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新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黄嘉瑜[1](2020)在《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向东转移,全球利益格局持续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经过改革开放后持续多年发展,中国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了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崛起的典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方面越来越被世界关注。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赢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中国在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全新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周边甚至是全球众多国家。在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中国在区域内快速崛起的事实,着重研究‘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这一重大问题。首先,本文在理论上对相关概念及其界定标准进行了梳理,这是本文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第一,厘清“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各自的内涵,从理论上证明是否存在着“边缘”国家成为“中心”国家的可能性?第二,“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影响如何——是只有负面的,还是也存在着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同样,随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转化,区域格局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是否也同样适用上述分析?第三,为说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是否成为“中心”国家,也需要明确“周边格局”这一概念。“周边”究竟包括了哪些国家?只有合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从理论上解决“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中心’国家”这一问题。其次,结合经典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得出“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中国经济在周边格局中的影响力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不断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地缘通道方面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中国成为了周边贸易的中心,中国成为周边国家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地理结构趋向平衡,并且在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依赖逐渐增加;在国际金融方面,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扮演着周边地区金融稳定器的角色,同时中国发起和倡议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周边地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国形成了以周边地区为重点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相对应地中国也逐渐成为了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但在另一方面,与传统“中心”国家相比,中国尚存一定的差距,中国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在周边格局中中国仍然处于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兼顾承担相应的区域责任,为周边国家提供相应的区域公共产品,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责、权、利意识也更为清晰,也更加重视多边规则,供给区域公共产品是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已有一些颇值关注的典型案例。最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实现从“边缘”向“中心”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超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成绩,但背后同样交织着更加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周边国家给中国的压力,也有周边国家背后的全球性大国给中国制造的外部压力。大国压力与周边压力相互交织,促使中国不仅要处理好和周边国家间的双边关系,更要从全球层面来经略周边。“一带一路”倡议旨在破解中国当前周边外交面临的困局,以确保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节奏。第一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周边格局中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可能性;其次,结合中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现实,得出了“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然后,中国不仅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周边“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区域责任;最后,梳理了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困局及破解。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根据本文前四章的分析得出了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胡述聚[2](2020)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网络理论或融合网络因素的区域经济新理论。在区域经济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网络现象对于拓展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网络视角剖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复杂的结构关系、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复杂的经济联系,识别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域经济“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最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区域间经济联系产生的本质——企业联系出发,基于企业总部分支关系大数据对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尝试建立区域经济网络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建立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二,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一般过程和网络组织模式。第三,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基于3053024条企业大数据,以及由140669个公司总部及其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6章,前3章是理论研究,后3章为实证研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界定,并对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和主要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评述。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网络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将本文的理论基础归纳为网络理论和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切入点。第三章是区域经济网络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区域关系研究的中心地范式和网络范式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随后尝试建立了一个包含分工演进、运输成本变化、规模报酬递增、多部门企业在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四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基于由140669个公司总部以及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从网络节点性、网络连通性以及网络子群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和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经济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产业空间演变四个维度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人口过程、经济过程、产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体网络以及部分典型产业网络化过程的剖析归纳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网络的组织模式。第六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从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对外经济联系、市场力、行政力、产业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政府规划协调6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网络化,区域经济呈现显着的“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3、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和轴线具有显着的层级特征,网络节点和轴线的等级与城市原有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密切相关。4、区域经济网络化是一个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口先集聚后分散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区域经济网络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具有层级特征的构建过程。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是由同等级城市间的水平联系网络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垂直联系网络构成的。6、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前期因素,而对外经济联系、行政力则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后期因素。7、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历史基础;产业分工与协作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纽带;产业集聚与扩散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基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外部推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物质载体;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贺少军[3](2020)在《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1950年的不足12亿美元,迅猛发展至2019年的4.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创造了我国经济发展史和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涨,国外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建设裹足不前,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外贸发展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在国内外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中国外贸大而不强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对外贸易传统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亟待转变外贸发展的方式,着力提升传统竞争优势,大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推进贸易强国战略建设。论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逻辑,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的变化,中国外贸发展的历史和贡献,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对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和贸易强国价值链建设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美德日等主要贸易强国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提出了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战略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论文重点对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旅游服务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数字贸易是要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是根本要求。建议重点通过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抢占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价值链的制高点,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弯道超车,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快实现贸易强国建设战略。
何帆[4](2019)在《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不俗成就,但在核心技术、价值链地位、利润水平、服务产出等方面与世界工业强国仍有一定差距,亟待变革传统发展模式。制造企业服务化是从单一产品生产向生产与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模式转变的新兴战略,已成为传统制造企业解决微利困境、培育新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为解决一般制造企业微利困境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我国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的建议。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展了服务化探索,并涌现出一批成功实施服务化战略的制造企业。从服务模式异质性角度看,制造企业选择不同的服务化模式,意味着产品与不同服务业务实现差异化组合,其有机会以服务方式融入开发、设计、物流、售后、运营等各价值链环节,带来资源配置、价值主张、利润创造变化,相应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但现有文献却鲜有涉及。因此,从服务模式视角来探讨制造企业服务化经济后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与学术话题。本文选取2008-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以知识基础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顾客锁定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价值共创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参考前人自营视角对服务化模式划分的基础上,梳理出知识性、产品延伸性、外包性三种主要服务化模式,按照《经营范围变更公告》、《财务报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等综合判定方式,手工收集和整理了实施不同服务化模式的制造企业样本。同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M)、Heckman两阶段估计、动态面板GMM估计、分组检验等多种实证方法,从较新的商业模式异质性视角考察三种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及内在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不同服务化模式产生差异性经济后果。通过考察梳理出的三种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知识性服务化模式能够显着增强制造企业的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更支持服务化“业绩促进观”;产品延伸性服务化模式显着弱化了制造企业的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更支持“服务悖论观”;外包性服务化模式则显着增强了制造企业的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更支持“业绩促进观”。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回答既往文献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即一概而论的探讨制造企业服务化并不合理,不同服务化模式对微观企业业绩产生了不同影响。第二,服务化模式的经济后果受到终极控制人与市场化程度影响。相较国有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的政策负担更小、经营目标更明确,其对知识性服务化和外包性服务化模式实施的业绩提升作用更明显,而国有企业对产品延伸性服务化模式实施的业绩弱化作用则更显着;相较东部地区,非东部地区商业环境不及前者,且市场化程度整体不高,东部制造企业实施知识性服务化模式及外包性服务化模式的业绩提升作用更明显,而其他地区企业实施产品延伸性服务化模式对业绩的弱化作用更显着。第三,要素结构对服务化模式的经济后果存在机制效应。经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知识性服务化模式通过改变知识要素结构来提升制造企业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产品延伸性服务化模式通过影响劳动要素结构来弱化制造企业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外包性服务化模式通过优化资本要素结构来强化制造企业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第四,时间因素对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产生不同影响。基于时滞效应检验,知识性服务化模式对业绩的影响较持久;产品延伸性服务化、外包性服务化模式对业绩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减弱。进一步讲,知识性服务化模式在T+1期和T+2期显着提升了财务业绩和市场业绩;产品延伸性服务化及外包性服务化模式在T+1期对财务业绩和市场业绩产生显着影响,但在T+2期却不显着。第五,经济周期因素对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产生不同影响。基于经济周期检验,在经济扩张期,市场需求更为旺盛,其对实施知识性服务化与外包性服务化模式的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的提升作用更明显。而在经济紧缩期,货币供应减少、筹资成本上升、消费增速放缓,其对外包性服务化模式财务业绩与市场业绩的弱化作用更显着。第六,服务化状态因素对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产生不同影响。按照制造企业服务化状态不同,将之划分为“一直实施”和“间断实施”两类。基于不同服务化状态的检验,连续实施知识性服务化和外包性服务化对财务业绩和市场业绩的促进作用更显着;而持续的产品延伸性服务化行为会弱化制造企业财务业绩,但不会显着影响市场业绩。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行业层面,应加快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生产与服务融合发展。通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活跃的市场推动制造业服务“外部化”,同时注重不同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开展服务化模式行业试点示范。企业层面,应加大知识性服务化模式的应用推广,以知识要素促进业绩提升。谨慎实施产品延伸性服务化模式,避免陷入“服务悖论”怪圈。积极探索外包性服务化模式,提高核心业务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1)以往文献多从国家、行业层面考察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经济后果,但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的考察较少。本文尝试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的经济后果进行大样本经验研究,为服务化模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2)本文针对学者提出的非自营服务化模式识别欠缺问题,考虑了外包因素,将外包服务化模式纳入识别范围,丰富了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的研究文献;(3)有别于以宏观及中观研究,本文进一步从微观机制角度考察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不同经济后果的作用机理,深化和拓展了服务化模式作用机制的研究;(4)针对制造企业服务化悖论的争议,本文从从商业模式异质性视角研究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经济后果,为充分理解制造企业服务化经济后果争论提供了新的解释和证据。本文关于中国后工业化时代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具有较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1)为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提供方向与效果参考;(2)为制造企业破解微利困境和走向价值链高端提供可行路径;(3)从选择服务化模式角度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和处理“僵尸企业”问题提供新思路;(4)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中国制造2025》中倡导的服务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
朱华友,李涵,戴艳[5](2019)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趋势及动力机制——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转移呈现出网络化、多元化、集群化、主动化的新趋势,其动力来源有三点,一是寻求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价值链的重构,二是试图跨越后发国家可能面临的价值链固化的"网络陷阱",三是追逐包括竞争优势和网络权力等隐形收益在内的综合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自觉行动和主动作为可能受到价值链上端发达国家的阻击。因此,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要利用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价值链的发育突破门限效应,积极开展跨境并购和逆向投资活动弥补比较劣势,并逐步回归到研发本土化,利用国内中小体育用品企业构建由自己主导的价值链,以全球布局应对潜在的贸易风险。
李晶晶[6](2019)在《基于县市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差异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而追求均衡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在针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趋同与趋异学说的争论与验证过程中,多样化的研究结论证实了区域不平衡增长兼具复杂性和动态性。面对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间的矛盾的不断突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更应进一步提升,并统领其他区域战略合理有效实施。“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在中国区域经济体系中具有战略基础地位,研究中国县市经济不平衡增长问题为破解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微观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推动县市经济由“不平衡增长”向“协调发展”的转变是解决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针对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特征,立足经济地理学制度、演化和尺度转向等理论前沿,以全国县(域)市(区)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偏移-份额分析、泰尔指数分解、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基于不同数据、指标测度以及不同维度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时空格局进行多维透视,以此探讨中国区域不平衡增长的时空分异,并从区位-行政嵌入、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三个方面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以破解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微观机制谜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研究表明:格局现状:(1)基于自然地理要素划分的不同类型县(域)市(区)间的(人均)经济增长表现为市区>平原县>丘陵县>山区县,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与地方性分异规律重叠的现象随时间逐步减弱。(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分异以2000年为节点,之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之后内陆地区经济增长更快,且不平衡增长的表现从东-西差异逐步转为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并重的局面。(3)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以不同层次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为主要表现,以面状城市群和点状中心城市为主要集聚载体,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别表现出以城市群为面状核心区、“以点扩面”的发展型核心区和以中心城市(或市区)为点状核心区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心-外围经济空间结构。(4)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在时空格局上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空间尺度敏感性,不同空间尺度上,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且区内差异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而扩大,而区间差异则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而缩小。(5)中国区域产业经济不平衡增长以产业内部结构差异最为显着,其中,以资源密集为主的其他类型产业的集聚空间及转移空间均较为分散,主要以资源开发型地区为主,产业转移方向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内部转移向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转移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中与转移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转移方向从在沿海地区内部转移逐步转变为由东部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为老工业基地区,转移方向变化较小,以中部和东部地区内部转移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点状形式集聚分布在技术发达的大中城市,表现出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转移的显着趋势。机制分析:(1)区位嵌入在城市群方面所表现出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明显小于行政嵌入在省会和市区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平衡,以增长分量表征的区位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随时间有所减弱,而行政嵌入作用不断增强。(2)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县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大于流出地,省域和经济区因素会降低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对流出地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但同样表现为降低人口流动对增长的促进作用。(3)产业转移能够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并减缓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受到产业结构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的双重影响。其中,以资源密集为主的其他类型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更是支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是促进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制约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入能够促进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转移有助于加快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并促进中国区域经济收敛,其对产业转入地经济收敛的促进作用更大,且更有助于东北地区经济差异的缩小。政策建议:(1)弱化地域行政藩篱,实施根植于地区资源禀赋、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化区域政策,为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提供优良的宏观政策环境。(2)深化城乡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并平等交换的制度环境,打破产业和人口分布的城乡格局,引导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协调推进乡村地区地域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3)深化改革户籍制度,重视劳动人口回流,推进人口家庭化迁移,引导人口在发达城市地区的合理集聚,促成并稳定人口流动与产业转移的动态平衡格局。(4)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区际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体制,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加大非相关多样性产业的引入力度,促成错层、错位的产业发展格局。(5)关注重点区域发展,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等经济实力强市的带动作用,走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带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通过“重大战略联动”、“补齐短板”等战略措施,打破“阶梯”、“板块”以及“省域”等的县市区位-行政分割发展格局,实现跨区重构的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和共同发展。
崔莉[7](2019)在《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地理空间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促进要素流动和深化分工的重要方式。自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产业发展角度最早提出雁阵理论来探讨利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产业升级之后,整个东亚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都离不开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推动。这些实践的成果促使我们思考我国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否也可以成为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产业升级的力量,从而弥合区域发展差距,带动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多年高速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将逐步显现出来,其中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是无法被忽略的突出难题。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下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同时也存在发展高附加值先进产业的强烈需求,从而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差距,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反观东中部地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增加,制度改革成本的上升,其产业发展的供求矛盾与日俱增。可以说,通过实施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来探索中国雁阵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各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新时期各区域在产业发展中的共同需要。尤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粗放式发展令其产业发展水平常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也给生态环境提出了重要的挑战。那么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究竟对产业的优化升级有什么理论和实际的影响?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实进展是什么状况?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并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放大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从而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过程中发现关于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虽然视角多样化,研究体系较为完整,研究内容丰富。但反映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承接与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之间机理的理论研究仍相对欠缺,同时针对这一主题以西部地区为对象的实证研究仍有可完善的空间。因此本文研究重点就是阐明区际产业转移承接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机理并利用西部各省区的数据对理论研究中阐明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验证与分析。整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对产业转移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重点是从空间区域的角度划分和界定两类产业转移并对它们的差异性进行解析。并对贸易角度、产业发展角度和微观创新角度的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然后以雁阵理论为基础构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并从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影响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和攀升以及产业集群式转移影响本地生产网络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来阐明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同时在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2010年至2016年27个行业绝对产值及相对份额的发展演变情况,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规模、行业特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实证研究方面分别对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机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计量回归模型的GMM估计方法和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方法依据西部各省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其中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而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并沿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于回归方程数量多且数据样本量大则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对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效应则采用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实证分析方法。最后在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对策建议。针对论文主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后,本文获得了以下结论:.从空间区域角度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基于地理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与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两者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特征均有所差异。基于地理空间的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在互联网经济深刻改变当前产业发展内容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我国区际间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过程适用雁型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到区际产业价值链中并在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推动下沿价值链攀升;区际间产业集群式转移对于西部地区本地生产网络的深化发展有推动作用。而因为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本地产业集群和生产网络的发展程度都是影响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因而从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推动其产业的优化升级。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可以促进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且各省区的承接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但是该正面促进作用较为有限。第二,目前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未发挥出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影响仍需要用更长期的实践来进行检验。第三,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会影响其产业发生与价值链的关联作用,但该作用的强度在西部各省区间并不平衡,同时整体而言当前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沿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第四,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及仿真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式转移在承接地与本地生产网络企业进行协同过程中只有博弈系统各方成员获得的协同净收益高于协同的净成本,才能激励集群式移入企业和本地生产网络企业留在产业集群式转移后在承接地构建的新生产网络中来共同发展并最终推动承接地产业网络的深化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突破了学术界一直以来只围绕地理空间展开产业转移研究的限制,引入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产业转移的新概念,并对从空间区域角度划分的这两类产业转移进行了对比研究,一方面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是属于传统地理空间上产业转移的范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产业转移概念内涵体系。然后针对目前关于西部地区通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内在机理的研究相对欠缺这一局限性,深入并系统的开展了包括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式转移等新鲜内容在内的机理研究。也在实证研究中涉及到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层面。但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中只涉及到了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单向作用机理,未能构建起既阐明单向作用机理又反映机理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模型。同时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定量研究的解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为在本文基础上开展后续研究留下了空间。
周军[8](2019)在《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创新和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表现出动态的变化特征,作为创新过程中的创新主体正成为区域创新过程中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区域统筹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动力。都市圈作为创新主体的集聚地,其内部的创新主体在空间上表现出的集聚和扩散特征已经对都市圈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产生影响。目前针对创新主体的研究大多都是测度不同主体的创新能力或是单类创新主体在省、市空间的集散,缺乏在都市圈角度对创新主体空间集聚的系统评价和分析。政府政策的制定缺乏有力的研究支撑,区域创新要素的宏观调控在创新主体布局中很难得到统筹和布局,出现区域间的恶性竞争或无依据的规划布局。尤其在城市规划领域,由于创新主体概念的模糊以及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空间关联性等评价方法的缺失,使得创新主体在区域规划中的布点出现随意性,创新主体在空间上协同促进创新效益的现象并未能有效实现,部分区域反而产生了众多创新资源的浪费。针对当前创新主体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的模糊和多样化,本文以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核心,以都市圈为研究视角,探讨创新主体的内涵、评价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目的是建立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评价的具体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多学科,多主体,多方向的评价体系,运用空间集聚度的概念,结合地理集中度、城市首位度、POI兴趣点分布,主成分分析等城市地理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发展类型的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文章首先从创新主体的概念出发梳理了创新主体的主要成员,并根据其功能属性界定了创新主体的内涵。其次,通过梳理创新主体空间分布、创新空间、创新测度等相关的研究综述,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首先是解释都市圈圈内、圈外的创新主体是否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此外,通过不同发展类型的都市圈内创新主体其空间分布特征差异,空间集聚的测度方法以及空间集聚与创新效益之间的关联性,充分结合理论研究成果重新审视了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借助这些影响制定相关对应政策,从而在城乡规划实践层面更好地引导创新主体的空间布局。论文主体内容中首先从三类主体出发,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创新主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同时通过国外典型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的特征总结,得出较成熟的都市圈内创新主体具有较高的空间集聚性,如核心城市创新主体的集聚度更高,创新主体集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不同发展类型的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集聚效应不同等。在分析了都市圈总体的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基础上,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将全国20个典型都市圈的发展类型分为四类,搭建了创新主体在都市圈内分类别研究的框架。从不同创新主体出发,基于创新主体的数量,论证了不同类型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的表象特征。运用区位基尼系数的地理集聚度测算方法,测算了创新主体在都市圈内集聚数据,通过数据和空间图例的叠加分析,验证了不同类别创新主体在都市圈具有共性和异性的分布特征。论文进一步选择中国发展较成熟的长三角都市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长三角都市圈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等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POI核密度的方法论证了创新差距和空间差异的关系,即成熟都市圈内大城市对创新主体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结构呈现向多中心体系转变的空间集聚特征。除了空间集聚特征之外,文章将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与创新效益相联合,论证了创新主体空间集聚促进创新产出,不同创新主体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同以及高创新城市在创新集聚方面更具有优势。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吸引创新主体集聚的空间和因素,并基于吸引力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创新主体空间布局优化与引导的四点策略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的三层次空间分布规律,提出都市圈创新主体与创新效益的微观空间关联规律,提出城乡规划中对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布局优化的具体策略。最后论文从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等方面对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钱洁[9](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孙刚[10](2018)在《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上海制造业已完成初步积累,但现阶段上海制造业整体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竞争力不强,上海制造业正面临迫切的转型升级任务;自21世纪初以来,上海创意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而今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内陆城市中创意产业发展最繁荣、最活跃的城市,但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也越来越突显;产业融合能够引起产业边界模糊化,促使产业规模、产业形态、企业组织等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业绩效得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得以实现。基于以上背景和问题,本文首先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对产业融合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然后,本文结合产业发展背景从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载体、机理模式、融合过程、耦合机制、融合效应等方面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再然后,笔者利用SWOT等定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制造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机遇、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企业发展战略、价值链角度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上汽公司、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测度,并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环境、机遇、困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接着,本文基于前文理论分析部分构建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模型,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相关性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产业融合绩效进行了研究;最后,笔者基于前文研究内容从企业、政府、产业三个层面对如何促进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力所能及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产业融合度的提高对上海制造业产业绩效提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制造业与创意产业发生融合是技术创新、市场开放度、市场结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上海要抓住产业转型的机会,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引导和调节功能,企业要承担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责任,才能使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地融合发展,并最终提高制造业产业绩效,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新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与世界经济重心东移 |
(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整体提升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
(三)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融入区域生产网络 |
(四)区域内中国的快速崛起与中国承担起相应区域责任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关系 |
一、悲观论:“中心”对“边缘”的盘剥 |
二、乐观论:“中心”对“边缘”的溢出 |
三、从悲观到乐观的态度转变 |
第三节 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 |
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 |
二、“板块网络”结构下的地缘关系: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三、“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定位:“边缘”还是“中心” |
四、“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第四节 “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 |
一、中国“周边”的概念界定 |
二、国际经济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
三、国际政治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
第二章 中国正在成为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 |
第一节 中国提升在周边经济格局中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增速快且维持稳定 |
二、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逐年增加 |
三、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 |
第二节 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 |
一、中国边境口岸体系四通八达,涉及多个周边国家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管道运输、航空运输通道现状 |
第三节 中国成为周边贸易中心 |
一、中国成为周边越来越重要的双边贸易伙伴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双边贸易地理结构趋于均衡 |
三、周边国家对中国技术依赖逐渐增加 |
第四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金融主导力量 |
一、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金融稳定力量 |
二、中国发起和倡导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五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轮轴” |
一、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 |
二、周边是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设重点 |
第三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的责任: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第一节 中国角色转变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一、周边格局角色转变是中国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内在动力 |
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相契合 |
第二节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缺失与中国的合理补充 |
一、周边地区的公共产品存在供需矛盾 |
二、中国对霸权国主导的国际公共产品的补充与超越 |
三、地区认同的缺失与命运共同体理念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 |
一、上海合作组织 |
二、周边命运共同体 |
第四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遇到的困局及破解 |
第一节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外交困局 |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边海争端问题 |
二、大国战略博弈问题 |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二节 以“一带一路”破解中国走向“中心”的外交困局 |
一、“一带一路”助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
二、“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地缘政治经济重构 |
三、“一带一路”加速对区域价值链的重塑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逻辑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一)加速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政策建议 |
(二)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自中国进口额 |
附录2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向中国出口额 |
致谢 |
(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复杂网络 |
二、城市网络 |
三、区域经济网络 |
四、区域经济网络化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 |
二、企业联系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三、要素流动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四、社会文化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五、引力模型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及评述 |
一、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主流的网络分析工具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网络理论 |
一、城市网络理论 |
二、复杂网络理论 |
三、社会网络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
二、卡斯特的流空间理论 |
三、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四、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五、其他学者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
第三节 理论切入点 |
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二、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 |
三、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
第三章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范式 |
一、传统的区域关系研究范式 |
二、区域关系的网络研究范式 |
三、中心地范式与网络范式的对比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 |
一、对现有空间经济理论及建模策略的分析 |
二、理论假设及合理性解释 |
三、企业视角的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 |
第三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
一、自然差异、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 |
二、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 |
三、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 |
四、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
五、产业分工机制 |
六、制度因素与区域政策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及空间范围界定 |
一、研究区概况 |
二、研究区空间范围界定 |
第二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 |
一、研究视角与行业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三、经济联系测度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分析 |
一、网络度中心性分析 |
二、网络中间中心性分析 |
三、网络节点层级分析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连通性分析 |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网络密度分析 |
二、长江三角洲内部经济网络分析 |
三、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网络分析 |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一、199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二、200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三、201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四、2017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 |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首位度变化 |
二、长江三角洲城镇等级规模变化 |
三、长江三角洲建设用地空间演变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人口演变过程 |
一、人口集聚测度 |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变化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经济演变过程 |
一、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测度 |
二、经济总量和经济重心变化 |
三、人均GDP空间格局演变 |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产业专业化演变过程 |
一、数据来源 |
二、区域专业化测度 |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专业化演变 |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及网络组织模式 |
一、不同网络节点的功能分析 |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
三、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网络组织模式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三、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
一、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 |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 |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
四、产业集聚与扩散 |
五、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
六、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特色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1.1 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论述 |
2.1.2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2.1.3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
2.1.4 以贸易保护思想为基础的贸易保护理论 |
2.2 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理论 |
2.3 国际贸易政策 |
2.3.1 自由贸易政策 |
2.3.2 出口导向贸易政策 |
2.3.3 进口替代贸易政策 |
2.3.4 战略性贸易政策 |
2.4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 |
2.4.1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定义 |
2.4.2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研究 |
2.4.3 关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的研究 |
2.5 关于数字贸易 |
第三章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 |
3.1 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 |
3.1.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3.1.2 关于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 |
3.1.3 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
3.2 贸易强国的定义和内涵 |
3.3 中国外贸发展历史 |
3.3.1 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阶段 |
3.3.2 我国外贸发展的成绩 |
3.4 中国外贸发展体制演变 |
3.4.1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贸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
3.4.2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3.5 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贡献 |
3.6 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
3.6.1 外贸发展的国内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
3.6.2 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调整 |
第四章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影响分析 |
4.1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
4.1.1 中美经贸发展互利共赢 |
4.1.2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阶段 |
4.2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演变 |
4.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分析 |
4.3.1 中美贸易顺差情况 |
4.3.2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
4.3.3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发展趋势 |
4.4 中美经贸摩擦对服务贸易影响 |
4.4.1 对中美服务贸易影响 |
4.4.2 对服务贸易转型升级影响 |
4.5 中美经贸摩擦前景分析 |
4.6 中美经贸摩擦对贸易强国建设的可能影响 |
4.6.1 中美经贸摩擦的本质是发展之争 |
4.6.2 美希望通过经贸摩擦阻碍中国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
4.6.3 中美两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变化 |
4.6.4 充分认识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
第五章 旅游服务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 |
5.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
5.1.1 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阶段 |
5.1.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
5.1.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
5.2.1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
5.2.2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5.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短板比较凸显 |
5.3.1 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较大 |
5.3.2 入境旅游市场单一 |
5.3.3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
5.3.4 旅游服务贸易附加值不高 |
5.3.5 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 |
5.4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
5.4.1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
5.4.2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
5.4.3 推动旅游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
第六章 数字贸易: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突破 |
6.1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迅速 |
6.1.1 数字贸易定义和特点 |
6.1.2 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 |
6.2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博弈激烈 |
6.3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6.3.1 数字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
6.3.2 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6.4 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
6.4.1 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 |
6.4.2 健全数字贸易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
6.4.3 完善数字贸易监管政策体系 |
6.4.4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谈判 |
6.4.5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
6.4.6 扩大数字贸易对外开放 |
第七章 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建设贸易强国 |
7.1 贸易强国建设与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息息相关 |
7.2 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
7.2.1 当前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
7.2.2 全球化新阶段的主要特点 |
7.3 全球价值链发展呈现新趋势 |
7.3.1 国际产业布局加快调整 |
7.3.2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呈现平台化网络化分散化等特征 |
7.3.3 新技术催生新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模式 |
7.3.4 亚洲区域价值链将加速整合 |
7.3.5 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博弈将更加激烈 |
7.3.6 中国订单和产业向外转移速度加快 |
7.4 提升我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政策建议 |
第八章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
8.1 贸易强国的国际比较 |
8.1.1 美国 |
8.1.2 日本 |
8.1.3 德国 |
8.2 贸易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
8.2.1 夯实贸易强国建设的制造业基础 |
8.2.2 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
8.2.3 推动贸易和双向投资协同发展 |
8.2.4 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汇率等方面支持政策措施 |
8.2.5 营造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9.2.1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刻不容缓 |
9.2.2 服务贸易在全球经贸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
9.2.3 发展数字贸易是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 |
9.2.4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全球化带来深刻影响 |
参考文献 |
(4)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4 研究创新和贡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第3章 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的类别与现状 |
3.1 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的类别划分 |
3.2 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的现状描述 |
3.3 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的典型案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性服务化模式的经济后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 研究设计 |
4.4 实证分析 |
4.5 进一步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延伸性服务化模式的经济后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4 实证分析 |
5.5 进一步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包性服务化模式的经济后果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3 研究设计 |
6.4 实证分析 |
6.5 进一步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趋势及动力机制——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全球生产网络中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新趋势 |
2.1 转移方向:由单向的链式转移向交错的网络转移转变 |
2.2 转移路径:由承接外包与利用外资向绿地投资与跨境并购转变 |
2.3 转移形式:由个体企业的自发行为向集群式抱团转移转变 |
2.4 转移目标:由单纯的降低成本向综合的全球生产布局转变 |
3 全球生产网络中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动力机制 |
3.1 全球生产网络中体育用品制造业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整 |
3.2 全球生产网络中后发国家“网络陷阱”的跨越 |
3.3 全球生产网络中体育用品跨国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追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6)基于县市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 |
1.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依然存在 |
1.1.3 中国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出现新动态 |
1.1.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亟待破解“不平衡”的形成机制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嵌入理论 |
2.1.2 人口迁移理论 |
2.1.3 产业转移理论 |
2.1.4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研究进展 |
2.2.2 区位-行政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2.2.3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2.2.4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2.2.5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第一自然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3.2 区位-行政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作用机制 |
3.2.1 区位嵌入(宏观区位环境)的作用机理 |
3.2.2 行政嵌入(行政隶属关系)的作用机理 |
3.2.3 区位-行政嵌入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实现机理 |
3.3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作用机制 |
3.3.1 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3.2 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3.3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实现机理 |
3.4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作用机制 |
3.4.1 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4.2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
3.4.3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实现机理 |
3.5 本研究分析框架 |
3.5.1 分析框架 |
3.5.2 分析视角及关注焦点 |
3.5.3 机制要素间关系 |
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 研究方法 |
4.1.1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1.2 泰尔指数及分解 |
4.1.3 偏移-份额分析 |
4.1.4 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 |
4.1.5 产业多样性熵指数 |
4.2 相关指标解析及测算 |
4.2.1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概念解析 |
4.2.2 人口流动概念解析及指标测度 |
4.2.3 产业转移概念解析及指标测度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基础数据处理 |
4.3.3 产业密集程度类型划分 |
4.3.4 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处理 |
4.3.5 变量指标的对比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分析 |
5.1 基于不同测度指标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时空演化 |
5.1.1 基于不同地貌类型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1.2 基于DMSP/OLS影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 |
5.1.3 基于人均经济增速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1.4 基于区位-行政嵌入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1.5 基于不同人口统计口径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 |
5.2 中国区位-行政嵌入类型的演化 |
5.3 中国人口流动的时空格局演化 |
5.4 中国产业空间分布及产业转移时空格局演化 |
5.4.1 产业分布格局演化分析 |
5.4.2 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时空格局分析 |
5.4.3 产业多样性时空格局分析 |
5.4.4 产业转移时空格局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机制分析 |
6.1 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2 区位-行政嵌入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2.1 类别变量分析 |
6.2.2 连续变量分析 |
6.3 人口流动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3.1 单空间尺度分析 |
6.3.2 多空间尺度分析 |
6.4 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 |
6.4.1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6.4.2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1.1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时空格局多维度-多尺度特征明显 |
7.1.2 区位-行政嵌入加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
7.1.3 人口流动加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
7.1.4 产业转移减缓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实施跨区域协作的发展模式,弱化地域行政藩篱 |
7.2.2 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推进地域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 |
7.2.3 重视劳动力回流,积极引导人口合理集聚 |
7.2.4 统筹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 |
7.2.5 关注重点区域发展,推动重大战略融合 |
7.3 创新与不足 |
7.3.1 创新之处 |
7.3.2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
1.2.2 承接产业转移影响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内涵 |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
2.1.2 产业优化升级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
2.2.2 产业优化升级相关理论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 |
3.1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 |
3.2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作用机理 |
3.2.1 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的路径 |
3.2.2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
3.3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 |
3.3.1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 |
3.3.2 区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
3.4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嵌入价值链并逐步攀升的作用机理 |
3.4.1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转移 |
3.4.2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嵌入价值链并攀升的作用机理 |
3.5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
3.5.1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
3.5.2 产业集群式转移 |
3.5.3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发展机理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和特征事实 |
4.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
4.1.2 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空间分布和专业化优势 |
4.1.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 |
4.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与分析 |
4.2.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方法和统计数据 |
4.2.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分析 |
4.3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3.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
4.3.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
5.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效应 |
5.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1.2 实证检验 |
5.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
5.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应 |
5.2.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2 实证检验 |
5.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作用的实证研究 |
6.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价值链嵌入和攀升效应 |
6.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6.1.2 实证检验 |
6.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
6.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效应 |
6.2.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6.2.2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6.2.3 模型仿真与综合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第7章 西部地区提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正向作用的对策建议 |
7.1 提升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
7.1.1 完善承接地的制度环境 |
7.1.2 强化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支撑环境 |
7.1.3 加强西部省区间承接过程的统筹协调 |
7.2 扩大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 |
7.3 提高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质量 |
7.3.1 科学选择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
7.3.2 丰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
7.3.3 注重传统产业承接后的深化发展 |
7.4 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落地的稳定性 |
7.4.1 加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
7.4.2 重塑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和提升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 |
第8章 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都市圈的空间组织 |
2.2 创新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
2.3 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
3.1 我国都市圈创新主体的发展评价 |
3.2 国外典型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特征 |
3.3 都市圈内是创新主体的主要集聚区 |
3.4 创新视角下的都市圈类型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都市圈发展类型与三类创新主体的空间关系 |
4.1 都市圈经济与创新主体集聚 |
4.2 都市圈分类型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集聚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集聚与创新效益 |
5.1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 基于城市POI的都市圈核心城市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特征 |
5.3 基于创新主体地理坐标的都市圈中心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5.4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与创新效益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布局引导 |
6.1 吸引创新主体集聚的空间和因素 |
6.2 城市综合实力对创新主体的吸引力 |
6.3 创新投入与创新需求对创新主体的吸引力 |
6.4 创新主体的空间布局优化与引导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
二、都市圈的特征 |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
七、小结 |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
五、小结 |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
五、小结 |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
三、实证研究 |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2 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2.1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综述 |
2.2.2 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外研究 |
2.3 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3.1 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
2.3.2 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
2.3.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
2.3.4 制造业集聚显着性研究 |
2.3.5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2.4 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4.1 创意产业内涵综述 |
2.4.2 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4.3 创意产业集群研究 |
2.4.4 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2.5 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2.5.1 产业融合内涵综述 |
2.5.2 产业融合驱动力研究 |
2.5.3 产业融合类型研究 |
2.5.4 产业融合测度研究 |
2.5.5 产业融和效应研究 |
2.5.6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6 基础理论 |
2.6.1 分工理论 |
2.6.2 产业链整合理论 |
2.6.3 创新理论 |
2.6.4 产业绩效理论 |
第三章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分析 |
3.1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的内部驱动力 |
3.1.2 市场需求增加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驱动力 |
3.1.3 政府制度和政策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 |
3.2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分析 |
3.2.1 功能集聚区 |
3.2.2 科技企业孵化器 |
3.2.3 工程技术中心 |
3.2.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3.2.5 窗口平台 |
3.2.6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3.3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模式、过程及层次分析 |
3.3.1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模式分析 |
3.3.2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分析 |
3.3.3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层次分析 |
3.4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分析-基于波特钻石模型 |
3.4.1 制造业生产要素与文化创意要素相互作用 |
3.4.2 制造业需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作用 |
3.4.3 制造业相关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作用 |
3.4.4 制造业发展战略与文化创意元素相互作用 |
3.5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
3.5.1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
3.5.2 加快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
3.5.3 推动创意经济发展、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 |
3.5.4 提升上海创新能力、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
第四章 上海制造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
4.1 上海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4.1.2 上海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 |
4.1.3 上海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 |
4.2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1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取得的成绩 |
4.2.2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面临的机遇 |
4.2.3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的瓶颈 |
4.3 上汽公司案例分析 |
4.3.1 上汽公司案例选择依据 |
4.3.2 上汽公司发展历程 |
4.3.3 上汽公司“制造+创意”的做法—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 |
4.4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案例分析 |
4.4.1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案例选择依据 |
4.4.2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简介 |
4.4.3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制造+创意”的做法—基于价值链角度 |
4.4.4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的启示 |
第五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5.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分析 |
5.1.1 测度方法 |
5.1.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5.1.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的横向比较 |
5.1.4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的纵向比较 |
5.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
5.2.1 第三次工业革命曙光初现,创意要素融入产品制造成为时代趋势 |
5.2.2 全球产业分工发生重要变化,产业链分工转移日益明显 |
5.2.3 实体经济备受关注,再工业化成为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 |
5.2.4 制造与服务加速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趋势 |
5.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优势分析 |
5.3.1 上海制造业有较大的体量 |
5.3.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
5.3.3 逐渐完善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 |
5.3.4 部分制造业企业为发展制造业创意产业提供了借鉴 |
5.4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
5.4.1 经济宏观压力较大 |
5.4.2 对产业融合发展没有形成社会共识 |
5.4.3 研发设计能力有限,研发设计资源分散 |
5.4.4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
5.4.5 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六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以及变量说明 |
6.1.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6.1.2 变量说明 |
6.2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分析 |
6.2.1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 |
6.2.2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结果 |
6.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和制造业绩效的关系分析 |
6.3.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和制造业绩效的相关分析 |
6.3.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对制造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 |
6.4.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对制造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 |
6.4.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
第七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7.1 企业层面 |
7.1.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7.1.2 培育自主品牌 |
7.1.3 重视人才培养 |
7.1.4 寻求跨国合作 |
7.1.5 做强做大企业 |
7.2 产业层面 |
7.2.1 支持跨产业并购 |
7.2.2 鼓励跨产业战略联盟 |
7.2.3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
7.2.4 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
7.2.5 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3 政府层面 |
7.3.1 放松管制 |
7.3.2 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7.3.3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
7.3.4 深化国企改革 |
7.3.5 普及“制造业创意产业”理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新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D]. 黄嘉瑜. 外交学院, 2020(08)
- [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D]. 胡述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关键突破和实现路径[D]. 贺少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 何帆.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趋势及动力机制——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 朱华友,李涵,戴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8)
- [6]基于县市单元的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格局与机制研究[D]. 李晶晶. 河南大学, 2019(05)
- [7]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 崔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周军. 东南大学, 2019(05)
- [9]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10]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D]. 孙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