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代表”中最突出的是“代表”和“先进”两个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樊桓伯[2](2020)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文中研究表明《体育之研究》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论述体育运动的着作,也是中国完整讨论体育的性质、作用、意义的一部着作,是由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主席撰写,得到杨昌济先生赞赏并认可,于1917年4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体育之研究》为中华民族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文章的中心内容在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如何开展体育运动,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哪几个方面开展等。同时《体育之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关于体育的着作,文中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体质为什么衰弱,该如何改善进行了分析,毛泽东在借鉴曾国藩的体育观点、杨昌济的体育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体育是世界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7年正值《体育之研究》发表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体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力羸弱到全民健身,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落后到强大,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直到成为体育大国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新时代的今天正向逐步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本文基于《体育之研究》及相关文献,以《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百年意义、一些重要人物对毛泽东早期和后期的影响以及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联系五大板块为中心,展开论文写作。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从第二章至第六章,即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百年意义部分,以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为中心进行讨论,主要探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形成的过程及背景,以及撰写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第三部分从第七章开始至第十一章,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体育上来,即中国体育部分,但仍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为基础,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百姓富起来和习近平带领中华民族强起来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将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概况,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最后结合前文将探讨《体育之研究》对新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以上作为本文的思想框架,在本文思想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内容,以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以中国女排和中国男篮为例,从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世界性赛事出发,主要通过中国在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简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真实的例子,得到从事体育运动、中国人民应具备怎样的人格精神,通过对得到的观点和认识进行论述,完成论文的写作。
管辉[3](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杨起予[4](2017)在《“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研究》文中提出今日学界所用的"中国道路"一词本由最初的"中国模式"转变而来。"中国模式"则由乔舒亚·库拍·雷默于2004年第一次提出。作者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称之为"北京共识"。自此,关于"北京共识"能否取代"华盛顿共识"的争论便成为一种思想现象。几年之前,"中国模式"作为一个更具理论形态的概念,成为"北京共识,,的代名词。之后,国内学术界对所谓"中国模式"的提法进行了更多样化的思考,并相继出现了"中国道路"、"中国路径"、"中国经验"等概念,以此替代原先的"中国模式"。相对于"中国模式"、"中国路径"、"中国经验",本文更倾向于使用"中国道路",因为这个概念更能彰显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恢宏历程的历史性、探索性和实践性。本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的起点开始论述,将改革至今的道路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看待,着重关注这个过程里自上而下的力量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的彼此呼应;关注发展的实践对于认知和理论深化及完整性的促成作用;关注这个过程里所呈现出的困境与进取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并以这种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来认识与理解历任领导人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与"中国梦"相关的种种论述,进而把中国的改革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中国道路"与我们最近一百七十年历史,与我们两千多年文明史联系起来,在更深层次上展示了 "中国道路"的历史内涵。"中国道路"的阐述今天更多地是注重于"中国道路"的理论形态,本文之所以立足于实践生成,初衷是为了认识、理解和说明这种理论形态的实践起点和来源。除"引言"和"后记"之外,全文主体部分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改革肇始:起于上层的重心转移和来自底层的人民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了经济建设,之后的变化则从农村开始,由安徽小岗村的联产承包为起点,引发了城镇的个体经济、乡镇企业,以及沿此发展而来的民营企业经济等等。这些变化皆起于底层民众的意愿和主动,而后才影响上层的意向,并由此获得了可以实施的具体性,进而又使得上层意向形成了丰富性,这种上下呼应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仅体现于中国改革的肇始阶段,而且体现于"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的整体过程之中,并构成了日新又新的中国改革不竭的动力源泉。第二章:渐进的开放:从逐步引进到自觉走向世界。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因目睹"大逃港"的惨痛景象而反思中国贫穷的根源,并由此促成了学习和引进西方资本与技术的取向,带来了开放的最初构想。随着西方资本与技术的引进,必然会对现有经济体制造成冲击,继而引发了国人从被动地开放转向自觉地开放,这个过程又带着中国由引进外资、技术等到加入WTO,再到最近的"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最初的外国资金、技术进入中国,到主动融入已有的世界秩序,再到现在中国走向世界,并以自己的主张努力使世界秩序走向合理化的历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引进了大量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学说,其中合理的内容曾被吸纳并影响了中国经济在制度上的变迁,使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单一产权变为多种产权。这一面明显地反映了中国道路内含的现代性和世界性。第三章: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不能改变的方向。改革开放大幅度地释放了中国的经济活力,但同一个时间里又出现过因否定文革的自我纠错而被一部分极端化地引向怀疑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因开放而进入国门之内的西方思潮所引发的全盘西化的倾向。这两种错误倾向都说明了改革开放虽然是从经济开始的,但却一定会与政治和思想同行相伴。因此,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到十八大提出的不走老路不走邪路,都不能不从政治思想上着力阐述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不可动摇的唯一方向,这个过程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来意义,也反映了中国道路内在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正是这种阐述,使得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也越来越明了地化为说服力而为亿万人民所接受。第四章:现代化转型中的时代变迁和理论创新。在改革和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了今天人们所认识的邓小平理论,其核心内容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们既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实现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继邓小平之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相继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提出了新理论和新观点。在江泽民时代,最为突出的是已在经济增长中成为重要社会力量的新的经济形式及其应有的政治权力,与我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矛盾以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容纳性得以解决,从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在之后的胡锦涛时代,与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是社会领域内因为市场领域的法则过度泛化地移入到社会,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群体性矛盾凸现。中央在回应这些矛盾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建设和社会保护的自觉性。在习近平任总书记后,由于之前几十年的发展而积累了多方面的问题,促成中央开始了全面深化改革。在习近平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中,"中国梦"是尤其引人关注的,因为"中国梦"第一次将中国的改革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连在了一起,使"中国道路"不仅有了现实内容,而且有了历史内容,从而体现了 "中国道路"在理论上的深化和更恢宏的意境。第五章:百年回望:"中国道路"的历史由来。"中国道路"一词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但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却应当追溯到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代中国历史。自从西方人东来之后,中国人在西方的冲击下就已经开始了为中国寻路的探索,并延续了百年之久,其间经历了孙中山的民主共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这个过程中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但其核心始终都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毛胜[5](2014)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凝聚全党智慧创立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历程、主题、精神实质,怎样认识
刘海军[6](2011)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展开,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成员的身份被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强,新的社会分层和整合如滚滚红尘涌动在中国大地上。其中,中国工人阶级的结构变化尤其巨大、深刻,并且这种变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演化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工人阶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他们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他们的社会命运,追踪其历史流变轨迹,探讨其未来可能的走向,构成我们今天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问题域和主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对现阶段工人阶级的总体研究却仍然相对薄弱,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改变,我们的理论研究和认识水平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有悖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更难以融入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来。正是抱持着这样一种现实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文从梳理工人阶级基础理论出发,理清了关于阶级理论的两大理论渊源,回溯了从马克思到胡锦涛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观点;在此基础上,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着重阐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轨迹、变化原因和变化特点;接着具体论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个阶层的变化状况;然后文章重点揭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最后文章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郑重指出了我国工人阶级结构合理调整的方向、原则和政策取向。
胡军生[7](2010)在《旗帜问题考与辨》文中研究说明旗帜问题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不言而喻。这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然而,遗憾的是,人人耳熟的未必就是个个能详的,人人似曾相识的往往却是个个一头雾水的,即使是至关重要的旗帜问题也未能例外。关于旗帜的一系列问题,如分类、内涵、外延、来龙去脉、与其他同一范畴或相近范畴的事物(如路线、指导思想、党章)的地位孰高、关系如何、异同何在,等等,不仅坊间未臻一致,甚至学术界也聚讼纷纭。本文之中,笔者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旗帜问题为主线、以考证为基本方法,分五章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绪论部分交待旗帜问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剖析旗帜、路线的内涵功能、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旗帜既包括具体的外在的物质上的形而下的狭义上的旗帜,如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也包括抽象的内在的精神上的形而上的广义上的旗帜,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竖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七大上竖起的毛泽东思想旗帜、十五大上竖起的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及十七大上竖起的集体智慧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路线既指具体的空间上的从一地到另一地所经过的道路,也指抽象上的完成某种工作所遵循的途径(如“走夫人路线”)甚至党和国家在思想上、政治上所遵循的根本途径(如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等)。旗帜是竖向的,与之相对应的逻辑谓语是“高举”,而路线是横向的,与之相对应的逻辑谓语是“沿着”;旗帜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涵盖的时间是长期的甚至是永远的,涵盖的空间是所有领域的,而路线的地位要低于旗帜(只有思想路线有些例外),涵盖的时间往往是一个阶段内,涵盖的空间往往是某一领域内;旗帜和路线作为一对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共有五种:包含、交叉、相离、相切、同一),旗帜包含路线,路线被包含于(即从属于)旗帜之中,旗帜是融理论、实践、运动、制度于一体且汇目标、过程、道路、前途于一身的,而路线的涵义远没有这么丰富功能远没有这么齐全。第二章对跟旗帜作用相近的路线、党章等进行探源溯流:我党思想路线的哲学渊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渊源在于《汉书·景十三王传》,奠基于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着,确立于党的七大上,成熟于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定型于十二大通过修改的党章。政治路线之于思想路线,是具体与抽象、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地位至高无上,《党章》与旗帜、路线的关系类似于器皿和器具的关系,它是旗帜和路线的载体,旗帜和路线只有写进《党章》才意味着其法定地位的确立。第三章考证了物质层面的种种旗帜的来龙去脉,如我党党旗曾以苏维埃的旗帜甚至以中国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的形式出现过,中国国民党的旗帜经历了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五色旗再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等等。第四章考证了精神层面的旗帜的来龙去脉,如“马克思主义”一词最早是由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从贬义上开始使用的,“列宁主义”一词最早也是由孟什维克首领马尔托夫从贬义上开始使用的,“毛泽东思想”一词最早是由理论工作者张如心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发端于高州、明确于广州、深化于上海、完善于2001年“七一”讲话之中,“科学发展观”一词是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的,等等。第五章上溯中国古代的“三纲八目”下联当代中国的“一纲四目”,描述了坊间杂音,对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准确含义进行了思辨,等等。总之,本文抱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态度,本着无征不信、孤证不立的原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应然研究和实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内证外证理论旁证反证相结合的证明方法等多种方法,全面梳理剖析了关于旗帜的一系列问题,以期能拂尘还真、厘清视听。
李秋杨[8](2010)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动词是各类语言的核心词类之一,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的存在、变化、消失等。作为动词的一个重要语义次范畴,心理动词研究是学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心理活动涉及情感、意向、认知、感受等根植于人脑内部的感情活动,不易把握和研究。此外,本文选择心理动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思考类动词作为研究对象,既可在理论上丰富汉英思考类动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讨其演变的重要途径;又可进一步发现汉英母语人思维活动表达的共性和差异。人类的思维活动是隐喻式的,对思维隐喻的跨语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作为心理动词的类别之一,思考类动词在语言层面体现了人类的大脑或内心活动。本文以汉英思考类动词的对比为切入点,考察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概念表达上的异同。通过对思考类动词的研究,可进一步观察汉英母语人的思维活动载体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通过对该类动词语义演变的分析,可进一步发现两种语言词汇演变机制中的共性和差异。第一章“汉英心理活动动词的分类及思考类动词的界定”,梳理思考类动词的研究范围,包括汉英广义和狭义的思考类动词的界定及分类的原因。首先采用实验方法,选定77个汉语和80个英语心理活动动词,分别在108名中国大学生和109名美国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这些动词的分类。依据动词的语义在横纵二维标度上的对应值,对两种语言的心理活动动词归类,从中发现思考类动词的集中区域,以及广义和狭义范围的思考类动词。第二章“汉英语思维载体的表现形式”,考察汉英语思维载体表达形式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通过对100篇汉英母语者网络博客中思维载体语言表现形式的检索,归纳了汉英语“心”和“脑”作思维载体形式的分类情况,对比了它们在使用上的异同,并就对比结果做了分析和解释。第三童“汉英思考概念的认知模式”,借助博客语料考察思考类概念的表达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异同。通过对汉英语料的检索发现,汉英思维类名词都出现了七种认知模式:“思维是容器(空间)”、“思维是感觉”、“思维是视觉”、“思维是运动”、“思维是有机体”、“思维是无生命的物体”、“思维是身体”。通过对汉英语的思维名词考察发现,人们对思维概念认知模式的创造和理解,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动词完成的,即动词在思维概念隐喻的表达中起到了控制作用。在思维概念表达的句子中,这些动词帮助思维概念在表达上完成了从具体行为域向抽象思维域的转换。第四章“汉英思考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及词汇化模式”,借助语义成分分析法,在详细分析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成分的基础上,得出思考类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并对两种语言思考类动词词汇化模式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跨语言对比,解释了该类动词词汇化模式在汉英翻译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第五章“汉英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来源及词汇化过程”,以个案形式,考察汉英两种语思考类动词“斟酌”、“酝酿”、“算计”、“合计”、“盘算”、“琢磨”和"methinks"的词汇化过程,并分析了导致汉英思考类动词词汇化过程的因素。第六章“‘我想’和’I think’的语法化及其在汉英网络博客中的使用”,通过大量语言事实,分别考察了“我想”和"I think"的语义—语用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语法化现象。考察发现,无论是汉语的“我想”,还是英语的"I think",在语义上都趋向依赖说话人或写作者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想”和"think"在发展演变中都经历了从“行为义”到“认识情态义”,再由“认识情态义”到“话语标记”这样一种主观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本章第二节在分析“我想”和"I think"的语义演变过程和语法化过程的基础上,对两者在汉英网络博客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汉语母语人使用“我想”表达“个人观点或看法”的频率,远远少于英语母语人使用"I think"表达同类情况。对此,我们从文化价值方面作了阐释。
郭云忠[9](2009)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文中研究指明1980-2008年的二十九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既是对检察制度恢复重建曲折历程的真实记载,也是我国近三十年来法治发展轨迹的生动写照。报告中的话语变迁主要有三种方式:中心话语的交替变迁,风云人物的时代变迁,政治词语、军事词语、法律词语等具体词语的互动变迁。这些话语变迁,对检察机关而言,反映了自身定位的重大转变及其职能的相应转变,体现了从工具主义向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中国法治而言,从非法律话语向法律话语的逐渐演变,则意味着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形式理性化,从而增加了脱离民众的可能性。
郭云忠[10](2009)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文中认为1980-2008年的29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既是对检察制度恢复重建曲折历程的真实记载,也是我国近三十年来法治发展轨迹的生动写照。报告中的话语变迁主要有三种方式:中心话语的交替变迁,风云人物的时代变迁,政治词语、军事词语、法律词语等具体词语的互动变迁。这些话语变迁,对检察机关而言,反映了自身定位的重大转变及其职能的相应转变,体现了从工具主义向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中国法治而言,从非法律话语向法律话语的逐渐演变,则意味着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变得越来越形式理性化,从而增加了脱离民众的危险性。
二、“三个代表”中最突出的是“代表”和“先进”两个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代表”中最突出的是“代表”和“先进”两个词(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青年毛泽东与《体育之研究》简介 |
2.1 青年毛泽东简介 |
2.2 《体育之研究》介绍 |
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趋势 |
3.1 国内外对毛泽东的研究概况 |
3.2 国内外对《毛泽东传》的研究概况 |
3.3 中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3.3.1 精神人物的影响 |
3.3.2 目的、意义与原则 |
3.4 外国对《体育之研究》的研究概况 |
4 《体育之研究》的历史背景 |
4.1 《体育之研究》缘何产生 |
4.2 从毛泽东读第一师范谈《体育之研究》的产生 |
4.2.1 毛泽东的五年一师生活 |
4.2.2 毛泽东的学习观 |
4.2.3 毛泽东的体育观 |
4.3 杨昌济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3.1 杨昌济的体育思想 |
4.3.2 杨昌济体育思想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 曾国藩对《体育之研究》的影响 |
4.4.1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4.4.2 曾国藩的养生观点 |
4.4.3 曾国藩的体育观点 |
4.5 毛泽东的两位校长 |
4.5.1 两位校长的性格特点 |
4.5.2 毛泽东与孔昭绶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3 毛泽东与张干的学术思想交流 |
4.5.4 两位校长的专业与研究 |
5 《体育之研究》的思想内涵 |
5.1 《体育之研究》的中心思想 |
5.1.1 释体育 |
5.1.2 体育占吾人第一位置 |
5.1.3 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 |
5.1.4 体育之效 |
5.1.5 不好运动之原因 |
5.1.6 运动之方法贵少 |
5.1.7 运动应注意之项 |
5.1.8 运动一得之商榷 |
5.2 毛泽东的体育爱好启示 |
5.2.1 毛泽东登岳麓山 |
5.2.2 毛泽东登井冈山 |
5.2.3 毛泽东登北高峰五云山 |
5.2.4 登山与身体健康 |
5.2.5 毛泽东的游泳爱好 |
5.2.6 游泳与身体健康 |
5.3 《体育之研究》思想的多角度评价 |
5.3.1 毛泽东自身的角度 |
5.3.2 阅读者的角度 |
6 《体育之研究》发表的一百周年 |
6.1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意义 |
6.1.1 中华民族体育的精神文化 |
6.1.2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启蒙 |
6.1.3 跨时代的价值取向 |
6.2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价值 |
6.2.1 理论实践相连于民族兴亡 |
6.2.2 近代科学的观点 |
6.2.3 以三育并重为学校教育之本 |
6.2.4 《体育之研究》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
6.2.5 科学发展观的雏形 |
6.3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内涵 |
6.3.1 “磨励以待日本”是《体育之研究》的主题思想 |
6.3.2 《体育之研究》是继前人拯救民族危机之后的心声 |
6.3.3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走向革命事业的敲门砖 |
6.3.4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实践的收获 |
6.4 《体育之研究》一百周年的影响 |
6.4.1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的影响 |
6.4.2 《体育之研究》内容的影响 |
7 《体育之研究》与重要人物的影响 |
7.1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 |
7.1.1 毛泽东与蔡和森 |
7.1.2 毛泽东与萧子升 |
7.1.3 毛泽东与易昌陶 |
7.1.4 毛泽东与贺果 |
7.1.5 毛泽东与萧三 |
7.1.6 毛泽东与罗学瓒 |
7.1.7 毛泽东与张昆弟 |
7.1.8 毛泽东与张国基 |
7.1.9 毛泽东与周世钊 |
7.2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
7.2.1 军事体育的概念 |
7.2.2 贺龙元帅的军事体育思想及贡献 |
7.2.3 刘伯承元帅军事思想与中国体育的联系 |
7.2.4 军事体育与军事教育评价 |
7.3 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及贡献 |
7.3.1 周恩来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2 邓小平的体育思想贡献 |
7.3.3 其他领导人的体育思想贡献 |
8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与思想 |
8.1 习近平的强军思想 |
8.1.1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
8.1.2 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
8.2 习近平的体育观点 |
8.2.1 习近平对中国体育的认识 |
8.2.2 习近平谈“三大球” |
8.3 习近平的体育思想 |
8.3.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
8.3.2 习近平在正定 |
8.3.3 习近平的体育发展思想 |
8.4 习近平对毛泽东及体育思想的继承 |
9 《体育之研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
9.1 学校体育的认识 |
9.2 近现代体育的观点 |
9.2.1 近代的体育观点 |
9.2.2 现代的体育观点 |
9.3 学校体育存在的弊端 |
9.4 为师者注意事项 |
9.5 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
9.5.1 体育方向学生与非体育方向学生的差异 |
9.5.2 《体育之研究》的灵活运用 |
9.5.3 正确合理方式运用 |
9.6 小孩子的教育方法 |
9.6.1 《差等生》的故事与孩子的发展 |
9.6.2 《差等生》对我们的影响及作用 |
10 中华民族体育建国以来的发展 |
10.1 中华民族体育的认识 |
10.2 中华民族体育的作用 |
10.3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现状 |
10.4 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 |
10.5 中华民族体育的评价 |
11 《体育之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
11.1 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1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1.2 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影响和启示 |
11.2 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和启示 |
11.2.1 要牢固树立远大志向 |
11.2.2 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 |
11.2.3 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11.2.4 要树立勇于担当精神 |
1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溯源 |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
二、经济结构调整 |
三、城乡结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
一、印度IT业状况 |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
一、思想困惑 |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
二、印度教的复兴 |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
一、历史背景述论 |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
三、择偶标准 |
四、夫妻关系 |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
二、多元化的饮食 |
三、时尚化的休闲 |
四、精致化的文化 |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肇始:起于上层的重心转移和来自底层的人民力量 |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当代中国的历史转折 |
第二节 改革过程中的自发和自觉:家庭联产承包制 |
第三节 乡镇企业和农村的工业化过程 |
第四节 民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
一、民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缘起 |
二、对于民营经济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三、民营经济和社会主义 |
第五节 改革在延伸中的深化 |
第二章 渐进的开放:从逐步引进到自觉走向世界 |
第一节 "大逃港"和开放的缘起 |
一、逃港潮 |
二、逃港潮频发的历史原因 |
第二节 经济特区的建立 |
第三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典型意义 |
第四节 开放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
一、全面引进外资 |
二、体制与接轨 |
三、在互利共赢中走向世界 |
第三章 社会主义:"中国道路"的既定方向 |
第一节 "四项基本原则"的由来和内涵 |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形成 |
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涵 |
三、"四项基本原则"贯通了改革开放前后的理论和历史 |
第二节 改革引发的争议和南巡讲话 |
一、改革深化过程中引发的起伏和争议 |
二、走出争论:邓小平南巡讲话 |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同一性 |
一、南巡讲话中内含的"四项基本原则"内容 |
二、南巡讲话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第四章 现代化转型中的时代变迁和理论创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
一、邓小平所面临的时代 |
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前提和实质内涵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变迁与"三个代表"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贡献 |
第三节 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科学发展观" |
一、改革面临的矛盾和科学发展观 |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贡献 |
第四节 习近平的贡献 |
一、在深化改革中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说 |
二、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
第五章 回望历史:"中国道路"的源远流长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的历史选择 |
一、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1919-1921) |
二、五四新思潮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体制的现代变迁 |
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研究综述 |
1.2.1 20世纪80年代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
1.2.2 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
1.2.3 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日渐丰硕 |
1.3 文章基本框架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 |
1.4 基本概念 |
1.4.1 阶级和阶层及其相互关系 |
1.4.2 国内关于工人阶级概念的研究 |
1.4.3 阶级结构、工人阶级结构 |
第2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阶级研究的两大理论渊源 |
2.1.1 关于阶级分析的理论渊源 |
2.1.2 两大理论渊源关于阶级的基本观点 |
2.1.3 关于两大阶级理论的本质区别与现实解释力 |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工人阶级结构及其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人阶级结构理论 |
2.2.2 列宁的工人阶级理论 |
2.2.3 斯大林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结构相关理论 |
2.3.1 毛泽东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2 邓小平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3 江泽民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4 胡锦涛的工人阶级理论 |
第3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及特点 |
3.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 |
3.1.1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构成 |
3.1.2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 |
3.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显着变化 |
3.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原因 |
3.2.1 国家政策是推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
3.2.2 经济结构变革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
3.2.3 城乡结构变化是推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
3.3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特点 |
3.3.1 工人阶级整体数量迅速增加 |
3.3.2 工人阶级内部阶层构成走向多元化 |
3.3.3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间收入差距悬殊 |
3.3.4 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间利益分化且矛盾凸显 |
第4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变化考察 |
4.1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划分 |
4.1.1 阶级结构划分标准 |
4.1.2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划分标准 |
4.1.3 本文所使用的划分标准 |
4.1.4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基本划分 |
4.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上层变化状况考察 |
4.2.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变化状况 |
4.2.2 企业经理阶层的变化状况 |
4.2.3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下层变化状况考察 |
4.3.1 城市普通工人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2 农民工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3 下岗失业工人阶层的变化状况 |
第5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 |
5.1 执政基础稳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
5.1.1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
5.1.2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5.2 国家和企业管理者阶层的腐败严重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 |
5.2.1 国家管理者阶层内部滋生的腐败是威胁党生死存亡的最大毒瘤 |
5.2.2 企业管理者阶层的管理腐败是激化劳资矛盾的重要原因 |
5.2.3 国家和企业管理者阶层脱离群众直接威胁着党的执政安全 |
5.3 工人阶级主体阶层的地位下降不利于党执政基础的稳固 |
5.3.1 城市普通工人阶层主人翁责任感丧失会对党执政信心下降 |
5.3.2 下岗失业工人心存不满会影响政治稳定 |
5.3.3 农民工阶层政治边缘化不利于党阶级基础的巩固 |
第6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6.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1.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密切相关 |
6.1.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6.1.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前提 |
6.2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深刻变化 |
6.2.2 适当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经济活力 |
6.2.3 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 |
6.3.1 扩大居民消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
6.3.2 阶层结构变化决定着消费结构变化 |
6.3.3 当前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消费境况 |
6.3.4 阶层分化对中国消费结构的不利影响 |
第7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
7.1 阶级结构协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
7.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
7.1.2 调整阶级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
7.1.3 阶层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
7.2 工人阶级上层腐败现象的存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大障碍 |
7.2.1 腐败直接危害社会公正这一和谐社会的根基 |
7.2.2 腐败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7.2.3 腐败是破坏社会安全稳定的最大隐患 |
7.2.4 腐败严重地危害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
7.3 改善工人阶级下层的生活状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
7.3.1 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不和谐的巨大隐患 |
7.3.2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
7.3.3 劳资矛盾的激化正逐渐演变成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 |
第8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合理调整 |
8.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调整方向 |
8.1.1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趋势 |
8.1.2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发展方向 |
8.1.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8.2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8.2.1 社会稳定 |
8.2.2 阶层共进 |
8.2.3 阶级团结 |
8.2.4 保持活力 |
8.2.5 保护弱者 |
8.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
8.3.1 做好各阶层的自身建设与调整 |
8.3.2 把工人阶级主体培育成中等收入阶层 |
8.3.3 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 |
8.3.4 加强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协调与权力制衡 |
8.3.5 建立对工人阶级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网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旗帜问题考与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大是大非大讲究 |
第一节 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旗帜内涵功能辨 |
第一节 旗帜的内涵发微 |
第二节 旗帜的功能发微 |
第三节 旗帜的分类发微 |
第四节 旗帜路线关系辨 |
第二章 旗帜相关概念辨 |
第一节 思想路线源流考 |
第二节 政治路线演变考 |
第三节 我党党章演进考 |
第四节 路线、党章、指导思想关系辨 |
第三章 物质层面旗帜考 |
第一节 我党党旗的昨日今朝 |
第二节 我军军旗的前生今世 |
第三节 古今中外的国旗种种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前前后后 |
第四章 精神层面旗帜考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前前后后 |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前后后 |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由来 |
第五章 旗帜系列问题辨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地位关系发微 |
第二节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发微 |
第三节 坊间杂音不必畏惧但应正视 |
第四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历史必然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主要论点和创新之处 |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四、研究范围和框架 |
第一章 汉英心理活动动词的分类及思考类动词的界定 |
第一节 心理动词研究综述 |
一、心理学界的界定与分类 |
二、语言学界的研究 |
第二节 实证研究:心理活动动词分类及思考类动词的界定 |
一、实验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发现与讨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汉英语思维载体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汉英语"心"、"脑"作为思维载体表现形式的类别 |
一、汉语"心"作为思维载体的用法分类 |
二、汉语"脑"作为思维载体的用法分类 |
三、英语"心"作为思维载体的用法分类 |
四、英语"脑"作为思维载体的用法分类 |
五、汉英网络博客中"心""脑"作为思维载体表达类别的使用对比 |
第二节 "心"和"脑"在汉英母语人博客中的使用对比 |
一、语料的收集 |
二、研究问题 |
三、统计方法 |
四、结果和分析 |
第三节 汉英语思维载体表达形式差异解释 |
一、"心"作为思维载体的语言表现 |
二、哲学解释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汉英思维概念的认知模式 |
第一节 汉英思考类动词的概念隐喻 |
一、思考类动词的历时来源 |
二、思维活动是一种运动 |
三、思维活动是视觉活动 |
第二节 汉英思考类名词认知模式 |
一、思维是容器(空间) |
二、思维是战争 |
三、思维是感觉 |
四、思维是路径 |
五、思维是有机体 |
六、思维是无生命的实体 |
七、思维是身体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汉英思考类动词的语义特征及词汇化模式 |
第一节 汉英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分析 |
一、汉语思考类动词语义成分分析 |
二、英语思考类动词语义成分分析 |
第二节 汉英思考类动词词汇化模式 |
一、汉英思考类动词词汇化模式分析 |
二、汉英思考类动词词汇化模式差异的原因解释 |
第三节 汉英平行翻译语料库中思考类动作范畴的表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汉英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来源及词汇化过程 |
第一节 汉语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来源 |
一、来自身体经验——视觉义 |
二、来自生产生活经验 |
三、来自日常生活情景 |
四、来自具体的行为言语动作 |
五、小结 |
第二节 汉英思考类动词词汇化过程个案分析 |
一、"斟酌"的词汇化过程 |
二、"酝酿"的词汇化过程 |
三、"算计"的词汇化过程 |
四、"盘算"的词汇化过程 |
五、"合计"的词汇化过程 |
六、"琢磨"的词汇化过程 |
七、"methinks"的词汇化及语法化过程 |
八、汉英思考类动词词汇化过程的因素分析 |
第六章 "我想"和"I think"的语法化及其在汉英网络博客中的使用 |
第一节 "我想"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 |
一、"我想"的语义演变 |
二、"我想"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
第二节 "I think"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 |
一、"think"的历时演变 |
二、"I think"的语义演变 |
三、"I think"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
第三节 "我想"和"I think"在网络博客中的使用考察 |
一、"我想"的功能 |
二、"I think"的功能 |
三、"我想"和"I think"在汉英网络博客中的使用分析 |
四、汉英差异的因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结束语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二、论文局限性和尚待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英语心理活动动词分类调查问卷 |
附录二:汉语心理活动动词分类调查问卷 |
附录三:网络博主的基本情况 |
附录四:"心"和"脑"作为思维载体在网络博客中的使用频次数据 |
附录五:"我想"在汉语母语人网络博客中按话题分类的使用频次数据 |
附录六:"I think"在英语母语人网络博客中按话题分类的使用频次数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
致谢 |
(10)《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总体情况 |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话语变迁的基本轨迹 |
(一) 黄火青任检察长期间的四个报告 (1980-1983) |
(二) 杨易辰任检察长期间的五个报告 (1984-1988) |
(三) 刘复之任检察长期间的五个报告 (1989-1993) |
(四) 张思卿任检察长期间的五个报告 (1994-1998) |
(五) 韩杼滨任检察长期间的五个报告 (1999-2003) |
(六) 贾春旺任检察长期间的五个报告 (2004-2008) |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话语变迁的具体分析 |
(一) 人名 |
(二) 政治词语 |
(三) 军事词语 |
(四) 法律词语 |
(五) 其他词语 |
四、结语 |
四、“三个代表”中最突出的是“代表”和“先进”两个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与中国体育[D]. 樊桓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4]“中国道路”的实践生成研究[D]. 杨起予.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A]. 毛胜.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下), 2014
- [6]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D]. 刘海军.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5)
- [7]旗帜问题考与辨[D]. 胡军生. 苏州大学, 2010(10)
- [8]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 李秋杨.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A]. 郭云忠. 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 2009
- [10]《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话语变迁[J]. 郭云忠. 政法论坛,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