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意见奖励征求活动反馈

读者意见奖励征求活动反馈

一、读者意见有奖征询活动反馈(论文文献综述)

毛紫薇[1](2021)在《互联网时代下文学期刊与读者关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会敏[2](2021)在《茅盾文学奖评奖制度研究》文中提出

罗博,蒋兰君,张晋朝,池毛毛[3](2021)在《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用户互动特征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基于2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微博数据,将其分为信息提供、关系构建与行为引导三类内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类型微博的互动效果、互动主题、互动频率以及用户构成。研究发现,抽奖活动、生活娱乐、提问与回复等微博内容有较好的互动效果;用户互动的关注点与图书馆微博内容相关度较高,涉及主题广泛;约10%的用户为公共图书馆微博社区贡献了近半数的互动量;其中非认证用户是互动的主要力量。本文旨在分析公共图书馆微博用户的互动特征,为图书馆的从业者与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与运营建议。

邓晶[4](2021)在《网络媒介环境中的翻译批评研究 ——以冯唐译《飞鸟集》网络翻译批评事件为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媒介的出现为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生产、流动空间,翻译批评的存在形态、话语方式、主体互动和驱动因素等随之发生改变。传统对翻译批评的认知在很多方面已不能涵盖网络媒介环境中的翻译批评。译学界对这一翻译批评新形式虽然开始关注,但对于网络媒介与翻译批评之间的关系缺乏理论层面的系统探索。2015年,《飞鸟集》冯唐译本曾引发大规模的网络翻译批评,各类批评主体在网络平台上的交往互动及时且频繁,对译本的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事件中的翻译批评活动可作为网络翻译批评研究的突出个案。本文以冯唐译《飞鸟集》网络翻译批评事件为中心,采用媒介环境学和社会学的概念工具,探究网络媒介环境中翻译批评的形态、话语、主体和动因等各方面特征。本文通过对“媒介即环境”这一理论内涵的阐发,尝试分析网络媒介塑造的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分别对翻译批评造成的影响,也即网络媒介从技术、符号和社会交往三方面对翻译批评的建构作用,由此深入考察网络翻译批评的内涵、功能和运作机制。网络媒介“感知环境”在技术上决定了翻译批评的超文本形式,并且在不同网络平台表现出不同的文本特点;网络媒介“符号环境”使翻译批评话语在批评对象上趋向争议,在批评语言上自由多变,但批评标准很大程度上仍受单一的纸媒主导;网络媒介“社会环境”作用于批评主体的话语权争夺和翻译批评活动背后的资本运作。“精英”、“大众”、译者和媒体等批评主体在不同资本的驱动下交往互动,逐渐重构网络翻译批评场域的话语权力中心。本文属于翻译研究领域的新现象研究,首次引入媒介理论讨论二者关系,并结合典型案例加以探讨,力图展现网络媒介环境中的翻译批评整体面貌,同时尝试对网络翻译批评的内涵、功能和运作机制以及翻译批评与网络媒介的关联特征做理论层面的提炼和总结。

刘洋[5](2021)在《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广学会是英国新教传教士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于1887年在上海发起的,由西方在华政、商、宗教界人士共同参与的出版机构,始称同文书会。该会在华活动长达70年之久,直至1957年与青年协会书局、浸会书局、中国主日学合会合并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而告终,历经清末、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广学会在存续期间始终致力于开展对华文化传播活动,其中尤数晚清二十四年(1887至1911年)最为活跃。清末时期,广学会坚持以书刊为媒介、以中国官宦文人为首要对象、以同化全体中国人思想为目标,奉行“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策略。热心政治、参与政治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该会以维新运动、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利用现代报刊和书籍积极向清末中国统治阶层“建言献策”,中文出版物日积月累异常丰富,仅有据可查者就多达399种,未记录在案的宣传单张、小册子更是不计其数。光绪帝、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等着名政治人物曾一度将广学会之言论奉为准绳,该会对晚清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持久、广泛且深刻的影响。故此,清末广学会实为研究中国近代史、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无法回避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聚焦于清末时期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广学会建立背景。广学会的创建绝非是对彼时中国已有出版会社的复制,也不是新教群体内各宗派间的竞争产物,而是清末西方在华势力设身于中国社会实际与新教在华传教事业发展现实的双重环境下,就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文化传播与思想渗透活动的现实考量。本部分重点对新教团体早期入华历程与主要传教方式加以整理分析,并对清末中国舆论环境中新教在华出版活动的历史场景予以展现。第二部分,挖掘广学会起源史实,理清其组织体系与人员构成。广学会的起源与其机构沿革史脉络各异,二者不应混淆视之,通过对两条线索的系统梳理,还原该会诞生的来因去果,及其在西方对华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广学会作为一个由新教传教士创办的出版会社,虽宗教色彩浓厚,但实为西方来华政、商、新教三方势力共同组成的出版联合体,各方力量在会内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通过详细探查广学会人员构成,及其不尽相同的入会动机,进一步阐明广学会本质。第三部分,揭示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策略下出版活动的完整图景。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策略始创于韦廉臣,继承于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并在晚清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发展、调整,以指导该会具体出版活动。本部分着重挖掘、分析李提摩太、林乐知(Young J.Allen)、季理斐(Donald Mac Gillivray)等广学会核心人物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新政改革等阶段的相关言论及思想变化,对该会文化传播策略及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展示。第四部分,解析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由盛转衰的内在理路。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的高潮主要集中在维新运动与新政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6年,而在两场性质相近的改革运动中该会却收获了一盛、一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深入剖析广学会文化传播活动蕴含的理路,以及中国文人学子如何打破其苦心构建的知识垄断体系是本部分致为关键的内容。本文以广学会在清末二十四年中的文化传播活动为主线,对该会之起源、组织构建、人员组成、策略产生与发展、书刊出版实践等多项内容进行递进剖析,通过大量尚未发掘与利用的原始资料,客观真实地展现该会对华文化传播活动表象下的思想渗透本质,力图为研判当前面目各异的西方对华文化传播活动,以及实现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更为充分的历史借鉴与启示。

朱培源[6](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贾静杰[7](2021)在《村民微信群中村民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省C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效化、精准化已成为我国强化乡村基层建设的关键所在,亦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本文以村民微信群为研究场域,以村民微信群中村民参与村务管理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研究落脚点,借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加以研究,以量化分析的视角探讨影响村民在村民微信群中进行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参与态度变量、参与主观规范变量、知觉参与行为控制变量、参与意向变量、需求动机变量和感知有用性变量,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村级微信群中村民村务管理参与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预调查问卷,并将该问卷在C县内的各村民微信群中进行问卷发放。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为确保问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数据的稳定性,在进行预调查后运用因子分析删减部分不符合要求的题项,并构建了正式的调查问卷。为了更全面地掌握C县村民微信群中群成员的整体现状及群体特征因素对村民在村民微信群中进行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影响,本文借用了t检验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其加以研究,此外,本文借用正式的调查数据对拟设定的六个研究假设和基于六个研究假设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度的检验和标准化路径系数的分析并最终拟建了基于本研究语境下的村民微信群中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参与意向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基于群体特征因素下,村民的性别、年龄、学历、社会身份对村民的参与意向尚无显着影响,但从其参与意向平均数(最高为5)则可知村民在村民微信群中参与村务管理的意向整体偏高。回观其他因素则可发现,村民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位置、入群时间及群消息关注频率则呈现显着性差异。政治面貌为党员的村民其参与意向相对较高,村民的家庭年收入位置与其参与意向之间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而村民的入群时间及群消息关注频率则与其参与意向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此外,结合最终构建的村民微信群中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参与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可以发现,村民的参与主观规范、知觉参与行为控制和参与态度均对其参与意向产生正向影响,而这三个变量中村民的参与态度对其在村民微信群中参与村务管理的参与意向影响最大。此外村民的需求动机和其对村民微信群的感知有用性均对村民的参与态度产生正向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首先应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和党委的领导作用,提高村民在村民微信群中村务管理参与的积极性,搭建起线上村务管理发展的新路径;其次,依据需求动机、感知有用性对参与态度变量的正向影响及参与态度对参与意向的正向影响,应以优化村民微信群的管理和保证村民有效信息获取和基本社交需求为突破口,强化干群之间的线上联系,以实际行动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参与态度。然后,依据主观规范村民参与意向的正向影响,鉴于乡村特殊的社会关系网络,应充分利用亲邻关系和村内意见领袖的力量扩大村民微信群的知名度和村民好感度,借力打力、以点带面,多点提高村民线上村务管理参与积极性;最后,依据知觉参与行为控制对参与意向的正向影响,应从优化体制机制和提升村民村务管理参与信心为落脚点,增强村民的村务管理参与效能感。

王余洋[8](2021)在《南浔千金镇农旅融合及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加强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农旅融合有利于提升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乡村农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开展农旅融合规划研究,不仅对学术探讨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论文以千金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千金镇农业及旅游业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概括论证千金镇农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的千金镇农旅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测算及排序。在实证研究中,以本文构建的农旅融合度评价体系为依据,对千金镇农旅融合度进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千金镇农业与旅游业资源较为丰富,但农旅产业发展正面临诸多问题,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必要性。(2)千金镇目前正处于农旅融合初期阶段,其中,农旅融合基础和农旅融合效益处于融合中期阶段,农旅融合水平处于融合初期阶段,农旅融合水平发展程度较低制约了千金镇农旅融合的整体进程。针对千金镇农旅融合度测算结果,从农旅空间融合、农旅资源融合、农旅市场开拓、农旅人才凝聚、美丽乡村提升等角度出发,为其提供发展建议与路径。

熊宏蕾[9](2020)在《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互联网介入媒介环境为开端,新技术不断颠覆新闻形态,传统媒体亟需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短视频平台格局已形成,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牢牢占据第一梯队。大部分传统媒体通过“媒介拓展”的方式入驻抖音,向短视频新闻进军,以期在短视频新闻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不同于电视媒介,传统报媒在短视频新闻业态下面临更大的压力,本文通过第三方平台数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当下传统报媒抖音短视频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问题成因,为传统报媒的短视频转型发展提出实际的可行性意见。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省级党报抖音号运营发展进行探讨,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短视频新闻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综述。短视频新闻以“抖音”平台为媒介进入大众的视野,必然与其他形态有所不同,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省级党报抖音号运营现状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第二部分分析党报数字化转型过程、党报媒体发展短视频新闻的动因及党报抖音短视频发展历程进行概述。传统媒体通过媒介拓展的方式进行延伸,从起初的“报网互动”阶段到“两微一端”,再到现在的短视频阶段,每一次变革都是一场机遇。传统报媒发展短视频新闻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新技术的冲击、受众媒介环境变化的外在因素,二是媒介影响力提升、平民化形象确立的内在因素。第三部分通过第三方平台数据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了省级党报抖音号发展现状,总结出省级党报抖音号的用户分布状态、内容特征及运营效果。省级党报抖音粉丝呈现年轻化、区域性、高活跃、低互动的用户特征。在内容创作上,省级党报抖音号采用统一固定的全媒体短视频形式,内容选题具有情感共振效果和“主流化”价值取向。在运营效果上省级党报抖音号主要以视频发布数量为主要手段,实现内容涨粉;在内容选取的时候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通过满足用户不同方面的需求来吸引粉丝;省级党报通过借力平台进行引流,增强自身流量资源;同时注重强化媒体符号,打造媒介品牌IP;目前为止省级党报抖音号未实现“抖音”盈利。第四部分,对主流报媒抖音短视频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并以“河南日报”抖音号为例,分析其问题背后的原因,总结了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在账号定位、内容制作和选取、用户引导、商业化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账号定位模糊;其次,注重内容发布而忽略用户互动导致用户活跃度低;再次,单一的情感导向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最后,强调内容宣传忽视盈利导致流量变现困难。第五部分,本章主要结合省级党报在内容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从账号定位、品牌IP建设、互动反馈、人才培养、新兴商业模式探索五个方面对省级党报抖音运营提出策略。首先省级党报抖音号要明确账号定位、确定账号内容、提升视频内容质量、打造个性化内容、创建品牌IP;其次,短视频新闻应当注重互动反馈,与用户进行多层次沟通;再次,要注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后媒体应当顺应潮流,大胆尝试当下新型盈利模式,突破传统盈利模式。

王丹[10](2020)在《大庆市石油馆景区新媒体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读者意见有奖征询活动反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者意见有奖征询活动反馈(论文提纲范文)

(3)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用户互动特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与过程
        (1)类目构建。
        (2)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互动效果比较
    3.2 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互动主题特征
    3.3 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用户互动频率
    3.4 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互动用户结构
4 促进公共图书馆微博用户互动积极性的运营建议
    4.1 合理规划内容设置,提升互动效率与效果
    4.2 构建公共图书馆微博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4.3 联结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网络文化社区
5 结语

(4)网络媒介环境中的翻译批评研究 ——以冯唐译《飞鸟集》网络翻译批评事件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理论框架:“媒介即环境”理论
    一、 “媒介即感知环境”
    二、 “媒介即符号环境”
    三、 “媒介即社会环境”
第二章 “媒介即感知环境”:网络媒介中的翻译批评形态
    第一节 冯译《飞鸟集》翻译批评的多层批评空间与多元形态
        一、 “旧媒介”中的翻译批评:报刊文章和电视节目
        二、 “新媒介”中的翻译批评:热搜热榜词条
        三、 “新新媒介”中的翻译批评:各类网络平台上的网络文本
    第二节 从印刷媒介到网络媒介:媒介演进与翻译批评存在形式的变化
        一、纸质文本形式的翻译批评:多样、静态、封闭
        二、网络超文本形式的翻译批评:多线性、多模态、交互性
第三章 “媒介即符号环境”:网络媒介中的翻译批评话语
    第一节 冯译《飞鸟集》翻译批评的话语分析
        一、批评对象:由面面俱到趋向争议性话题
        二、批评语言:从专业系统的学术语言到热衷“造梗”的“现场”语言
        三、批评标准:从多元的理论视角到单一的纸媒主导
    第二节 网络翻译批评话语的建构性与破坏性
        一、及时甚至提前“到场”的有效话语
        二、双向影响的跨界话语
        三、暴力失范的破坏性话语
第四章 “媒介即社会环境”:网络翻译批评场域中的主体互动与资本运作
    第一节 冯译《飞鸟集》翻译批评事件中的主体构成
    第二节 冯译《飞鸟集》翻译批评主体间的话语权争夺
        一、传统翻译批评场域中媒体与“精英”的合谋
        二、网络媒介翻译批评场域中批评主体的斗争
        三、跨媒介的活动与互动
    第三节 冯译《飞鸟集》翻译批评事件中的资本运作
        一、现实世界资本的积累与维护
        二、文化资本、符号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网络再造
        三、经济资本驱动媒介间的资本转化
    第四节 网络翻译批评场域的话语权“再集中”与规范机制的形成
讨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5)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新教在华文化传播活动研究现状
        1.2.2 清末广学会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难点
第2章 广学会建立的历史背景
    2.1 1807至1887 年新教团体入华历程与主要传教方式
    2.2 早期新教在华出版活动
第3章 广学会起源与人员构成
    3.1 广学会之发起
    3.2 三方势力构成的董事会及会员群体
    3.3 会内职员
第4章 广学会文化传播策略的产生与起效
    4.1 文人群体与世俗领域
    4.2 李提摩太与“一个人向百万人传道”
    4.3 政治改革与戊戌变法
第5章 文化传播活动的转向与落寞
    5.1 义和团运动带来的重挫
    5.2 教育改革与来自日本的竞争
    5.3 来自民族主义思想的抵抗
    5.4 “宪政”时期的挣扎
第6章 清末广学会由盛转衰的内在理路
    6.1 文化适应下的“崛起”幻境
    6.2 皇权消逝对“自上而下”文化传播策略的解构
    6.3 信息渠道多样化对文化霸权的削弱
    6.4 在信息生产与传播时效上的滞后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村民微信群中村民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省C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村民村务管理参与研究现状
        1.2.2 村民微信群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村民
        2.1.2 村务管理
        2.1.3 村民微信群
    2.2 理论基础
        2.2.1 计划行为理论
        2.2.2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3.1 变量构建和问卷设计
        3.1.1 定义变量
        3.1.2 预调查问卷设计
    3.2 调查问卷编制
        3.2.1 预调查问卷编制
        3.2.2 调查过程和方法
第四章 预调查结果分析与理论模型初构
    4.1 预调查结果分析
        4.1.1 预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1.2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4.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初构
        4.2.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假设
        4.2.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的研究假设
        4.2.3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假设
        4.2.4 模型初构
第五章 村民微信群中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5.1 .正式调查与问卷评测
        5.1.1 正式调查的方法与实施
        5.1.2 调查问卷测评
    5.2 样本结果分析
        5.2.1 性别维度:样本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5.2.2 年龄维度:基本符合我国农村现状
        5.2.3 学历维度:村民的学历多处于中等水平
        5.2.4 社会身份维度:样本中村民以普通村民为主
        5.2.5 政治面貌维度:样本中的村民以群众为主
        5.2.6 婚姻状况维度:样本中的村民多为已婚
        5.2.7 家庭收入维度:样本的家庭年收入位置呈“凸”字型分布
        5.2.8 入群时间维度:多半村民入群时间超过一年
        5.2.9 群消息关注频率维度:多数村民较为关注村民微信群群消息
第六章 村民微信群中村民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群体特征对村民在村民微信群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影响分析
    6.2 性别、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分析
    6.3 社会身份和政治面貌的影响分析
    6.4 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状况的影响分析
    6.5 入群时间和群消息关注频率的影响分析
    6.6 其他变量的影响分析
第七章 提升村民微信群中村民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相关启示
    7.1 双向齐动,探索线上村务管理实践方式
    7.2 积极回应,增强线上村务管理的获得感
    7.3 以点带面,提高线上村务管理参与可能
    7.4 内外兼备,强化线上村务管理动力支撑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不足
        8.1.1 研究样本有限
        8.1.2 影响变量设置相对单一
        8.1.3 研究方法的不足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8)南浔千金镇农旅融合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与质量兴农的时代要求
        1.1.2 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引导
        1.1.3 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转型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1.2 农旅融合研究综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产业链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千金镇农旅融合基础资源概况
    3.1 千金镇基础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自然地理
        3.1.3 社会经济
    3.2 千金镇农业与旅游业资源梳理
        3.2.1 千金镇农业资源梳理
        3.2.2 千金镇旅游业资源梳理
    3.3 千金镇农业与旅游业现状评析
        3.3.1 千金镇农业现状评析
        3.3.2 千金镇旅游业现状评析
    3.4 千金镇农旅融合发展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4.1 千金镇农旅融合发展必要性分析
        3.4.2 千金镇农旅融合发展可行性分析
4 千金镇农旅融合度测算评价
    4.1 千金镇农旅融合评价原则及方法
        4.1.1 评价原则
        4.1.2 评价方法
    4.2 千金镇农旅融合度评价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依据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指标权重确定
    4.3 千金镇农旅融合度评价
        4.3.1 评价对象选取
        4.3.2 融合度计算
        4.3.3 融合度划分
        4.3.4 评价结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千金镇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5.1 农旅空间融合路径
    5.2 农旅资源融合路径
        5.2.1 农旅风景资源融合
        5.2.2 农旅产品资源融合
    5.3 农旅市场融合路径
    5.4 农旅人才凝聚路径
    5.5 美丽乡村提升路径
        5.5.1 交通路网提升
        5.5.2 乡村环境提升
        5.5.3 环保意识提升
        5.5.4 居民收入提升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9)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短视频新闻的研究
        (二)关于抖音运营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说明
        (一)研究对象
        (二)数据来源
第一章 党报数字化转型及其抖音号发展历程
    一、党报数字化转型历程
        (一)“报网互动”阶段
        (二)“两微一端”阶段
        (三)短视频新闻时代
    二、主流报媒发展短视频新闻的动因
        (一)媒体环境改变:传统报媒受新媒体冲击
        (二)受众环境改变:社交媒体重构受众文化
        (三)顺势而为,增强舆论引导力
        (四)打造“平民化”的媒介形象
    三、党报抖音号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现状分析——以27家省级党报抖音号为例
    一、省级党报抖音号用户分析
        (一)年轻化和区域性的用户分布
        (二)高活跃和低互动的用户特征
        (三)对短视频发展持支持态度
    二、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内容特征
        (一)统一固定的短视频形式
        (二)具有情感共振效果的内容选题
        (三)具有“主流化”价值取向
    三、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运营效果分析
        (一)以数量为突破,实现内容涨粉
        (二)内容分布广,注重用户体验
        (三)借力平台,整合流量资源
        (四)强化媒体符号,打造品牌IP
        (五)深耕传统盈利模式,未实现“抖音”盈利
第三章 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存在的问题
    一、账号定位模糊
    二、内容同质化严重
        (一)情感单一
        (二)内容复制
        (三)“标题党”流行
    三、缺乏用户运营,用户粘性低
        (一)未设置“关注”引导,增粉较难
        (二)忽视粉丝维护,用户粘性低
    四、未有明确的商业目标
        (一)商业化意识不高
        (二)媒体和平台变现方式不契合
    五、问题成因分析——以“河南日报”抖音号为例
        (一)缺乏目标体系
        (二)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
        (三)缺乏人才激励机制
        (四)宣传为主,商业为辅
第四章 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发展策略
    一、明确定位,打造品牌IP
        (一)精准定位
        (二)打造高质量、个性化内容
        (三)从大众化走向分众化
        (四)强化品牌IP
    二、增强互动反馈
        (一)议程设置互动:话题预设
        (二)人际互动:线下联动
        (三)多元化互动:虚拟社区
    三、建立专业的短视频内容创作团队
        (一)注重人才培养
        (二)完善激励机制
        (三)坚守媒体人职责
    四、顺势而为,突破商业壁垒
        (一)直播带货:逐步主流化的商业模式
        (二)商家合作,开通“橱窗”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抖音短视频用户行为调查
致谢

四、读者意见有奖征询活动反馈(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下文学期刊与读者关系转型研究[D]. 毛紫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茅盾文学奖评奖制度研究[D]. 徐会敏.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3]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用户互动特征实证研究[J]. 罗博,蒋兰君,张晋朝,池毛毛. 图书馆杂志, 2021(06)
  • [4]网络媒介环境中的翻译批评研究 ——以冯唐译《飞鸟集》网络翻译批评事件为案例[D]. 邓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5]清末广学会对华文化传播研究[D]. 刘洋. 辽宁大学, 2021
  • [6]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7]村民微信群中村民村务管理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北省C县为例[D]. 贾静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1(12)
  • [8]南浔千金镇农旅融合及发展研究[D]. 王余洋.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9]省级党报“抖音”短视频新闻发展策略研究[D]. 熊宏蕾. 河南大学, 2020(06)
  • [10]大庆市石油馆景区新媒体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王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读者意见奖励征求活动反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