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闽北防洪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南平市人民政府[1](2021)在《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南政综[2021]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李舒丽[2](2020)在《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闽西南山区散布着大大小小景观风貌独特的土楼传统村落,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鲜明,代表了我国湿热丘陵地区自然水系景观的状态,又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交集过渡影响下水系景观的典型。近年来政府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单体的管理与修缮,忽略了村落景观与自然山水的契合关系及其与历史文化的依存关系。故而,本研究以“水”这一单一景观要素为切入点,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旨在为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依据,促进早期消费型旅游开发向更科学的可持续保护利用转型。本研究聚焦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及其成因问题,将位于博平岭山脉东麓的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水系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景观的自然及人文特征两方面入手,遵循景观影响因子叠加、景观构成要素构成2种思路,在宏观的地域层面、中观的村落层面以及微观的水系景观要素层面探讨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形成机制,并针对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保护和发展策略进行讨论。具体通过以下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确定研究思路及框架;第二章,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两方面,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特征形成的宏观地域背景研究;第三章,宏观总结闽西南特定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下“树枝状”的水系结构及“水质好、不结冰”的水情特征,同时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理水用水、传统活动四个方面理解南靖土楼世遗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第四章,先以河坑村为例,提取村落溪流形态、滨水植被、驳岸形态、滨水构筑、滨水人文活动等水系景观构成要素的地域特征,然后列出其它南靖土楼世遗村落的典型水系景观要素进行补充,并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其成因;第五章,基于以上对地域特征相关的分析,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的保护发展框架,论述各层面、各尺度的基本策略,并对微观层面水系景观要素的统一建设作出详细说明。
吴志刚[3](2020)在《闽东南传统民居聚落气候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建筑节能理念的推行,设计结合气候成为行业认同的发展趋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聚落可持续发展和民居传统智慧再利用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民居聚落气候适应性研究呈现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趋势,但在福建民居聚落方面,现有成果较多偏重于单体类型的定性研究。闽东南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台风频发,数量众多的闽东南聚落所蕴含的气候适应经验有待深入挖掘。因此本文以闽东南平原整饬型聚落作为研究对象,将聚落舒适性和安全性都纳入研究框架,探讨不同气候条件下聚落空间系统的应变模式。冀期深化对闽东南聚落气候适应性的认识,为东南沿海相同气候区的聚落保护更新以及韧性乡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空间组织规律。本研究基于传统民居聚落与建筑物理学、气候学相结合的学科视野,通过文献阅读、调研实测和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法,从聚落选址、规划布局、民居单体、细部营造等方面,围绕弱风环境下的聚落自然通风模式以及强风环境下的防风措施展开量化分析。宏观层面,闽东南传统聚落选址趋利避害,与山水格局相契合,因地制宜地利用周围山、水、林、田等自然要素。山体的围合度、形态、方位对聚落基址的风环境产生影响,山、林共同构成聚落外围的防风屏障。中观层面,闽东南聚落组群的夏季舒适性营造策略以隔热遮阳和自然通风并重。整饬型布局规整有序,“埕巷+厅井+檐廊”共同组成的气候空间系统相互协调,保证聚落微气候环境稳定。而强风条件下,聚落自然边界和人工边界复合防风,利用组群整体效应消解近地风影响;大厝型合院民居的防风性能优于开放的伸手型民居;民居开口关闭,埕巷空间成为疏导强风廊道,而厅井、檐廊等缓冲空间的风速较小,平衡屋面风压。微观层面,闽东南民居就地取材,适宜的建构技术体现气候适应原则。砖、石、土等材料组合的厚重外墙抵御外部热环境波动,且具有较好的抗风能力。民居外墙较少开窗,内围护构件通而不透,木作构件作为隔热间层。屋顶、山墙等外围护构件在日常起到遮阳作用,增强热压通风,也是防风的重点部位。闽东南聚落空间系统与微气候环境具有联动效应,遵循“适应有利气候环境,调节不利气候因素,抵御极端气候灾害”的气候适应性原则。本研究拓展了聚落气候适应性的理论视野,科学揭示了闽东南聚落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空间建构逻辑以及尺度规律。
涂哲智[4](2019)在《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其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与茶叶种植、生产、贸易有关的传统村落,并对村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了区域地理层面的选址、村落总体布局层面的规划、村落多种空间的具体建设等内容。同时探讨在现代茶业发展下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中对地域特色文化保护的宏观背景,提出当代乡村建设中多方参与、多元融合的茶文化保护发展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了茶学、茶文化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并运用文献资料收集、乡村田野调查、图示解说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对武夷山的传统村落的影响综合全面,是在乡村振兴中值得保护与发展的文化遗产。围绕此中心观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介绍了我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与茶叶主要种植区域、福建茶叶贸易和茶区的特征,分析了茶文化聚落主要在山谷地带聚居。并解析了武夷山茶叶生长环境和水陆贸易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村落。第二部分,主体研究。首先,从武夷山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层面切入,分析茶文化对村落山水环境、选址布局、空间结构、街巷体系等方面的丰富影响,并解析了传统村落中茶文化元素的衍生历程。其次,在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实地调研了武夷山传统村落的码头埠口、商业街巷、庙宇会馆、宗祠、茶园古井等,揭示了公共空间所蕴含的贸易、祭祀信仰、茶俗等文化特征,具有传承教育的积极意义。最后,物质空间形式和行为活动方式解析了茶文化元素在建筑场所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茶行的空间功能、茶庄的贸易流线、民居的组合布局、装饰构件以及茶坊的生产器具和窑址的茶具制作等内容。第三部分,启示与策略。反思现代茶业发展下村落建设的不足,梳理传统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的特征规律,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中文化遗产继承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在乡村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传承民俗活动,且倡导多方参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新思路。
林文东[5](2018)在《寿宁县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大批村落逐渐消失。地处闽东北山区的下党村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尤其是坐落于村落水尾的鸾峰桥,为闽浙木拱廊桥的典型代表,体现了闽东北山区的特殊人居文化。然而,常年来对外闭塞导致村落经济发展滞后,人口流失,空心化日益严重。我国传统村落遍布全国各地,数量庞大、情况复杂,下党村作为闽东北贫困山区的典型村落,其保护与发展着实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相关理论基础较薄弱的背景下,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我们不能“一刀切”。为探索适宜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道路,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第一章):论述研究背景、界定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与民居活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阐述本文的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第二章):以下党村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现状进行初步调研。在获取第一手田野考察资料的基础下,就传统村落保护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其进行收集记录。第三部分(第三章):本章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将下党村传统村落还原于旧时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下,从聚落选址因素、空间格局等方面对下党村进行深入剖析,探寻下党村的建村历程,以此作为下党村整体保护的理论依据。其次,结合闽东北山区的自然环境,对下党村古民居的平面布局、艺术特色及结构形式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气候及地形对下党村建造体系产生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造中所蕴含的民间智慧,以此作为下党村民居的适应性改造及村落保护与活化的技术支撑。第四部分(第四、五章):首先,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编制的《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2030)》及福建省博物院与福州大学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共同编制的《闽东北廊桥.寿宁廊桥保护规划(2017-2030)》,对下党村传统村落的保护模式与发展方向进行尝试性探索。其次,以下党村传统村落的三个民居活化工程为实验,探讨下党村古民居的活化方式。并从经济成本控制、技艺传承与改良、参与方式等方面对落地项目进行分析,论证保护与活化的成果。
张雪葳[6](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陈绍宇[7](2016)在《闽北山区生态水利建设探讨》文中认为该文简述生态水利建设的任务与措施,探讨闽北山区进行生态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并以建瓯市溪屯溪流域生态水利建设为实例,总结闽北山区生态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供参考。
叶建金[8](2014)在《闽北地区旧方志研究》文中认为闽北地区,即现今福建省南平地区所辖的行政区域,包含延平区,建瓯、建阳、邵武、武夷山、顺昌、光泽、浦城、松溪、政和九县。素有“闽邦邹鲁”、“理学名邦”之称,自古就有修志的传统,其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梁)。现可资考证的共有273种,现仅存108种,这些志书记载了闽北地区几千年来的历史沿革、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民俗风情等状况,是研究闽北地情非常珍贵的文献。本文以闽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闽北旧方志为研究对象,对闽北旧方志的存佚状况、版本、编纂组织人员等做一次有效地整合和梳理,重点发掘闽北旧志的经济史料价值、文化史料价值、地理学及旅游价值,使其能为闽北的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对闽北地区旧方志的研究,不仅可以知晓了解闽北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气候、农业、工业、商业、风俗、民间信仰、名胜古迹等各种情况,还能够为进一步促进闽北地区经济、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系统、丰富的史料,制定适宜的政策和发展规划。
李霄鹤[9](2014)在《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千百年来闽台文化催生下的产物,是两岸同根同源文化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社会价值。国家、福建省、台湾省已开始重视对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开发与沿承。从当前的研究与实践层面看,对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其传统民居展开,忽略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整体性,研究内容较片面,较少注重对其研究成果的系统整合与管理。因此本研究提出构建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课题旨在对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以特征库的形式实现对其特征的收录和整合,从而对今后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性开发与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提出了本研究的背景、目标与意义、思路与方法、特色与创新点;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特色和现状,分析了当前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特征库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和效应;第三章分析了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产生的自然背景和历史背景,并对本研究所需用的样本进行了筛选,共选出福建57个研究样本,台湾51个研究样本,分析了样本的分布及现状情况;第四章借助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聚落生态位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聚落生态位视角下的聚落景观的产生及演化特点,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有的“空间维度--技术维度--文化维度”的三维特性,并将其作为特征库的三维基本构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特征库的构架即各景观维度下的景观要素、特征指标进行了构建,并通过专家调查问卷与区间估计法论证了特征库构架所包含的各级指标,并将论证后的3个景观维度、13个景观要素和37特征指标作为下一步特征提取的主要依据;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空间维度、技术维度、文化维度的视角,以108个样本作为实例研究,对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特征进行了识别与归纳。第八章将前面提取的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与特征库构架进行系统整合,并以漳里村和水头聚落为例示范了特征子库的构建方法,论述了与特征库的关联性,从而完成特征库的构建过程。后尝试利用Web技术支持,建立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检索网站,对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一种管理方式进行了示范;第九章通过专家调查问卷,根据构建的特征库中的特征指标,选取影响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差异性表现的特征指标,并根据特征库中收录的特征值,运用K-modes聚类法,将108个样本聚成8类。根据聚类结果,尝试绘制了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区划图,总结了4个景观区和8个景观亚区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了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性应用策略。本研究创新之处有三点: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聚落生态位的独特视角,重新认识聚落景观的产生与演化特点,提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有的空间维度、技术维度、文化维度的三维特性,从这三维度景观视角归纳与提取了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特征值,为保留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生态性、文化性、完整性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第二,研究思路创新:提出构建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构想,旨在总结、收录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特征值,为其今后的景观识别、景观的保护性应用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基于Web技术设计了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检索网站,为今后打造“互联网园林”做了探索性的工作。第三,研究方法创新:在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中,首次运用区间估计法论证了特征库的构架,减小了特征库构建过程中的主观性;首次运用K-modes聚类分析法判定了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类型、特征及分布,丰富了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方法。
张峰[10](2010)在《南平市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自1970年代末以来的三十多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时代的变迁赋予了中国城市难得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主要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结构的变迁。只是,我们在为城市快速发展而欢欣鼓舞之余,却发现我们并没有完全遵循城市科学发展的规律,而是在不知不觉间步入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误区。这导致城市在整体规划和建设上文化内涵的人为缺失,其外在表现就是诸多城市原有城市风貌特色的消失和新的城市形象的杂乱无章。这种建设过程粗暴地打断城市历史文脉,没有实际考虑城市的功能需求,更枉论彰显地方文化特色、协调城市风貌了,这是导致城市鲜明个性缺乏和城市品位下降的主要原因。论文基于以上宏观背景所反映出的中国城市风貌特色缺失的现状,以南平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结合南平城市的未来发展实际情况,在山地城市空间理论的指导下对南平市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论文首先从城市风貌特色涉及的基本概念入手,解读了城市风貌特色的内涵,阐述了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的重要性和意义,并结合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相关理论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为南平市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针对南平市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变迁及现状解读,结合城市未来发展目标,从宏观城市规划(城市形态演变)、中观城市设计(城市节点设计)、微观建筑设计(建筑形象整改)三个层面研究南平城市风貌特色的体系构建。
二、对闽北防洪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闽北防洪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地域特征相关研究 |
1.4.2 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相关研究 |
1.4.3 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4 研究综述总结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背景研究 |
2.1 闽西南自然条件特征 |
2.1.1 区位及气候特征 |
2.1.2 地形及水文特征 |
2.1.3 动植物资源种类 |
2.2 闽西南人文环境特征 |
2.2.1 开发建制沿革 |
2.2.2 经济发展历史 |
2.2.3 闽客文化交融 |
2.2.4 文化遗产众多 |
2.3 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概况 |
2.3.1 石桥村 |
2.3.2 河坑村 |
2.3.3 塔下村 |
2.3.4 南欧村 |
2.3.5 梅林村 |
2.3.6 云水谣(璞山、官洋、坎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研究 |
3.1 闽西南水系特征 |
3.1.1 水系结构特征 |
3.1.2 水情特征 |
3.1.3 景观感受特征 |
3.2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水系的适应机制分析 |
3.2.1 村落选址与山水环境 |
3.2.2 总体布局与溪流形态 |
3.2.3 村落水系与理水用水 |
3.2.4 传统活动与滨水空间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提取——以河坑村为例 |
4.1 河坑村水系景观格局及其对村落空间构成的影响 |
4.1.1 水系景观格局分析 |
4.1.2 依托水系的聚落形态分析 |
4.1.3 传统理水手法分析 |
4.2 河坑村水系景观构成要素地域特征提取 |
4.2.1 溪流形态 |
4.2.2 滨水植被 |
4.2.3 驳岸形态 |
4.2.4 滨水构筑 |
4.2.5 滨水动态人文景观 |
4.3 典型水系景观节点分析 |
4.3.1 水口 |
4.3.2 “添丁坟” |
4.3.3 “三叠瀑” |
4.3.4 “双瀑布” |
4.4 南靖其它土楼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典型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
4.4.1 石桥村临溪外向型土楼及成因分析 |
4.4.2 塔下村多种尺度的滨水院落分析 |
4.4.3 南欧村特色滨水建筑的空间分析 |
4.4.4 云水谣溪边大榕树群独特性分析 |
4.4.5 不同族源村落水口桥差异比较分析 |
4.4.6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
5.1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基本思路 |
5.1.1 现状问题与挑战 |
5.1.2 相关案例学习及启示 |
5.1.3 基本思路:保护发展地域特征共性与个性 |
5.2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保护体系 |
5.2.1 构建基本策略框架,衔接宏观-中观-微观策略 |
5.2.2 宏观层面基本策略:加强保护与管理 |
5.2.3 中观层面基本策略:维护村落格局,传承理水智慧 |
5.2.4 微观层面基本策略:保护特色要素,鼓励村民参与 |
5.3 微观尺度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指引 |
5.3.1 保护溪流形态特征,恢复水生态 |
5.3.2 保护特色滨水植被,丰富水岸植被带 |
5.3.3 延续传统驳岸形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
5.3.4 建立滨水构筑指引,统一协调景观风貌 |
5.3.5 优化滨水活动空间,提升场地活力 |
5.3.6 尊重村落水景核心要素,强化个性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3)闽东南传统民居聚落气候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背景 |
1.1.1. 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 |
1.1.2. 适应地域气候的聚落表征 |
1.1.3. 民居聚落智慧的延续传承 |
1.1.4. 预防气候灾害的乡村建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化闽东南传统聚落气候适应性的认识 |
1.2.2. 科学指引闽东南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建设 |
1.2.3. 为沿海地区提供传统聚落防风经验借鉴 |
1.3. 研究范畴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地域范畴界定 |
1.3.3. 研究内容界定 |
1.4.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4.1. 福建传统民居和传统聚落的研究现状 |
1.4.2. 传统民居聚落气候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
1.4.3. 民居空间系统与气候联动的研究现状 |
1.4.4. 研究现状评析 |
1.5. 本研究主要工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闽东南传统聚落的调研情况与夏季实测验证 |
2.1. 闽东南传统聚落概述 |
2.1.1. 闽东南传统聚落历史沿革 |
2.1.2. 闽东南传统聚落调研概况 |
2.1.3. 闽东南传统民居空间原型 |
2.2. 闽东南传统聚落微气候环境实测分析 |
2.2.1. 九头马民居夏季微气候环境实测 |
2.2.2. 蔡氏古民居夏季微气候环境实测 |
2.2.3. 埭尾村民居夏季微气候环境实测 |
2.2.4. 闽东南聚落微气候环境实测总结 |
2.3. 闽东南传统聚落微气候环境的模拟校验 |
2.3.1. 闽东南传统聚落微气候环境的校验对象 |
2.3.2. 闽东南传统聚落微气候环境的校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闽东南传统聚落选址与山水格局契合度研究 |
3.1. 闽东南传统聚落因地制宜的选址概述 |
3.1.1. 依山而建的跌级聚落 |
3.1.2. 沿河展开的带状聚落 |
3.1.3. 平原集中的整饬聚落 |
3.2. 闽东南传统聚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关系 |
3.2.1. 趋利避害、和谐共生的选址原则 |
3.2.2. 藏风纳气、拒风阻寒的觅龙察砂 |
3.2.3. 得水为上、疏浚有序的水体利用 |
3.2.4. 荫庇子孙、挡白防风的风水林木 |
3.3. 闽东南传统聚落风环境与山体的关联 |
3.3.1. 风环境和人体热舒适度的评价标准 |
3.3.2. 厦门吕塘村选址风环境的模拟验证 |
3.3.3. 漳州埭尾村选址风环境的模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闽东南传统聚落布局模式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
4.1. 基于气候适应的闽东南聚落整饬型布局模式 |
4.1.1. 整饬型聚落布局的气候适应性特征分析 |
4.1.2. 整饬型聚落布局案例的微气候环境模拟 |
4.2. 民居外部空间尺度对聚落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
4.2.1. 冷巷空间尺度对聚落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
4.2.2. 外埕空间尺度对聚落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
4.3. 闽东南传统聚落布局模式复合防风策略分析 |
4.3.1. 化零为整的布局规模 |
4.3.2. 柔化处理的自然边界 |
4.3.3. 因势利导的人工边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闽东南传统民居空间系统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
5.1. 闽东南传统民居气候空间的类型划分 |
5.1.1. 引风入室的入口空间 |
5.1.2. 蓄热调节的缓冲空间 |
5.1.3. 吐气纳新的院落天井 |
5.2. 闽东南民居气候空间与风热环境联动 |
5.2.1. 厅堂空间尺度的影响 |
5.2.2. 檐廊空间尺度的影响 |
5.2.3. 院落天井尺度的影响 |
5.3. 闽东南传统民居单体空间的防风分析 |
5.3.1. 体型控制的平面形制 |
5.3.2. 尺寸方正的厅堂天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闽东南传统民居细部营造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
6.1. 闽东南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构方式 |
6.1.1. 反宇向阳的屋顶形式 |
6.1.2. 通而不透的门窗开口 |
6.1.3. 隔热间层的木作构件 |
6.1.4. 多样组合的材料选用 |
6.2. 闽东南传统民居细部构造的防风分析 |
6.2.1. 重点防护的屋顶构架 |
6.2.2. 形式多样的封火山墙 |
6.2.3. 灵活应变的门窗构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闽东南传统聚落微气候模拟方法 |
附录二 :基于地理信息的选址建模方法 |
附录三 :漳州华安县风速气象参数 |
附录四 :福州长乐九头马古民居测绘图纸 |
附录五 :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群测绘图纸 |
附录六 :厦门翔安吕塘村古民居测绘图纸 |
附录七 :漳州龙海埭尾村古民居测绘图纸 |
附录八 :闽东南聚落典型案例微气候模拟 |
附录九 :闽东南民居厅堂空间尺度统计表 |
附录十 :闽东南民居榉头间檐廊尺度统计表 |
附录十 一:闽东南民居天井尺度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
1.2.1 茶文化 |
1.2.2 产业文化 |
1.2.3 武夷山区域 |
1.2.4 茶文化村落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及台湾地区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业文化与传统村落相关论述 |
2.1 文化与传统村落评价体系 |
2.2 生产事业积淀的文化遗产 |
2.3 产业文化影响多种村落形态 |
2.3.1 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2 以渔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3 以牧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4 以航运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5 以商贸文化为主的村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茶文化聚落的区域地理概况 |
3.1 中华茶文化与茶聚落的区域分布 |
3.1.1 我国茶叶发展和主要种植区域 |
3.1.2 我国典型茶叶品类的聚落分布 |
3.2 福建茶文化聚落的总体分布特征 |
3.2.1 福建贡茶溯源与历代外贸 |
3.2.2 福建茶区分布与茶树种类 |
3.2.3 福建主要茶聚落的地理特征 |
3.2.4 闽台茶叶源渊同祖同根 |
3.3 武夷山茶文化聚落的地域典型特色 |
3.3.1 武夷茶水陆贸易兴村落 |
3.3.2 黄冈山脉地理条件与红茶村 |
3.3.3 武夷岩韵微气候与岩茶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的影响 |
4.1 山水环境与村落选址的融合方式 |
4.1.1 茶山为村落的生态基底 |
4.1.2 红茶种植型村落以山谷分布 |
4.1.3 岩茶贸易型村落的临水选址 |
4.2 村落空间结构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 |
4.2.1 水系为贸易型村落的基本结构 |
4.2.2 茶叶贸易影响村落的结构变化 |
4.2.3 茶叶贸易与村落家族聚集分布 |
4.3 茶文化对村落街巷系统的建设作用 |
4.3.1 以贸易街巷为主的总体格局 |
4.3.2 滨水商贸街巷的设施建设 |
4.3.3 街巷系统的多种空间尺度 |
4.4 茶文化元素在村落布局中的泛化衍生 |
4.4.1 建村之初开基种茶 |
4.4.2 茶业兴盛发展水运 |
4.4.3 贸易鼎盛村落建设 |
4.4.4 近现代衰败闲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 |
5.1 茶业水运埠口的商贸兴衰 |
5.1.1 埠口的分布与贸易路线 |
5.1.2 埠口的兴盛与茶业活动 |
5.1.3 近现代埠口与码头的功能变化 |
5.2 茶业贸易街市的廊桥空间 |
5.2.1 滨水商贸集市与业态分布 |
5.2.2 村民生产生活与休憩娱乐 |
5.3 庙宇、会馆的祭祀空间 |
5.3.1 本土祭祀神明 |
5.3.2 茶叶贸易水运的祭祀 |
5.3.3 茶客会馆中的外来神明 |
5.4 宗祠建造的茶文化底蕴 |
5.4.1 邹家的茶业“商”德 |
5.4.2 兄弟共守家业训诫 |
5.5 传统茶习俗的节点空间 |
5.5.1 祭祀茶神与传统茶园 |
5.5.2 斗茶活动与天一井 |
5.5.3 乾坤井与溯源情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夷山传统村落建筑场所与茶业活动的联系 |
6.1 传统茶行的复合空间 |
6.1.1 生产贸易与居住的一体融合 |
6.1.2 现代村落建筑中的设计转变 |
6.2 百年茶庄的贸易空间 |
6.2.1 室内外空间结合的动静流线 |
6.2.2 商贸与休闲空间的私密性过度 |
6.3 一般民居的家庭式茶空间 |
6.3.1 家庭式茶作坊的组成形式 |
6.3.2 民居建筑的待客品茶 |
6.4 茶商建筑中的装饰色彩 |
6.4.1 砖雕上的美好期许 |
6.4.2 建筑镇宅的文化信仰 |
6.5 茶业场所与生产制作 |
6.5.1 茶坊中器具的使用 |
6.5.2 遇林亭窑址与茶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茶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
7.1 茶业发展后当代村落的反思 |
7.1.1 过度种植与村落扩张 |
7.1.2 新村建设与选址布局 |
7.1.3 村落公共空间文化缺失 |
7.1.4 规模化生产与功能分离 |
7.2 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特征的梳理 |
7.3 当代乡村建设中茶文化保护发展的策略 |
7.3.1 现存乡村茶文化遗产的继承 |
7.3.2 村落更新中茶文化元素的融入 |
7.3.3 倡导村民参与茶文化的传承 |
7.3.4 探索村落“文化+”发展新思路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寿宁县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
1.4.1 国外相关研究历程 |
1.4.2 国内相关研究历程 |
1.4.3 福建地区相关研究历程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下党村历史文化与现状分析 |
2.1 下党村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方资源 |
2.1.4 历史概述 |
2.2 下党村村落现状概述 |
2.2.1 用地及交通现状 |
2.2.2 居住环境现状 |
2.2.3 经济产业现状 |
2.3 下党村文化遗存 |
2.3.1 民间信仰 |
2.3.2 耕读文化 |
2.3.3 戏曲文化 |
2.3.4 饮食文化 |
2.4 下党村所面临的困境 |
2.4.1 保护主体不明 |
2.4.2 建设资金较少 |
2.4.3 建造体系失传 |
2.4.4 历史文化殆尽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下党村古建聚落形态研究 |
3.1 下党村的聚落选址 |
3.1.1 自然环境 |
3.1.2 风水观念 |
3.2 下党村空间格局 |
3.2.1 村落布局 |
3.2.2 街巷空间 |
3.2.3 历史环境要素分布 |
3.3 下党村古民居建造体系 |
3.3.1 平面布局 |
3.3.2 外形特征 |
3.3.3 结构特色 |
3.3.4 古民居建造体系的影响因素 |
3.4 下党村公共建筑 |
3.4.1 鸾峰桥 |
3.4.2 文昌阁 |
3.4.3 王氏宗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下党村保护与活化 |
4.1 下党村保护与活化模式 |
4.2 下党村保护与活化原则 |
4.2.1 整体性 |
4.2.2 原生性 |
4.2.3 适应性 |
4.3 下党村保护与活化策略 |
4.3.1 依托廊桥旅游 |
4.3.2 建设村落示范点 |
4.4 下党村相关保护规划 |
4.4.1 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
4.4.2 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 |
4.5 下党村保护与活化措施 |
4.5.1 保护街巷肌理,活化历史脉络 |
4.5.2 避免单一保护,活化整体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下党村古民居活化 |
5.1 廊桥技艺展示馆 |
5.1.1 功能定位 |
5.1.2 方案探索 |
5.2 下党村文化馆 |
5.2.1 居住条件与现状分析 |
5.2.2 建筑形式与功能调整 |
5.2.3 空间体验与高差处理 |
5.2.4 建筑结构与材料运用 |
5.3 下党村特色民宿 |
5.3.1 民居原状分析 |
5.3.2 使用功能调整 |
5.3.3 室内环境改善 |
5.3.4 卫浴设备增添 |
5.3.5 维护结构改良 |
5.3.6 承重结构补强 |
5.3.7 示范点的评估论证与反思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鸾峰桥保护规划图 |
附录B 下党村建筑测绘图 |
附录C 下党村古民居活化设计方案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闽北山区生态水利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水利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2 生态水利建设的任务与措施 |
3 加快闽北山区生态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
4 闽北山区生态水利建设实例 |
4.1 溪屯溪流域生态难题 |
4.2 溪屯溪流域生态水利建设措施 |
4.2.1 工程措施 |
4.2.2 非工程措施 |
4.3 溪屯溪流域生态水利建设成效 |
5 结语 |
(8)闽北地区旧方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地域范围的界定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闽北地区旧方志的编修概况 |
第一节 闽北地区历代旧方志的编修概况 |
第二节 闽北地区旧方志修纂兴盛原因 |
第二章 闽北地区旧方志的编纂组织 |
第一节 闽北地区旧方志的编纂特点 |
第二节 闽北地区旧方志编纂组织人员的构成与分工 |
第三章 闽北地区旧方志的价值 |
第一节 闽北地区旧方志的经济史料价值 |
第二节 闽北地区旧方志的文化史料价值 |
第三节 闽北地区旧方志的地理学价值及旅游价值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闽北地区历代旧方志编纂情况简表》 |
附录2 闽北地区现存旧方志书目提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 |
1.6.2 乡村聚落景观 |
1.6.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现状 |
2.1.1 各国的研究特色 |
2.1.2 不同视角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研究 |
2.2 国内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现状 |
2.2.1 文献检索与分析 |
2.2.2 不同视角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及分类研究 |
2.3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现状 |
2.3.1 文献检索与分析 |
2.3.2 不同视角的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 |
2.4 景观特征库构建的研究现状 |
2.4.1 特征库的应用领域和研究现状 |
2.4.2 模型库和图谱构建的研究现状 |
2.5 文献评述 |
3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背景及样本选择 |
3.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背景 |
3.1.1 地理背景 |
3.1.2 社会背景 |
3.2 基于本课题研究的样本选择 |
3.2.1 样本选择的方法和依据 |
3.2.2 研究区传统乡村聚落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4 特征库研究的理论框架、内涵及其构架 |
4.1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1 理论基础——聚落生态位理论 |
4.1.2 基于聚落生态位理论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演化 |
4.1.3 基于聚落生态位理论的景观三维的提出 |
4.2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相关内涵 |
4.2.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概念及意义 |
4.2.2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特征收录的原则 |
4.2.3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构建的步骤 |
4.2.4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中的特征来源 |
4.3 特征库三维构架及其内含指标的初步构建 |
4.3.1 前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要素构成研究的借鉴 |
4.3.2 空间维度下的景观要素及其特征指标的构建 |
4.3.3 技术维度下的景观要素及其特征指标的构建 |
4.3.4 文化维度下的景观要素及其特征指标的构建 |
4.4 基于区间估计法的特征库构架指标的论证 |
4.4.1 论证方法的选择 |
4.4.2 区间估计法概述 |
4.4.3 基于区间估计法的指标筛选 |
4.5 本章小结 |
5 特征库空间维度下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提取 |
5.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的外部空间景观特征 |
5.1.1 聚落的选址特点及其特征 |
5.1.2 聚落形态的发展模式及形态特征 |
5.2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的内部空间景观特征 |
5.2.1 聚落街巷空间的构成及特征 |
5.2.2 公共节点空间类型及其特征 |
5.2.3 聚落的空间序列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6 特征库技术维度下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提取 |
6.1 建造技术下的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 |
6.1.1 传统民居与祠堂景观特征 |
6.1.2 传统庙宇建筑景观特征 |
6.1.3 主要公共建筑物景观特征 |
6.1.4 绿化景观特征 |
6.1.5 水系景观特征 |
6.2 生产技术下的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 |
6.2.1 生产场地景观特征 |
6.2.2 生产劳动景观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7 特征库文化维度下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提取 |
7.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中的生态文化景观特征 |
7.1.1 风水文化景观特征 |
7.1.2 生态建筑文化景观特征 |
7.2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中的风俗文化景观特征 |
7.2.1 宗法文化景观特征 |
7.2.2 民俗文化景观特征 |
7.3 本章小结 |
8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中特征的整合及其管理 |
8.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构架与特征的系统整合 |
8.2 单个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子库的构建——以漳里村、水头聚落为例 |
8.2.1 特征子库与特征库之间的关联关系 |
8.2.2 福建泉州漳里村景观特征子库的构建 |
8.2.3 台湾金门水头聚落景观特征子库的构建 |
8.3 基于Web技术的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管理 |
8.3.1 Web支持下的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管理 |
8.3.2 Web支持下的闽台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库网站设计与检索示范 |
8.4 本章小结 |
9 特征库的应用—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区划与保护性应用 |
9.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区域研究的意义 |
9.1.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 |
9.1.2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区域优势 |
9.2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
9.2.1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区划的原则 |
9.2.2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区划的依据 |
9.2.3 基于区间估计法的区划指标的筛选 |
9.3 基于K-modes聚类的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区划方案 |
9.3.1 研究方法:K-modes聚类 |
9.3.2 基于K-modes聚类的实证过程 |
9.3.3 区划结果分析 |
9.4 福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性应用 |
9.4.1 保护性应用的原则 |
9.4.2 福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策略 |
9.4.3 福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开发策略 |
9.4.4 福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传承策略 |
9.5 本章小结 |
10 主要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区间估计法的R源代码 |
附录二: K-modes聚类的R源代码 |
附录三: 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值的典型性调查问卷 |
导师兰思仁教授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南平市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中国城市风貌特色危机 |
1.1.2 城市风貌特色环节的缺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城市风貌特色及其构建的再认识 |
2.1 城市风貌特色解读 |
2.1.1 城市风貌的概念 |
2.1.2 城市景观特色概念 |
2.2 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的重要性分析 |
2.2.1 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 |
2.2.2 城市风貌特色人为缺失的思考 |
2.2.3 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的重要性 |
2.3 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 |
2.3.1 规划层面城市风貌特色内容的缺失 |
2.3.2 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原则 |
2.3.3 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方法 |
3 南平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变迁及现状解析 |
3.1 南平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变迁 |
3.1.1 南平城市风貌特色背景研究 |
3.1.2 南平城市风貌特色历史文脉 |
3.2 南平城市风貌特色的现状解析 |
3.2.1 南平城市风貌存在的问题 |
3.2.2 南平城市风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 小结 |
4 南平市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 |
4.1 宏观层面——南平城市风貌特色的总体构想 |
4.1.1 南平城市风貌特色的构建策略 |
4.1.2 建立与生态环境共生的城市格局 |
4.1.3 形成尊重自然组团式的空间布局 |
4.1.4 保护和强化小型斑块的生态功能 |
4.1.5 构建山水交接网络状的廊道体系 |
4.1.6 塑造南平特色风貌理想城市模型 |
4.2 中观层面——南平城市风貌城市空间要素的控制 |
4.2.1 城市特色风貌片区 |
4.2.2 南平市公共空间特色风貌 |
4.2.3 南平市城市边界特色风貌 |
4.2.4 南平市城市街路风貌景观 |
4.2.5 南平市城市空间节点风貌景观 |
4.2.6 南平市城市标志物 |
4.3 微观层面——南平城市建筑景观的改良与塑造 |
4.3.1 建筑景观的塑造原则 |
4.3.2 南平地区地域建筑特色解析 |
4.3.3 山地居住风貌区建筑景观改良与塑造 |
4.3.4 核心商业区建筑景观风貌改良与塑造 |
4.3.5 工业风貌区建筑景观改良与塑造 |
4.4 小结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课题 |
四、对闽北防洪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南平市人民政府. 南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2]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D]. 李舒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闽东南传统民居聚落气候适应性研究[D]. 吴志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D]. 涂哲智. 华侨大学, 2019(01)
- [5]寿宁县下党村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D]. 林文东. 福州大学, 2018(03)
- [6]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闽北山区生态水利建设探讨[J]. 陈绍宇. 水利科技, 2016(03)
- [8]闽北地区旧方志研究[D]. 叶建金.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9]闽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李霄鹤.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南平市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研究[D]. 张峰. 重庆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