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中排放浓度的正确折算(论文文献综述)
樊晓翠,郭波,李金莹,许爱华,张国城,沈正生,姚若纳,王龙飞,刘琦,李德安[1](2022)在《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油烟时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附录A中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采用了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油烟的采样与分析。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会存在滤筒、标准油、采样位置、萃取试剂、计算结果这几个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本文简单从这几方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李杰[2](2021)在《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工业三废的处理。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一直以来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和关键,进行废气排放控制和有效治理的基础就在于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的监测。强化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固定污染源废气处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就主要基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对废气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及强化质量控制的优化举措加以分析。
张福全,李青松[3](2021)在《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探讨》文中提出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治理与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其中,固定污染源废气已成为引起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对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的有效监测与分析,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高效开展,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影响,已经成为有关行业领域中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谢家楠[4](2021)在《有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监测的“干”“湿”问题研究——以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为例》文中指出作为挥发性有机物总体排放情况表征的重要因子之一,非甲烷总烃的监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污染源有组织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监测项目的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从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结果数据处理方面,分析现有标准(HJ732-2014、HJ38-2017)中监测结果"干""湿"计算说明的缺失,提出在分析标准中可明确开展含湿量换算的观点及建议,保证最终分析结果数据与相关排放标准要求一致。
夏齐良[5](2021)在《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监测中质控和现场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是大气污染治理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如何消除监测中影响数据准确性的不利因素,称重法测颗粒物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探讨了影响监测质量的常见因素及现场遇到的常见问题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使对废气监测的干扰因素降到最小,准确得到各排污单位的废气排放情况,为有效治理固定污染源废气提供科学的数据。
杨静,高冰,李宁,封跃鹏,倪才倩[6](2021)在《我国涉VOCs重点企业排放标准及配套气体标准样品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VOCs重点污染源排放标准、《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及《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的陆续出台和落实,我国不断推进VOCs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VOCs排放的监测与管控。作为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VOCs标准气体的配套应用及其管理思路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挑战。本文通过我国VOCs类标准气体对涉VOCs企业污染物监测和管理支撑现状的梳理,指出了VOCs监测管理中对标准气体的应用要求尚待细化、已有VOCs标准气体应用不够充分、VOCs标准气体对排放标准实施的精准支撑作用不足等问题。在探究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细化VOCs排放监测对标准气体应用要求、加强企业自行监测中VOCs标准气体的应用指导、加强短缺标准气体的研制与应用的建议。
蒋黎夏[7](2020)在《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环境污染事件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大气污染事件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大气污染现场应急响应监测已成为大气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研究和发展快速大气污染物应急监测技术应用已成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部分。论文对便携式气质联用分析仪和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等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方法和实验室的标准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系物的精密度在6.3%~19.6%,准确度在95.7%~106.6%;而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苯系物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0.44%~1.92%和98.90%~101.37%。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分析甲烷和丙烷标准气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0.7%~2.0%和102.1%~111.1%,而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甲烷和丙烷的精密度、准确度分别在0.6%~0.7%和101.1%~104.2%。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精密度和准确性虽然都略低于实验室标准方法,但鉴于应急仪器需要压缩仪器模块发挥便携性的优点,20%以内的偏差仍在可控范围内。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系物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90~0.996之间;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分析甲烷和丙烷的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4和0.995;相关系数均大于显着性差异水平0.05下的临界相关系数值,说明本研究中的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与对应实验室标准方法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着性相关。使用t检验方法对便携式气质联用仪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测定苯系物物种的检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比较,结果表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乙苯、苯乙烯、邻-二甲苯、1,2,3-三甲苯、1,2,4-三甲苯、1,3,5-三甲苯的t值在0.039~1.568之间,小于0.05(8)=2.306,说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这些气体污染物时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结果无显着性差异。而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甲苯、对/间-二甲苯时t值分别为3.346、4.874、2.415,大于t0.05(8),说明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苯、甲苯、对/间-二甲苯时与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比对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在应用时需要考虑物种的差异带来的不确定性,必要时需要有其他方法加以辅助。从监测时效性分析,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方法均为现场直接监测,不存在样品的运输和贮存过程,而实验室标准方法通常需要采样、运输和保存等环节,样品的从采集到分析通常需要若干小时。在分析气袋法保存甲烷和丙烷的8小时衰减实验中,模拟多种保存条件下甲烷、丙烷和苯系物的8小时衰减率在5.0%~10.5%。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应急监测方法现场直接监测的时效性优势。基于以上的研究,论文在验证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性能相对稳定、应急监测方法出具的数据相对可靠的前提下,介绍了运用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建立污染源特征污染物谱库的应用、在完善重点企业应急预案中的应用、在协助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中的应用、在现场测算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项目去除效率中的应用、在辅助实验室标准方法定性方面的应用、在解决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的应用、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臭氧生成潜势估算方面的应用。
欧阳雨川[8](2020)在《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文中提出餐饮油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严重影响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除含油颗粒物之外,餐饮油烟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种类复杂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其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作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与O3的重要前体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研究高效的油烟净化器对餐饮油烟的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针对“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在各设备运行参数下结合进入设备前后的油烟浓度、VOCs各组分浓度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探究了其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综合最佳参数后与DBD装置联用,对VOCs浓度较高的烧烤油烟进行了实验治理,研究了两种设备联用对油烟和VOCs的治理效率。同时,本实验分析了烧烤油烟VOCs的产生特征,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MIR)计算了实验设备各采样点VOCs的致癌风险(Lifetime Cancer Risk,LCR)、非致癌风险(Hazard Index,HI)和O3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板-板”式静电油烟净化器的设备参数如:电压(10 kV-14 kV)、设备内烟气流速(1.3 m/s-2.0 m/s)、静电模块数(1-2组),对设备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显示对于30 mg/m3左右的餐饮油烟,在设备参数:静电模块数2组、通过设备流速1.425 m/s、电压13 kV的条件下,“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最高治理效率可达98%,出口基准浓度<0.5 mg/m3,理想治理风量1475 m3/h。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实际最大治理风量主要受设备内烟气流速分布均匀程度影响。(2)在综合考虑后,采用最佳参数即两组静电模块、电压为13 kV、设备中心断面流速1.9 m/s、通过风量900 m3/h左右时,实验中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烧烤油烟VOCs平均治理效率可以达到41.5%;在同时段30 kV下DBD设备对VOCs的平均治理效率达到了76.6%,两种设备联用对VOCs理效率为86.3%,对油烟去除效率达到97.7%,其对VOCs单独组分治理效率可能与目标物化学键稳定性与化学反应活性有关。(3)检出的烧烤油烟VOCs共68种,总浓度为11402.06μg/m3,成分以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为主。致癌风险值(LCR)计算结果表明,油烟VOCs中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LCR值位于1?10-6~1?10-4之间,具有潜在致癌风险;苯的LCR值大于1?10-4,具有高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值(HI)值计算结果表明其中丙烯醛和苯HI值(596.6和5.4)均大于1,存在很强的非致癌风险。实验中烧烤油烟VOCs的OFP总值为50401.51μg/m3,主要OFP贡献物质有:丙烯(35.5%)、1-丁烯(14.8%)、丙烯醛(13%)。(4)对于致癌风险物质苯,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仍存在;与DBD联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降至潜在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消除。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仍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另外,丙烯醛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治理后仍然存在,但HI值降低了92.6%。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减少了51.4%的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与DBD联用后,对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削减率达到了92.7%。
桑文帅[9](2020)在《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及评价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头市钢铁企业烧结工序烟气排放普遍存在颗粒物排放浓度较高、颗粒物烟气自动监测系统(CEMS)有效性审核通过率低、烟气拖尾及石膏雨等问题,很难满足国家对钢铁企业日趋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及管理要求。本论文对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结合湿式电除尘器运用于燃煤电厂的成功经验,对包头市C燃煤电厂和A烧结厂间原烟气、净烟气进行比对分析,对包头市A、B烧结厂烟气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对两家烧结厂烧结机湿电除尘改造项目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燃煤电厂原烟气与烧结原烟气在烟气量、烟温、含硫量、含湿量等排放特征中均存在差异,但因烟气处理设施均选用湿法烟气脱硫(WFGD),在末端颗粒物排放特征中具有相似性,且燃煤电厂末端烟气中小粒径颗粒物比例高于烧结烟气。因而对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中广泛使用的湿式电除尘器(WESP)可以被借鉴进行烧结烟气的深度治理。(2)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实验监测数据及理论分析,可以确定对于包头市烧结厂来说,烟气中细小粒径颗粒物及SO3含量过高是造成企业出现颗粒物减排能力不足、CEMS有效性审核合格率低、烟气拖尾、蓝烟、石膏雨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烟气末端加装WESP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3)对A、B两家烧结厂WESP改造项目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对颗粒物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55.9%和44.5%,证实了WESP对解决颗粒物减排、CEMS有效性审核、烟气拖尾、石膏雨等问题有显着作用;但对于低浓度和小粒径颗粒物的深度去除存在一定不足。对于目前烧结烟气排放浓度低于20mg/m3的企业,WESP的除尘效率显着降低,如需要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浓度,应综合考虑其他类型除尘设备,否则难以符合国家规定低于10mg/m3的排放要求。包头市A、B两家烧结厂是目前国内北方地区小型钢铁企业应用湿式电除尘器的典型代表项目,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中小型冶炼厂烟气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信息和理论依据。
雒瑞[10](2020)在《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评价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以霾污染和臭氧为主的复合型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各级人民政府最为重视和关注的两个重要环境危害性问题,对其的管控措施也越来越科学化和精细化。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已经成为当前直接影响我国复合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对VOCs的监测和控制技术亟待完善。尽管我国已围绕VOCs形成了一套针对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的有效监测与评估标准方法和体系,但由于VOCs成分复杂,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故而通过对比不同VOCs表征指标和监测方法,完善相应行业的高效VOCs监测方法,对于我国VOCs的环境监管与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不同监测标准中VOCs表征指标定义和典型溶剂使用行业的主要VOCs污染物,评估各VOCs监测方法的适用性;通过实验室研究和企业现场测试的方法,评价了不同VOCs监测方法的实测结果,并以山东德州市的典型溶剂使用行业的VOCs污染特征研究为例,对比了不同VOCs监测指标的监测结果。目前,国内对于VOCs的表征方法主要以非甲烷总烃(NMHC)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为主,并且对于TVOC的监测方法还不完善。通过比较国内典型溶剂使用行业的主要排放污染物和现有TVOC监测标准中的监测对象,发现使用方法HJ 759和HJ 734进行监测的污染物种类较全面,而方法HJ 644缺少对醛酮类、酯醚类和醇类物质等典型溶剂使用行业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监测,同时HJ 734、HJ 644和HJ 759三个监测方法均未完全覆盖所有典型溶剂使用行业的主要排放污染物。通过对包装印刷、木质家具制造以及汽车制造等典型溶剂使用行业实测样品的TVOC和NMHC浓度进行分析,发现TVOC浓度远低于NMHC浓度,这可能是由于TVOC的监测并未覆盖实际样品中的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物种。对TVOC和NMHC实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HJ 759监测方法下的TVOC浓度与NMHC浓度的相关性与HJ 734监测方法下相关性接近,且二者都高于HJ 644监测方法下的相关性。通过研究NMHC和THC对于酯类、烷烃类、芳香烃类和醇类化合物的混合气体的响应结果,发现THC相较于NMHC可以更好地响应上述四类化合物。加之THC监测方法与NMHC监测方法相比更为高效,因此在实际监测中可以考虑用THC代替NMHC来表征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通过对德州市四个典型溶剂使用源行业(汽车制造业、木质家具制造业、玻璃纤维塑料制品制造业、包装印刷业)企业的NMHC和TVOC浓度(采用HJ 734方法)进行监测,发现所有样品的NMHC浓度均高于TVOC浓度。对TVOC监测结果分析发现,德州市4个典型行业的主要排放物种为芳香烃和含氧VOCs(酯类、醇类),形成基于本地排放特征的VOCs组分的排放因子库。基于实验研究中已发现THC对芳香烃类化合物、醇类和酯类物质有更好的响应,在今后实测中可以考虑用THC代替NMHC来表征典型溶剂使用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
二、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中排放浓度的正确折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中排放浓度的正确折算(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油烟时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滤筒 |
2.1 空白 |
2.2 穿透效果与萃取率 |
2.3 捕集率 |
3 标准油 |
4 采样位置 |
5 萃取试剂 |
6 计算结果 |
7 结论 |
(2)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
1.1 有效控制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 |
1.2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2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质量控制的要点及关键 |
2.1 做好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
2.2 采样点的设置 |
2.3 颗粒物质量的控制 |
2.4 排气参数的控制 |
2.5 采样技术管理与控制 |
2.6 监测数据的处理 |
2.7 监测报告的编写 |
3 结语 |
(3)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概述 |
2 固定污染源监测技术原理 |
3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流程 |
3.1 监测准备工作 |
3.2 设置采样点 |
3.3 采集废气 |
3.4 监测数据的应用与处理 |
4 现场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监测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
4.2 部分监测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足 |
5 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 |
5.1 合理确定采样位置 |
5.2 对监测方法的更新与应用 |
5.3 制定科学完善的监测方案 |
5.4 颗粒物污染源监测的质量控制 |
5.5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质量控制 |
5.6 加强现场工况的管理 |
5.7 加强废气监测人员队伍建设 |
5.8 制定质量控制措施 |
6 结语 |
(4)有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监测的“干”“湿”问题研究——以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非甲烷总烃监测的“干”“湿” |
2.1 排放标准中的“干”“湿”要求 |
2.2 采样、分析过程的“干”“湿”状态 |
2.3 监测项目的“干”“湿”结论 |
2.4 实践中非甲烷总烃的“干”“湿”换算 |
3 实际监测中易产生“干”“湿”问题的原因 |
3.1 对相关标准的理解不足 |
3.2 分析设备的复杂化 |
3.3 采测分离后的项目衔接 |
4 结语 |
(5)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监测中质控和现场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监测技术的概述 |
3 颗粒物监测主要环节的质控技术 |
3.1 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监测设备的质量控制 |
3.2 称重时的质量控制 |
3.3 现场采样时质量控制 |
4 采样现场遇到的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 |
5 结语 |
(6)我国涉VOCs重点企业排放标准及配套气体标准样品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涉VOCs企业监测管理现状 |
1.1 涉VOCs企业排放标准现状 |
1.2 固定源VOCs监测方法现状 |
2 我国VOCs类标准气体研制情况 |
3 我国VOCs类标准气体对涉VOCs企业污染物监测支撑情况 |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 总结 |
(7)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污染控制现状 |
1.1.2 环境污染事件的现状 |
1.1.3 环境应急监测的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环境应急监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现状 |
2.1.2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研究进展 |
2.2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主流设备 |
2.2.1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基本原理 |
2.2.2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基本原理 |
2.2.3 实验室常规气相色谱仪基本原理 |
2.3 常规监测方法的标准和规范 |
2.4 环境应急监测的标准和规范 |
2.4.1 环境应急监测的技术规范 |
2.4.2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标准方法 |
2.4.3 环境应急监测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的缺失 |
2.5 应急监测方法有效性判定 |
2.6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
2.6.1 在提高监测时效性方面的应用研究 |
2.6.2 在监测目标外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2.6.3 在非环境应急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
2.6.4 在测算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生成潜势方面的应用研究 |
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技术路线 |
3.2 实验比对方法 |
3.2.1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的实验条件 |
3.2.2 实验室标准方法的实验条件 |
3.3 研究方案 |
第4章 比对实验的结果与相关性研究 |
4.1 精密度、准确度比对实验 |
4.2 相关性比对实验 |
4.3 应急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比对结果的t检验 |
4.4 监测时效性比较 |
4.5 比对试验的总结和评价 |
第5章 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中的实用性研究 |
5.1 完善固定污染源特征污染物排放清单 |
5.2 重点企业污染物谱库的初步应用 |
5.3 完善重点企业应急预案 |
5.3.1 更新和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中主要污染物信息 |
5.3.2 运用NIST库中离子碎片图提高现场定性准确度 |
5.3.3 在企业应急预案中建立主要污染物的MSDS和防护对策 |
5.4 协助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工作 |
5.4.1 深度了解VOCs排放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
5.4.2 VOCs排放企业臭氧生成潜势(OFP)的估算 |
5.4.3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设施去除效率的现场测定 |
5.5 对常规监测的辅助应用 |
5.5.1 在辅助常规监测定性方面的应用 |
5.5.2 对现有标准方法的补充方面的应用 |
5.6 异味扰民的现场快速溯源方面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餐饮油烟概述 |
1.1.1 餐饮油烟的定义 |
1.1.2 餐饮油烟污染现状 |
1.1.3 餐饮油烟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
1.1.4 相关控制标准 |
1.2 国内外餐饮油烟的治理技术 |
1.2.1 国内治理技术 |
1.2.2 国外治理技术 |
1.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
1.4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1.4.1 等离子体概念 |
1.4.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的设计与安装 |
2.1.1 油烟发生装置 |
2.1.2 油烟净化装置 |
2.1.3 烟道与采样点位 |
2.1.4 风机 |
2.2 实验工况的测定与方法 |
2.2.1 烟温和湿度的测定 |
2.2.2 烟气流速的测定 |
2.2.3 烟气流量与标况流量的测定 |
2.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烟道内的CFD模拟 |
2.3.1 计算流体力学(CFD)简介 |
2.3.2 ANSYS Fluent简介 |
2.3.3 3D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
2.3.4 相关参数与边界条件 |
2.4 餐饮油烟浓度检测的材料与方法 |
2.4.1 方法依据 |
2.4.2 仪器与设备 |
2.4.3 采样方法 |
2.4.4 分析方法 |
2.5 餐饮油烟中VOCs的检测仪器与方法 |
2.5.1 方法依据 |
2.5.2 仪器与设备 |
2.5.3 采样方法 |
2.5.4 分析方法 |
2.5.5 油烟发生浓度的控制方法 |
2.6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2.7 臭氧生成潜势评估方法 |
2.8 实验流程 |
2.8.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测试阶段 |
2.8.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测试阶段 |
第三章 高压静电处理油烟的影响因素与效果 |
3.1 工况条件测定结果 |
3.1.1 等速追踪采样法的跟踪率 |
3.1.2 各监测点位风速随风机频率的变化 |
3.1.3 进出口风量随风机频率变化 |
3.2 各参数下设备出口油烟浓度达标情况 |
3.3 进口油烟浓度与治理效率关系 |
3.4 流速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
3.5 电压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
3.6 静电模块数量与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关系探究 |
3.7 Fluent模拟结果 |
3.8 设备最佳参数的选择及设备的改进 |
3.8.1 实验设备最佳参数选择 |
3.8.2 设备的改进与提升 |
3.9 高压静电沉降油烟的机理探讨 |
3.9.1 宏观机理 |
3.9.2 微观机理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静电与DBD联用对烧烤油烟净化效果评价 |
4.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VOCs的净化能力 |
4.1.1 选用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参数 |
4.1.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各种类VOCs的净化能力 |
4.2 DBD对油烟中VOCs的去除效率 |
4.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效果分析 |
4.3.1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颗粒的去除能力 |
4.3.2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中VOCs的净化能力 |
4.3.3 对高压静电及介质阻挡放电降解VOCs机理的推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处理前后油烟中VOCs的健康风险评估与臭氧生成潜势 |
5.1 烧烤油烟中VOCs的成分分析 |
5.2 烧烤油烟VOCs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评估 |
5.3 烧烤油烟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及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钢铁行业现状及包头市钢铁工业占比 |
1.1.2 包头市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1.1.3 湿法脱硫工艺弊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烧结烟气主要除尘技术分析 |
1.3.1 重力+多管除尘 |
1.3.2 布袋除尘 |
1.3.3 干式静电除尘 |
1.3.4 电袋除尘 |
1.3.5 烟气循环处理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湿式电除尘器处理烧结烟气可行性研究 |
2.1 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分析 |
2.1.1 电除尘器原理 |
2.1.2 湿式电除尘器特点 |
2.1.3 湿式电除尘器分类 |
2.2 燃煤电厂烟气与烧结烟气中比对分析 |
2.2.1 燃煤电厂原烟气与烧结原烟气对比 |
2.2.2 燃煤电厂原烟气与烧结原烟气差异分析 |
2.2.3 WFGD前后燃煤电厂烟气与烧结烟气中颗粒物分析 |
第三章 钢铁冶炼企业烧结烟气问题分析 |
3.1 烧结工艺概况 |
3.2 烧结烟气存在问题 |
3.2.1 颗粒物排放浓度偏高 |
3.2.2 企业烧结烟气CEMS颗粒物有效性审核问题 |
3.2.3 烟气拖尾、石膏雨现象 |
3.3 烟气问题分析 |
3.3.1 对颗粒物的减排分析 |
3.3.2 对在线监控设备有效性审核问题的分析 |
3.3.3 “石膏雨”、“烟气拖尾”等问题分析 |
第四章 烧结烟气湿电除尘技术案例分析 |
4.1 A厂湿电除尘改造分析 |
4.1.1 烧结系统简介 |
4.1.2 主要原燃料及其成分 |
4.1.3 原烧结烟气处理情况 |
4.1.4 烧结烟气颗粒物排放情况 |
4.1.5 湿电除尘改造情况 |
4.1.6 改造后烧结烟气颗粒物排放情况 |
4.2 B厂湿电除尘改造分析 |
4.2.1 烧结系统简介 |
4.2.2 烧结生产原辅材料 |
4.2.3 原烧结烟气处理情况 |
4.2.4 烧结烟气颗粒物排放情况 |
4.2.5 湿式电除尘器改造情况 |
4.2.6 改造后烧结烟气颗粒物排放情况 |
4.3 A、B厂湿式电除尘器改造应用评价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评价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VOCs)定义及表征方法 |
2.1.1 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 |
2.1.2 挥发性有机物的表征方法 |
2.2 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方法对比 |
2.2.1 国内外监测分析方法研究 |
2.2.2 国内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对比 |
2.2.3 国外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 |
2.3 气相色谱监测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影响气相色谱测定结果的因素 |
2.3.2 响应的影响因素 |
2.3.3 标准气体对于测定结果的影响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实验仪器与操作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分析方法及仪器 |
3.2.3 质量保证措施 |
3.3 实验方案设计 |
第四章 典型溶剂使用行业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评估 |
4.1 典型溶剂使用行业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项目评估 |
4.1.1 典型溶剂使用行业VOCs排放特征比较 |
4.1.2 监测方法中监测对象的比较——以木质家具制造行业为例 |
4.2 固定污染源排放标准排放体系评估 |
4.2.1 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有组织排放对比 |
4.2.2 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对比 |
4.2.3 各地方标准中各项控制指标监测方法对比 |
4.3 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采集过程评估 |
4.3.1 样品采集和保存 |
4.3.2 采样点位的布设及采样口的选择 |
4.3.3 采样频次现场工况的确定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表征方法实用性评价 |
5.1 监测仪器原理及监测对象的比较 |
5.2 单个物质对不同仪器的响应实验 |
5.2.1 物质沸点和碳数对测定值的影响 |
5.2.2 物质官能团对测定值的影响 |
5.2.3 物质浓度对测定值的影响 |
5.3 混合物质对不同仪器的响应实验 |
5.3.1 酯类和烷烃类化合物混合物质用浓度直接表征VOCs浓度的比较 |
5.3.2 芳香烃类和醇类化合物混合物质用浓度直接表征VOCs的比较 |
5.3.3 混合物质对于不同表征的结果与单个物质的对比 |
5.4 实测数据结果分析 |
5.4.1 有组织排放样品数量 |
5.4.2 不同监测方法表征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对比 |
5.4.3 连续在线监测数据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溶剂使用行业VOCS监测方法评估——德州市案例分析 |
6.1 德州市典型溶剂使用源行业的筛选 |
6.1.1 德州市溶剂使用源典型行业的确定 |
6.1.2 现场采样分析方法 |
6.1.3 现场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6.2 实测结果组分及浓度分析 |
6.2.1 德州市溶剂使用源典型行业VOCs排放特征组分分析 |
6.2.2 德州市典型行业VOCs末端治理技术现状分析 |
6.2.3 德州市典型行业基于VOCs组分的排放因子估算 |
6.3 与其他地区相关行业的VOCs排放特征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建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1 包装印刷部分企业现场调研主要问题汇总 |
附表2 玻璃纤维塑料制品制造部分企业现场调研主要问题汇总 |
附表3 家具制造部分企业现场调研主要问题汇总 |
附表4 汽车制造部分企业现场调研主要问题汇总 |
四、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中排放浓度的正确折算(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油烟时的影响因素分析[J]. 樊晓翠,郭波,李金莹,许爱华,张国城,沈正生,姚若纳,王龙飞,刘琦,李德安. 分析仪器, 2022(01)
- [2]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 李杰.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23)
- [3]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探讨[J]. 张福全,李青松.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23)
- [4]有组织废气非甲烷总烃监测的“干”“湿”问题研究——以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为例[J]. 谢家楠. 新型工业化, 2021(05)
- [5]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监测中质控和现场问题分析[J]. 夏齐良. 绿色科技, 2021(08)
- [6]我国涉VOCs重点企业排放标准及配套气体标准样品现状[A]. 杨静,高冰,李宁,封跃鹏,倪才倩. 第二十五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7]环境应急现场便携式仪器在大气污染事件溯源中的应用研究[D]. 蒋黎夏.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8]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D]. 欧阳雨川. 贵州大学, 2020(01)
- [9]湿式电除尘技术在钢铁烧结中的应用及评价分析[D]. 桑文帅.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 雒瑞.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