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江西省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江西省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揭东帅[2](2020)在《江西省供需紧平衡下的需求侧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负荷也迅速增长,电网峰谷差不断拉大,供电压力与日俱增。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当下,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相应政策措施可以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方式,负荷高峰时少用电,负荷低谷时多用电,从而减轻用电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减小峰谷差、提高系统负荷率、减少发电厂和电网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效率、提升供电服务水平[1]。目前普遍实行的峰谷分时电价、有序用电、可中断负荷是需求侧管理中很重要的几个方面[2],本文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江西省在供电紧平衡背景下可采取的需求侧管理对策。首先,对江西省近些年的负荷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尖峰负荷、低谷负荷、负荷率、峰谷差率、日负荷特性、年负荷特性等,并介绍了目前江西省需求侧管理方面的政策。其次,针对目前制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未考虑各个行业电价敏感性的情况,通过改进的K-means算法,建立最小化平方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程序,对各行业电价敏感性进行分类。后采用MeanShift聚类算法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的各行业敏感性分类结果。此外,还根据经典的隶属度函数方法,结合近几年江西电网的负荷特性,重新对峰谷时段进行划分,提出分季节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并增加尖峰时段。之后,提出鲸鱼算法用于优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该方法在充分考虑用户充电需求的前提下,同时考虑电网负荷水平,以削减充电负荷尖峰为目标,求解接入充电桩电动汽车的最优充电开始时间,以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最后,为解决电网短时间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二进制鲸鱼算法优化的可中断负荷优化调度方法,通过选择性中断用户和中断负荷值,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达到经济性最优。

万璐[3](2020)在《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生态智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传统民居是古人们长期应对自然环境所营造的居所,其中包含了诸多生态智慧,应重视并传承传统民居中的生态营造理念。因此本篇论文试通过生态视角研究江西民居的生态智慧,分别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材料构造等方面分析,最终获得到一些理念启示,为以后研究生态建筑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西境内传统聚落和民居在地块选取、规划布局、气候适应性、特殊构造方法及建筑材料等方向的特点,然后利用住宅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包DEST-H论证生态智慧在建筑上的应用,接着笔者在郊区选择一块荒地做了一个生态型设计方案,得到以下启示和成果:建筑规划应从传统民居中汲取生态智慧,应遵循建筑选址、建筑朝向、气流组织、景观利用等方面的优势,营造生态型建筑;建筑单体设计应合理设置建筑空间形式,借鉴江西民居中的天井做法,并且以南昌一小区为例分析了天井对建筑室温和负荷的影响。得到结论,有天井的建筑每年要比无天井的建筑更加节能,方正平面的天井更加有利于夏季通风散热,长方形平面天井冬季更加有利于保温防寒;建筑设计还应该借鉴底层架空的方式,文章对当今主流架空层式样做了实验论据。得到结论,增设架空层建筑每年比无架空建筑在室温和负荷上都比较节能,尤其是只保留承重结构的做法节能更明显;建筑设计应该传承灰空间理念,并针对水平遮阳板做了深入探讨,我们发现有遮阳板的建筑比无遮阳的建筑在室温和负荷上更加有优势,并且发现遮阳板悬挑600mm更有利于营造舒适的室温环境,悬挑1000mm更加有利于节能和抑制高温天气;建筑设计应该考虑通风效果,文章针对窗墙比做了深入研究,发现窗墙比越大,夏季受外界温度影响越大,室温越高。其中窗墙比0.4虽然有利于构造人体舒适环境,但是高温环境也比较明显,负荷也更大。其中窗墙比0.2时最为节能。在建筑材料使用上,我们应该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材料的生态性,本文分析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利弊,并提出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结合运用的观点,如发展人工速生林和再生砖。

汤丽英[4](2020)在《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且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倘若不加以保护利用,随时都可能消耗殆尽,威胁长足的进步发展。景德镇作为世界的瓷都,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且当地的汽车制造、航空工业是优势产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贡献十分巨大。这些产业的发展都与矿产资源息息相关,然而无序开采、规划不当、资源配置低、利用率差、矿山环境治理不足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故研究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等重要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理论和对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系统归纳,逐个提出了应对的措施方法,期望对景德镇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部分,简要概括了矿产资源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是取之不尽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复杂性以及竭耗性等特点。故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景德镇自然经济地理、基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情况。随后从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三个部分归纳了景德镇市当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矿种开发不均衡,开采方式粗放,优势矿种储量不足,矿山综合利用指数不高,法律法规和意识形态建设欠缺,矿山环境恶化等。第三部分,针对问题提出了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矿山环境中的对策:根据矿产资源矿区的划分及管理特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科学整合矿山企业;转变消费、生产理念,挖掘新的优势矿种发展制瓷业;政府应从宣传教育、政策制定、管理机制上多管齐下发挥引领作用。2019年,习总书记到访江西,要求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景德镇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影响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矿产资源作为发展的命脉,正视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尽早妥善解决,才能在未来越走越远。

潘科[5](2020)在《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控制性要素。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漳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边界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担负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以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部门对砂子等基础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漳河河砂滥采乱采现象愈演愈烈。河道中砂石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以及保护堤防的重要屏障。长期采砂加剧了河水对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冲刷,在洪水期加大了堤防等防洪工程被冲毁的危险,对漳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从而保护漳河堤防安全和水源地地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漳河非法采砂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漳河非法采砂是一种低效的砂石资源配置活动,受到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调节,根源在于砂石供需关系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运用治理理论,指出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手段,从河砂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侧发力,化解漳河河砂供需关系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

张舫[6](2020)在《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发展研究 ——以S18红狮2为例》文中提出精准脱贫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扶贫开发的一种方式,金融扶贫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在我国脱贫攻坚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指出,大多数穷人并非天生的企业家,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和留存收益。因此直接面向贫困人口的金融扶贫产品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政策开始支持资本市场证券扶贫产品的发行。这类金融扶贫产品通过满足贫困地区企业发展需要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与增收,具有更为明显的扶贫效果。本文所研究的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正是证券扶贫产品的一种。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金融扶贫的概念、理论以及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对现有金融扶贫产品进行系统归纳。其次,界定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概念并梳理有关政策,分析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政策是否具有有效性,并找出当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红狮集团2018年发行的扶贫专项公司债券为案例,重点分析本期债券发行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债券募投项目在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总结案例模式与特点。最后,结合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得出本文的结论与案例的经验启示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相关政策的建议。通过全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扶贫专项公司债券是一种具有政策性金融色彩的市场化的投融资产品,通过金融扶贫的间接路径达到扶贫效果;第二,当前我国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市场已有初步发展,但相关政策缺乏有效性,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第三,案例中债券的发行满足了发行企业自身业务、财务方面对资金的需求,并为企业带来承担扶贫社会责任的声誉效益,债券募投项目通过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化水平提升在当地取得了显着的扶贫效果,而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也保证了扶贫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王妹[7](2020)在《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以其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政治环境,在近代江西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近代中国自《南京条约》开始,陆续有三十多个城市成为约开商埠,南昌是少数几个没有开埠通商的内陆省会之一。因此,南昌在近代城市发展、特别是空间变迁中有着传统中国城市发展的特色。在整个近代,探寻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的历史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地方的城市改革。本文以南昌城市近代的空间发展为中心线索,通过对近代南昌城市发展作长时段考察和分区研究,以此揭示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演进的脉络、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阻碍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的原因。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近代南昌城市发展基础。首先简要叙述了南昌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南昌的发展历程和传统城市空间的形成及特色。其次是着重分析了影响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第二章详细探讨了南昌城市空间的变迁状况。近代南昌城市空间的发展由拆除城墙始,用城墙拆下来的材料铺设了新的道路,这时城市的基本形状开始向不规则发展。由于近代商业的发展,旧时南昌城市工商业的分布区域已不能满足当时老百姓的需求,需要扩展工商业活动的范围。南昌早期的道路呈南北向主轴分布,东西向道路较少。近代以来,南昌建设了多条主干道及马路、筑成了许多桥梁。城市的对外交通新增了铁路和码头。1926年南昌设市以后出台了《南昌市政计划大纲》,拉开了南昌城市建设近代化的帷幕。近代南昌人口增多,原有的住宅区已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增加的人口,因此新建了富人住宅区和平民住宅区。为了使南昌更加宜居,新设置了公园苗圃供人欣赏。第三章通过分析可以得知: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的特点有三方面:城市空间范围逐渐向外扩展;城市路网结构逐步规范化;城市空间变迁规划实施不彻底。影响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发展的因素有:地理环境客观上扼制了城市发展;近代南昌经济凋敝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整个江西省的财政混乱导致建设城市资金不足,限制了南昌城市空间建设等等。

孙尚游[8](2020)在《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升温,两国合作也不断取得进展。中俄两国毗邻地区合作已开展多年,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年确立的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机制,开启了两国非毗邻地区合作的新模式。近年来,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具备坚实的合作基础,在产业发展和投资合作等方面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在具体合作进程上,中俄两国政府牵头不断促进合作机制的完善,经贸合作和人文合作正有序地展开。在合作的外部环境上,中俄去美元化、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合作带来了机遇,但中俄两地区的环境差异和俄罗斯政府更迭也给合作带来一定挑战。总体上看,中俄两河流域地区正逐渐实现优势互补,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李威[9](2019)在《我国能源强度收敛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低能源强度不仅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还是缓解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压力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能源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我国能源强度降低仍面临着两个困境:各省之间不断扩大的能源强度差距,和高能源强度省(能源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的能源强度下降率较低,即“差异”困境和“追赶”困境。能源强度收敛指各地区能源强度水平随时间逐渐趋向接近,因此通过探究我国能源强度收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持。本文分别采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收敛方法,包括σ收敛,β收敛和动态分布收敛,从“差异”、“追赶”和“动态”的视角互为补充地表征了收敛过程。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能源强度满足β收敛和动态分布收敛,但并不满足σ收敛。此结果说明整体上部分高能源强度省成功追赶上低能源强度省,而且我国整体能源强度向低能源强度收敛,但是由于少部分省的能源强度仍存在下降难度,导致我国各省之间能源强度差异变大。为破解上述“差异”困境,本文研究了我国能源强度σ收敛来源,识别导致我国能源强度差异扩大的关键省。研究结果发现:促进我国能源强度收敛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强度较低的山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和江西省;阻碍收敛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强度较低的北京市、上海市、辽宁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和能源强度较高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北省。以上结果说明我国能源强度的发散主要由低能源强度省和高能源强度省之间差异变大导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北省是解决“差异”困境需要关注的关键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强度的下降难点在于落后经济水平和较低的能源效率;河北省的能源强度下降难点在于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为破解上述“追赶”的困境,本文研究了我国能源强度β收敛的影响因素,识别了高能源强度省追赶低能源强度省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能源强度收敛主要得益于效率效应,结构效应对整体收敛有较小的阻碍作用;第二产业是效率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并促进了整体收敛,第三产业的效率效应对整体收敛有较小的阻碍作用,第一产业的影响并不显着;第二产业是结构效应的主要贡献者,而第一三产业的结构效应并不显着。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高能源强度省追赶低能源强度省的关键途径不仅在于提升第二产业能源效率,还应同时注重第三产业能源效率的提升,此外,关注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并避免承接能源密集型行业。

曹宇[10](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二、江西省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2)江西省供需紧平衡下的需求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理论研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江西省负荷特性及需求侧管理政策
    2.1 江西省统调负荷特性分析
    2.2 江西省需求侧管理政策
        2.2.1 江西省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2.2.2 江西省现行的可中断负荷政策
        2.2.3 各省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对比
第3章 行业电价敏感性及峰谷时段划分研究
    3.1 引言
    3.2 分行业电价敏感性分析
        3.2.1 改进的K-means聚类在敏感性分析的应用
        3.2.2 MeanShift聚类在敏感性分析的应用
        3.2.3 算例分析
    3.3 峰谷时段的划分建议
        3.3.1 峰谷时段分析
        3.3.2 峰谷时段具体测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4.1 引言
    4.2 鲸鱼算法的基本原理
        4.2.1 鲸鱼算法的数学模型
        4.2.2 鲸鱼算法的主要步骤
    4.3 鲸鱼算法优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4.3.1 约束条件
        4.3.2 算例分析
    4.4 结论
第5章 可中断负荷优化调度
    5.1 引言
    5.2 二进制鲸鱼算法
    5.3 二进制鲸鱼算法优化可中断负荷调度
        5.3.1 目标函数
        5.3.2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生态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今社会面临的危机
        1.1.2 生态建筑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
        1.2.2 研究介入点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特点
    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2.1.1 研究对象
        2.1.2 江西地区生态建筑及环境问题调研问卷
    2.2 江西民居形成的原因
        2.2.1 迁徙文化
        2.2.2 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2.3 现代建筑面对气候采取的技术策略
    2.4 传统建筑气候适应性及材料利用特点
    2.5 正确认识传统建筑的生态理念
    2.6 小结
第三章 江西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理念研究
    3.1 传统聚落选址的生态理念
        3.1.1 我国古代的生态建筑思想
        3.1.2 风水学中理想选址的生态性
        3.1.3 江西地区传统聚落选址的生态理念
    3.2 江西地区传统聚落规划布局的生态理念
        3.2.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3.2.2 适应自然气候
        3.2.3 注重人居环境营造
    3.3 江西地区传统民居地域适应性研究
        3.3.1 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措施的生态理念
        3.3.2 传统民居特殊构造方式的生态理念
    3.4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运用及其生态性
        3.4.1 木材及其生态型
        3.4.2 竹材与其生态性
        3.4.3 石材及其生态性
    3.5 小结
第四章 江西南昌地区建筑数据实例分析及建筑设计方案
    4.1 模拟工具介绍
    4.2 建筑实例模型工况分析
        4.2.1 项目概况
        4.2.2 围护结构参数
        4.2.3 模拟工况分析
    4.3 建筑设计方案
        4.3.1 项目选址
        4.3.2 技术图纸
        4.3.3 建筑生态理念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江西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理念启示
    5.1 整体规划布局的生态理念启示
        5.1.1 建筑基地的选址
        5.1.2 建筑朝向
        5.1.3 气流组织
        5.1.4 景观设计
    5.2 建筑单体空间的生态设计理念启示
        5.2.1 合理设计建筑空间形式
        5.2.2 传承灰空间精神
        5.2.3 借鉴底层架空模式
        5.2.4 建筑通风
    5.3 传统建筑材料生态性传承与发展
        5.3.1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利弊
        5.3.2 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结合运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思路
        1.2.4 研究方法
    1.3 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1.3.1 结构安排
        1.3.2 创新与不足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矿产资源
    2.2 矿产资源与一般资源不同的性质
    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内涵
    2.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论
    2.5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2 系统理论
        2.5.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5.4 矿产资源产权理论
3.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3.1 自然经济地理与基本矿产资源
        3.1.1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3.1.2 基本矿产资源
    3.2 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3.2.1 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情况
        3.2.2 尚未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情况
4.景德镇市矿山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1.1 矿产资源开发不均衡
        4.1.2 方式粗放且水平低下
        4.1.3 优势矿种资源量不足
        4.1.4 矿产品经营方式不当
        4.1.5 地质勘查评查程度低
    4.2 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2.1 节约利用方面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4.2.2 尾矿及固体废弃物利用还刚起步
        4.2.3 规模开发与集约利用程度待提高
        4.2.4 所得矿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
        4.2.5 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比例低、指数低
    4.3 景德镇市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
        4.3.1 矿山作业不规范
        4.3.2 地面易塌陷变形
        4.3.3 土地、水、植被破坏
        4.3.4 煤矸石处置不当
    4.4 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建设不完善
        4.4.2 政府的道德风险
        4.4.3 矿产资源产权不明晰
5.促进景德镇市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5.1 矿产资源开发的对策
        5.1.1 分类开发管理矿区
        5.1.2 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
        5.1.3 鼓励多元模式整合企业
    5.2 矿产资源利用的建议
        5.2.1 强化勘查评价、综合开采、综合利用
        5.2.2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5.2.3 增强瓷石矿产的综合利用
        5.2.4 提高低品位贫矿资源的利用
        5.2.5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5.2.6 提升矿床伴生矿的综合利用
        5.2.7 制订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政策
    5.3 矿山环境治理的建议
        5.3.1 加强全民资源环保意识教育
        5.3.2 建立多元化治理资金投资机制
        5.3.3 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基金制度
        5.3.4 建立环境保护和治理监督管理体系
        5.3.5 依靠科技进步,树立样板治理工程
        5.3.6 制定环保与治理经费估算筹措办法
        5.3.7 严格执行治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标准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思路
        3 技术路线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与不足
二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砂石及采砂
        2 采砂管理和采砂治理
        3 非法采砂
    (二) 理论基础
        1 治理理论
        2 公共物品理论
三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状
    (一) 漳河砂资源状况
        1 漳河概况
        2 采砂情况
    (二)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情况
        1 采砂危害
        2 治理情况
四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存问题
        1 非采现象难以杜绝
        2 采砂管理理念落后
        3 采砂执法力量薄弱
        4 采砂管制滋生腐败
    (二) 原因分析
        1 市场需求催生非采
        2 忽视市场公民作用
        3 采砂治理投入不足
        4 政府监管引发寻租
五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对策
    (一) 稳定砂石供需关系
        1 推进砂石需求侧改革
        2 推进砂石供给侧改革
    (二) 引入采砂治理理念
        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2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3 两种制度绩效比较
        4 充分发挥公共作用
    (三) 加大采砂治理投入
        1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经费
        2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编制
        3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设备
    (四) 加强渉砂腐败监督
        1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
        2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3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4 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六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发展研究 ——以S18红狮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金融扶贫理论基础与我国金融扶贫产品的发展
    2.1 金融扶贫的含义及特点
        2.1.1 金融扶贫的含义
        2.1.2 金融扶贫的特点
    2.2 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4 金融排斥理论
        2.2.5 普惠金融理论
        2.2.6 涓滴理论
    2.3 金融扶贫的路径与机理
        2.3.1 金融扶贫直接路径的机理
        2.3.2 金融扶贫间接路径的机理
    2.4 我国金融扶贫产品的发展
        2.4.1 信贷扶贫产品
        2.4.2 保险扶贫产品
        2.4.3 证券扶贫产品
    2.5 本章小结
3 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发展现状
    3.1 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的概念界定及相关政策梳理
        3.1.1 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的概念界定
        3.1.2 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相关政策梳理
    3.2 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市场发行概况
    3.3 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相关政策有效性分析
        3.3.1 融资成本分析
        3.3.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3.3.3 募投项目分析
    3.4 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1 政策体系不完善,监管主体不完备
        3.4.2 品种认定机制简单,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3.4.3 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
    3.5 本章小结
4 S18红狮2案例分析
    4.1 案例介绍
        4.1.1 债券基本信息
        4.1.2 债券发行人基本情况介绍
        4.1.3 债券发行其他有关机构
        4.1.4 债券发行过程
        4.1.5 案例选择理由及案例分析思路
    4.2 发行人债券发行效益分析
        4.2.1 债券发行的业务效益
        4.2.2 债券发行的财务效益
        4.2.3 债券发行的声誉效益
        4.2.4 本期债券的偿债保障
    4.3 募投项目扶贫效果分析
        4.3.1 募投项目的直接扶贫效果
        4.3.2 募投项目的间接扶贫效果
        4.3.3 募投项目的资源环境影响
    4.4 案例运作模式及特点
        4.4.1 红狮扶贫债运作模式
        4.4.2 红狮扶贫债的特点
    4.5 本章小结
5 简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简要研究结论及启示
        5.1.1 简要研究结论
        5.1.2 案例经验启示
    5.2 政策建议
        5.2.1 切实加大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发行政策支持力度
        5.2.2 健全完善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相关监管制度
        5.2.3 对特定项目予以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附录

(7)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近代我国个案城市的研究
        (二)关于城市空间的研究
    三、研究框架体系分析
    四、研究对象的时间与空间界定
        (一)时间范围界定
        (二)空间范围界定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南昌城市的发展基础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社会历史条件
        一、南昌城市的地理位置
        二、南昌城市的历史沿革
        三、南昌传统城市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的因素
        一、政治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文化方面
        四、军事方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的变迁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扩大
        一、城门、城墙的拆除
        二、城市基本形状的变化
    第二节 路网结构与桥梁的变化
        一、南昌早期路网
        二、高低级道路的修建
        三、近代南昌桥梁的建设
    第三节 功能分区、对外交通的发展
        一、近代南昌城市市政计划
        二、新建住宅区
        三、设置公园苗圃
        四、商业区的迁移
        五、对外交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发展特点及限制因素
    第一节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的特点
        一、城市空间范围逐渐向外扩展
        二、城市路网结构逐步规范化
        三、城市空间变迁规划实施的不彻底
    第二节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地理环境扼制了城市发展
        二、经济凋敝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三、财政混乱限制了城市空间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的基础
    第一节 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一、工农业发展具有传统优势
        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
        三、对外合作成为地区发展的优先方向
    第二节 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一、三大产业发展比例相对平衡
        二、对外投资潜力日益增加
        三、对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节 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的推动因素
        一、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美国因素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的现状
    第一节 合作机制日趋完善
        一、政府学界形成合力
        二、互联互通状况改善
    第二节 经贸合作逐步扩大
        一、经贸合作卓有成效
        二、项目合作逐步扎实推进
    第三节 人文合作成效显着
        一、人文合作成果丰硕
        二、人文活动积极活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的思考
    第一节 两地区合作面临的机遇
        一、中俄去美元化减少经济损失
        二、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合作便利化
        三、数字经济时代助力合作高效化
    第二节 两地区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两地区环境差异导致合作难度较大
        二、俄方的定位问题增加合作不确定性
    第三节 与其他地区合作的比较
        一、中俄毗邻地区合作机制
        二、中韩非毗邻地区合作机制
        三、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与上述合作的比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我国能源强度收敛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图
        1.2.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
        2.1.1 理论基础
        2.1.2 能源强度收敛的概念
    2.2 文献综述
        2.2.1 能源环境领域的收敛模型
        2.2.2 区域层面的能源环境领域的收敛研究
        2.2.3 行业层面的能源环境领域的收敛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
        3.1.1 省级能源强度的数据来源
        3.1.2 地级市能源强度的数据来源
        3.1.3 其他数据来源
    3.2 全国能源强度现状分析
    3.3 各省能源强度现状分析
    3.4 各地级市能源强度现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能源强度的收敛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σ收敛的研究方法
        4.1.2 β收敛的研究方法
        4.1.3 动态分布收敛的研究方法
    4.2 结果讨论
        4.2.1 σ收敛的结果讨论
        4.2.2 β收敛的结果讨论
        4.2.3 动态分布收敛的结果讨论
    4.3 本章小节
第5章 我国能源强度收敛的来源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泰尔指数
        5.1.2 泰尔指数的分解
        5.1.3 σ收敛的分解
    5.2 结果讨论
        5.2.1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能源强度差异及其来源研究
        5.2.2 我国能源强度σ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5.2.3 我国能源强度单期σ收敛的来源研究
        5.2.4 我国能源强度多期σ收敛的来源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能源强度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乘法指数因素分解
        6.1.2 β收敛的分解
    6.2 数据分析
        6.2.1 区域能源强度分析
        6.2.2 区域能源消费分析
        6.2.3 产业结构的变化
    6.3 结果讨论
        6.3.1 我国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研究
        6.3.2 我国能源强度β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6.3.3 我国东中西部能源强度β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现实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6 本章小结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2.6 本章小结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3.1.1 远古因石而“生”
        3.1.2 古代因矿而“起”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3.1.4 现代由“盛”转“衰”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3.7 本章小结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4.1.1 分类依据
        4.1.2 分类原则
        4.1.3 分类系统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3.1 大冶钢铁厂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4.3.3 黄石东钢厂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4.4.1 内湖水运
        4.4.2 铁路运输
        4.4.3 长江航运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4.5.1 华新水泥厂
        4.5.2 黄石电厂
        4.5.3 源华煤矿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4.6.1 矿冶古城
        4.6.2 工人社区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4.7.1 均质性
        4.7.2 拓扑性
        4.7.3 秩序性
    4.8 本章小结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5.1.1 自然基底要素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5.1.3 主体活动要素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5.3.1 单元体系统
        5.3.2 产业链系统
        5.3.3 整体网络系统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5.4.1 景观表征层级
        5.4.2 文化意义层级
        5.4.3 动力发展层级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5.5.1 时间尺度
        5.5.2 空间尺度
        5.5.3 感知尺度
    5.6 本章小结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6.1.1 价值评价理论
        6.1.2 价值评价方法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数据采集方法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6.4.3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四、江西省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江西省供需紧平衡下的需求侧管理研究[D]. 揭东帅. 南昌大学, 2020(01)
  • [3]基于生态视角下的江西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生态智慧研究[D]. 万璐. 南昌大学, 2020(01)
  • [4]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 汤丽英.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D]. 潘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发展研究 ——以S18红狮2为例[D]. 张舫. 浙江大学, 2020(02)
  • [7]近代南昌城市空间变迁研究[D]. 王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研究[D]. 孙尚游.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9]我国能源强度收敛性的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D]. 李威. 天津大学, 2019(01)
  • [10]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江西省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