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州市政自来水水质评价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段茂庆,苑飞燕,李欣蕊,刘振环,赵军利,张俊[1](2022)在《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及其演变趋势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水环境背景值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间的冲突,选取黑龙江省汤旺河源头水保护区作为典型区域,开展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工作。识别了保护区地表水背景值问题,计算了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CODMn)以及氨氮(NH3-N)背景值表征范围,结合我国水环境管理评价现状,提出了背景值影响下水质评价方案。鉴于自然环境是地表水背景值的主控因素,而径流是背景污染源(腐殖质)流失的主要驱动力,基于SWAT模型,结合未来RCP45与RCP85 2种气候情景模式,预测了未来时段内汤旺河背景值表征范围随径流变化情况,为研究区未来水质背景值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曹牧[2](2021)在《饮水、深井与氟齿病——全球化视野下清末民初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天津平原低平临海,水质咸涩,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不堪饮用。1860年天津开埠建立租界,受全球流行性疾病和卫生革命影响,租界中的西方人出于自身卫生安全而在天津寻找新的清洁水源。他们改革了天津的供排水设施,建立了第一套自来水系统,随后又引入机器钻井技术,发掘深层地下水。然而在新水源投入使用八年后,租界出现儿童氟齿病例,调研显示病因为井水氟化物超标,自此天津成为地域性氟病高发区。这一典型案例体现了全球化对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的影响,其中由人为造成的意外后果,正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与人类目标"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表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复杂性,对当今和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乔松慧[3](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杨兴[4](2019)在《西安市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再生水作为水资源替代品,已经成为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法宝。西安市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再生水回用对于解决西安市水资源问题极其重要,但是目前西安市再生水回用正处于初始推广阶段,政府为了保证再生水回用量往往对再生水定价偏低,造成再生水厂收支不平衡、运营后劲不足的现象。政府补贴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办法,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因此本文对再生水消费者即居民进行研究,分析居民的再生水支付意愿,挖掘显着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力图从提升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的角度为解决再生水价格过低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我国再生水研究现状进行计量分析,挖掘再生水价格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性等不足,结合目前我国再生水回用进程中价格偏低问题,论述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研究的必要性。此外,对论文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动机—认知—机会”模型,构建包含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动机因素、认知因素和机会因素的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对居民支付意愿从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两个维度进行研究,通过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获取相关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的再生水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挖掘显着影响居民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寻找提升居民再生支付意愿的途径。(3)对西安市居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超过80%的居民愿意购买使用再生水,但支付水平较低,平均支付水平为0.80元/m3;影响居民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因素不尽相同。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知识普及宣传和再生水回用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居民支付意愿的对策建议。
焦立扬[5](2019)在《河口人工湿地净化北运河香河段污染支流河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生态用水的不足,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河流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这些河流的污染总量虽然不及大江大河,但其污染物的浓度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给干流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北运河香河段两条支流(凤港减河和小友垡排水渠)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条支流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依据河流水质模型预测两条支流的水质变化。然后通过构建支流河口人工湿地模拟装置,探究河口人工湿地的最佳构建模式。最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支流河口人工湿地建设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凤港减河与小友垡排水渠的污染物质浓度沿程均呈稳定下降的趋势;凤港减河和小友垡排水渠的水质随时间都逐渐好转,但由于水量的变化,凤港减河的水质变化不稳定。将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和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的模拟预测结果与2018年的水质数据进行对比,污染物质的模拟误差均在10%之内,因此,该水质模型可以用于两条支流的水质预测,为河口人工湿地设计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河口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斑块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为55~70%,廊道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为10~30%,斑块的去除效果远远大于廊道的去除效果。在河口人工湿地模拟装置中,低污染负荷时的污染物去除率为60~65%,中污染负荷时的污染物去除率为70~75%,高污染负荷时的污染物去除率为82~87%,污染负荷越低去除效果越差;HRT=27 h时,污染物的去除率为70~85%,HRT=13.5 h时,污染物的去除率为70~80%,HRT=9 h时,污染物的去除率为58~63%,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去除效率越高;水位高度为15 cm时,污染物的去除率为48~63%,水位高度为30 cm时,污染物的去除率为70~80%,水位高度为45 cm时,污染物的去除率为83~93%,去除率随着水位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三种斑块布置方式下,各个斑块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斑块越靠近进水口,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越高,首个斑块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通过对现场的调研,提出了河口人工湿地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结构的初步设计及图纸的绘制。人工湿地示范工程面积为7200 m2,人工湿地的有效深度为1.5 m,其水力停留时间为1 d。其主体由斑块和廊道组成,属于组合式人工湿地,填料选用砾石、沸石以及生物陶粒,所选植物为乡土植物,主要为香菇草、石菖蒲、梭鱼草以及慈菇,河口人工湿地建成后可以净化支流的水质,减少支流对干流的污染。
穆大伟[6](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张静[7](2017)在《德州市城乡一体化供水细菌和肠道病毒污染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德州市城乡一体化供水细菌和肠道病毒的污染现状,为我国生活饮用水病毒指标的建立和农村地区改水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初步建立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为水体中肠道病毒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以问卷形式调查德州市供水现状,内容包括供水单位基本情况、水源类型及防护情况、水处理工艺和消毒方式等。2.用MS2噬菌体配制模拟水样,一次浓缩采用NanoCream滤芯,比较含0.05 mol/L甘氨酸的3%牛肉膏洗脱液(pH为9.0~9.5)和3%牛肉膏洗脱液(pH为9.0~9.5)对滤芯洗脱效果,比较震摇和蠕动泵洗脱效果,确定浓缩条件;二次浓缩采13%(w/v)PEG8000-1.2%(w/v)NaCl。测定两次浓缩方法的回收率。3.于2016年丰水期(7月~8月)和枯水期(11月~12月),采集水源水和生活饮用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细菌学指标及其pH、浊度和消毒剂余量;采用NanoCream滤芯和PEG8000-NaCl两步浓缩法浓缩水源水和生活饮用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肠道病毒,用RT-q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结果:1.本研究共调查德州市16家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厂,覆盖全市574.23万人口;卫生许可证持有率达100%(16/16);水源类型以水库水为主,占87.5%(14/16);16家水厂水源地均有防护区范围、标识和防护栏,均有专人管理,主要输水断面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水处理工艺以常规处理工艺为主,占62.5%(10/16);消毒方式以二氧化氯消毒为主,占81.25%(13/16);16家水厂均有检验室,水质监测实行四级监测制度。2.NanoCream滤芯初次浓缩,经过不同洗脱液和洗脱方式比较,综合回收率和后续检测方法需要,浓缩条件采用含0.05mol/L甘氨酸的3%牛肉膏和蠕动泵洗脱;用13%(w/v)PEG8000-1.2%(w/v)NaCl对水体中病毒进行二次浓缩,用MS2噬菌体模拟病毒、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病毒回收率,初次浓缩病毒回收率均值为50.56%,二次浓缩病毒回收率为88.89%,两步浓缩方法总回收率为45.67%。3.本次共采集182份水样用于细菌学指标检测,其中水源水26份,生活饮用水156份;用于肠道病毒检测的样本64份,其中水源水26份,生活饮用水38份。水源水中菌落总数最高值为1600CFU/mL,丰水期均值为424CFU/mL,枯水期均值为279 CFU/mL,有3份检出总大肠菌群,占11.54%(3/26),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均未检出,肠道病毒检出1份,阳性率为3.85%(1/26),浓度为22.8 Copies/L。生活饮用水细菌学指标达标率为98.1%(153/156),菌落总数达标率为98.1%(153/156),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达标率为100%(156/156),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为92.3%(144/156),肠道病毒未检出。结论:1.德州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后更利于管理,硬件设施投资到位,水源水质和水源防护更好,水处理工艺更加合理,水质监测制度更加完善,改善了德州市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2.用NanoCream滤芯初次浓缩,采用0.05 mol/L甘氨酸的3%牛肉膏洗脱液(pH为9.0-9.5)以及蠕动泵方式洗脱,和13%(w/v)PEG8000-1.2%(w/v)NaCl方法联合使用可用于水体中病毒的浓缩。3.德州市城乡一体化供水饮用水细菌学指标达标率较高,肠道病毒阳性率较低,人群健康风险相对也降低,城乡一体化供水是改善农村地区饮用水生物安全的可行策略之一。本研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我国饮用水病毒污染状况提供方法,为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中病毒指标的引入和农村地区改水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张楠[8](2017)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伊舒盆地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在地下水环境演化中的作用日趋变强。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原有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遭到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伊舒盆地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地下水源储备基地,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地开采和破坏,导致伊舒盆地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质条件不断恶化,地下水环境的演化正逐步从量变到质变,进入新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目前对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的相关研究及文献均鲜有报道,本文从伊舒盆地第四系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规律研究入手,对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进行定义、分类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为该地区未来作为长春、吉林等地的应急水源地提供科学依据,也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环境的改善、水资源的总体规划等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伊舒盆地水文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9024),针对伊舒盆地第四系地下水环境在自然与人类活动双因素影响下的地下水动力场和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化规律及演化模式展开专题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试验和室内数据分析研究相结合,以水文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应用Map 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伊舒盆地地下水环境的演化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进行综合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地下水动力场时空演化特征(1)地下水位演化特征。基于野外水文地质调查以及长期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绘制了地下水位埋深动态曲线、水位埋深时空分区图以及水位变化幅度时空分区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随时间变化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潜水和承压水埋深变幅差异较大,其中桦皮厂-孤店子以及莫里青乡—伊通县一带井灌区水位埋深变幅较大,超过6m。19801997年水位下降幅度相对较大,19972014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变小,局部地区出现水位回升。潜水水位埋深时空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更为显着,承压水水位埋深时空变化受人工开采影响较为显着。(2)地下水量演化特征。运用水量均衡法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资源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降水同步,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41419.68×104m3/a,其中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占总资源量的80%;各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的排列顺序为东辽河流域<伊通河流域<饮马河流域<拉林河流域<松花江干流流域。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演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3)地下水循环条件演化特征。通过对地下水循环条件的演化分析得出,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以河流和蒸发为主;随着人工开采地下水加剧,人工开采成为主要的排泄方式。2.地下水化学场时空演化特征(1)地下水化学类型演化特征。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方法绘制了地下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19801990年代主要为HCO3-Ca型水,基本符合天然水化学场的分布特征;2000年代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类型分布表现为复杂化,且潜水的水化学类型比承压水更加复杂多样。(2)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根据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数据绘制了矿化度、总硬度和硝酸盐年际动态变化曲线以及各年代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矿化度、总硬度和NO3--N从19842014年变化波动性较大,整体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变化,但总体在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范围内,其中个别地区潜水中NO3--N有超标现象。(3)地下水质量演化特征。采用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公式,计算得出地下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WQI值,并分别绘制各年代的水质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从19802000年代,地下水质整体优于Ⅲ类水,仅有个别区域出现Ⅳ、Ⅴ类水,且承压水水质稍微优于潜水水质。3.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1)依据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的定义,并根据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将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分为5种:(1)自然因素主导的演化模式—模式Ⅰ;(2)自然为主、人类为辅的演化模式—模式Ⅱ;(3)自然、人类作用相同的演化模式—模式Ⅲ;(4)人类为主、自然为辅的演化模式—模式Ⅳ;(5)人类活动主导的演化模式—模式Ⅴ。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的提出为未来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本研究区涉及五个流域,采用灰色关联法分别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了各流域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19801989年全区基本表现出自然为主、人类为辅的演化模式Ⅱ,19901999年饮马河流域和东辽河流域为模式Ⅱ,其他流域表现为自然、人类作用相同的演化模式Ⅲ;20002014年除拉林河流域改善为演化模式Ⅱ,其他流域均为演化模式Ⅲ。(3)为了进一步定量化研究伊舒盆地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依据建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评价体系,结合叠置指数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及Map GIS软件对研究区三个时期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进行定量的综合计算,并绘制了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19801990年代研究区均以自然为主、人类为辅的演化模式—模式Ⅱ为主,小范围区域表现为自然、人类作用相同的演化模式Ⅲ;20002014年以模式Ⅱ和模式Ⅲ为主,小范围地区出现人类为主、自然为辅的演化模式Ⅳ;研究区还未出现人类活动主导的演化模式—模式Ⅴ。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的研究,合理规划人类活动强度,协调好人类、自然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为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郑姝[9](2016)在《工程项目节水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匀、人均水资源分配不足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在不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系统化的节水型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对城市节水综合评价,更需要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梳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符合城市水资源现状的节水项目评价体系。本文首先对上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上海市节水水平总体虽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仍处在向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过程中;自然水资源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任重而道远,节水技术与节水项目参差不齐。在归纳上海市现有节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是否符合宏观调控、评价是否科学有效、评价结果与监管手段能否匹配、是否有利于技术推广等方面分析了上海市节水评的局限性,并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政府监管角度的工程项目节水评估模型,以及技术决策角度的节水策略评价模型。针对工程项目节水监管评估,本文分别从经济发展、产业机构变化、技术进步、区域水资源条件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工程项目综合节水评估的影响因素,以此建立了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原则,构建了基于AHP的节水综合评估模型;针对工程项目节水策略评价,本文首先对现有工程项目节水策略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其评价特征与决策流程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节水策略评价模型。最后,选取民用及公共建筑节水项目,以游乐园配套A项目为例模拟了节水评估过程,分析了游乐园配套项目,对基于AHP的工程项目节水评估模型进行了案例验算与比较分析;以游乐园配套项目中的节水策略为例,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工程项目节水策略评价模型进行了案例评价,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监管与调控的角度,提出了以评价结果为依据的政策建议。
龚凌[10](2015)在《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突出,其根本原因为区域水代谢在系统结构与功能上的失衡。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合理规划、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关键。德州中心城区是德州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包括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德州中心城区水污染现状、源解析的基础上,阐明该区域污染物产排规律,利用SWAT模型模拟和预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水环境改善潜力与途径,并提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途径。(1)研究了2011-2013年主要地表水体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规划范围内减河、岔河和南运河德州城区段,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其中,超标率最高的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生化需氧量。三个水源地水库水质良好,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对应水源水质等级Ⅱ级,水质受污染程度较低。(2)研究了规划区域内污染源产排规律,结果表明工业点源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基本上均经过污水处理,并能稳定达标排放;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率较低,仅德州上实环境水务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出水回用于德州学院(3000m3/d),作为市政杂用水;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源、农业面源以及农村生活源)由于缺少相应的处理设施,污染问题严峻,中心城区面源污染防治体系亟需建立。(3)规划区域内水生态系统完整性遭到破坏,水体自净能力较低。(4)采用模型预测了污废水是否再生回用及经过湿地处理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对2015和2020年河流水质达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水回用和经湿地处理工况下,岔河水质能稳定达到V类水质标准,接近Ⅳ类水质标准,减河主要污染指标能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接近Ⅲ类水质标准。在上述模型测算基础上,提出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进行重点项目设计与投融资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明确了德州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包括:1)建设节水循环型社会,2)工业点源污染防控,3)污水处理管网及处理设施规划,4)生态修复与人工湿地建设,5)再生水回用规划,6)污泥处理处置规划,7)区域水环境综合保障体系,8)面源污染控制规划,9)饮用水源地保护,10)预警与应急。规划实施后,城区地表水环境质量将达到Ⅳ水质标准。
二、德州市政自来水水质评价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州市政自来水水质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及其演变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分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流域水环境背景问题 |
2.1.1 主要监测项目浓度类别 |
2.1.2 保护区内污染源调查 |
2.1.3 背景值对水质评价的影响 |
2.2 背景值影响下水质评价方案 |
2.3 背景值演变趋势分析 |
2.3.1 流域水文模型构建 |
2.3.2 评价方法优化调整 |
3 结论 |
(2)饮水、深井与氟齿病——全球化视野下清末民初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津城的水源局限 |
二、全球化影响与天津的水源变革 |
三、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影响 |
四、氟齿病的发现及应对 |
五、结语 |
(3)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
2.1 数据调研概述 |
2.2 分析方法 |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西安市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再生水 |
2.1.2 支付意愿 |
2.1.3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
2.2 再生水回用发展现状 |
2.2.1 我国再生水回用发展现状 |
2.2.2 西安市再生水回用现状 |
2.3 相关理论支撑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计划行为理论 |
2.3.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
3.1 理论框架的构建目的及原则 |
3.1.1 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目的 |
3.1.2 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原则 |
3.2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3.2.1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3.2.2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类 |
3.3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 |
3.4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假设研究 |
3.4.1 居民再生水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假设研究 |
3.4.2 居民再生水支付水平影响因素假设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及样本分析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组成设计 |
4.1.2 问卷有效性控制 |
4.2 数据来源 |
4.3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4.3.1 个人及家庭特征信息 |
4.3.2 购买意愿及支付水平 |
4.3.3 居民再生水认知水平 |
4.3.4 居民环保意识、节水意识水平 |
4.3.5 其他相关信息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5 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模型构建 |
5.1 居民再生水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变量定义 |
5.1.2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
5.1.3 模型对购买意愿的解释 |
5.2 居民再生水支付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稳健Tobit回归模型建立 |
5.2.2 模型对支付水平解释 |
5.3 结果分析及相关对策 |
5.3.1 结果分析 |
5.3.2 支付意愿提升途径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河口人工湿地净化北运河香河段污染支流河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染河流水质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物理修复技术 |
1.2.2 化学修复技术 |
1.2.3 生物修复技术 |
1.3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岸坡生境修复技术 |
1.3.2 河流缓冲带净化技术 |
1.3.3 河流原位水质净化技术 |
1.3.4 河流异位水质净化技术 |
1.4 河口人工湿地净化河流水质的研究进展 |
1.4.1 支流河口人工湿地的类型 |
1.4.2 河口人工湿地的运行原理 |
1.4.3 河口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形式 |
1.4.4 河口人工湿地的运行管理 |
1.5 课题来源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入河支流水质和底泥样品的采集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水样和底泥的采集 |
2.3 实验装置 |
2.4 底泥释放实验 |
2.5 实验装置启动 |
2.6 装置操作 |
2.6.1 污染负荷对模拟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2.6.2 水力停留时间对模拟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2.6.3 水位高度对模拟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2.6.4 斑块布置方式对模拟装置处理效果的影响 |
2.7 分析测试方法 |
3 北运河香河段两条支流水质污染特征研究 |
3.1 入河支流污染物沿程的变化 |
3.1.1 凤港减河污染物沿程变化规律 |
3.1.2 小友垡排水渠污染物沿程变化 |
3.2 入河支流污染物随时间的变化 |
3.2.1 凤港减河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规律 |
3.2.2 小友垡排水渠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规律 |
3.3 小结 |
4 北运河香河段入河支流水质模拟预测 |
4.1 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 |
4.2 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 |
4.3 参数的确定 |
4.4 底泥释放 |
4.4.1 支流底泥的基本性质 |
4.4.2 底泥释放规律 |
4.5 模型的验证 |
4.6 小结 |
5 模拟河口人工湿地净化河流水质研究 |
5.1 装置启动 |
5.2 对照条件下污染物质的去除 |
5.3 污染负荷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
5.4 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
5.5 水位高度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
5.6 斑块布置方式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
5.7 小结 |
6 北运河香河段支流河口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
6.1 工程概述 |
6.1.1 工程目的 |
6.1.2 工程选址 |
6.2 人工湿地设计 |
6.2.1 设计参数 |
6.2.2 设计要点 |
6.2.3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
6.2.4 结构设计 |
6.2.5 参数估算与设计 |
6.2.6 图纸绘制 |
6.2.7 工程规模与概算 |
6.2.8 工程可行性与预期效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都市农业 |
1.2.2 设施农业 |
1.2.3 立体绿化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
2.1 有农建筑 |
2.1.1 垂直农场 |
2.1.2 有农建筑 |
2.2 产能建筑 |
2.2.1 被动房 |
2.2.2 产能房 |
2.3 生产型建筑 |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结论 |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2.4 结论 |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3.4 结论 |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
5.1.1 覆土种植 |
5.1.2 栽培槽 |
5.1.3 栽培块 |
5.1.4 栽培箱 |
5.1.5 水培 |
5.1.6 栽培基质 |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
5.2.5 砂栽培的特点 |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
5.3.1 研究现状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3.4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
6.1 品种选择原则 |
6.1.1 研究现状 |
6.1.2 品种选择原则 |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
7.1 温室 |
7.1.1 日光温室 |
7.1.2 现代温室 |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
7.2.1 研究现状 |
7.2.2 农业光伏电池 |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
7.2.4 光伏温室设计 |
7.2.5 实践案例 |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结论 |
7.4 屋顶温室 |
7.4.1 研究现状 |
7.4.2 实践案例 |
7.4.3 屋顶温室类型 |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
7.5.2 屋顶日光温室 |
7.5.3 屋顶现代温室 |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
7.6.4 自给率分析 |
7.6.5 结果与讨论 |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
7.7.2 建筑能耗模型 |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7.7.5 能耗模拟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德州市城乡一体化供水细菌和肠道病毒污染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内外饮用水细菌检测状况 |
1.2 国内外地表水和地下水肠道病毒的污染状况 |
1.3 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细菌和病毒指标的比较 |
1.4 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研究现状 |
1.5 水体中肠道病毒检测方法现状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德州市供水现状调查 |
1. 方法 |
1.1 问卷调查 |
1.2 调查内容 |
1.3 质量控制 |
1.4 数据录入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水厂基本情况 |
2.2 水源及防护情况 |
2.3 水处理工艺和消毒方式 |
2.4 水厂自检能力及水质监测情况 |
2.5 德州市供水流程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水体中病毒浓缩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噬菌体及宿主菌 |
1.2 试验试剂 |
1.3 实验设备 |
1.4 试剂配制 |
1.5 噬菌体悬液制备 |
1.6 噬菌体效价测定(双层琼脂平板法) |
1.7 病毒浓缩方法 |
1.8 质量控制 |
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一步浓缩回收率结果 |
2.2 二步浓缩回收率结果 |
2.3 两步浓缩总回收率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水源水及生活饮用水细菌和肠道病毒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剂配制 |
1.4 现场和采样点的选择及检测指标 |
1.5 采样方法 |
1.6 肠道病毒样本浓缩处理 |
1.7 样品的检测 |
1.8 质量控制 |
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采样情况 |
2.2 检测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伊舒盆地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 |
2.1.4 水文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 |
2.3.2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3.4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第3章 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演化 |
3.1 地下水位演化特征 |
3.1.1 监测点及资料情况 |
3.1.2 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特征 |
3.1.3 地下水位空间分布特征 |
3.1.4 地下水位埋深时空变化趋势 |
3.2 地下水资源量演化特征 |
3.2.1 计算区划分 |
3.2.2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
3.2.3 地下水均衡计算 |
3.2.4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3.2.5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
3.2.6 地下水资源量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3.3 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 |
3.3.1 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循环 |
3.3.2 人工干扰下地下水循环 |
3.3.3 地下水补排量演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化学场的时空演化 |
4.1 水化学类型演化特征 |
4.1.1 潜水水化学类型时空演化 |
4.1.2 承压水水化学类型时空演化 |
4.2 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 |
4.2.1 主要水化学组分年际变化特征 |
4.2.2 主要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化特征 |
4.3 地下水质量演化特征 |
4.3.1 水质评价因子 |
4.3.2 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地下水水质评价 |
4.3.3 地下水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 |
5.1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定义及分类 |
5.1.1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定义 |
5.1.2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分类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气候变化特征 |
5.2.2 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特征 |
5.2.3 影响因素与地下水环境关联度分析 |
5.3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分析 |
5.3.1 拉林河流域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 |
5.3.2 松花江干流流域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 |
5.3.3 饮马河流域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 |
5.3.4 伊通河流域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 |
5.3.5 东辽河流域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 |
5.4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评价体系 |
5.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2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定方法 |
5.4.3 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评价结果 |
5.5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
5.5.1 地下水资源管理 |
5.5.2 地下水资源保护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9)工程项目节水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节水项目评估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节水评价研究进展 |
1.2.2 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工程项目节水评价现状与局限性分析 |
2.1 上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2.1.1 城镇水资源 |
2.1.2 自然水资源 |
2.2 上海市节水法规与节水评价政策分析 |
2.2.1 上海市节水管理法规的归纳与解析 |
2.2.2 上海市节水评价政策的归纳与解析 |
2.3 上海市工程项目节水评价局限性分析 |
2.3.1 节水评价与宏观规划的符合性 |
2.3.2 现有评价体制局限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项目节水监管评估模型研究 |
3.1 工程项目节水评估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经济发展对节水的影响 |
3.1.2 产业结构变化对节水的影响 |
3.1.3 技术进步对节水的影响 |
3.1.4 区域水资源条件对节水的影响 |
3.2 工程项目节水评估依据 |
3.2.1 评估流程与评估内容 |
3.2.2 评估原则 |
3.3 基于AHP的工程项目节水评估模型研究 |
3.3.1 模型设计的目的与逻辑思路 |
3.3.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3.3.3 工程项目节水评估指标体系 |
3.3.4 指标解析 |
3.3.5 工业项目节水评估模型计算 |
3.3.6 民用及公共建筑项目节水评估模型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项目节水策略评价模型研究 |
4.1 工程项目节水策略特征分析 |
4.1.1 工程项目节水策略分类 |
4.1.2 工程项目节水策略评价特征分析 |
4.2 工程项目节水策略决策过程分析 |
4.2.1 工程项目节水策略决策的依据分析 |
4.2.2 工程项目节水策略决策的流程分析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工程项目节水策略评价模型 |
4.3.1 模型设计的目的与逻辑思路 |
4.3.2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
4.3.3 隶属度矩阵确定 |
4.3.4 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因素权重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乐园配套项目节水案例分析 |
5.1 游乐园配套项目情况 |
5.1.1 游乐园配套项目建设环境 |
5.1.2 游乐园配套A项目建设内容 |
5.2 游乐园配套A项目节水评估案例 |
5.2.1 日用水量节水评估 |
5.2.2 系统设计方案节水评估 |
5.3 工程项目节水评价案例分析 |
5.3.1 基于AHP的工程项目节水综合评价 |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游乐园配套A项目节水策略优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基于评估模型的节水信息化 |
6.2 基于评估结论的节水管理优化 |
6.2.1 建筑用水装置流速限制 |
6.2.2 强制型节水设备安装标准 |
6.3 基于评估结论的产业宏观调控 |
6.4 以经济手段为杠杆的节水调控 |
6.4.1 阶梯型水费制度 |
6.4.2 水效率标签制度 |
6.5 建立与促进技术进步相关的协调机构或机制 |
6.5.1 与产业结构相结合的技术推广 |
6.5.2 建立节水技术推广机构 |
6.5.3 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水环境规划的相关概念 |
1.2.1 水环境 |
1.2.2 水环境规划 |
1.2.3 水环境规划的原则 |
1.2.4 水环境规划的分类 |
1.2.5 水环境规划的目的 |
1.3 水环境规划的方法 |
1.3.1 水污染源预测 |
1.3.2 水污染源调查和评价 |
1.4 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 |
1.4.1 国外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 |
1.4.2 我国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发展 |
1.4.3 我国区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目的 |
1.6 规划范围和原则 |
1.6.1 规划范围 |
1.6.2 规划原则 |
1.7 规划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河流水质数学模型构建 |
2.1 控制方程 |
2.2 模型参数确定 |
2.3 水质模型验证 |
2.4 2012年河流水质现状模拟结果分析 |
3 中心城区水环境保护现状评价与形势分析 |
3.1 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
3.1.1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环境风险和遗留问题突出 |
3.1.2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地下水超采局面亟需扭转 |
3.1.3 水生态完整性欠缺,生态安全格局需要重构 |
3.1.4 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偏低,中水回用率需要提升 |
3.1.5 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整体布局需要优化 |
3.1.6 面源污染还没有引起重视,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
3.2 水环境质量评价 |
3.2.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
3.2.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
3.2.3 饮用水源地质量安全评价 |
3.3 水资源利用评价 |
3.3.1 水资源现状 |
3.3.2 供水现状 |
3.3.3 用水现状 |
3.4 水污染防治评价 |
3.4.1 工业点源污染防治评价 |
3.4.2 城市生活污染防治评价 |
3.4.3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再生水回用现状评价 |
3.4.4 面源污染防治评价 |
3.5 水生态健康保护体系评价 |
3.5.1 饮用水源地保护现状评价 |
3.5.2 水生态修复现状评价 |
3.5.3 预警与应急体系评价 |
3.6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
3.6.1 指导思想 |
3.6.2 规划目标 |
3.6.3 规划指标 |
3.7 重点项目 |
3.7.1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项目 |
3.7.2 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 |
3.7.3 给水工程与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 |
3.7.4 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
3.8 控制单元区划 |
3.8.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3.8.2 水系概化 |
3.8.3 控制单元划分 |
3.9 主要措施与重点任务 |
3.9.1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3.9.2 建设节水循环型社会 |
3.9.3 生态修复与人工湿地建设 |
3.9.4 再生水回用规划 |
3.10 本章小结 |
4 工业污染源解析及预测 |
4.1 工业水污染排放情况 |
4.1.1 数据源 |
4.1.2 工业污染源分布 |
4.1.3 评价标准及方法 |
4.1.4 行业水污染排放评价 |
4.1.5 直排和纳管情况 |
4.1.6 重点污染源评价 |
4.2 工业系统用水情况 |
4.3 工业污染源预处理评价 |
4.4 工业污染源点源预测 |
4.4.1 行业发展预测 |
4.4.2 企业产值预测 |
4.4.3 企业用排水水平预测 |
4.5 区域工业污染源预测 |
4.5.1 区域工业废水排放现状 |
4.5.2 区域工业废水排放情况预测 |
4.6 工业污染防控项目 |
4.7 工业点源污染防控 |
4.7.1 推进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
4.7.2 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
4.7.3 促进非常规水源利用尤其中水回用 |
4.7.4 加强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 |
4.7.5 强化企业预处理 |
4.7.6 加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
4.8 本章小结 |
5 城市生活污染源解析及预测 |
5.1 城镇生活污染源现状评价 |
5.1.1 数据源 |
5.1.2 污染物排放量 |
5.1.3 生活污染源现状评价小结 |
5.2 城镇生活污染源预测 |
5.2.1 预测原则 |
5.2.2 预测方法 |
5.2.3 预测结果分析 |
5.3 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现状评价及预测 |
5.3.1 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现状评价 |
5.3.2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预测 |
5.4 污水处理管网及处理设施规划 |
5.5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 |
5.6 社区水环境综合保障体系 |
5.6.1 乡镇污水处理体系及污泥处置、湿地 |
5.6.2 农村社区污水处理体系及污泥处置、湿地 |
5.6.3 农村社区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
5.7 本章小结 |
6 面源污染解析及预测 |
6.1 畜牧业污染源 |
6.1.1 评价方法与数据源 |
6.1.2 现状解析 |
6.2 农业污染源 |
6.2.1 评价方法与数据源 |
6.2.2 现状解析 |
6.3 农村生活源 |
6.3.1 评价方法与数据源 |
6.3.2 现状解析 |
6.4 面源污染汇总 |
6.5 面源预测 |
6.5.1 畜禽养殖污染源预测 |
6.5.2 农村生活源预测 |
6.5.3 农业污染源预测 |
6.6 农业污染防治项目 |
6.7 面源污染控制规划 |
6.7.1 农业生产 |
6.7.2 畜禽养殖 |
6.8 本章小结 |
7 河流水质达标性分析 |
7.1 规划年2015年河流水质达标性分析 |
7.1.1 岔河水质达标性分析 |
7.1.2 减河水质达标性分析 |
7.2 规划年2020年河流水质达标性分析 |
7.2.1 岔河2020年水质达标性分析 |
7.2.2 减河规划年2020年断面水质预测 |
7.3 本章小结 |
8 重点项目、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 |
8.1 重点项目 |
8.1.1 工业污染防治项目 |
8.1.2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8.1.3 农业污染防治项目 |
8.1.4 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项目 |
8.1.5 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 |
8.1.6 给水工程与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 |
8.1.7 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项目 |
8.1.8 投融资 |
8.2 效益分析 |
8.2.1 生态环境效益 |
8.2.2 社会效益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德州市政自来水水质评价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及其演变趋势研究[J]. 段茂庆,苑飞燕,李欣蕊,刘振环,赵军利,张俊. 江西科学, 2022(01)
- [2]饮水、深井与氟齿病——全球化视野下清末民初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及影响[J]. 曹牧. 清史研究, 2021(06)
- [3]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西安市居民再生水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杨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河口人工湿地净化北运河香河段污染支流河水的研究[D]. 焦立扬.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7]德州市城乡一体化供水细菌和肠道病毒污染现状调查[D]. 张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01)
- [8]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伊舒盆地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D]. 张楠. 吉林大学, 2017(09)
- [9]工程项目节水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D]. 郑姝. 东华大学, 2016(08)
- [10]德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改善策略研究[D]. 龚凌.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