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速率法测定ALT的改良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永仓,赵丹,柏本健,聂太宝,韦庄怡,杜肖[1](2021)在《三种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3种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2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A组(34例)、B组(26例)和C组(32例)。A组患者采用孙氏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改良孙氏手术治疗,C组患者采用去分支复合手术治疗。比较3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和术后72 h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肾功能指标[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变化,随访12个月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C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B组,术后引流量少于A组和B组(P<0.05);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后引流量少于A组(P<0.05)。C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于A组和B组(P<0.05);B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于A组(P<0.05)。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3组术后72 h患者AST和ALT水平低于术前(P<0.05);C组术后72 h患者AST和ALT水平低于A组和B组,且B组低于A组(P<0.05)。3组术后72 h患者Cr和BUN水平低于术前(P<0.05);C组术后72 h患者Cr和BUN水平低于A组和B组,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相比于孙氏手术和改良孙氏手术,去分支复合手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减轻肝肾功能损伤,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预后良好。
鄢海峰[2](2021)在《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抗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苹果斑点落叶病是世界范围内苹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为害新稍和果实,造成果树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和果品质量。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种类多样、种群变异复杂且极易产生抗药性,迄今我国仍缺乏对病原种类和病菌抗药性水平方面的系统性调查研究。本研究在对主产区病原菌采集、分离的基础上,开展了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种群鉴定,病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抗药性检测技术研究,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高效治理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我国6个苹果产区链格孢属病原菌种类。自辽宁、山东、陕西、河南、甘肃和安徽6个苹果产区采集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叶,通过单孢分离和致病性鉴定,共分离获得致病菌株289株。分离菌株鉴定为4个种,分别为链格孢(A.alternata),长柄链格孢(A.longipes),乔木链格孢(A.arborescen),梨黑斑链格孢(A.gaisen),其中优势种为链格孢,占53.19%。(2)明确了我国6个苹果产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5类生产常用杀菌剂的抗性。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供试菌株对戊唑醇、多抗霉素、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的抗性频率分别为6.50%、90.60%、73.14%及4.70%,对异菌脲未检测到抗性菌株。不同地区间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频率差异较大,其中,甘肃地区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戊唑醇抗药性菌株频率最高,达38.89%,其他地区的病原菌对戊唑醇抗药性频率均低于10.00%;甘肃、河南及安徽苹果产区的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抗药性频率较高,分别为83.3%、78.00%和74.70%,辽宁苹果产区的病原菌抗药性频率较低,为9.00%。所有地区的供试菌株对多抗霉素均表现出较高的抗药性,对嘧菌环胺的抗性频率均较低。(3)建立了一种基于双色荧光法的抗药性菌株检测方法。以三种不同病原菌为对象,对多种染色剂进行筛选并优化染色条件,用双色荧光法检测已知死孢子比例样品,证实方法对检测真菌孢子代谢活性孢子的可行性。并通过比较双色荧光法和传统孢子萌发法对菌株活性检测结果,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最终所建立的双色荧光法所测结果和传统孢子萌发法一致,可用于检测病原孢子对保护性杀菌剂的抗药性。
李佳益[3](2021)在《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红酵母红素与番茄红素具有相似的结构,拥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及抑制肿瘤等功能。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证明,红酵母红素对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和干预作用,但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和机制还未进行系统研究。药物、酒精、化学物质、病毒及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导致急性肝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恰当,急性肝损伤很有可能转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本论文旨在研究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为开发功能食品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肝细胞(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四种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探究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和机制。然后利用纳米乳液对红酵母红素进行包埋,通过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小鼠灌胃模型,研究其体内吸收过程和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发现,红酵母红素能抑制氧化损伤导致的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损伤,从而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另一方面,红酵母红素干预提高了线粒体膜上SOD活性,恢复了氧化损伤导致的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使线粒体膜电位(MMP)恢复正常,从而维持了线粒体的正常结构功能,抑制了线粒体破裂造成的细胞凋亡。2.基于四种常见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研究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缓解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肿大,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使肝损伤程度得到缓解。对抗氧化酶系活性测定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提升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SOD和GSH-Px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从而缓解模型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测定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降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HE染色观察模型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能够缓解不同诱因导致小鼠肝组织出血、炎症浸入及组织坏死等病理损伤。3.为探究红酵母红素干预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利用RNA-seq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红酵母红素干预细胞损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分析并验证。结果显示,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DEGs共有2808个,其中1334个DEGs表达上调,1474个DEGs表达下调。通过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后发现,红酵母红素主要通过调控抗氧化及抑制凋亡等相关信号通路缓解H2O2对肝细胞的氧化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红酵母红素干预抑制了H2O2诱导的p53、Bax、Caspase-3蛋白过量表达,提高了Bcl-2、p-PI3K、p-Akt、p-MTOR以及Nrf2蛋白表达。说明红酵母红素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蛋白m TOR和Nrf2的表达,提高肝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对H2O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4.为探究红酵母红素干预几种急性肝损伤的机制,利用RNA-seq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红酵母红素干预急性肝损伤小鼠DEGs进行分析并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模型中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数量不同。药物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1743个,其中1075个DEGs表达上调,668个DEGs表达下调;化学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1519个,其中263个DEGs表达上调,1256个DEGs表达下调;酒精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806个,其中506个DEGs表达上调,300个DEGs表达下调;免疫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434个,其中72个DEGs表达上调,362个DEGs表达下调。其中药物性急性肝损伤和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组间DEGs数量较多,酒精性急性肝损伤和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组间DEGs数量较少。通过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后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调控的信号通路有所不同,但都同样影响到细胞凋亡及氧化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红酵母红素干预上调了p-PI3K、p-Akt、p-m TOR、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了NF-κB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红酵母红素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 TOR和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提高小鼠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从而缓解急性肝损伤症状。5.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多聚果糖(Polyfructosee)制备一种纳米乳液使红酵母红素纳米载体化,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及小鼠灌胃实验探究包埋对红酵母红素消化吸收及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纳米乳液包埋后,红酵母红素的体外生物可给率由油溶液中的18.62%提升至48.06%;小鼠模型中,小鼠小肠中红酵母红素含量提高2.55倍,肝脏中红酵母红素含量提高2.33倍,肝脏中视黄醇含量提高1.62倍,表明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高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率。基于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发现,相较于油溶液,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升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包括缓解小鼠血清指标、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综上所述,红酵母红素对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和小鼠急性肝损伤都有显着的干预效果,但是干预效果明显受到红酵母红素生物利用率的制约。而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升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提高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本论文不但为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红酵母红素的资源利用以及开发功能保健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李兆东[4](2021)在《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机制研究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致残率高,治疗周期长,预后差和易复发等特点,常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RAFLSs)是关节滑膜组织的重要组成细胞,其过度增殖可促进免疫细胞释放大量促炎因子,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加剧RA病理进程。此外,关节腔内募集的促炎因子也会进一步激活RA-FLSs细胞。因此,抑制RA-FLSs细胞增殖或降低关节内促炎因子水平是治疗RA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药物治疗仍是RA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化学合成药物的治疗不仅费用昂贵,且常伴有副作用,因此人们正积极寻找安全、有效和廉价的药物来治疗RA。近年来,中药以其具有的显着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在治疗RA方面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中药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方式参与RA的治疗过程。万通筋骨片是由25味中药组成的复方药,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性疾病。由于其作用机理不明确,从而限制了它在国内外的推广和使用。因此,系统研究万通筋骨片在治疗RA中的作用和机制十分必要。首先,基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我们研究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作用;其次,基于RA-FLSs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我们研究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机制;随后,在万通筋骨片抗炎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继续挖掘万通筋骨片的抗炎基因靶点;最后,我们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万通筋骨片对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谱的影响,拟挖掘参与万通筋骨片抗炎作用的靶点微生物群和靶点代谢物。因此,本研究不仅为万通筋骨片在临床上治疗RA提供了实验依据,促进了其推广和应用,而且也为中药治疗RA的机制研究建立了新的思路。第一部分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作用首先,为了确定万通筋骨片的安全给药浓度,我们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血常规检测和肝脾肾功能分析。其次,为了评估CIA大鼠模型的构建效果,我们检测了大鼠的足趾肿胀度,关节内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水平,关节的病理结构变化,以及滑膜组织中FLSs特异性标志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最后,为了研究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作用,我们连续灌胃给药14天和28天后,检测了CIA大鼠足趾肿胀度,炎性关节病理结构变化,以及关节腔和关节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万通筋骨片给药的安全有效浓度可设为150、300和600 mg/kg;CIA大鼠成模率>99.00%。当连续治疗14天时,各组CIA大鼠足趾肿胀度没有明显变化;当连续治疗28天时,300和600 mg/kg组的CIA大鼠足趾肿胀度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连续给药14天和28天时,各组CIA大鼠的关节病理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600 mg/kg连续给药28天的治疗组CIA大鼠,病理结构改善效果最佳。关节腔内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在连续给药14天和28天时,各给药浓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尤以600 mg/kg连续给药28天的抗炎效果最佳。关节组织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连续给药14天时,TNF-α和IL-1β促炎因子水平显着降低;连续给药28天时,TNF-α,IL-1β和IL-6促炎因子水平明显下调。这些结果说明,万通筋骨片对RA具有抗炎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第二部分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炎机制基于万通筋骨片的抗炎作用,本研究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继续研究万通筋骨片的抗炎机制。首先,为了确定万通筋骨片对RA-FLSs细胞增殖的影响,我们观察了RA-FLSs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Ed U核酸标记以及免疫组化等实验技术检测RA-FLSs细胞数目变化和滑膜组织中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其次,我们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了MEK、p MEK、ERK1/2和p ERK1/2蛋白在RA-FLSs细胞及CIA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我们还利用ERK1/2质粒转染等相关实验,进一步验证MEK/ERK信号通路在万通筋骨片抗炎过程的作用。最后,为了研究万通筋骨片是否通过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的方式参与抗炎作用,我们检测了RA-FLSs细胞中caspase-3/9蛋白酶活性,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IA大鼠滑膜组织中Bax,Bcl-2,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各组RA-FLSs细胞形态均发生改变,尤以3 mg/ml和4 mg/ml药物浓度处理48 h,细胞形态变化较为明显。药物处理24 h后,各组RA-FLSs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药物处理48 h后,2 mg/ml、3mg/ml、4 mg/ml给药浓度可以显着抑制RA-FLSs细胞增殖。经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MEK,p MEK,ERK1/2和p ERK1/2蛋白在RA-FLSs细胞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尤以3 mg/ml和4 mg/ml药物浓度处理48 h,各蛋白表达差异最为明显。同时,过表达ERK1/2显着提升RA-FLSs细胞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ERK1/2的RA-FLSs细胞经3 mg/ml药物浓度处理后,细胞增值能力显着下降。同时,万通筋骨片可以下调MEK,p MEK,ERK1/2和p ERK1/2蛋白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此外,药物处理24 h后,4 mg/ml药物浓度显着提高RA-FLSs细胞中caspase-3/9蛋白酶活性;药物处理48 h后,3 mg/ml和4 mg/ml明显上调caspase-3/9蛋白酶活性。我们还发现,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3 mg/ml和4mg/ml药物浓度显着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2 mg/ml、3 mg/ml、4 mg/ml药物浓度显着上调cleaved-PARP蛋白表达。同时,万通筋骨片可以上调滑膜组织中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下调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这些结果表明,万通筋骨片通过抑制RA-FLSs细胞增殖及诱导RA-FLSs细胞凋亡参与抗炎过程。第三部分基于RNA高通量测序挖掘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炎靶点基于万通筋骨片对RA-FLSs细胞的影响,本研究针对药物处理后的RA-FLSs细胞进行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为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获得抗炎靶点,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筛选,即DESeq2差异分析以及STEM时间序列和WGCNA权重共表达联合分析。DESeq2差异分析:通过DESeq2差异分析,拟筛选不同组别间的差异基因;针对这些差异基因,我们随后进行功能富集过滤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并根据PPI网络中节点连接度筛选备用核心基因。STEM时间序列和WGCNA权重共表达联合分析:基于药物处理组和未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我们拟筛选与时间序列具有相同表达趋势的基因。针对这些基因,我们进一步筛选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差异基因。随后通过功能富集过滤,权重共表达网络分析,PPI网络分析,以及节点连接度来筛选备用核心基因。最后,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备用核心基因的表达模式,以便获得理想的抗炎靶点。结果显示:通过DESeq2差异分析,在不同比较组间,我们共获得184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且这些基因与细胞周期和同源重组等代谢通路密切相关。同时,基于PPI蛋白网络,我们共筛选出4个备选核心基因,即BRCA1,ATR,SMC3和BUB1。通过STEM时间序列和WGCNA权重共表达联合分析,我们共获得111个具有相同表达趋势和表达模式的DEGs,且这些基因显着富集于细胞周期和RNA转运等代谢通路。同时,基于WGCNA和PPI网络,我们共筛选出6个备选核心基因,即PNN,SMC3,EIF3A,BUB1,ATR和ORC4。此外,TTK,STAG2和THOC1也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因此TTK,STAG2和THOC1也作为备选核心基因。至此,共获得10个备选核心基因,即:BRCA1、ORC4、TTK、BUB1、SMC3、ATR、PNN、EIF3A、STAG2和THOC1。基因和蛋白验证结果显示,只有SMC3和BUB1的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一致。这些结果表明,SMC3和BUB1可能是万通筋骨片在RA中的抗炎靶点。第四部分基于16S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挖掘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炎靶点基于万通筋骨片对CIA大鼠的抗炎作用,本研究针对CIA大鼠粪便样本和血清样本,分别进行16S高通量测序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拟挖掘万通筋骨片抗炎作用的肠道菌群靶点和代谢物靶点。16S高通量测序分析:基于操作单元聚类和物种多样性分析,我们拟研究万通筋骨片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我们拟筛选相对丰度较高的差异菌群。代谢组学分析:基于样本相关性和多元统计分析,我们拟研究万通筋骨片对血清代谢物谱的影响;基于差异代谢物筛选,功能富集过滤和差异代谢物表达分析,我们拟筛选理想的差异代谢物。16S高通量测序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基于top10差异肠道菌属和top20差异代谢物,我们进行联合分析,拟研究肠道微生物群与血清代谢物的关系,并验证或筛选肠道菌群靶点和代谢物靶点。结果显示:通过16S高通量测序分析,我们发现万通筋骨片可以明显改变CIA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拟杆菌、软壁菌和脱铁杆菌的菌群相对丰度得到显着改善。此外,拟杆菌与厚壁菌的菌群相对丰度比值(Bacteroidetes/Firmicutes)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属水平上,弧菌、巨型球菌和漫游球菌的菌群相对丰度下调至正常水平。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我们发现万通筋骨片可以明显改变CIA大鼠的血清代谢物谱。其中,血清素、二硫化谷胱甘肽、N-乙酰神经氨酸、萘和血栓素B2等5种代谢物均有标准化的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通过16S高通量测序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我们发现,弧菌、巨型球菌和漫游球菌都存在于top10差异肠道菌群范围内,且与这3种微生物群存在显着联系的代谢物包括5种。此外,考虑到代谢物鉴定过程中的假阳性,我们认为:在这5种代谢物中,只有微管素B是内源性代谢物。这些结果表明,万通筋骨片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血清代谢物谱发挥抗炎作用,且弧菌、巨型球菌和漫游球菌可能是万通筋骨片的抗炎靶点菌群;微管素B可能是万通筋骨片的抗炎靶点代谢物。
齐金铭[5](2021)在《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文中认为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因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而受到广泛关注。寨卡病毒可造成先天性小头畸形,以及成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由于寨卡病毒既通过蚊媒传播,又可通过非媒介传播途径传播,控制寨卡疾病的传播比较困难,且感染寨卡病毒后有较高的致病风险和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重组蛋白疫苗是一种包含病毒抗原蛋白的新型疫苗,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青睐。但由于病毒抗原本身的免疫原性较弱,需要添加佐剂以及选择合适的递送系统,使其可以诱导强大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E蛋白作为寨卡病毒的关键结构蛋白,是研制寨卡疫苗的理想抗原。为增强E蛋白的免疫原性,需要在抗原中加入佐剂。β-葡聚糖作为一种多糖佐剂,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并触发细胞免疫反应,将E蛋白与β-葡聚糖共价偶联是一种提高E蛋白免疫原性的策略。然而,E蛋白的抗原表位和β-葡聚糖的免疫调节位点在偶联物中会被屏蔽,此外,偶联物也可能会引发对β-葡聚糖的非预期免疫反应。因此,将酸敏感的腙键和硫醇敏感的二硫键用作E蛋白和β-葡聚糖之间的连接键,得到偶联物E-PS-4。当偶联物进入免疫细胞后,在溶酶体中的低pH及细胞质中高水平谷胱甘肽的作用下,导致腙键水解和二硫键还原,使E蛋白与β-葡聚糖充分解离,克服了抗原表位和免疫调节位点被屏蔽的缺点。与不含腙键和/或二硫键的偶联物相比,E-PS-4刺激产生了高水平的E蛋白特异性IgG,是E蛋白组的27倍,且β-葡聚糖特异性IgG滴度降低了 8倍,并且可诱导分泌高水平的IFN-γ、TNF-α、IL-2和IL-10。此外,E-PS-4可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E-PS-4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蛋白的3.3倍,清除速率降为1/5。因此,E蛋白通过腙键和二硫键与β-葡聚糖结合,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EDⅢ蛋白是寨卡病毒E蛋白的第三结构域,包含了大部分中和抗体表位,且不会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DE)效应。然而,EDⅢ蛋白必须与佐剂和抗原递送系统一起使用,以提高其免疫原性。血红蛋白(Hb)可以调节炎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激活巨噬细胞。甘露聚糖(Mannan)是组成真菌细胞壁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因此,我们将EDⅢ、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共价结合,血红蛋白和甘露聚糖均作为佐剂,先进行共价结合,偶联物(HM)作为递送系统,以二硫键为连接键与EDⅢ偶联,得到偶联物HM-EDⅢ-2。通过细胞内高水平谷胱甘肽环境下二硫键的断裂,可以实现EDⅢ与HM在细胞内的有效分离。结构分析表明,与HM偶联后,可以基本维持EDⅢ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免疫学研究表明,与EDⅢ相比,HM-EDⅢ-2的EDⅢ特异性IgG滴度增长了 29倍,并可分泌高水平的IFN-γ、IL-2、IL-5和IL-10细胞因子,并且对器官没有明显的毒性。此外,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HM-EDⅢ-2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延长为EDⅢ组的2倍,清除速率降为1/10。因此,HM-EDⅢ-2可以增强对EDⅢ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我们的研究有望为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寨卡病毒疫苗提供一种途径。
林春英[6](2021)在《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寒沼泽湿地因其气候寒冷,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因此长期积累数量巨大的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速度加快,逐渐向高寒草甸演替,且有机碳减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意味着土壤有机碳逐步消失,以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碳,温室气体会导致气温上升。土壤有机碳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评价湿地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全球碳氮循环中作用重要。冻融丘作为高寒沼泽湿地的一种特征,是以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为主高出积水区的草丘。冻融丘之间的低洼地称为丘间,优势种为苔草(Carex moorcroftii)。本研究选取黄河源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滩高寒沼泽湿地样地作为高寒沼泽湿地与外围退化区作为试验地,研究冻融丘和丘间土壤有机碳、总氮、有机碳组分、腐殖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并设置人工补播措施,判断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等。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0~30 cm是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和总氮主要分布区,有机碳和总氮呈正相关关系。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均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总氮、碳氮贮量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下降趋势,且冻融丘的下降速度较丘间快。有机碳、总氮、有机碳贮量和氮贮量与冻融丘的数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冻融丘的大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冻融丘的数量和大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及贮量具有指示性。2.高寒沼泽湿地剖面(0~200 cm)土壤有机碳、氮总量大小关系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氮呈正相关(P<0.05),随着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总氮对土壤水分更加敏感;微地形与湿地退化程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碳、氮紧密联系,尤其对表层的贡献更大。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具有指示性。3.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下降,且冻融丘在0~10 cm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土壤重组分有机碳含量为32.46~160.22 g·k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94.83%~97.76%,是土壤有机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和丘间土壤微生物碳占比显着减少(P<0.05),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响应敏感;土壤有机碳与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呈显着相关,各组分之间也呈显着相关(P<0.01)。综上所述,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有机碳组分减少,微生物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关键指标,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关键指标。4.冻融丘和丘间土壤腐殖质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冻融丘腐殖质碳、胡敏素和胡敏酸未退化与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的组成中,HA/FA均大于1,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较高,且冻融丘0~10 cm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呈下降趋势,未退化和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下降,土壤腐殖化的程度下降。冻融丘中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木糖苷酶(BXYL)、α-1,4-葡萄糖苷酶(αG)、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素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酸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丘间酶活性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微生物量对土壤胡敏素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土壤含水量、总氮与土壤腐殖质正相关,说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是限制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主要因子,在高寒沼泽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水分和氮肥的补充。5.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变化丘间较冻融丘明显,且土壤真菌OTUs种类变化显着;冻融丘和丘间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真菌微生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类相同,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RB41,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除RB41外未退化与重度退化间优势微生物丰度有较大差异(P<0.05),丘间的优势微生物对不同退化较冻融丘敏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莎草科的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在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湿地冻融丘和莎草科植物的保护以及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碳氮的补充。6.经过主成分分析,轻度退化丘间和重度退化的土壤指标值相似度高,土壤情况相近;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植被指标值相似度高,植被情况相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演替的过程,土壤含水量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关键影响因子,气候变暖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最重要的原因,微地形的间接作用加速了研究区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7.通过播种、施肥、施肥+播种,退化高寒沼泽植被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等均呈现增加趋势,说明播种和施肥对植物生长有利,而施肥+播种措施更有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加。从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角度出发,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播种较适合播种量3 g/m2+施肥量30 g/m2。播种、施肥、施肥+播种使退化的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全磷施肥后呈减少趋势。通过综合判断,人工补播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土壤性质得到改良,能够显着抑制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
杨颖[7](2021)在《白术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及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原料是由陕西来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水提醇沉工艺代工生产的白术粗多糖(BZCP),研究首先对BZCP进行脱色、阴离子交换层析及透析处理制得含量为97.12%的白术精制多糖产物(BZJP),利用化学与仪器分析等多种手段,解析了 BZJP一级结构,为聚木葡甘露多糖结构。利用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技术手段验证了该产物缓解酒精性肝损伤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可能的药效作用机制。支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白术多糖的分离纯化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对BZCP大孔树脂脱色方法进行优化,确定了大孔树脂脱色最佳工艺:大孔树脂类型为HPD600、样品浓度为25 mg/mL、样品pH为6、脱色温度为75℃、脱色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多糖脱色率和保留率可分别高达79.75%和80.31%,多糖从深褐色转变为浅黄色。白术脱色多糖(BZTP)经DEAE Cellulos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处理,再透析后,得到含量为97.12%的白术精制多糖(BZJP)。2.白术精制多糖结构鉴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对BZJP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BZJP多糖含量为97.12%,几乎不含蛋白质。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氨基柱法、PMP柱前衍生化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等对BZJP进行结构分析。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表明BZJP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5465 Da;氨基柱法、PMP柱前衍生化法及气相色谱法表明BZJP主要由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和木糖(Xyl)组成,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摩尔比测定,Glc:Man:Xyl=6.8:3.0:1.0;红外光谱法确定BZJP是含有D-葡萄吡喃环及β-端基差向异构的多糖;甲基化分析确定BZJP糖苷键类型有 5 种,分别为→4)-αGlcp(1→、→6)-αGlcp(1→、→2)-αManp(1→、βXylp(1→和→3)-βXylp(1→,大致推测出BZJP是线性多糖,其中一端为βXylp(1→;核磁共振波谱法进一步推测出 BZJP一级结构式为 βXylp-[(1→3)-βXylp]6-(1→6)-αGlcp-[(1→4)-αGlcp]40-[(1→2)-αManp]12。3.白术脱色多糖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考察BZTP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保护作用,24只小鼠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100mg/kg)和高剂量组(400mg/kg),灌胃给药8天,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对照组灌等量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灌服50%酒精12 mL/kg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取材,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测定肝脏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测定肝脏指数并观察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白术多糖能显着抑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所引起的血清AST、ALT和TG的升高、有效逆转肝损伤所引起的肝脏指数的升高、降低肝脏中MDA含量的升高、提高SOD和GSH-Px活性的降低。结论:白术多糖对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缓解小鼠的肝损伤。4.白术精制多糖对乙醇诱导的L-02人正常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1)旨在筛选出酒精最佳造模条件,采用MTT法对酒精造模浓度与时间进行确定。结果表明100 mmol/L的乙醇浓度对肝细胞进行6 h的损伤造模效果最好。(2)旨在筛选出BZJP给药浓度,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BZJP对L-02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BZJP终浓度在0~800 μg/mL内作用24h对L-02人肝细胞没有显着增殖抑制作用。结合其他文献中多糖作用浓度范围,最终选择50、100、200μg/mL三个BZJP浓度作为低、中、高三个剂量进行后续细胞实验研究。(3)考察BZJP对乙醇诱导的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对不同浓度BZJP预孵育不同时间的药效学进行评价,以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和AST及相应的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及GSH-Px为评价指标,从而评价BZJP对肝细胞受乙醇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BZJP对肝损伤引起的上述指标变化均有显着改善,高剂量预孵育1h作用效果更好。5.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BZJP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白术多糖抗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进行初探。对BZJP经胃肠道可能的降解产物与肝实质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以及肝脏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上的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发现不同寡糖与两个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主要影响因素为寡糖聚合度以及单糖组成。因此,BZJP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机制之一很有可能是:BZJP经胃肠道可能的降解产物与ASGPR和/或MR结合进入肝脏发挥作用。
夏国美[8](2020)在《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文中指出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2009年发现的由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乏力、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主要表现的新发传染病。SFTS病情变化快且病死率高,因此疾病早期判断预后十分重要。SFTS患者早期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临床上与SFTS相关的死亡危险因素尚不十分明确。现阶段文献报道的几个与SFTS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均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验证。本研究拟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参数为切入点,分析它们与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预后相关的预测模型,采用多中心数据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并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目的建立评估SFT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索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二附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安医一附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中科大一附院)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SFTS确诊病例共377例,其中以安医二附院的161例患者作为建模组,以安医一附院和中科大一附院共216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entral nervous system symptoms,以下简称CNS症状)、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有无出血倾向等各个脏器系统的临床特征,应用RT-PCR法测定患者SFTSV核酸,应用ELISA法检测SFTSV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同时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一般项目。根据SFTS疾病转归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以及临床特征、病原学结果的差异,根据Logistic回归确立影响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分析验证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根据前述建立的预测模型将验证组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亚组,比较这三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差异,同时将验证组与建模组各亚组疾病转归分别比较,验证模型的稳定性。此外,本研究根据不同亚组患者对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抗生素的治疗反应,分析这些药物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该模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结果(1)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如性别、年龄、WBC、N、L、RBC、PLT、Ca2+、TBIL、ALT、AST、CK、PT-INR、AMY、SFTSV RNA等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来源均衡。(2)建模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FTS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RBC、Hb、PLT、Ca、Glu、e GFR、ALT、AST、LDH、PT-INR、DD二聚体、AMY、HPL、SFTSV特异性Ig M抗体、SFTSV RNA、并发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CNS症状或者尿蛋白之间具有统计学差(P<0.05,OR值分别为1.054,0.425,0.973,0.963,0.023,1.122,0.979,1.003,1.001,1.001,74.745,1.094,1.001,1.000,0.343,2.028,4.655,8.205,6.042,168.000,5.261);CNS症状与患者死亡结局具有强相关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SFTSV RNA、消化道出血是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公式:联合指标积分=年龄+10*SFTSV RNA(lg)+30*消化道出血,最佳截点值为118分,联合指标积分的AUC为0.859,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677,联合指标积分118分以上为阳性,以下为阴性。(3)结合CNS症状和联合指标积分将患者分为三组,结果显示,联合指标积分和CNS症状同时阳性组(双阳性组)患者死亡率为79.3%,联合指标积分或CNS症状阳性组(单阳性组)死亡率为6.8%,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同时阴性组(双阴性组)死亡率为0。(4)验证组联合指标积分AUC为0.8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0.882,验证组的双阳性、单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84.8%、25%、2.19%。验证组与建模组中双阳性组、单阳性组、双阴性组两组间疾病转归分别比较,P值分别为0.569、0.020、0.423。(5)建模组与验证组数据汇总后整体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抗生素治疗的SFTS患者死亡风险降低,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而两组间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未见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57和0.127)。亚组分析显示,单阳性组患者应用利巴韦林与抗生素治疗后死亡风险均降低(P值分别为0.006和0.000),且无论是否继发感染或粒细胞缺乏表现,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5和0.003),而在双阳性组和双阴性组,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在各亚组患者中,丙种球蛋白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1)基于患者的联合指标积分与CNS症状所建立的新型SFTS预后预测模型,建模组与验证组预测结果一致,提示该模型高效稳定,为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2)利巴韦林和抗生素治疗仅可影响单阳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不能影响双阳性和双阴性组患者的疾病转归,提示该模型稳定可靠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邵云[9](2019)在《苹果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基因MpSnRK2.10和MdCIPK03在非生物逆境应答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由蛋白磷酸酶和蛋白激酶所催化的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是真核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的主要机制。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s,SnRK)亚家族2(SnRK2)和亚家族3(SnRK3)是植物特有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nRK2是植物脱落酸(ABA)信号通路的必要组件和正调控因子,同时也是渗透胁迫应答的主要参与者;SnRK3也被称作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calcineurin B-like,CBL)蛋白互作蛋白激酶(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是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维持离子平衡的主要调控者。苹果(Malus domestic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树树种之一,而我国苹果主产区黄土高原地区频繁出现的干旱、盐渍和冻害等不利因素严重限制了其树体的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形成。因此,研究苹果的SnRK2和SnRK3基因能够为了解苹果的抗逆分子机制和抗逆改良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苹果基因组中系统地分离鉴定SnRK2和SnRK3基因家族成员,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检测其在非生物逆境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从中选出两个基因MpSnRK2.10和MdCIPK03分别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过表达转基因植物,探究了转基因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耐性。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苹果SnRK2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在苹果基因组中筛选出14条完整的SnRK2核苷酸预测序列,它们能够编码12条推定的蛋白序列。基因染色体定位和同线性分析结果表明串联复制和节段性复制可能促进了苹果SnRK2基因家族的扩展。以苹果砧木富平楸子[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的cDNA为模板,经克隆测序,12条完整的苹果SnRK2编码序列(MpSnRK2.1—MpSnRK2.12)均被核实。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pSnRK2可以分为4组,各组内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MpSnRK2各成员在富平楸子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有所差异。干旱、盐及ABA处理能够诱导部分家族成员在叶片中的表达上调,预示着这些基因可能在苹果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中具有功能。2.过表达MpSnRK2.10增强转基因植物的抗旱性和耐盐性将MpSnRK2.10转化拟南芥和GL-3苹果产生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正常培育条件下过表达MpSnRK2.10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无影响。在干旱和盐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WT)相比外观形态损伤较轻,胁迫损害相关生理指标改善,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抗旱和耐盐能力更强。此外,转基因苹果对由ABA引起的生长抑制更敏感。在ABA、甘露醇和NaCl处理下,胁迫诱导基因MdRAB18、MdRD22和MdRD29B在转基因苹果中的表达量高于野生型植株。这些结果说明在逆境条件下,过表达MpSnRK2.10可能通过加强ABA信号输出从而增强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3.苹果CIPK(SnRK3)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在苹果基因组中筛选出44条完整的CIPK核苷酸预测序列,它们能够编码32条推定的蛋白序列(MdCIPK01—MdCIPK32)。基于MdCIPK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同线性分析,发现了10对串联复制序列和11对旁系同源序列,由此推测串联复制和节段性复制事件可能极大地促进了苹果CIPK基因家族的扩展。以‘金冠’苹果(Malus domestica cv.Golden Delicious)的cDNA为模板,经克隆测序,19条完整的苹果CIPK编码序列得到核实。蛋白序列比对分析显示所有的MdCIPK都具有高度保守的ATP结合位点、激酶活化环、NAF及PPI序列元件(Motif)。在系统发育分析中,12个MdCIPK聚在多内含子类群,20个MdCIPK聚在寡内含子类群,大部分MdCIPK以紧邻成对的聚集方式分布于各分支中。在干旱、NaCl、ABA及低温处理下,多数MdCIPK的表达下调,但MdCIPK03的表达显着上调,预示着该基因可能在苹果的非生物逆境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4.过表达MdCIPK03增强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耐盐性和耐寒性将MdCIPK03转化拟南芥产生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正常培育条件下过表达MdCIPK03对拟南芥的生长发育无影响。在干旱、盐及冷冻处理下,转基因植株与WT相比外观形态损伤较轻,胁迫损害相关生理指标改善,存活率升高,表明转基因植株对非生物逆境的对抗/耐受能力增强。这些结果预示着MdCIPK03可能对苹果的非生物逆境应答具有正调控作用。此外,MdCIPK03在酵母双杂交试验中能与苹果MdCBL1、MdCBL3、MdCBL4和MdCBL5互作,说明MdCIPK03的活性及功能可能是由这些钙结合蛋白调控的。
池永宽[10](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二、速率法测定ALT的改良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速率法测定ALT的改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
2.2 3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 |
2.3 3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
2.4 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
2.5 3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
2.6 3组患者预后比较: |
3 讨论 |
(2)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抗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苹果斑点落叶病研究概述 |
1.1.1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现 |
1.1.2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危害症状 |
1.1.3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侵染特点和流行规律 |
1.2 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学研究 |
1.2.1 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形态 |
1.2.2 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的分化 |
1.2.3 链格孢的种级分类 |
1.3 苹果斑点落叶病化学防治 |
1.3.1 保护性杀菌剂 |
1.3.2 内吸性杀菌剂 |
1.4 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
1.5 展望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鉴定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供试寄主 |
2.2 方法 |
2.2.1 菌株的活化 |
2.2.2 致病性检测 |
2.2.3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2.2.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2.3 结果 |
2.3.1 苹果主产区获得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菌株 |
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3 形态学鉴定 |
2.4 讨论 |
第三章 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5 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药剂 |
3.1.2 方法 |
3.1.3 菌株敏感性频率分布图绘制 |
3.1.4 交互抗性计算 |
3.2 结果 |
3.2.1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
3.2.2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
3.2.3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
3.2.4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
3.2.5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差异分析 |
3.2.6 不同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分析 |
3.2.7 交互抗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FDA-PI双色荧光法的病原菌孢子抗药性快速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2 供试菌株 |
4.1.3 荧光染液的配制 |
4.1.4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4.1.5 孢子萌发法 |
4.1.6 双荧光复染法比较实测死亡率和理论死亡率 |
4.1.7 化学处理对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
4.1.8 杀菌剂处理 |
4.2 结果 |
4.2.1 死亡率和理论死亡率比较 |
4.2.2 化学处理对病菌孢子活力的影响 |
4.2.3 杀菌剂处理对菌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急性肝损伤概述 |
1.1.1 药物性肝损伤概述 |
1.1.2 化学性肝损伤概述 |
1.1.3 酒精性肝损伤概述 |
1.1.4 免疫性肝损伤概述 |
1.2 类胡萝卜素概述 |
1.2.1 红酵母红素概述 |
1.2.2 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 |
1.2.3 影响红酵母红素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
1.3 类胡萝卜素纳米载体概述 |
1.3.1 生物聚合物纳米载体 |
1.3.2 脂质纳米载体 |
1.4 红酵母红素研究基础 |
1.5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红酵母红素对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3 不同H_2O_2 浓度损伤测定 |
2.3.4 红酵母红素作用浓度确定 |
2.3.5 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 |
2.3.6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3.7 红酵母红素干预BRL细胞损伤氧化酶系测定 |
2.3.8 荧光法(DCFH-DA)测定BRL细胞内ROS水平 |
2.3.9 免疫荧光法观察BRL细胞内线粒体及线粒体上SOD水平 |
2.3.10 荧光法测定BR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2.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 |
2.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3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ROS的影响 |
2.4.4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氧化酶系的影响 |
2.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2.4.6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SOD和线粒体的影响 |
2.4.7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形态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酵母红素对四种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动物分组与饲养方法 |
3.3.2 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红酵母红素的干预 |
3.3.3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重比测定 |
3.3.4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活性测定 |
3.3.5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酶系水平测定 |
3.3.6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
3.3.7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HE染色组织学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重比的影响 |
3.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影响 |
3.4.3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4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3.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酵母红素对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红酵母红素干预BRL氧化损伤细胞模型建立 |
4.3.2 细胞总RNA提取 |
4.3.3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4.3.4 细胞蛋白质提取 |
4.3.5 Western blot分析 |
4.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转录组样本聚类分析 |
4.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于H_2O_2致BRL细胞损伤基因影响 |
4.4.3 通过GO富集分析干预组与模型组DEGs的功能 |
4.4.4 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干预组与模型组DEGs的功能 |
4.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损伤BRL细胞中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影响 |
4.4.6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损伤BRL细胞中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酵母红素对四种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 |
5.2.2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红酵母红素干预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5.3.2 小鼠肝脏细胞总RNA提取 |
5.3.3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5.3.4 肝脏组织蛋白提取 |
5.3.5 Western blot分析 |
5.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转录组样本聚类分析 |
5.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于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基因影响 |
5.4.3 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5.4.4 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中干预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5.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不同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内PI3K/Akt/m TOR和 Nrf2/HO-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载体化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 |
6.2.2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制备 |
6.3.2 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建立 |
6.3.3 不同形式载体下红酵母红素体外生物可给率测定 |
6.3.4 红酵母红素载体体外脂肪酸释放速度测定 |
6.3.5 荧光法观察不同红酵母红素载体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
6.3.6 红酵母红素体内消化相关模型建立 |
6.3.7 红酵母红素提取与HPLC测定 |
6.3.8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干预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 |
6.3.9 各模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活性测定 |
6.3.10 各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酶系水平测定 |
6.3.11 各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
6.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粒径及Zeta结果 |
6.4.2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在模拟小肠中脂肪酸释放率结果 |
6.4.3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对模拟肠道消化中生物可给率的影响 |
6.4.4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微观机构变化 |
6.4.5 不同载体中红酵母红素在小鼠小肠内吸收情况 |
6.4.6 不同载体中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血清情况 |
6.4.7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肝脏中积累情况的影响 |
6.4.8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肝脏中长期积累情况的影响 |
6.4.9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干预急性肝损伤效果的影响 |
6.5 结果与讨论 |
主要结果与展望 |
主要结果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机制研究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
1.2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 |
1.2.1 触发阶段 |
1.2.2 成熟阶段 |
1.2.3 靶向阶段 |
1.2.4 爆发性阶段 |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药物疗法 |
1.3.1 传统DMARDs |
1.3.2 生物DMARDs |
1.3.3 小分子DMARDs |
1.4 肠道微生物群与类风湿关节炎 |
1.4.1 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细胞 |
1.4.2 肠道菌群介导炎症性关节炎 |
1.4.3 肠道菌群介导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
1.4.4 益生菌 |
1.5 中草药对RA-FLSs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
1.5.1 RA-FLSs细胞凋亡 |
1.5.2 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 |
1.5.3 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途径 |
1.5.4 .NF-κB介导的凋亡途径 |
1.5.5 MAPK介导的凋亡途径 |
1.5.6 .其他凋亡途径 |
1.6 万通筋骨片研究进展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抗炎作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3 实验细胞与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鼠急毒实验 |
2.3.2 CIA大鼠模型建立 |
2.3.3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3.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3.5 HE染色 |
2.3.6 免疫组化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万通筋骨片安全给药浓度 |
2.4.2 CIA大鼠模型 |
2.4.3 万通筋骨片对RA具有抗炎作用 |
2.5 讨论 |
第3章 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抗炎机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3.2.3 实验细胞与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万通筋骨片溶液配制 |
3.3.2 RA-FLSs细胞培养 |
3.3.3 细胞形态观察 |
3.3.4 RA-FLSs细胞增殖检测 |
3.3.5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3.3.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3.3.7 细胞免疫荧光 |
3.3.8 质粒转染 |
3.3.9 Caspase-3/9蛋白酶活性检测 |
3.3.10 免疫组化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万通筋骨片乙醇提取物对RA-FLSs细胞的影响 |
3.4.2 MEK/ERK信号通路介导万通筋骨片的抗炎作用 |
3.4.3 万通筋骨片乙醇提取物促进RA-FLSs细胞凋亡 |
3.4.4 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途径介导万通筋骨片的抗炎作用 |
3.5 讨论 |
第4章 基于RNA高通量测序挖掘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靶点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2.3 实验分析软件 |
4.3 实验方法 |
4.3.1 RA-FLSs细胞培养与分组 |
4.3.2 样品收集和准备 |
4.3.3 数据分析 |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5 蛋白免疫印迹 |
4.4 实验结果 |
4.4.1 DESeq2差异分析 |
4.4.2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
4.4.3 KEGG富集通路提取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4.4.4 STEM时间聚类分析 |
4.4.5 权重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功能富集分析 |
4.4.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4.4.7 核心基因筛选与验证 |
4.5 讨论 |
第5章 基于16S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挖掘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靶点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分析软件 |
5.3 实验方法 |
5.3.1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5.3.2 16S rDNA扩增子信息分析 |
5.3.3 代谢物提取 |
5.3.4 色谱条件 |
5.3.5 质谱条件 |
5.3.6 代谢物鉴定 |
5.3.7 肠道菌群与代谢物联合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万通筋骨片改变CIA大鼠肠道菌群结构 |
5.4.2 万通筋骨片作用特定肠道菌群 |
5.4.3 万通筋骨片改变CIA大鼠血清代谢物谱 |
5.4.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5.4.5 靶点代谢物筛选 |
5.4.6 16S rDNA高通量测序与代谢物组学联合分析 |
5.5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寨卡病毒 |
1.1.1 传播背景 |
1.1.2 传播途径 |
1.1.3 临床症状 |
1.1.4 病毒结构 |
1.2 寨卡病毒疫苗 |
1.2.1 灭活疫苗 |
1.2.2 减毒活疫苗 |
1.2.3 DNA疫苗 |
1.2.4 mRNA疫苗 |
1.2.5 腺病毒重组疫苗 |
1.2.6 病毒样颗粒(VLPs) |
1.2.7 重组蛋白疫苗 |
1.3 疫苗佐剂 |
1.3.1 铝盐佐剂 |
1.3.2 水油乳剂 |
1.3.3 脂质体颗粒 |
1.3.4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
1.3.5 TLR激动剂 |
1.3.6 联合佐剂 |
1.3.7 多糖佐剂 |
1.4 递送系统 |
1.4.1 免疫应答原理 |
1.4.2 微粒形成策略 |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策略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策略 |
第2章 寨卡病毒E蛋白与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构建重组质粒ZKsE-pET21a |
2.3.2 质粒ZKsE-pET21a鉴定 |
2.3.3 寨卡病毒E蛋白的诱导表达 |
2.3.4 寨卡病毒E蛋白表达菌株的包涵体复性 |
2.3.5 寨卡病毒E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分析鉴定 |
2.3.6 ED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质粒ZKsE-pET21a鉴定 |
2.4.2 E蛋白的诱导表达 |
2.4.3 E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2.4.4 EDⅢ蛋白的诱导与表达 |
2.4.5 EDⅢ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蛋白疫苗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制备与纯化 |
3.3.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3.3.3 动态光散射分析 |
3.3.4 E-PS样品定量分析 |
3.3.5 圆二色光谱表征 |
3.3.6 荧光光谱表征 |
3.3.7 红外光谱表征 |
3.3.8 E-PS样品的裂解效率测定 |
3.3.9 免疫原性评价 |
3.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3.3.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
3.3.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
3.3.13 毒性评价 |
3.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基于β-葡聚糖修饰的E蛋白疫苗的纯化与鉴定 |
3.4.2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3.4.3 动态光散射分析 |
3.4.4 E-PS样品定量分析 |
3.4.5 远紫外圆二色光谱表征 |
3.4.6 荧光光谱表征 |
3.4.7 红外光谱表征 |
3.4.8 E-PS样品的裂解速率测定 |
3.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
3.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3.4.11 体外评价E-PS样品对DC细胞成熟的影响 |
3.4.12 药代动力学评价 |
3.4.13 毒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血红蛋白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EDⅢ蛋白疫苗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蛋白载体HM的制备与纯化 |
4.3.2 HM-EDⅢ样品的制备与纯化 |
4.3.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4.3.4 动态光散射分析 |
4.3.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
4.3.6 圆二色光谱表征 |
4.3.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
4.3.8 红外光谱表征 |
4.3.9 免疫原性评价 |
4.3.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4.3.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
4.3.12 毒性评价 |
4.3.13 数据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蛋白载体HM的纯化与鉴定 |
4.4.2 HM-EDⅢ样品的纯化与鉴定 |
4.4.3 尺寸排阻色谱分析 |
4.4.4 动态光散射分析 |
4.4.5 HM-EDⅢ样品定量分析 |
4.4.6 圆二色光谱表征 |
4.4.7 外源荧光光谱表征 |
4.4.8 红外光谱表征 |
4.4.9 免疫原性的评价 |
4.4.10 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检测 |
4.4.11 药代动力学评价 |
4.4.12 毒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研究 |
1.1.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研究 |
1.1.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腐殖质及酶活性研究 |
1.1.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1.1.5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补播的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1 湿地土壤有机碳氮研究进展 |
1.2.2 土壤有机碳组分 |
1.2.3 土壤腐殖质变化研究 |
1.2.4 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
1.3 小结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研究 |
2.1.2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
2.1.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的研究 |
2.1.4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
2.1.5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
2.1.6 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碳氮恢复效果比较 |
2.2 研究目标 |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3.1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碳变化对不同退化响应问题 |
2.3.2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冻融丘的数量、大小与有机碳和总氮的相关性问题 |
2.3.3 解决微地形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影响问题 |
2.3.4 解决人工补播后植被恢复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变化趋势问题 |
2.4 研究方法 |
2.4.1 技术路线 |
2.4.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和贮量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
3.2.2 样地布置 |
3.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3.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寒沼泽湿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变化 |
3.3.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
3.3.3 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相关分析 |
3.3.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氮贮量分布特征 |
3.3.5 冻融丘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和碳氮贮量相关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布特征 |
3.4.2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分布影响 |
3.4.3 气候变化对高寒沼泽湿地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碳氮剖面分布特征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
4.2.2 样地布置 |
4.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2.4 微地形的确定 |
4.2.5 数据分析与整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分析 |
4.3.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总氮变化分析 |
4.3.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有机碳、氮和含水量的关系 |
4.3.4 土壤碳、氮和土壤含水量对湿地退化程度的响应 |
4.3.5 微地形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影响因子 |
4.4.2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氮的间接影响 |
4.4.3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近自然恢复技术初步探讨 |
4.5 小结 |
第5章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土样采集 |
5.2.2 土壤指标测定 |
5.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
5.3.2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 |
5.3.3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相关关系 |
5.3.4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5.4.2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占比的影响 |
5.4.3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土样采集 |
6.2.2 土壤指标测定 |
6.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碳变化特征 |
6.3.2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6.3.3 土壤腐殖质与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分析 |
6.4 讨论 |
6.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变化 |
6.4.2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土样采集 |
7.2.2 测定方法 |
7.2.3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特征 |
7.3.2 样品中所含OTU数目分析 |
7.3.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 |
7.3.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7.3.5 微生物网络分析 |
7.3.6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7.3.7 植被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 |
7.4 讨论 |
7.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
7.4.2 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4.3 植被对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指标选取 |
8.2.2 数据分析 |
8.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植被和土壤指标主成分分析 |
8.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分析 |
8.5 讨论 |
8.5.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和植被变化 |
8.5.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 |
8.6 小结 |
第9章 人工补播恢复效果比较研究 |
9.1 引言 |
9.2 样地选择与设计 |
9.3 植物和土壤指标的测定 |
9.3.1 植物指标测定 |
9.3.2 植物群落重要值 |
9.3.3 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 |
9.3.4 土壤指标测定 |
9.4 数据处理 |
9.5 结果与分析 |
9.5.1 人工播种配置样区群落物种组成 |
9.5.2 人工补播配置下植被生长特征比较 |
9.5.3 人工补播配置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
9.6 讨论 |
9.6.1 人工补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9.6.2 人工补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9.7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白术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及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抗酒精性肝损伤天然多糖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白术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本课题设计思路、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白术多糖分离纯化 |
第一节 大孔树脂脱色工艺研究 |
第二节 DEAE-52 Cellulose层析柱层析和透析 |
第三章 白术多糖结构鉴定 |
第一节 纯度鉴定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第二节 白术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第三节 红外光谱 |
第四节 甲基化分析 |
第五节 核磁共振 |
第六节 刚果红实验 |
第四章 白术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药效学评价 |
第一节 白术多糖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
第二节 白术精制多糖对乙醇诱导的L-0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
第五章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术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全文总结、创新和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创新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建立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验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评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
前言 |
1.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症预警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9)苹果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基因MpSnRK2.10和MdCIPK03在非生物逆境应答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的SnRK简介 |
1.2 SnRK1 的结构和功能 |
1.3 SnRK2 的功能和研究进展 |
1.3.1 SnRK2 的结构和分类 |
1.3.2 SnRK2与ABA信号通路 |
1.3.3 SnRK2 在植物响应逆境中的功能 |
1.4 SnRK3/CIPK的功能和研究进展 |
1.4.1 SnRK3/CIPK的结构 |
1.4.2 CIPK的演化与分类 |
1.4.3 CIPK的功能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苹果SnRK2 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及试验处理 |
2.1.2 DNA、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2.1.3 苹果SnRK2 基因家族的序列筛选及克隆鉴定 |
2.1.4 序列特征和系统发生分析 |
2.1.5 MpSnRK2 基因的表达分析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苹果基因组中SnRK2 基因的鉴定 |
2.2.2 染色体定位和同线性分析 |
2.2.3 苹果SnRK2 基因的克隆鉴定 |
2.2.4 基因结构和蛋白Motif分析 |
2.2.5 MPSnRK2 的系统发育分析 |
2.2.6 MpSnRK2 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2.2.7 MpSnRK2 在非生物逆境处理下的表达 |
2.3 讨论 |
2.3.1 苹果SnRK2 基因家族的扩展 |
2.3.2 苹果SnRK2 的结构与分类 |
2.3.3 MpSnRK2 的基因表达 |
第三章 MpSnRK2.10 在干旱和盐胁迫应答中的功能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拟南芥和苹果的转化 |
3.1.2 RNA提取、RT-PCR检测和qRT-PCR表达定量分析 |
3.1.3 植物材料及处理 |
3.1.4 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异源表达MpSnRK2.10 提高拟南芥的抗旱性 |
3.2.2 异源表达MpSnRK2.10 增强拟南芥的耐盐性 |
3.2.3 过表达MpSnRK2.10 提高苹果对渗透胁迫和干旱的抗性 |
3.2.4 过表达MpSnRK2.10 提高苹果对盐胁迫的耐性 |
3.2.5 过表达MpSnRK2.10 提高苹果对ABA的敏感性 |
3.2.6 过表达MpSnRK2.10 影响苹果逆境响应基因的表达 |
3.3 .讨论 |
第四章 苹果SnRK3/CIP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植物材料及试验处理 |
4.1.2 苹果CIPK基因家族的序列筛选及克隆鉴定 |
4.1.3 序列特征和系统发生分析 |
4.1.4 MdCIPK基因在非生物逆境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4.2 结果 |
4.2.1 苹果基因组中CIPK基因的鉴定 |
4.2.2 染色体定位和同线性分析 |
4.2.3 基因结构和蛋白序列Motif分析 |
4.2.4 MdCIPK的系统发育分析 |
4.2.5 MdCIPK基因家族在非生物逆境处理下的表达 |
4.3 讨论 |
第五章 MdCIPK03 在非生物逆境应答中的功能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拟南芥的转化 |
5.1.2 植物材料及处理 |
5.1.3 MdCBL基因克隆及酵母双杂交试验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异源表达MdCIPK03 提高拟南芥的抗旱性 |
5.2.2 异源表达MdCIPK03 增强拟南芥的耐盐性 |
5.2.3 异源表达MpSnRK2.10 增强拟南芥的耐寒性 |
5.2.4 MdCIPK03与MdCBL1/3/4/5 互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
5.1 模式构建 |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速率法测定ALT的改良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术式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对比研究[J]. 田永仓,赵丹,柏本健,聂太宝,韦庄怡,杜肖. 山西医药杂志, 2021(18)
- [2]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抗药性分析[D]. 鄢海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佳益.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机制研究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D]. 李兆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β-葡聚糖与甘露聚糖修饰的寨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D]. 齐金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6]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D]. 林春英. 青海大学, 2021(01)
- [7]白术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及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D]. 杨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及治疗方案评估[D]. 夏国美.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9]苹果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基因MpSnRK2.10和MdCIPK03在非生物逆境应答中的功能研究[D]. 邵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10]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