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及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38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芝[1](2021)在《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论文通过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研究,观察徒手肌力评定量表、巴氏指数量表及中医证候量表的评分改善情况。明确此诊治方案的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脑病二科门诊及病区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患者76例,按第一次的就诊时间进行编号处理,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组为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入组前、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记录徒手肌力评定量表,巴氏指数量表和中医证候评定量表的积分,以评估患者的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并评价相关理化指标,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记录脱落及不良事件。随后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记录的数据,评价其疗效。结果:1.肌力评分比较: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两组肌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80.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I指数评分比较: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两组BI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1个疗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86.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1个疗程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2个疗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94.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HGB、Cr、BUN指标都在正常的范围内,未作分析。对于指标AST、ALT,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疗法可有效提高患者肌力水平,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因其具备不良反应较少,远期疗效相对稳定等独特优势。故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习书晗[2](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李永乐[3](2009)在《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定性总结针刺康复疗法在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应用情况,定量比较不同针刺康复方案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运用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等。结果:经文献检索及三次筛选,纳入合格研究45项,涉及针刺方案38种。45项研究除一项属高质量研究外,其余均为低质量研究。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针刺康复方案有16种;Barthel指数Meta-分析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有16种;比较了FMA评分的10种方案经Meta-分析全部既具有统计学意义,又具有临床意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ta-分析结果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针刺方案有6种;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Meta-分析既有统计学意义又具有临床意义只有头针1。由于纳入的研究数较少,均未能进行漏斗图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论:本系统评价认为针刺1、针刺腰骶腧穴、颞三针分别为恢复期组(1组)、后遗症期组(2组)、恢复及后遗症期混合组(3组)的首选方案。在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恢复期组推荐头针5;后遗症期组推荐针刺+推拿1;恢复及后遗症期组推荐张力平衡针刺法。FMA评分方面,恢复期组推荐头针6;恢复及后遗症期组推荐针刺+认知康复训练;后遗症期组纳入文献未见相关研究的报道。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纳入的文献全部属于恢复期组,推荐方案为针刺+中药2。改善患者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方面,头针1是其有效方案。由于纳入的研究数较少,有待于日后更多研究的补充纳入及分析,以期进一步的研究。
李可建[4](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夏荣慧[5](2021)在《“通督培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通督培元”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以期优化针刺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以100例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法产生随机方案,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通督培元”针刺法(取穴:百会、印堂、神庭、中脘、气海、关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取穴:百会、四神聪、风府、太溪、悬钟、足三里),每日针刺1次,每次30分钟,每周连续治疗6日,休息1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8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结局指标(1)主要结局指标Mo C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Mo C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与对照组Mo CA评分均上升,两组患者Mo CA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均较前改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Mo CA评分治疗4周、治疗8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次要结局指标MMSE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均上升,两组患者MMSE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功能均较前改善。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两组患者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ADL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均缓慢下降,两组患者ADL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前改善。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患者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两组患者ADL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1“通督培元”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通督培元”针刺法在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势更明显。
米淑琦[6](2021)在《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脑卒中后遗症期遗留吞咽障碍或肢体障碍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具有基础情况差、病原菌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痰、氧疗等对症处理为辅,在控制感染、排痰不畅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受到关注。既往不少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分别用于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抗炎、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在于探究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的优势所在。研究目的1.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究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选穴依据。2.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拔罐在肺炎治疗的作用优势及特点,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参考。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罐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针罐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治疗作用,包括对患者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排痰方面)、血液炎性指标、预后等,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纳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观察、队列研究。采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析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 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Libaray,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2月,纳入相关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拔罐在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有效率方面的作用。3.针罐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6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分至试验组、对照组。3.1治疗方案3.1.1对照组根据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西医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先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示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施以化痰、吸氧、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1.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拔罐治疗。针刺:主穴为肺俞、大椎、尺泽、合谷、足三里。实证加中脘;虚证加气海。发热加鱼际,腹胀便秘加天枢,咳痰不畅加天突。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针刺肺俞、大椎,肺俞行平补平泻法30秒,大椎行提插泻法15秒,均不留针;而后取仰卧位,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诸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留针15-20分钟。拔罐:选穴为大椎、风门、肺俞以及依据胸部听诊啰音较多部位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在上背部和听诊啰音较多部位施予闪罐,而后在上述选穴施予留罐5分钟,力度使得罐内皮肤隆起约1-2mm,不宜过度吸拔。每日行针刺、拔罐治疗各1次,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1个疗程。3.2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3.2.1主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排痰积分:痰液性质和排痰量。评价时点:每日监测,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进行比较。3.2.2次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包括血WBC、NE%、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患者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评价时点:实验室指标、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评价。死亡率于治疗结束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记录评价。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一1.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出4276篇文献,查重后剩2740篇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共提取处穴位处方51组,涉及腧穴82个,总频次340次。1.2结果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居多;取穴以四肢、背腰部为主;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络穴较为常用;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曲池-足三里-合谷。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丰隆;列缺、中府、风池;脾俞、肾俞、肺俞、大椎。2.文献研究二2.1纳入文献情况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7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表时间为2007-2020年,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均为单纯拔罐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9项研究对象为儿童,余4项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2.2结果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4),P<0.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能缩短患者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MD=-0.46 天,95%CI(-0.68,-0.24),P=0.0005;MD=-1.86 天,95%CI(-2.05,-1.67),P<0.00001;MD=-1.00 天,95%CI(-1.13,-0.87),P<0.0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能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肺部体征。3.临床研究3.1排痰积分在排痰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排痰积分经治疗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液性质积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排痰量积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第3天(P<0.01);对照组中,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液炎性指标WBC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相比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N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7天低于第3天(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治疗各时点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较第3天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CPIS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CPIS评分显着降低(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5第14天及第28天死亡率两组患者在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本病重视近部选穴,循经远取;阳经使用居多;强调特定穴使用;核心穴对是“曲池-合谷-足三里”。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能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痰液性质、减少痰量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韩振强[7](2021)在《针灸联合三级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灸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急性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三级康复疗法治疗;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联合三级康复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FM)、平衡功能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及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es Questionnaire,FAQ)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FM、BBS、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NIHSS评分、FAQ评分较治疗前减少,试验组减少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很好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王兆忻[8](2020)在《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随机对照试验为标准开展研究。将6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蒺藜皂苷胶囊进行治疗,共治疗28天。记录治疗前,治疗28天后、发病180天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Index)、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等项目。用统计学方法,通过组间对比及组内前后对比综合评价药物疗效。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组后,治疗组脱落2例,故用统计学方法对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患者的MRS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及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进行分析处理。组内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间节点、各项评分组内比较,结果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8天后组内前后比较,下肢不遂、口舌歪斜、痰多三个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时间节点、各项评分均P<O.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28天后对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言语謇涩与痰多两个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病180天后对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言语謇涩、痰多等症状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P<O.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所有入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凝血四项、肝功、肾功能、12导联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变化。结论:本试验初步证明了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患者肢体相关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作用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主要的中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水平与家庭负担。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试验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张崇毅[9](2020)在《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对黄帝内针的理论渊源及传承的理法核心进行探讨与梳理,并观察黄帝内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黄帝内针的进一步推广以及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方案提供更多思路。方法:本研究筛选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法以1:1的比例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全部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调控血压、调血脂、调血糖等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在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仅予新Bobath技术开展康复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康复方案。两组的新Bobath技术采取相同手法,治疗组的黄帝内针治疗方案根据该针法的理法原则,按照辨六经、分三焦、明阴阳、寻阿是穴的操作路径,针刺穴位选定足太阳经跗阳穴、足少阳经悬钟穴、足阳明经下巨虚穴、足太阴经三阴交穴。两组患者的疗程均2周为一个疗程,每周治疗6天,星期日除外,共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各疗程后,予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指数、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VA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不同疗程的疼痛指数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疼痛改善要优于单纯使用新Bobath技术。2、FMA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均较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不同疗程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要优于单纯使用新Bobath技术。3、MBI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患者组内第1疗程和第2疗程间的比较,均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疗程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但两组间的疗程进行比较时,第1疗程后两组间比较P>0.05,第2疗程后两组间比较,P<0.05,说明第1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经过第2疗程后,治疗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综合以上情况,提示在治疗的前期采用黄帝内针联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差异不大,但后续的改善情况则更为突显。结论:1、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均能够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疼痛以及提高上肢运动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新Bobath技术的对照组。2、随着疗程的增加,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的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更为突出。
王雪男[10](2020)在《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为腹针疗法联合Bobath疗法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60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脑病针康病区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针疗法。观察周期为4周,这期间两组患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每周6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以下4个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巴氏指数(MBI),疗程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肩部疼痛减轻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灵活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脱落病患。经过数据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肩痛部位以及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中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通过4周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FMA、PROM以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疗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痛症状,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针灸及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38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及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38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病例分组 |
4.2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资料 |
5.2 安全性观测 |
5.3 疗效性指标 |
6 疗效判定标准 |
6.1 徒手肌力评定法(MMT) |
6.2 巴氏指数(BI)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入组完成结果 |
2 一般资料比较 |
3 观察指标比较 |
3.1 肌力等级比较 |
3.2 BI指数比较 |
3.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监测情况 |
4.1 血常规和肾功能 |
4.2 肝功能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认识 |
3 立题依据 |
3.1 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病因病机 |
3.2 养血祛风法的组方思路及方义 |
3.3 中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作用 |
5 对本研究的探讨 |
5.1 疗效分析 |
5.2 安全性评价的分析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探讨 |
1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中风病名沿革 |
1.2 中风病因病机溯源 |
2 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理论探讨 |
2.1 源流探析 |
2.2 理论基础 |
2.3 针刺康复疗法的特点 |
2.4 研究现状 |
3 系统评价及相关概念 |
3.1 循证医学概念及意义 |
3.2 系统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
4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针刺康复疗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1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针刺康复疗法的必要性 |
4.2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针刺康复疗法的可行性 |
系统评价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
1.2 文献选择标准 |
1.3 文献选择方法 |
1.4 文献分组、编号、登记 |
1.5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 |
1.6 文献信息收集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1.8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分类、选择结果 |
2.2 纳入研究一般情况 |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描述及质量评价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各组临床终点指标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2.6 敏感性分析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的结果讨论 |
1.1 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1.2 安全性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2 结论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 纳入研究质量较低 |
2.2 发表性偏倚 |
2.3 临床异质性 |
2.4 部分研究未查及原文献 |
2.5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重复验证的缺乏 |
3 后续研究 |
3.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3.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3.3 将系统评价方法与中医治法研究紧密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5)“通督培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中止试验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方案 |
2.3 盲法实施 |
2.4 分组方法 |
2.5 干预措施 |
2.6 观察时点 |
2.7 结局指标 |
2.8 安全性评价 |
2.9 质量控制 |
2.10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2.11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受试者纳入情况 |
3.2 基线情况 |
3.3 结局指标分析 |
3.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 |
1.1 概念及流行病学 |
1.2 现代医学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 |
2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祖国医学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 |
3 “通督培元”针刺法理论基础 |
3.1 针刺机制探讨 |
3.2 “通督培元”针刺法的中医理论 |
4 选穴依据 |
5 结局指标的选择 |
6 结果分析 |
7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特点 |
5 诊断方法 |
6 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综合防治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延袭 |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二 拔罐辅助西药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类型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伦理审查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 |
3.1 严格筛选受试者 |
3.2 规范针刺、拔罐干预过程 |
3.3 依从性保证 |
3.4 盲法衡量和判断结果 |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5.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
5.3 临床疗效比较 |
5.4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选题依据 |
6.2 研究方案分析 |
6.3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6.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针灸联合三级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方法 |
1.3.1 一般治疗 |
1.3.2 三级康复治疗 |
1.3.3 针灸治疗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价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BS、FM、NIHSS评分 |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ADL及FAQ评分 |
3 讨论 |
(8)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溯源 |
2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诊断的认识 |
4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的治疗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研究现状 |
1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2 脑卒中的病因分型 |
3 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标准 |
4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 |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处理 |
7 临床观察与结果 |
8 药物安全性评价 |
9 脱落病例 |
讨论 |
1 对风邪致病的讨论 |
2 对风痰瘀阻证的讨论 |
3 对刺蒺藜的讨论 |
4 临床疗效分析 |
6 问题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国传统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1.1 中风病名的由来 |
1.2 中风的认识发展时期 |
2 中国传统医学对偏瘫后肩痛的认识 |
3 中风与偏瘫后肩痛的病因病机分析 |
3.1 中风的病因病机 |
3.2 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
4 中国传统医学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4.1 中药内服治疗 |
4.2 针灸治疗 |
4.3 手法治疗 |
4.4 中药熏蒸治疗 |
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及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
5.1 脑卒中分类 |
5.2 脑卒中流行病学分析 |
5.3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
5.4 现代医学的治疗研究 |
6 黄帝内针的理论探讨 |
6.1 中道思想的发展 |
6.2 中道思想在黄帝内针中的运用 |
6.3 阴阳观念的认识与运用 |
6.4 定位在黄帝内针中的重要意义 |
6.5 导引在黄帝内针中的重要意义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治疗方案 |
3 疗效评价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 |
5.3 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 |
5.4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MBI)比较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的比较分析 |
1.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比较分析 |
1.3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的比较分析 |
1.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的比较分析 |
2 讨论 |
2.1 新Bobath概念 |
2.2 黄帝内针与新Bobath相结合的意义 |
2.3 安全性问题 |
2.4 存在的不足 |
2.5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收集资料 |
1.1.1 病例来源 |
1.1.2 病例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治疗方案 |
2.2.1 基础治疗 |
2.2.2 对照组 |
2.2.3 观察组 |
2.2.4 疗程 |
2.3 观察指标 |
2.3.1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2.3.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 |
2.3.3 被动关节活动度评分法(PROM) |
2.3.4 改良巴氏指数(MBI) |
2.3.5 有效率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FMA、MBI以及PROM评分比较 |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OM评分比较 |
3.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
3.2.6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认识 |
1.1 中医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起源 |
1.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病因病机 |
1.3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1.3.1 中药治疗 |
1.3.2 针刺治疗 |
1.3.3 推拿治疗 |
1.3.4 其他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 |
2.1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
2.2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评估 |
2.3 肩关节的结构解剖 |
2.4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 |
2.4.1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
2.4.2 软组织损伤 |
2.4.3 肩关节半脱位 |
2.4.4 肌张力异常因素 |
2.4.5 中枢神经因素 |
2.4.6 外周神经因素 |
2.4.7 误用综合征 |
2.4.8 其他因素 |
2.5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2.5.1 良肢摆放 |
2.5.2 运动疗法 |
2.5.3 物理因子疗法 |
2.5.4 药物治疗 |
2.5.5 手术治疗 |
2.5.6 其他疗法 |
2.6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预后 |
3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展 |
3.1 腹针疗法的起源和作用机理 |
3.2 腹针疗法的特点 |
3.3 腹针疗法的针刺要求 |
3.4 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4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作用 |
4.1 Bobath疗法的起源及概念 |
4.2 Bobath疗法的技术要点 |
4.2.1 RIP反抑制模式 |
4.2.2 控制关键点 |
4.2.3 Bobath握手 |
4.3 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临床疗效分析 |
1.2.1 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痛症状 |
1.2.2 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 |
1.2.3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价肩关节活动度 |
1.2.4 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 |
1.2.5 有效率分析 |
2 腹针选穴分析 |
3 Bobath疗法联合腹针疗法的目的 |
4 安全性问题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针灸及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38例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观察[D]. 刘芝.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D]. 李永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4]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5]“通督培元”针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夏荣慧.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米淑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针灸联合三级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韩振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1(03)
- [8]蒺藜皂苷胶囊治疗脑梗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兆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黄帝内针结合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D]. 张崇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腹针联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D]. 王雪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