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我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及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田昊雨[1](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文中提出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实践,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并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活动。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国家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的相关的劳动教育政策来实现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是中小学劳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教育政策。新时代对劳动教育在目标、内容、途径和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应当在目标政策、内容政策、途径政策和管理政策方面相应地进行改进和完善。本论文在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相关概念工具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内容的分析标准,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事实分析加以论证。然后运用构建的标准对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内容的改进建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概念工具研究。本部分主要通过探讨劳动教育、教育政策、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了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范畴。第二,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标准的构建与论证。本研究先构建分析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分析标准,再基于理论分析和事实分析对分析标准进行论证。理论分析环节主要探讨现代劳动理论和主体性教育政策观在理论上对分析标准的支持;现实分析环节主要探讨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与发展和发达国家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在事实层面上对分析标准的支持。第三,梳理我国劳动教育政策文本,然后依据劳动教育政策分析标准对政策进行内容体系分析和具体内容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改进研究。针对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政策体系和具体内容的改进建议。
张一贝[2](2018)在《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护内蒙古稳定,共建国家繁荣,共享社会和谐,始终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奋斗。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其政治文化的建设问题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内蒙古的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关系到我区各民族大学生政治素质优化,政治人格塑造,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正确前进大方向和道路指引,关系北疆安全屏障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内蒙古的强区建设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此,自治区始终切实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大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此,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应该发挥合力,共同促进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这项事关地区稳定、民族和谐、社会发展的工作顺利开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揭示了大学生政治文化的本质内涵,列举了其作用及建设的必要性,之后根据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取得数据等一手资料,从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以及政治社会化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区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的情况,提出并深入探究了现存政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了影响其建设产生问题和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个五大的方面,分别涉及高校、政府、社会力量、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明确提出加强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提升建设效果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对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李国庆[3](2017)在《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生的“课后班”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以提高课业成绩、发展兴趣特长等为目的,以私人缴费的方式购买的正规学校教学以外的课程资源和参加的多种形式的补充性教育活动。我国的课后班性质的教育形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萌芽,至今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多项调查已经共同证明了我国70%以上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为孩子选择了至少一种门类或科目的课后班,是十分普遍的教育现象。这昭示了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校内校外教育成本与资源彼此冲击的矛盾都日渐突出,当前以“禁”为主的治理方式没有有效解决诸多矛盾,屡禁不止、久治不佳,多方主体之间身份尴尬、话语失衡,加之课后班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又不易被监督和把控,因而构建良性的中小学课后班治理机制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该研究按照“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聚焦——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之一整体思路,围绕我国中小学课后班这一问题领域,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将研究目标集中于解决四个主要任务:表征中小学课后班牵涉的多个角色群体的复杂困境;挖掘中小学课后班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其反映出的深层矛盾;反思教育责任分担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出对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和协同发展的区域性建议。研究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首先,通过文献法对既往相关主题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调查法对以东北地区二三线城市为典型,兼顾我国其他地区和不同城市课后班现实状况进行摸底;第二,综合运用混合方法通过表征“课后班”问题的管理之难、家长之难、学生之难、教师之难、办班之难,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矛盾;第三,剥离矛盾产生的三大焦点:家庭、课后班、学校,分析讨论三者之间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生成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学校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两种判断,从理论上指出解难之策为疏堵有道、规范治理、协同发展;最后,提出“G-S-F-A”协作模式的理论构想,并据此结合笔者在C市的躬亲实践案例“蓓蕾计划”,给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初步经验。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课后班的存在和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家庭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表现,也是学校教育责任合作分担的合理途径,据此提出对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G-S-F-A”协作模式构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方面在于从政府职能部门的站位,综合考量多方矛盾主体的话语和利益,主张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架构家庭、社会力量办学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制定课后班的审批制度和相关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以政策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和教师职后培训的帮扶,使学校与课后班在更多层面形成教育合力,发挥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是不仅提出了合理性的理论构想,更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在C市推行“蓓蕾计划”,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践证明主张的正确性,呼吁正确看待家庭对课后班的合理需求,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选择观念,使教育管理部门站位于一个沟通协调的角色立场,围绕中小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共同诉求,促进课后班市场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成为为家庭教育解忧、为学校教育补充的重要文化力量。
张少波[4](2016)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体质,促进全面发展。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力求通过发展高中学生社团,来促进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本文通过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完中学校的高中学生进行有关学生社团方面的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当前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为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较为详实的数据依据和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指明方向,力求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决策和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能够关注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进而推动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和洛江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论文主要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的形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面对洛江区部分中学的高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既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又有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真实有效地反映了洛江区当前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唤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来关注、重视和支持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进而为学校的特色办学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黄家周[5](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丘小维[6](2015)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史国史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教材,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广西高校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既是强化大学生历史感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正确的历史意识,也是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活动的强烈渗透下,大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转变,如何借助本地红色文化等教育资源和环境,依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及创新网络媒体教育等路径来推进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全面深入了解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现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广西高校为例,以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自编的《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路径的调查问卷》对广西大学等16所高校的1040名大学生开展抽量实证调查。研究对象涵盖了文、理、工、农、医、师、艺、体等专业,涉及了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全部采用SPSS11.5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同时,还从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式方法及教师职业认同感、成就感及倦怠感等方面开展了对广西高校部分教师的电话访谈。调查显示:当前我区高校能够应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主要表现:运用多媒体结合区域文化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结合基地开展形式与内容较为充实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利用校园载体结合政策变化较好开展校园文化宣传教育;结合学生实际,利用网络优势较好地开展网络媒体教育。但调查结果也显示了这些方式方法的应用是不够深入的,如以强制说教教育为主,多样教育路径发挥不足;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现代教学模式缺乏深度;以参与实践目的为主,主题实践教育深度不够;以紧跟政治形势为主,校园文化宣传创新不足;以博客网站建设为主,网络媒体教育应用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基本路径、不同人群及健全机制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文除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成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现状的数据、用交叉对比方式比较不同类型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现状,用综述的方式的方式阐述了部分广西高校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情况,并就现状情况提出了关于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基本结论。第二章,在第一章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存在问题的三个诱因。第三章,探讨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主要对策,从发挥党史国史教育基本路径,即开发辅助教材,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利用本地资源,深化主题实践教育;结合特色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教育;拓展网络空间,推进网络媒体教育四个方面推进;从加强和改善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党史国史教育着手,从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机制等这些主要对策来增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实效性。
马金凤[7](2015)在《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儿童作为社会脆弱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遭受忽视、虐待及家庭功能失灵等状况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期的不良经历,不仅会造成儿童即时显现的躯体和精神创伤,长期危害更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儿童总数亦居世界之首。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业人口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儿童问题、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传统思想的影响、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些都使得我国儿童期不良经历(ACEs)问题更为严峻而复杂。本课题结合美国CDC推荐的ACEs量表,结合我国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际情况,研制适合的筛查量表。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大学生ACEs的发生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探讨各种ACEs对成年后不同的健康结局,即成年后心理状况和健康风险行为或状况的影响、关联强度,通过对各种ACEs对成年后不同健康结局,即成年后心理状况和健康风险行为或状况发生的单独或累积效应进行客观评价。方法:1)本研究以学校所处区域、民族分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所院校,对6800名学生采用中文版ACEs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2)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大学生既往ACEs发生状况及成年后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条目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ACEs量表每个条目的区分度都较高,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开来。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中文版ACEs量表及十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均在0.700以上;重测后两次相关系数在0.812~0.914之间。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ACEs相关的筛查。2)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率为68.8%;十种不同ACEs的发生率在6.7%~33.9%之间波动,最高者为“家中有物质滥用者”,最低者为“家人中有犯罪者”的发生率为6.7%。各种ACE共存现象普遍存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其他变量的影响后,女性出现ACE的风险是男性的0.654(0.578~0.740)倍。出生时母亲的年龄大小也会影响到ACE综合状况的发生。出生时,母亲年龄2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384(0.268~0.551)倍,出生时,母亲年龄3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415(0.280~0.616)倍,出生时,母亲年龄≥40岁组的大学生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年龄<20岁组的0.497(0.312~0.792)倍。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大学生,其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777(0.665~0.909)倍;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大学生,其出现ACE的风险是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772(0.640~0.932)倍。家庭人口数为3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87(0.359~0.661)倍,家庭人口数为4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62(0.342~0.624)倍;家庭人口数为≥5人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是家庭人口数≤2人的大学生的0.475(0.350~0.646)倍。自评心理健康状况为比较差的大学生,其发生ACE的风险性是自述极佳者的2.249(1.655~3.623)倍。3)我区在校本科生5607人,偏瘦者占16.6%,超重及肥胖者655人,占11.8%;24.6%的受试者自述从不或几乎不锻炼;我区在校大学生的吸烟率为22.9%;过去吸烟的检出率为18.5%;现在吸烟的检出率为16.2%;13.44%的受试者自称喝醉过至少一次,6.7%的受试者“因醉酒而摔伤或出过其他事故”,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酒鬼;3.8%的受试者自述使用过毒品,3.4%的受试者觉得自己已经对大麻、摇头丸等药品上瘾,3.7%的受试者自述尝试过注射毒;14.9%的受试者自述18岁前有过性行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ACEs评分与不锻炼、吸烟、醉酒频发状况、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多性伴等健康风险行为(状况)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4)心理状况异常检出率为38.7%;近期抑郁的发生率为32.4%,长期抑郁的发生率为9.9%;焦虑的发生率为21.5%;14.4%的受试者自称有过自杀念头;4.7%的受试者自述“曾因为自杀所致的伤害或中毒而就医过”。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随着ACEs评分的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异常、近期抑郁、长期抑郁、焦虑等的风险也逐渐增加,调整后的OR值在1.22~163.91之间波动。结论:1)中文版ACE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ACEs相关的筛查。2)我区大学生ACEs发生率较高,且存在人口学差异:其中男性、少数民族、出生时母亲年龄偏低、农村籍大学生、单亲家庭的大学生ACEs发生率高。3)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ACEs评分与不锻炼、吸烟、醉酒频发状况、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多性伴等健康风险行为(状况)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4)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的影响后,随着ACEs评分的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异常、抑郁、焦虑、自杀状况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美丽克扎提·热衣木[8](2013)在《新疆地区民族预科教育对学生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A大学民族预科教育为例》文中认为新疆地区的预科教育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特殊层次,作为我区少数民族预科生这一特殊又庞大的学生群体迈入大学的第一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全面地分析新疆地区预科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产生的影响,从预科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所起的辅助作用出发,探究预科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本文结合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地区A大学正在接受预科教育及已完成预科教育转入专业学习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深入分析并归纳预科教育对学生专业学习产生的直接、间接的影响,得出预科教育对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起显着的积极作用,但对学生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的辅助效应并不明显的初步结论。本文基于研究成果揭示新疆地区预科教育体系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在充分发挥民族预科教育所应具备的“预备”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富有地区特色的、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我区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决策与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依据。
王子嘉[9](2011)在《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小学的影响:来自广东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分析教育政策改革的个案研究,它观察在21世纪初出台的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小学的影响。中国中央政府的教育改革在分权与集中,优秀与教育公平中摇摆,不断调整各级教育利益主体对教育发展的责任。21世纪以来,教育资源集中成为促进全国义务教育的基础。中国进行教育改革过程中对社会公平、社会政治控制、经济发展有不同目标。在社会公平方面,新课程改革改变学校学习环境,鼓励儿童的积极参与,在全国范围继续扩展义务教育。社会政治控制指培养爱国热情,培养忠实劳动力。经济发展方面,是通过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有国际水平的创造性人才。三个目标相互补充又互相冲突,这种政策矛盾体现在教学的安排与实践中。灌输式与启发式教学的区别在于通过教育形成习惯与实现社会化的方式不同。目前,新课程改革试图进行优秀与教育公平的改革。师生关系的改变引起关于如何平衡灌输式与启发式教学的长久辩论。不过,在寻找方法规范学生行为、成绩的过程中,教师对教育制度、社区环境作出回应,说明新课程改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行为的变化,但教师倾向于不冒险使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对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三所学校的定性分析提供对教师内在化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视角。萝岗区生产创造性劳动力的目标与相关的教育改革体现出中国教育决策者的现代化梦想。当地教育由此对评价制度进行调整,以激励教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决策。萝岗区进行的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校园装修和教育评价制度调整,缩小了以往的由二元社会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差异。不过,中央及萝岗区的政策文件对培养高级人才的要求显示出改革的重点是“优秀”。通过改变教学习惯,把知识来源从课本和教师转移到师生一起创造的手段,获得具有创新能力人才。通过对课堂行为、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访谈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改革出台后从强调启发式逐渐改变成比较中立或重视灌输式的一系列的立场转变。萝岗区教育局的改革体现出其追求包含培养创造力在内的新优秀标准的基本立场。但由于缺乏针对优秀方针的相关教育机制,使得教师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标准还是考试成绩。结果是,教师在表面上追求新课程教学方式,而在实战中,却给利用灌输式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尽管决策者希望多元化教育教学,但实际上,教师观察到社区尤其是家长的教育资源缺乏,考试作为主要评判标准这些事实,并由此形成落实培养创造力的课程不如加强学生考试表现的信念。
赵建梅[10](2011)在《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如何处理好既要融入主流社会,又要保持本民族语言及文化的两难困境,实施双语教育无疑是正确选择,新疆双语教育正是在促使民族发展及各民族团结的道路上应运而生、蓬勃向前。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市T区及其所属W小学作为田野点,并通过教育事件向外辐射,试图以“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断探讨与回答“什么是新疆双语教育”、“新疆双语教育现状如何?”以及“什么样的双语教育才是好的双语教育”等问题。本研究发现,新疆双语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双语双文化人。因此,“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成为本篇论文的核心词贯穿始终。可以说,本论文一直在言说与表达的是在新疆为什么要培养双语双文化人以及应该如何培养的问题。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在回答为什么要研究新疆双语教育、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新疆双语教育与双语双文化人概念,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章介绍了新疆双语教育的文化土壤,即新疆乌鲁木齐市及其所属T区的自然、社会与文化现状。第三章是对田野点W小学双语教育现状观察后的客观描述,发现了影响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章对影响新疆双语教育的四个主要因素——教师、教材、生源与模式进行了一一探讨,并针对每一因素提炼出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个人思考及观点。第五章在对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的基础上提炼出新疆双语教育的四条理念。其中前三条理念围绕新疆双语教育的首要目标“培养双语双文化人”展开,第四条理念为第二目标“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全面归纳与总结,重申了“立足新疆实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的主题。新疆双语教育无论在少数民族发展还是各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稳定方面都承担着巨大责任,期望新疆双语教育在培养双语双文化人的目标下稳步健康发展,期望一个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疆成为我们温暖的家园与世界文化的宝地。
二、浅析我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及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我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及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的研究性文献综述 |
(二)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的政策性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分析的概念工具 |
一、劳动教育 |
(一)劳动的涵义 |
(二)劳动教育的涵义 |
二、教育政策 |
三、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 |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涵义 |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范畴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标准及其论证 |
一、构建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标准 |
二、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标准的论证 |
(一)理论分析论证 |
(二)事实分析论证 |
第四章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文本梳理 |
二、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容体系分析 |
三、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分析 |
(一)劳动生产教育时期政策文献的具体内容分析 |
(二)劳动思想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并重时期政策文献的具体内容分析 |
(三)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时期政策文献的具体内容分析 |
(四)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发展时期政策文献的具体内容分析 |
(五)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整体分析 |
第五章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改进研究 |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内容体系改进策略 |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具体内容的改进 |
(一)劳动教育目标政策的改进 |
(二)劳动教育内容政策的改进 |
(三)劳动教育途径政策的改进 |
(四)劳动教育管理政策的改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访谈提纲 |
访谈记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政治文化概念界定及政治文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
(一)政治文化内涵 |
1.政治文化内涵的不同阐释 |
2.拟建设的大学生政治文化目标体系 |
(二)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
1.有助于形成包容共享政治文化氛围 |
2.有助于推进内蒙古政治民主建设 |
3.有助于构建内蒙古和谐社会发展 |
4.有助于大学生自身政治能力提高 |
二、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现状 |
(一)政治认知较清晰正确 |
(二)政治认同逐步提升 |
(三)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较积极正面 |
(四)政治社会化较务实理性 |
三、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治理想信念坚定性不足 |
2.政治理论认知水平较低 |
3.政治主体意识亟待提高 |
(二)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1.传统政治文化中封建思想阻滞 |
2.负面政治现象不良影响 |
3.社会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 |
4.高校教育理论实践脱节 |
5.大学生主观个人因素障碍 |
四、构建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建议与对策 |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
1.推进政治改革提供实践实体 |
2.加强教育一致创新育人理念 |
3.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社会责任 |
(二)社会各方要把充分运用有效资源作为整体合力 |
1.完善信息交互融合媒体声音 |
2.强化社会实践升华人生感悟 |
3.制作文化精品引领良好风气 |
4.依托红色资源培育政治情感 |
5.吸收借鉴经验优化本国建设 |
(三)学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 |
1.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思想堤坝 |
2.树立核心价值弘扬文化精髓 |
3.开展党建活动明确引领方向 |
4.改革思政课程优化教师素质 |
(四)家庭社区要把良好成长空间构建作为重要保障 |
(五)大学生个体要把政治文化建设作为日常生活组成部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3)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访谈笔录符号说明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日渐突出 |
(二) 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突出 |
(三) 学校教学“减负”与知识爆炸式增长之间矛盾激化 |
(四) 一个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者、管理者、参与者的多视角聚焦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课后班” |
(二) 教育责任 |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the socializ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
(四) 良好的文化意愿(Bonne volonté culturelle) |
(五) 协同分担(Synergistic-sharing) |
三、理论基础 |
(一) 再保障观念机制 |
(二) 协同治理理论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课后班”的研究 |
(二) 关于“家庭教育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课后班”问题的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大课后班主体角色困境深描 |
一、家长之难:良好的文化意愿与文化误识 |
(一) 家庭教育责任的“不能承受之重” |
(二) 多重社会角色与能力有限性的矛盾 |
(三) 既无奈又自愿的“必需消费” |
二、教师之难:生存与发展的围城 |
(一) “课后班”与学校教育的冲突与紧张 |
(二) 教师的认同与排斥 |
(三) 在信仰与现实之间 |
三、学生之难:无处安放的身与心 |
(一) “课后班”托管我们什么? |
(二) “放学之后”与“下班之前”我们去哪儿? |
(三) 如果不被托管会怎样? |
第二章 缝隙之存与迷茫之治 |
一、办班之难:消费时代的文化操守 |
(一) 政策规约与扶持 |
(二) “跑关系”与“招学生” |
(三) 口碑建立与社会认可度 |
二、管理之难:乱相之中如何行动 |
(一) 学校管理工作的情理两难处境 |
(二) 教育行政部门存在政策空白点 |
(三) 管理政策与利益链条的矛盾冲突 |
第三章 必要性之思: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 |
一、何为“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
(一) 一个拟人化的概念 |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之内涵 |
二、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际遇 |
(二) 从“独生子女”到“开放二胎”政策的转变 |
(三) 家庭经济结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 |
三、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的理性审视 |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是家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
(二) 家庭教育作为传统训育和德育职能的守卫 |
(三) 以法制化保证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
第四章 合理性之思: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 |
一、以往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一) 责任分配缺乏整体规划 |
(二) 学校单方主导,整体动力不足 |
(三) 合作的阶段性强,连续性差 |
(四) 互不理解,沟通不畅 |
二、打破原有三方合作障碍 |
(一) 学校的角色应为引领而非主持 |
(二) 家长立场应当明确而非动荡 |
(三) 课后班应当积极合作而非各自为战 |
三、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
(一) 构建协同合作心理基础:培育社会认同 |
(二) 搭建协同合作沟通平台:开设“家长中心” |
(三) 培育协同合作多元主体:政府发挥核心作用 |
第五章 协同发展下的规范治理:“G-S-F-A”解难模式 |
一、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迫切需求 |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使课后班成为家长教育行动的必然选择 |
(二) 政府和学校应为家庭提供导向且与课后班的教育形成合力 |
(三) 学校“减负”的“增效”目的需多方资源整合与协作来达成 |
二、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改革的思路与关键 |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 |
(二) 处理好制度逻辑冲突是关键 |
三、分类治理、协同共享策略的构建 |
(一) “帮助-服务型”课后班——监管政策 |
(二) “爱好-特长型”课后班——扶持政策 |
(三) “强化——补习型”课后班——规范政策 |
(四) “升学——竞赛型”课后班——限制政策 |
(五) 协同共享——“G-S-F-A”协作模式的设想 |
四、C市“蓓蕾计划”:“G-S-F-A”模式的实践范例 |
(一) “蓓蕾计划”的初衷与内涵 |
(二) “蓓蕾计划”的筹备与实施 |
(三) “蓓蕾计划”的落实与反思 |
结语 |
后记 |
附录 |
参考文献 |
(4)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高中学生社团概论 |
第一节 社团与高中学生社团 |
第二节 高中学生社团的特点 |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的形式 |
第四节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二章 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基本数据分析 |
第二节 调查问卷样本的选择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社会上对高中学生社团的认可度不高和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二节 学校对高中学生社团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 |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四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各方面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影响 |
第二节 学校管理与发展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影响 |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自身原因 |
第五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
第二节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制度 |
第三节 转变管理观念 |
第四节 增加对高中学生社团活动的投入 |
第五节 完善高中学生社团的队伍建设 |
第六节 创新高中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
结论 |
附录1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6)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现状 |
第一节 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现状数据分析 |
一、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基本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二、大学生对党史国史教育建议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不同类型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现状比较 |
一、以性别为因变量的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对比 |
二、以政治面貌为因变量的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对比 |
三、以专业为因变量的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对比 |
四、以学历为因变量的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对比 |
五、以年级为因变量的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对比 |
第三节 对广西高校部分党史国史课教师的电话访谈综述 |
一、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教学效果 |
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式方法 |
三、教师职业认同感、成就感及倦怠感 |
第四节 关于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基本结论 |
一、运用多媒体结合区域文化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
二、结合基地开展形式与内容较为充实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
三、利用校园载体结合政策变化较好开展校园文化宣传教育 |
四、结合学生实际,利用网络优势较好地开展网络媒体教育 |
第二章 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诱因 |
第一节 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 |
二、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需要关注的不同人群 |
第二节 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存在问题的诱因 |
一、环境因素:复杂的国际与国内社会环境 |
二、思想因素:大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念变化 |
三、教育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危机 |
第三章 加强和改善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探索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基本路径 |
一、主要渠道:开发辅助教材,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
二、践行依托:利用本地资源,深化主题实践教育 |
三、重要支撑:结合特色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教育 |
四、新兴载体:拓展网络空间,推进网络媒体教育 |
第二节 加强和改善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党史国史教育 |
一、加强和改善男性大学生的党史国史教育 |
二、加强和改善党员大学生的党史国史教育 |
三、加强和改善艺体类大学生的党史国史教育 |
四、加强和改善大专院校学生的党史国史教育 |
五、加强和改善新生和毕业生的党史国史教育 |
第三节 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机制 |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管理机制 |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保障机制 |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传播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文版ACEs量表的制定及考评的信度效度分析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高校大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回顾性调查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ACEs对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抽样方法 |
1.3 问卷内容 |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工具 |
1.5 质量控制 |
1.6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部分 ACEs对成年期心理障碍的作用及其影响研究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工具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新疆地区民族预科教育对学生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A大学民族预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二、预科教育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研究之需要 |
三、个人的特殊经历与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二、少数民族预科生 |
三、专业学习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一)教育机会平等的研宄 |
(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分析 |
(三)帮助弱势群体的措施研究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一)预科教育历史发展、政策演变及国内外比较研宄 |
(二)预科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 |
(三)新疆地区预科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三、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
第二章 新疆地区及A大学民族预科教育的概况 |
第一节 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
一、新疆地区民族预科教育的来历及发展 |
二、现阶段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规模 |
三、现阶段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模式 |
第二节 A大学预科教育的现状 |
一、管理机构 |
二、师资队伍 |
三、生源状况 |
四、编班方式 |
五、课程设计及课时安排 |
六、考试考核制度 |
第三章 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数据的分析 |
一、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概况 |
二、问卷数据的分析 |
第二节 访谈记录及分析 |
一、整天学汉语,挺枯燥的”——学生A的感受 |
二、“预科一年的时间是我最大的损失”——学生B的感慨 |
三、“想学点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学生C的希望 |
四、“获得MHK三级乙等证书是我的目标”——学生D的目标 |
五、“预科没有太大的帮助”——学生E的遗憾 |
第四章 问题的归因及对策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 |
一、新疆地区现阶段的预科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问题的归因 |
第二节 改进措施 |
一、转变我区民族预科教育的教育理念 |
二、重新定位我区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目标 |
三、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
四、重建我区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
五、拟定更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 |
六、进行定期的学业引导与心理指导教育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小学的影响:来自广东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教育分权文献综述及其中国教育分权历史 |
一、关于教育分权的研究 |
(一) 学校基本管理 |
(二) 教育分权需要的前提 |
二、中国农村教育分权的历史背景 |
(一) 摇摆于集中与分权之间 |
(二) 社会、结构性不平等对教育分权的影响 |
三、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框架 |
一、在"公平"与"卓越"间进退两难 |
二、研究对象 |
三、有关农村概念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有关素质概念的研究 |
(二) 有关灌输式与启发式的研究 |
第三章 新课程改革在课堂里的表现 |
一、教师教色多元化 |
二、启发式的使用与对抗 |
三、新课程改革的"卓越"标准 |
四、小结 |
第四章 素质概念视角下的教育实战 |
一、教师专业化 |
二、灌输式为基础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件 |
(10)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新疆双语教育及其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乌鲁木齐市的自然、社会与文化 |
第一节 乌鲁木齐市地理及气候 |
第二节 乌鲁木齐市的历史与社会 |
第三节 乌鲁木齐市的民族与文化特点 |
第四节 T区特点以及维吾尔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双语教育现场素描 |
第一节 兴奋与荣耀的开始 |
第二节 学校日常生活图景 |
第三节 捆绑式发展 |
第四节 春节前的家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双语教育影响因素探析:教师、教材、生源与模式 |
第一节 教师:培训还是新增? |
第二节 教材:沿用还是改编与自编? |
第三节 生源:农村还是全面覆盖? |
第四节 模式:两三类还是因地制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双语教育理念探索 |
第一节 应和全球化发展,强调借鉴化与突出个性化 |
第二节 在双文化时代,培养双语双文化人 |
第三节 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相结合 |
第四节 质量第一、质量为先 |
本章小结 |
结语:立足新疆实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 |
附录 |
附录A 本论文提及的单位与人物简介 |
附录B 访谈时间介绍 |
附件C 外国人眼中的新疆双语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浅析我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及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D]. 田昊雨.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2]内蒙古大学生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一贝.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3]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D]. 李国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4]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D]. 张少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5]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6]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丘小维.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5)
- [7]ACEs与成年期健康风险行为及心理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D]. 马金凤.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5)
- [8]新疆地区民族预科教育对学生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影响研究 ——以新疆A大学民族预科教育为例[D]. 美丽克扎提·热衣木.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9]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小学的影响:来自广东的个案研究[D]. 王子嘉. 南京大学, 2011(12)
- [10]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 赵建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