂活性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DEGs参与的生物通路主要涉及钙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GABA能突触等。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富集程度最高的前20个关键基因为:SYT1、ITSN1、AMPH、DNM3、CLTA、NECAP1、REPS2、GABRG2、GFAP、GABRA1、DNF、ITPR1、ITPR3、ATP2A2、PPP3CB、NRXN1、GAD1、SST、NPY、PPP3CA。AD患者脑血协同表达的关键基因为PPP3CB和ITPR3。3 RT-PCR验证及龟龄集干预后结果:与非AD对照组比,PPP3CB在AD患者血液中显着低表达(P<0.01)。非AD对照组和AD组之间的ITPR3在血液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龟龄集干预后能显着上调AD组血液中PPP3CB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论:龟龄集可以增加轻中度AD(肾虚髓减证)患者的MMSE评分,降低ADAS-cog、ADL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2生信分析及RT-PCR验证结论:PPP3CB在AD患者血清中显着下调,龟龄集可显着上调AD患者中PPP3CB的表达,龟龄集可能通过调节PPP3CB而发挥对AD的治疗作用。
谭亮[3](2021)在《基于自噬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化探讨三七皂苷R1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经在体实验,以载脂蛋白E基因(ApoE-/-)敲除小鼠为动物模型,明确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NR1)通过诱导自噬,调节脂质代谢、介导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并经离体实验,以自噬为切入点,深入探讨NR1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自噬促进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为AS的靶点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1、理论部分:回顾了自噬作为一种调节方式改善AS病变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在介导炎症反应过程中自噬与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相关性;参考NR1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并结合扶正祛邪理论探讨自噬与AS中医病机的关联;为诠释AS的中医治疗原则及基于自噬探讨NR1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化抗AS提供理论依据。2、体内实验:ApoE-/-小鼠高脂饲喂12周建立AS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不作特殊给药;NR1组,每日按25mg/kg行腹腔注射;vehicle组:每日腹腔注射与NR1组等体积的PBS,持续8周。(1)称量小鼠体重;(2)自动生化仪: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3)生化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5)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eosin staining,HE)检测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6)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斑块脂质沉积;(7)天狼猩红染色(Picric Sirius red,PSR)检测斑块胶原纤维含量。(8)免疫荧光法:检测CD68、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actin,α-SMA)。(9)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超微结构;(10)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中p62、LC3Ⅱ/Ⅰ的表达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各因子及其磷酸化水平。3、体外实验:培养巨噬细胞,CCK8法测定细胞生存能力;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AngⅡ模型组、NR1组、Rapa组、3-MA组、3-MA+NR1组。并用LPS、IL-4诱导巨噬细胞向M1、M2分化后给予NR1处理细胞。(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的超微结构;(2)Western blot法:检测p62、LC3Ⅱ/Ⅰ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各因子及其磷酸化水平;(3)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16/32、CD206的表达;(4)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FN-γ、TNF-α、IL-10的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ApoE-/-小鼠高脂饲喂12周后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体重变化:各组小鼠的体重在同时段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脂质代谢指标:治疗前各组小鼠TC、TG、HDL-C、LDL-C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与同组比较,各组小鼠血清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1),HDL-C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相比,NR1组在降低血清TC、TG、LDL-C方面优于空白组和vehicle组(P<0.01)。(3)氧化应激指标: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可显着升高SOD和GSH-PX活性,又可降低MDA含量(P<0.01)。(4)炎症反应指标: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组血清中IL-6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P<0.01)。(5)HE染色: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能明显减少主动脉根部AS斑块面积(P<0.01)。(6)油红O染色: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能明显减少AS斑块内脂质积聚(P<0.01)。(7)PSR染色: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组斑块内弹力膜的胶原纤维明显增厚。(8)免疫荧光检测: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能显着减少AS斑块内的巨噬细胞浸润,同时增加主动脉壁内VSMC的含量。(9)透射电镜: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组自噬体增加,自噬现象明显。(10)Western blot法:与空白组和vehicle组相比,NR1能明显上调LC3Ⅱ/Ⅰ的水平(P<0.01),抑制P62蛋白水平(P<0.01);NR1组p-Akt和p-mTOR表达量均显着减少(P<0.01),而总Akt和总mTOR蛋白表达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体外实验:(1)NR1调控巨噬细胞自噬及表型的关系:(1)CCK8结果:50u M NR1孵育24h时细胞存活率最佳;(2)透射电镜:NR1组与Rapa组中可观察到自噬体增加,其余实验组自噬现象不明显;(3)Western blot法: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LC3Ⅱ/Ⅰ的比值减小(P<0.01),p62蛋白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NR1组p62表达显着降低(P<0.01),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增强(P<0.01),且p62的降解和LC3Ⅰ向LC3Ⅱ的转化与阳性药Rapa组相当(P>0.05)。3-MA组LC3Ⅱ/Ⅰ的比值低下,高表达p62蛋白,3-MA与NR1共处理组,蛋白表达水平与3-MA单独处理组相似,而与NR1组相比,LC3Ⅱ/Ⅰ的比值减小(P<0.01),p62蛋白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Rapa组、NR1组p-Akt和p-mTOR表达量均显着减少(P<0.01),而总Akt和总mTOR蛋白表达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流式细胞术: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D16/32表达显着增加(P<0.01),而CD206的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NR1组CD16/32表达显着减少(P<0.01),CD206表达显着增加(P<0.01),NR1组与Rap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MA组CD16/32和CD206表达与模型组相似(P>0.05);3-MA与NR1共处理时,结果与3-MA单独处理组相似(P>0.05),而与NR1组相比,CD16/32表达显着增加(P<0.01),CD206表达显着减少(P<0.01)。(5)ELISA法: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6、IFN-γ和TNF-α水平显着升高(P<0.01),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NR1组IL-6、IFN-γ和TNF-α水平显着下降(P<0.01),IL-10水平显着上升(P<0.01),且结果与Rapa组相当(P>0.05);3-MA组各炎症因子水平与模型组相似(P>0.05);3-MA与NR1共处理时,结果与3-MA单独处理组相似(P>0.05),而与NR1组相比,IL-6、IFN-γ和TNF-α水平显着升高(P<0.01),IL-10水平下降(P<0.01)。(2)NR1对M1、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我们用LPS及IL-4在体外构建了M1、M2型巨噬细胞进行实验。(1)流式细胞术:LPS诱导后巨噬细胞髙表达CD16/32,低表达CD206,呈M1型,NR1干预后,CD16/32表达降低,CD206表达升高(P<0.01);IL-4诱导后巨噬细胞高表达CD206,低表达CD16/32,呈M2型,NR1给药后,CD206及CD16/3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2)ELISA法:M1型巨噬细胞高表达IL-6、IFN-γ和TNF-α,NR1干预后下降(P<0.01),低表达IL-10,NR1干预后升高(P<0.01);M2型巨噬细胞高表达IL-10,低表达IL-6、IFN-γ和TNF-α,NR1干预后,各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3)Western blot法:对于M1型巨噬细胞,NR1干预后,p62水平表达降低(P<0.01),LC3Ⅱ/Ⅰ比值增高(P<0.01);而对于M2型巨噬细胞,NR1干预前后,自噬相关蛋白p62及LC3均无明显差异(P>0.05)。(4)透射电镜:LPS+NR1组自噬体增加,自噬现象明显;其余三组自噬现象不明显。结论1、NR1改善ApoE-/-小鼠AS病变的效果明确,可以抑制斑块内脂质沉积,影响AS斑块成分,使斑块内弹力膜的胶原纤维增厚,巨噬细胞浸润减少,VSMC增加,抑制斑块形成,促使斑块趋向稳定。2、NR1抗AS的作用与调节脂质代谢、介导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有关。3、NR1具有提高自噬水平的能力,并主要通过促进M1型巨噬细胞自噬使其向M2型转化,在抗AS过程中发挥抗炎作用。4、NR1促进巨噬细胞自噬调控其表型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选择性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汤琪[4](2021)在《基于突触可塑性探讨首乌丸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予以首乌丸灌胃,通过观察其一般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海马CA3区病理形态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BDNF、Trkb、PSD-95、SYN的表达,明确首乌丸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效果及可能机制。2.方法:SPF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首乌丸组、维E组。根据体表换算公式,首乌丸组给予1.08g·kg-1首乌丸混悬液灌胃,维E组给予0.018 g·kg-1维E混悬液灌胃1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首乌丸组、维E组、模型组均给予0.1g·kg-1D-半乳糖头颈部皮下注射,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给药同时进行。六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从行为学角度评价首乌丸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利用HE染色观察首乌丸对D-半乳糖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Trkb、PSD-95、SYN等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明确首乌丸改善学习记忆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检测血清中ALT、AST、BUN、Cr的水平来判断首乌丸对肝肾功能的影响。3.结果:(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游泳潜伏期显着延长(P<0.01)。经首乌丸灌胃干预后,与衰老模型组大鼠相比,首乌丸组的游泳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空间探索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着减少(P<0.01)。首乌丸组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着增加(P<0.01)。(2)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神经元损伤最为严重,首乌丸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排列规则,形态基本正常;细胞凋亡程度下降。(3)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衰老大鼠海马中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经首乌丸干预后,BDNF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模型组大鼠PSD-95、SYN的组化结果表达最少,平均光密度值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而经首乌丸灌胃后,首乌丸组的PSD-95、SYN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组升高(P<0.01);(4)与正常组对比,首乌丸组大鼠的血清ALT、AST、BUN、Cr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首乌丸组大鼠的血清ALT、AST、BUN、Cr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首乌丸6周的给药时长对大鼠的肝肾功能并未产生明显损伤。4.结论:首乌丸可有效改善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提高BDNF、Trkb、PSD-95、SYN等突触可塑性蛋白的表达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党亚敏[5](2021)在《北京社区人群增龄过程中健康评估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索北京社区人群增龄过程中一般健康指标、人体成分、躯体功能、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等健康评估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尿液中8-氧化鸟苷(8-oxoguanosine,8-oxoGsn)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象: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于北京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招募受试者,以60岁为界划分为青中年组与老年组。纳入标准:(1)年龄为25岁及以上;(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急慢性传染性疾病;(2)患有进展性严重疾病;(3)有精神疾患;(4)有酗酒或滥用药物史;(5)存在其他问题不能配合完成调查者。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以下资料收集与指标检测:(1)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值、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并计算腰臀比与身体质量指数;(2)人体成分指标: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检测受试者四肢肌肉质量、躯干肌肉质量、蛋白质质量、去脂体重、骨质质量、脂肪质量、细胞内液量、体脂率;(3)躯体功能指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主力手握力、6米步行速度、5次起坐时间、起立行走试验、闭眼双脚提踵站立等;(4)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检测:利用特定AGEs自发荧光的特性,使用无创台式设备AGE reader(Diagn Optics Technologies BV,Groningen,荷兰)检测前臂内侧皮肤进行AGEs水平的评估;(5)微量元素、重金属检测:利用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使用Oligoscan分光光度计(欧立健(?),卢森堡)定位检测受试者手掌部位皮肤,对机体微量元素与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估;(6)生化指标:检测受试者空腹血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7)氧化应激指标:收取受试者晨尿标本,采用改进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MS)检测尿液中8-oxoGsn的浓度,测定尿液中肌酐(Cre)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结果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6例,其中青中年组68例,老年组38例。1.健康状态评估指标的增龄改变:(1)一般人口学资料:受试者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为93岁,平均年龄为(53±18)岁,男性54例(50.9%),女性52例(49.1%)。老年组中位年龄76(62,82)岁,青中年组中位年龄44(32,47)岁。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高血压人数占比更大[14(36.8%)比7(10.3%)],收缩压值更高[130(120,140)mm Hg比120(110,126)mm H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人体成分: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在去脂体重、躯干肌肉量、四肢肌肉量、细胞内液、蛋白质、骨质质量更低[44.9(37.5,51.1)kg比53.3(42.4,58.5)kg;21.0(17.5,23.9)kg比25(19.8,27.4)kg;20.9(17.6,23.9)kg比24.9(19.8,27.3)kg;21.5(17.8,24.6)kg比26.3(20.9,28.8)kg;9.3(7.7,10.6)kg比11.1(8.9,12.1)kg;3.0(2.6,3.3)kg比3.4(2.9,3.7)kg],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躯体功能指标: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5次起坐时间及起立行走时间更长[7.8(6.9,9.8)s比6.0(5.0,6.8)s];6.7(6.2,7.9)s比5.5(4.9,5.9)s];握力更差[28.0(22.0,35.1)kg比36.6(28.5,49.1)kg];闭眼双脚提踵站立时间更短[3.82(1.11,10)s比10(6.19,10)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AGEs水平更高[(2.44±0.46)比(2.01±0.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结果: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镁含量、汞含量、银含量更高[(31.4±7.2)比(27.7±6.4);(0.013±0.003)比(0.008±0.003);0.011(0.010,0.012)比0.010(0.009~0.011)],而钙含量、钴含量、硒含量、镍含量更低[273.3(219.1,480.0)比457.8(428.5,489.1);0.029(0.027,0.031)比0.031(0.028,0.034);1.44(0.93,1.71)比1.61(1.53,1.68);3.5(3.3,4.0)x10-3比3.8(3.6,4.1)x10-3],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血液生化指标: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高[5.7(5.2,5.9)mmol/L比5.2(4.9,5.5)mmol/L;6.0(5.7,6.2)%比5.7(5.4,5.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尿液中8-oxoGsn、8-oxod Gsn的增龄性变化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相比,老年组尿液中8-oxoGsn/Cre、8-oxod Gsn/Cre更高[1.9(1.4,2.6)umol/mol比1.3(1.0,1.6)umol/mol;1.14(0.72,1.59)umol/mol比0.82(0.65,1.19)umol/mo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按25~39岁、40~54岁、55~69岁、70岁以上分为四个年龄组分析发现,70岁以上组的尿液8-oxoGsn/Cre含量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他组别之间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尿液中8-oxod Gsn/Cre各年龄组间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3.尿液中8-oxoGsn与健康状态评估指标的相关性(1)高血压组尿液中8-oxoGsn/Cre1.88(1.23,2.61)umol/mol高于未患高血压组1.40(1.04,1.76)umol/mo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尿液中8-oxoGsn/Cre与年龄、5次起坐时间、AGEs、空腹血糖、汞含量、铝含量呈正相关(rs=0.443,0.292,0.357,0.205,0.316,0.214,均p<0.05),与躯干肌肉量、四肢总肌肉量、去脂体重、握力、硅含量、锰含量呈负相关(rs=-0.334,-0.333,-0.332,-0.366,-0.246,-0.234,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随着年龄增加,北京社区人群收缩压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皮肤AGEs蓄积程度增加,去脂体重、四肢及躯干肌肉量、细胞内液、蛋白质、骨质减少,握力变差,5次起坐时间延长,闭眼双脚提踵站立时间缩短,镁含量、汞含量、银含量更高,钙含量、钴含量、硒含量、镍含量更低,揭示了北京社区相对健康的人群增龄过程中客观健康评估指标的变化特点。(2)尿液中8-oxoGsn/Cre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再次验证了其作为衰老标志物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尿液中8-oxoGsn/Cre水平升高与肌肉质量减少、躯体功能较差、AGEs蓄积、微量元素下降、重金属含量升高相关,提示尿液中8-oxoGsn可能是潜在的健康状态评估指标。
李艳华[6](2021)在《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干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对DOR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探究,分析其临床症状与心理状况的关系,并观察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治疗肾虚肝郁型DOR患者的临床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医药防治DOR提供理论依据。2.选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CUMS法建立肾虚肝郁型DOR大鼠模型,观察造模过程中大鼠的一般情况及成模后卵巢的功能,总结该模型的制备经验(用药剂量、刺激时间等),为补肾疏肝方后续的药效学实验提供参考。3.观察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肾虚肝郁型DOR模型大鼠卵巢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以Bcl-2/Bax/Caspase信号通路为切入点,从分子角度研究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将96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肾虚肝郁型DO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补肾疏肝方组)48例、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组)48例。中药组给予补肾疏肝方,连续3个月经周期;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在服用中药(方法同中药组)的同时,每天给予五行音乐欣赏,选取五音中的中的角调、羽调随机分配,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指标为中医症状积分,心理测评量表,血清bFSH、bLH、bFSH/bLH,bE2、AMH水平及卵巢AFC的变化,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观察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肾虚肝郁型DOR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2.动物模型制备:将24只动情周期规律的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联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并稍加改进的方法进行造模,刺激因子包括10种:孤笼喂养;潮湿垫料;夹尾刺激1min;0℃冰水游泳5min;禁食24小时;禁水24小时;黑白颠倒(黑暗12h,白昼12h);禁食水24h;45°倾斜鼠笼;异物刺激24h(如硬木棍,碎布片等)。10种刺激随机安排,使大鼠无法预测刺激的发生,每天一次,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片50mg/kg/d灌胃,连续21天。对照组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天,食水、光照充足,安静喂养。实验操作结束后,麻醉、取材。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大鼠的动情周期,实验开始前后分别进行糖水偏嗜度检测及旷场实验,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E2、FSH、LH、5-HT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计算卵巢指数,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以对大鼠模型进行验证,并观察造模后大鼠的卵巢功能。3.实验研究: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联合CUMS并稍加改进的方法建立肾虚肝郁型DOR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西药组(补佳乐),中药(补肾疏肝方)低剂量联合音乐组,中药(补肾疏肝方)中剂量联合音乐组,中药(补肾疏肝方)高剂量联合音乐组;10只正常饲养的大鼠作为空白组。研究补肾疏肝方低、中、高剂量联合五行音乐对大鼠的作用,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行为学检测、动情周期、卵巢HE染色、血清性激素及卵巢组织Bcl-2、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析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临床研究:治疗后,与中药组比较,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在“乳房胀痛,小腹及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积分、抑郁总分及因子分、抑郁自评标准分方面积分明显降低(P<0.05),在“月经周期、月经量、经色暗、有血块、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在“经色暗、有血块”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月经周期、月经量、腰膝酸软、性欲减退、乳房胀痛,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抑郁总分及因子分、抑郁自评标准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中药联合音乐组治疗前后比较,在“月经周期、经色暗、有血块”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月经量、腰膝酸软、性欲减退、乳房胀痛,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积分、抑郁总分及因子分、抑郁自评标准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药组bFSH、bLH均显着降低(P<0.05),bE2、AMH、AFC均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中药联合音乐组bFSH、bFSH/bLH均显着降低(P<0.05),bE2、AMH、AFC均显着升高(P<0.05)。治疗后,与中药组比较,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在bFSH、bLH、bFSH/bLH、bE2、AMH、AFC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动物模型制备:对照组大鼠始终状态良好,被毛光滑,饮食、饮水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毛色晦暗、稀疏、易于脱落,精神萎靡,胆怯易惊,喜弓背、蜷缩或易激惹,活跃度降低,大便稀,饮食、饮水均减少。造模前,两组大鼠体重、动情周期、旷场实验及糖水实验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P<0.05);动情周期出现紊乱,表现为动情周期缩短、延长或无明显周期,紊乱率为83%(P<0.05);中央总路程明显降低(P<0.05);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P<0.05);FSH、LH、5-TH明显升高,E2明显下降(P<0.05);卵巢指数明显降低(P<0.05);卵巢组织皮质增生,髓质萎缩,间质纤维化样变,颗粒细胞排列疏松、紊乱,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及闭锁卵泡增多,成熟卵泡减少。3.实验研究:(1)一般情况,空白组大鼠状态良好,被毛光滑,饮食、饮水正常。用药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联合音乐组体重增长较快,其余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行为学比较,实验开始前,各组大鼠中央总路程、糖水偏嗜度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结束后,模型组中央总路程缩短、糖水偏嗜度下降;用药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中央总路程、糖水偏嗜度无明显差异(P>0.05)。(3)动情周期:实验开始前,各组大鼠动情周期正常;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表现为延长、停滞、无周期;实验第42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P<0.05),其余各组动情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4)卵巢指数:模型组大鼠卵巢指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卵巢指数增高(P<0.05);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三组卵巢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5)血清性激素:模型组大鼠FSH、LH升高明显,E2、5-HT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与西药组FSH、LH均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E2明显升高(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5-HT明显升高(P<0.05)。(6)卵巢HE染色:中药低、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恢复好,间质纤维化及髓质萎缩减轻,颗粒细胞层数有增多趋势,血管分布增多,原始卵泡及成熟卵泡增多,闭锁卵泡减少,以西药组及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较为明显。(7)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分析,中药低、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均可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改善卵巢功能,其中西药组及中药高剂量联合音乐组更明显(P<0.05)。结论1.临床研究:补肾疏肝方和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均可改善患者的月经量、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的症状,都能降低bFSH,升高bE2、AMH、AFC;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在改善患者乳房胀痛、小腹及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症状及抑郁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独补肾疏肝方。2.动物模型制备:对SD雌性大鼠进行50mg/kg/d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联合CUMS法复制肾虚肝郁型DOR大鼠模型是成功的。3.实验研究: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可降低DOR模型大鼠FSH、LH,改善模型大鼠的卵巢功能;可升高5-HT的水平,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造模后的大鼠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增高,推测该造模方法导致大鼠卵巢功能减退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线粒体凋亡途径介导的颗粒细胞的过度凋亡。通过改善线粒体凋亡途径介导颗粒细胞凋亡过程,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颗粒细胞过度凋亡可能是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改善肾虚肝郁型DOR的机制之一。
贾梦莹[7](2021)在《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异常咬合导致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影响口颌功能的颌面部高发病,髁突软骨缺损难以自愈,其退变分子机制不明。力学刺激直接作用软骨,炎症反应广泛参与髁突软骨破坏。细胞焦亡以释放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8为主要特征,参与慢性炎症,而细胞焦亡在TMJOA软骨细胞中的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异常力学刺激下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为TMJOA的靶向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第一部分:(1)临床研究,收集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滑液,根据CBCT或MRI检查分为伴髁突骨质破坏的TMJOA患者组与不伴髁突骨质破坏的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ternal derangement,TMJID)组,分析临床基线资料。(2)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焦亡相关炎性介质IL-1β,IL-18,Caspase-1,NLRP3在两组的表达差异。第二部分:(1)组织水平,通过SD大鼠单侧前牙反牙合(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干预4周,8周,12周,建立TMJOA模型,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软骨形态结构,Micro-CT扫描软骨下骨,Mimics 20.0系统分析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与骨体积比BS/TV,骨小梁厚度Tb.Th及骨小梁个数Tb.N,评价软骨下骨改建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系统评价软骨病损特征。(2)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焦亡经典途径关键分子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在正常组与UAC诱导组颞下颌关节组织的表达及分布,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以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焦亡关键基因及蛋白在UAC诱导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第三部分:(1)分子水平,分离培养SD大鼠软骨细胞,分别采用0 dyn/cm2,4 dyn/cm2,12dyn/cm2,16 dyn/cm2的流体剪切力(Fluid Flow Shear Stress,FFSS)干预软骨细胞1h;采用12 dyn/cm2的FFSS干预软骨细胞1h,2h,4h,通过ELISA技术比较软骨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IL-18,IL-1β的表达差异。(2)通过AO-EB染色比较细胞破膜死亡在各组的表达情况。(3)通过WB技术比较焦亡关键蛋白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在各组的表达差异。结果:第一部分:(1)伴髁突骨质破坏的TMJOA患者与不伴有髁突骨质破坏的TMJID患者好于发中青年女性,均有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功能紊乱症状,TMJOA组功能紊乱人数占比较大。(2)颞下颌关节滑液焦亡相关炎性介质IL-1β,IL-18,Caspase-1,NLRP3的表达比较分析,证明了伴髁突骨质破坏的TMJOA患者IL-1β,IL-18,Caspase-1,NLRP3的浓度较高(P<0.05)。第二部分:(1)UAC可诱导TMJOA样表现,体式显微镜可见软骨形变,随UAC作用时间延长,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病损加重,Micro-CT显示BV/TV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降低,软骨下骨丧失明显,UAC诱导4周出现BS/BV增高(P<0.05),短期骨改建,UAC诱导8周及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Th在UAC诱导12周减小,Tb.N在UAC诱导4周,8周减小(P<0.05)。UAC诱导组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2)免疫组化显示UAC组焦亡关键蛋白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高表达于软骨层,RT-PCR及WB亦检测到UAC诱导组较同时间正常对照组表达高水平的焦亡相关基因及蛋白(P<0.05)。第三部分:(1)ELISA结果表明软骨均接受1h FFSS干预时,4 dyn/cm2,12 dyn/cm2,16 dyn/cm2FFSS干预组较0 dyn/cm2FFSS对照组比较,培养基上清炎性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在12dyn/cm2FFSS作用下,随FFSS干预时间延长,软骨细胞焦亡关键分子表达增高(P<0.05)。(2)AO-EB染色表明随FFSS载荷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破膜死亡细胞数增多。(3)WB显示软骨细胞焦亡关键蛋白IL-1β,IL-18,NLRP3,ASC,Caspase-1,GSDMD的表达也随FFSS载荷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调(P<0.05)。结论:(1)TMJOA患者滑液中可表达高浓度的焦亡相关炎性介质。(2)单侧前牙反牙合可诱导TMJOA病损,焦亡关键蛋白可表达于髁突软骨层,随OA病损程度加重,焦亡关键分子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增加。(3)软骨细胞存在细胞焦亡,随FFSS作用软骨细胞强度及时间的增加,软骨细胞焦亡现象加重。
周静[8](2021)在《党参低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及其润肤霜的研发》文中研究指明党参,作为一种常用的滋补类中草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久用可延年益寿‖的功效,不仅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和食品中,在美容护肤品方面也有应用。目前,党参在美容护肤中常以其提取物的形式被使用,功效成分不明确。而我们团队前期在对党参提取物深入研究中发现其水提醇沉后得到的粗党参低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进一步,纯化后发现党参低聚糖(CPO)是一种功能性菊粉型果聚糖,分子量为318Da,显示出极强的抗氧化活性。考虑到抗氧化和抗衰老的相关性,本论文首先从整体动物、器官、组织、蛋白表达等多层次阐释CPO对D-半乳糖(D-Gal)所致的大鼠衰老的改善作用;其次,通过配方筛选、工艺优化、功效评价研发一种含有CPO的润肤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CPO的抗衰作用及机制研究为了探究CPO对D-Gal所致的SD大鼠衰老的改善作用,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模型组、CPO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连续2周腹腔注射D-Gal 200 mg/kg/d,空白组连续2周每日腹腔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0.9%,w/v)。第三周开始除腹腔注射D-Gal外,CPO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口服给予CPO230、400和700 mg/kg/d,阳性对照组口服给予VE 200 mg/kg/d,模型组和空白组每日口服给予相同量生理盐水(0.9%,w/v),连续4周。最后一次给药24小时后,收集血清和肝脏等样本用于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CPO可有效改善D-Gal所致的SD大鼠的体重增长率、胸腺指数和肝脏指数的降低,缓解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损伤。CPO可以通过提高血清中CAT、GSH-Px和SOD活性以及降低MDA的水平;升高肝脏中SOD和GSH-Px的活性,下调肝细胞内MAPK级联信号转导成分-ERK,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抑制下游信号NF-κB蛋白的活化,阻止血清中炎症因子如TNF-a,IL-6,IL-1β的过度表达;继而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导致的肝组织中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和Bax/Bcl-2的比值,改善D-Gal诱导的ROS产生过剩引发的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凋亡,缓解肝功能损伤,继而延缓衰老。这为开发CPO相关的保健、医疗、美容等方面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2)CPO润肤霜的制备为了制备一款以CPO为主要功效成分的润肤霜,本研究首先依据乳化类化妆品配方组成6大体系确定配方辅料,再通过理化指标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相结合对润肤霜增稠剂(卡波姆和羟乙基纤维素)用量、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用量及制备工艺(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和乳化速度)条件进行优选。研究结果显示,当润肤霜配方中卡波姆用量为0.6%、羟乙基纤维素用量为1.0%和甘油硬脂酸酯用量为3.0%;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75℃、乳化速度120 r·min-1和乳化时间20 min时,润肤霜理化性质稳定,感官评分最高。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含CPO的润肤霜外观光亮度,涂抹阶段的铺展性、水润度、厚重感、吸收度,涂抹后的粘度、亮度、滑溜度、厚重感、吸收度、潮润感保持度都较好。(3)CPO润肤霜的功效及卫生学评价受试者每天涂抹等量自制的润肤霜8周,采用CBS皮肤分析系统客观评估实验期间皮肤油分、色素、弹性蛋白、胶原蛋白和水分状态;同时,使用自我评估问卷由受试者主观评估皮肤吸收、紧致感、肤色和水分状态;以此评价使用CPO润肤霜56天后对皮肤的改善效果。依据《润肤霜膏》QB/T 1857-2013中的卫生学指标对自制润肤霜中的微生物、重金属进行检测,考察其是否达标。结果表明,CPO润肤霜具有保持皮肤水润,改善皮肤暗沉,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从皮肤油分、色素、弹性蛋白、胶原蛋白和皮肤真皮层水分的测定数据结果可以证明这一点。微生物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群菌、铜绿假单胞菌、霉菌,酵母菌及菌落总数均在限定范围内,重金属汞、砷、铅、镉含量也未超标。说明制备的CPO润肤霜具有有效改善皮肤状态的作用,且卫生学符合产品要求。本论文基于CPO的抗衰老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一步研制了具保湿、抗皱作用的CPO润肤霜,通过功效及卫生学评价指标结果也证明该产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吴奇,王顺和,程霄,向玥,陈粼波,汪子玲,肖含先之,姜蓉,王璐,王亚平[9](2020)在《神经干细胞衰老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D-半乳糖(D-gal)诱导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衰老模型,探讨NSCs衰老与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取新生C57BL/6J小鼠全脑,分离、鉴定NSCs,培养至第3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衰老组。对照组细胞在NSCs培养基中常规培养48 h,衰老组细胞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D-gal(终浓度为10 g/L)。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NSCs增殖活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阳性神经球百分率;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酶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Western boltting检测NSCs中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 Real-time PCR检测GCLC和GCLM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NSCs增殖活力明显下降,锥虫蓝染色显示,NSCs存活率下降明显,SA-β-gal染色阳性神经球百分率显着上升,SOD活性与CAT活性均显着降低,MDA含量显着升高,NSCs中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和HO-1表达水平显着下调,通路相关GCLC和GCLM基因表达下调。结论采用D-gal可以构建NSCs体外衰老模型,其氧化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有关。
张薇薇[10](2020)在《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血液标志物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血管损伤和神经退行相关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研究背景近来许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可能会增加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的风险,但是很少有生物标志物可以区分诊断T2-DM合并认知障碍和单纯认知障碍。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一些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炎症和血管损伤有关的细胞因子,并探究是否存在一组特殊的细胞因子来区分T2-DM合并认知障碍和认知障碍。研究目的通过细胞因子分析探讨认知障碍与T2-DM合并认知障碍的关系及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和社区群体进行。我们招募了 264名老年患者,所有参与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进行了认知水平的检测。所有病人的血液样本收集后分离血浆和血清并储存于-80℃直到检测使用。八种细胞因子: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1,CHI3L1/YKL-4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RGN),胶质细胞相关蛋白S100B,细胞间黏附因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血管内皮素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 β 淀粉样蛋白 40(Amyloid beta protein 40,Aβ40)、β 淀粉样蛋白 42(Amyloid beta protein 42,Aβ 42)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使用Luminex多重测定法测定。研究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或T2-DM组相比,在认知障碍和T2-DM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血浆中,Aβ 40的值比较高,但是A β 42/40比值相对较低;相较于健康对照组,认知障碍的患者表现出明显升高的YKL-40水平,T2-DM合并认知障碍患者PRGN水平下降,T2-DM患者OPN明显下降,认知障碍或T2-DM合并认知障碍患者IL-6水平升高。有趣的是,与认知障碍相比,在T2-DM中VEGF和S100B水平上升,T2-DM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中NSE水平明显低于T2-DM或认知障碍。研究结论Aβ 42,A β 40和A β42/40比率无法区分T2-DM合并认知障碍和认知障碍。某些血管损伤和神经退行相关细胞因子(YKL-40、NSE、VEGF)在T2-DM合并认知障碍与单纯认知障碍的鉴别中表现良好。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建立更精确的诊断体系并有助于建立个体化的诊疗方案。第二部分:血清炎症因子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研究背景认知能力下降与糖尿病及其进展密切相关。然而,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往往被忽视和漏诊,导致成千上万的糖尿病患者记忆恶化。因此,针对糖尿病相关的大脑功能损害,探索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最典型的痴呆,AD患者的大脑中存在复杂的慢性炎症反应。这些免疫相关细胞,如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围绕A β斑块周围发生聚集并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并进一步激活神经炎症和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神经和血管损伤的标志物在糖尿病和认知障碍中表达有显着差别,而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在二者中表达类似,提示炎症可能是联系糖尿病和认知障碍的桥梁。然而,很少有研究评估认知能力和一系列慢性炎症标志物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多种标志物可以提供更有效的诊断、更准确的预后评估并对未来治疗提供靶点,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可能与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相关的血清炎症因子,评估它们与认知障碍发病及进展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中血清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变化规律。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和社区进行。我们招募了 120名老年患者,所有参与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收集了 40例没有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的血液样本,40例伴有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血液标本,40例健康对照受试者血液标本。进行血清不同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 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检测,以及上述炎症标志物和β-分泌酶(Beta-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BACE1)的表达与简易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的相关性检测。研究结果1.血清不同炎症标志物水平:伴有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与无认知障碍的T2-DM 患者相比,血清 IL-6、IL-8、IL-12、L-1 β 和 TNF-a 水平升高(p<0.05)。总体而言,T2-DM和伴有认知障碍的T2-DM的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血清促炎标志物 IL-6、IL-8、IL-12、IL-1 β 和 TNF-α 水平升高(p<0.05)。此外,T2-DM、伴有认知障碍的T2-DM组实验组与健康组相比,血清IL-10水平降低(p<0.05)。2.炎症标志物和BACE1的表达与简易精神量表(MMSE)的相关性研究:伴有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与无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相比,血清中IL-6、IL-8、IL-12、IL-1 β、TNF-α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不同组患者MMSE评分和血清多种炎症标志物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例如IL-1 β(r=-0.45,P≤0.01)、IL-12(r=-0.30,P≤0.01)、TNF-α(r=-0.39,P≤0.01)、IL-6(r=-0.39,P≤0.01)、IL-8(r=-0.37,P≤0.01),除 IL-10(r=0.35,P≤0.01)之外。不同组患者中BACE1的表达与不同炎症标志物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如IL-1 β(r=0.24,P≤0.05)、IL-12(r=0.19,P≤0.05)、TNF-a(r=0.21,P≤0.05)、IL-6(r=0.24,P≤0.05)。不同组患者中BACE1的表达与IL-8(r=0.1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L-10(r=-0.29,P≤0.01)呈负相关。研究结论合并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与无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及健康组相比,血清炎症反应水平及BACE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外周血BACE1蛋白含量的升高与认知障碍患者和T2-DM之间具有相关性,MMSE评分与疾病进展相关。在所有健康受试者、T2-DM及合并认知障碍的T2-DM的患者中,MMSE评分水平与BACE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基于本研究的结果,血清炎症反应的改变可能引发BACE1表达异常,二者联合起来是T2-DM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血浆BACE1的表达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研究背景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是 2 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下降的速度是非2型糖尿病人的2倍。鉴于临床还缺少有效治疗认知障碍,特别是重度认知障碍的手段,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认知障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研究发现β-分泌酶(Beta-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BACE1)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的重要的风险因素,同时基于血浆BACE1能够很精确的反映脑内病理以及认知情况,而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炎症水平的升高与BACE1的表达呈正相关,那么BACE1是否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同样升高表达并促进糖尿病相关的认知障碍发生?这些问题还尚待研究。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BACE1变化及其参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认知障碍发生的可能。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和社区群体进行。我们招募了 264名老年受试者,所有参与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包括年龄匹配的57名健康对照、56名单纯T2-DM、69名单纯认知障碍和82名T2-DM合并认知障碍的血液标本,进行BACE1浓度水平测定和BACE1对含有瑞典突变位点的淀粉样蛋白前体(APPsw)酶活性水平测定,同时对受试者进行认知量表评估测试。研究结果1.T2-DM以及T2-DM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血浆中BACE1蛋白水平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免疫沉淀与免疫印迹结合法检测到BACE1蛋白在T2-DM、认知障碍以及T2-DM合并认知障碍人群中相比较于正常人群组显着增高。2.T2-DM以及T2-DM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血浆中BACE1酶活性的研究:荧光能量转移法检测到与健康人群相比,T2-DM、认知障碍以及T2-DM合并认知障碍人群中BACE1对APPsw底物的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同时,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外周血中的生物标志物BACE1蛋白水平与认知能力[根据简易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定呈明显的负相关性,相一致的是外周血BACE1酶活性和病人认知水平同样呈现负相关。研究结论合并认知障碍的T2-DM患者血浆BACE1表达与酶活性显着增加,提示BACE1可能不仅与认知障碍风险相关,还可能参与到T2-DM相关的认知障碍发生。在T2-DM中异常升高的BACE1可能是导致其认知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因此,BACE1的升高,也应被视为预测T2DM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
二、应激与衰老及相关神经系统疾患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激与衰老及相关神经系统疾患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补脾醒神益智法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TREM2/NF-κb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从脾论治认知功能障碍中医相关理论探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补脾醒神益智方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补脾醒神益智方对Aβ诱导的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形态学及血清IL-1β、IL-6以及TNF-α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补脾醒神益智方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脑组织的TREM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防治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基因筛选及龟龄集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从五脏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治疗 |
1 古籍中有关AD的认识 |
2 人以五脏为本 |
3 阿尔茨海默病本虚于五脏 |
4 阿尔茨海默病标实与五脏的关系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生物信息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展 |
1 阿尔茨海默病与基因组学 |
2 阿尔茨海默病与蛋白质组学 |
3 阿尔茨海默病与代谢组学 |
4 阿尔茨海默病与药物靶点预测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 |
3 试验方法 |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 |
1 纳入病例情况 |
2 基线资料分析 |
3 治疗后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AD关键基因筛选验证及龟龄集干预作用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筛选AD关键基因 |
2 RT-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
3 技术路线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AD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 DEGs的WGCNA分析 |
3 DEGs的GO分析和KEGG分析 |
4 PPI网络构建及关键基因筛选 |
5 AD脑-血共表达关键基因 |
6 关键基因在验证数据集中的表达情况 |
7 关键基因的疾病预测能力 |
8 PCR检测关键基因 |
9 PCR检测龟龄集干预前后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三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基于自噬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化探讨三七皂苷R1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1.1 自噬概述 |
1.2 巨噬细胞自噬参与AS脂质氧化修饰过程 |
1.3 自噬调节巨噬细胞表型极化参与AS炎症反应过程 |
1.4 促进自噬改善AS的药物研究 |
1.5 从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探讨自噬对AS的作用 |
2 三七皂苷R1在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
2.2 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
2.3 延缓血管衰老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体内实验:NR1促进自噬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给药方法 |
2.3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4 血液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 |
2.5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病理学检测 |
2.6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7 Western blot法 |
2.8 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实验小鼠体重比较 |
3.2 NR1对ApoE-/-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
3.3 NR1对ApoE-/-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3.4 NR1对ApoE-/-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
3.5 NR1对AS斑块面积的影响 |
3.6 天狼猩红胶原染色 |
3.7 免疫荧光检测 |
3.8 NR1对自噬标志蛋白p62、LC3Ⅱ/Ⅰ表达的影响 |
3.9 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超微结构 |
3.10 NR1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4 讨论 |
4.1 NR1参与调节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
4.2 NR1对AS斑块的影响 |
4.3 NR1对自噬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体外实验:三七皂苷R1通过自噬促进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 型转换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配制 |
2.2 巨噬细胞复苏、传代及冻存 |
2.3 CCK8试验 |
2.4 实验分组 |
2.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6 Western blot法 |
2.7 ELISA检测炎症因子 |
2.8 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 |
2.9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NR1对RAW264.7增值活性的影响 |
3.2 NR1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自噬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透射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自噬的超微结构 |
3.4 自噬水平对NR1调控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
3.5 自噬对NR1调控M1、M2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
3.6 NR1对巨噬细胞PI3k/Akt/mTOR的影响 |
3.7 NR1对M1、M2自噬标志蛋白的影响 |
3.8 透射电镜下观察NR1对M1、M2自噬的影响 |
3.9 NR1对M1、M2表型标志物的影响 |
3.10 NR1对M1、M2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研究结论 |
2.创新性 |
2.1 创新NR1的药理机制 |
2.2 创新AS的防治策略 |
3.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1.文献综述: 三七皂苷R1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基于突触可塑性探讨首乌丸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理论探讨 |
1.1 古今医家对衰老性学习记忆减退的认识 |
1.2 衰老性学习记忆减退的根本病机是肝肾阴虚、脑髓失养 |
1.3 首乌丸的源流及方解 |
实验一 首乌丸对衰老大鼠一般情况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二 首乌丸对衰老大鼠海马组织病理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实验三 首乌丸改善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实验四 首乌丸对实验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结论 |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脑衰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北京社区人群增龄过程中健康评估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北京社区人群增龄过程中健康评估指标变化特点的初步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北京社区人群增龄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与健康评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氧化应激标志物在健康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
个人简历 |
(6)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干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西医学对DOR的研究进展 |
2 中医学对DOR的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在DO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1 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概述 |
2 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蛋白与DOR |
3 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途径与DOR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研究进展 |
1 音乐疗法发展概况 |
2 中医基础理论与音乐疗法 |
3 五行音乐 |
4 五行音乐疗法的作用机制 |
5 五行音乐疗法的应用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引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肾虚肝郁型DOR患者的临床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DOR模型大鼠卵巢功能与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异常咬合导致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TMJOA患者与TMJID患者颞下颌关节滑液焦亡相关炎性介质的表达研究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大鼠TMJOA组织的表达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材料 |
1.2 研究内容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流体剪切力干预对软骨细胞焦亡的作用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靶向NLRP3炎性小体治疗炎症疾病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8)党参低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及其润肤霜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
1.1.1 抗衰老的中药 |
1.1.2 中药抗衰老作用机制 |
1.2 党参的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 |
1.2.1 党参的延年益寿本草研究 |
1.2.2 党参抗衰老作用的现代研究 |
1.2.3 本课题组前期对党参不同部分的抗氧化研究概述 |
1.2.4 本论文提出研究党参低聚糖抗衰老功效的依据 |
1.3 中药相关的化妆品研究进展 |
1.3.1 中药化妆品的本草挖掘 |
1.3.2 中药化妆品的现代研究 |
1.3.3 党参相关化妆品的研究 |
1.3.4 本论文提出开发党参低聚糖化妆品的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党参低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主要试剂的制备 |
2.3.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案 |
2.3.3 体重和器官指数测定 |
2.3.4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2.3.5 血清和肝脏中活性氧指数的测定 |
2.3.6 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测定 |
2.3.7 肝脏中caspase-3和caspase-9 蛋白测定 |
2.3.8 Western Blot分析 |
2.3.9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PO的表征 |
2.4.2 CPO对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2.4.3 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
2.4.4 CPO对血清和肝脏中活性氧指数的影响 |
2.4.5 CPO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2.4.6 CP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7 CPO对肝脏中MAPKs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8 CPO对肝脏中NF-?B蛋白表达的影响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党参低聚糖润肤霜的研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润肤霜配方及工艺优选 |
3.3.2 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确定 |
3.4.2 制备工艺的确定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党参低聚糖润肤霜功效及卫生学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受试者入选与排除标准 |
4.3.2 受试者分组 |
4.3.3 功效性指标测定 |
4.3.4 卫生学指标测定 |
4.3.5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功效性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
4.4.2 卫生学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神经干细胞衰老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1.实验动物 |
2.主要试剂 |
3.NSCs分离、提取、鉴定及培养 |
4.NSCs体外衰老模型的构建与增殖能力检测 |
5.SA-β-gal染色计算阳性神经球百分率 |
6.锥虫蓝染色检测衰老NSCs存活率 |
7.NSCs培养液中SOD、CAT及MDA含量检测 |
8.NSCs中Nrf2、HO-1蛋白表达检测 |
9.Real-time PCR检测GCLC和GCLM基因表达 |
10.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NSCs表达特异性Nestin蛋白 |
2.衰老NSCs体外增殖受抑制 |
3.衰老染色阳性的神经球百分率增高 |
4.衰老NSCs细胞存活率降低 |
5.衰老NSCs抗氧化能力降低 |
6.衰老NSCs的Nrf2和HO-1蛋白表达下调 |
7.衰老NSCs的GCLC和GCLM基因表达下调 |
讨论 |
(10)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血液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综述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血管损伤和神经退行相关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清炎症因子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血浆BACE1的表达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关联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全文小结 |
第五部分 实验室检测流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Manuscript 1 Published on: Journal of Alzheimorrs DisBaso |
Manuscript 2 Connection between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 |
四、应激与衰老及相关神经系统疾患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脾醒神益智法对脾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TREM2/NF-κb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D]. 程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基因筛选及龟龄集干预作用的研究[D]. 赵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自噬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化探讨三七皂苷R1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D]. 谭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突触可塑性探讨首乌丸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D]. 汤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北京社区人群增龄过程中健康评估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 党亚敏. 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2021(01)
- [6]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干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李艳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NLRP3/Caspase-1焦亡经典途径在异常咬合导致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D]. 贾梦莹.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8]党参低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及其润肤霜的研发[D]. 周静. 兰州大学, 2021(09)
- [9]神经干细胞衰老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的关系[J]. 吴奇,王顺和,程霄,向玥,陈粼波,汪子玲,肖含先之,姜蓉,王璐,王亚平. 解剖学报, 2020(06)
- [10]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血液标志物的临床研究[D]. 张薇薇. 山东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