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氘代二乙烯基苯交联共聚物泡沫的研究——二乙烯基苯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谢亿钱[1](2021)在《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响应性Pickering泡沫和乳液》文中研究表明乳液和泡沫是一相(气相或液相)分散到另一相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洗涤、采油、化妆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传统的乳液和泡沫是由表面活性剂在油/水或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稳定的,Pickering泡沫或乳液是一类由颗粒稳定的泡沫或乳液,相比于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或乳液,Pickering泡沫或乳液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低的刺激性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某些应用领域中,既需要制备长时间稳定的乳液和泡沫,又需要乳液和泡沫能在短时间内破乳和消泡,甚至要求多次的乳化和破乳(或起泡和消泡)循环,而传统的加入泡沫剂(乳化剂)和消泡剂(破乳剂)的方法限制了乳液的再次乳化和泡沫的再次起泡,这需要制备响应性的泡沫和乳液,即在外界刺激下(例如pH、CO2、光、磁场等),稳定乳液和泡沫的颗粒或表面活性剂可以在表面活性和非表面活性状态下转化。因此,制备响应性的Pickering泡沫和乳液不仅具有高的稳定性和低毒性,而且可以实现反复起泡消泡与乳化破乳,大大降低了消泡与破乳的成本。借助于传统共价键和非共价相互作用对颗粒进行修饰是制备响应性颗粒的常见方法,但借助于传统共价键修饰往往需要复杂的合成方法,成本高且费时,而借助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又具有相互作用较弱、易受浓度影响等缺点。动态共价键既具有类似于传统共价键的稳定性,又有非共价相互作用可逆性的优点,在制备响应性颗粒中更具备优势。在本论文中,制备了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响应性乳液和泡沫,不需要借助复杂的合成,仅通过在水相中温和条件下的原位混合反应,就可制备响应性颗粒乳化剂,通过调节响应性颗粒浓度、油水比例和pH可以分别制备具有响应性的泡沫、液体弹珠(liquid marble)和具有响应性的水包油及油包水乳液,通过对颗粒进行交联,进一步提高了泡沫稳定性和颗粒的乳化能力,丰富了动态共价键乳液和泡沫体系,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1.响应性Pickering泡沫和液体弹珠的研究。通过调节氨基醛基比与pH,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的Pickering泡沫和液体弹珠。在pH=7.4的条件下,按照氨基醛基比为1:0.2,向聚烯丙基胺盐酸(PAH)中加入苯甲醛(BA)制备了疏水醛改性的PAH-BA颗粒分散液,pH≥7.4的条件下手摇或均质均可发泡,而在pH≤2的条件下消泡,所有泡沫均可以在起泡/消泡三个循环后再次发泡;同样条件下使用疏水的水杨醛与肉桂醛均可以制备响应性的泡沫,验证了该方法的通用性。将氨基醛基调整比为1:1,制备了疏水粉末颗粒,并用粉末颗粒制备具有响应性的液体弹珠,该液体弹珠可以在pH=11左右稳定,在pH=2.0左右破裂消失。2.响应性Pickering乳液的研究。通过调节氨基醛基比与油水比,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的Pickering水包油和油包水乳液。在pH=8.0条件下,制备了疏水醛修饰的PAH-醛颗粒(氨基醛基比为1:0.4),与前一部分内容相同,该颗粒也是由疏水改性聚合物自聚形成的,该颗粒可以乳化稳定非极性油相(如C8-C14的直链烷烃,石蜡油等)和弱极性的甘油酯等,得到具有良好响应性的水包油乳液。进一步通过提高浓度或者改变油水比,可以制备粒径在200 nm左右的Pickering纳米乳液。通过提高醛基比例和pH,在高pH条件下(pH=11)可以制备响应性的油包水乳液。所得的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均具备pH响应性,在pH≤2.0条件下破乳。3.动态共价交联对响应性Pickering泡沫和乳液的影响研究。通过邻苯二甲醛交联,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的甲苯Pickering乳液和泡沫。因为PAH-BA溶于甲苯等强极性溶剂,而无法乳化强极性的油相,通过借助于邻苯二甲醛做交联剂,对PAH-BA颗粒进行动态共价交联,交联颗粒可以乳化制备粒径在200 nm左右的甲苯乳液;同时,交联颗粒具有更好的起泡性能,制备得到了稳定性更强的泡沫。交联颗粒制备的泡沫和乳液同样具有pH响应性,乳液或泡沫可以在pH=8.0的条件下稳定,而在pH=2.0的条件下破乳或者消泡。借助于动态共价键,简化了响应性颗粒的制备过程,为制备响应性的乳液和泡沫提供了新方法。
余莉[2](2021)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疏水催化剂载体的改性合成及吸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核电含氚废水处理方面,还面临巨大难题,采用疏水催化剂铂/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的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途径,有望发挥重要作用。但疏水载体SDB还存在易破碎、长期使用疏水性下降、与催化剂Pt结合较差等缺点。因此,本文拟采用功能化改性及杂化改性等手段,针对性地提高SDB载体的性能,并对合成SDB及SDB改性载体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氨基化改性SDB的合成研究:以悬浮聚合的方式,以St、DVB为共聚单体合成SDB,制得的SDB载体在氯甲醚中经过溶胀升温的方法,进一步接枝氯甲基,再进行氨基化改性;通过FT-IR表征说明成功制备了AEE-SDB;TGA分析说明,SDB-CH2Cl与AEE-SDB载体的热稳定性均优于SDB;AEE-SDB疏水角可达134.16°,即疏水性能优于SDB(127.83°);AEE-SDB的抗压强度为32.14 N,与SDB(32.10 N)相差不大。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改性SDB的合成研究: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KH570)偶联剂对无机纳米氧化物Nano-SiO2、Nano-TiO2、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对Nano-TiO2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制得KH570-SiO2、KH570-TiO2、HPMA-TiO2;优化的制备KH570-SiO2的改性条件为:在体系温度设置65℃,在甲苯中加入6 wt%KH570,100℃反应2 h;KH570-TiO2优化制备条件为:以100 m L乙醇和水混合介质(乙醇:水=93:7),调节溶液p H为4.5,加入25 wt%的KH570,温度设置60℃反应8 h;优化改性制备HPMA-TiO2条件为:温度设置70℃,将无机纳米粒子置于100 m 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5 g的HPMA和0.1 g引发剂BPO,80℃反应6 h,用四氢呋喃洗涤。然后通过三元共聚、四元共聚改性合成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改性SDB:KH570-SiO2/SDB优化质量配比:St:DVB:KH570-SiO2=10:10:1、KH570-SiO2/GMA/SDB优化质量配比:St:DVB:KH570-SiO2:GMA=10:10:1:2、KH570-TiO2/SDB优化质量配比:St:DVB:KH570-TiO2=10:10:1.2、HPMA-TiO2/SDB优化质量配比:St:DVB:HPMA-TiO2=10:10:1.2;杂化改性的四种载体测试结果表明,KH570-SiO2/SDB:疏水角为147.46°、抗压强度为107.21 N、比表面积为487.253 m2/g;KH570-SiO2/GMA/SDB:疏水角为145.55°、抗压强度为115.34 N、比表面积为463.673 m2/g;KH570-TiO2/SDB:疏水角为145.34°,抗压强度为108.28 N,比表面积为427.517 m2/g;HPMA-TiO2/SDB:疏水角为152.17°、抗压强度为114.42 N、比表面积为434.548m2/g;皆较SDB:疏水角为127.83°,抗压强度为32.10 N,比表面积为397.48 m2/g有很大提升。钴铁氧体改性SDB的制备研究:采用低热固相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纳米级Co Fe2O4,其平均粒径约为39.71 nm;再用硬脂酸作为界面相容剂处理Co Fe2O4,通过原位聚合制备Co Fe2O4/SDB;FT-IR测试发现成功制备了Co Fe2O4/SDB疏水催化剂载体;XRD表明在Co Fe2O4的晶型在聚合前后未见改变;Co Fe2O4/SDB载体的热分解温度较基础的SDB载体有了较大提高;Co Fe2O4/SDB:疏水角可达154.70°达到了超疏水;Co Fe2O4/SDB的孔结构数据由于Co Fe2O4的掺入而减小;Co Fe2O4/SDB载体的抗压强度值随Co Fe2O4掺量增加而提高,最大抗压强度达221.91 N,是SDB的6.92倍。SDB及改性SDB的镍(Ⅱ)和钴(Ⅱ)模拟铂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选取SDB、AEE-SDB、KH570-SiO2/SDB、HPMA-TiO2/SDB,及Co Fe2O4/SDB进行了Ni(Ⅱ)和Co(Ⅱ)吸附性能测试。在载体对镍离子的吸附测试中,后四种改性载体的吸附速率较SDB大,AEE-SDB载体与Ni(Ⅱ)之间的吸附速率最快;五种载体的吸附过程都更能满足为以化学吸附为主拉格朗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该过程也会存在一部分的粒子间的扩散型物理吸附;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载体对Ni(Ⅱ)的吸附过程中升温对吸附反应有促进作用。相比较而言,四种改性载体较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而SDB载体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KH570-SiO2/SDB对镍(Ⅱ)的吸附是非优惠型吸附。在对钴(Ⅱ)的吸附中,对比多种改性载体对钴离子的吸附量,结果表明,改性的四种载体的吸附量及吸附速率大于SDB的吸附量及吸附速率,且AEE-SDB的吸附速率最大;五种载体对Co(Ⅱ)的吸附行为更能满足为以化学吸附为主拉格朗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也部分存在及粒子间的扩散型物理吸附;吸附热力学测试说明:五种载体对Co(Ⅱ)的吸附反应都为混乱度增加的非自发吸热反应;吸附等温线分析:HPMA-TiO2/SDB和AEE-SDB载体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线,主要发生单分子层吸附,而另外三种载体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其中KH570-SiO2/SDB与SDB对镍(Ⅱ)的吸附均满足优惠型吸附。本文创新制备了三类SDB改性载体:通过SDB的后功能化成功合成了SDB的氨基化改性小球,通过三元共聚、四元共聚成功合成了SDB的纳米无机粒子杂化改性小球,通过钴铁氧体改性成功制备了磁性的钴铁氧体复合SDB小球,改性载体的疏水性、抗压强度、以及对镍(Ⅱ)、钴(Ⅱ)的吸附性能多数有大幅度提高;基于获得的载体与镍离子、钴离子之间的吸附特性,采用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方程,以及吸附等温线方程进行了评价,有助于预测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界面吸附机制。
马芳芳[3](2021)在《利用二氧化碳和硫合成功能性聚合物》文中研究说明废弃物的再利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研究热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其与环氧化物共聚合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材料是最常见的将CO2变废为宝的手段。硫磺作为石油化工工业中石油精炼过程加氢脱硫的副产物,每年产量多达几千万吨,但是其使用范围非常有限。逆硫化工艺为废弃物硫的利用和富硫聚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对于废弃物的再利用迫在眉睫。本论文主要利用废弃物CO2和单质硫作为初始原料,分别进行共聚合反应,从而合成功能性聚合物,以达到废弃物再利用的目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以CO2为主要原料,合成侧链含有双键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再通过硫醇-烯点击反应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合成光敏性的聚合物材料。接下来,研究了废弃物硫的再利用,受到逆硫化工艺的启发,通过硫辛酸和硫单质的共聚合制备稳定的富硫聚合物,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但是该聚合物的溶解性差。最后,本论文在硫和硫辛酸共聚的基础上,引入了第三单体苯乙烯,以达到提高聚合物溶解性的目的。1.考察以废弃物CO2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功能化改性及其光敏性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合成改性聚碳酸酯时的进料比和点击反应时间,有效控制聚碳酸酯侧链所含的光敏性基团肉桂酸酯的含量,当环氧丙烷(PO)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的进料比为2:3时,所得聚碳酸酯PPCAGE中AGE链段的含量可达到48.1%,然后,将其进行1 h的点击反应,可得到分子量Mn为9.0 kg·mol-1,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06的聚合物c26.1-PPCAGE,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探究了其在365 nm和254 nm的紫外光交替照射下的交联-反交联可逆动力学,通过实验发现,该材料在上述条件下的可逆循环次数可达到4次,说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2.考察以天然存在的小分子物质硫辛酸作为共聚单体,与废弃物硫进行共聚合反应,从而合成可降解的富硫聚合物。首先探究了硫和硫辛酸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实验发现,在不使用任何外加溶剂的条件下,S和TA的进料比为2:1,在110℃下反应12 h后,可以得到分子量Mn为2.0 kg·mol-1,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00的可以稳定存在且溶解性较好的富硫聚合物,并且该聚合物在Na OH-CH3OH的混合溶液中可以发生降解。同时探究了反应原料比以及反应时间对该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两者的进料比和共聚反应时间来控制所得聚合物中各链段的含量,而且在降解实验中,通过调节Na OH和CH3OH的加入量,可以控制降解速率。3.考察了在废弃物硫和硫辛酸的聚合反应体系中引入第三单体苯乙烯的三元共聚合反应,以期达到提高富硫聚合物溶解性能的目的。首先探索了硫、硫辛酸和苯乙烯共聚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实验发现,当三者的进料比为0.5:1:1时,在130℃下反应6 h后,可以得到分子量Mn为177.6 kg·mol-1,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56的可稳定存在且溶解性较好的富硫聚合物,且该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到67.9%。同时探究了反应时间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对所得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共聚反应时间可以控制所得聚合物中各链段的含量,同时,该三元共聚物相比较于硫和硫辛酸的二元共聚物来说,溶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张小漫[4](2021)在《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催化材料的Pickering乳液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Pickering乳液催化体系属于一类重要的绿色化学合成,粒子膜提供的巨大相界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反应效率,解决了多相催化效率偏低以及表面活性剂引入问题,并赋予多相催化体系新的性质和功能。尽管如此,Pickering乳液在催化剂的高效构筑和功能集成方面仍不够完善,开发多功能界面催化体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其关键是设计新型高效的界面活性颗粒。作为一类新兴的晶态多孔材料,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简称COFs)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以及结构、功能、形貌可调控等诸多优点,在异相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拟将纳米尺度COFs基催化材料作为稳定剂,构筑多功能Pickering乳液界面催化体系,并实现其在酶催化等领域的高效应用。论文具体包括以下两部分研究内容:Ⅰ:以Fe3O4纳米颗粒作为模板,合成了COFs基磁性载酶核壳纳米微球(简称:Fe3O4@Dha Tph-脂肪酶)。该复合纳米微球可以有效稳定水/正己烷(W/O)型Pickering乳液体系,并具有显着的磁响应性能,在磁力作用下可以实现乳液体系的快速破乳行为。同时,由于COFs基复合纳米微球中光敏性卟啉结构基元的存在,上述Pickering乳液体系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56 m W cm-2,40min),乳液体系的温度可以从28 oC升至55 oC。在此基础上,上述乳液体系对己酸和1-己醇的光热辅助酶催化酯化反应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和温度依赖性,并可借助磁性分离实现了催化剂的原位、简易分离回收和重复利用。Ⅱ:合成了六种具有不同亲疏水性质的亚胺型COFs纳米晶体,以其为稳定剂分别构筑了水包苯乙烯(O/W)和苯乙烯包水(W/O)型的Pickering高内相乳液。以上述O/W和W/O型乳液体系为模板、采用苯乙烯相原位自由基聚合法,分别制备了COFs基复合微球和泡沫状块体材料。其中,以负载金纳米粒子的COFs纳米晶体(Au NPs@Ta Pa-1)为原料构筑的COFs/苯乙烯复合微球,可以作为固定床反应器的填料和催化剂,用于4-硝基苯酚的连续流经式催化还原,在水处理等环境科学问题及绿色催化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吴晗宇[5](2021)在《基于两性双亲分子自组装制备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离子传导膜》文中研究说明液晶模板法是制备高度有序纳米结构的一种可行性策略。其中,通过可聚合型液晶的紫外光固化反应,可将液态的液晶转化为机械强度更高的聚合物,从而制备具有不同有序纳米结构的功能性材料,并在药物输送、膜分离、非均相催化和能源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可聚合型液晶构筑的聚合物纳米结构包括柱状结构、层状结构以及双连续结构等。其中双连续立方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三维连通网络结构,使其在聚合物分离膜、离子传导膜上有较好的潜在应用。然而,相比与其他常见的有序液晶相,可聚合型的双连续液晶相较难获得。这是因为双连续立方结构本身具有连续变化的界面曲率,使得大多数的液晶基元分子较难稳定此类组装。同时,紫外光引发的自由基反应往往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或者显着的相结构转变。已经报道合成了少数可以形成双连续立方结构的可交联型的液晶基元,包括热致液晶分子以及两亲分子(如表面活性剂),并成功实现了结构的高保真度固化。但是这些分子的化学结构较为复杂,合成路线繁琐,无法量产,因此阻碍了此类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功能化。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易于推广的方法去制备具有双连续结构的聚合物纳米材料。本课题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可聚合型两亲分子作为获得双连续立方相液晶的前驱体。并通过与磷酸水溶液共混,成功获得相空间较宽的双连续立方相(Gyroid)液晶。该体系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保证Gyroid相稳定的前提下,可以引入大量的常规交联剂。而大量的交联剂的存在,使得体系通过紫外光引发的聚合反应可以形成高密度的交联,最终实现高保真度的结构锁定。由于我们使用的两亲分子具有两性离子的亲水基团,因此所获得的双连立方结构存在三维连续贯通、尺度约为1 nm的离子通道。我们发现基于该材料制备的聚合物薄膜,能够高效地传导质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具有甲基丙烯酸基团的两性离子型双亲分子MAC11-APS以及可交联的两性离子型双亲分子DMAC11-APS,分别绘制双亲分子MAC11-APS和DMAC11-APS与水的组分-温度相图。2.将双亲分子MAC11-APS与不同的小分子如苯磺酸、磷酸、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水溶液共混,绘制三组分的相图。我们发现当双亲分子MAC11-APS与磷酸水溶液共混时可以形成稳定的双连续立方Gyroid相。其中,在使用50 wt.%磷酸水溶液作为共混剂时,Gyroid相的窗口最宽(位于约为80-85 wt.%的组分范围)。3.在双连续立方相中引入交联剂,通过原位光引发聚合锁定双连续立方结构。在双亲分子MAC11-APS与50 wt.%磷酸水溶液体系中引入交联剂如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HD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二乙烯基苯(DVB),双连续立方相仍能稳定存在。确定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HDDMA)为最优选的交联剂。通过同步辐射小角X光散射(SAXS)对光固化后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当交联剂在体系中达到一定含量时,双连续立方结构可以保留。同时,我们对所得的聚合物进行了超薄切片,通过透射电镜(TEM)的观测也证实了立方结构的固定。此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4.表征制备的具有双连续立方结构的聚合物薄膜性能。通过电化学阻抗的测试,测得在50℃,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含有20wt.%HDDMA作为交联剂的具有双连续立方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率可达到0.096 S/cm,接近Nafion117在同等条件下的质子传导率。
赵曼[6](2020)在《基于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中空碳球@Co3O4制备研究》文中认为交联聚合物中空微球的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纳米材料的粒径小、应用广,但是纳米材料极容易发生团聚。利用中空聚合物微球负载纳米材料可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的中空聚合物微球制备中空碳球@CO3O4材料的方法。首先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了中空聚合物微球,对中空聚合物微球的表面进行修饰,然后利用原位生成法得到了中空碳球@CO3O4材料。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成果如下:1、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一锅合成了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聚合物核心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MS),壳层为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DVB-MAH),再利用丙酮溶剂将PMS模板除去,得到具有空心结构的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HPPs)。通过调节单体和交联剂用量及种类(DVB55和DVB80),对其形貌和粒径进行优化,合成了核壳比为 1:1、1:1.25、1:1.5 和 1:1.75 的 HPPs,并通过 SEM 和 TEM 对其形貌进行表征,从而优选出形貌和粒径表现均良好的HPPs。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和种类会影响微球形貌和壳层厚度,形貌较好的是使用交联剂DVB55合成的核壳比为1:1和1:1.25的HPPs,平均粒径约为610和656 nm,粒径均一,平均壳层厚度约为43和89 nm。2、对利用上述方法合成的交联剂DVB55,核壳比为1:1和1:1.25的HPPs进行表面修饰,分别采用水解、氨基化、磺酸化和N-β-羟基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改性,即得到 HPPs-COOH、HPPs-NH2、HPPs-HSO3和 HPPs-HEDTA。SEM 结果表明 HPPs-COOH、HPPs-HSO3、HPPs-HEDTA微球有部分破损的情况,HPPs-NH2微球形貌变化不大,四种表面修饰后的微球平均粒径相对HPPs均有所增大。从TEM图可看出四种不同表面修饰后微球的中空结构保持完整。相较于核壳比为1:1的HPPs,核壳比为1:1.25的HPPs在表面修饰后的形貌和壳层厚度表现更好,平均粒径约为775 nm,平均壳层厚度约为100 nm。3、采用上述交联剂DVB55,核壳比为1:1.25的HPPs-COOH、HPPs-NH2、HPPs-HSO3和HPPs-HEDTA为反应基体,在中空聚合物微球表面原位合成Co3O4纳米粒子。步骤是先将不同表面修饰的中空聚合物微球和Co(NO3)2·6H2O水溶液混合使Co2+吸附在微球表面,随后对其进行两次煅烧,分别是氮气气氛下600℃煅烧2 h,再经空气氛围下300 ℃煅烧2 h。由此得到不同表面修饰的微球负载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即HCSs-COOH@Co、HCSs-NH2@Co3O4、HCSs-HSO3@Co3O4 和HCSs-HEDTA@Co3O4。通过XRD测试,发现不同表面修饰的微球对纳米粒子的晶型有影响,HPPs-NH2、HPPs-HSO3和HPPs-HEDTA负载Co2+后经两次煅烧,成功负载了 CO3O4粒子,而HPPs-COOH负载Co2+后经两次煅烧,发现表面负载的是Co单质。通过SEM和TEM图可看出,HCSs-NH2@Co3O4经两次煅烧后微球形貌保持良好,中空结构完整,Co3O4粒子负载均匀,并没有受到煅烧过程的影响。4、对 HPPs-NH2 微球,采用 1、2 和 3 mg/ml 的 Co(NO3)2·6H2O 溶液用于Co2+的负载,使用XRD、SEM、TEM、FT-IR及XPS对最终得到的微球的物相、形貌、化学结构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综合来看,不同浓度Co2+溶液得到的HCSs-NH2@Co3O4均表面形貌良好。随着Co2+溶液浓度不断增大,Co3O4纳米粒子的负载量呈上升的趋势。中空聚合物微球负载纳米材料可以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在催化剂、药物控制释放、酶固定化方向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王永康[7](2020)在《多因素协同稳定的含氟高内相乳液聚合制备高性能多孔聚合物材料》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材料,特别是由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 HIPE)模板制备的高孔隙率的多孔聚合物材料(polyHIPE),最近在各种应用中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例如快速油/水分离领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催化剂载体和重金属离子收集器等。目前,基于不同单体类型,研究者们通过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出多种多孔聚合物材料,其中包括St/DVB-polyHIPE、MMA-polyHIPE和GMA-polyHIPE等。近年来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能被人们广泛关注,基于含氟单体的高内相乳液和含氟多孔材料也相继报道。然而,多孔材料中存在一些形貌和性能上的缺陷,如通过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得到的多孔材料的孔径往往较大、比表面积小和力学性能较差。尤其是对于含氟乳液而言,可选用的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种类较少,所制备的含氟乳液稳定较差,聚合后的含氟多孔材料孔径偏大,孔径分布较宽,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这类材料在抗压测试中更容易破碎,力学性能较差。本文从较难稳定的含氟乳液入手聚合制备含氟多孔聚合物材料,探究多因素协同作用对含氟高内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致力于获得稳定性更好的乳液以期望可以增强聚合后含氟多孔材料的相关性能。论文分别通过聚乳酸诱导协同作用,后处理刻蚀聚乳酸和引入硅氧烷无机组分等多种因素,制备得到力学性能优异、比表面积更高、热稳定性良好含氟多孔材料及氟硅复合材料。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基于课题组对含氟乳液已有的研究进展,针对单一稳定剂Hypermer-B246对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为单体的含氟乳液的稳定作用有限,升温聚合后所制备的多孔材料孔径较大、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本部分通过引入环境友好、原料易得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PLA)为助稳定剂,通过聚乳酸对乳液连续相黏度以及油水界面张力的调控作用,协同表面活性剂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引入聚乳酸后乳液稳定性提升,乳液可维持数月之久而不发生破乳现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聚乳酸的含量、聚乳酸的分子量或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的比例可调控多孔材料的孔径大小。引入聚乳酸后所得到的含氟多孔材料的孔径尺寸减小,孔径分布均匀,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所得含氟多孔材料的杨氏模量提升650%,最大耐压强度高达4.42 MPa,优于许多工程泡沫材料。(二)含氟乳液不同于传统的苯乙烯基的高内相乳液,单独使用传统的表面活性剂Hypermer系列、span系列(span-60,span-80,span-85)和tween系列(tween-20,tween-60,tween-80)都难以制备稳定的含氟乳液,无法获得完整的多孔聚合物整体材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部分在探究复合稳定剂的基础上,发现共同使用聚乳酸和传统表面活性剂span-80可以协同稳定含氟高内相乳液,聚合后可得到形貌良好的多孔整体材料,并且可进一步选择性刻蚀聚乳酸制备更高比表面积的多级孔含氟聚合物材料。本章节的工作中,我们首先从多种稳定剂组合中筛选出能稳定含氟乳液的复合稳定剂span-80/PLA,分别探究span-80或聚乳酸浓度的影响。之后进一步选择性刻蚀聚乳酸制备获得高比表面积的多级孔材料。通过重量分析、红外分析及热重测试证明聚乳酸的完全去除。通过SEM表征证明刻蚀聚乳酸后微孔的数目增多,BET测试证明刻蚀后比表面积的增量同聚乳酸的含量正相关,油水分离实验表明刻蚀后的多孔材料具有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高的吸附容量。(三)为了克服纯有机聚合物材料的一些弊端,杂化有机-无机复合多孔聚合物是特别有吸引力的。在本部分,使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将水解缩聚原硅酸四乙酯(TEOS)和2,2,2-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FEMA)的聚合相结合,合成了氟硅复合多孔材料SiO2-Poly(TFEMA/DVB/MPS)。研究了TEOS在不同酸碱浓度下水解对形成的polyHIPE形貌的影响,TEOS的引入增加了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氟硅多孔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可应用于隔热保温材料等领域。
诸葛纯[8](2020)在《聚(胺-环氧氯丙烷)修饰型阴离子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离子色谱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革新,以其快速方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了环境检测、工农业、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等行业领域的必备分析技术。与此同时,不同应用领域所面临的样品复杂性不断增加,对样品前处理材料和色谱柱固定相的分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于这两个方向的吸附分离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和实际意义。第一章介绍了离子色谱的发展、不同类型固定相基质及其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并且着重介绍了有机聚合物基质的合成方法、修饰方法及应用进展。同时简单介绍了聚(胺-环氧氯丙烷)类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第二章基于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将合成的聚(胺-环氧氯丙烷)阳离子聚电解质以静电引力附聚于磺化微球表面,再以环氧氯丙烷和甲胺为单体在附聚层建立超支化层,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胺-环氧氯丙烷)修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脱附测试(BET)、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微球修饰前后表面形态、孔结构、化学组成和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聚(胺-环氧氯丙烷)成功修饰于微球表面,修饰前后微球保持良好的表面形貌和单分散性,多孔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且含有大量的羟基、胺基等功能基团。这些性能的表征和变化为聚(胺-环氧氯丙烷)修饰型填料在吸附材料和色谱固定相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建立了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用于同时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中的痕量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为了消除CMC的基质干扰,避免污染分析柱,将合成的聚(胺-环氧氯丙烷)附聚型树脂装填入固相萃取柱用于样品预处理。选用Ion Pac AS11-HC色谱柱作为分析柱,以1.0 m L/min的流速,在氢氧化钾梯度洗脱下分离CMC样品中的乙醇酸根,氯乙酸根,氯离子和硫酸根。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该方法在0.5-1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2-0.9999,检出限(S/N=3)为0.05-0.50 mg/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中,得到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6.7%-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0.32%-3.61%。该方法快捷方便、干扰小,为阴离子纤维素中痕量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应用。第四章基于制备的聚(胺-环氧氯丙烷)附聚型树脂,对附聚层进行超支化修饰,通过改变超支化反应的次数可以实现微球表面官能团数量可控和固定相交换容量可控。结合元素分析表征,探究了不同超支化次数的色谱柱对常见无机阴离子分离的影响。由于聚(胺-环氧氯丙烷)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较高的电荷密度,使得常见阴离子和易极化离子在自制色谱柱上得到快速基线分离,色谱性能参数表明固定相具有良好的柱效和稳定性。最后,将自制色谱柱应用于测定减水剂样品中硫代硫酸根的含量,并通过方法学考察评估自制色谱柱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郭大江[9](2020)在《富硫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离子吸附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废弃物,硫单质(S8)全球年产量巨大,如何变废为宝,实现硫从“无机向有机”的多样性转化,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逆硫化的发现使S8变成了稳定的共聚物,从而使含硫新型材料的制备成为可能,该过程简单,原子效率高且绿色环保。然而,其在聚合物及相关领域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受限于交联剂、温度和催化剂的选择。通过调研相关文献,发现逆硫化在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环境保护、红外光学材料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本论文研究旨在制备新型富硫共聚物,并探索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S8和丙烯酰胺(AA)、N-烯丙基丙烯酰胺(PAA)、N,N-二烯丙基丙烯酰胺(2PAA)为共聚单体,通过逆硫化反应制备了(S-co-AA)、(S-co-PAA)、(S-co-2PAA)三种富硫共聚物。该系列反应无需添加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实现。通过核磁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表明该系列共聚物具有表面多孔,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氨基、羰基基团且物质结构较单一等特点。通过系列吸附实验,研究了初始离子浓度、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co-AA)对水中镉、铜、铅、汞这四种重金属离子均有吸附作用,特别是对镉、铜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一次性去除率分别高达96.2%和93.2%。(S-co-PAA)、(S-co-2PAA)对水中汞离子吸附能力较强,一次性去除率分别为96%和95.1%,且抗干扰能力强。证明了该系列富硫共聚物在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方面有应用价值。2.以S8和双环戊二烯(DCPD)为共聚单体,通过逆硫化反应制备了富硫共聚物(S-co-DCPD),所制聚合物经氢氧化钾活化后,进一步热裂解制得富硫多孔碳材料(SPC)。通过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分析、全孔分析、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表征,表明该材料具有588.06 m2 g-1的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该碳材料表现出高达18.16%硫含量,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流充放电法(CP)测试,发现该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其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依然有较好的比电容,电容保持率高达80%。证明了该富硫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有应用前景。3.此外,在生产实践环节研究了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无铵后水洗离子交换工艺。以无铵离子交换工艺代替了常规铵洗离子交换工艺,考察了新工艺对所制备催化剂理化性质、元素组成以及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相比,新工艺具有等同的降钠效果,且有助于催化剂微反活性、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活性、抗污染性能的提高。
黄家健[10](2018)在《桐油的光/热聚合机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石能源的过度性消耗及随之而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大量排放等问题已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而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进步以及各种资源的快速消耗,人们面临的生存挑战已变得日趋严重。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计划,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人员和社会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植物油在我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其具备毒性低、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而作为典型的生物质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的研究当中。植物油中含有多个不饱和双键,具备构建紫外光固化材料体系的结构基础。因此,开展植物油脂的紫外光固化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进一步地实现植物油脂的快速固化并探究其在光固化涂料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减轻紫外光固化涂料领域对化石资源的过度依赖与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拓宽桐油等天然植物油的应用范围及实用价值。本文主要以桐油及其衍生物为研究模型,探究其固化行为及机理,构建桐油快速固化体系及探究其应用,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为了探究桐油的光固化机理,实验通过测定体系在通入不同气体反应时的过氧化值、红外光谱和核磁波谱等来监控桐油的光固化过程。探究了桐油在不外加催化剂或添加自由基光引发剂下的光固化行为。结果表明:桐油的光固化反应机理主要以氧化聚合反应和自由基聚合为主,其中自由基聚合反应程度较少。桐油光固化体系中添加自由基光引发剂1173能明显促进桐油的氧化聚合反应,但对桐油的自由基聚合没有明显影响。(2)通过测定体系的凝胶率,研究了桐油在加入不同光引发剂催化下的光固化活性,以及探究桐油光固化膜与传统热固化膜在硬度、表观、耐溶剂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三芳基硫鎓盐对桐油的光固化具有最佳的引发效果,其最佳用量为5 wt%,当加入1 wt%自由基光引发剂PI-BDK或PI-1173时,引发剂发生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桐油的光固化。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得的桐油光固化膜的性能与热固化膜相似,但具有更好的耐溶剂性。(3)以桐酸甲酯为研究对象,通过核磁波谱表征,研究了光照强度、引发剂用量、光照时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对桐酸甲酯的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探究得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加入阳离子光引发剂三芳基硫鎓盐的用量为5 wt%,500 W高压汞灯光照1 h后100 oC加入3 h时桐酸甲酯发生阳离子聚合的反应程度最大,剩余的双键最少。此外,长链不饱和油脂的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并不取决于双键数目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双键的化学环境是否能让中间产物形成稳定的阳离子中间体。(4)以三芳基硫鎓盐作为催化剂,探究桐油基阳离子聚合物的应用,实验通过测定固化膜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力学性能、接触角,研究了固化膜的反应时间及后固化行为,探究了不同单体种类及用量对固化膜性能的影响,从而复配出具有最优性能的桐油基聚合物膜。结果表明:光照1 h后100 oC加热1 h制备得的固化膜可以通过室温放置24 h的后固化反应实现完全固化。桐油基聚合物的最佳复配用量为70 wt%桐油、20 wt%二乙烯苯和10 wt%苯乙烯,此时桐油基聚合物固化膜的拉伸强度为4.27±0.11 MPa,断裂伸长率为13.39±2.01%。
二、全氘代二乙烯基苯交联共聚物泡沫的研究——二乙烯基苯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氘代二乙烯基苯交联共聚物泡沫的研究——二乙烯基苯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响应性Pickering泡沫和乳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动态共价键 |
1.1.1 动态共价化学 |
1.1.2 动态共价键的要求 |
1.1.3 常见的动态共价键 |
1.2 Pickering乳液与泡沫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物理化学性质 |
1.2.3 制备方法 |
1.3 响应性Pickering乳液与泡沫 |
1.3.1 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修饰改性 |
1.3.2 通过传统共价键修饰改性 |
1.3.3 通过动态共价键修饰改性 |
1.4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响应性Pickering泡沫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PAH-醛水分散液的制备 |
2.3.2 颗粒的~1H NMR表征 |
2.3.3 颗粒表面电荷Zeta电位测量 |
2.3.4 颗粒粒径的测量 |
2.3.5 动态表面张力测量 |
2.3.6 光学显微镜观察 |
2.3.7 界面粘弹性测量 |
2.3.8 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
2.3.9 泡沫的制备 |
2.3.10 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评价 |
2.3.11 泡沫循环性能的观察 |
2.3.12 PAH-醛疏水粉末的制备 |
2.3.13 液体弹珠的制备与pH响应性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颗粒PAH-BA的表征 |
2.4.2 动态表面张力测量 |
2.4.3 界面粘弹性 |
2.4.4 临界聚集浓度(CAC) |
2.4.5 基于PAH-醛的泡沫 |
2.4.6 不同浓度下制备的泡沫 |
2.4.7 不同氨基醛基比例对泡沫的影响 |
2.4.8 不同醛对泡沫的影响 |
2.4.9 泡沫的pH响应性 |
2.4.10 泡沫的循环性能 |
2.4.11 盐浓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 |
2.4.12 液体弹珠及其pH响应性 |
2.4.13 机理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响应性Pickering乳液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主要仪器 |
3.2.2 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PAH-醛乳化剂水分散液的制备 |
3.3.2 乳化剂PAH-BA颗粒表面电荷(Zeta电位)测量 |
3.3.3 乳化剂颗粒粒径的测量 |
3.3.4 乳液的制备 |
3.3.5 乳液类型的判断 |
3.3.6 乳液粒径的测量 |
3.3.7 动态界面张力测量 |
3.3.8 光学显微镜观察 |
3.3.9 荧光测量 |
3.3.10 乳液响应性及循环性能的观察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化剂PAH-BA颗粒的表征 |
3.4.2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测量 |
3.4.3 PAH-BA作为乳化剂制备的石蜡油乳液 |
3.4.4 氨基醛基比对乳液的影响 |
3.4.5 PAH-BA浓度对乳液的影响 |
3.4.6 油水比对乳液的影响 |
3.4.7 不同油相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
3.4.8 乳液的pH响应性 |
3.4.9 乳液的循环性能 |
3.4.10 乳液的稳定性 |
3.4.11 不同醛的影响 |
3.4.12 油包水乳液 |
3.4.13 机理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交联颗粒的响应性泡沫与乳液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主要仪器 |
4.2.2 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交联颗粒PAH-BA-oPA的制备 |
4.3.2 颗粒粒径与乳液粒径的测量 |
4.3.3 动态界面张力 |
4.3.4 临界聚集浓度(CAC)的测定 |
4.3.5 乳液的制备 |
4.3.6 泡沫的制备 |
4.3.7 光学显微镜测量 |
4.3.8 乳液和泡沫的pH响应性 |
4.3.9 乳液和泡沫的循环性能 |
4.3.10 泡沫和乳液稳定性的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交联颗粒的粒径 |
4.4.2 交联颗粒的pH响应性 |
4.4.3 动态界面张力 |
4.4.4 临界聚集浓度(CAC) |
4.4.5 交联密度的影响 |
4.4.6 浓度的影响 |
4.4.7 乳液的pH响应性 |
4.4.8 乳液的循环性能 |
4.4.9 乳液的稳定性 |
4.4.10 泡沫的起泡性与稳定性 |
4.4.11 泡沫的pH响应性 |
4.4.12 泡沫的循环性能 |
4.4.13 机理推测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疏水催化剂载体的改性合成及吸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疏水催化剂 |
1.2.1 活性金属组分 |
1.2.2 疏水催化剂载体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氨基化改性SDB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苯乙烯(St)与二乙烯基苯(DVB)的阻聚剂去除 |
2.3.2 引发剂的提纯 |
2.3.3 SDB的制备 |
2.3.4 SDB小球的氯甲基化 |
2.3.5 SDB-CH_2Cl氯含量的测定 |
2.3.6 SDB-CH_2Cl的氨基化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4 静态水接触角(CA)测试 |
2.4.5 抗压强度测试 |
2.4.6 热重(TGA)分析 |
2.4.7 氮吸附-脱附测试分析 |
2.4.8 元素分析表征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AEE-SDB的表征 |
2.5.2 SDB 载体、SDB-CH_2Cl及AEE-SDB载体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机杂化改性SDB载体的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实验内容 |
3.3.1 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阻聚剂去除方法 |
3.3.2 引发剂的提纯 |
3.3.3 无机纳米粒子的亲油改性 |
3.3.4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SDB载体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FT-IR表征 |
3.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4.4 静态水接触角(CA)测试 |
3.4.5 抗压强度测试 |
3.4.6 热重(TGA)分析 |
3.4.7 氮吸附-脱附表征 |
3.4.8 固体核磁共振表征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几种无机纳米粒子的亲油改性 |
3.5.2 几种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改性SDB载体的合成 |
3.5.3 几种无机纳米粒子改性SDB载体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钴铁氧体改性SDB载体的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阻聚剂去除方法 |
4.3.2 引发剂的提纯 |
4.3.3 钴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合成 |
4.3.4 原位聚合制备CoFe_2O_4/SDB载体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FT-IR表征 |
4.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4.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4.5 静态水接触角(CA)测试 |
4.4.6 抗压强度测试 |
4.4.7 热重(TGA)分析 |
4.4.8 氮吸附-脱附表征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SA 改性钴铁氧体的优选制备 |
4.5.2 钴铁氧体改性 SDB(CoFe_2O_4/SDB)的优选制备 |
4.5.4 CoFe_2O_4/SDB 载体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载体对 Ni(II)和 Co(II)的吸附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 实验内容 |
5.3.1 镍(II)标准曲线的建立 |
5.3.2 钴(II)标准曲线的建立 |
5.3.3 吸附动力学 |
5.3.4 吸附热力学 |
5.3.5 吸附等温线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Ni(II)与 Co(II)的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的建立 |
5.4.2 SDB 载体及改性 SDB 载体对镍(II)的吸附行为分析 |
5.4.3 SDB 载体及改性 SDB 载体对钴离子的吸附的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利用二氧化碳和硫合成功能性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概述 |
1.2.1 聚碳酸酯简介 |
1.2.2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合成 |
1.2.3 CO_2基聚碳酸酯的结构及物性 |
1.2.4 CO_2基聚碳酸酯的性能 |
1.3 PPC概述 |
1.3.1 PPC的结构与性能 |
1.3.2 PPC的改性 |
1.4 富硫聚合物的制备 |
1.4.1 硫化法制备富硫聚合物 |
1.4.2 逆硫化法制备富硫共聚物 |
1.5 富硫聚合物的应用 |
1.5.1 富硫聚合物在Li-S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
1.5.2 富硫聚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5.3 富硫聚合物在离子吸附领域的应用 |
1.5.4 富硫聚合物在红外光学领域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光敏性聚碳酸酯的制备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与药品 |
2.2.2 表征测试 |
2.2.3 实验操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表征 |
2.3.2 CO_2、PO和 AGE的三元共聚合 |
2.3.3 PPCAGE与 SH-肉桂酸酯的点击反应 |
2.4 光敏性能测试 |
2.4.1 不同进料比所得c_x-PPCAGE的光敏性 |
2.4.2 点击不同时间所得c_x-PPCAGE的光敏性 |
2.5 小结 |
第3章 硫单质和硫辛酸共聚合制备富硫聚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表征测试 |
3.2.3 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表征 |
3.3.2 S和TA的共聚合反应 |
3.3.4 P(S-TA)的降解实验 |
3.4 小结 |
第4章 硫单质、硫辛酸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合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2 表征测试 |
4.2.3 实验操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表征 |
4.3.2 S、TA和苯乙烯的三元聚合反应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A 主要聚合物的测试表征图谱 |
(4)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催化材料的Pickering乳液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
1.2.1 Pickering乳液稳定剂类型 |
1.2.2 Pickering乳液催化体系 |
1.2.3 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液 |
1.2.4 Pickering高内相乳液的应用 |
1.3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共价有机框架的微纳米化 |
1.3.2 共价有机框架催化体系 |
1.4 光热催化的研究进展 |
1.4.1 光热在催化中的应用 |
1.4.2 光热催化剂的设计方法 |
1.5 酶催化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二章 Fe_3O_4@DhaTph-脂肪酶作为酶催化的界面催化剂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及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_3O_4@Dha Tph-脂肪酶的制备和表征 |
2.3.2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
2.3.3 Pickering乳液的光热转换性能 |
2.3.4 Pickering乳液界面酶催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COFs基复合材料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及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亚胺COFs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3.3.2 Pickering高内相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
3.3.3 COFs基复合微球及泡沫状块体材料的表征及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论文及专利发表情况 |
致谢 |
(5)基于两性双亲分子自组装制备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离子传导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双亲分子 |
1.3 双亲分子作为溶致液晶构筑有序结构 |
1.4 可聚合双亲分子构筑高效离子传输通道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可聚合两性离子双亲分子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两性离子双亲分子MAC11-APS的合成与表征 |
2.4 两性离子双亲分子交联剂DMAC11-APS的合成与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聚合两亲分子的液晶相态及其聚合固定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两性离子双亲分子MAC11-APS的液晶相态 |
3.4 两性离子双亲分子MAC11-APS的溶致液晶相态的固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连续立方Gyroid相聚合物薄膜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双连续立方Gyroid相聚合物薄膜的结构表征 |
4.4 双连续立方Gyroid相聚合物薄膜的离子传导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中空碳球@Co3O4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1.2.1 液滴法 |
1.2.2 干凝胶液滴法 |
1.2.3 自组装法 |
1.2.4 微囊化法 |
1.2.5 乳液聚合法 |
1.2.6 模板法 |
1.3 纳米材料负载化方法 |
1.3.1 共混法 |
1.3.2 原位聚合法 |
1.3.3 原位合成法 |
1.4 中空微球负载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1 催化应用 |
1.4.2 固定化酶的应用 |
1.4.3 吸附或储能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制备和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仪器 |
2.2.2 中空微球的制备 |
2.2.3 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PPs的表征 |
2.3.2 采用DVB_(55)制备不同核壳比的中空微球的表征 |
2.3.3 采用DVB_(80)制备不同核壳比的中空微球的表征 |
2.3.4 核壳比为1:1的HPPs表面修饰的表征 |
2.3.5 核壳比为1:1.25的中空微球表面改性的表征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不同表面修饰的中空微球负载Co_3O_4纳米粒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纳米粒子的负载和煅烧 |
3.2.3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_3O_4在HCSs-COOH@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2 Co_3O_4在HCSs-NH_2@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3 Co_3O_4在HCSs-HSO_3@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4 Co_3O_4在HCSs-HEDTA@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5 不同浓度的Co_3O_4在HCSs-NH_2@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本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附件 |
(7)多因素协同稳定的含氟高内相乳液聚合制备高性能多孔聚合物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聚合物材料 |
1.1.1 多孔聚合物材料的简介和应用领域 |
1.1.2 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 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 |
1.2.1 高内相乳液的简介 |
1.2.2 高内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3 微相分离和刻蚀法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 |
1.3.1 微相分离简介 |
1.3.2 刻蚀技术简介 |
1.3.3 选择性刻蚀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 |
1.4 含氟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
1.4.1 自由基聚合制备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
1.4.2 乳液模板法聚合制备含氟多孔聚合物整体材料 |
1.5 氟硅复合材料的简介及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聚乳酸诱导调控作用助稳含氟乳液制备力学性能增强的含氟多孔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测试方法及表征 |
2.2.3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乳酸(PLA-OH)的结构与表征 |
2.3.2 聚乳酸对高内相乳液(HIPE)的稳定性和乳液的液滴分布影响 |
2.3.3 聚乳酸对聚合后多孔材料的影响 |
2.3.4 不同聚乳酸含量对乳液及多孔材料形貌的影响 |
2.3.5 聚乳酸对乳液黏度和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6 多孔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 |
2.3.7 含氟多孔材料的表面性能及油水分离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刻蚀聚乳酸制备含氟多级孔结构聚合物材料及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测试及表征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稳定剂的筛选 |
3.3.2 聚乳酸含量对多孔材料的影响 |
3.3.3 传统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3.4 刻蚀聚乳酸制备多级孔含氟材料 |
3.3.5 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 |
3.3.6 多孔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无机氟硅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测试及表征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酸四乙酯含量的影响 |
4.3.2 硅酸四乙酯水解对多孔材料形貌的影响 |
4.3.3 氟硅复合多孔材料机械性能的测试 |
4.3.4 氟硅复合多孔材料热力学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聚(胺-环氧氯丙烷)修饰型阴离子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阴离子交换色谱填料 |
1.2.1 固定相基质 |
1.2.2 固定相的修饰方法 |
1.3 聚(胺-环氧氯丙烷)及其应用 |
1.3.1 概况及特点 |
1.3.2 合成方法 |
1.3.3 应用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聚(胺-环氧氯丙烷)修饰型填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试剂及前处理 |
2.3 实验部分 |
2.3.1 单分散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 |
2.3.2 聚(胺-环氧氯丙烷)电解质的制备 |
2.3.3 阴离子填料的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修饰机理 |
2.4.2 微球的扫描电镜表征 |
2.4.3 微球的吸/脱附等温曲线表征 |
2.4.4 微球的元素分析 |
2.4.5 微球的红外光谱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痕量阴离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试剂及前处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萃取填料的制备 |
3.3.2 固相萃取柱的装填及除杂 |
3.3.3 样品的前处理 |
3.3.4 色谱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外光谱表征 |
3.4.2 色谱条件优化 |
3.4.3 方法学考察 |
3.4.4 实际样品的测定 |
3.4.5 样品加标回收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胺-环氧氯丙烷)修饰型阴离子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试剂及前处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阴离子交换剂的制备 |
4.3.2 色谱柱的装填及交换容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阴离子交换剂的修饰机理 |
4.4.2 微球的元素分析 |
4.4.3 不同超支化次数的固定相色谱性能评价 |
4.4.4 阴离子交换剂在易极化离子中的应用 |
4.4.5 阴离子交换剂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富硫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离子吸附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硫的基本特征 |
1.1.2 逆硫化反应 |
1.2 逆硫化反应的应用 |
1.2.1 逆硫化反应在Li-S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
1.2.2 逆硫化反应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2.3 逆硫化反应在离子吸附领域的应用 |
1.2.4 逆硫化反应在红外光学领域的应用 |
1.3 结论 |
1.4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章 三种富硫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三种富硫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2.2.1 仪器和药品 |
2.2.2 原料的制备 |
2.2.3 聚合物合成路线 |
2.2.4 聚合物的制备 |
2.2.5 反应条件优化 |
2.2.6 聚合物的表征 |
2.2.7 聚合物的核磁(NMR)分析 |
2.2.8 聚合物的红外(IR)分析 |
2.2.9 聚合物的热重(TG)分析 |
2.2.10 聚合物的电镜(SEM)分析 |
2.3 三种富硫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2.3.1 仪器和药品 |
2.3.2 不同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
2.3.3 影响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因素 |
2.3.4 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
2.3.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制备及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仪器和溶剂 |
3.3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制备流程 |
3.3.1 富硫共聚物制备 |
3.3.2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制备 |
3.4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物理表征 |
3.4.1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2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氮气吸附脱附(BET)分析 |
3.4.3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全孔分析 |
3.4.4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4.5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拉曼光谱分析 |
3.5 多孔富硫碳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3.5.1 比电容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
3.5.2 三电极测试体系 |
3.5.3 两电极测试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铵水洗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和试剂 |
4.3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 |
4.4 样品分析与评价方法 |
4.4.1 样品分析 |
4.4.2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4.5 理化性能分析结果 |
4.6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桐油的光/热聚合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油 |
1.1.1 植物油的概述 |
1.1.2 桐油的概述 |
1.1.3 桐油的化学反应 |
1.1.3.1 桐油的氧化聚合反应 |
1.1.3.2 桐油中酯键的反应 |
1.1.3.3 桐油中双键的反应 |
1.1.4 植物油的应用研究 |
1.1.4.1 植物油的直接应用 |
1.1.4.2 植物油在改性涂料中的应用 |
1.2 紫外光固化技术 |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概述 |
1.2.2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组成 |
1.3 阳离子聚合 |
1.3.1 阳离子光引发 |
1.3.2 阳离子热聚合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论文的创新性 |
1.4.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桐油的光固化反应及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桐油的甲酯化 |
2.3.2 桐油的固化行为研究 |
2.3.3 桐油的光化学反应 |
2.4 表征方法 |
2.4.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
2.4.3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
2.4.4 漆膜表干时间的测定 |
2.4.5 过氧化值(PV)的测定 |
2.5 结果分析 |
2.5.1 桐油的GC-MS表征 |
2.5.2 桐油的光固化行为 |
2.5.3 氧气浓度对桐油光固化的影响 |
2.5.4 桐油的光固化机理 |
2.5.5 自由基光引发剂1173对桐油光固化的影响 |
2.5.6 自由基光引发剂在桐油光固化中的作用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桐油的光固化活性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桐油体系的光固化活性研究 |
3.3.1.1 不同种类光引发剂的影响 |
3.3.1.2 不同用量光引发剂的影响 |
3.3.1.3 光引发剂复配的影响 |
3.3.2 不同桐油体系的应用 |
3.3.3 桐油体系固化膜的制备 |
3.4 表征方法 |
3.4.1 凝胶率 |
3.4.2 固化膜的表观形貌 |
3.4.3 耐溶剂性 |
3.4.4 铅笔硬度 |
3.4.5 接触角 |
3.5 结果分析 |
3.5.1 不同种类光引发剂对桐油光固化活性的影响 |
3.5.2 不同用量光引发剂对桐油光固化活性的影响 |
3.5.3 光引发剂的协同作用对桐油光固化活性的影响 |
3.5.4 桐油固化膜的表观和硬度 |
3.5.5 桐油固化膜的耐溶剂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桐油的阳离子聚合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桐酸甲酯的制备与纯化 |
4.3.1.1 桐酸甲酯的制备 |
4.3.1.2 桐酸甲酯的纯化 |
4.3.2 桐酸甲酯的阳离子聚合条件探究 |
4.3.2.1 光照强度的影响 |
4.3.2.2 光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4.3.2.3 光照时间的影响 |
4.3.2.4 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影响 |
4.3.3 不同催化剂引发的阳离子聚合反应 |
4.3.4 不同植物油脂的阳离子聚合反应 |
4.4 表征方法 |
4.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
4.4.2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
4.5 结果分析 |
4.5.1 桐酸甲酯的结构表征 |
4.5.2 TAS催化阳离子聚合反应的条件优化 |
4.5.3 桐酸甲酯在TAS催化下的阳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
4.5.4 不同催化剂对桐酸甲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 |
4.5.5 不同油脂的阳离子聚合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桐油基阳离子聚合物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5.2.1 实验主要试剂 |
5.2.2 实验主要仪器 |
5.3 实验步骤 |
5.3.1 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制备阳离子聚合物膜 |
5.3.2 三芳基硫鎓盐催化制备阳离子聚合物膜 |
5.3.2.1 极限反应时间对固化膜的影响 |
5.3.2.2 桐油固化膜的后固化行为研究 |
5.3.3 不同单体复配的桐油基聚合物膜的制备 |
5.4 表征方法 |
5.4.1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5.4.2 万能力学试验 |
5.4.3 接触角 |
5.5 结果分析 |
5.5.1 三芳基硫鎓盐催化与传统热固化制备固化膜的性能差异 |
5.5.2 反应时间和后固化行为对桐油基固化膜性能的影响 |
5.5.3 不同单体种类对桐油基聚合物膜的影响 |
5.5.4 不同单体用量对桐油基聚合物膜的影响 |
5.5.5 单体复配对桐油基聚合物膜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全氘代二乙烯基苯交联共聚物泡沫的研究——二乙烯基苯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响应性Pickering泡沫和乳液[D]. 谢亿钱. 山东大学, 2021(09)
- [2]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疏水催化剂载体的改性合成及吸附模拟研究[D]. 余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利用二氧化碳和硫合成功能性聚合物[D]. 马芳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共价有机框架催化材料的Pickering乳液及其性能研究[D]. 张小漫.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基于两性双亲分子自组装制备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离子传导膜[D]. 吴晗宇. 东华大学, 2021(09)
- [6]基于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中空碳球@Co3O4制备研究[D]. 赵曼.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多因素协同稳定的含氟高内相乳液聚合制备高性能多孔聚合物材料[D]. 王永康. 济南大学, 2020(01)
- [8]聚(胺-环氧氯丙烷)修饰型阴离子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D]. 诸葛纯.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富硫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离子吸附和电极材料中的应用[D]. 郭大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10]桐油的光/热聚合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 黄家健.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