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考病例(36)──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萍[1](2021)在《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基于行动地当前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问题日趋凸显,而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性照护方案尚不完善的现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方案评价等五个阶段,从多角度探索行动地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正和优化,探讨该模式实施后的效果,为规范脑卒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框架,按照行动研究“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以两轮行动循环的方式,优化并修订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一阶段,诊断阶段:通过临床实践现状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照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疾病照护需求。第二阶段,计划阶段: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第三阶段,行动阶段:研究者选择脑卒中中心及神经内科实施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焦点小组访谈方法收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结合研究者以及行动小组的反思、讨论共同对方案进行优化和修订;第四阶段,评价阶段: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12月实施修订后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与2017年11月~12月未实施该个案管理模式的68名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前后对比,通过对患者层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出院满意度等)、照顾者层面(照顾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医护层面(医师、护士、社区护士满意度、对个案管理模式的认知与接受度)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层面(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相关数据的前后对比,采用描述性统计、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干预前后1、3、6个月数据的差异性,评价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对患者、照顾者、医护以及医疗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第二轮行动循环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五阶段,反思阶段,回顾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行动小组成员、个案管理师及参与本阶段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从患者、家庭照顾者、医护实践者、护理专业及卫生资源利用层面反思行动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轮行动循环则根据第一轮行动循环的研究结果进行第二轮的计划、实施、评价和反思。【研究结果】1、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临床现状调研发现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存在较高照顾需求,包括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需求、连续性照护管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医院脑卒中患者连续性照护管理目前仅局限于院外随访阶段,阻滞因素多而复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认知欠缺,医院社区的联动、引导是重要解决途径。文献回顾发现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欠佳、早期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家庭照护者照护压力较大、院外连续性照护存在脱节现象、以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等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个案管理模式中关键要素与环节质量把控有待提升;基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以及行动小组头脑风暴,依据指导照护模式,初步构建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初步实施以及评价阶段不断优化方案,最终形成由专职个案管理师主导、兼职个案管理师辅助,包含医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剂师等多重角色的学科协作团队,实施包括评估、监测、支持、提供教育、自我管理、沟通与协调的从入院到出院,再到社区、家庭等全程疾病照护管理流程。脑卒中个案管理实施后,在患者层面,显着改善患者疾病照护结局,患者的疾病康复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控制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等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照顾者层面,显着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远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亦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其生活质量测评指标总体健康状况(GHQ-28)亦显着改善,干预组GHQ-28各维度以及总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1),改善趋势除严重抑郁维度外亦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护层面,干预组医院医护对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方面,干预组患者回诊次数、门诊访问次数、急诊访问次数、再次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针对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之处,如患者渴望上门医疗服务、纸质版宣教材料略显不足、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以及社区参与管理不足等维度进行优化和整改,形成最终版的脑卒中个案管理模式,着重于卒中宣教材料《脑卒中防治ABC》制定、增加社区上门服务、增加Hcy疾病指标收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修订。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社区参与力度提高,社区医生、护士对个案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认知程度及接受程度皆显着提升(p<0.05)。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便捷,使其从中体验到更多关怀和照顾,个案管理护士专科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亦大幅提升。【研究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及其照顾者对疾病照护知识与技能、连续性照护管理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持续需求;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是以个案管理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多学科照护模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使患者及其照顾者及时获取疾病诊疗及照护信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疾病康复过程及结局,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在照顾者层面提高其照顾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亦起到积极作用;在医疗卫生系统层面可有效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度、完善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卫生服务模式;在护理专业层面使护士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感和价值感、促进其专业学习和提升,最终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拓展脑卒中护理服务范围,使连续性护理服务有效延伸,为脑卒中患者持续、动态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提供可靠专业支持和照护,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范畴。
甘亚[2](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17年10月,“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弘扬了大健康和大医学的健康理念,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丰富和完善现代医学的内涵。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培养世界一流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校应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从关注个体健康转向关注群体健康,从关注疾病治疗到关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因此,加快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满足健康中国的人才需求,对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以提高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研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优化策略,力求为优化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健康中国视角出发,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剖析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各环节要素,进一步揭示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明确临床医学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医学技能、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其次,通过专家访谈法了解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步骤及结果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的分析,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健康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优化策略等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美国6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流医学院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了美国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第三章是国内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通过对10所双一流高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和特点,分析与“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差距,最后提出在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第四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通过对15名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优化措施方面进行专家深入访谈。归纳概括基于健康中国的背景理念,探讨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观点和建议。第五章是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从健康战略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以大健康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推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课程、临床思维与实践课程、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课程五大课程模块的构建,加强学生预防意识、群体健康维护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小组讨论、基于案例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方面,丰富考核形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优化研究,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出发,立足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提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丰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理论。
肖书琴[3](2020)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文中认为县域医疗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县域各层级医疗机构由于利益的相对独立以及有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发展。县域医联体作为医联体建设四种模式之一,是推动深化医改的重要一步。县域内通过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合作,促使优质资源上下贯通,使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的优质服务,大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县域医共体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各地推行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也遇到不少阻力。本文认为,县域医共体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冲突是推行医共体建设的阻力因素。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半结构访谈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调研法,对县域医共体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及诉求进行识别,描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的表现,挖掘利益冲突的原因及影响,从而探讨解决利益冲突的协调策略,为湛江市徐闻县县域医共体的构建及运行提供方法借鉴。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化解利益冲突为目的,从提高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通过政策激励满足县级医院的诉求、加大力度提高乡镇卫生院整体实力、构建牵头医院和成员医院利益共同体、医保部门积极参与改革等几方面提出化解各利益相关方利益冲突的对策。
李艳君[4](2020)在《老年心衰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心功能损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战场,时至今日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尽管在治疗和管理心力衰竭和心衰相关危险因素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慢性心力衰竭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衰患者预后因疾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使治疗方案越来越复杂,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仅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更需要有价值的治疗方案和高质量的慢病管理。容量超负荷是急、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衰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尽管控制容量超负荷在心衰治疗中举足轻重,但是对于心衰的容量管理仍旧缺乏前瞻性研究。而且现今许多基层及社区医院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够,尚不能够做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早期发现老年心衰患者并对其做出个体化干预,而其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是比较复杂,比较容易忽视,并且难实施,患者依从性较差的一环。故本研究力图探究,通过对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个体化容量管理,并干预长达8个月进行前瞻性效果评价,希望可以证实容量管理是否能真正有利于患者,能为患者本人及家属甚至社会带来福音。为我国的心衰管理提供一些真实有效的数据。若本研究能成功延缓老年心衰患者的病情进展,今后可以在更多的基层服务进行该项工作,并为更加广大的老年心衰患者带来福利。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通过体检筛查出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开始前经患者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给予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并包括6min步行实验,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及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的数据填写与收集。管理团队主要由韩森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慢病管理专员,老年人体检管理专员,并在三级医院心内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共同管理。根据干预组患者不同情况,在三级医院心内科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制定个体化的容量管理方案,并给予心衰用药指导。其中包括:1)限水;2)限盐;3)利尿剂的使用;4)体质量的控制及嘱患者适量运动。并给予干预组进行特殊的干预,包括1)免费发放200ml水杯;2)免费发放膳食日记本;3)使用特殊方式督促药物的使用;4)形成心衰互助小组以促进沟通和交流。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一般化的慢病管理,包括体检、随访和健康教育。数据通过Excel、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招募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对照组50人,其中87例患者完成了本项目的全部过程。两组姓名、年龄、BMI、左右侧舒张压、收缩压、血红蛋白值、6min步行试验、心电图、胸片、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过8个月的管理后,干预组患者左侧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下降5.819mm Hg、1.767mm Hg,右侧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下降3.019mm Hg、2.437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上升为444.57±48.25 m,LVEF值上升为56.75±6.38%,血红蛋白值上升为134.52±11.59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上升为426.26±39.00 m,LVEF上升为52.19±6.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心衰自我管理量表上升为50.61±4.02,t=17.302,P=0.000,明尼苏达量表下降为50.92±8.34,t=3.129,P=0.004,对照组患者的心衰自我管理量表上升为47.40±3.06,t=9.8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双下肢水肿正常由11人上升为23人,P=0.000,心电图正常由28人上升为35人,P=0.025,干预组患者的呼吸正常16人上升为24人,P=0.008,对照组患者的双下肢水肿正常由6人上升为12人,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8个月的管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其中血压值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min步行实验干预组为455.57±48.25 m,对照组426.26±39.00 m,t=2.944,P=0.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VEF值干预组为56.75±6.38%,对照组为52.19±6.19%,t=3.38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值干预组为127.41±12.84g/L,对照组为134.52±11.59g/L,t=2.593,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衰自我管理量表干预组为50.61±4.02,对照组为47.40±3.06,t=4.194,P=0.000,明尼苏达量表干预组为50.92±6.30,对照组为57.13±2.26,t=3.37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下肢水肿正常干预组为23人,对照组为12人,t=3.372,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容量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增加心脏的耐受,同时能增加患者的心衰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
何佳[5](2020)在《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基于广州市A街道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于2019年10月26日发布。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具有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对维护或促进民众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中具有重大作用。基层中医药医养服务伴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推进,为维护和促进社区民众特别是老年人健康取得了举足轻重的效果。近年来基层中医药医养服务供给在持续改善,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药医养服务的满意度有所上升,但提升空间仍然较大。本文通过文献法,梳理近年在老年人中医药服务需求、医养服务供给、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及进展。采用访谈法进行研究,访谈在社区医院就职的中医药相关服务一线提供者们对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治未病”等中医医养服务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及遇到的困难,从服务提供者角度去了解居民的中医药医养服务需求未被完全满足的原因,此外,本文还通过调查问卷法及案例分析法,以广州市A街道为例,调查前往广州市A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300位老年居民对中医药医养服务的利用、需求、及评价等情况。本文通过上述四种研究方法的研究,结合协作治理理论,并结合广州市基层中医药服务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发现现阶段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提供显现出种种局限: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局限,中医药医养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社区老年人对中医药医养服务认可度有待提高,信息系统、个案管理、社区老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局限。为了更好地推动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提供,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启示,本文提出改善基层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提供的建议:提出转变基层中医药医养相关服务提供的决策理念,夯实中医药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协作治理支持力度,改善信息系统建设、个案管理、人力资源协调,调整相关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正面激励,加强相关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建议。
刘慧鸿[6](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范玉婷[7](2021)在《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社区综合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痴呆是老年人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痴呆的不可逆性,且无有效治愈手段,大量指南推荐进行痴呆的早期预防。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疾病,也是痴呆二级预防的关键,老年MCI患者的痴呆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因此老年MCI的早期干预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对MCI干预手段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仅针对非药物干预,且循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系统化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纳入了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并基于文献研究及德尔菲专家函询建立MCI社区综合干预路径,最后进行临床验证。旨在为制定更为全面的MCI标准化管理路径奠定理论与实证基础。方法:首先,检索并筛选国内外MCI干预研究相关文献,使用Cochrane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通过文献分析提取MCI干预路径初始指标。然后,根据初始指标制作函询问卷并发放给专家,通过对专家反馈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形成MCI社区干预路径条目。最后,基于路径条目制定MCI干预操作手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以MCI干预管理。0、3月进行随访评估,并完成数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1)文献研究纳入了30篇文献,共计2708个MCI病例,其中样本量最少为20例,最多为555例。质量分析显示大多数研究为偏倚低风险。(2)本研究从几个方面评价了函询结果:专家积极系数、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均取得较高的值,函询结果较为可靠。最终形成由80个条目构成的MCI社区综合管理路径。(3)实证研究共纳入3个社区医院21例MCI患者。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显示:干预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及药物治疗问题个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对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显示:干预前后实验组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实验组的慢性疾病治疗目标达成率明显升高。而组内及组间分析均显示FAQ、PHQ-2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循证和实证研究,创建了基于MTM的新型MCI社区综合干预路径,并应用于社区老年MCI患者管理,有效促进了老年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治疗依从性及有效性的改善。对于社会独立能力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还需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与既往MCI干预策略相比本研究的干预路径更为全面和系统,有利于提高我国对认知障碍的诊治水平,拓展该领域知识体系。
谭绮薇[8](2020)在《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构建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了解目前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现状,胜任力模型的区分因素,为社区中医师的管理、培训、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价值。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法构建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社区中医师胜任力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三级指标模型,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3个一级指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本知识、全科医学知识、中医临床知识等15个二级指标,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中医诊断学的掌握程度、中药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等36个三级指标。2.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基于构建的胜任力模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测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基本技能(权重值为0.6555),基本理论知识(权重值为0.1867),基本素质(权重值为0.1578)。构建的模型信度较好,能客观反应岗位胜任力要求。3.广州市社区中医师胜任力区分因素分析:应用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进行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评价,结果发现,被调査的社区中医师总体岗位胜任力自评得分均为60分以上,总体上达到及格水平。总得分的差距主要受基本技能得分影响,成为区分总体胜任力综合得分的关键因素。根据非参数检验的结果,一级指标“基本理论知识”下的二级指标“全科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药学知识”;“基本技能”下的二级指标“健康宣教能力”“中医诊疗能力”“社区卫生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基本素质”下的二级指标“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成为区分是否为优秀社区中医师的因素。结论:1.构建了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测算了各级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对广州市社区中医师胜任力现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胜任力模型的可操作性。2.全科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药学知识、社区卫生工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中医诊疗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这9项胜任力特征组成广州市社区中医师鉴别胜任力模型,即对优秀社区中医师和一般社区中医师具有区分性的胜任力特征。3.建议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科学地进行社区中医师人才选拔;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对社区中医师进行培养和培训,包括:加强社区中医师技能培训针对性,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中医师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加强社区中医师医德医风建设与医患沟通技巧培训;运用胜任力特征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林伟臻[9](2019)在《个体诊所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潜质及意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山东、湖南和云南三省的抽样调查,对样本地区的个体诊所运营现状及个体开业医生群体的职业素质水平进行现状描述,归纳总结个体诊所及个体开业医生的群体特征,结合个体开业医生转型家庭医生的意愿分析,探讨其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发现影响个体开业医生转型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发挥个体诊所的作用,构建多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体系提供实证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总结英国、美国、德国等典型国家个体诊所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所提供的服务和承担的功能,为我国个体诊所的功能定位提供经验借鉴;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问卷,以山东省、湖南省、云南省作为调查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每个省份抽取2个区和2个县,对辖区内个体诊所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51份;根据抽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城乡个体诊所及个体开业医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总结个体诊所及个体开业医生的总体特征,探讨其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潜质;构建个体开业医生行为决策过程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发现相关因素对个体开业医生决策的影响路径。结果:1.个体诊所基本运营情况:个体诊所平均经营时间为10.18年,78.65%的个体诊所无法使用医保结算,科目设置以内科和中医科为主,平均配备执业医师1.96名,平均配备注册护士1.39名,平均日接诊量19.11人次,74.24%的诊所建筑面积在40m2-119m2,70.97%的诊所月收入在20 000元以下。城乡个体诊所在医保资质、执业医师数量方面存在差异(P<0.05),而诊所日接诊量与月收入城乡差异不显着。2.个体开业医生基本情况:个体开业医生平均年龄56岁,医学教育水平以大专(45.01%)为主,专业技术资格以执业/助理医师(44.69%)和主治医师职称(40.69%)为主,执业范围主要是内科(59.1%)和中医科(27.13%),平均从医30.67年。不同年龄组个体开业医生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存在差异(P<0.001),城乡个体开业医生学历水平差异不显着,职称结构与从医年限城乡差异显着(P<0.001)。3.个体开业医生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地区个体开业医生转型家庭医生的意向得分均值为3.48±0.92分,属于中等稍偏高的水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转型家庭医生意向有直接影响(P<0.001),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影响最大(b=0.65),其次为主观规范(b=0.24)和知觉行为控制(b=0.12),三者可以解释行为意向方差变异的65%(R2=0.65)。结论:个体诊所开业稳定性强,具备一定数量的卫生人力资源,服务能力仍有提高空间,且个体开业医生的学历与职称水平达到公立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执业医生平均水平,具备转型家庭医生的素质基础,同时个体开业的特征符合家庭医生服务的要求,个体诊所具有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潜质。但目前个体开业医生参与意愿属于中等水平,未来若要动员个体开业医生参与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对于转型家庭医生的态度和主观规范是干预的重点。
祝春霞[10](2018)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历史考察 ——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文中指出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是英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历经重大发展与变革的时期,也是英国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进入19世纪,英国的医院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专科医院。儿童医院这一现代儿童医疗与护理的专业机构,许多欧洲国家在19世纪上半叶纷纷建立,但是英国直到1852年才创办了第一家儿童医院。致力于儿童治疗的医生、医院管理人员和社会改革者,将儿童(尤其是下层儿童)的健康视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慈善专科医院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医院除了治病救人外,还是中上阶层教化下层儿童及其家人的场所。本文以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医院为切入点,将其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予以综合考察,以此管窥当时英国社会对童年、儿童疾病与健康等问题的思考,民众对儿童医院由反对到支持的态度转变。与此同时,通过探究这一时期儿童医院的发展特点及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展现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儿童健康与医疗福利的影响。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概述了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分析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兴起的社会背景。首先,19世纪上半叶英国儿童尤其是下层儿童的生活环境与医疗现状,使得越来越多的病童得以被关注。其次,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童年观的转变,使儿童的社会价值得到肯定。第三,医学领域治疗护理的新变化、专科医院的兴盛和公共健康运动的发展,对儿童医院的兴起产生了推动作用。另外,作为一类完全依靠公众捐款的专科医院,儿童医院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慈善支持。第二章考察的是英国儿童医院的创建及其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发展情况。英国儿童医疗机构发展历经了育婴堂、药房、诊所到专科医院的过程。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是英国第一家儿童医院,其目标是改善伦敦贫穷、生病儿童的健康状况,为那些不能住院的病人提供医疗建议,促进儿科医学发展以及培训专门护理儿童的护士。为了应对儿童的医疗需求,大奥蒙德街医院在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规模,并且建立了乡村疗养机构。在大奥蒙德街医院的带动下,伦敦和英国其他城市陆续出现了类似的专门诊治儿童的医疗机构。第三章则以1852年建立的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剖析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在医疗护理、机构设置与管理、病童救治等方面的情况。第一节介绍了医生和护士的任命与培训、医院提供的治疗和护理。第二节详述儿童医院的机构设置和日常管理,尤其是医院向公众筹集善款的方式。第三节关于病童在医院的生活,分为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不同经历,主要是住院病人在医院的日常生活、病房环境、访客参观与父母的探望。第四章着重论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特点。与这一时期其他自愿捐助医院一样,家庭、道德和清洁等中产阶级价值观,渗透了儿童医院的日常管理与病人生活。中产阶级女性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她们定期访问医院,教育护士、病童和他们的母亲。儿童医院在治疗与管理上,也存在着医生与管理者、护士与女性访客、病童父母与医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值得注意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虽然出现了儿童医院,儿科医学却在这些机构中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观念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儿科研究的开展;另一方面是医学专业化仍在起步阶段,专业的儿科医生和儿科医学还未得到医学界的足够重视。结语部分是对前面四章内容的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作为专门的儿童医疗机构,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医院虽然提供的医学治疗有限,但是发挥了传播儿童疾病与健康知识、提供治疗与护理、培训专业护士、教育下层阶级等作用。儿童医院是19世纪英国儿童医疗与儿科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在医学层面反映了儿童从被忽视到社会各阶层关注的历程,彰显了维多利亚时期儿童地位的上升,而且体现了英国社会对儿童健康与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
二、思考病例(36)──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考病例(36)──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论文提纲范文)
(1)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动因与背景 |
(一)脑卒中防治是慢病管理系统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 |
(二)临床实践凸显脑卒中照护模式变革需求 |
(三)个案管理是实现脑卒中连续性照护服务的可行模式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指导照护模式 |
三、研究目的 |
四、方法的选择---行动研究 |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与概述 |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与应用 |
(三)行动研究的步骤 |
(四)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
(五)行动研究场所的选择 |
五、研究内容 |
六、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分析方法 |
七、质量控制措施 |
八、人权保护措施 |
九、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诊断阶段---问题的确认 |
(一)田野研究---行动地临床现状调研 |
(二)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 |
(三)医护人员的知情者访谈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计划阶段---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
(一)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原则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文献回顾 |
(三)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构建的理论转化 |
(四)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
(五)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构建 |
三、行动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实施与修订 |
(一)制定行动计划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初步实施与修订 |
四、评价阶段---脑卒中患者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评价指标与工具 |
(四)干预措施 |
(五)资料收集方法 |
(六)资料分析方法 |
(七)质量控制措施 |
(八)研究结果 |
(九)讨论 |
(十)小结 |
五、反思阶段---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讨论 |
(七)小结 |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计划阶段---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完善与修订 |
(一)制定行动计划 |
(二)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讨论修订 |
二、行动阶段---修订版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小结 |
三、评价阶段---第二轮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应用评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质量控制措施 |
(六)研究结果 |
(七)讨论 |
(八)小结 |
四、反思阶段---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总结和反思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资料收集及分析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六)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的创新性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五、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
综述 积极老龄化视阈下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
2.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3 讨论与启示 |
第三章 国内高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 |
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4.2 定性研究的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 |
5.1 指导思想 |
5.2 优化原则 |
5.3 优化思路 |
5.4 优化策略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建设医联体的必要性的研究 |
1.2.2 医联体的组织模式研究 |
1.2.3 医联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
1.2.4 影响医联体实施效果的因素研究 |
1.2.5 有关县域医共体的实践研究 |
1.2.6 关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 |
1.2.7 简要评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县域医共体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医联体 |
2.1.2 县域医共体 |
2.1.3 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 |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县域医共体研究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徐闻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
3.1 徐闻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措施 |
3.2 徐闻县域医共体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2.1 德尔菲法结果 |
3.2.2 徐闻县域医共体的利益相关者 |
3.3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
3.3.1 根据权力性得分结果分析 |
3.3.2 根据合法性得分结果分析 |
3.3.3 根据紧急性得分结果分析 |
3.3.4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三维度分类结果 |
3.3.5 徐闻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结果的验证 |
3.4 徐闻县域医共体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3.4.1 县级医院的利益诉求 |
3.4.2 乡镇卫生院的利益诉求 |
3.4.3 患者的利益诉求 |
3.4.4 卫生行政部门的利益诉求 |
3.4.5 医保部门的利益诉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徐闻县域医共体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分析 |
4.1 患者的就医选择与卫生行政部门分级诊疗政策方向的冲突 |
4.1.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1.2 冲突的原因 |
4.2 患者的就医选择与医保政策导向的冲突 |
4.2.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2.2 冲突的原因 |
4.3 卫生行政部门的强制性帮扶政策与县级医院自身发展的冲突 |
4.3.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3.2 冲突的原因 |
4.4 卫生行政部门强基层初衷和乡镇卫生院目前实力的冲突 |
4.4.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4.2 冲突的原因 |
4.5 县级医院实际执行能力与乡镇卫生院期盼之间的冲突 |
4.5.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5.2 冲突的原因 |
4.6 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行为的冲突 |
4.6.1 冲突的具体表现 |
4.6.2 冲突的原因 |
4.7 利益相关者冲突带来的影响 |
4.7.1 组建的医疗机构有联体不连心现象 |
4.7.2 群众基层首诊热情不高 |
4.7.3 群众就医负担有待减轻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解徐闻县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冲突的对策 |
5.1 提高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
5.1.1 加大对县域医共体政策的宣传力度 |
5.1.2 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
5.1.3 探索分级诊疗的专项立法,形成合理的就医格局 |
5.2 通过政策激励满足县级医院的利益诉求 |
5.2.1 创新组建方式,尊重县级医院的选择权 |
5.2.2 增加对县级医院财政上的补偿力度 |
5.2.3 制定下沉人员的奖惩政策 |
5.3 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
5.3.1 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5.3.2 降低乡镇卫生院招聘人才的门槛,出台人才激励政策 |
5.3.3 探索处方流转,解决乡镇卫生院缺药少药的问题 |
5.4 建设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利益共同体 |
5.4.1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加大财政投入 |
5.4.2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统一行政管理 |
5.4.3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5.4.4 以县域医共体为整体,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 |
5.4.6 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共体组建方式 |
5.5 医保部门积极参与 |
5.5.1 探索县域医共体内医保资金实现总额预付包干制 |
5.5.2 适当扩大总院和分院的报销比例差距 |
5.5.3 县域医共体内报销的起付线实行累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 |
附件2 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界定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件3 县域医共体利益相关者界定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件4 患者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5 县级医院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6 乡镇医院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7 卫生行政部门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附件8 医保部门对县域医共体的利益诉求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老年心衰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1.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现状 |
1.1 国外流行现状 |
1.2 国内流行现状 |
2.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等慢性病患者管理 |
2.1 心衰患者的心衰门诊团队护理 |
2.2 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 |
2.3 多学科管理小组 |
2.3.1 医生的角色 |
2.3.2 护士的角色 |
2.3.3 药剂师的角色 |
2.3.4 营养师的角色 |
2.3.5 物理治疗师的角色 |
2.3.6 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的角色 |
2.4 最近的举措和新的希望 |
2.4.1 远程监控 |
2.4.2 有创监护 |
2.4.3 非血流动力学植入设备 |
2.4.4 血流动力学监测 |
2.4.5 使用人工智能预测 |
2.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1.1 基本信息采集 |
2.1.2 6min步行试验 |
2.1.3 心衰相关量表 |
2.2 分组管理 |
2.3 管理团队 |
2.3.1 干预组进行个体化容量管理 |
2.3.2 干预组进行特殊的干预 |
2.3.3 干预组及对照组均进行的干预 |
2.3.4 试验分组 |
2.3.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收集数据情况 |
3.1.1 随机分组后资料比较 |
3.1.2 分组后资料比较 |
4 讨论 |
4.1 结果讨论 |
4.2 局限性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老年人个人健康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 |
附录4 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 |
附录5 标准电话访问手稿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基于广州市A街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基本概念和理论视角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理论视角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老年人中医药服务需求方面 |
1.3.2 医养服务供给方面 |
1.3.3 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 |
1.3.4 相关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街道老年人中医药特色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3 统计方法 |
2.2 问卷分析结果 |
2.2.1 A街道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 |
2.2.2 A街道老年人中医药服务实际利用情况 |
2.2.3 A街道老年人对社区医院中医药服务满意度 |
2.2.4 A街道老年人认为社区医院的中医药服务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
2.2.5 更多形式的社区中医药医养服务需求 |
第三章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现状与不足 |
3.1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现状 |
3.1.1 A街社区医院的硬件设置水平 |
3.1.2 A街社区医院的人员配备现状 |
3.1.3 A街社区医院的功能 |
3.1.4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医养服务的提供现状 |
3.2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供给问题 |
3.2.1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局限 |
3.2.2 中医药医养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 |
3.2.3 社区老年人对于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3.2.4 信息系统、个案管理、社区老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局限 |
第四章 A街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问题的成因 |
4.1 中医师提供中医药医养服务能力的制约 |
4.2 中医药服务供给支持力度的有限 |
4.3 中医药服务应用供给及人力资源的局限 |
4.4 公共卫生工作增加的压力大 |
4.5 中医药事业的长期发展面临冲击与挑战 |
第五章 地区及国际老年人中医药服务经验借鉴 |
5.1 中国香港地区中医药医养服务的经验启示 |
5.2 韩国中医药医养服务的经验启示 |
5.3 日本中医药医养服务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促进社区医院加强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的对策建议 |
6.1 夯实中医药专业队伍建设 |
6.2 加强协作治理支持力度 |
6.3 改善信息系统建设、个案管理、人力资源协调 |
6.4 调整相关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正面激励 |
6.5 加强相关舆论宣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老年人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社区综合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老年痴呆等慢性疾病的持续增加 |
1.1.2 老年痴呆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2.1 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2.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国内外综合干预对策 |
1.2.2 痴呆的药物及非药物影响因素 |
1.2.3 开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社区综合干预研究的必要性 |
1.2.4 开展药物治疗管理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的必要性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路径的文献研究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检索策略 |
2.1.2 纳排标准 |
2.1.2.1 纳入标准 |
2.1.2.2 排除标准 |
2.1.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2.1.4 信息提取及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检索策略 |
2.2.2 文献筛选流程 |
2.2.3 文献分析结果 |
2.2.3.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3.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2.3.3 纳入文献的干预策略及评估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专家函询法 |
3.1 资料和方法 |
3.1.1 提取条目 |
3.1.2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
3.1.2.1 函询方法 |
3.1.2.2 函询问卷的设计 |
3.1.2.3 统计学方法 |
3.1.2.4 函询条目的筛选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专家一般情况 |
3.2.2 专家积极系数 |
3.2.3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3.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2.5 专家权威程度 |
3.2.5.1 熟悉程度 |
3.2.5.2 判断依据 |
3.2.5.3 权威程度 |
3.2.6 第一轮函询结果 |
3.2.6.1 函询结果 |
3.2.6.2 条目调整结果 |
3.2.7 第二轮函询结果 |
3.2.7.1 函询结果 |
3.2.7.2 条目调整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社区综合干预实证研究 |
4.1 资料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纳入排除标准 |
4.1.3 研究场所 |
4.1.4 研究工具 |
4.1.5 干预方法 |
4.1.5.1 专题讲座 |
4.1.5.2 个体化指导 |
4.1.6 随机分组 |
4.1.7 资料收集 |
4.1.8 统计学方法 |
4.1.9 伦理原则 |
4.1.10 质量评价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及样本流失情况 |
4.2.1.1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4.2.1.2 样本流失情况 |
4.2.1.3 删除流失对象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4.2.2 干预实施情况 |
4.2.3 干预效果评价 |
4.2.3.1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认知功能的比较 |
4.2.3.2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社会独立程度的比较 |
4.2.3.3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情绪状态的比较 |
4.2.3.4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
4.2.3.5 干预组研究对象的药物治疗管理效果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1.1 本文的创新性 |
5.1.2 本文的局限性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胜任力概念 |
1.2.2 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 |
1.2.3 社区全科医生的概念及能力范围界定 |
1.2.4 城市社区中医师内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构建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
1.5.2 采用胜任力模型评价广州市社区中医师的胜任力现状 |
1.5.3 为社区中医师人才选拔、培养和培训提出对策建议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图 |
1.7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广州市社区中医师胜任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研究目的 |
2.2 构建原则 |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专家咨询结果 |
2.4.2 指标筛选结果 |
2.4.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2.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模型指标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3.2 实证研究结果 |
3.2.1 自评结果分析 |
3.2.2 胜任力区分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对策建议 |
4.1 讨论 |
4.1.1 与其他胜任力模型的比较分析 |
4.1.2 社区中医师胜任力模型指标权重分析 |
4.1.3 社区中医师胜任力模型区分因素 |
4.2 对策建议 |
4.2.1 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科学地进行社区中医师人才选拔 |
4.2.2 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对社区中医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
4.2.3 运用胜任力特征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构建了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
5.1.2 广州市社区中医师鉴别胜任力 |
5.1.3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个体诊所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潜质及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理论基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 |
2.3 研究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资料处理与分析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典型国家个体诊所功能定位及中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探索 |
3.2 城乡个体诊所基本运营情况 |
3.3 城乡个体开业医生群体特征 |
3.4 个体开业医生转型为家庭医生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个体诊所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所具备的潜质 |
4.2 诊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障碍 |
4.3 个体开业医生转型为家庭医生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
5 政策建议 |
5.1 将个体开业医生纳入全科医生培养体系 |
5.2 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体诊所转型为全科诊所,允许其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5.3 探索建立诊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支付制度 |
5.4 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诊所医疗服务的监管 |
5.5 提高个体开业医生转型为家庭医生的意愿 |
6 创新与不足 |
6.1 创新 |
6.2 不足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个体诊所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历史考察 ——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英国儿童医院的兴起背景 |
第一节 病童的“发现” |
第二节 童年观的转变 |
第三节 医学发展与公共健康 |
第四节 社会慈善的推动 |
第二章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医院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早期儿童医疗机构 |
第二节 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 |
第三节 其他儿童医院 |
第三章 儿童医院的治疗与管理——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 |
第一节 医疗护理 |
第二节 组织管理 |
第三节 日常生活 |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医院的特点 |
第一节 中产阶级价值观的灌输 |
第二节 治疗与管理矛盾突出 |
第三节 儿科医学的缓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思考病例(36)──请你做一次全科医生(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一项行动研究[D]. 朱晓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
- [2]“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D]. 甘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3]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冲突研究 ——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为例[D]. 肖书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老年心衰患者的个体化容量管理效果研究[D]. 李艳君.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5]社区医院中医药特色医养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基于广州市A街道的调查[D]. 何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基于药物治疗管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社区综合干预研究[D]. 范玉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广州市社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D]. 谭绮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个体诊所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潜质及意愿研究[D]. 林伟臻.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医院的历史考察 ——以伦敦大奥蒙德街医院为例[D]. 祝春霞. 南京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