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现状与组网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张剑涛[1](2020)在《JC地区骨干传输网组网优化与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大了对智能电网的应用研究,而电力通信网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同时,伴随着各类型的通信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建设运行,骨干通信网技术逐渐成熟。在电力行业,作为各类电力业务交互的主要承载网络,电力通信技术无论在安全性和重要性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都重要许多,在电网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输电、变电以及配用电环节,都离不开骨干传输网。同时,骨干传输网建设成效将直接影响基建生成、调度自动化、营销服务以及协同办公等各个系统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建设和优化电力骨干传输网变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从JC供电公司的骨干传输网组网实际以及各类型业务网络实际情况出发,首先研究和介绍国内外电力通信网络的研究和建设现状。以电力系统通信骨干传输网技术为背景,研究同步数字体系SDH、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以及分组传送网PTN等光传输技术。调研JC供电公司的骨干传输网的业务以及带宽需求,结合目前JC电网的骨干传输网现状,探讨骨干传输网的环网现状以及相关业务网络的问题。本文一是利用同步数字体系结合MSTP技术逐步优化JC骨干传输网东西部10G(1+1)环网,从而解决了目前核心站点网元数量过多,无法保证核心站点成环的问题;二是结合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升级优化了整个骨干传输网的自动自愈和控制能力,大大的提升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三是建设骨干传输网二平面,利用PTN技术组建骨干传输网二平面,逐步提升整个网络带宽,解决了目前网络中传输以太网业务能力不足的情况,提高了数据通信网大颗粒业务传输效能。本次优化方案的实现能为其他地市级供电公司的骨干传输网优化提供应用范本,具备很好的推广应用效果。
高克俭[2](2018)在《高速铁路TD-LTE网络规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铁路正在蓬勃发展,高铁运营里程近几年增长迅速。高铁列车的运行速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飞快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旅行条件的逐渐改善,旅行费用的逐步降低,高铁用户必将大规模增加,乘客们对旅途中的通信需求也将日益强烈。如何满足广大高铁用户在列车运行中高速数据业务接入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拥有低时延和较高峰值速率的TD-LTE通信系统,为解决高铁通信网络覆盖需求带来了保障。但是高铁速度快、车厢穿透损耗大的特点,为组网规划增加了难度,需要在规划过程中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论文首先介绍了TD-LTE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与优势等。并结合高铁的特点对其覆盖难点进行了分析;其次,从组网方式、容量规划、覆盖规划、站址设置、频率选用等方面给出了高铁场景TD-LTE组网规划的原则和建议;然后针对高铁通信网络覆盖难点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结合湖北高铁网络建设,明确和细化了不同场景下的组网方案,并对CSFB(语音回落)网的选择以及工程建设中配套电源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另外还介绍了规划仿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通过将网络优化部分工作前置,切实做到精细化的网络规划。本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精确规划,合理进行网络布局,确保网络质量达到最优,对湖北省高铁TD-LTE网络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宗毅[3](2019)在《TD-LTE网络高铁覆盖方案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和我国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建设也在飞速的发展当中。当前LTE网络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主流通信技术。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高铁网络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在不断的加快建设,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安全运行了1.9万公里,人们习惯于选择高铁这种便捷的方式出行,在高铁这个有限的空间当中,良好的网络体验会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感受,LTE网络具有高频谱、低延迟、大带宽等特点。因此LTE网络覆盖是整个高铁网络覆盖当中的首选,但高铁网络覆盖也具有自身的特点,高铁自身运行极快,网络环境变化复杂,这也就对高铁的网络覆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我国良好的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了高铁LTE网络覆盖的方案,为用户提供高带宽和更高速的通信服务,同时满足顾客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需求,实现乘客高速上网和高铁出行。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南广高铁肇庆段的实际情况,对南广高铁的隧道方案进行设计,同时讨论了南广高铁肇庆段LTE网络覆盖的设计方法,首先第一章介绍了本次高铁网络覆盖的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了高速铁路LTE网络覆盖的关键问题:包括穿透损耗分析和多普勒频移分析以及小区切换频繁三个问题的分析,本文第三章介绍了TD-LTE覆盖技术的主要内容,分别介绍了高速铁路组网方式包括同频组网和异频组网等不同的方式,同时对高铁TD-LTE网络规划进行了研究,同时介绍了高铁基站覆盖的相关原理,在第四章针对南广高铁肇庆段的高铁通信网络进行规划设计,研究了该铁路段的高铁组网方案和高铁覆盖规划,同时进行了参数设置,分析特殊场景当中的分场景覆盖问题,在本文的第五章对南广高铁的网络覆盖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进行了总结。
刘森[4](2019)在《基于Uni-app的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政企集团客户“信息化”市场已经成为国有大型电信运营商的重要企业发展战略。政企客户属于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性客户群体,是所有电信运营商当前甚至未来竞争的聚焦点。作为集团用户接入网络的高速通道,“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技术”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细分市场的重要业务。目前几家运营商在该技术的市场领域里已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为了为政企客户创造更好的产品购买条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良好的售前服务必不可少,而为客户定制专属的组网方案及合理估价更是专线售前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专线的销售价格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组网方式及成本投入而不同,繁重的计算严重妨碍了售前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提高售前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节省企业成本,本文设计并初步实现了一套用于专线售前的支撑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比较现有的专线技术方案和旧的技术方案的优劣,分析用户需求类型的效果和效益,而且可以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对专线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最后该支撑系统提供了以微信小程序的接口进行访问、选择组网方案并给出估价。实践表明,该专线售前支撑系统不仅简化了售前服务的流程,而且比较有效地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效率。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框架:介绍了本系统所使用的开发技术与基本框架,包括Uni-app框架、Vue.js框架、Spring Boot框架、Mybatis框架等。(2)需求分析:详细描述了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服务业务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专线组网方案分析、专线业务类型分析、集团客户等级规划方案、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组网方案选取分析。(3)整体规划:基于上述需求,整体规划了移动集团的专线售前服务支撑系统结构、业务流程、功能模块划分、前端界面及后台数据库的构建等。(4)具体实现:阐述了专线售前服务支撑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并且通过具体的实际项目展示了该系统给从事集团专线售前支撑工作的相关人员所带来的便利性。
张茗[5](2019)在《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升级改造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和通信系统,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于2004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由于建设时间不同,产品的技术水平、运行的稳定性参差不齐,机电系统尤其是硬件设备已不能满足继续使用需求,对原有路网机电系统升级改造势在必行。本论文旨在对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包括省高速监控中心、省收费中心和省通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研究。对原有省交通监控系统软硬件进行研究,提出硬件系统更新、软件系统功能完善方案,重新设计数据、视频传输方案,完善视频监控业务,研究改建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并研究新建交通地理信息平台系统、GPS车辆应急调度系统。对原有的省结算中心改造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对软硬件更新,研究改造双机热备主机系统、新建异地容灾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完善IC卡发行与管理系统、通行费拆分结算系统、内部查询与对外服务系统功能。对通信系统进行研究,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保证全省高速公路各级收费业务、路网监控服务、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的保证;原有的省通信中心已不能满足新路网规划的容量需求,研究提出对干线传输系统进行提档升级方案,更换支持ASON技术的10G传输设备,并更换支持千门程控数字交换机,对网管系统、综合定时供给系统进行功能完善和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林旭舟[6](2019)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咨询审查要点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实施,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对提升通行车辆的用户体验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与管理水平,提升公路运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包括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闭路电视技术、供配电技术及交通工程技术等,具有较高的技术集成度。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主要包括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供配电照明系统及隧道机电系统,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是同步协调,共同发展的。如何做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在前期阶段的咨询审查工作,提高设计文件质量,保证设计深度成为近几年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一大难题。机电工程各系统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又紧密联系,在初步设计阶段不仅要注意设计的全面性,更要重点关注方案的合理性,经济的节约性,统筹兼顾;在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应该进行更为细致的审查工作,全面审查施工图中的各个细节,重点关注各专业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予以纠正,同时兼顾设计文件对施工的指导性及可操作性,通过咨询审查保证设计达到应有的深度与水平,确保在施工阶段机电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后期的运营及维护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通过对青海省现有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机电系统各专业的需求分析及优化目标,结合近几年的项目总结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各专业的咨询审查要点,通过不断优化与完善,便于在今后的咨询审查工作中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针对性的咨询优化。本文最后以实例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高速公路机电咨询审查要点总结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必要性。为今后其他高速公路项目机电工程的咨询审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综合提高青海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计水平与咨询审查水平。
宋曦[7](2019)在《无线专网模数过渡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安无线350兆集群通信系统是全国公安机关进行无线通信实时调度、扁平化指挥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因其具有独立成网、专网专用、扁平快捷等优势,在日常执勤、突发事件应急、重大活动安保、要人安保等情况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各级各警种实现扁平调度、灵敏反应。我国公安350兆警用集群无线通信历经近30年的发展,由最初的模拟集群发展到今天的数字集群,使得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指挥调度能力大幅度前进,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效保障。反过来,社会的进步以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居密集程度的日益增加,治安复杂区域不断扩大,均对广大公安干警应急处突能力、应急实时响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综合考虑社会公共事业财政投资收益比,模拟集群系统向数字集群系统的过渡无法一蹴而就,加上一些新增治安复杂区域、人员密集区域、新建公共人群聚集地对公安专网信号的覆盖需求,如何解决无线专网模数过渡时期的问题对于公安专网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全国公安无线专网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迅猛推进,各地因地制宜提出了适合本地的公安集群通信数字化建设方案,在实现从无线专网模拟集群系统向数字集群系统过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模数过渡问题,特别是在信号盲区实现通信覆盖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多种模式下的模数过渡问题,通过对国内多个350兆无线专网模数过渡实际案例的总结,详细分析了几种典型场景下的模拟无线专网向数字无线专网过渡方案,同时结合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对于350MHz集群系统模拟转数字计划,提出了实用性强、适应性较为广泛的无线专网模数过渡盲区覆盖问题普适性解决方案,对于各类情况下的集群系统模拟转数字平滑过渡及盲区覆盖提供了有效解决模型。本文通过对国内5种典型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着重针对公安无线专网模数过渡中存在的模数系统互联、频率复用、边界盲区信号覆盖、多网融合等需求,研究解决了其中的模数互联问题、数字集群系统的越区切换问题、同播系统的重叠区域干扰问题、无线链路问题以及盲区覆盖问题,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了应用。以上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模拟集群向数字集群过渡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在保护现有投资的基础上,实现公安指挥调度的数字集群化,同时还可以满足新增专网需求,完善重点区域专网无线信号覆盖、模数网络之间灵敏切换,保障公安无线指挥调度的快捷准确。同时发挥了数字集群系统在声码加密、集中指挥、追踪定位等方面的优势,拥有更好的话音质量、提高频率利用率、语音传递速度快、而且引入了加密及二次开发应用功能,达到公安无线通信指挥调度对安全性、准确性、高效性的迫切需求。
沈建炜[8](2019)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蓝莓园智能灌溉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蓝莓生长过程中,水分供给直接影响蓝莓的产量和品质,而传统的作物灌溉大多采用人工定时观察进行灌溉决策,或短距离无线采集土壤墒情进行自动灌溉,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无法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求。本论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彭曼原理、BP神经网络和土壤水分平衡原理,设计了一套蓝莓园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由信息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智能决策模块和灌溉执行模块组成,其中信息采集模块主要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站和控制器,可实现土壤水分、空气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和日照时长的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模块主要包括网关控制器、433M无线数传电台和4G DTU模块,网关控制器通过433M无线数传电台对数据进行汇聚再通过4G DTU与上位机服务器连接完成数据传输;智能决策模块主要包括灌溉决策和灌溉预报模型,可实现灌溉量的计算及预报;灌溉执行模块主要通过西门子S7-200 PLC完成上位机指令的接收解析和电磁阀的控制,并进行灌溉。本论文具体工作如下:(1)系统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整体方案设计、传感器布置方案设计和无线传输方案设计,其中通过对蓝莓根系和土壤不同深度土层水分动态的研究,确定传感器的布置方案;通过对主流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使用433M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星型组网完成短距离无线传输,4G技术进行长距离传输。(2)系统硬件选型设计主要对系统信息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灌溉执行模块进行选型设计,完成控制器的选型设计、土壤水分传感器的选型、气象站选型、433M无线电台、4G DTU、电磁阀及流量计选型。(3)基于蓝莓需水规律、彭曼公式、BP神经网络、气象预报结合土壤水分平衡公式实现蒸腾量的计算和预测,完成灌溉决策和灌溉预报模型建立,并通过Matlab对预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试验表明灌溉决策准确、预测结果可靠。(4)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上位机服务器软件设计、下位机控制器软件设计和Android客户端的软件设计,其中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和C#语言并采用C/S架构对上位机服务器进行开发;下位机控制器主要包括Keil软件对单片机进行软件设计和Step7软件对西门子PLC进行软件设计;通过Android Studio平台对Android客户端进行功能设计。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土壤水分数据和气象数据并存储、决策及预报,同时能对灌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5)在蓝莓种植基地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整体运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灌溉决策和灌溉预测可靠,能够满足规模化蓝莓种植需求。
黎洋[9](2019)在《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组网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后,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配电网不断向配网自动化结构逐步演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各项数据,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网络能够具备实时、高效、可靠的搜集、传输以及下达各项控制指令的能力。配电自动化通信网作为配电自动化的神经系统,是作为配电自动化正常运行的基础保证,建设一个牢固、可靠、坚强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对配电自动化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因此设计并建设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已成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一个专题。本文结合配电自动化网架结构,首先对配电自动化及其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研究,分析配电自动化实现的功能、处理的模式,以便于选用合适的通信方式予以实现。进一步进行需求分析研究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网的要求,从配电自动化功能对通信网的需求、业务对通信网的需求以及信息安全防护上进行分析。接下来提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的设计目标,依照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的传输对象,区分为接入层和回传网,在接入层方面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有线传输方式和无线传输方式,分别进行了方案的设计,在方案得出后,通过对通信方式、组网模式上的对比,采用以无源光网络方案为主体,电力线载波技术为辅助,电力无线专网进行冗余覆盖的混合组网模式。在确立接入方案后,对回传网上进行了两种方案的设计,进行比选,选择适宜于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的回传网方案。在本文中,介绍了德阳地区实地建设情况,着重阐述了三类典型建设区域的情况。由于无源光网络技术为主体,本文进一步研究了EPON的典型组网结构,进行了光衰耗、可靠性计算,设计了多种组网保护结构,为满足多种组网保护结构,设计并改进了原有终端接头盒。同时利用电力无线专网对配电终端进行覆盖,提升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在线率,降低了掉线风险。本次设计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建设完成后,通过电科院的详细测试,满足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网的各项要求。该方案在德阳地区配电自动化运行情况稳定可靠,未来将能够进一步支撑起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的建设。
朱馥君,黄继军[10](2014)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语音系统改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速公路业务种类的丰富和对运营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基于IP技术的多业务系统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以程控交换机为核心的语音系统,统一通信是基于IP技术的融合通讯与应用平台的信息一体化系统方案。本文介绍了统一通信技术的系统架构与组网,分析了其优势所在,并针对江西省高速公路抚州管理中心语音系统提出了基于统一通信技术改造方案的建议与展望。
二、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现状与组网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现状与组网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JC地区骨干传输网组网优化与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JC地区电力通信系统现状与业务需求分析 |
2.1 电力通信系统与通信方式 |
2.1.1 电力通信系统 |
2.1.2 电力通信方式 |
2.2 电力骨干传输网技术 |
2.2.1 SDH光传输系统技术 |
2.2.2 MSTP技术分析 |
2.2.3 PTN传输技术分析 |
2.3 JC地区电力通信网现状 |
2.3.1 JC地区光纤通信网络现状 |
2.3.2 JC地区电力系统业务网络现状 |
2.4 业务需求与带宽分析 |
2.4.1 业务需求分析 |
2.4.2 带宽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JC地区骨干传输网组网优化设计与实现 |
3.1 JC地区骨干传输网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 JC地区骨干传输网组网优化方法与目标 |
3.2.1 JC地区骨干传输网组网优化方法 |
3.2.2 JC地区骨干传输网组网优化目标 |
3.3 JC地区骨干传输网优化方案的实现 |
3.3.1 骨干传输网优化技术原则 |
3.3.2 骨干传输网优化方案的制定 |
3.3.3 骨干传输网光缆建设与优化设备选型 |
3.3.4 骨干传输网SDH网络优化方案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TN的二平面传输网组网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PTN的二平面建设需求分析 |
4.1.1 业务网络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2 二平面业务建设需求分析 |
4.2 JC地区骨干传输网二平面组网设计与实现 |
4.2.1 基于PTN的二平面组网技术方案分析 |
4.2.2 地区二平面传输网PTN组网优化需求 |
4.2.3 组网设备选型 |
4.2.4 二平面PTN光传输网的组网方案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速铁路TD-LTE网络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铁移动通信介绍 |
2.1 高铁移动通信的定义及特点 |
2.2 TD-LTE介绍 |
2.2.1 TD-LTE基本概念 |
2.2.2 TD-LTE关键技术 |
2.2.3 TD-LTE技术优势 |
2.3 高速铁路覆盖难点分析 |
2.4 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铁网络规划的内容与原则 |
3.1 规划指标 |
3.2 组网方式 |
3.3 容量规划 |
3.4 覆盖规划 |
3.5 设置切换重叠带 |
3.6 站址规划 |
3.7 TA(跟踪区)设置 |
3.8 频率规划 |
3.9 邻区规划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覆盖难点的解决方案 |
4.1 多普勒频移解决方案 |
4.2 频繁切换解决方案 |
4.3 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北高铁组网方案的设计 |
5.1 湖北省高速铁路概况 |
5.1.1 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5.1.2 现网存在的问题 |
5.2 专网方案的设计 |
5.2.1 汉宜高铁沿线测试分析 |
5.2.2 专网方案比选 |
5.3 宏基站组网方案的设计 |
5.3.1 链路预算 |
5.3.2 切换重叠带预算 |
5.3.3 站间距站轨距取定 |
5.3.4 天线设置原则 |
5.4 隧道组网方案的设计 |
5.4.1 隧道链路预算 |
5.4.2 覆盖方案 |
5.5 高架桥梁组网方案的设计 |
5.6 地堑场景组网方案的设计 |
5.7 与并行线路覆盖方案的设计 |
5.8 电源解决方案的设计 |
5.8.1 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组成 |
5.8.2 直流远供高铁场景应用方案 |
5.8.3 直流远供优缺点分析 |
5.9 语音回落网的建议 |
5.10 网络覆盖的仿真 |
5.10.1 仿真准备 |
5.10.2 仿真流程 |
5.11 规划输出方案及实施效果 |
5.12 风险分析及规避建议 |
5.12.1 风险分析 |
5.12.2 规避建议 |
5.1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TD-LTE网络高铁覆盖方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具体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速铁路TD-LTE网络覆盖组网关键问题 |
2.1 穿透损耗分析 |
2.1.1 不同列车穿透损耗比较 |
2.1.2 穿透损耗与覆盖半径的关系 |
2.1.3 不同入射角产生的穿透损耗 |
2.2 多普勒频移分析 |
2.3 小区切换频繁分析 |
第三章 TD-LTE覆盖规划技术 |
3.1 高速铁路组网研究 |
3.1.1 高速铁路公网组网方案 |
3.1.2 高速铁路专网组网方案 |
3.1.3 异频组网 |
3.1.4 同频组网 |
3.2 高速TD-LTE网络规划研究 |
3.2.1 传播模型和链路预算 |
3.2.2 覆盖规划 |
3.2.3 站址规划 |
3.3 高铁基站覆盖规划原理 |
3.3.1 规划目标 |
3.3.2 规划流程 |
3.4 干扰协调概述 |
3.4.1 系统内干扰 |
3.4.2 系统间干扰 |
第四章 南广高铁LTE高铁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 |
4.1 高铁组网方案 |
4.1.1 网络覆盖模式 |
4.1.2 频率选择 |
4.1.3 链路预算 |
4.1.4 容量估算 |
4.1.5 站型配置 |
4.2 高铁覆盖规划 |
4.2.1 站间距设置 |
4.2.2 站址设置 |
4.2.3 天线设置 |
4.3 参数设置 |
4.3.1 邻区设置 |
4.3.2 跟踪区设置 |
4.3.3 物理小区标识设置 |
4.3.4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置 |
4.4 分场景覆盖 |
4.4.1 普通场景覆盖 |
4.4.2 特殊场景覆盖 |
第五章 南广高铁网络覆盖方案仿真分析 |
5.1 南广高铁情况介绍 |
5.2 方案设计 |
5.2.1 宏站方案设计 |
5.2.2 隧道方案设计 |
5.3 方案仿真 |
5.3.1 仿真条件 |
5.3.2 基本参数 |
5.3.3 传播模型匹配校正 |
5.3.4 仿真指标要求 |
5.3.5 仿真结果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Uni-app的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主要研究的工作 |
1.3 论文的组织 |
注释 |
第2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综述 |
2.1 Uni-app框架 |
2.1.1 MVVM设计模式介绍 |
2.1.2 微信小程序介绍 |
2.1.3 Vue.js框架介绍 |
2.1.4 Uni-app框架介绍 |
2.1.5 Uni-app框架的优点 |
2.2 Spring Boot框架 |
2.2.1 Spring框架介绍 |
2.2.2 Spring Boot框架介绍 |
2.2.3 Spring Boot框架的特点 |
2.3 Mybatis框架 |
2.3.1 Mybatis框架介绍 |
2.3.2 Mybatis框架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3章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集团客户专线接入项目 |
3.2 有线传输接入技术介绍 |
3.2.1 SDH技术 |
3.2.2 MSTP技术 |
3.2.3 PTN技术 |
3.2.4 GPON技术 |
3.3 无线接入技术介绍 |
3.3.1 微波技术 |
3.3.2 4G无线接入 |
3.4 集团客户 |
3.4.1 集团客户用户类型分类 |
3.4.2 集团客户专线业务分类 |
3.5 专线接入组网方案 |
3.5.1 裸光纤接入组网 |
3.5.2 SDH组网 |
3.5.3 MSTP组网 |
3.5.4 PTN组网 |
3.5.5 GPON组网 |
3.5.6 4G无线路由器接入组网 |
3.6 集团客户专线组网方案比较及应用建议 |
3.6.1 组网方案比较 |
3.6.2 组网方案应用建议 |
3.7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需求分析 |
3.7.1 系统业务功能 |
3.7.2 系统管理功能 |
3.8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4章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登录模块设计 |
4.1.2 组网方案选取模块设计 |
4.1.3 光缆布放成本模块设计 |
4.1.4 组网方案管理模块设计 |
4.1.5 用户安全中心模块设计 |
4.2 系统架构及流程设计 |
4.2.1 系统架构设计 |
4.2.2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5章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的介绍 |
5.2 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前端项目结构 |
5.3 登录模块的实现 |
5.4 组网方案选取模块的实现 |
5.5 光缆布放长度模块的实现 |
5.6 组网方案管理模块的实现 |
5.7 用户安全中心模块的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用情况及效果 |
6.1 某金融集团客户专线扩容项目 |
6.1.1 项目背景 |
6.1.2 设计思路 |
6.1.3 工程规模 |
6.1.4 组网方案 |
6.1.5 应用情况 |
6.2 某地市公安“技防”监控项目 |
6.2.1 项目背景 |
6.2.2 设计思路 |
6.2.3 工程规模 |
6.2.4 IP地址分配情况 |
6.2.5 组网方案 |
6.2.6 应用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升级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
1.3.1 目的 |
1.3.2 意义 |
1.3.3 必要性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2.1 路网监控系统现状研究 |
2.1.1 监控系统硬件情况研究 |
2.1.2 监控系统软件功能情况研究 |
2.2 路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目标 |
2.3 路网监控数据视频传输方案研究 |
2.3.1 数据传输方案研究 |
2.3.2 视频传输方案研究 |
2.4 路网监控系统总体构成方案研究 |
2.4.1 视频监控业务子系统 |
2.4.2 大屏幕拼接显示子系统 |
2.4.3 交通地理信息子系统 |
2.4.4 GPS车辆调度子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收费结算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3.1 收费结算系统现状研究 |
3.2 收费结算系统改造方案研究原则 |
3.3 联网收费结算系统硬件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3.3.1 省收费结算中心性能要求研究 |
3.3.2 省收费结算中心硬件系统构成研究 |
3.4 联网收费结算系统软件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3.4.1 省收费结算中心联网收费平台软件方案研究 |
3.4.2 省收费结算中心联网收费应用软件方案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骨干网系统升级改造研究 |
4.1 通信骨干网系统现状研究 |
4.1.1 通信骨干网系统发展研究 |
4.1.2 通信骨干网系统硬件研究 |
4.2 通信骨干网的管理体制与网络架构 |
4.2.1 通信系统管理体制分解 |
4.2.2 通信系统网络框架 |
4.2.3 通信系统的业务分类及需求 |
4.3 通信传输技术的选择及特点研究分析 |
4.3.1 SDH光同步数字传输 |
4.3.2 IP over光纤技术 |
4.3.3 ATM技术 |
4.3.4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 |
4.4 通信骨干网的组网方案比选分析 |
4.4.1 方案一及其组网特点 |
4.4.2 方案二及其组网特点 |
4.5 通信骨干网系统功能及升级改造方案 |
4.5.1 通信骨干网系统功能 |
4.5.2 干线传输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4.5.3 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4.5.4 网管中心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4.5.5 综合定时供给系统(BITS)升级改造方案研究 |
4.5.6 数据、视频传输通路方案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咨询审查要点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咨询 |
1.2.1 国内工程设计咨询业的发展历史 |
1.2.2 设计咨询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1 青海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发展状况 |
1.3.2 青海省公路机电系统存在问题 |
1.4 青海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计咨询的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结构及需求分析 |
2.1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
2.1.1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组成及功能 |
2.1.2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2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
2.2.1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组成及功能 |
2.2.2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需求分析 |
2.3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 |
2.3.1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
2.3.2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需求分析 |
2.4 高速公路供配电照明系统 |
2.4.1 高速公路供配电照明系统组成及功能 |
2.4.2 高速公路供配电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 |
2.5 隧道机电系统 |
2.5.1 隧道监控系统 |
2.5.2 隧道通风系统 |
2.5.3 隧道照明系统 |
2.5.4 隧道供配电系统 |
2.5.5 隧道消防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计咨询审查要点 |
3.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咨询审查思路 |
3.2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咨询审查优化理念 |
3.3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计咨询审查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计咨询审查实例 |
4.1 青海省加定(青甘界)至海晏(西海)公路工程概况 |
4.2 高速公路道路机电系统审查实例 |
4.3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审查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成果 |
5.2 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无线专网模数过渡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1 公安350 兆无线通信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
1.2.2 几种无线通信的对比 |
1.2.3 无线通信数字化发展趋势 |
1.3 题目来源与选题依据 |
1.3.1 数字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
1.3.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4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国内无线专网系统建设情况 |
2.1 国内无线专网系统建设现状 |
2.1.1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
2.1.2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
2.1.3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
2.1.4 少数特例 |
2.2 各类无线专网系统对比分析 |
2.2.1 国际主流数字集群标准 |
2.2.2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标准-PDT |
2.2.3 PDT数字集群标准的优势 |
2.2.4 数字集群与模拟集群性能对比分析 |
2.2.5 PDT数字集群与Tetra数字集群性能对比分析 |
第三章 模数过渡问题分析与解决 |
3.1 无线专网模数过渡典型问题 |
3.1.1 CQ市公安局 |
3.1.2 WN市公安局 |
3.1.3 HN省高速交警 |
3.1.4 CS市公安局 |
3.1.5 GY市交管局 |
3.1.6 典型性问题归纳 |
3.2 模数过渡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设计 |
3.2.1 模数系统互联问题解决方案 |
3.2.2 数字集群系统的越区切换问题解决方案 |
3.2.3 同播系统重叠区域干扰问题解决方案 |
3.2.4 无线链路问题解决方案 |
3.2.5 盲区覆盖解决方案 |
3.2.6 解决方案设计总结 |
第四章 典型实例中的应用 |
4.1 采用模数互联网关方式 |
4.2 采用IP互联系统 |
4.3 采用数字同频同播系统 |
4.4 采用多网融合系统 |
4.5 采用克隆基站的方式 |
4.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蓝莓园智能灌溉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物联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智能灌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3 传感器布点方案设计 |
2.3.1 蓝莓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
2.3.2 试验系统搭建 |
2.3.3 试验内容 |
2.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无线通信方案设计 |
2.4.1 通信方式选择 |
2.4.2 无线通信组网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模块硬件选型与设计 |
3.1 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
3.1.1 土壤水分传感器原理及选型 |
3.1.2 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 |
3.1.3 小型气象站选型 |
3.1.4 采集子节点控制器设计 |
3.2 无线通信模块选型 |
3.2.1 短距离无线通信电台选型 |
3.2.2 无线数传电台通信距离测试 |
3.2.3 长距离无线通信模块选型 |
3.3 灌溉执行模块选型设计 |
3.3.1 执行模块控制器设计 |
3.3.2 电磁阀选型 |
3.3.3 流量计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灌溉决策与预报模型建立 |
4.1 蓝莓需水规律分析 |
4.2 灌溉决策模型建立 |
4.2.1 彭曼原理 |
4.2.2 决策模型建立 |
4.3 灌溉预报模型建立 |
4.3.1 BP神经网络原理 |
4.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灌溉预报模型建立 |
4.3.3 模型预测验证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2 Android客户端软件设计 |
5.3 下位机软件设计 |
5.3.1 无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5.3.2 信息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5.3.3 灌溉执行模块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集成与测试 |
6.1 系统性能测试 |
6.1.1 上位机性能测试 |
6.1.2 Android客户端性能测试 |
6.1.3 无线传输网络测试 |
6.2 系统整体运行测试 |
6.2.1 系统信息采集测试 |
6.2.2 灌溉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6.2.3 灌溉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已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的研究课题 |
(9)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组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
1.2.2 配电自动化其通信技术的研究应用趋势。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配电网及其配电自动化系统 |
2.1 配电网概况 |
2.1.1 配电网及其特点 |
2.1.2 配电网的主要设备 |
2.1.3 配电网结构形式 |
2.1.4 我国的配电网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2.2 配电自动化 |
2.2.1 配电自动化概述 |
2.2.2 配电自动化实现的功能 |
2.2.3 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 |
2.2.4 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 |
2.3 需求分析 |
2.3.1 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网的需求 |
2.3.2 配电自动化业务对通信的要求 |
2.3.3 信息安全防护的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技术方案及组网设计 |
3.1 德阳地区配电网概况 |
3.1.1 德阳地区配电网简介 |
3.1.2 德阳地区配电网网格化改造 |
3.2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概述 |
3.2.1 电力通信简述 |
3.2.2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简述 |
3.2.3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组网模式 |
3.2.4 德阳地区配电自动化改造 |
3.3 设计目标 |
3.4 接入层设计方案 |
3.4.1 有线通信方式设计方案 |
3.4.2 无线通信方式设计方案 |
3.4.3 接入层设计方案比选 |
3.5 回传网设计方案 |
3.5.1 采用SDH光传输网回传方案 |
3.5.2 采用光纤自愈环结构回传方案 |
3.5.3 回传网设计方案比选 |
3.5.4 回传网信息安全设计 |
3.6 德阳地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组网设计 |
3.6.1 德阳城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回传网设计 |
3.6.2 德阳城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接入层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阳地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建设实现与测试 |
4.1 德阳地区配电自动化建设覆盖范围 |
4.2 德阳地区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 |
4.3 德阳地区配电自动化接入层建设 |
4.3.1 无源光传输网络建设 |
4.3.2 电力无线专网组网建设 |
4.4 回传网建设 |
4.5 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语音系统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抚州管理中心通信及语音系统现状 |
2 统一通信技术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架构 |
2.3 系统优势 |
2.4 组网方案 |
3 抚州管理中心语音系统改造建议 |
4 结语 |
四、浅谈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现状与组网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JC地区骨干传输网组网优化与方案设计[D]. 张剑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2]高速铁路TD-LTE网络规划的研究[D]. 高克俭.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3]TD-LTE网络高铁覆盖方案研究与设计[D]. 宗毅.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4]基于Uni-app的移动集团专线售前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森.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7)
- [5]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升级改造研究[D]. 张茗. 长安大学, 2019(07)
- [6]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咨询审查要点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林旭舟. 长安大学, 2019(08)
- [7]无线专网模数过渡的实现[D]. 宋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8)
- [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蓝莓园智能灌溉系统设计[D]. 沈建炜. 江苏大学, 2019(03)
- [9]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组网设计与实现[D]. 黎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10]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基于统一通信技术的语音系统改造研究[J]. 朱馥君,黄继军.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