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理论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

分形理论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

一、分形理论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贺[1](2021)在《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协同多维填料调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微结构及性能》文中认为电介质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对推动现代电子器件的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期,三元杂化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在提升聚合物电绝缘特性、机械和导热性能等方面崭露头角。通过合理挑选具有不同维度和特性的无机纳米填料进行杂化和结构设计,可以满足特定环境下不同工作需求,成为高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聚酰亚胺(PI)为基体,以零维纳米氮化铝(AlN)、一维微米钛酸纳米管(TNs)和二维微米扩层二硫化钼(E-MoS2)分别与二维纳米氮化硼(BN)构成杂化填料体系,采用原位聚合法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能的新型三元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二维BN纳米片与不同维度填料形成的取向分布、界面结构、陷阱能级和空间电荷分布及对复合薄膜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和耐电特性提升机理。研究发现,零维AlN与二维BN在PI基体中分散良好,形成“球片环绕结构”。适量掺杂(3 wt%-5 wt%)BN-AlN杂化填料,可以抑制界面态破坏,增强界面极化,在高频范围限制偶极子转向,提高复合薄膜介电常数,降低介电损耗。在掺杂3 wt%时,PI/BN-AlN复合薄膜交流击穿场强可达160 k V/mm,分别比纯PI和PI/AlN提高了45%、13%。随着掺杂组分增加,PI/BN-AlN复合薄膜耐电晕老化寿命和热稳定性均得到大幅提升。PI/BN-TNs三元复合薄膜中一维TNs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存在许多氢键,BN附着TNs表面形成“空间网络桥接结构”,部分TNs经BN诱导在基体中呈现水平取向分布。小角X射线散射(SAXS)结果表明,随着BN-TNs组分增加,复合薄膜相间界面层厚度逐渐减小,质量分形维数逐渐增加,散射环具有各向异性,存在取向结构。PI/BN-TNs复合薄膜的填料均匀性、取向性和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有效抑制复合薄膜电学和力学性能劣化,呈现优异的介电性能、击穿性能、独特的抗拉伸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E-MoS2纳米片具有更大晶格间距,沿c轴(002)晶面层间距扩大至0.98nm,横向尺寸约为1.5μm,厚度约为2 nm,仅由2个单层构成,与二维BN形成“层状分离结构”。采用聚合物原位插层策略制备新型PI/BN-E-MoS2复合薄膜,极大改善填料在PI基体中分散性。SAXS结果表明,随着掺杂组分增加,PI/BN-E-MoS2复合薄膜相间界面层厚度和质量分形维数逐渐增大,结构更加致密。BN-E-MoS2填料显着增强复合薄膜内部界面极化,减小键合区对偶极取向极化的限制作用,保持较大介电常数,同时抑制介电损耗。当掺杂组分为0.25 wt%时,PI/BN-E-MoS2复合薄膜击穿场强为196 k V/mm;当掺杂组分为3wt%时,热导率为0.22 Wm-1K-1。BN-E-MoS2杂化填料在复合薄膜内部形成更多、更致密导热通路,延长声子平均自由程,减少界面处声子散射,提高复合薄膜热导率。采用准原位技术和微观尺度下陷阱能级分布、空间电荷注入与复合测试,结合有限元击穿模拟仿真,以多核模型、电双层模型、能量势垒和界面陷阱理论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长时击穿(电晕老化)和短时击穿失效行为,系统地研究多维杂化填料体系增强复合薄膜耐电特性机理,分别建立耐电晕老化模型、短时击穿机理模型以及双极性电荷传输模型,着重阐明二维BN纳米片在多维杂化填料体系调控复合薄膜耐电特性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为拓展二维材料在高绝缘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赵炳亮[2](2021)在《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气体渗透冷凝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是用来连接水下生产系统或海底管道和海上浮式设施的主要结构,因其具有可设计性强、经济性好、易铺设等优势,在海洋石油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油气输送过程中,气体渗透冷凝现象是柔性立管损伤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正常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柔性立管气体渗透冷凝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气体渗透的措施和方法,对于保障我国海上石油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气体渗透冷凝机理出发,对影响柔性立管气体渗透冷凝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编制了相关软件,得到的结论和成果可为我国柔性立管的设计、制造以及安全运行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建立了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气体渗透冷凝模型,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气体渗透冷凝程序,并对程序进行了验证。对影响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气体渗透的多相流流型、气体种类、出口压力和入口温度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多相流流型对气体渗透有显着影响,段塞流和环状流流型下气体渗透速率最快;当PA-11作为内压密封层时,气体渗透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O2、CH4和水蒸气;环空水蒸气冷凝后生成的液态水质量较少,远小于CH4和CO2质量;随着出口压力和入口温度的升高,环空气体总压和冷凝水质量逐渐增大,当温度上升至90℃时,继续升温对冷凝水质量的增量影响较小。其次,设计、搭建了气体渗透冷凝实验装置,开展了水蒸气渗透冷凝实验,研究了水蒸气在装置中的初次冷凝和再次冷凝过程,并计算了冷凝液滴的前5代直径、相邻代液滴的比例以及冷凝壁面的有效覆盖率。同时,基于建立的液滴冷凝生长模型,利用Matlab编写了水蒸气滴状冷凝程序,根据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水蒸气冷凝过程中液滴最大半径、液滴平均半径、壁面冷凝液总体积、表面覆盖率随时间和固定成核点数目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模拟条件下,当液滴滑落时,环空壁面冷凝液滴最大半径约为0.48 cm,液滴平均半径约为0.35 cm,18×18 mm模拟区域内可容纳冷凝液的体积约为0.5 cm3,冷凝表面覆盖率约为0.8。随着冷凝壁面固定成核点数目增多,液滴最大半径、液滴平均半径和冷凝表面覆盖率的平均增长速率也随之增大,但对三者可达到的最大值影响不大,仅对壁面冷凝液总体积波动影响较大。然后,以流花20-2油田柔性立管为研究对象,从柔性立管聚合物层材料的种类、厚度、立管屏蔽因子、环空放空压力和环空体积等五个方面对影响柔性立管气体渗透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环空气体压力和立管安全为评价指标,根据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给出了每个结构参数的最优值。同时,设计了柔性立管环空检测装置,并在西江油田进行了现场验证,可为柔性立管服役期间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郭致蓥[3](2021)在《改性玉米芯粉强化污泥脱水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产生量与日俱增。在污水处理中,污泥的产生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市政污泥通常含水率高达90%及以上,且其中所含的胞外聚合物是一种包裹在污泥颗粒表面的高分子聚合物,能够将污泥体系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分隔开,阻碍结合水的释放流出,导致污泥中所含水分难以高效脱除。而高含水量的污泥一方面会给运输、储存带来一定负担,另一方面则会给污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综上,故需寻求一种能够高效降低污泥含水率的环境友好型污泥处理技术。诸如秸秆、稻壳等生物质会被直接或改性后应用于污泥脱水处理,而废弃玉米芯也是一种来源广、热值高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含有大量活性基团,这些基团的存在能为改性提供反应位点,增加改性的可能性。此外,玉米芯中含有一种名叫玉米朊的蛋白质胶体,极易被降解,因此,使用玉米芯为原料制备脱水剂是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经脱水处理后所得泥饼体积庞大、运输困难,但其本身含有大量矿物性成分,能够为污泥絮体提供一定刚度。本研究针对污泥含水量高且水分难以脱除的问题,利用固体废物玉米芯和污泥泥饼为原料,分别制备改性玉米芯粉和污泥基生物炭调理污泥,一方面是对两种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则能够有效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降低泥饼的毒害性,为废物资源化及污泥脱水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废弃玉米芯粉进行碱化-醚化反应改性,制备所得改性玉米芯粉可在污泥调理过程中作为脱水剂使用。改性玉米芯粉的投加量为20%干固体量(Dry solid,简称:DS)时,可将污泥含水率从99.35%降低至61.68%,将污泥比阻从12.69×1012 m/kg降低至5.74×1012 m/kg。且通过对脱水过程的机理分析可知,玉米芯粉经改性处理后携带正电荷,可中和污泥体系中所含负电荷,扰乱并破解污泥絮体结构,释放胞外聚合物中所包裹的有机物和结合水;同时,改性玉米芯粉中所含有的长链结构能够对体系中的细小颗粒进行卷扫、吸附,形成松散的较大絮体结构,使污泥的沉降性能及脱水性能得以改善。同时,通过对脱水性能与污泥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污泥絮体粒径越大,污泥体系Zeta电位越趋向于零时,越有利于污泥结合水的释放、脱水性能的改善。(2)对改性玉米芯粉调理污泥脱水后所得泥饼进行热解处理,制备污泥基生物炭协同改性玉米芯粉对污泥进行调理。在20%DS的改性玉米芯粉协同20%DS的污泥基生物炭调理污泥时,可将污泥比阻进一步降低76%,污泥净产量从3.86 kg/m2·h升高至55.02 kg/m2·h。通过对脱水过程的机理分析可知,污泥基生物炭是具有一定刚度的骨架材料,将其投加进入污泥体系当中可在污泥絮体中构建孔道,便于有机物和内部结合水的释放排出。同时,通过对脱水性能与体系胞外聚合物中所含有机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的重聚合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3)超声作用的引入会对污泥体系产生空化效应,从而会对絮体结构和胞外聚合物进行破解。且通过实验探究可知,超声辅助脱水剂调理污泥时能够在降低脱水剂投加量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在超声辅助下,5%DS的改性玉米芯粉协同10%DS的污泥基生物炭对污泥进行调理时,污泥的含水率可降低至(49.07±0.64)%。(4)不同的污泥调理条件对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的成分类型及含量分布均有所影响。其中,改性玉米芯粉的投加对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成分分布的影响最为显着,超声作用对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污泥基生物炭则对体系中有机物存在吸附作用。通过分析体系中所含蛋白质二级结构对脱水性能、重金属固定的影响可知,蛋白质的!-折叠结构能够为体系提供众多疏水位点和吸附位点,其占比的增加有助于细胞间及絮体颗粒间的团聚,污泥脱水性能得以改善;同时,!-折叠结构对重金属存在固定作用,其占比增大有利于降低污泥毒害性。(5)对改性玉米芯粉/污泥基生物炭调理污泥的机械脱水方式进行探究,可知真空抽滤脱水所得泥饼含水率最低。同时,通过对本研究中所述污泥调理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污泥调理方法均能够获得环境效益,具有可行性。

姜盛基[4](2021)在《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除铜除镉性能优化与絮体分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废水目前作为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电镀、采矿、制革、电池、肥料等行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由于重金属在环境中很难被降解,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将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细胞中积累下来,进而危害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重金属废水的随意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目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电化学、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等,随着水处理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化学物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废水处理要求,因此,寻找经济有效的方法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具有重要意义。絮凝法因其经济效益高、操作简便,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许多现有污水处理厂都采用了絮凝法来处理重金属污水。将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的官能团引入到某些有机高分子链中(例如聚丙烯酰胺),生成的有机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可以很好的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本文利用响应面法对重金属絮凝剂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MAAPAM)去除含Cu2+、含Cd2+废水的条件参数进行优化,以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MAAPAM投加量与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比值和水样初始pH值为自变量,重金属离子去除率为目标值,建立响应面模型并考察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再考察水体中其他共存物质(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浊度)对模型的影响;最后根据分形理论,对螯合絮体的分形维数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Cu2+初始浓度分别低于12 mg/L、12~29 mg/L和29~105 mg/L条件下建立的3个响应面二次多项式模型均显着(P<0.01),失拟项均不显着(P>0.05),模型可靠,各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10、0.9811、0.9933,校正决定系数R2Adj分别为0.9259、0.9640和0.9872,二者差值均小于0.2,模型合理;各模型分别在Cu2+初始浓度低于12 mg/L、18~25 mg/L和29~105 mg/L,水样初始pH值分别为4.0~6.0、5.0~6.7和4.0~6.7,MAAPAM投加量/Cu2+初始浓度比值分别为2.3:1~4.7:1、2.8:1~4.8:1、1.8:1~4.7:1条件下适用性较好;在各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条件下,MAAPAM对Cu2+的实际去除率分别为98.56%、90.91%和92.38%,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模型拟合性好,可信度高。(2)在Cd2+初始浓度分别低于12 mg/L、12~29 mg/L和29~105 mg/L条件下建立的3个响应面二次多项式模型均显着(P<0.01),失拟项均不显着(P>0.05),模型合理,各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19、0.9259、0.9937,校正决定系数R2Adj分别为0.9845、0.8592和0.9881,二者差值均小于0.2,模型合理;各模型分别在Cd2+初始浓度为5~12 mg/L、18~29 mg/L和50~70 mg/L,水样初始pH值分别为5.0~6.7、5.7~6.7和5.8~6.7,MAAPAM投加量/Cd2+初始浓度比值分别为3.7:1~5.7:1、2:1~2.8:1与3.4:1~4.0:1、1.7:1~2.6:1条件下适用性较好;在各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条件下,MAAPAM对Cd2+的实际去除率分别为67.58%、83.80%和98.5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模型拟合性好,可信度高。(3)当水样中共存的无机阳离子(K+、Na+、Ca2+、Mg2+)和无机阴离子(Cl-、NO3-、SO42-)浓度为25 mg/L和50 mg/L时,对响应面模型影响较小,当其浓度为100mg/L时,对响应面模型影响较大;水样中共存有机物(柠檬酸钠、焦磷酸钠、EDTA)和浊度对Cu2+初始浓度为低于12 mg/L、12~29 mg/L时的响应面模型影响较大,对Cd2+初始浓度低于12 mg/L时的响应面模型影响较大,其中当柠檬酸钠为300 mg/L、焦磷酸钠为400 mg/L、浊度为220 NTU时,其对响应面模型影响最大,而EDTA在其不同浓度下对响应面模型影响均较大。(4)MAAPAM与Cu2+在不同条件下(Cu2+初始浓度、MAAPAM投加量、水样pH值、柠檬酸钠、焦磷酸钠、EDTA、浊度)形成的螯合絮体MAAPAM-Cu分形维数与Cu2+去除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即絮体分形维数越大,相应的Cu2+去除率越高。

汪羽垠[5](2021)在《污泥颗粒化启动初期形态学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其具有结构致密紧凑、沉降性能好和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目前已被应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等的研究。然而,好氧颗粒启动时间长、稳定性差等缺陷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其形成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宏观方面的反应器运行和微观方面的形态分析相结合,针对颗粒化启动初期这一阶段,研究了反应器运行条件和进水碳氮比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较短的沉降时间会给颗粒化过程提供必要的选择压,在缺少沉降时间调节的情况下污泥无法发生颗粒化,d(0.5)的值始终在200μm以下,而曝气量即水力剪切力与颗粒成型后的结构和菌群分布密切相关。结果显示,较高的曝气量对于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微生物的聚集能力以及污泥结构的致密性均有正向影响。高剪切力会通过影响EPS的含量进而影响颗粒的结构,其不仅会刺激多糖的分泌,对胞外蛋白的产生也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较高的曝气强度下培养出的颗粒沉降性能更好,结构更为紧实,污泥内专性厌氧菌丰度高达26.91%。高氮废水培养的污泥颗粒化进程较慢,实验第29天时平均粒径仅为380μm,但后期成型的颗粒结构更紧实,进水碳氮比不同会造成颗粒内部物质分布和大分子组成成分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进水中高浓度的氨氮会抑制蛋白质的生成而促进多糖的分泌,降低污泥的絮凝能力进而延缓颗粒化的速度,其成型颗粒的核心骨架结构多依赖于多糖而非蛋白质,且后期高丰度的专性厌氧菌说明在实验末期,高氮废水培养的颗粒内部形成了更严格的厌氧环境,即结构更为致密。此外,由于硝化菌生长缓慢,在实验中期和后期,R1内丰度仅为0.09%和0.15%,R2内丰度接近于0,故进水氨氮浓度对反应器氨氮去除率在颗粒化初期并无明显影响。形态学方面,高氮废水培养的颗粒污泥边界粗糙程度较小但总体形状更不规则,实验末期圆度为0.64,较对照组较小。污泥密实度随着反应器的运行存在一定的波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受EPS含量的影响更大,相关系数达到了0.78,说明进水中高浓度氨氮可能会使得污泥结构对EPS的分泌更加敏感,即会导致EPS在颗粒化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而普通人工合成废水培养的污泥在颗粒化的过程中,其结构密实度与污泥浓度和沉降性能的相关性更大。

李长云,王伟,王翰林[6](2021)在《基于微逾渗理论的电树枝引发和生长特性》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绝缘介质内电树枝的引发与生长机理,该文提出微逾渗理论,进而建立电树枝的微逾渗模型,并利用环氧树脂CY1311的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微逾渗模型针对环氧树脂CY1311在7、10和15kV下的电树枝仿真图像与实验结果非常贴近,且7、10kV时数值模拟结果的分形维数与实验结果间的最大误差仅为5.8%。结果表明,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由针尖注入的电子增加了微区域的键逾渗概率,以及热电子对聚合物分子链的撞击,二者共同引发电树枝,并形成绝缘失效区;而邻近微区域中高能电子的冲击可进一步确定电树枝的生长方向。进一步地,外加电压与温度的升高均会增大微逾渗概率。所得结果有助于从微观层面理解电树枝的引发及生长过程,为探究电树枝的抑制措施提供参考。

谈灵操[7](2020)在《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微灌技术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节水灌溉器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制造过程复杂、成型效率低、维护与回收再利用困难等缺陷。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团队自行研制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基础上,采用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在较短热机械历程下制造出新型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基与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基多孔微灌带,并对其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偏心转子挤出机输送特性及原理,并基于体积拉伸流变主导的塑料挤出特性制备了LDPE基发泡材料,通过在LDPE2426H基体中加入纳米炭黑(Carbon black,CB)、LDPE2520D、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DCP)交联剂等不同材料,提高熔体强度及泡孔成核密度进行挤出发泡以改善泡孔结构,探究复合、共混与交联对聚合物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相多组分物料在体积拉伸流场下挤出发泡实现了良好混合分散,显着降低泡孔尺寸、提高泡孔密度与孔隙率,从而改善泡孔结构,明显提高泡沫性能。其次,利用偏心转子挤出机挤出发泡吹塑过程的双向拉伸破孔机制,构建微灌带内部的多孔多通道微观形态,制造出具有不同孔隙率与开孔率的多孔微灌带,研究了其综合性能与开孔机理。实验表明:拉伸或吹胀作用均可对泡沫进行良好地破孔,两者协同作用可实现更高的破孔效率,且开孔更为均匀,过高的拉伸比与吹胀比均会降低孔隙率与开孔率;拉伸比为2.0、吹胀比为1.2时,孔隙率与开孔率达到最高值;添加相容或不相容的第二相、交联或纳米复合可有效提高微灌带的孔隙率与开孔率,但不同材料体系在拉伸与吹胀过程中的开孔效率与机理有所差异,含有不相容硬相PS的LDPE基发泡材料开孔效率最低。接着,研究所成型的LDPE基多孔微灌带的水力性能,以及拉伸比与吹胀比、泡沫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微灌带渗流特性。结果表明:多孔微灌带的压力与流量关系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2.0间,在很低压力下实现了微流量灌溉,具有良好的水力性能,且流量调节范围大;开孔率越高,流态指数x与渗透率K越大,渗水均匀度越高;拉伸与吹胀协同破孔可提高开孔均匀度,降低多孔微灌带的流态指数;适当的开孔率与灌溉压力可提高灌水均匀度。最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成型工艺,制备出全生物降解的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多孔微灌带,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水力性能等综合性能,探究PBS与OMMT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PBS形成原位亚微米级纤维,有利于材料的强韧化;OMMT在拉伸流场中实现了良好的分散、插层和剥离,并主要分布于PBS中和PBS/PLA界面上,其余以剥离态分布于PLA中,大幅提高了泡孔密度与孔隙率,降低了泡孔尺寸与表观密度;其水力性能与LDPE基多孔微灌带类似,压力与流量间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1.7之间。本文所制备的多孔微灌带具有加工热历程短、成型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渗流特性好与流量调节范围大等优点,有望在使用过程中实现自适应的微流量节能灌溉,对推动多孔微灌带大范围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田丹[8](2020)在《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内部结构控制及其在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古往今来,自然界中的万物给予了我们无数灵感,尤其是一些具有微观层次结构的动植物。蜘蛛丝作为天然材料中具有微观层次结构的典型代表,具有重量轻、富有弹性和延展性、耐紫外、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优点,尤其具有众所周知的超强机械性能,是任何工业材料都无法比拟的,这与蜘蛛特有的纺丝机理密切相关。因此,探究蜘蛛丝具有超强机械性能的原因,以及研究蜘蛛的纺丝机理,而后如何将这种机理运用在静电纺丝过程中来改善纳米纤维膜的某些性能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研究了蜘蛛的纺丝机理和蜘蛛丝的结构。蜘蛛丝具有典型的层次结构,从最开始β-折叠片状纳米晶体的有序排列,到蛋白质纳米复合结构,再到纳米纤维,最后到蜘蛛丝。这样的层次结构的复合和协同作用使得蜘蛛丝具有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出众的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在蜘蛛纺丝过程中,纺丝原液要经过很长的导管。而这个长导管在蜘蛛纺丝过程中对纺丝液中大分子链排列取向和构象有着重要影响,最终影响蜘蛛丝的机械性能。Hall-Petch效应又称为颗粒-边界强化效应,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中。作为Hall-Petch效应的一种特殊情况,纳米效应用来清晰的解释了具有层次结构的蜘蛛丝拥有超强机械性能的原因。然后,从蜘蛛特有的纺丝机理出发,纺丝液流经相当长的导管却没有发生堵塞,是因为纺丝液在导管内的流动状态是层流。从而纺丝原液里的大分子链可以依次有序前进,相互之间的阻力减小,再结合剪切力、pH的变化等原因引起大分子长链排列的取向和构象的变化并最终使得蜘蛛丝具有极强的机械性能。本文借鉴蜘蛛纺丝的长导管,结合静电纺丝,并在纺丝过程中选取较长的针,运用层流理论来控制纳米纤维的内部结构。根据层流理论中层流流体的速度分布规律,纺丝液里的大分子链在针中运动的过程中会慢慢被拉直,并且在压强的作用下逐渐取向排列。而当静电纺丝装置中的针长度越长时,众多大分子链将有足够的时间被拉直并取向排列,故而制备的纳米纤维内部结构越来越有序。纳米纤维内部结构越有序,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越差,但是其电阻率却会降低。之后,为提高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受涡流纺丝启发设计了一种空气涡流静电纺丝装置。这里首次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运用涡流,并利用形成的涡流来控制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通过改变涡流强度探讨了涡流对纳米纤维内部结构以及纳米纤维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当入射气流速度较小时,在管道内形成的涡流强度较弱,这时较弱的涡流只对静电纺丝射流内部的微结构有作用。弱涡流使得射流内部的微结构相互缠绕,从而使得制备的纳米纤维内部结构缠结,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有一定提高。当涡流强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纳米纤维内部结构缠结会达到极限,同时纳米纤维之间开始出现粘连,形成大孔径,而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也会大大提高。因此该装置为制备具有高机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大孔径的纳米纤维膜提供了 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通过改变入射气流的角度发现当入射气流与针夹角为90°时纳米纤维内部结构缠结以及纳米纤维之间的粘连最好,纳米纤维膜机械性能最强。最后,结合静电纺丝和3D打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柔性可弯曲传感器。由内部结构有序的纳米纤维热处理后得到的碳纳米纤维具有更好的导电性。混有该碳纳米纤维的水凝胶作为导电核层很好的依附于PDMS制备的壳层上。碳纳米纤维和水凝胶的混合形成了稳定的三维导电网络,从而通过碳纳米纤维的接触和分离控制电阻的变化。以健康无毒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PDMS为原料并通过3D打印制备的传感器外壳,使该传感器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独特的核壳结构,可以在核层损坏的情况下直接更换核层便可重新使用,达到了可持续使用的目的。同时,该传感器在灵敏度、滞后、响应时间和耐久性等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综合性能。测试范围高达140°,并且在经过多次弯曲/释放循环测试后信号仍然相当稳定。而且通过调节碳纳米纤维的浓度和通过3D打印改变核层管道的形状可以实现传感器的不同应用。将传感器安置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对身体各种运动进行实时监控后,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监测人体健康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能。基于该传感器的众多优点,其可用于人体健康监测、医学诊断、触觉传感器、人形机器人和穿戴式人工皮肤等,而且在未来可穿戴电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卫婷婷[9](2020)在《具有荧光性能的pH响应型介孔SiO2的制备及其对布洛芬的控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H响应型药物传递系统可以根据正常和病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pH值的不同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因而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pH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不仅提高了药物装载能力,而且实现了针对病理组织的靶向释放。然而,如何监测药物在体内确切位置或特定时间的释放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将荧光分子(1,8-萘二酸酐)与pH敏感性聚丙烯酸(PAA)通过杂化嫁接到具有双模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BMMs)表面,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荧光性能的pH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并以布洛芬(IBU)为模型药物,详细考查了介孔复合材料在药物传递过程中的荧光性能及其分形演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PAA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后的1,8-萘二酸酐(PID)通过两步法杂化得到荧光分子掺杂的聚合物(PID-PAA-II),然后嫁接到乙烯基改性后的BMMs表面,从而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荧光性能的pH响应型杂化材料P@BMMs-II-n(n=1,4,7,10,20)。其中II代表两步法,n代表PID与PAA的质量百分比。结果表明:乙烯基表面改性和PID-PAA-II包裹后均没有破坏BMMs的双介孔结构(最可几孔径分别为3 nm和20-30 nm左右);以合成的杂化材料为载体,IBU成功装载到BMMs的介孔孔道中,且在现有条件下PID的添加量对P@BMMs-II的载药量影响不大。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P@BMMs-II在酸性条件下(pH2.0)的平衡释放量远高于在碱性条件下(pH 7.4)的释放量,显示出较强的pH依赖性,且不随PID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即P@BMMs-II-n(n=1,4,7,10,20)所表现出的pH响应性几乎不发生改变。2.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量结果表明介孔杂化材料(P@BMMs-II-20)在载药前后及在释放过程中均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同时,基于SAXS数据计算得出的距离分布函数进一步证明了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特点。特别是PID-PAA-II包裹后制备的P@BMMs-II-20与包裹前的t-BMMs-MPS相比,其质量分形维数从2.60增加至2.79;而P@BMMs-II-20载药后则质量分形转变为表面分形,即介孔结构由高孔隙度向致密化演变,并且随着载药时间的延长,表面分形维数由2.78逐渐增加至2.88;在碱性释放环境中,载药后的样品(I/P@BMMs-II-20)则由表面分形转变为质量分形,并且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质量分形维数从2.79逐渐减小至2.61;然而在酸性条件下,样品(I/P@BMMs-II-20)始终保持着表面分形特征。3.荧光发射光谱表明随着PID的添加量的增加,I/P@BMMs-II的特征发射峰的位置从395 nm附近逐渐红移到450 nm附近,表明PID在杂化材料P@BMMs-II-n(n=1,4,7,10,20)中由单分散分布逐渐转变为聚集态分布。特别是当PID的添加量低于10%时,在不同pH释放体系中P@BMMs-II-n(n=1,4,7,10)载体始终在395 nm特征发射峰附近保持较强的荧光性能;当PID的添加量达到20%时,P@BMMs-II-20的特征发射峰的位置由最初的450 nm蓝移至400 nm附近,并保持着较强的荧光性能。此外,荧光寿命衰减结果表明P@BMMs-II-7和P@BMMs-II-10的荧光寿命分别为2.53和18.78 ns,2.64和18.80 ns,相比纯PID的荧光寿命(2.37和14.97 ns),荧光寿命延长。4.采用一步法直接在PAA合成过程中掺入荧光分子PID以合成PID-PAA-I,并固载于乙烯基改性的BMMs表面,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荧光性能的pH响应型杂化材料P@BMMs-I-n(n=1,4,7,10,20),其中I代表一步法。以合成的杂化材料为载体,IBU主要装载在约3 nm的BMMs介孔孔道中,P@BMMs-I-n(n=1,4,7,10,20)的载药量分别为10.78%,12.47%,10.84%,11.51%,12.58%。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BMMs-I类似于P@BMMs-II具有较强的pH依赖性,且不随PID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即P@BMMs-I-n(n=1,4,7,10,20)所表现出的pH响应性几乎不发生改变。5.采用SAXS技术分析了杂化材料P@BMMs-I-20在载药前后及在释放过程中分形的演化规律。PID-PAA-I包裹后制备的P@BMMs-I-20相对于包裹前的t-BMMs-MPS,质量分形维数从2.60增加到2.75;而P@BMMs-I-20载药后则质量分形转变为表面分形,与上述两步法的结果一致,随着载药时间的延长,表面分形维数由2.76逐渐增加至2.89;在碱性和酸性释放环境中,载药后的样品(I/P@BMMs-I-20)在释放初期由表面分形转变为质量分形,并且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质量分形维数分别从2.88和2.89逐渐减小至2.71和2.74。6.荧光发射光谱显示一步法合成的样品I/P@BMMs-I在450 nm附近的特征发射峰强度高于395 nm附近的发射峰强度,且随着PID的添加量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增强。特别是当PID的添加量小于7%时,在不同pH释放环境中P@BMMs-I-n(n=1,4,7)载体始终在395 nm附近保持较强的荧光性能;当PID的添加量大于10%时,P@BMMs-I-10和P@BMMs-I-20则在400 nm附近保持较强的荧光发射峰。荧光寿命衰减结果表明通过一步法制备的P@BMMs-I-7和P@BMMs-I-10的荧光寿命分别为3.50和18.70 ns,3.53和18.86 ns,不仅相对于纯PID延长了,而且比两步法合成的样品P@BMMs-II-7和P@BMMs-II-10的寿命更长。因此本文合成的介孔杂化材料P@BMMs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药物载体,在药物控释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7.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分析、热重分析(TG)、光致发光(PL)光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UV-vis),时间分辨光谱(TRFS)和SAXS等表征手段对杂化材料P@BMM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特别是利用SAXS技术进一步阐释了有机物修饰和载药后的介孔杂化材料的分形结构。

殷雨时[10](2020)在《恶劣环境下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30年,CFRP-混凝土加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已经证实C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是直接决定加固性能优劣的关键方面,因此也成为各国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恶劣环境对土木工程材料影响巨大,恶劣环境下CFRP-混凝土界面劣化情况如何,以及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退化情况如何,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都是亟待开展的相关研究。本文在有关恶劣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研究基础上,从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形态的表征为起点,以国内灌砂法量化评定混凝土表面粗糙度为基本方法,进行一系列恶劣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分析了无损伤环境下粗糙度参数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了考察粗糙度参数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中制作了 6种区分度较好的混凝土粗糙面,采用灌砂法对粗糙面进行量化评定,完成了 216个CFRP-混凝土界面单剪试验,得到不同粗糙度界面下的黏结应力-滑移量关系,分析了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双变量下的界面参数简化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不同的混凝土界面将提供不同的极限承载力和剥离强度;基于粗糙度模型下的CFRP-混凝土梁界面有效黏结长度有较大提高,有效黏结长度在6种界面上随着粗糙度增加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基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界面粗糙度两个变量,便可求解界面黏结强度、黏结强度对应的位移和最终滑移量的闭合解析解,该方法为CFRP-混凝土界面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算法。(2)讨论了 5种代表性的恶劣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规律。在试验室模拟了5种恶劣环境:强碱性环境、强硫酸盐环境、盐冻环境、高温环境、酸雨环境。考察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完成了 378个CFRP-混凝土单剪试验和78个CFRP-混凝土正拉黏结试验,重点考察了环境因素、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腐蚀龄期、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界面破坏形态、界面极限荷载、界面黏结强度、最大位移、有效黏结长度、界面断裂能等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环境对于环氧树脂破坏较弱,对于混凝土的损伤是较为严重;硫酸盐环境下,环氧树脂胶体能较好的保护CFRP黏结区域;硫酸盐环境对界面的黏结性能影响规律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盐冻循环是一个损伤累积的过程,盐冻环境下,CFRP布-混凝土界面的正拉黏结强度要高于CFRP板-混凝土界面;高温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越大,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越强;玻化温度是决定CFRP-混凝土黏结性能下降的关键节点,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黏结树脂玻化温度;酸雨侵蚀下,粗糙度对界面的破坏模式起到决定作用,CFRP-混凝土界面断裂能随着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提高而增加,随着腐蚀龄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为了提高C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以材料改性、结构改良两个角度提出了 3种增强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抗劣化增强行为的影响。对纳米高岭土采用插层方法形成改性环氧树脂胶体,增强界面黏结性能;采用宏观和微观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分散方式、分散时间、分散比三种因素对聚丙烯酸聚合物在水泥材料中的影响规律,提出改性的水泥基材料来增强界面黏结性能;提出了粗糙化CFRP布(RCFRP布)的概念,考察RCFRP布对界面湿黏结性能的增强作用;分析了界面增强机理,强调了施工中应提高加固混凝土梁界面粗糙度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表明:掺量为10%的高岭土胶体分散性最好,掺量为10%的高岭土胶体,剥离承载力提高近4倍,表现出较强的黏结能力;RCFRP布可以有效增强其与混凝土界面的湿黏结性能。火山石的粒径大小是影响RCFRP布-混凝土界面湿黏结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待加固梁表面处理对于RCFRP加固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应粗糙化待加固梁表面,否则极易引起新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失效问题;聚丙烯酸聚合物对混凝土内部胶凝材料的链接、孔隙的填充十分有利。

二、分形理论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形理论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协同多维填料调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微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二维氮化硼改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1.2.1 二维氮化硼纳米片简介
        1.2.2 二维氮化硼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1.3 多维杂化填料调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1.3.1 零维/二维杂化填料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1.3.2 一维/二维杂化填料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1.3.3 二维/二维杂化填料改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1.4 电介质微观结构调控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进展
        1.4.1 填料分布取向构筑界面结构
        1.4.2 构造核壳结构
        1.4.3 填料基体多层结构
        1.4.4 二维材料插层调控层间距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多维无机填料的选择
        2.1.1 零维纳米材料的选择
        2.1.2 一维纳米材料的选择
        2.1.3 二维纳米材料的选择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结构表征
        2.3.1 XRD测试
        2.3.2 FTIR测试
        2.3.3 ZETA电位测试
        2.3.4 SEM测试
        2.3.5 TEM测试
        2.3.6 AFM测试
        2.3.7 SAXS测试
    2.4 性能测试及有限元仿真模拟
        2.4.1 介电性能测试
        2.4.2 交流击穿性能测试
        2.4.3 耐电晕老化性能测试
        2.4.4 热激电流测试
        2.4.5 空间电荷分布测试
        2.4.6 拉伸性能测试
        2.4.7 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
        2.4.8 热失重性能测试
        2.4.9 导热性能测试
        2.4.10 有限元仿真模拟
    2.5 PI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PI/BN-AlN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
    3.1 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微观形貌
    3.2 PI/AlN和 PI/BN-AlN复合薄膜结构表征
        3.2.1 物相结构
        3.2.2 分子价键
        3.2.3 表面及断面形貌
        3.2.4 界面及分形特征
    3.3 PI/AlN和 PI/BN-AlN复合薄膜电学性能
        3.3.1 介电性能
        3.3.2 交流击穿性能
        3.3.3 耐电晕老化性能
    3.4 PI/AlN和 PI/BN-AlN复合薄膜热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I/BN-TNs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
    4.1 一维钛酸纳米管制备及微观形貌
        4.1.1 一维钛酸纳米管制备
        4.1.2 一维钛酸纳米管微观形貌
    4.2 PI/BN-TNs复合薄膜制备
    4.3 PI/TNs和 PI/BN-TNs复合薄膜结构特性
        4.3.1 物相结构
        4.3.2 分子价键
        4.3.3 微观形貌
        4.3.4 界面及分形特征
    4.4 PI/TNs和 PI/BN-TNs复合薄膜电学性能
        4.4.1 介电性能
        4.4.2 交流击穿性能
    4.5 PI/TNs和 PI/BN-TNs复合薄膜力学性能
        4.5.1 拉伸性能
        4.5.2 动态热机械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PI/BN-E-MoS_2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
    5.1 二维扩层MoS_2纳米片制备和结构表征
        5.1.1 二维E-MoS_2纳米片制备
        5.1.2 二维E-MoS_2纳米片微结构表征
    5.2 E-MoS_2的聚合物原位插层策略
    5.3 PI/E-MoS_2和PI/BN-E-MoS_2复合薄膜微结构
        5.3.1 物相结构
        5.3.2 分子价键
        5.3.3 微观形貌
        5.3.4 界面及分形特征
    5.4 PI/E-MoS_2和PI/BN-E-MoS_2复合薄膜电学性能
        5.4.1 介电性能
        5.4.2 交流击穿性能
    5.5 PI/E-MoS_2和PI/BN-E-MoS_2复合薄膜导热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维BN协同多维填料增强复合薄膜耐电性能机理
    6.1 二维BN协同零维AlN增强复合薄膜耐电晕机理
        6.1.1 准原位SEM和 AFM表征复合薄膜形貌
        6.1.2 准原位FT-IR分析复合薄膜分子价键
        6.1.3 准原位XRD分析复合薄膜相结构
        6.1.4 准原位SAXS分析复合薄膜微观结构
        6.1.5 准原位电晕仿真模拟
        6.1.6 PI/BN-AlN复合薄膜耐电晕机理
    6.2 二维BN协同一维TNs增强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6.2.1 TSDC研究复合薄膜陷阱能级分布
        6.2.2 复合薄膜击穿仿真模拟
        6.2.3 PI/BN-TNs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6.3 二维 BN协同二维 E-MoS_2增强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6.3.1 PEA研究复合薄膜空间电荷分布
        6.3.2 复合薄膜击穿仿真模拟
        6.3.3 PI/BN-E-MoS_2复合薄膜击穿机理
    6.4 多维填料体系对复合薄膜微结构与性能影响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气体渗透冷凝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渗透模型构建及模拟研究进展
        1.2.2 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渗透实验研究进展
        1.2.3 水蒸气冷凝及迁移过程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气体渗透模拟研究
    2.1 气体渗透模型
        2.1.1 物理模型
        2.1.2 数学模型
        2.1.3 时间步长和网格无关解验证
    2.2 聚合物材料PVDF和HDPE相关数据测试
        2.2.1 测试仪器及标准
        2.2.2 实验结果分析
    2.3 气体渗透冷凝模型验证
    2.4 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气体渗透规律特性
        2.4.1 流型对气体渗透的影响
        2.4.2 气体种类对渗透的影响
        2.4.3 出口压力对渗透的影响
        2.4.4 入口温度对渗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水蒸气冷凝研究
    3.1 水蒸气冷凝实验研究
        3.1.1 实验装置设计
        3.1.2 水蒸气冷凝实验结果分析
    3.2 水蒸气冷凝数值模拟研究
        3.2.1 水蒸气冷凝生长模型
        3.2.2 水蒸气冷凝模型验证
        3.2.3 水蒸气冷凝规律分析
    3.3 腐蚀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洋油气柔性立管现场应用研究
    4.1 油田基本情况
    4.2 柔性立管结构参数优选
        4.2.1 聚合物材料种类
        4.2.2 聚合物材料厚度
        4.2.3 立管屏蔽因子
        4.2.4 环空放空压力
        4.2.5 环空体积分数
    4.3 柔性立管环空检测装置
        4.3.1 环空检测装置设计
        4.3.2 环空检测装置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3)改性玉米芯粉强化污泥脱水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市政污泥研究分析
    1.3 市政污泥的性质
    1.4 市政污泥调理
        1.4.1 物理方法
        1.4.2 化学方法
        1.4.3 生物方法
    1.5 有机高分子脱水剂研究进展
    1.6 污泥脱水中生物质的应用研究
    1.7 玉米芯
        1.7.1 玉米芯的基本性质
        1.7.2 玉米芯的应用研究
    1.8 污泥生物炭研究进展
    1.9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9.1 研究思路
        1.9.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污泥样品
        2.1.2 脱水剂制备原料
        2.1.3 实验试剂、设备及分析软件
    2.2 脱水剂的制备
        2.2.1 改性玉米芯粉的制备
        2.2.2 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
    2.3 污泥调理实验
        2.3.1 MCCP调理污泥
        2.3.2 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
        2.3.3 超声辅助MCCP/SBB调理污泥
    2.4 实验分析方法
        2.4.1 污泥脱水性能分析
        2.4.2 污泥脱水过程相关理化性能分析
        2.4.3 污泥脱水过程相关计算及模拟
        2.4.4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2.4.5 重金属的提取及分析
        2.4.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MCCP调理污泥过程及机理
    3.1 MCCP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3.1.1 MCCP的制备
        3.1.2 MCCP的表征
    3.2 污泥调理条件优化
        3.2.1 搅拌时间的选择
        3.2.2 搅拌速度的选择
        3.2.3 MCCP投加量的选择
    3.3 MCCP调理污泥脱水机理分析
        3.3.1 污泥颗粒的表面形貌分析
        3.3.2 污泥粒径分布分析
        3.3.3 Zeta电位分析
        3.3.4 污泥滤液化学特性分析
    3.4 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含量测定
        3.4.1 有机物含量测定
        3.4.2 PN/PS
    3.5 污泥理化性质与脱水性能相关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过程及机理
    4.1 SBB的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4.1.1 SBB的制备
        4.1.2 SBB的性质分析
    4.2 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可行性模拟
    4.3 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条件优化
        4.3.1 投加顺序的选择
        4.3.2 SBB投加量的选择
    4.4 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脱水机理分析
        4.4.1 污泥颗粒的表面形貌分析
        4.4.2 污泥粒径分布分析
        4.4.3 Zeta电位分析
        4.4.4 污泥滤液化学特性分析
    4.5 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含量测定
    4.6 有机物含量与脱水性能相关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辅助MCCP/SBB调理污泥过程及机理分析
    5.1 污泥调理条件优化
        5.1.1 超声辅助MCCP调理污泥
        5.1.2 超声辅助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
    5.2 污泥脱水机理分析
        5.2.1 污泥颗粒的表面形貌分析
        5.2.2 污泥粒径分布分析
        5.2.3 污泥滤液化学特性分析
    5.3 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含量测定
        5.3.1 超声辅助MCCP调理污泥中有机物含量测定
        5.3.2 超声辅助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中有机物含量测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成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
    6.1 胞外聚合物成分分布分析
        6.1.1 荧光强度与成分浓度的关系
        6.1.2 MCCP调理污泥EPS成分分布分析
        6.1.3 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EPS成分分布分析
        6.1.4 超声辅助下MCCP调理污泥EPS成分分布分析
        6.1.5 超声辅助下MCCP协同SBB调理污泥EPS成分分布分析
        6.1.6 四种调理条件下污泥EPS的 FRI分析
    6.2 FT-IR分析
    6.3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6.3.1 二阶导数光谱分析
        6.3.2 各二级结构占比分析
        6.3.3 蛋白质二级结构与脱水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6.4 重金属分析
        6.4.1 污泥体系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6.4.2 泥饼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
        6.4.3 重金属毒理学风险性评估
        6.4.4 重金属毒理性与EPS的相关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脱水方式及可行性分析
    7.1 污泥机械脱水方式
        7.1.1 小试实验
        7.1.2 放大实验
    7.2 可行性分析
        7.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7.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7.2.3 环境效益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符号说明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D.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4)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除铜除镉性能优化与絮体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重金属废水来源及危害
    1.2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1.3 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应用
        1.3.1 含铜废水
        1.3.2 含镉废水
        1.3.3 含锰废水
        1.3.4 含铅废水
        1.3.5 含铬废水
        1.3.6 混合重金属废水
    1.4 响应面优化实验方法
        1.4.1 响应面法在重金属去除中应用
        1.4.2 响应面法在其他污染物去除中应用
    1.5 论文研究意义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6.1 论文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1.7 论文创新点
2 重金属絮凝剂MAAPAM除铜性能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低浓度Cu~(2+)响应面模型建立与验证
        2.3.2 中浓度Cu~(2+)响应面模型建立与验证
        2.3.3 高浓度Cu~(2+)响应面模型建立与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共存物质对MAAPAM除铜响应面模型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模型适用性
        3.3.2 无机阳离子对响应面模型影响
        3.3.3 无机阴离子对响应面模型影响
        3.3.4 共存有机物和浊度对响应面模型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重金属絮凝剂MAAPAM除镉性能优化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低浓度Cd~(2+)响应面模型建立与验证
        4.3.2 中浓度Cd~(2+)响应面模型建立与验证
        4.3.3 高浓度Cd~(2+)响应面模型建立与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共存物质对MAAPAM除镉响应面模型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适用性
        5.3.2 无机阳离子对响应面模型的影响
        5.3.3 无机阴离子对响应面模型的影响
        5.3.4 共存有机物和浊度对响应面模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重金属螯合絮体分形维数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试剂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Cu~(2+)初始浓度对分型维数影响
        6.3.2 MAAPAM投加量对分型维数影响
        6.3.3 水样pH值对分型维数影响
        6.3.4 共存柠檬酸钠对分型维数影响
        6.3.5 共存焦磷酸钠对分型维数影响
        6.3.6 共存EDTA对絮体分形维数影响
        6.3.7 共存浊度对絮体分形维数影响
    6.4 本章小节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污泥颗粒化启动初期形态学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环境以及水处理现状
    1.2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
        1.2.1 影响因素
        1.2.2 机理假设
    1.3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
    1.4 污泥形态学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反应器装置图
        2.1.2 进水组分配置
        2.1.3 接种污泥
    2.2 反应器基本运行参数
    2.3 实验参数监测方法
        2.3.1 基本水质及污泥性能参数
        2.3.2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及测定
        2.3.3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5 污泥Zeta电位和粒度测定
        2.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2.3.7 实验仪器
        2.3.8 污泥图像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污泥颗粒化实验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反应器运行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污泥物理特性
        3.3.2 反应器的除污效能
        3.3.3 胞外聚合物的变化
        3.3.4 微生物群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处理高氮废水的污泥颗粒化实验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反应器运行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污泥形貌差异
        4.3.2 碳氮比对沉降性能的影响
        4.3.3 碳氮比对絮凝能力的影响
        4.3.4 反应器除污效能
        4.3.5 反应器内的氮去除
        4.3.6 胞外聚合物
        4.3.7 碳氮比对微生物选择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颗粒化初期图像处理及形态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显微镜观察
        5.2.2 图像处理
        5.2.3 污泥形态学参数测量
        5.2.4 污泥参数统计学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污泥尺寸参数
        5.3.2 形状规律性参数
        5.3.3 边界粗糙程度
        5.3.4 分形维数
        5.3.5 形态参数与污泥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灌技术研究现状
        1.2.1 滴灌灌水器
        1.2.2 滴灌带制造
        1.2.3 渗灌技术
    1.3 多孔聚合物制备方法
        1.3.1 发泡法
        1.3.2 其他方法
    1.4 PE与PLA发泡研究现状
        1.4.1 PE发泡
        1.4.2 PLA发泡
    1.5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拉伸流变主导的挤出发泡特性及实验方案
    2.1 连续体积拉伸流场
    2.2 拉伸流变主导的塑化输运装置
        2.2.1 偏心转子挤出机结构与原理
        2.2.2 体积拉伸流场下的发泡特性
    2.3 实验方案
        2.3.1 实验原材料
        2.3.2 设备及仪器
        2.3.3 样品的制备
        2.3.4 测试与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LDPE基发泡材料结构与性能
    3.1 LDPE发泡
        3.1.1 泡孔结构
        3.1.2 结晶性能
        3.1.3 力学性能
    3.2 LDPE/CB发泡
        3.2.1 复合材料
        3.2.2 泡孔结构
        3.2.3 结晶性能
        3.2.4 力学性能
        3.2.5 发泡过程
    3.3 LDPE/PS发泡
        3.3.1 共混材料
        3.3.2 泡孔结构
        3.3.3 结晶性能
        3.3.4 力学性能
        3.3.5 LDPE/PS/CB发泡
    3.4 LDPE/LDPE/CB发泡
        3.4.1 泡孔结构
        3.4.2 结晶性能
        3.4.3 力学性能
    3.5 LDPE/DCP/CB发泡
        3.5.1 泡孔结构
        3.5.2 结晶性能
        3.5.3 力学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工工艺对LDPE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影响
    4.1 挤出工艺的影响
        4.1.1 转速的影响
        4.1.2 温度的影响
    4.2 吹塑工艺的影响
        4.2.1 拉伸破孔
        4.2.2 吹胀破孔
        4.2.3 吹拉协同破孔
    4.3 各材料体系比较
        4.3.1 基本属性
        4.3.2 破孔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DPE基多孔微灌带水力性能及渗流特性
    5.1 压力与流量关系
    5.2 渗水均匀度系数
    5.3 各材料体系比较
    5.4 渗流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PLA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
    6.1 PLA/PBS共混物
        6.1.1 微观形貌
        6.1.2 结晶性能
        6.1.3 冲击韧性
    6.2 PLA/PBS/OMMT复合材料
        6.2.1 微观形貌
        6.2.2 剥离机理
        6.2.3 溶解实验
        6.2.4 DSC分析
        6.2.5 DMA分析
        6.2.6 热稳定性分析
        6.2.7 力学性能测试
    6.3 PLA/PBS/OMMT发泡材料
        6.3.1 微观结构
        6.3.2 力学性能
    6.4 PLA基多孔微灌带性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内部结构控制及其在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然的启迪
        1.1.1 荷叶及超疏水材料
        1.1.2 壁虎的脚及粘附材料
        1.1.3 蜘蛛丝
    1.2 纳米材料及纳米纤维
        1.2.1 纳米材料
        1.2.2 纳米纤维
    1.3 静电纺丝技术及纳米纤维制备
        1.3.1 静电纺制备纳米纤维
        1.3.2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内部结构研究现状
    1.4 纳米纤维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蜘蛛丝及仿蜘蛛丝研究
    2.1 蜘蛛的纺丝机理及蜘蛛丝的结构
        2.1.1 蜘蛛的纺丝机理
        2.1.2 蜘蛛丝的结构
    2.2 Hall-Petch效应对蜘蛛丝强度的影响
    2.3 仿蜘蛛丝的研究
        2.3.1 生物工程技术生产方法
        2.3.2 多嵌段共聚物化学合成法
        2.3.3 微观结构仿生方法
        2.3.4 基于天然蜘蛛蛋白液纺丝
        2.3.5 气泡静电纺丝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纳米纤维内部结构的有序控制
    3.1 实验方案
    3.2 管道中的流场
    3.3 实验装置及原理
    3.4 纳米纤维内部结构有序的探究
        3.4.1 实验材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3.4.2 内部结构有序纳米纤维的制备
        3.4.3 内部结构有序纳米纤维的验证及性能研究
    3.5 纳米纤维内部结构有序控制的普适性验证
        3.5.1 纳米纤维的制备
        3.5.2 内部结构有序纳米纤维的验证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涡流对纳米纤维内部结构的影响
    4.1 喷气涡流纺简介
    4.2 涡流对纳米纤维内部结构的影响探究
        4.2.1 实验装置及原理
        4.2.2 涡流对纳米纤维的性能的影响
    4.3 涡流强度对纳米纤维内部结构的影响
        4.3.1 纳米纤维的形貌分析
        4.3.2 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4.3.3 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结构分析
    4.4 入射气流角度对纳米纤维的影响
        4.4.1 纳米纤维的形貌分析
        4.4.2 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4.4.3 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内部结构有序纳米纤维在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
    5.1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2 分析与表征
        5.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5.2.2 碳纳米纤维的性能表征
        5.2.3 传感器测试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不足及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致谢

(9)具有荧光性能的pH响应型介孔SiO2的制备及其对布洛芬的控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pH响应型聚合物简介
        1.1.1 pH响应型聚合物的分类
        1.1.2 pH响应型聚合物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1.2 介孔纳米材料
        1.2.1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2.2 pH响应型介孔杂化材料在药物缓控释中的应用
    1.3 荧光标记介孔纳米材料
        1.3.1 荧光标记材料的介绍
        1.3.2 荧光标记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3.3 荧光标记pH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4 分形理论和SAXS技术的概述及应用
        1.4.1 分形理论的概述
        1.4.2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的概述
        1.4.3 SAXS数据可获得的信息
        1.4.4 分形理论和SAXS技术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1.6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两步法制备荧光pH响应型介孔杂化材料及其对布洛芬的控释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表征设备及型号
        2.2.4 实验过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XRD分析
        2.3.2 SEM/TEM分析
        2.3.3 N2-吸附分析
        2.3.4 TG分析
        2.3.5 IBU的装载与释放
        2.3.6 PL光谱分析
        2.3.7 SAXS分析
        2.3.8 时间分辨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步法制备荧光pH响应型介孔杂化材料及其对布洛芬的控释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表征设备及型号
        3.2.4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分析
        3.3.2 SEM/TEM分析
        3.3.3 N2-sorption分析
        3.3.4 TG分析
        3.3.5 IBU的装载与释放
        3.3.6 PL光谱分析
        3.3.7 SAXS分析
        3.3.8 时间分辨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恶劣环境下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FRP-混凝土界面试验研究
        1.2.2 FRP-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滑移本构、剥离承载力模型
        1.2.3 FRP-混凝界面黏结应力研究方法
        1.2.4 恶劣环境对FRP及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2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2.1 引言
    2.2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评定现状
    2.3 目前常用的CFRP-混凝土界面粗糙度量化评定方法
        2.3.1 基于传统灌砂法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2.3.2 基于分形理论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2.3.3 基于数字图像DAP方法学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2.3.4 基于3D扫描系统对粗糙度量化评定
    2.4 本章小结
3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
    3.1 引言
    3.2 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剪切黏结性能影响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过程
        3.2.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断裂能的影响
        3.3.1 试验方案
        3.3.2 试验过程
        3.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粗糙度参数下CFRP-混凝土界面参数简化模型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过程
        3.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4 简化的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恶劣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件制备
    4.3 碱性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切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4.3.1 腐蚀环境模拟
        4.3.2 试验过程
        4.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硫酸盐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切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4.4.1 腐蚀环境模拟
        4.4.2 试验过程
        4.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盐冻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法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4.5.1 腐蚀环境模拟
        4.5.2 试验过程
        4.5.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6 高温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法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4.6.1 腐蚀环境模拟
        4.6.2 试验过程
        4.6.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7 酸雨环境对粗糙度与CFRP-混凝土界面切向黏结性能关系的影响
        4.7.1 腐蚀环境模拟
        4.7.2 试验过程
        4.7.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抗劣化增强行为的影响
    5.1 引言
    5.2 粗糙度对改性环氧树脂与CFRP-混凝土界面增强性能关系的影响
        5.2.1 试验原材料
        5.2.2 改性环氧树脂试验过程
        5.2.3 CFRP-混凝土界面正拉黏结试验
        5.2.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粗糙化的纤维布(RCFRP)对混凝土界面湿黏结增强性能的影响
        5.3.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5.3.2 试验过程
        5.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聚丙烯酸聚合物增强混凝土抗硫酸盐物理侵蚀增强性能的影响
        5.4.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5.4.2 试验过程
        5.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分形理论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维氮化硼纳米片协同多维填料调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微结构及性能[D]. 赵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2]海洋油气柔性立管气体渗透冷凝规律研究[D]. 赵炳亮.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02)
  • [3]改性玉米芯粉强化污泥脱水及机理研究[D]. 郭致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巯基乙酰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除铜除镉性能优化与絮体分形研究[D]. 姜盛基.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污泥颗粒化启动初期形态学及机理研究[D]. 汪羽垠.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基于微逾渗理论的电树枝引发和生长特性[J]. 李长云,王伟,王翰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13)
  • [7]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D]. 谈灵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内部结构控制及其在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D]. 田丹. 苏州大学, 2020(08)
  • [9]具有荧光性能的pH响应型介孔SiO2的制备及其对布洛芬的控释研究[D]. 卫婷婷.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10]恶劣环境下粗糙度对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D]. 殷雨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

标签:;  ;  ;  ;  ;  

分形理论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