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45例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45例

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45例(论文文献综述)

孙尚国[1](2021)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道疾患及ERCP插管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探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a,PAD)的流行病学、对胆道疾病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插管的影响,以及探究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近10年来在我院肝胆外科行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970例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史、影像资料以及ERCP诊治报告等材料,探究我院肝胆外科ERCP插管成功率、PAD对ERCP插管有无影响,及PA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无年龄及性别偏向。统计插管成功与失败的例数,计算ERCP插管成功率;按有无PAD分为PAD组和非PAD组,通过对性别、年龄、原发性结石还是继发性结石、有无胆管炎、有无胰腺炎、胆总管直径、结石直径及数量、是否插管成功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探究PAD的流行病学及与胆道疾病的影响;按照ERCP取石术6个月后,有无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结石的发生,把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分为复发和未复发两组,通过对性别、年龄(60岁)、有无胆道手术史、结石大小及数量(2枚为界)、PAD有无、胆管炎有无、胆总管直径、单次住院行ERCP的次数(2次为界)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寻找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影响因素,接着将P<0.05的统计观察值代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中,计算出P值、OR值、OR的95%置信区间上下限等统计学数值,最终找出影响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70例患者,成功插管912例,成功率94%,PAD组与非PAD组插管成功率相似,也为94%,但t检验后P>0.05;在男性患者中PAD发病率30.6%,高于女性患者22.1%,P<0.01;PAD促进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结石直径>1.0cm的发生(P<0.01),而与胰腺炎、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个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胰腺炎、胆道手术、单次住院行ERCP次数≥2次、胆总管最大横径>1.5cm、结石个数2枚以上、结石最大横径>1.0cm(P<0.05)为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后表明,胆管炎症、胆总管直径>1.5cm、胆道手术史、单次住院行ERCP次数2次及以上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OR的95%C.I.下限>1且P<0.05)。结论:PAD好发于老年患者,无性别偏向;PAD对ERCP成功胆管插管无影响;PAD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结石直径>1.0cm有密切联系;胆管炎、胆总管直径>1.5cm、胆道手术、单次住院行ERCP次数≥2次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冯树杰[2](2020)在《覆膜支架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45例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病例,探究覆膜支架应用于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行ERCP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分为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支架组(A组)、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无支架组(B组),收集两组术前性别、年龄、血压、体温、凝血功能、疾病类型、血常规,术后血红蛋白、呕血、黑便、引流管引流液情况,术后并发症(胰腺炎、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术后黄疸)发生率。使用SPSS Version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纳入符合标准的病历45例,A组(n=11,),B组(n=34,),男性24例,女性21例。其中,A组:男性5例(45.45%),年龄59±4.18岁,女性6例(54.55%),年龄64.17±11.44岁;B组:男性19例(55.88%),年龄59.47±11.76岁,女性15例(44.12%),年龄59.87±7.99岁。A组:年龄61.82±8.93岁,B组:年龄59.65±10.13岁(t=0.634,p=0.53,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凝血酶原、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两组无明显差异,A组12.26±1.05,B组12.09±0.98(P=0.65,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出血症状发生率,A组9.1%(黑便1例,鼻胆管引流见血性液体1例,血红蛋白下降>20g/L1例);B组11.76%(呕血2例,黑便4例,鼻胆管引流见血性液体4例),A组较B组术后出血症状发生率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A组较B组减少:术后3小时复查血红蛋白下降量:A组4.27±1.85,B组8.50±6.17(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小时复查血红蛋白下降量:A组5.82±4.45,B组10.18±6.53(P<0.05,有统计学意义)。4.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别:A组:术后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9.1%,术后感染9.1%,总发生率18.18%。B组:术后胰腺炎2.94%,术后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8.82%,术后感染2.94%,术后黄疸2.94%,总发生率17.64%。(对两组数据进行c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置入覆膜支架对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具有一定效果,并且覆膜支架无明显增加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其他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覆膜支架是一种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有一定效果并且安全的方法。

王士东[3](2020)在《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影响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01月至2018年06月在我院经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均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合并疾病、既往手术史、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情况、胆道及结石情况、ERCP相关、术后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随访至2019年1月,并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分析随访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得到影响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分析累积复发率。结果1.随访情况:本研究共纳入869例患者,其中男性486例,女性383例,平均年龄(65.70±13.25)岁。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672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总共92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65.90±11.80)岁。结石复发率为10.59%(92/869)。平均复发时间65.44个月。对比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观察指标,发现两组间胆总管切开术史、胆囊状态、术前胆囊和/或胆管炎、胆总管直径、ERCP操作史、乳头切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切开术史、胆囊状态、术前胆囊和/或胆管炎、胆总管直径、ERCP操作史、乳头切开情况与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史、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结石数目、最大结石长度、预切开、气囊扩张、机械碎石、术后3小时血清淀粉酶、次日晨血清淀粉酶、次日CT显示胆道积气情况与胆总管结石复发无明显关联(P>0.05)。3.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总管直径>11mm(HR=1.852,95%CI:1.0453.282,P=0.035)、ERCP操作史(HR=2.519,95%CI:1.2565.052,P=0.009)、ERCP前胆囊切除术史(HR=2.949,95%CI:1.6165.380,P<0.001)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ERCP后行胆囊切除术(HR=1.711,95%CI:0.8223.562,P=0.151)不是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此外合并胆囊结石但未切除胆囊与不合并胆囊结石保留正常胆囊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ERCP取石术后1年、3年、5年胆总管结石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82%、10.23%、15.41%。结论1.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10.59%,1年、3年、5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82%、10.23%、15.41%。2.胆总管切开术史、胆囊状态、术前胆囊和/或胆管炎、胆总管直径、ERCP操作史、乳头切开情况与患者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存在相关性。3.胆总管扩张(直径>11mm)、既往ERCP操作史、ERCP取石前胆囊切除术史为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但ERCP取石术后行胆囊切除术不增加结石复发风险。4.胆总管结石复发可能是多因素介导的。对于合并胆总管扩张、既往有ERCP操作史的患者应加强随访;对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推荐ERCP取石术后行胆囊切除术。

郑静,孙淑珍,王红建[4](2020)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因胆胰疾病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RCP诊治的共33例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其病因、治疗方法、诊治结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儿共接受40次ERCP诊疗操作,操作成功率为90.00%(36/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9/40),包括高淀粉酶血症4例(10.00%)、术后胰腺炎3例(7.50%)、腹痛1例(2.50%)、术后出血1例(2.50%)。结论 ERCP对于具备适应证的胆胰疾病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

郑静[5](2020)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1974年首例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开展开启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胰疾病诊疗的新篇章,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ERCP目前已经成为成人胆胰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成人胆胰疾病诊疗方面ERCP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儿童消化道尚处于发育阶段,细小柔嫩、管壁薄、管腔小及儿童耐受性差、配合度低、操作医师缺乏操作经验等特殊性,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并不多见[1]。近年来随着ERCP操作技术的提高、儿童ERCP操作经验的积累、儿童消化内镜相关器械的完善,ERCP逐渐应用于儿童胆胰疾病,但国内相关文献报道仍然比较少,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因不同胆胰疾病(如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慢性胰腺炎等)施行ERCP诊治的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诊治价值、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于2013年01月~2020年01月因不同胆胰疾病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ERCP诊治的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然后针对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因、ERCP操作方法、诊治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3例患儿共行ERCP术38例次,行1例次ERCP者28例,行2例次ERCP者5例。失败4例,成功率89.47%。2.33例患儿ERCP诊断结果如下:单纯胆道疾病23例,包括胆总管结石16例,胆管狭窄/扩张5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1例,疑似胆道蛔虫残体1例;单纯胰腺疾病7例,包括慢性胰腺炎3例(其中1例合并胰管结石及胰腺假性囊肿、1例合并胰管结石、1例合并胰管狭窄),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分裂症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胰管支架置入术后2例;胆胰合并疾病3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2例(其中1例与胆管结石相关、1例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相关),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胆管结石1例。3.33例患儿共采用17种术式,29例(87.88%)患儿ERCP治疗顺利,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肝功能、淀粉酶等指标异常者也逐渐恢复正常。4.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9%(6/38),包括高淀粉酶血症3例(7.89%),术后胰腺炎2例(5.26%),腹痛1例(2.63%),无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出现术后并发症的6例患几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1.在儿童胆胰疾病中,胆胰先天性解剖异常较多见,而恶性病变发病率较低。2.ERCP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应严格把握ERCP应用适应证。3.ERCP是儿童胆胰疾病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途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博扬[6](2020)在《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就诊于我的院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其中男性患者67人,女性患者59人。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早期ERCP治疗组(诊断72小时内行ERCP),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治疗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组。3组均在术前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其中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液体复苏、抗感染、抑酸抑酶、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腹痛剧烈患者采取镇痛、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法,同时给予生命体征检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营养支持等治疗方式。3组均未独立治疗,不存在通用应用2种治疗方法。通过对应用3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术后常规进行血实验指标检查,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的统计分析,探讨早期ERCP治疗于PTGD、LC相比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面是否具有更佳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回顾性纳入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35例,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早期ERCP治疗组(45例),LC治疗组(45例),PTGD治疗组(40例)。观察组应用早期ERCP术在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是否具有有效性。3组治疗均为有效。早期ERCP治疗组经治疗,明确有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其他两治疗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其他两组见表4(P<0.05;P<0.01)。早期ERCP治疗组与LC治疗组相比,治疗前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小时,白细胞、ALIT、AS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AMYL、ALI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AST、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ERCP治疗组与PTGD治疗组相比,治疗前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小时,白细胞、ALIT、GG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AST、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AMYL、AST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ALIT、ALT、GGT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避免胆石症的复发,但是其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伤口暴露时间长,容易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超声引导性胆囊穿刺术,与其恰恰相反,其治疗主要降低了患者的生化指标,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复发率增高,本文所选取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身体状态差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或家属拒绝手术者。而ERCP术治疗,经口进入十二指肠乳头,创伤小,术后感染风险小,疼痛感不强,患者满意度高,同时这种取石术相对先进,成功率高,术后恢复更快。经过前期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比较发现早期ERCP治疗组可以更快,更有效的降低白细胞、AMYL、ALT、AST、TBIL这些指标水平,从而更加快速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与炎性反应,效果更为显着。结论: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实验指标下降速度,住院时间,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及超声引导性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组。

黄晓晓[7](2020)在《ERCP术后胰腺炎相关预防措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ERCP术后胰腺炎的相关预防措施的效果并进行相关评估讨论。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自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行ERCP治疗操作的共212例患者相关病案资料行统计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采用预防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患者术前应用生长抑素静点,共51例,B组患者术前应用生长抑素静点联合吲哚美辛栓剂纳肛,共57例,C组患者术前应用生长抑素静点联合术中胰管支架植入,共62例,D组为未应用以上3组相关预防措施,共42例。对4组患者病例信息(入院一般资料、术前相关检查、手术相关经过、术后5小时、24小时患者的血清淀粉酶(AMS)水平、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A、B、C组患者PEP发生率均低于D组,C组发生率低于A组,B组发生率低于A组,B组与C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4组患者两两相比,术后淀粉酶平均水平差异较明显,但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ERCP术前应用生长抑素具有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风险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与胰管支架、吲哚美辛栓剂联合应用的效果要比单独应用效果更好。2.单独应用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生长抑素联合胰管支架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淀粉酶水平较低,但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无明显降低。3.应用以上相关措施能够较为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相关治疗费用,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王胜禹[8](2019)在《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抚顺市中心医院消化科80例2017年4月10日至2018年5月15日胆胰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手术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取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比较住院治疗时间;临床疾病治疗的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住院治疗时间、生活质量相比较传统手术组更好,P <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P <0.05。结论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的效果理想。

朱奕锦[9](2019)在《消化道重建术后胆胰疾病ERCP诊治的回顾性分析及内镜选择策略》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常用方法和有效手段。内镜医生经患者口腔送入内镜,通过食管、胃到达十二指肠降段,并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然后对十二指肠乳头开口进行插管,选择性进入胰胆管后注入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解剖正常的患者中,目前ERCP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能达到95%以上。然而,对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由于原有的内镜入路被阻断后重建,这一操作变得十分困难,成功率较低。在Roux-en-Y重建术后,输入襻较长,常规的十二指肠镜可能难以到达目标胰胆管开口。研究显示,在Roux-enY重建术后,仅有33%的病人能通过十二指肠镜到达乳头。一旦ERCP操作失败,这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姑息性的PTCD或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治疗。器械辅助式小肠镜(DAE)的出现使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尽管外科手术的消化道重建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在我国,给ERCP带来挑战的常见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BII)、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RY-TG)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Y-CJ)。这四种术式各有特点,并且输入襻的长度各不相同。目前,十二指肠镜、常规前视镜(胃镜、结肠镜)、小肠镜均被用于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为进一步了解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本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内镜选择策略。方法:这是一个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诊治的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手术的原因、消化道重建的方式、ERCP指征、内镜的选择、操作时间、治疗措施、并发症等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间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各种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的ERCP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分析不同内镜操作ERCP的成功率。结果:2013年1月到2018年12月六年间,共141例消化道重建术后胆胰疾病患者在我院接受ERCP诊治189例次。其中包括BII术后患者67例,共行ERCP82例次;PD术后患者15例,共行ERCP18例次;RY-TG术后患者18例,共行ERCP21例次;RY-CJ术后患者41例,共行ERCP 68例次。结果如下:1.总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ERCP成功率分别为84.7%(160/189)(95%CI:79.5%-89.8%)、88.1%(141/160)(95%CI:83.1%-93.2%)、97.9%(138/141)(95%CI:95.5%-100%)和73.0%(138/189)(95%CI:66.6%-79.4%)。BII术后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分别为90.2%(74/82)、87.8%(65/74)、100%(65/65)和79.3%(65/82)。PD术后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分别为88.9%(16/18)、87.5%(14/16)、85.7%(12/14)和66.7%(12/18)。RY-TG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分别为76.2%(16/21)、68.8%(11/16)、90.9%(10/11)和47.6%(10/21)。RY-CJ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分别为79.4%(54/68)、94.4%(51/54)、100%(51/51)和75.0%(51/68)。2.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PEP(n=1),胆管炎(n=1),胆肠吻合口粘膜撕裂(n=1),心跳骤停(n=1),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4/189)。3.使用常规前视镜操作时使用透明帽辅助操作比不使用透明帽的ERCP成功率高(80.6%vs.46.2%)(P=0.025,OR=4.861,95%CI:1.380-17.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小肠镜辅助ERCP成功率为68.4%(67/98)。小肠镜插镜成功后,使用内镜交换技术辅助操作的ERCP成功率为90.5%(38/42)。5.BII术后十二指肠镜、常规前视镜和小肠镜操作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93.8%(15/16)、76.2%(48/63)和66.7%(2/3)。十二指肠镜与常规前视镜操作的ERCP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225)。非布朗吻合和布朗吻合的ERCP成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6%vs.78.3%,P=1.000)。6.PD术后结肠镜和小肠镜操作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80.0%(4/5)和61.5%(8/13)。7.RY-TG术后胃镜、结肠镜和小肠镜操作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50.0%(3/6)、100%(1/1)和42.9%(6/14)。8.RY-CJ术后全部用小肠镜操作,其成功率为75.0%(51/68)。结论: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是有效和安全的。在前视镜前端使用透明帽辅助操作可以提高ERCP成功率。布朗吻合并未降低BII术后ERCP成功率。小肠镜在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缺乏加长附件时可采用内镜交换技术操作。BII术后ERCP首选十二指肠镜操作,失败后选择胃镜或结肠镜操作,小肠镜作为前两种方法失败后的第三选择。PD和RY-TG术后ERCP首选结肠镜操作,失败后选择小肠镜操作。RY-CJ术后ERCP首选小肠镜操作。

刘玉凤[10](2019)在《ERCP术后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原因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研究近10年就诊我院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原因及预后,进而为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展提供预防及治疗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7月至2018年3月行ERCP术后出现胰腺炎的101例住院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根据ERCP术后胰腺炎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胰腺炎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既往胰腺炎病史、胆囊切除史、胆总管直径、乳头旁憩室、术前肝功(AST、ALT、GGT、TBIL)、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sterotomy,EST)、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iary Ballon Dilation,EPBD)、插管困难、乳头活检、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术后3小时内发生腹痛、插管失败、预切开等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因素进行两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01例PEP患者中,轻中度胰腺炎的有8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1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LT正常、术前GGT正常、插管困难、术后3小时内发生腹痛、插管失败与ERCP术后重症急性胰腺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LT正常(OR=17.034)、插管困难(OR=64.574)、术后3小时内发生腹痛(OR=28.737)是ERCP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术前ALT正常、GGT正常、插管困难、术后3小时内发生腹痛及插管失败与ERCP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关;(2)术前ALT正常、插管困难、术后3小时内发生腹痛是ERCP术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3)早期识别SA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减少SAP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道疾患及ERCP插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 方法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
4.结果
    4.1 ERCP 插管成功率及PAD对 ERCP 插管成功率的影响
    4.2 PAD发病率与性别的关系
    4.3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4.4 PAD 组和非PAD 组胆胰疾病的比较
    4.5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
5.结论
6.讨论
7.总结
8.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文献复习
    参考文献

(2)覆膜支架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 随访
    4 观察指标
    5 操作器械
    6 操作流程
    7 标准判定
    8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随访情况
    2 胆总管结石复发单因素分析
    3 胆总管结石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4 累积复发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操作方法
        1.3.1 术前准备与器械
        1.3.2 ERCP诊治过程
        1.3.3 术后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操作完成情况
    2.2 ERCP对胆胰疾病患儿的诊断情况
        2.2.1 诊断结果
        2.2.2 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术后ERCP诊断比较
        2.2.3 US、CT、MRCP对胆管结石的诊断情况比较
    2.3 ERCP治疗情况
    2.4 ERCP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5)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a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病因
        2.1.2 发病机制
    2.2 诊断标准
        2.2.1 临床表现
        2.2.2 诊断标准
        2.2.3 影像学诊断
    2.3 ABP的治疗策略
        2.3.1 保守治疗
        2.3.2 消化内镜治疗
        2.3.3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胆管置管引流治疗
        2.3.4 外科手术治疗
    2.4 问题与展望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方法
    3.3 术前准备
    3.4 术后处置及记录
    3.5 评价标准
    3.6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7)ERCP术后胰腺炎相关预防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疾病疗效比较:
    2.2 生活质量:
    2.3 住院治疗时间:
    2.4 并发症:
3 讨论

(9)消化道重建术后胆胰疾病ERCP诊治的回顾性分析及内镜选择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器械及材料
2 方法
    2.1 ERCP术前准备
    2.2 ERCP术中操作步骤
    2.3 术后处置
    2.4 资料收集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的临床特征
    3.2 ERCP成功率
    3.3 操作时间
    3.4 并发症
    3.5 各不同术式ERCP
    3.6 透明帽对常规前视镜操作成功率的影响
    3.7 小肠镜辅助ERCP及内镜交换技术
    3.8 不同术式ERCP内镜选择策略
4 讨论
    4.1 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面临的挑战
    4.2 常见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
    4.3 并发症
    4.4 各不同术式ERCP
    4.5 透明帽辅助前视镜ERCP
    4.6 小肠镜辅助ERCP及内镜交换技术
    4.7 不同术式术后ERCP内镜选择策略
    4.8 结语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ERCP术后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原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道疾患及ERCP插管的影响[D]. 孙尚国.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覆膜支架预防肝硬化合并胰胆管疾病患者ERCP术后出血效果研究[D]. 冯树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D]. 王士东. 青岛大学, 2020(01)
  •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郑静,孙淑珍,王红建.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7)
  • [5]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胆胰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D]. 郑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6]早期ERCP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分析[D]. 王博扬. 吉林大学, 2020(08)
  • [7]ERCP术后胰腺炎相关预防措施的研究[D]. 黄晓晓.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王胜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9]消化道重建术后胆胰疾病ERCP诊治的回顾性分析及内镜选择策略[D]. 朱奕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ERCP术后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原因及预后分析[D]. 刘玉凤.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胰疾病4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