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肿瘤影像诊断学习班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黄鸿源,杜燕[1](2000)在《读片窗》文中研究表明
李恒国[2](2001)在《鼻咽和颌面部疾患影像诊断学习班通知》文中认为
宁鹏飞[3](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栗树凯[4](2014)在《现代综合医院中的介入治疗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入治疗中心是介入放射学在空间属性上的概念,是现代医院中介入科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在医学影像设备(主要指DSA设备)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医疗场所。DSA设备属于大型医疗设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对应的建筑空间也有相应的要求。介入治疗中心的设计是围绕DSA机房展开的。本文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和专科专属空间研究的迫切性为背景和基础,同时本文研究课题是中建股份科技研发课题《现代医院专科专属医治空间建筑设计研究》的子课题,本课题的研究能使《现代医院专科专属医治空间建筑设计研究》内容更为充实,为医院建筑专科专属医治空间设计研究提供资料。[1]本论文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两个方面对介入治疗中心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的医学说明、介入治疗中心设置要求及介入治疗中心的发展;介入治疗中心设计的规划因素,包括其位置选择和规模控制;介入治疗中心的建筑空间设计,包括功能分区、空间构成特点、介入治疗工艺流程和内部的人性化考虑;介入治疗中心的施工要求及相关专业设计,包括电气网络要求、空调通风要求、消防灭火问题和辐射防护问题等。通过以上研究,再结合实际案例的调研和实践案例的参与,归纳出介入治疗空间设计的一般准则、设计要求和普遍规律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论文撰写中用到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研究整理、实地调研究和工程项目实践参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介入治疗手术室设置的四种形式;介入治疗中心合理的功能分区;介入治疗中心最理想的流线组织方式;DSA机房装修施工特殊要求及其辐射防护措施等。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对我国现阶段介入治疗中心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徐克,钟红珊,陈路锋[5](2013)在《中国介入放射学学科发展与规范化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入放射学是影像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始终伴随着关于学科性质、范畴、地位,以及相关人员资质等许多方面的各种讨论与纷争、甚至质疑,这也是新兴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历程。然而,无可争辩的是: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除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外的第三种治疗手段,即微创介入治疗,并使得临床诊疗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我国介入放射学
鲁润曦[6](2019)在《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医疗技术与信息化相结合是当前医院发展的趋势,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是帮助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使用高效的信息软件,配备强大的IT设备,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服务于医院生产和运营的信息系统,这是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医院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医院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应苏州卫计委“531”行动计划对各家下属医疗机构提出的要求,目前苏州市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正在积极开展。但因院区分散、信息系统碎片化、院区行政合并执行难等历史因素,故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规划被扰乱,建设步伐放缓,发展方向不清的困境。从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从“信息”、“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三个名词进行挖掘,对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通过比对国内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环境,了解其发展历程,采用比较分析法,得出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普遍发展规律;采用实地调研法,通过对医院过往信息化建设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深入研究苏州市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探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及医院信息部门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苏州市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当时技术脱节,其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医务人员广泛参与,再有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到位,最后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通过对信息化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分析,总结为几个主要原因,第一点是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第二点是各方参与共建的意识不强,第三点是对信息化平台资源配置不够完善,第四点是信息建设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够。在借鉴了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国内医院发展经验后,以相关信息管理和电子政务理论为基础,对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及建议。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等级医院信息化要求和社会需求,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水平,通过激励措施来提高各方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度,医院还应当强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并同时打造更为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苏州市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得到更好发展。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医疗效率和自身管理水平,形成关怀入微、便捷高效的医疗体系,从而提升病患的服务满意度,成为一家有“温度”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可以帮助医院进行行政管理模式创新,并能够更好地实现部门之间信息的无缝连接,互融共享,打通院内信息孤岛,使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向智慧医院更进一步。
二、首届肿瘤影像诊断学习班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肿瘤影像诊断学习班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3)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
1.2.4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
2.2.4 人才培养 |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3.3.1 辅助医学研究 |
3.3.2 辅助临床诊断 |
3.3.3 医院管理 |
3.3.4 医学情报检索 |
3.4 综合评价分析 |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现代综合医院中的介入治疗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基础 |
1.1.1 人类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
1.1.2 专科专属空间研究的迫切性 |
1.1.3 中建股份科技研发课题《现代医院专科专属医治空间建筑设计研究》的子课题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介入治疗中心概述 |
2.1 介入放射学 |
2.1.1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
2.1.2 我国介入放射学的现状 |
2.1.3 介入治疗医学概念说明 |
2.2 介入治疗中心 |
2.2.1 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
2.2.2 人员基本要求 |
2.2.3 场所要求和设备 |
2.3 介入治疗手术室设置的四种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3 介入治疗中心建筑空间设计 |
3.1 介入治疗中心的规模要求及位置选择 |
3.1.1 介入治疗中心的规模要求 |
3.1.2 介入治疗中心的位置选择 |
3.2 介入治疗中心的功能分区 |
3.3 介入治疗中心的空间构成及特点 |
3.3.1 患者使用区 |
3.3.2 介入治疗区 |
3.3.3 医护办公生活区 |
3.3.4 后勤辅助用房 |
3.4 介入治疗中心的工艺流程 |
3.4.1 患者流线 |
3.4.2 医护人员流线 |
3.4.3 洁净物品流线 |
3.4.4 污物流线 |
3.5 介入治疗中心流线组织形式 |
3.5.1 单廊单出入口式 |
3.5.2 单廊双出入口式 |
3.5.3 双廊双出入口式 |
3.5.4 双廊三出入口式 |
3.5.5 三廊三出入口式 |
3.5.6 三廊四出入口式 |
3.5.7 六种流线组织形式的对比 |
3.6 介入治疗中心人性化设计 |
3.6.1 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 |
3.6.2 介入治疗中心功能空间人性化设计 |
3.6.3 介入治疗中心流线人性化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介入治疗中心施工装修及相关专业设计要求 |
4.1 介入治疗中心的施工装修要求 |
4.1.1 地面要求 |
4.1.2 天花吊顶要求 |
4.1.3 墙面要求 |
4.2 介入治疗中心的电气网络要求 |
4.2.1 电气要求 |
4.2.2 网络要求 |
4.3 介入治疗中心的空调通风要求 |
4.3.1 空调负荷 |
4.3.2 通风设计 |
4.3.3 气体灭火及排风设计 |
4.4 介入治疗中心的辐射防护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5 介入治疗中心实际案例调研分析 |
5.1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介入治疗中心 |
5.1.1 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手术室 |
5.1.2 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室 |
5.1.3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导管室 |
5.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神经外科导管室 |
5.2.1 功能分区和房间组成 |
5.2.2 流线分析 |
5.2.3 净化及装修相关 |
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DSA 手术部 |
5.3.1 功能分区和房间组成 |
5.3.2 流线分析 |
5.3.3 净化及装修相关 |
5.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介入治疗中心 |
5.4.1 功能分区和房间组成 |
5.4.2 流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际工程案例 |
6.1 西安市第十二医院介入治疗中心 |
6.1.1 项目概况 |
6.1.2 介入治疗中心的位置和规模 |
6.1.3 介入治疗中心功能分区和房间组成 |
6.1.4 介入治疗中心流线分析 |
6.1.5 介入治疗中心的人性化考虑 |
6.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介入导管室改造 |
6.2.1 项目背景 |
6.2.2 介入导管室位置及规模 |
6.2.3 介入导管室功能分区及房间组成 |
6.2.4 介入导管室流线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介入治疗中心调研问卷 |
附录二 介入治疗中心调研表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中国介入放射学学科发展与规范化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介入放射学学科的产生 |
介入放射学在我国的发展 |
展望 |
(6)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息 |
2.1.2 信息化 |
2.1.3 医院信息化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边际理论 |
2.2.2 电子政务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3.1 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当时技术脱节 |
3.2.2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3.2.3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到位 |
3.2.4 缺乏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建设规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3.3.2 各方参与共建的意识不强 |
3.3.3 信息化平台资源配置不完善 |
3.3.4 专业人才的引入力度不够 |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医院信息化建设概况 |
4.1.1 美国: 建立医疗信息系统 |
4.1.2 欧盟: 建立数字医疗体系 |
4.1.3 日本: 注重实用的电子病历以及区域合作医疗 |
4.2 国内其他地区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 |
4.2.1 上海: 从数字化医疗到交互医疗和认知医疗 |
4.2.2 浙江: 智能医院的建设 |
4.3 经验借鉴 |
4.3.1 重视信息数据的支撑作用 |
4.3.2 结合自身需求科学设计建设方案 |
4.3.3 打破系统间的信息壁垒 |
4.3.4 结合最新技术不断创新 |
5 进一步加强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水平 |
5.1.1 提升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水平 |
5.1.2 加强对信息化安全和成本控制的关注 |
5.2 提高各方对信息化建设参与度 |
5.2.1 提升医院内部参与度 |
5.2.2 提升医院外部参与度 |
5.3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
5.3.1 建立信息化建设执行委员会 |
5.3.2 整合各软件系统资源 |
5.3.3 打通信息系统间的壁垒 |
5.3.4 用前瞻性技术结合当前成熟技术助力信息化建设 |
5.4 打造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团队 |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人才招聘制度 |
5.4.2 合理规划人才结构和分工 |
5.4.3 加大医院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首届肿瘤影像诊断学习班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读片窗[J]. 黄鸿源,杜燕.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03)
- [2]鼻咽和颌面部疾患影像诊断学习班通知[J]. 李恒国.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07)
- [3]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4]现代综合医院中的介入治疗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栗树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5]中国介入放射学学科发展与规范化历程[J]. 徐克,钟红珊,陈路锋.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3(01)
- [6]苏州市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研究[D]. 鲁润曦.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