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理北京城市环境工程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孙晨[1](2021)在《淀中村水域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淀中村作为白洋淀整体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洋淀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内源污染之一,淀中村周边水域是污染的主要承载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污染特征对白洋淀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洋淀典型淀中村周边水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水样和沉积物中pH、有机质、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以及Hg、As、Cu、Zn、Pb、Cd、Cr等7种重金属含量,系统分析了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特征,对污染程度进行了风险评价,进一步分析了沉积物柱状样中污染物垂向分布规律,揭示了污染物的沉积特征,同时探讨了淀中村沉积物中的主要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淀中村水域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淀中村水域水质现状为中度污染,表层沉积物氮磷综合污染指数表现出轻度污染。有机质的水平分布差异显着,东南部区域的有机质含量整体高于西北部,总氮、总磷表现出与有机质较为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Cd平均富集程度远高于其他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重金属元素生态危害由强到弱依次为:Cd>Hg>Pb>Cu>As>Cr>Zn,淀中村水域表层沉积物整体生态风险程度为中度。2、淀中村柱状沉积物中pH变化范围较小,整体呈现偏弱碱性;大部分淀中村TN和有机质表现出由表层向底层逐渐递减的趋势;超半数以上的淀中村Cr、Cu、Zn等7种重金属在深度10 cm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含量增加,说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重金属累积的重要原因。地累积指数表明淀中村水域沉积物Cd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风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淀中村整体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54.96,存在中等重金属污染风险。3、淀中村水域沉积物有机质与TN表现出极显着正向相关性,而与TP相关性较差,可能与氮磷的沉积行为差异有关。As、Cu、Zn、Pb、Cd、Cr元素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具有一定同源性或地质累积过程相似,而Hg、As则与其他重金属的同源性较弱,很有可能更多的受人为源污染输入的影响。有机质与Hg、Zn、Cu、Cd等元素均存在极显着或显着相关性,说明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物影响了重金属的分布与富集。4、在门水平上,淀中村水域0~5 cm沉积物的主要菌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0~55cm沉积物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不同深度和采样点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层次性差异,沉积物第一优势菌门变形菌门表现出随深度递减的垂向变化特征。重金属含量较低的9_1(郭里口)、6_1(采蒲台)区域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要高于其他区域。5、理化因子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为pH>TN>OM>TP,第一优势菌门变形菌门的丰度与TN、OM呈正相关,与pH呈显着正相关;TN、OM对所有0~5 cm沉积物以及上层0~25 cm沉积物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底层40~55 cm的沉积物。Spearman和RDA分析表明重金属在驱动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演变上有很大作用,Cd是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的,其次为Pb、As、Hg等。PICRUSt对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分析发现,所有样本的COG功能组成较为相似。
刘阳[2](2020)在《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随之上升,机动车排放污染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管控好在用车的排放污染是削减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关键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及机动车车主等引起重视。通过借鉴国外机动车排污治理的立法经验及在用车排放污染的多种治理手段,其中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作为公认的控制在用车辆排放污染的有效手段,经定期检验、抽检,对筛查出的高排放车辆进行维护,规定超标机动车经复检合格才能再上路,形成对在用车排放管控的闭环管理。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我国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律中早有体现,并且和国内早期汽车维护制度中的“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有很大相似性。在我国机动车排放污染法律法规中,也一直都有规定。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在用车排放监管的主要法律手段。但一直以来,我国在用车的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实践中也面临了不少问题,如立法依据不足、监管体制多元等影响了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作为治理在用车排放污染的切入点,系统论述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主要内容、法律规定、法律关系,分析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通过完善我国现有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来更好的削减我国在用车的排气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实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必要性,简要论述了涉及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释义及理论依据。第二章,梳理了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及制度体系主要内容。第三章,针对我国现有实施情况,借鉴并总结域外立法经验。第四章分析了我国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存在的立法、监管、机构建设等问题。第五章,根据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情况及问题,从完善法律体系、监管体制、检验维护单位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建设的对策。
马妍,王童,何小松,田雨歌,周昊,刘彦君,徐恒,王建兵,王春荣,于彩虹,侯嫔,卜庆伟[3](2020)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视实践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作为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社会背景,结合我校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1)加大实验室建设,拓展实验内容;(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4)改革实践评价方式。
崔岩[4](2020)在《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国际贸易市场持续下行、原油价格起伏不定等外部环境影响,我国船舶行业市场环境进入到相对低迷的状态。对此,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对船舶产业进行扶持与调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提出“军民融合”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给船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也给船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船舶产业需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船型靠拢和过渡,进而拉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QH船舶科技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面向海军舰船、客船、客滚船、公务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开展舰船舱室环境工程设计、配套、施工等一揽子工程服务,能够契合我国“军民融合”等发展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即将走过初创的五年之际,QH船舶科技公司今后如何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管理者对其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仔细研究与谋划,制定出符合自身情况与特点的发展战略。本文基于QH船舶科技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运用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QH船舶科技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先,对QH船舶科技公司概况、发展历程及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对主营业务及组织结构等进行阐述,对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瓶颈等进行分析。然后,运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对QH船舶科技公司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其所处的战略环境情况,找出了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后,通过SWOT矩阵分析确定了QH船舶科技公司的战略重点应为稳定增长型战略、多元化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相应的职能战略,提出了公司的战略目标。最后,为了确保QH船舶科技公司战略能够顺利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李艳伟[5](2019)在《潍坊近10年来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调研与预测》文中提出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调研预测大气环境污染物对于掌握大气环境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等方法,对潍坊近10年来环境空气优良状况及六种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1)2008-2012年,潍坊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和优良率呈现波动趋势。新标准实施的2013-2018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和优良率逐年增加,空气质量向好改善,在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中,颗粒物和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最多。(2)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是近10年来的主要污染物,近10年来无达标年份。日均值超标率高,两者日均值超标率最高的年份达49.7%和59.6%。但两者年均浓度均呈现平稳的下降趋势。以新标准实施的2013年为节点,2013年以前,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达标率表现不稳定,2013(含)年之后,两者的日均值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严重。两者均是城区、西部和南部污染严重。(3)二氧化硫防治成效显着,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自2015年开始,连续4年年均浓度达标。以新标准实施的2013年为节点,前后时间段内,日均值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城区和郊区以2017年为节点,前后呈现不同情况,2017年以前城区污染重于郊区,2017年以后,城区浓度明显改善,郊区污染重于城区。西部和南部污染较重。(4)二氧化氮防治成效显着,年均浓度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自2016年开始,连续3年年均浓度达标。以新标准实施的2013年为节点,前后时间段内,日均值达标率表现均不稳定。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城区、西部和南部污染较重。(5)臭氧年均浓度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污染状况改善不明显。2014-2018年,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均超标,无达标年份。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标率波动上升。污染物在夏季的6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非采暖期污染严重,西部污染严重。(6)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日均值达标率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合《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2014-2018年,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连续5年达标。冬季的1月份污染程度最重,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选取典型城市进行比较,结合潍坊城市发展现状,对潍坊大气污染成因进行分析,不合理的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不利的气象条件、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二次扬尘等都是造成潍坊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及做法,提出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预测预警能力等一系列应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对策建议。对空气质量预测模型进行探索及应用,以主要特征污染物颗粒物为例,建立ARIMA(p,d,q)(P,D,Q)S季节乘积模型对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的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短期预测结果可靠,模型拟合性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及时收集最新监测数据,及时提供最精准可靠的预测结果。
汪平西[6](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李明奎[7](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指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赵胜利,庞建明,张振国,潘聪超,宛真,赵志民,宋耀欣[8](2017)在《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土壤修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具有推广意义的示范工程很少,因此开发出能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技术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针对企业搬迁用地存在的土壤修复问题,结合场地再利用和修复目标,开发污染土壤绿色复合修复技术,从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高我国土壤修复的技术和监管水平,这有助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及土壤环境保护对策的制定,对保证我国资源环境的安全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帆宇[9](2016)在《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正面临持续恶化大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逐步呈现的,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社会转型时期,其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不是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外生变量,而是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的内生变量。所以,从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探讨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探讨我国环境问题的。本文坚持以教育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从规范和实证相统一的维度,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逻辑,详尽诠释了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问题的破解之道。本文着重围绕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共包括以下几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该论文的研究缘由及其研究意义,综述了社会转型进程中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现状与述评,交代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等。第二部分从辨析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人类要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必须实现文明观的生态转型,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首先对社会转型及其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通过对此关系理论的阐述,为整个文本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围绕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顿展开。这些成就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同时,文章也对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进行了归纳,包括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自然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等。此外,本文还在遵循辩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诱发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这些因素不仅有其自然原因,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而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因素,而社会原因既表现为制度上的缺失,也表现为人类观念认识上的局限等。第五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包括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目标指向、进程与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效率的价值取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等三个角度阐述了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生态文明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文章也从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等几个方面就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带来的负面效益进行了把握。第六部分侧重于从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影响的角度展开论述。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对政治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嬗变、“全能型”政府裂变、从免责行政到责任行政转变等三个视角进行切入,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七部分通过回顾中国文化转型的历程,概括出了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实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征,并具体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转型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笔者对这种影响的阐述主要围绕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契约文化精神的生成等四点展开。第八部分主要是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之主体和原则等理论维度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层面就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曹承进,陈振楼,黄民生[10](2015)在《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次生灾害形成机制及其控制对策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对城市河道黑臭污染的形成及其治理、富营养化次生灾害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以及预防和控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黑臭河道相应污染治理工程、措施的实施,河道水体污染负荷得到了大大消减、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黑臭也逐步好转,但营养盐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可被植物直接利用吸收的营养盐储备充足,同时,黑臭污染的治理使得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重建,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极易引起水华暴发、浮萍泛滥、水葫芦"疯"长、水生植物生物量激增等富营养化次生灾害.对于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后富营养化次生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必须以城市黑臭河道污染治理为基础,将其纳入到河道污染整治整体规划中.综合运用上/下行效应理论,应从外源控制、内源治理和修复、整体生态系统恢复等角度进行系统预防和控制.同时也应厘清思路,认识到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及其次生灾害的形成是城市黑臭河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应从当前的"黑臭等重污染治理"向"氮磷营养盐控制"转变.
二、治理北京城市环境工程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理北京城市环境工程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淀中村水域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环境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进展 |
1.3.2 水环境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3 水环境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1.3.4 白洋淀农村污染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1.1 采样点的设置 |
2.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测定方法 |
2.3.1 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2 重金属总量的测定 |
2.3.3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
2.3.4 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
2.4 评价方法 |
2.4.1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2.4.2 富集指数法 |
2.4.3 地累积指数法 |
2.4.4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第三章 淀中村水域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研究 |
3.1 淀中村环村水域水质现状分析与评价 |
3.2 淀中村表层沉积物营养盐污染特征研究 |
3.2.1 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
3.2.2 表层沉积物氮、磷污染评价 |
3.3 淀中村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
3.3.1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
3.3.2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
3.4 淀中村表层沉积物氮、磷及重金属来源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主成分分析 |
3.4.3 聚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淀中村水域柱状沉积物污染特征研究 |
4.1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他参数统计 |
4.1.1 柱状沉积物pH与营养盐含量数据统计 |
4.1.2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数据统计 |
4.2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及理化参数的垂直分布特征 |
4.2.1 柱状沉积物pH与营养盐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
4.2.2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 |
4.3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
4.3.1 地累积指数(I_(geo))法 |
4.3.2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 |
4.4 相关性及来源分析 |
4.4.1 营养盐相关性及来源分析 |
4.4.2 重金属间相关性及来源分析 |
4.4.3 营养盐与重金属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
4.5 淀中村柱状沉积物年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淀中村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
5.1 淀中村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
5.1.1 表层沉积物微生物测序数据统计 |
5.1.2 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
5.1.3 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5.2 淀中村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垂直分布特征及多样性 |
5.2.1 沉积物微生物垂直测序数据统计 |
5.2.2 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垂直多样性指数分析 |
5.2.3 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垂直组成分析 |
5.3 淀中村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1 微生物群落与非金属参数间的关系 |
5.3.2 微生物群落与重金属间的关系 |
5.4 淀中村沉积物功能基因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2)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及检验维护制度 |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概念 |
一、机动车 |
二、在用车 |
三、机动车排放污染 |
四、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污染治理手段 |
三、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三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释义 |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关系 |
一、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法律关系的主客体内容 |
二、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行政法律关系 |
三、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民事法律关系 |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规制内容 |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规定 |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规规章 |
三、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地方性法规 |
第三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车辆维护制度及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体系 |
第三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践情况及域外立法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情况 |
一、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实践背景与现状 |
二、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试点城市的情况 |
第二节 域外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立法 |
一、美国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立法规定 |
二、日本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规定 |
第三节 域外在用车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启示 |
一、美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立法启示 |
二、日本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立法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环境规制问题 |
一、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相关行政执法问题 |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实施的主要问题 |
一、法律依据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 |
二、部门职能交叉,协同协作不顺畅 |
三、检验机构经营不规范 |
四、重检测、轻维修 |
五、经济激励尚且不足 |
六、公众参与较少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法律对策 |
第一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立法体系完善 |
一、细化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
二、制定专门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法规 |
三、加强地方性法规中的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法律规范 |
第二节 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管理体制完善 |
一、树立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权威 |
二、完善部门分工、健全部门联动机制 |
第三节 强化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规范 |
一、加强检验机构监督管理 |
二、强化维修单位建设,健全尾气治理体系 |
第四节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经济激励 |
一、提高车辆淘汰补贴,完善机动车污染税费制度 |
二、完善公民投诉举报奖励机制 |
第五节 完善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公众参与 |
一、完善环保组织参与机制 |
二、强化社会监督员法律规定 |
三、加强车主环保法律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实验设备短缺,内容单调 |
(二) 实践教学缺乏特色 |
(三) 校外实习基地有限 |
(四) 实践评价方式不科学 |
三 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 |
(一) 加大实验室建设,拓展实验内容 |
(二)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
(三)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
(四) 改革实践评价方式 |
1.理论教学。 |
2.实践教学。 |
3.实习实训。 |
四 小结 |
(4)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现状 |
2.1 公司概况及参与军民融合情况 |
2.1.1 公司概况 |
2.1.2 参与军民融合情况 |
2.2 公司业务范围及组织结构 |
2.2.1 公司业务范围 |
2.2.2 公司组织架构 |
2.3 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瓶颈 |
2.3.1 公司面临的未来发展问题 |
2.3.2 影响公司发展的瓶颈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QH船舶科技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规环境 |
3.1.2 宏观经济环境 |
3.1.3 科学技术环境 |
3.1.4 社会文化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国际市场分析 |
3.2.2 国内市场分析 |
3.2.3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4 潜在竞争者分析 |
3.2.5 供求双方的议价能力 |
3.2.6 替代品的压力 |
3.3 QH船舶科技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人力资源分析 |
3.3.2 生产技术能力分析 |
3.3.3 营销能力分析 |
3.3.4 资金能力分析 |
3.3.5 创新能力分析 |
3.3.6 管理模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1 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
4.1.1 QH船舶科技公司S、W、O、T分析 |
4.1.2 QH船舶科技公司SWOT组合分析 |
4.2 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及目标 |
4.2.1 战略制定的原则 |
4.2.2 战略目标 |
4.3 公司战略重点 |
4.3.1 稳定增长型战略 |
4.3.2 多元化战略 |
4.3.3 技术服务领先战略 |
4.4 公司职能战略 |
4.4.1 人力资源战略 |
4.4.2 产品战略 |
4.4.3 营销战略 |
4.4.4 财务战略 |
4.4.5 文化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战略的发动、控制与评估 |
5.2 优化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机构 |
5.3 优化业务流程 |
5.4 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归档制度 |
5.5 企业文化建设措施 |
5.6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
5.7 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拓展融资渠道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潍坊近10年来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调研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外大气污染防治历程 |
1.2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 |
1.3 空气质量分析方法 |
1.4 空气质量预测方法 |
1.5 选题背景 |
1.6 选题意义及应用前景 |
1.7 研究方法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潍坊市近10年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及污染物时间分布特征调研分析 |
2.1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设置及监测项目 |
2.2 潍坊市2008-2018 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状况调研 |
2.3 首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
2.4 潍坊市2008-2018 年大气环境污染物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2.4.1 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标准限值 |
2.4.2 环境空气污染物时序变化情况 |
2.5 典型城市比较分析 |
2.5.1 北京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2.5.2 上海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坊市大气环境污染物地域差异性分析 |
3.1 潍坊市行政区划 |
3.2 污染物浓度地域分布差异性分析 |
3.3 典型城市比较分析 |
3.3.1 河北省保定市大气环境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2 重庆市大气环境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坊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4.1 成因分析 |
4.2 潍坊市大气污染防治及大气环境现状 |
4.3 潍坊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
4.3.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升企业主体责任 |
4.3.2 调整优化结构,削减污染物排放,促进源头防治 |
4.3.3 建立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
4.3.4 科学治污,提升监管预测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染物预测模型的探索与应用 |
5.1 ARIMA模型建立与预测 |
5.1.1 数据来源介绍 |
5.1.2 模型平稳性检验 |
5.1.3 模型识别 |
5.1.4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
5.1.5 模型的验证与预测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概念界定 |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
3.3.1 访谈 |
3.3.2 实地观察 |
3.3.3 问卷调查 |
3.3.4 文献研究 |
3.3.5 认知地图 |
3.3.6 数据分析 |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文献回顾 |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
5.5.1 西园新村概况 |
5.5.2 研究设计 |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4 指标权重计算 |
5.5.5 模糊综合评价 |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
6.2.4 公共空间重构 |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
2 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
3 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现状 |
3.1 技术研发 |
3.2 资金投入 |
3.3 企业情况 |
4 土壤修复的指导思想及总体计划 |
4.1 土壤修复的指导思想 |
4.2 土壤修复的总体计划 |
5 结语 |
(9)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外对社会转型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
(二) 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的现状与述评 |
三、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 |
(二) 本文研究主要的方法 |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二)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人类社会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
一、生态文明基本理论概述 |
(一) 文明概念的解读 |
(二) 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 生态文明的特征 |
二、人类社会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
(一) 浑然一体:渔猎文明时代的出场元点 |
(二) 分化初现: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然袪魅 |
(三) 强力征服: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断裂 |
(四) 主动修复:生态文明时代的和谐发展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 |
一、社会转型及其中国视野 |
(一) 社会转型概念界说 |
(二) 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分析 |
(三) 中国社会转型特征 |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概述 |
(一)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时空界定 |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进程 |
(三)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标志 |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一般关系 |
(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基础并为其提供持续支撑力 |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在保障 |
(三)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以人全面发展为旨归的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困顿 |
一、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机遇 |
(一)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
(二) 双边与多边生态国际合作不断迈出新步伐 |
(三) 绿色技术开发与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
(四)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
二、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顿 |
(一) 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
(二)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
(三) 自然生态破坏异常严峻 |
三、新时期社会转型进程中诱发我国生态环境困厄的根源 |
(一) 观念根源:“发展主义”至上的理念偏狭 |
(二) 经济根源: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 |
(三) 体制根源:“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 |
(四) 制度根源:相关生态制度体系设计不健全 |
(五) 外部根源:西方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进行污染转移或转嫁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一、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概述 |
(一)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初始背景 |
(二)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指向 |
(三) 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与特征 |
二、新时期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正面效应 |
(一) 高效的价值取向为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 |
(二) 有序的市场竞争为生态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动力条件 |
(三) 不断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
三、新时期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 |
(一) 由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阻滞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时效性 |
(二) “经济人”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破坏程度 |
(三) 市场经济下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外部挑战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一、政治转型相关理论概述 |
(一) 政治转型的涵义 |
(二) 政治转型的目标指向 |
二、政治转型民主化及其在当代在中国的具体表征 |
(一) 政治参与化逐步扩大 |
(二) 政治世俗化日趋明朗 |
(三) 政府管理效能化显着增强 |
三、新时期中国政治转型及其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二) “全能型”政府的裂变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三) 从免责行政转向责任行政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
一、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概述 |
(一) 文化转型的内涵 |
(二)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标志 |
(三)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 |
二、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及其特征 |
(二)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三、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新时期中国文化转型极大提升了当代中国人的自我文化意识 |
(二) 自我文化意识的提升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四、法律至上理念的逐渐生成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新时期文化转型与法律至上理念在我国的逐渐生成 |
(二) 法律至上理念的生成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五、契约文化精神的增强及其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一) 契约文化精神的意蕴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逐渐生成 |
(二) 契约文化精神的增强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取向 |
一、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取向 |
(一)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之维 |
(二) 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之维 |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取向 |
(一) 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层面全过程需要更新经济发展范式 |
(二) 把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层面全过程需要强化政治系统的保障功效 |
(三) 把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层面全过程需要发挥观念系统的引领作用 |
(四)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生活层面全过程需要加强生态社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次生灾害形成机制及其控制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次生灾害表现形式 |
1.1 水华的暴发 |
1.2 浮萍泛滥 |
1.3 水葫芦大规模暴发 |
1.4 沉水或挺水植物生物量激增 |
2 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次生灾害的形成机制 |
2.1 主要环境因子 |
2.2 营养因子 |
2.3 生态因子 |
3 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次生灾害预防和控制对策 |
4 对我国城市河道环境整治与管理的启示 |
四、治理北京城市环境工程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淀中村水域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D]. 孙晨. 河北大学, 2021(09)
- [2]我国在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研究[D]. 刘阳. 武汉大学, 2020(04)
-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马妍,王童,何小松,田雨歌,周昊,刘彦君,徐恒,王建兵,王春荣,于彩虹,侯嫔,卜庆伟. 教育现代化, 2020(29)
- [4]军民融合背景下QH船舶科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崔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潍坊近10年来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调研与预测[D]. 李艳伟. 青岛大学, 2019(03)
- [6]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7]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8]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J]. 赵胜利,庞建明,张振国,潘聪超,宛真,赵志民,宋耀欣. 广州化工, 2017(16)
- [9]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帆宇. 苏州大学, 2016(12)
- [10]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次生灾害形成机制及其控制对策思考[J]. 曹承进,陈振楼,黄民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