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业上禁用的农药(论文文献综述)
戴岳,朴秀英,朱光艳,廖先骏,刘丰茂,李富根[1](2021)在《蔬菜禁用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差异对贸易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因其存在较高的健康或环境风险而备受关注,在新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新制定和修订了18种禁限用农药332项最大残留限量(MRLs),其中涉及蔬菜的有11种禁限用农药122项MRLs。笔者从我国新制修订标准入手,分析其与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MRLs差异,对蔬菜生产和贸易中潜在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并对完善标准体系提出建议。
王莹,申明睿,李纯,刘芫汐,金红宇,马双成[2](2021)在《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发展情况及监管思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回顾,旨在为中药农药残留监管提供思路。方法:本文通过对中药农药污染情况、国内外中草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发展情况及禁用农药限量值制定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初步呈现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发展脉络,同时对标准实施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药用部位的农药污染情况差异较大,整体残留水平相对较低,但禁用农药仍有检出。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的更新是递进式逐步完善的,与中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监管部门的重视以及分析技术的进步均紧密相关。结论:《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在"0212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中对植物类中药材和饮片中的33种禁用农药做出限量规定,这一标准的制定对于完善中药农药残留监管体系意义重大,但同样面临技术挑战,积极开展调研和建立农药数据库是解决技术难题的重要途径。
开晓莉[3](2021)在《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作为两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可在河流水环境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下,在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之间迁移转化,对水环境造成持久性影响,探明其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作用机制及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清水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OC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同位素定年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对重金属和OCPs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历史沉降记录、主要来源、潜在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风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作用机制及吸附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系统地对重金属和OCPs在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来源、归宿及生态风险研究发现: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倍数、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在不断的降低,重金属中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大,Cr和Hg在某些断面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可能。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产生的Cd和Hg的复合型污染。沉积物中共检出19种OCPs,检出含量范围为nd~36.527ng·g-1,检出率为79.05%,OCPs污染以DDTs和Endosulfan为主。整个河流OCPs含量总体上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5~20cm沉积范围内污染峰明显。OCPs中Endosulfan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尤其在5~10cm沉积范围内可能对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4类典型的OCPs(HCHs、DDTs、Endosulfan及Chlordane)污染主要来自于历史上的残留,但近些年局部地区环境中有少量林丹、三氯杀螨醇、硫丹及氯丹类化合物的输入。(2)利用210Pb同位素定年法进行重金属和OCPs的沉降记录研究,揭示了重金属和OCPs从1977~2017年期间的沉降记录,其中重金属污染与经济发展相关,OCPs与使用量相关。在1977~2017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不断的加剧,而OCPs污染程度基本上在不断减弱,重金属和OCPs分别在1993~2001年、1985~1993年期间污染明显。(3)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中OCPs、重金属、理化参数及营养元素之间的赋存关系和作用机制,优选建立了重金属、OCPs吸附量与控制因素之间的函数模型。研究发现Cd与Hg、As与Pb具有相似的来源和分布规律,而Cr的富集有着较独立的形成因素,表层沉积物中TOC、盐度分别对Cd和Pb的积累和迁移有一定的影响,Cd与TOC具有亲源性,Pb释放量的增幅随盐度梯度增加呈逐渐递增趋势,且在高盐度环境下表层沉积物对DDTs拥有更大的吸附效率,而γ-HCH和HCHs的含量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TN和TP分别对EndosulfanⅡ和DDT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重金属Cr和Pb对Endosulfan,Cd对p,p’-DDT,As对Heptachlor epoxide和DDE,以及Pb对p,p’-DDE和DDE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和富集均有一定的影响。(4)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清水河流域周边1600余名居民的基础、饮水及皮肤暴露参数进行研究发现:人群饮水摄入率、涉水行为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受城乡、性别、年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明显的差异,皮肤比表面积也受年龄、城乡、性别等因素的影响。(5)通过对水体重金属和OCPs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研究发现:重金属和OCPs对不同人群所致健康总风险水平在1.575×10-5~1.640×10-4a-1之间,且枯水期>春汛期>夏汛期,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男性>女性,人群年龄越小,所受健康风险越大,女性所受皮肤暴露健康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18~40岁城市女性。手部是人体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受健康风险最高的一个部位,且成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水环境中致癌重金属为重点控制的健康风险因子,尤其是As,且枯水期为重点关注时期。以上研究成果为控制清水河重金属和OCPs污染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治理和改善流域水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鑫[4](2021)在《出口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分析 ——基于寿光市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舌尖上的安全”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对于农产品来说,其安全性大都来源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比如是使用了违规高毒农药还是使用了无公害农药,是否按照农产品生产的规范进行生产。现如今,农药在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一方面可以预防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但是另外一方面,部分农户为了获取短期的高额收益,受到利益的驱使使用违规农药,发生道德风险,长此以往不利于农产品行业健康发展,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了避免农产品安全问题发生,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并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文在大量阅读其他学者文献的基础上整理了前人对于农户道德风险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对于农户道德风险的分析研究缺乏具体的细化研究,尤其是从农户角度出发对于农产品的研究未能聚焦到某一因素上,未能形成以农药为切入点对于道德风险的深入研究分析。因此本文以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为切入点,通过对寿光市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户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研究所需数据,希望通过详细的数据收集并且对于数据进行筛选分析之后,能够把握影响生产出口农产品农户的无公害用药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对于防范农户道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整体的研究思路,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然后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农户的行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现有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于文献进行综合评述,针对研究现状发现问题,从而选择从影响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作为切入点对农户道德风险做出分析。其次,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出口农产品生产者,对我国近些年部分可食用农产品的出口现状以及可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在了解现实情形的前提下,对于农户道德风险发生原因进行理论性分析,通过专家走访等形式来构建和确认影响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体系。再次,根据专家意见以及生活实际,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依据相关原则、简洁原则以及方便原则,保证问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于200份问卷中保留183份有效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再对收集到的样本特征进行描述,从农户的个人特征、政府特征、市场特征及非正式制度特征四个方面对农户的农药使用行为进行分析,根据前期专家访谈等形式确定的影响因素来做出相应的13个假设,所做出的假设都是符合逻辑以及符合生活实际的,结合相关理论,做好前期回归分析的准备。再利用OLS、Logit、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选择13个影响因素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将农户的参与调查农户的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农户种植年限以及农户风险偏好作为控制变量放入模型,根据前文假设依次进行回归分析,并对符合预期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描述,对于与预期不符的回归结果做出相应解释。最后通过实证回归结果,结合国外对于农药以及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提出防范农户道德风险,提升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对策,主要为:1.开展培训,加强对于农户的教育。2.加大政府补贴,保障农民收入。3.加大政策宣传,加强行业监管。4.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防范提供理论依据。
田乐乐[5](2020)在《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有机氯农药和卤代阻燃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具有高毒性、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长距离迁移性等特点,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旨在全球范围内禁止和限制POPs化合物生产和使用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于2001年签署,并于2004年开始分阶段实施。一方面,重新评估禁用POPs在环境中的区域现状,既可以检验《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效果,也可为我国制定进一步的POPs减排战略及行动方案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一些禁用POPs的替代品常和这些禁用POPs具有相似的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生物富集性,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被称为“遗憾的替代”。因此,对POPs及其替代品污染特征和使用现状的研究,兼具时效性和紧迫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经历了快速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既是我国历史上使用农药最广泛的地区,也是我国电子制造、塑料生产和电子垃圾处理的主要地区。本研究利用大流量采样器,于2018年1月-2月、6月-7月,在珠江三角洲9个典型城市分别采集了冬、夏两季的大气样品,对珠江三角洲大气中的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和卤代阻燃剂(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HFRs)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1)掌握珠江三角洲大气中OCPs和HFRs的污染特征;2)探讨OCPs的来源、历史使用和空间分布规律;3)考察HFRs与PM2.5之间的关系;4)评价大气中OCPs和HFRs的环境健康风险。对珠江三角洲大气中OCPs的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有机氯农药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浓度水平(冬季:氯丹>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s)>六氯环己烷(Hexachlorocyclohexane,HCHs)>硫丹;夏季:氯丹>DDTs>硫丹>HCB>HCHs)和季节特征(DDTs、硫丹和HCHs在夏季的浓度高于冬季;氯丹的浓度季节变化较小;HCB的浓度在冬季占优势)。此外,工业DDTs仍占主导地位,说明在夏季渔船休渔期间,DDTs在渔船防污漆中的非法使用仍然存在,而来自三氯杀螨醇的贡献已可忽略。大气中氯丹的浓度不受气温控制,即非来自表层土壤的挥发,而可能来自受动力学控制的历史建筑地基和大坝的释放。HCB来自中国北方冬季的燃烧排放,属于非故意生产成因,随气团迁移在冬季影响珠江三角洲。夏季季风与渔船涂料使用DDTs、冬季季风与燃烧排放HCB的独特耦合,以及历史上封存于水利和建筑设施中的氯丹,共同勾勒了珠江三角洲大气中这些OCPs化合物来源的动态画面。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大气中OCPs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美国EPA建议的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0-6),其中,广州的致癌风险水平最高。对于珠江三角洲大气中的HFRs,本研究证实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中值浓度为59.9 pg/m3)已是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浓度最高的阻燃剂,∑7PBDEs、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BDE-209)和∑5NBFRs(中值浓度分别为9.89、8.37和8.81 pg/m3)浓度相当,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s,中值浓度为1.74 pg/m3)的浓度最低。对比先前研究报道,可见包括BDE-209在内的PBDEs浓度的显着下降,反映出区内限用、禁用PBDEs及电子垃圾管控的成效;DBDPE浓度则相对稳定。在颗粒相(PM2.5)中,BDE-209、五溴乙苯(Pentabromoethylbenzene,PBEB)、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1,2-Bis(2,4,6-Tribromophenoxy)Ethane,TBE)、DBDPE与PM2.5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能是PM2.5中新生成的气溶胶二次组分较少吸附或吸收挥发性较低、基体稳定的阻燃剂;而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BDE-183、六溴苯(Hexabromobenzene,HBB)、2-乙基己基-四溴甲苯酸(2-Ethlhexyl Tetrabromobenzoate,TBB)、2,3,4,5-四溴-苯二羧酸双((2-乙基己基)酯(Bis(2-ethylhexyl)Tetrabromophthalate,TBPH)与PM2.5之间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可能缘于挥发性强、基体不稳定、水溶性较好的阻燃剂在气相和颗粒相的有效吸附分配,也可能缘于它们共同的燃烧来源特征。因此,溴代阻燃剂和PM2.5的相关性可能受到溴代阻燃剂的理化性质、工业产品的基体稳定性,及溴代阻燃剂向大气的排放途径等综合影响,这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此外,珠江三角洲大气中HFRs的日暴露量,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建议的参考剂量(2×106 pg/(kg·d))。
申明睿,翟为民,何轶,石上梅,杨昭鹏,兰奋[6](202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禁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研究思路》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中药33种禁用农药残留限量要求,是为控制中药种植中违规使用高毒、高风险农药,以达到从源头把控中药质量的目的而制定的。本文从我国农药法规概况、国家对中药中农药残留控制的规划、《中国药典》2020年版禁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过程等方面做出详细介绍,并强调了标准建立的紧迫性、导向性和可执行性,为《中国药典》制定农药残留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些思路。
张连辉[7](2020)在《“对子孙后代的生存负责”——中国禁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曲折历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禁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曲折历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时间节点: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其残留性进行研究,70年代开始有意识地发展替代农药,1982年开始减产,1983年实现禁产,1992年正式在农业生产上实施政策性禁用,2002年正式颁布在农业生产上禁用的法令。为保证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禁用工作的顺利完成,党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动对这两种农药的研究,深化对其危害性的认识;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禁产工作的开展;通过采取一系列协调性和支持性政策举措,化解了禁用工作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冲击,推动了农药工业、氯碱工业和耗氯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
管鹏[8](2020)在《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镇宁县蔬菜水果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本研究是在2016年至2018年间分别对镇宁县无公害基地、非无公害基地、散户三类经营主体生产的蔬菜水果抽样,进行农药残留分析,结果如下:(1)2016年至2018年,镇宁县蔬菜水果检出率是一个逐年下降的趋势;合格率是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镇宁县蔬菜水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逐年提升的过程。(2)从检出农药的种类来分析:一是百菌清、腐霉利、甲氰菊酯三类农药是检出次数最多的农药,今后应加大对这三类农药的监管。二是在施药习惯上,农户已从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向低毒高效的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转变。三是有甲胺磷、氧乐果、毒死蜱3种禁用农药检出并超标,需加大对禁用农药的监管。四是氯氟氰菊酯虽然不属于禁用农药,但从近两年的结果分析,后续应加大对氯氟氰菊酯的监管,规范农户使用。(3)从蔬菜水果种类来分析:瓜类、豆荚类、水果在食用安全上比叶菜类、茄果类、甘蓝类安全系数高;叶菜类主要超标品种为大白菜、菠菜等,茄果类主要超标为西红柿,甘蓝类主要超标为莲花白、卷心菜等,瓜类主要超标为苦瓜。后续应加大对这几类作物农药超标的整治。(4)从样品的来源来分析,无公害基地蔬菜水果的安全系数要大于非无公害基地大于散户种植的。针对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了镇宁县在宣传培训、安全监管、农产品准入制度建设、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李劲松,胡月,田立超[9](2019)在《浅谈农业上禁限用农药对园林用药的指导意义》文中指出简介农药使用风险和国家农业农村部近期禁限用农药名单,并从园林病虫害防治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园林农药使用与农业上农药禁限用名单的关系。最后提出,实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时应借鉴农业上农药使用相关规范,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慎重选用化学农药,避开风险,确保园林行业科学、健康发展。
姜健[10](2019)在《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 ——基于蔬菜种植户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在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升级,对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偏好绿色、有机等安全蔬菜。在蔬菜市场中,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蔬菜种植户(简称“菜农”,下同)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即使认识到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等违规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但受利益驱使仍然可能存在上述行为,进而发生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菜农使用农药发生道德风险,导致安全蔬菜有效供给不足,直接影响我国蔬菜质量安全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使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减少无效、有害的农产品供给,是我国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因此,厘清菜农“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机理,找到影响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显着因素,提出防范、规避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针对性措施,就成为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为题,对菜农农药使用行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三个层面了解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现状,探讨菜农农药使用过程中道德风险发生的内在机理,找寻影响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发生的因素,在借鉴国外农药管理经验和国内外其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提高菜农农药使用水平,降低蔬菜农药残留,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和博弈论(Game Theory)等相关理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利用辽宁省396户菜农的调查数据,测度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状况,分析验证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发生的作用机理,从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不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等三个层面对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针对性措施,为政府规范菜农施药行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共分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六部分:(1)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理论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阐释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机理,认为菜农是否发生道德风险取决于菜农农药使用的预期总效用,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会受到菜农个体特征、种植特征、政府规制特征、市场主体特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政府规制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发现政府检测频率与政府处罚严厉程度是影响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非合作单次博弈及多次重复博弈的视角,分析市场主体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发现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市场中信息的有效传递、消费者的信息甄别水平、绿色安全蔬菜能否高价销售以及邻里效应等是影响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发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有约束作用,扩大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督范围对于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具有正向作用。通过理论分析,构建政府、市场、组织共同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理论框架。(2)菜农道德风险的测度。对396名样本菜农的个体特征、经营特征、政府规制特征、市场特征、农合合作经济组织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开发量表并运用因子分析降维的方法测度菜农农药认知能力;测量菜农农药使用行为;基于菜农农药使用认知能力与农药使用行为的交互分析,测度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状况。结果显示:使用不安全农药的148名样本菜农中,有80名样本菜农对不安全农药的危害性有认知能力,发生了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超量使用农药的152名样本菜农中,有84名样本菜农对超量使用农药的危害有认知能力,发生了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的160名样本菜农中,有65名样本菜农对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危害有认知能力,发生了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3)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基于期望效用理论构建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分析框架,提出两条研究假设;利用二元Logit模型与OLS回归模型对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在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中,风险类型、价格影响、合作组织、售前检测、宣传培训与农药补贴对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发生均在1%水平上显着。具体来说,菜农的风险类型在1%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的发生;家庭经济条件越不好的菜农,其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菜农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市场价格因素分别在1%和5%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发生道德风险;政府售前检测、宣传培训、农药补贴与政府处罚程度等因素,也分别在1%和5%水平上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具有显着的约束力;而销售合同与种植监管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4)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损害控制(damage-abatement)模型建立菜农超量使用农药的道德风险分析框架,提出四条研究假设;利用OLS回归模型和Probit回归模型对农药的作用和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农药投入对蔬菜产值影响的参数估计中,农药投入在1%水平上正向显着影响菜农的蔬菜种植收益;在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中,价格影响、产量影响、邻里效应、合作组织、销售合同、售前检测、处罚程度及风险类型对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着。具体来说,市场收益保证是影响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显着因素;产量影响与价格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发生;售前检测及违规处罚程度因素可以降低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及销售合同分别在1%和5%水平上负向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而宣传培训与种植监管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并不显着。(5)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影响因素。构建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分析框架,提出四条研究假设;利用Logit模型与OLS回归模型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中,价格影响与风险类型对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的影响均在1%水平上显着。具体来说,政府规制中的售前检测与宣传培训分别在10%和5%水平上显着影响道德风险的发生;销售合同、种植监管及处罚程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邻里效应显着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价格影响因素在1%和5%水平上显着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5%和10%水平上负向影响菜农道德风险的发生。(6)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防范。基于上述发现,以防范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为目的,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社会、法律三个视角提出规范菜农农药使用行为的政策重点,并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加强农药零售商监控体系及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指导,普及农户生产行为诚信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第二,市场方面,菜农应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完善蔬菜市场体系,加强蔬菜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带动能力。第三,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对组织成员的管理和监督。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研究视角上,本研究将消费者和蔬菜生产者纳入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从菜农农药使用行为中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三个层面,对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机理进行阐释和验证,拓展了对农户行为研究的视角,是对已有文献的有效补充,因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研究内容上,本研究从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三个层面分析菜农的道德风险问题,分别涵括蔬菜生产中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而以往对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产中的研究,本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本研究不仅阐释了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还从经济、社会、法律三个视角确定了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政策重点,从政府、市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三个层面提出了防范菜农道德风险的具体措施,内容也更为系统;本研究以菜农对使用农药产生后果的认知及发生的行为将菜农分类,对菜农的认知与农药使用行为进行交互分析,以菜农对违规用药行为的危害性是否认知,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使用不安全农药、超量使用农药、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行为作为依据,测度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我国农业上禁用的农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业上禁用的农药(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禁用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差异对贸易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禁限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 |
1.1 GB 2763-2021关于禁限用农药的残留限量规定 |
1.2 GB 2763-2021中禁限用农药残留限量覆盖度 |
1.3 GB 2763-2021关于禁限用农药中蔬菜相关残留限量新规定 |
2 蔬菜禁用农药国内外残留限量比较及其对贸易的影响 |
2.1 胺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 |
2.2 三氯杀螨醇 |
2.3 溴甲烷 |
2.4 硫丹 |
2.5 丁硫克百威 |
2.6 乙酰甲胺磷 |
2.7 三唑磷 |
2.8 毒死蜱 |
2.9 乐果 |
3 总结和展望 |
(2)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发展情况及监管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农药污染情况 |
2国内外中草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发展情况 |
2.1我国中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发展概况 |
2.1.1《中国药典》 |
2.1.2其他标准 |
2.2国外植物药农药残留执行标准 |
3禁用农药的品种选择及限量值制定原则 |
3.1品种选择 |
3.2限量值制定原则 |
4中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建立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
4.1标准建立的重要性 |
4.2面临的挑战 |
(3)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OCPs和重金属污染物概述 |
1.2.1 OCPs |
1.2.2 重金属污染物 |
1.2.3 重金属和O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1.3 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
1.3.1 水体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
1.3.2 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
1.4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5 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
1.5.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
1.5.2 人群暴露参数研究 |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流域和河道特征 |
2.1.3 流域水文要素 |
2.1.4 重金属、OCPs残留概况 |
2.2 采样点位的布设及样品采集 |
2.2.1 采样点位的布设 |
2.2.2 样品的采集 |
2.3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
2.3.1 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 |
2.3.2 OCPs的测定 |
2.3.3 重金属的测定 |
2.3.4 沉积柱定年测试及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
3.1 概述 |
3.2 清水河沉积物中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3.2.1 表层沉积物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
3.2.2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 |
3.3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3.3.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重金属赋存的影响 |
3.3.2 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分析方法 |
3.3.3 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控制因素及函数模型构建 |
3.4 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
3.4.1 沉积柱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3.4.2 沉积柱中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
3.4.3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聚类分析 |
3.4.4 重金属沉积历史与区域GDP及人口变化的关联分析 |
3.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3.5.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
3.5.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5.3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毒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
4.1 概述 |
4.2 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
4.2.1 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与污染特征 |
4.2.2 沉积柱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
4.3 沉积物中OCP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1 HCH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2 DDT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3 Chlordane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4 Endosulfan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4 OCPs的归趋及作用机制 |
4.4.1 OCP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2 OCPs的主成分分析 |
4.5 沉积物对OCPs吸附的控制因素及模型构建 |
4.5.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OCPs吸附影响及模型构建 |
4.5.2 沉积物中重金属对OCPs吸附的影响及模型构建 |
4.6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环境行为和交换规律研究 |
4.6.1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百分含量比较 |
4.6.2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OCPs的富集情况 |
4.6.3 OCPs的环境行为和归宿分析 |
4.7 清水河沉积物中OCPs生态风险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
5.1 概述 |
5.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参数 |
5.2.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 人群暴露参数的确定 |
5.3.1 人群暴露参数 |
5.3.2 调查分布及方法 |
5.3.3 研究区人群体重和饮水摄入率 |
5.3.4 研究区人群皮肤暴露参数 |
5.4 水体中重金属和OCPs的污染特征 |
5.4.1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
5.4.2 水体中OCP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
5.5 清水河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 |
5.5.1 重金属和OCPs污染因子所致健康风险特点 |
5.5.2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风险分类分析 |
5.5.3 重金属和OCPs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
5.5.4 重金属和OCPs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
5.5.5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总风险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出口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分析 ——基于寿光市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术语界定 |
1.3.2 关于农户道德风险的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我国出口农产品现状及道德风险原因分析 |
2.1 相关理论 |
2.2 我国部分农产品出口交易规模 |
2.3 我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国际贸易壁垒问题 |
2.3.2 我国出口农产品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2.4 产生农产品道德风险的原因分析 |
第3章 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 |
3.1 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1.1 农户自身及市场方面分析 |
3.1.2 非正式制度方面分析 |
3.2 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与确认 |
3.2.1 关于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维度的文献梳理 |
3.2.2 影响因素的选取 |
3.2.3 基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第4章 样本描述统计与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测度 |
4.1 问卷设计 |
4.2 数据来源和数据获取 |
4.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3.1 个体特征 |
4.3.2 家庭特征 |
4.3.3 经营特征 |
4.3.4 政府规制、国际市场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 |
4.3.5 非正式制度特征 |
4.4 出口农产品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测度 |
第5章 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实证分析 |
5.1 信度效度检验分析 |
5.2 变量选择 |
5.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
5.3.1 模型选择 |
5.3.2 农户使用无公害农药的模型参数估计 |
第6章 出口农产品生产者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防范 |
6.1 开展培训教育,改善教育状况 |
6.2 加大政府补贴,保障农民收入 |
6.3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多方监管 |
6.4 发展合作组织,完善组织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有机氯农药和卤代阻燃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概述 |
1.2 有机氯农药概述 |
1.2.1 有机氯农药理化性质 |
1.2.2 有机氯农药毒性 |
1.2.3 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和使用 |
1.2.4 中国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研究现状 |
1.3 卤代阻燃剂 |
1.3.1 卤代阻燃剂理化性质 |
1.3.2 卤代阻燃剂的生产和使用 |
1.3.3 中国大气中卤代阻燃剂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1.1 珠江三角洲地区简介 |
2.1.2 采样点选取 |
2.1.3 采样方法 |
2.2 样品预处理及分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剂与标准品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仪器分析 |
2.2.5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1 后向轨迹气团分析 |
2.3.2 PSCF分析 |
2.3.3 主成分分析法(PCA) |
第3章 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 |
3.1 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有机氯农药概况 |
3.1.1 DDTs |
3.1.2 氯丹 |
3.1.3 硫丹 |
3.1.4 HCHs |
3.1.5 HCB |
3.2 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有机氯农药来源分析 |
3.2.1 来源和输入途径的季节耦合(DDTs) |
3.2.2 动力学控制的氯丹释放 |
3.2.3 冬季季风和燃烧产生HCB的迁移 |
3.3 健康风险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珠江三角洲大气中卤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PM_(2.5)的关系 |
4.1 浓度水平、季节特征及组成 |
4.1.1 ∑7PBDEs和 BDE-209 |
4.1.2 ∑5NBFRs和 DBDPE |
4.1.3 DPs |
4.2 溴代阻燃剂的变化趋势 |
4.3 卤代阻燃剂来源解析 |
4.3.1 多溴联苯醚源解析 |
4.3.2 新型溴代阻燃剂和DPs来源解析 |
4.4 颗粒相中溴代阻燃剂和PM_(2.5)的关系 |
4.5 人体健康暴露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 章 结论、创新、不足与启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不足之处 |
5.4 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禁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研究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农药法规概况 |
2 国家对中药中农药残留控制的规划 |
3《中国药典》农药残留标准沿革 |
4 禁用农药残留的立项研究 |
4.1 立项背景 |
4.2 禁用农药品种的确定 |
4.3 供研究中药材的选择 |
4.4 样品收集情况 |
4.5 中药中禁用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
5 限量标准的研究成果及意义 |
6 讨论与结语 |
6.1 标准建立的导向性 |
6.2 标准的可执行性 |
6.3 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 |
(7)“对子孙后代的生存负责”——中国禁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曲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改革开放前的研究、限用与替代工作 |
改革开放初期的禁产工作 |
(一)农药工业难以适应短期内禁产六六六、滴滴涕的要求 |
(二)短期内禁产会对氯碱工业产生较大冲击 |
(三)通过进口弥补农药缺口与保护国内农药工业之间的矛盾 |
(四)使用替代农药面临安全性问题 |
禁产、禁用工作正式启动 |
(一)禁产工作正式启动 |
1.制定并实施六六六减产计划,增加替代农药产量 |
2.加大耗氯产品生产力度,确保氯碱产量 |
3.加强进口农药管理工作 |
4.加快农药工业技术改革的步伐 |
(二)积极推进农药安全管理工作 |
禁用工作的完成 |
(一)立即禁产决策的出台与落实 |
(二)禁产后的应对 |
1.农药工业在震荡中实现转型升级 |
2.烧碱和耗氯产品产量与技术得到大幅提升 |
3.用药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
(三)完成禁用 |
结 语 |
(8)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镇宁县蔬菜水果产业现状 |
1.2.1 镇宁县基本情况 |
1.2.2 镇宁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2.3 镇宁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农药生产使用和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现状 |
1.3.1 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现状 |
1.3.2 国外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现状 |
1.3.3 国内农药生产和使用现状 |
1.3.4 镇宁县农药使用情况 |
1.3.5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生产基地农药施用情况调查分析 |
2.1 无公害基地施药情况 |
2.2 非无公害基地施药记录 |
2.3 散户施药记录 |
第三章 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采样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的采集 |
3.1.2 实验方法 |
3.2 2016-2018年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数据横向讨论分析 |
3.2.1 2016年数据分析 |
3.2.2 2017年数据分析 |
3.2.3 2018年数据分析 |
3.3 2016-2018年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纵向讨论分析 |
3.3.1 不同农药残留在各类蔬菜水果中的分布 |
3.3.2 不同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
3.3.3 不同种类蔬菜水果残留变化情况 |
3.3.4 不同经营主体农药残留情况 |
3.4 结论 |
第四章 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原因分析 |
4.1 经营主体普遍对农药施用认识不足,质量安全知识宣传不够 |
4.2 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加强 |
4.3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缺乏 |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有待提高 |
第五章 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防治对策 |
5.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经营主体安全用药意识 |
5.2 推广绿色综合防控植保技术,实现农药“零增长” |
5.3 健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
5.4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
5.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浅谈农业上禁限用农药对园林用药的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农药使用风险 |
1.1 农药毒性 |
1.2 高毒农药使用风险 |
1.3 高残留农药使用风险 |
1.4“三致”农药使用风险 |
2 农业农村部近期禁限用农药名单 |
3 分析与讨论 |
4 结语 |
(10)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 ——基于蔬菜种植户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概念界定 |
1.4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 道德风险的相关研究 |
2.3 政府规制、市场主体、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1 政府规制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2.3.2 市场主体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2.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理论分析 |
3.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发生机理 |
3.2 政府规制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 |
3.2.1 政府规制与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博弈分析 |
3.2.2 政府规制对菜农道德风险激励、约束作用 |
3.3 市场主体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 |
3.3.1 市场主体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 |
3.3.2 市场主体对菜农道德风险的激励、约束作用 |
3.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菜农发生道德风险的作用关系 |
3.4.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菜农道德风险发生的博弈分析 |
3.4.2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菜农道德风险的激励、约束作用 |
3.5 理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样本描述统计与菜农道德风险的测度 |
4.1 问卷设计 |
4.1.1 调查问卷设计的思路 |
4.1.2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 |
4.2 数据来源 |
4.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4.3.1 个体特征 |
4.3.2 经营特征 |
4.3.3 政府规制、市场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 |
4.4 菜农道德风险的测度 |
4.4.1 菜农农药使用的认知状况 |
4.4.2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状况 |
4.4.3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状况 |
4.4.4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状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5.2 变量选择与交互分析 |
5.2.1 变量选择 |
5.2.2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
5.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
5.3.1 模型选择 |
5.3.2 菜农使用不安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6.2 变量选择与交互分析 |
6.2.1 变量选择 |
6.2.2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
6.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
6.3.1 模型选择 |
6.3.2 农药作用检验的模型参数估计 |
6.3.3 菜农超量使用农药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参数估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7.2 变量选择与交互分析 |
7.2.1 变量选择 |
7.2.2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道德风险影响因素的交互分析 |
7.3 模型选择与参数估计 |
7.3.1 模型选择 |
7.3.2 菜农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菜农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防范 |
8.1 国外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
8.1.1 美国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
8.1.2 日本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
8.1.3 欧盟农药使用管理的经验借鉴 |
8.1.4 经验总结 |
8.2 农药使用道德风险防范的政策重点 |
8.2.1 经济视角 |
8.2.2 社会视角 |
8.2.3 法律视角 |
8.3 农药使用道德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
8.3.1 政府方面 |
8.3.2 市场方面 |
8.3.3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四、我国农业上禁用的农药(论文参考文献)
- [1]蔬菜禁用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差异对贸易影响分析[J]. 戴岳,朴秀英,朱光艳,廖先骏,刘丰茂,李富根.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1(12)
- [2]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发展情况及监管思路[J]. 王莹,申明睿,李纯,刘芫汐,金红宇,马双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1(10)
- [3]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D]. 开晓莉. 宁夏大学, 2021
- [4]出口农产品生产者道德风险分析 ——基于寿光市农户无公害农药使用意愿的调查[D]. 胡鑫.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5]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有机氯农药和卤代阻燃剂研究[D]. 田乐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禁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研究思路[J]. 申明睿,翟为民,何轶,石上梅,杨昭鹏,兰奋. 药物分析杂志, 2020(11)
- [7]“对子孙后代的生存负责”——中国禁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曲折历程[J]. 张连辉.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0(05)
- [8]镇宁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D]. 管鹏. 贵州大学, 2020(02)
- [9]浅谈农业上禁限用农药对园林用药的指导意义[J]. 李劲松,胡月,田立超. 南方农业, 2019(31)
- [10]农药使用道德风险的发生与防范研究 ——基于蔬菜种植户的调查[D]. 姜健. 沈阳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