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机构与文学研究的“专业化”

文学机构与文学研究的“专业化”

一、文学机构与文学研究的“专业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楠楠[1](2021)在《南帆关系主义文论研究》文中提出

汪琬琦[2](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认为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樊芳芳[3](2020)在《论陈为人的传记文学创作》文中指出山西作家陈为人曾是山西省作协机关的一员,他在2001年退休以后复归文坛,进行传记文学创作,着有《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山西文坛十张脸谱》等十多部传记作品。本文将陈为人的传记文学创作作为新世纪以来传记文学创作的个案,考察陈为人传记文学创作的特点与成就,主要分为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围绕传记的三个要素考察陈为人传记中的人物刻画,分为三部分。首先,概括陈为人传记中的传主形象类型以及人物刻画的特点与方法;其次,传记主要采用历史方法和心理方法,对传主的命运和人格进行解释;最后,以赵树理传和赵瑜传两部传记为例,分析陈为人的传记对传主作品的呈现,发掘作家传记对研究传主本人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第二章主要联系中国当代文学史与文学生产方式,探析陈为人作家传记的主题内涵。第一,传记描述了中国文坛宗派关系的生成与演进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文人本身和对文学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二,陈为人在传记中思考体制与作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五十到七十年代,受当代文学体制规约,作家们的身份要求发生变化,而且需要通过思想改造来完成身份的转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们在思想改造过程中的心态变化。第三,重点分析了唐达成传对当代文坛图景的描摹与展示。第三章主要探析陈为人在传记材料采择中的史学性追求。具体表现为传记写作中口述史学方法的采用以及对传记史料严谨考证两个方面。另外,陈为人在材料的利用过程中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了传记家对知识分子本身的反思以及对现实人生的追问。

杨坤[4](2020)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文中指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的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在1954-1966年期间,文学运动与文艺思潮的发生发展与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以作家协会为载体的统一的文学体制的建立,对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上海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前沿阵地,对于新中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在成立后直到1966年,在培养文学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积极组织作家学习领会党的文艺政策和文艺路线,开展文艺批评,并不断加强对作家文艺创作的指导,推动加强上海文学队伍深入工农兵生活一线,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断培养青年作家,增强文学队伍的后备力量。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领导下,上海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文学和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研究,进而讨论其工作成效和不足之处,分析其对上海文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文艺方针的学习和贯彻、对作家群体的管理和领导、对文艺创作的指导和把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研究分析,以期为今后新时代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文艺创作指导提供借鉴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林俊敏[5](2019)在《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吴夏平[6](2017)在《“制度与文学”研究的成就、困境及出路》文中研究表明三十余年来,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范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学术格局,推进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其学术渊源,根植于西方文学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学术传统的贯通融合,是中西文化交汇在学术中的体现。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比如未能对"与"的含义进行充分理解和发掘,过于重视文学外部研究因而不能很好地解决文学内部的审美问题,制度与文学关系史的梳理偏于简单化和直接化,研究中过于依赖数字检索因而造成知识性错误等等。有鉴于此,未来研究不仅要反思中国文学与西方文艺理论之间的适应性问题,更应重新思考制度起源,并由此建构新的研究理论和学术方法,在跨学科研究中尽可能避免知识性错误以及"伪考据""伪学术"等现象。

赵普光[7](2017)在《文学机构的恢复与重塑——80年代文学制度研究之一》文中指出重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制度,亟须重组的是文学机构。而这其中,首当其冲要恢复的是文联与作协。文联和作协的最高层是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下面又根据各省市地区的建制,建立不同级别并存在隶属关系的各级文联与作协。这两个层级化的机构是整个文学组织化体系的核心。有了此机构,所有的作家会以不同的级别而成为一层层的文学干部,从而处于文学制度的整合当中。这亦是整个文学制度得以运作的关键,正是这种层级化的安排,文学创作的动员与组织才成为可能。

宋蕊佳[8](2016)在《自由与规范:网络文学制度探究》文中指出文学制度的建构问题已为当下学界广泛关注。作为社会化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文学艺术与生俱来地与相应的制度体系相伴而生。文学制度是一个客观存在物,是规约文学生产的规范体系,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某种规范。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学以其自由性对文学制度规范发起了冲击,不仅从业者、创作者与文本创作量都已蔚为壮观,其“狂欢化”的书写被看作是对文学惯例的极大消解。网络文学的商业化与产业化极具成熟,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但目前国家机构对网络文化管理较为滞后,民间网络文学组织存在缺陷,网络文学市场运营机制有所失衡,如此等等。如何建构网络文学制度,以制度规范和促进网络文学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网络文学生产的低门槛和草根化,网络文学话语空间的驳杂与多元,网络传播的自发与迅捷等,给网络文学制度的建构带来诸多挑战。本文以文学社会学为主要理论资源,对文学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学理分析。“自由的网络文学”与“硬制度”存有与生俱来的悖论,但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在对审美自由与制度规范这一悖论问题进行重识后,本文阐述了网络文学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积极功能。文学制度对网络文学活动不仅有规范作用,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亦具有积极作用:如文学网站对网络作家提供相应的体制保障;文学评奖制度激励作家创作出兼具文学价值与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文艺政策对文艺创作的引导等。建构网络文学制度首先要确立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原则与目的: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保障创作量与文学的深层价值,实现网络文学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的统一。法律、行政与经济为主要建构方式。在现实维度方面,法律上既要版权立法又要文艺立法;网络文学市场需要以人性化服务为旨归;文学网站要担负起责任监管的重任;要进一步优化网络文学从业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网络文学制度需要吸纳传统制度的精髓,紧密结合网络文学的发展实践。既不能故步自封,亦不能过于激进。

徐玉松[9](2016)在《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它宣喻党的文学方针政策,统一文学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建构或调整文学体制,规定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论方法,制定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活动框架,规划了当代文学生产的方向。范式(paradigm)理论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提出,已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本文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文学范式是文学观、文学体制和文学范例的总和,指特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文学工作者所一致遵循的文学观念、理论原则、制度规范、话语类型和应用范例。本文认为:在共和国初期三十余年的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文代会的召开是构建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仪式,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当代文学的前四次文代会构建了三种形态的文学范式。第一次、第二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1949-1956)。在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这段期间,新生的国家展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想象,按照苏联模式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经验,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方向,整合文学共同体,达成反映论文学观共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初步建立高度集中和组织化的文学体制,并以解放区文学为范例,工农兵美学由此崛起。第三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1956-1976)。1956年,国家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由文学战线的斗争、摇摆,迟至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的召开,才完成文学范式的革命,由“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由于国内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直到“文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才走向常规文学阶段,工具论文学观成了共同信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立了专制化的文学体制,“样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范例。第四次文代会构建了“新时期”文学范式(1976-1985)。随着专制文学时代的结束,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得到重新认识,审美论文学观得以确立,文学体制日渐松动,文学创作和批评获得了相对独立性,文学题材、文学方法、人物类型等禁区被打破,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西方文学理论方法的引进并行不悖,文学范例日趋多元化,文学逐渐回归到自身的发展轨道。中国当代文学三种范式在文学观、文学体制、文学范例上存在明显差异,却又在文学资源、思想逻辑和活动框架上呈现了连续性。因为文学体制改革,1985年后,垄断地位的、统一的文学范式解体。不过,文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的文学知识、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形成新的文学共同体,从而产生新的文学范式。

陈卫炉[10](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二、文学机构与文学研究的“专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机构与文学研究的“专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困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组织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一、刊物形式混乱
        二、稿件质量堪忧
        三、改革之路
    第三节 文学活动
        一、会议例行公事
        二、比赛意义重大
        三、采风流于形式
        四、培训资源匮乏
        五、其他文学活动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第一节 生产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第二节 流通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第三节 评介
        一、评论的困境
        二、奖项的失衡
    第四节 接受
        一、读者的缺席
        二、与市场博弈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一、体制迷梦
        二、文学工人
        三、外部认同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一、作协体制探析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一、扩大经费来源
        二、细化会员管理
        三、开放资源系统
        四、强化服务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3)论陈为人的传记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传主刻画与作品呈现
    1.1 传主形象刻画
    1.2 传主人格解释
    1.3 传主作品呈现
第二章 文坛聚焦与体制批判
    2.1 宗派关系中的作家
    2.2 体制与作家
    2.3 唐达成传:文坛图景的多重展示
第三章 传材选取与问题意识
    3.1 追求史学品格
    3.2 凸显问题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背景
        一、文艺政策环境
        二、组织机构变化
        三、文学队伍整合
    第二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及变迁
        一、机构成立及历史沿革
        二、作家队伍的地域组成
第二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主要工作
    第一节 文艺政策与理论的贯彻落实
        一、文艺政策的贯彻
        二、文艺批评的开展
        三、文学作品的研讨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规划与落实
        一、制定文学创作计划
        二、题材与主题的考虑
        三、文学期刊的指导性
    第三节 文学队伍的培养与发展
        一、推动作家深入生活
        二、鼓励业余作家创作
        三、扩大青年作家队伍
第三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成效与不足
    第一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成效
        一、文学事业的迅速发展
        二、作家群体的有力保障
        三、文学创作的不断繁荣
    第二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不足
        一、文艺政策执行的片面
        二、具体创作指导的薄弱
        三、专业作家队伍的弱化
结语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的经验与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自由与规范:网络文学制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自由品格与文学制度新面向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网络文学的繁兴
        (一)互联网语境下的文学新样态
        (二)网络文学的市场化、产业化
    二、网络文学自由品格的主要向度
        (一)网络文学生产的草根化与低门槛
        (二)网络文学话语空间的驳杂与多元
        (三)网络文学传播的自发与迅捷
    三、网络文学制度遭遇的困境
        (一)国家机构对网络文化管理的滞后
        (二)民间网络文学组织存在缺陷
        (三)网络文学市场运营机制的失衡
第二章 网络文学制度的学理分析
    一、“文学制度”作为一种悖论性的存在
        (一)“文学制度”等相关概念剖析
        (二)网络文学制度悖论之表征
    二、网络文学制度的积极功能
        (一)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合理性
        (二)网络文学制度的保护、激励、引导等作用
第三章 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实践探索
    一、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原则与目的
        (一)满足网络文学各层级阅读主体的需求
        (二)兼顾网络文学创作量与文学深层价值
        (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主要方式
        (一)法律方式: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立身之本
        (二)行政方式: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重要依靠
        (三)经济方式: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调节手段
    三、网络文学制度建构的现实维度
        (一)由网络版权保护到文艺立法
        (二)人性化服务:创新网络文学市场制度的旨归
        (三)责任监管:文学网站制度建设的“重镇”
        (四)理性介入:网络技术的管控
        (五)风险规避:优化网络文学从业者的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文代会研究现状
        二、当代文学范式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范式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二、范式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文学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研究思路、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
    第一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塑
        一、文学观的统一
        二、文学体制的建构
        三、文学范例的塑造
    第二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态
        一、重新认识当代文学史分期
        二、当代文学范式的延宕特征
        三、当代文学范式的三种形态
    第三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革命
        一、革命的原因:反常现象和危机
        二、革命的表征:文代会的召开
        三、革命的完成:嬗变与进步
第二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想象:国家文学的设计
        一、建国前的文学观论争
        二、反映论文学观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倡
        四、文学共同体的构成
    第二节 新体制:文学体制的初建
        一、文学机构的建立
        二、文学期刊的管理
        三、文学批评的法则
    第三节 新美学:工农兵文学的崛起
        一、工农兵文学的范例培植
        二、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编码
        三、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道路:社会主义文学道路的探索
        一、工具论文学观的形成
        二、走向常规文学的曲折历程
        三、工农兵创作主体的涌现
    第二节 新机制:文学体制的专制化
        一、文学机构的专制
        二、文学期刊的专制
        三、文学批评的专制
    第三节 新风格:样板文学的突起
        一、样板文学的范例变迁
        二、样板文学的话语编码
        三、样板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四章“新时期”文学范式
    第一节 新认识:改革时期的文学想象
        一、文学思潮解放的潮汐
        二、审美论文学观的形成
        三、革命现实主义的提倡
        四、文学共同体的分裂
    第二节 新状态:文学体制的重建
        一、文学机构的民主管理
        二、文学期刊的自主管理
        三、文学批评的审美转换
    第三节 新征程:走向多元的新时期文学
        一、新时期文学的多元范例
        二、新时期文学的话语原则
        三、新时期文学的话语类型
第五章 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辨识
    第一节 范式的边界与阻抗
        一、范式的边界
        二、短暂的反复
        三、主流与支流
    第二节 范式的断裂与承续
        一、范式的区隔
        二、范式的承续
        三、革命与进步
    第三节 范式的解体与新生
        一、解体的原因
        二、危机的呈现
        三、范式的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5.1 忆苦思甜
    5.2 劳动光荣
    5.3 技术革新
    5.4 接班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6.1 老工人
    6.2 新女工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7.1 “车间文学”模式
    7.2 新闻化模式
    7.3 正剧化模式
    7.4 二元对立模式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文学机构与文学研究的“专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帆关系主义文论研究[D]. 胡楠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3]论陈为人的传记文学创作[D]. 樊芳芳. 山西大学, 2020(12)
  • [4]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D]. 杨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网络小说的生产机制研究[D]. 林俊敏. 暨南大学, 2019
  • [6]“制度与文学”研究的成就、困境及出路[J]. 吴夏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7]文学机构的恢复与重塑——80年代文学制度研究之一[J]. 赵普光.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7(01)
  • [8]自由与规范:网络文学制度探究[D]. 宋蕊佳. 沈阳师范大学, 2016(10)
  • [9]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D]. 徐玉松. 苏州大学, 2016(08)
  • [10]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文学机构与文学研究的“专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