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丽[1](2020)在《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了图书馆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未来随着教育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图书馆员的职业压力也会越来越来大,职业倦怠也会不断的加剧。本文基于CNKI对1996-2016年有关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指出了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
苏珊珊[2](2019)在《高校图书馆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高校图书馆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增加馆员的希望水平,以提高心理资本水平、改进组织管理方式以降低馆员离职意愿的建议。
郭晓冉[3](2017)在《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较为普遍存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发展下行导致就业岗位不足、人才市场机制不够规范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但大学生自身在择业观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原因,许多时候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的择业观存在问题。当前不少文科大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地去报考公务员就体现了“学而优则仕”对择业观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缺乏限制了大学生择业渠道的多元化。“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发展之本,为促进大学生充分而顺利就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树立符合自身发展、国家政策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择业观。虽然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但现有研究成果在系统性、层次性、条理性、理论性上均有待提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当前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中缺乏一致性的标准或规范,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各行其是,由此难以对研究成果进行合理比较。有鉴于此,本文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理论,结合择业观教育的特殊性,建构起了择业观教育的“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分析模式,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对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进行研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建国以后的择业观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计划经济时期、转轨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本文依据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要素对上述三个时期的择业观教育进行了概括。就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经过制定教育目标、确立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探索教育方法以及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显见成效,教育目标更加合理,教育主体逐渐多元,教育客体积极变化,教育方法渐趋丰富,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当前我国在择业观教育当中取得成绩固然值得肯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值得关注。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能看出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上的应然要求,与上述应然要求相比,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上都存在差距,这就是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本文认为,导致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择业观教育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第二,择业观教育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及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第三,择业观教育客体在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与择业实现上存在问题;第四,择业观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第五,择业观教育环境存在负面影响。鉴于上述原因,为改进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需要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个要素入手。第一,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本文根据层次高低、时间跨度和内容维度等三重标准来对目标进行解构。根据层次高低,可以将目标划分为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根据时间跨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内容维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第二,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对择业观教育的应然主体进行了阐释,主要是从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家庭主体等维度来展开分析,并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作用。第三,明确择业观教育的客体要求。根据本文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维度分解即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和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客体要求划分为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以及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第四,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交往式”教育,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等七种方法。第五,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择业观教育不仅处在一定环境中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作为教育者能够主动选择并优化环境。根据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标准,本文依次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择业观教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邱杰[4](2014)在《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认同是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更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保证。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通过实施民族政策努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凸显,西方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倡导的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冲击、动摇着人们的政治认同。同时,西方国家也在强大的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支撑下,持续不断的向我国输入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肩负着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形成,加上政治经验缺乏,政治判断力不强,在受到西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干扰、影响时会误听、误信的思想特点,使个别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有可能利用有针对性的方式,蓄意引导大学生对我国现有政治制度产生质疑,进而实现弱化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目的。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和改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高其政治认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政治认同程度,使大学生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观的前提,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升能更好地将各族人民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形成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研究和提升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巩固西南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推动地区快速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培养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本文以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思路展开研究。全文重点是提出大学生政治认同核心构成要素理论模型假设并进行验证,目的是根据大学生政治认同核心构成要素来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具体做法是运用SPSS19.0软件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运用Amos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大学生政治认同核心构要素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进而依据构成要素来深入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西南民族地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全文由六章组成,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说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问题。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中的人们,其政治认同在利益分化明显、社会冲突突出和思想碰撞激烈的现实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大学生具有学习热情高、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是社会中最具有潜力和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但是由于他们社会经验缺乏、社会阅历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稳定形成。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政治认同程度,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在多民族国家中正确的政治认同是统一各民族思想,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指导政治认同教育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更好地融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判断能力,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基础的内在要求。国外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此后认同及其概念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学科,并在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得到深入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外政治认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政治文化以及将政治认同作为政治合法性基础等方面。对于青年群体的政治认同研究以隐性教育为主,倡导将政治认同教育融入行为养成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国内政治认同研究起步较晚,但2000年以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基本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概念界定、内容构成及心理机制:二是结合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不同群体政治认同特点进行分析;三是对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中等不同时期的政治认同状况进行研究;四是结合其他学科理论对政治认同进行研究。以大学生政治认同作为研究对象的最早可查文献是复旦大学学者孙嘉明与林建鸿1989年发表于《社会科学》的文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研究集中于(1)讨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关系;(2)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归因分析;(3)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4)大学生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关系以及国外政治认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等方面。第二章大学生政治认同基本理论。从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特点,进而提出应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和大学生思想规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大学生政治认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借鉴政治学中政治认同理论和政治社化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根据研究需要,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理论模型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政治行为五要素组成的假设,为本文进一步完成《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调查问卷》和正确评价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奠定学理基础。第三章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通过对发展过程的梳理和总结可知,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导地位,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强调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注重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开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认真总结,可以得知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主要有以下经验:一是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二是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三是依托民族团结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第四,借助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总之,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能够结合广大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认识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在重大事件和关键问题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维护全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第四章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着眼于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调查,探讨了问卷的类型、编制方法和调查方法,说明了调查对象和样本的选取规则,并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选取了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个省(区)中涵盖“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院校、新升格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民办高校等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按在校生总数的0.15‰的比例选取覆盖各个年级、各学历层次的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第一手资料。对调查数据初步统计分析后,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予以验证,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完全相符,证明本文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核心构成要素的理论假设成立。第五章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总体而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的政治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重大政治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持赞同态度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与问题,主要问题有:1.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存在一定的模糊性,2.部分大学生对政治认同教育的响应度不高,3.少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认知与行为相符度不高等。认真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知国内外复杂形势使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面临新挑战、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影响和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手段亟待更新等,是导致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偏差的主要原因。认真查找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可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治认同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效果提供参考。第六章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基本原则与对策。我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都有力地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加快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需要。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是建立在政治理论本身的魅力和感召力基础上,理论教育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可接受性等都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政治认同的提升和强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受作者时间、精力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仅以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党团组织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和媒介平台搭建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出参考对策,为提升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索。
高子平[5](2011)在《从职业倦怠到职业认同:图情人才工作心理研究的范式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在研究图情人才"职业倦怠"现象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该范式的西方文化背景及实证研究方法的特定情境,对其研究假设作诸多修正,使其成为探讨我国图情人才队伍建设和图情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抓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图情人才的职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基于图情人才三重性存在的职业认同,适度修正研究假设的命题及思路。
丁萍,杜存迁[6](2009)在《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员激励管理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论文运用赫茨伯格(Frederick·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联系图书馆的管理实际,提出在图书馆馆员管理中应同时考虑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而且应特别重视激励方式。在选择切实可行的激励方式、增强图书馆馆员管理规范性的基础上,因人而异,根据层次性要求,采用柔性化的激励措施。
孟锦[7](2007)在《论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文中认为与社会众多的职业分工相比,图书馆的工作显得单调而且重复,其变化性和挑战性都很小,由此图书馆的从业者,特别是中年从业者,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对职业的倦怠。
赵东[8](2006)在《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在论述人本管理和激励管理能有效地消除和抑制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同时,阐述图书馆人本管理和激励管理的主要内容。
肖永英[9](2006)在《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本文利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有关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评述,并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引起我国图书馆界的重视,并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
赵东[10](2004)在《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为例》文中认为文章指出了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在论述了人本管理和激励管理能有效地消除和抑制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的同时,指出了图书馆人本管理和激励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 |
1.1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
1.2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内容综述 |
1.2.1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成因 |
1.2.2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 |
2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
2.1 目前研究成果的优点 |
2.1.1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程度的实证调查研究述评 |
2.1.2 学者就个体特征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影响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
2.2 研究成果的不足 |
3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引入心理资本探索图书馆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 |
3.1 心理资本的含义 |
3.2 国内外有关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
4 结束语 |
(2)高校图书馆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综述 |
1.1 心理资本研究 |
1.2 馆员职业倦怠研究 |
1.3 馆员离职意愿研究 |
2 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 |
2.1 调查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馆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现状 |
2.2.2 馆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的差异特征 |
2.2.3 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的关系 |
3 高校图书馆馆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离职意愿之间关系讨论与建议 |
3.1 关系阐述 |
3.2 开发馆员心理资本的建议 |
3.3 降低馆员离职意愿的建议 |
4 结语 |
(3)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3.1 概念厘定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1 马克思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2 恩格斯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3 列宁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 新中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1 毛泽东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2 邓小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3 江泽民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4 胡锦涛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3 其它学科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1 马斯洛价值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2 认知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3 个体社会化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分析模式设计 |
3.1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3.1.2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
3.1.3 遵循大学生择业观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
3.2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基本结构 |
3.2.1 基本要素构成 |
3.2.2 要素之间关系 |
3.3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具体验证 |
3.3.1 科学性验证:该模式相比现有分析模式更为合理 |
3.3.2 合理性验证:该分析模式符合大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需要 |
3.3.3 可行性验证:在现有条件下该分析模式切实可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
4.1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2 转轨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2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基本做法 |
4.2.1 制定择业观教育目标 |
4.2.2 确立择业观教育主体 |
4.2.3 引导择业观教育客体 |
4.2.4 探索择业观教育方法 |
4.2.5 改善择业观教育环境 |
4.3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成效 |
4.3.1 择业观教育目标更加合理 |
4.3.2 择业观教育主体逐渐多元 |
4.3.3 择业观教育客体积极变化 |
4.3.4 择业观教育方法渐趋丰富 |
4.3.5 择业观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择业观教育目标方面的原因分析 |
5.1.1 应然要求:促进目标全面实现 |
5.1.2 实然状况:目标实现具有片面性 |
5.1.3 问题原因: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 |
5.2 择业观教育主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2.1 应然要求:发挥各主体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5.2.2 实然状况:教育“合力”未有效形成 |
5.2.3 问题原因:社会、高校及家庭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5.3 择业观教育客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3.1 应然要求:大学生树立合乎国家要求的择业观 |
5.3.2 实然状况:大学生择业观达不到国家要求 |
5.3.3 问题原因:大学生择业观五个维度存在问题 |
5.4 择业观教育方法方面的原因分析 |
5.4.1 应然要求:积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
5.4.2 实然状况: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且效果较差 |
5.4.3 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 |
5.5 择业观教育环境方面的原因分析 |
5.5.1 应然要求:营造良好的择业观教育环境 |
5.5.2 实然状况:择业观教育环境中存在负面因素 |
5.5.3 问题原因: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存在负面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改进策略 |
6.1 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 |
6.1.1 按照层次高低:个体目标、社会目标 |
6.1.2 按照时间跨度: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
6.1.3 按照内容维度: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
6.2 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 |
6.2.1 促进社会主体的作用发挥 |
6.2.2 促进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
6.2.3 促进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 |
6.3 加强择业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 |
6.3.1 大学生应建构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 |
6.3.2 大学生应树立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 |
6.3.3 大学生应坚持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 |
6.3.4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 |
6.3.5 大学生应促成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 |
6.4 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
6.4.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6.4.2 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6.4.3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4.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
6.4.5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
6.4.6“交往式”教育 |
6.4.7 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 |
6.5 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 |
6.5.1 优化社会环境 |
6.5.2 优化高校环境 |
6.5.3 优化家庭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趋势分析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理论 |
§2.1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概念、特点及规律 |
2.1.1 政治认同 |
2.1.2 政治认同教育 |
2.1.3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特点 |
2.1.4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应遵循的规律 |
§2.2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依据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
2.2.3 其他相关理论借鉴 |
§2.3 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 |
2.3.1 政治认知 |
2.3.2 政治情感 |
2.3.3 政治信任 |
2.3.4 政治参与 |
2.3.5 政治行为 |
§2.4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评价 |
2.4.1 大学生政治认同评价 |
2.4.2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评价 |
第三章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
§3.1 建国以来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1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起步发展时期(1949—1966) |
3.1.2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停滞时期(1966—1978) |
3.1.3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恢复发展时期(1978—1992) |
3.1.4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完善发展时期(1992—2002) |
3.1.5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科学发展时期(2002—至今) |
§3.2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做法 |
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导地位 |
3.2.2 强调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3.2.3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3.2.4 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开展教育 |
§3.3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基本经验 |
3.3.1 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
3.3.2 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
3.3.3 依托民族团结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
3.3.4 借助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
第四章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实证研究 |
§4.1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问卷的编制 |
4.1.1 调查问卷的类型选择 |
4.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1.3 调查方法的确定 |
§4.2 调查的实施 |
4.2.1 调查对象的确定和样本的选取 |
4.2.2 调查基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3 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 |
4.3.1 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 |
4.3.2 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 |
§4.4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情况 |
4.4.1 政治认知方面 |
4.4.2 政治情感方面 |
4.4.3 政治信任方面 |
4.4.4 政治参与方面 |
4.4.5 政治行为方面 |
§4.5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小结 |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5.1.1 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存在一定模糊性 |
5.1.2 部分大学生对政治认同教育的响应度不高 |
5.1.3 少数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的相符度不高 |
§5.2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国内外复杂形势使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面临新挑战 |
5.2.2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影响 |
5.2.3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影响 |
5.2.4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手段亟待更新 |
第六章 完善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
§6.1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原则 |
6.1.2 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6.1.3 普及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6.2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对策 |
6.2.1 继续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 |
6.2.2 注重校园文化环境设计营造,培养大学生政治情感 |
6.2.3 提升学生党团组织活力,提高大学生政治信任 |
6.2.4 规范高校政治实践活动,扩大大学生政治参与 |
6.2.5 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导向,规范大学生政治行为 |
结束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5)从职业倦怠到职业认同:图情人才工作心理研究的范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图情人才职业倦怠: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3 职业倦怠研究范式面临的逻辑困境 |
3.1 消极职业心理的形成依据:证明与证伪 |
3.2 三维划分方法:地域性与普适性 |
3.3 成因分析与干预对策的矛盾性 |
4 基于职业认同的实证分析 |
5 图情人才职业认同:范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
5.1 基于三重性存在的研究思路 |
5.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
5.3 基于职业认同的逻辑建构 |
(6)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员激励管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双因素理论及其价值所在 |
2 选择切实可行的激励方式,增强图书馆馆员管理的规范性 |
2.1 目标激励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结合点” |
2.2 强化激励要注意智慧的嘉奖与艺术的批评 |
3 因人而异,根据需要层次性要求,采用柔性化的激励措施 |
3.1 激励方式注入工作元素,委以恰当工作,激发馆员的工作主动性 |
3.2 激励方式融入学习培训机会,增强馆员工作的创造性及进取精神 |
3.3 激励方式中加入合理报酬元素,正确评价工作成果,有效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 |
3.4 激励方式中渗入自我管理元素,可以有效实现潜在能力向现实能力的转化 |
(7)论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有如下表现 |
1. 情绪方面。 |
2. 工作态度。 |
3. 自我评价目标降低, 没有成就感。 |
二、形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
1. 社会原因。 |
2. 职业特性。 |
三、职业倦怠现象的抑制 |
1. 激励机制。 |
2. 人本管理。 |
3. 市场环境。 |
(8)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
1.1 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
1.2 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 |
1.3 传统观念的约束 |
1.4 规章制度的约束 |
2 用激励管理克服职业倦怠 |
2.1 个人调节 |
2.2 激励调节 |
2.3 工作丰富化 |
2.4 工作目标明确化 |
2.5 物质激励方法 |
2.6 关心图书馆员生活福利 |
3 用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 |
3.1 充分信任、尊重馆员 |
3.1.1 要充分信任馆员 |
3.1.2 要充分尊重图书馆员 |
3.1.3 管理的人性化 |
3.2 合理协调图书馆人才资源 |
(9)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 |
2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 |
3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 |
4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现象的抑制和克服措施 |
5 职业倦怠研究的不足之处 |
5.1 缺乏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 |
5.2 缺乏不同图书馆类型、不同工作岗位之间职业倦怠程度的比较研究 |
(10)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员职业倦息产生的原因 |
2 用激励管理克服职业倦怠 |
3 用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 |
四、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J]. 张丽丽. 潍坊学院学报, 2020(02)
- [2]高校图书馆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J]. 苏珊珊. 新世纪图书馆, 2019(03)
- [3]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 郭晓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4]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邱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5]从职业倦怠到职业认同:图情人才工作心理研究的范式选择[J]. 高子平. 情报杂志, 2011(11)
- [6]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员激励管理路径研究[J]. 丁萍,杜存迁. 新世纪图书馆, 2009(03)
- [7]论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J]. 孟锦. 档案, 2007(05)
- [8]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J]. 赵东. 图书情报工作, 2006(S2)
- [9]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 肖永英. 图书馆杂志, 2006(01)
- [10]用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克服职业倦怠——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为例[J]. 赵东. 情报资料工作,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