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嘉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

一、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玉琴[1](2021)在《袁可嘉论现代新诗的叙事性传统——从《新诗现代化》到《新诗戏剧化》》文中提出迄今为止,现代新诗是否像古典诗歌那样,形成了自身的一套表意传统,这在诗歌研究界还是个颇有争议甚至悬而不决的问题。以袁可嘉的两篇着名论文《新诗现代化》和《新诗戏剧化》为例,可从现代新诗的现代化、戏剧化、客观化、间接性等多个角度,论证现代新诗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时,不但与传统诗歌的主旨形态彻底分道扬镳,且还围绕着叙述、描述和理性思维等要素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性传统。这种以叙事为特征的新传统可简单概括为反对抒情性,强调诗人在创作时要具有"高度综合性",即主张诗歌不要单维度发展,而要与其他学科门类进行交叉融汇,从而让现代新诗能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意识、社会描写以及现代人生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去。

肖柳[2](2019)在《浅谈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对燕卜荪“朦胧”诗学的吸收与创新》文中认为燕卜荪作为"英美新批评派"的一员,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更新,乃至颠覆了Ambiguity②一词的内涵,将其由一个贬义的批评词变为一个中性的文学批评术语,甚至从语言层面将其提升到了诗歌的本质位置。"在一般意义上,’歧义’往往指文风上的缺陷,即本应明确具体的措辞或语意却表现得含混晦涩。自从1930年威廉·燕卜荪发表《晦涩的七种类型》以来,该词已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代表诗歌创作的一种手法

袁龙[3](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霍一鸣[4](2019)在《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袁可嘉在40年代的一系列诗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其“新诗现代化”的构想中,旨在通过建立“现代诗”的理想形态进而完成对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又突出地体现在其关于“经验”与现代诗关系的表述上。笔者认为这些表述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可称作一种经验诗学。本文力图从两个角度、三个方面来阐释其形成语境和内涵旨归,探究其意义和限度。除绪论外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各种语境中考察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形成,涉及到时代文化语境,社会现实背景及诗学自身的发展等层面。具体而言,袁可嘉的经验诗学思想是其以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充满战争和政治较量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出的诗学选择,包含了对“现代”这一文化现实的回应,以及对当时社会历史现实的独特关怀方式,并在他的“新诗现代化”诗学构想中体现出来。袁可嘉突出“经验”在现代诗中的意义,在克服诗歌中“热情”、“说教”、“感伤”等倾向的同时也促进了诗歌感受力从感觉—情绪层面向经验—意识层面的更具现代性的转化。第二部分则重点阐释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内涵旨归。关于袁可嘉“经验”和现代诗关系的表述可以从“经验的获得”、“经验的传达”两方面来理解。放置在他推崇的戏剧主义批评框架内考察,则是通过实现诗歌素材、动力、媒介的戏剧化来实现诗歌整体方向的戏剧化,进而完成对个人与非个人、历史与非历史因素相融合的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在经验如何获得的问题上,袁可嘉强调的是生活经验与诗歌经验的分野以及生活经验如何转化为诗歌经验的过程,涉及到诗歌与政治等其他社会因素平行关系的建立、想象力的综合等要点。而在经验何以传达方面,他又提供了“想象逻辑对诗歌结构的安排”、“语言弹性的追求”、“意象比喻的特殊构造”以及“客观对应物的运用”等技术发明。在当时的实践中,穆旦的诗歌写作则显现了从这种诗学共识出发却又不止于此的特殊性和丰富性。“用身体思想”的诗歌想象方式使他成为“经验”传达中的“这一个”。第三部分旨在探究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分别在新诗现代性探索和作为新诗自身“传统”方面的意义和限度。具体而言,其经验诗学关注的是如何在诗歌中用新的感觉、想象方式、语言策略自觉处理个人与时代经验的关系,在对现代主义诗学立场的修正和澄清中完成对新诗现代性具体形态的设想。同时,这种探索的意义和局限也在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现代性问题中得到凸显。而其如何在新诗自身传统的意义上存在,则需进一步在90年代的“个人化”语境中考察其意义的延展和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在新世纪以来“经验”愈加贫乏的时代危机中反思其作为一种审美文论的可能和限度。

候聪阳[5](2019)在《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叶诗派是二十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举起现代主义的大旗,高呼诗歌的智性化、戏剧化,利用象征的手法和玄学的技巧将内心最隐秘的声音用客观对应物表现出来。他们的诗歌文体自由,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不失幽默的表达下写尽了战乱中的凄凉景象。他们重视诗歌的理论建设,注重从西方诗艺中吸取养分。他们的诗歌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其中既有对人民疾苦的悲悯抒写,也有对城市生活的深度思考。在他们智性的诗句中处处体现着自己强烈的人生情感。九叶诗人的一生也是饱受磨难的一生,在挫折中他们积极乐观,在逆境中他们达观向上。他们将自己一生的经历融进自己的诗歌里。这些诗歌在经过诗人的哲思升华后,又成为了能够启迪人们心智的哲理经验诗。即使到了九叶诗人的晚年,他们依然关心着中国新诗的发展。他们针对当前中国新诗纷繁复杂的现象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鼓励诗人回归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传统,助推了中国新诗的理论发展。这对于一直尊崇西方诗艺的九叶诗人而言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次修正。他们批评着当今诗坛的不良风气,也鼓励着热爱诗歌的后辈青年。剖析九叶诗派的创作,可以窥见中西诗学的沟通与融合,也能看到中国诗人的理想与坚守。

肖柳[6](2018)在《燕卜荪与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文中认为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是英国着名的文学批评家和诗人,也是“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为人们熟知则因为他曾是西南联合大学的传奇教师,他所教过大多数中国学生后来都成为了着名诗人或学者。在1940年代的中国校园里,燕卜荪的到来给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带来了全然新颖的知识,他对现代英诗的介绍开启了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的视野,而他独特的讲诗方式也激发了学生们的理论热情,理论与创作的双重启发使他们走上了现代主义的道路,甚至革新了当时中国诗坛的面貌。燕卜荪与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这一话题在国内的研究并不多,这与燕卜荪教学史料的缺失和其着作译介的困难有关。但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往往聚焦于燕卜荪在西南联大的教学内容对联大学生的直接影响,对于二者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上的联系关注不多。通过具体的理论着作和诗歌作品之间的对比分析,理清燕卜荪与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心。本文将分为三章,从回顾燕卜荪在西南联大的教学活动着手,再从诗学观念上来讨论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对燕卜荪诗歌理论的吸收与转化,具体分为方法和观念两个层面,最后从诗歌创作的主题、技巧和形式三方面来阐述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对燕卜荪的继承,从而确定此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是史料考察。从现有史料出发,尽量还原燕卜荪当时的教学场景。首先介绍其授课内容,历时两年的三门不同课程为联大学生讲述了一部完整的英国文学史,其中的“现代英诗”课启发了联大学生创作现代诗,以穆旦和赵瑞蕻的转变为例。其次分析其授课方法,语言分析法的应用不仅影响了联大学生之后的理论研究,也影响他们创作方法。第二章分析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对燕卜荪诗学理论的吸收与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评方法的继承,主要是对文本细读和读者心理分析的关注。二是对“朦胧诗学”的吸收,主要分析了“朦胧”作为诗的本质这一论点,以及由“朦胧”引发的关于诗的形式的思考。三是“朦胧诗学”的实践性,即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的理论创新:以“现实”为诗的内核,突破单一的“朦胧”观,并将抽象的“朦胧诗学”变为具体的写作指导,提倡用“间接性”的手法和“戏剧化”的手段进行创作。第三章探寻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在诗歌创作上对燕卜荪的模仿与继承,这也是“朦胧诗学”的创作实践。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辨的主题,分为现代人生的理性玄思、抽象的爱情抒情诗和情感的强度三个角度来探讨。二是复杂难解的朦胧技巧,分别从意象的特殊构造、哲理性的思维和戏剧化的语言策略三个角度来阐释。三是诗歌形式的分析,从燕卜荪诗歌严谨的形式出发,分析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的诗歌形式探索,主要讨论了以十四行诗为主的对外国诗体的移植和吸收中国古典诗歌优点所形成的中西结合的形式。

廖四平,魏玲玲[7](2018)在《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总结——论袁可嘉的诗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可嘉的诗论即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几乎论及了中国现代诗论的所有核心问题,并超越了既有的相关论述,从而完善了中国现代主义诗论,发展了中国现实主义诗论,建立了中国现代诗论的范式,堪称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总结。

赵学勇,李国兴[8](2015)在《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拓展的一个重要界碑——重读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理论》文中认为一、"新诗现代化"的执着选择20世纪40年代,随着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累积,诗歌理论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主义诗学道路,那就是,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必须兼容并济、中西合璧。20年代的"象征派"、30年代的"现代派"和40年代的"九叶派"等诗派都为中国现代主义的诗学发展提供了批评样本,"纯诗化"、"个人化"、"散文化"、"宣传化"等也都为现代主义的诗学发展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大体来讲,中国现代主义

廖四平,张倩[9](2015)在《袁可嘉的诗论与中国诗潮》文中研究表明袁可嘉的诗论即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主要包括诗的本体论、有机综合论、诗的艺术转化论、诗的戏剧化论、戏剧主义论等内容;它虽然主要是在西方诗潮——诗论、诗歌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但也明显地受到了中国诗潮的影响。

李仨仨[10](2015)在《新诗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阐释 ——以袁可嘉为中心的研究》文中指出与传统诗歌相比,新诗最为显着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现代化的追求。这一追求过程深受西方话语影响,留下了一条由移植、借鉴到逐步融合的发展轨迹,同时又在对传统资源的继承与超越上具有民族性品格。新诗现代化的追求随时代变革不断反叛着诗歌的“既然状态”,加深着诗学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直至袁可嘉使之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诗学体系并存在于诗歌史上。现代化的诗学理论也是一种诗学理想,而袁可嘉对西方话语的本土转化与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的探索,在方法论上给我们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诗学空间。本文共包括四章。绪论首先阐述新诗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重要性,然后通过梳理有关研究现状来探讨新诗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第一章论述新诗现代化的发生与发展。以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的白话—自由诗学突破了传统诗歌的审美范式,使诗歌由格律体向自由体转变、由古典向现代蜕变;但也使诗歌过于自由而流于失范状态。对于这一局限,象征派、现代派强调诗歌的本体,倡导诗歌的独立地位,并在本土语境下自觉探索与西方话语融合的途径。随后,袁可嘉正式提出“新诗现代化”理论,以较为成熟的现代化理论存在于诗歌史上。第二章论述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理论的中西资源,主要包括对象征主义及新批评派的借鉴与本土性转换,对中国诗歌抒情传统、意象、语言的继承与现代转化,这共同促使了诗学观念、诗学思维的现代转型。第三章论述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理论的内涵。袁可嘉以诗歌本体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提出“平行论”与“协调论”来统一诗歌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新诗应该用“包含的诗”去获致“最大量的意识活动”,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诗歌戏剧化;这一实现途径在客观性与间接性原则下表达“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第四章论述穆旦、唐湜的诗歌追求如何呼应了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理论,显示了现代诗人为构建一个富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于一体的诗学理论的努力,体现了以开放的姿态自觉融合西方话语与以创新的态度自觉转换传统资源是新诗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结语部分整体评价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价值。论者认为,新诗现代化的诗学范畴、言说策略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完善,在对传统资源的超越上不断成熟,显示了这一独立诗学体系的生机活力,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及批评提供了参考。袁可嘉尽管使新诗现代化理论日渐成熟,但它仍然是一个尚未终止的进程,是一个继续追求的理想。新诗现代化所要建立的诗歌只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丛,但它对现实、传统及外来话语的态度都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及批评既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又为建构一个民族性的现代化诗学提供了方向。

二、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袁可嘉论现代新诗的叙事性传统——从《新诗现代化》到《新诗戏剧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给传统命名:现代新诗的“综合性”传统
二、戏剧化对现实性的取代
三、戏剧化与客观化、间接性
四、走向叙事性的现代新诗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二、意象派的影响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从情感到经验
    第一节 对“现代”的回应
    第二节 转折时期的选择
    第三节 反思中的探索
        一、方案的提出
        二、针对性的借鉴
        三、对“综合”的寻求
    第四节 诗是经验
        一、批评尺度的改变
        二、“经验”的意涵
        三.、“经验”与“情感”
第二章 从经验到形式
    第一节 经验的获致
    第二节 经验的传达
        一、理论的方向:新诗戏剧化
        二、艺术的实践:《春》的身体修辞
第三章 作为一种“传统”
    第一节 两个向度上的意义
        一、新诗现代性的探索
        二、一种“传统”的理解
    第二节 “个人化”的经验
    第三节 经验贫乏时代的危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析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 人生阅历里的丰富诗情
    2.1 民生视野下的苦难情感抒写
    2.2 人生逆境中的达观情怀
    2.3 哲性玄思中的情愫沉淀
3 综合化、戏剧化的诗艺追求
    3.1 象征主义诗学理论
    3.2 基于英国玄学派诗风影响下的诗歌创作手法
    3.3 新诗戏剧化的理论运用
4 九叶诗派的创作思考与精神价值
    4.1 回望传统,吸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优秀因子
    4.2 去伪存真,批评当代诗坛的诗歌创作
    4.3 诗魂永铸,九叶诗派的精神价值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燕卜荪与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问题和意义
        (一) 燕卜荪研究的现状
        (二) 燕卜荪与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燕卜荪在西南联大的教学与影响
    一、授课内容:英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介绍与影响
    二、授课方法:语义分析法的传授与启示
    三、燕卜荪与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的平等交往
第二章 朦胧诗学及其影响
    一、关注文本细读与读者心理分析的批评方法
        (一) 注重文本细读
        (二) 注重读者心理分析
    二、“朦胧诗学”的内涵及其影响
        (一) “朦胧”——诗的本质
        (二) “朦胧”与诗的形式
        (三) “朦胧”与“知性”的关系
    三、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对“朦胧诗学”的继承与转化
        (一) 诗与现实
        (二) “间接性”的手法
        (三) “戏剧化”的手段
第三章 运用朦胧诗学的创作实践
    一、“思辨诗”主题
        (一) 现代人生的理性玄思
        (二) 抽象的爱情抒情诗
        (三) 情感的强度
    二、晦涩难解的“朦胧诗”技巧
        (一) 意象的知性化
        (二) 思维的哲理化
        (三) 语言策略的戏剧化
    三、不自由的“自由诗”形式
        (一) 十四行诗形式的移植
        (二) 十四行诗与中国古典诗形的融合——以袁可嘉的创作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总结——论袁可嘉的诗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诗现代化”概念的“勘定”
二、中国现代主义诗论的完善
    (一) 关于“纯诗”
    (二) 关于“晦涩”
    (三) 关于“象征”
    (四) 关于“经验”
    (五) 关于“诗的戏剧化”
    (六) 关于“想象逻辑”
三、中国现实主义诗论的发展
    (一) 关于“现实”
    (二) 关于“政治”
    (三) 关于“民主”
    (四) 关于“人民的文学”
四、中国现代诗论范式的建立
    (一) 袁可嘉创立了一个完整的诗学概念
    (二) 袁可嘉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诗学体系
    (三) 袁可嘉诗论完善了中国现代诗论的学理性建构

(10)新诗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阐释 ——以袁可嘉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原由与写作主旨
    二 研究现状与所存局限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大纲
第一章 新诗现代化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新诗现代化之始
        一 现代化与新诗现代化
        二 新诗现代化的探寻
    第二节 新诗现代化的发展
        一 “纯诗”论——注重诗歌本体
        二 “智性诗”——注重理性思辨
第二章 新诗现代化的中西资源
    第一节 西方现代诗学话语的影响
        一 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诗学观念转换
        二 新批评的影响:诗学思维转变
    第二节 中国诗歌传统的影响
        一 对抒情传统的超越
        二 对意象艺术的创新
        三 对语言艺术的丰富
第三章 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及表达方式
    第一节 新诗现代化的诗歌本体论
        一 “平行论”——诗歌与现实平行
        二 “协调论”——个人与社会协调
    第二节 新诗现代化的本质
        一 “最大量意识状态”
        二 现实 象征 玄学的综合
    第三节 新诗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一 新诗戏剧化的内涵
        二 新诗戏剧化的表达原则
        三 新诗戏剧化的展开向度
第四章 新诗现代化的自主认同
    第一节 对审美现代性的确认:穆旦诗论
        一 注重口语 散文化创作
        二 注重智性抒情
        三 注重探索自我
    第二节 把握新诗现代化的灵魂:唐湜诗论
        一 诗是经验转换
        二 诗由意象传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可嘉论现代新诗的叙事性传统——从《新诗现代化》到《新诗戏剧化》[J]. 姜玉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浅谈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对燕卜荪“朦胧”诗学的吸收与创新[J]. 肖柳.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01)
  •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D]. 霍一鸣.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沧桑岁月的真挚抒写 ——九叶诗派创作论[D]. 候聪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5)
  • [6]燕卜荪与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群[D]. 肖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7]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总结——论袁可嘉的诗论[J]. 廖四平,魏玲玲. 学习与探索, 2018(03)
  • [8]现代主义诗学理论拓展的一个重要界碑——重读袁可嘉的“新诗现代化”理论[J]. 赵学勇,李国兴.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5(02)
  • [9]袁可嘉的诗论与中国诗潮[J]. 廖四平,张倩.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 2015(00)
  • [10]新诗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阐释 ——以袁可嘉为中心的研究[D]. 李仨仨.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袁可嘉新诗戏剧化理论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