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语境与认知语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臻[1](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张绣蕊[2](2021)在《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理空间概念最早来自日常生活用语,如心胸宽广等,与个体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密切关联,少有研究者将其作为议题进行探讨,但是近代哲学研究孕育着它的诞生,其中想象空间和先验空间等理论提供形而上的本体论渊源,感知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有其浓厚的认识论根基,现象空间也给予其具身意义的启示。结合近现代相关研究尝试探讨以下四个内容:其一,心理空间概念及存在性论证。与精神空间、意识空间和虚拟空间等概念不同,心理空间是第一人称主体性体验,不仅集身体、社会、语言和生态等特性于一体,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内容,更是人与人、人与事、历时和共时、因果等共存的动态关系网络体系,在自我协调下具有语境同一性。其二,心理空间的结构探讨。具身空间是产生心理空间根源,个体具身体验到宽与窄等牵动机体紧张或放松,进而唤醒相应的认知和情绪。多重自我是心理空间的核心,自我因具有形而上、社会、生理和语言语境,经常以主体或客体视角处于多重动态语境对话中。经过几何学、心理发展视角、心理内容视角论证,心理空间具有拓扑结构,借助拓扑空间位移、区域和方向,有序建构各种关系。其三,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认知语境是连接心理空间的内在脉络,依据其相关研究将心理空间分为感知空间、情境空间和语义空间三重认知语境维度,结合工作自我共同组成认知语境模型。该模型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工作自我是启动者与协调者,与自定义记忆共同组织和管理三重维度之间关系,使三者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协调和相互融合。认知语境模型是心理表征更是建构生成,是心理内容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即有方向性又有边界,在现实生活中即有扩展现状又有被压缩的局势。其四,心理空间的应用及展望。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干预体现最大价值化,它与时代心理疾病产生的渊源相吻合,可以作为评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依据。治疗师也可以建立具体心理治疗方案,与患者重新建构积极心理空间。它可以作为起始域和目标域的中介,使空间隐喻理论能更好诠释概念何以产生意义,还可以补充知觉符号理论不足,引导知觉符号从静态转向空间拓扑动态结构。
邓娟[3](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产生、交往和发展,一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都发生在一定语境之中,离开了一定的话语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变得无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译的依据,而且会推动或阻碍话语主体之间的有效交往,还会促进或阻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语境建设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而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境构建力,而且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在一定语言规则的引导下,并且在一定的语境中,话语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来描述、宣传、灌输、交往、解释、说服、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达到话语主体双方认知域上共识的言语结果和产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言语场域以及在该言语场域中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一中心体的产生、交往、传播和发展的系统内外环境因素的总和。外语境是指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之外,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的总和,主要由自然语境和社会语境两个方面构成,社会语境由经济、政治和文化语境组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语境的构成因素是指该话语系统内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交往、传播和发展的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时间、话语空间、话语媒介等因素。内外语境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外语境决定和制约着内语境,而内语境则精准体现着外语境,二者共同制约和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基于一定内外语境建构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获得话语接受者的接受,才能内化和外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内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具有阶级性、动态性、建构性、生活性和人本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必可少的组成部分,还是其话语形式的塑型、话语生命力的彰显以及话语的准确理解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沟通话语和交流情感的场所,而且阻碍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是建立在古今中外与之相关理论基础上的,探寻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话语语境相关理论,采颉相关的理论资源,有助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话语语境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话语语境相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话语语境研究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相关理论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相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系统纷繁复杂,对其展开分类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语境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和实现其语境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依据语境因素性质不同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物质语境和精神语境。物质语境具有客观性、影响广泛和可创造性,而精神语境具有客观性、时空维度的开放性、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上的指引性以及影响的长期性等特点。根据语境因素是否具有主体性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语境和客体语境,主体语境具有主观性和差异性,而客观语境具有动态性等特点。依据时空维度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积淀语境和现时语境,积淀语境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潜隐性,而现时语境具有即时性、构建性等特点。依据语境的状态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性语境和隐形语境,显性语境具有可变性和开放性、直接性和显着性,而隐形语境具有差异性和稳固性、非直接性等特点。依据语境存在方式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实语境与虚拟语境,现实语境具有真实性、场景性和人文性,而虚拟语境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这些不同类型语境因素的特点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功能是指其话语语境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外部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特性以及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外化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具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性、推动话语发展、提升话语权、具有唤起话语受众积极情感、对话语受众进行思想品德塑造等主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功能的实现过程由确立正确价值取向、实施功能的投入以及发挥功能实现的效果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话语主体在通过功能实现效果来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结合新情况,提出新的功能目标,确立新的功能价值取向、实施新的投入,从而获得新的功能实现效果。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历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历史时期,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产生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外语境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理论上对这些经验进行概括总结,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基础,对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有重大意义。这些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语境建设,守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第三,关照话语受众语境建设,满足话语受众的合法利益;第四,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变化,积极回应时代新问题;第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媒介语境建设,话语媒介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是指完善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系统内各组成因素,彰显话语语境因素的整体合力,从而使得整个语境系统的功效得到最大发挥的过程和结果,其话语语境优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一中心体的有效交往和健康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是应对多元复杂话语空间挤压、应对话语媒介语境的挑战以及应对交往实效低下的需要。在政治性与开放性、人文性与价值性、生活性与科学性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语境、话语受众语境、话语时空语境、话语媒介语境及副语言等内语境因素以及自然语境和社会语境等外语境因素,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合力,促进话语的和谐交往和良性发展。
蒋知洋[4](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姜苹[5](2020)在《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人们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成认识。这些认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认识表达。本文以英国哲学家Karl Raimund Popper(1979)的三个世界理论和Eve Sweetser(1990)三个不同认知域理论为背景,借鉴、运用沈家煊(2003)等结合汉语研究区分“行”“知”“言”三域的理论方法,从知域入手,对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进行系统考察研究。本文关注有标知域表达的系统,从有标知域表达的要素分类,情态特征、时间特征、语体特征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借助认知语法、功能语法等对有标知域表达的过程进行解读,在认知语境、话语组织、语用与语法的互动等领域展开讨论。结合语用理论提出相应的有标知域表达策略,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语体的有标知域表达建立有效的分析框架。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对本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相关研究情况,包括现代汉语的三域研究及知域表达要素研究等,交代本文的理论基础,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情况加以说明。第二章“有标知域表达概说”,主要对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认知语境进行分析。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表达主体、表达标记、表达内容、表达接收主体等。认知语境包括表达主体的表达语境、接收主体的识解语境以及两个语境的语境差异。我们在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首先概括出表达的主体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类型,并对其中的特殊主体形式进行了初步说明;然后对表达标记从语法形式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对特殊表达标记做出说明。在对表达内容的考察中,将其从来源上分为表达主体的自主认识和引述认识两类,从语体上将其分为口语有标知域表达和书面有标知域表达两种类型。针对接收主体,我们根据其与表达主体不同的时空关系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现场接收主体和非现场接收主体两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接收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本章最后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的两个认知语境,并对语境差异给有标知域表达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主要从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三方面入手,通过有标知域表达中动词性表达标记与不同类型的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考察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其中与认识情态动词同现时,[必然]义、[盖然]义、[或然]义情态特征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与道义情态动词同现,言者向受话人发出对某事物进行认识的指令时,句法结构上动词性表达标记的主语只是形式上的认识主体,实际上的认识主体、表达主体是发出指令的言者。当言者向受话人表达承诺时,言者是表达主体和认识主体的同一。承诺某种认识的有标知域表达中,必须有道义情态动词,且需要重读。本身具有明显[推测]义的动词性表达标记与道义情态动词基本不能同现。因此,有标知域表达的动词性表达标记与情态动词同现时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第四章“有标知域表达的时间特征”,首先对有标知域表达与时间词语的同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有标知域表达虽以恒常性为主要特征,但可以通过认识动词与不同时间词语的同现凸显有标知域表达不同的时间特征。与时间词语同现的有标知域表达是静态的有标知域表达。接着以认识动词与动态助词同现为考察内容,对动态的有标知域表达进行讨论。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需要的支持条件、动态化的类型,并借助经济原则、功能语法等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动因及动态化后的功能。我们认为认识作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虽然一经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不需要强调动态表达,但实际语言运用中出于某些主观需要,给予认识动词一定的支持条件也可以形成合适的动态化认识表达。这种认识的动态化表达首先出现在网络媒体中,说明了说话人对这种表达方式的主观需要。最后指出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创新表达很大程度上无法完全脱离已有规则的制约,但范畴的常规认知与异化认知,无标记与有标记具有互补性。表达的合约性与精确性、个性化,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语言运用中常规组合与变异组合的对立与联系,是创造新的有生命力表达方式的基础。语言运用中各种因素的动态整合也给语法范畴功能的变化提供了契机。第五章“有标知域表达与句类选择”,主要考察了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疑问句(包括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反问句以及祈使句的匹配情况。指出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是无标匹配、自然匹配形式。有标知域表达与疑问句进行匹配时,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疑而问,表达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求取过程,比如有标知域表达是非问的匹配。这种有标知域表达只是形式上的有标知域表达。另一种是借疑问之名行有标知域表达之实,比如有标知域表达与选择问、正反问和反问匹配时。有标知域表达选择祈使句的频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认识往往主动形成才有效力,另外祈使句在几种句类中礼貌程度最低,这也是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六章“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从语体的角度对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进行分析。书面语体主要考察了学术语篇等语料,口语语体主要考察了生活对话、访谈对话等语料。考察发现口语语体中生活对话与访谈对话中有标知域表达在表达触发机制、主体间的交互性以及话语使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整体特征与口语语体相差较大。接着抽样考察了工程科技类学术论文和汉语类学术论文中的有标知域表达,发现不同学科门类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区别使得有标知域表达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七章“有标知域表达的多层面功能”,这章中我们主要运用篇章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和篇章功能理论讨论有标知域表达。人际功能部分主要考察了表达中主体选择与信息给予能力、表达标记强度与信息效率两个问题。对表达主体的信息传递能力从强到弱进行了排列,也对表达标记信息传递效率由强到弱进行了排列。指出有标知域表达中表达主体和表达标记的选择对信息传递具有显着影响。篇章功能部分要考察了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位置,对不同位置的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分析说明。第八章“有标知域表达框架的建构”,以有标知域表达系统、时间、句类、语体、功能等方面的讨论为基础,尝试建立有标知域表达框架。该框架包括前有标知域表达、有标知域表达、后有标知域表达三个方面,是有标知域表达背景及参与要素的有机配合。接着对框架中涉及到的前文未讨论及讨论未尽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第九章“结语”,总结全文。首先概括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然后对论文的不足之后进行了说明,最后设想了未来可继续进行的相关研究。指出有标知域表达的研究可以对三域研究进行补充;建立有效的有标知域表达框架,有利于提高人们表达认识的水平。
吴泽鹏[6](2020)在《语境论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研究方法,亟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哲学理论来作为支撑和保障,为此,我们需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个层面展开对大数据分析的哲学讨论。语境论思想是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科学世界观,目前它已经在诸多哲学与科学难题的求解过程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在语境论视域下对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透彻地把握大数据分析的认识机理、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并帮助我们解决大数据分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难题。第一,在数据世界观中,数据成为了数据科学语境中事物的关键属性,将一切数据化成为了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在这种本体论态度下,大数据分析的客体变成了数据实在,其实在性由客观世界的客观性和所在语境的规定性保证。第二,大数据分析的认知过程是语境化的,其认知特征来源于被归纳语境的特性:海量的数据具现了研究问题所在语境的同时,也将语境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体现了出来,这使得我们可以在问题与问题的复杂关联中以一种动态性的视角认知客观世界;当前科学语境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语境的实践操作分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建构性和目标性的语境化认知特征;具有基础性的科学理性在大数据分析中被相对化和语境化,呈现出与境遇理性相统一的特征。第三,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生产来看,大数据分析的多元认知主体导致主体在研究语境中的作用发生了转变,这使得人的目的和实践贯穿于大数据分析知识生产的整体过程;由大数据分析所输出的知识虽然不具备解释和说明原因的能力,但在微观和“区域性”语境中仍然能够为我们掌握事物之间的多维度、多层面内在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展望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前景:据驱动型研究范式的优缺点并存,因此需要结合语境主义多元方法论,讨论在何种研究语境下数据范式能发挥其优势的使用规范;大数据分析的语境化认知特征为人工智能突破图灵机模式的局限,模拟人的非理性认知能力和主客交互的意向性能力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路径;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学科理论的适应能力和对各个学科之间研究方法的兼容能力,迎合了语境论消解学科之间的僵化壁垒,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中建立统一性的方法论诉求。第五,回应大数据分析面临的应用困境,导致“全数据”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来源于不受限制的“全数据”概念,我们应当在语境的限定作用中重新理解和定义“全数据”,保留其理想性的同时接受“非全面”的现实;面对相关性的盲目崇拜问题,我们需要正视那些隐藏在相关性结果中超越当前人类科学语境解释范围的因果关系,对大数据的相关性结果保持一种实用和批判的态度。
乔思玮[7](2020)在《语境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语境理论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力求针对目前教育实践中阅读教学文本分析被忽视、以及文本分析存在的模式化、泛政治化、过度阐释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究文本分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寻找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新途径。本文从阐明语境的构成要素、分类、功能等理论内涵入手,梳理语境理论用于阅读教学文本分析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问题,阐释语境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文本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阶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理论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结果分析和原因探究。最后,针对调查结果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文本,从语篇语境、交际语境、社会文化语境三方面探究语境理论在文本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策略。语境理论指导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文本,文本分析受到重视,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和分析文本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许慧慧[8](2020)在《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文中认为超常搭配是对语言的变异使用,是通过突破语义常规和逻辑常理而获得积极语用效果的一类特殊搭配现象。本文将定中式超常搭配作为研究对象,在标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进行语义结构分析和语用规律探究,并以语义—语用界面理论为指导,尝试从界面视角对这一语言现象作出新的解读。首先,依照《词汇义类标记集》、《句法语义范畴标记集》等前人构建的标注系统,对筛选出的387例定中式超常搭配语料进行新的分类和标注,在新的分类体系下,对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具体操作时,分别从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不仅关注语义内容也关注超常搭配的形式规则,既描写了超常搭配内部组成成分的语义特征又描写了整体组合模式。基于修饰语语义类型将超常搭配构式分为情状类、评价类、度量类和属性类4类,根据搭配项的语义组合特点对387条语料进行分类描写和归纳,最终得到定中超常搭配的25种抽象组合关系。其次,从超常搭配变异的角度,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语料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矛盾类、重叠类、偏正类、浸染类和夸巧类5大类具体的超常模式,并分别对其展开描写和分析,由此得到超常搭配语义间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律。最后,从语用视角对定中式超常搭配与会话合作原则的关联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还是偏离,实质上都是说写者为达到某种积极语用效果而使用的语用策略。基于说写者的主体性原则,对超常搭配生成动因及其生成的心理基础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生成是以说写者情感宣泄的需要和追求新异的刺激为源动力,在情感情绪、联想想象、感知觉体验和现实情境激发等心理因素联动作用下产生的新异创造。也因此获得了积极审美体验和情感互动的语用效果。就此站在语义—语用的界面角度上,尝试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进行分析,从语义识解和语用识解两个方面探究语义与语用之间的关联机制。经分析得出人类的认知是维系语义与语用关联和实现二者互动的重要纽带。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语义—语用界面的探讨较为粗浅,这些问题需要后续学者加强关注并加以完善和充实。
柳家琪[9](2019)在《《白夜追凶》中的冲突性话语研究》文中提出冲突性话语,也叫做争论性话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话语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冲突性话语是交际双方或多方在观点、兴趣和愿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产生的一种对抗性的交际行为;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冲突性话语是一种包括争执、争吵、争论、反对和辩驳等在内的复合言语行为。本文立足于言语行为理论,以热播网剧《白夜追凶》为语料来源,采用观察描写、理论阐释、归纳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式,全面详细地描绘和分析热播网剧《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言语行为表现形式,然后从顺应-关联模式的视角出发,结合不礼貌话语策略的相关理论,围绕剧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冲突性话语进行语用学研究与分析,对引发剧中冲突性话语产生的因素、导致冲突发生或矛盾升级的冲突性话语策略展开研究和论述,尽可能详细地展现冲突性话语的具体特征,并归纳其在言语交际活动中的主要语用功能。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论文研究的对象——冲突性话语的界定和主要特征、国内外关于冲突性话语研究的历史回顾、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立足于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语料实例,对剧中冲突性话语在开始、展开和结束三个发展阶段中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梳理,同时结合图表进行了有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三章立足于顺应-关联模式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影响剧中冲突性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归纳和讨论。第四章立足于不礼貌话语策略的相关理论,对不礼貌冲突性话语的引发策略和回应策略以及冲突性话语在交际活动中的主要语用功能进行归纳和论述。其中,对冲突性的引发策略以及缓和性的回应策略进行了重点讨论。第五章为全文的结语部分,对论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总结和概述。本文的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可以验证言语行为理论在分析冲突性话语上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以检验顺应-关联模式、不礼貌话语策略在解读冲突性话语交际活动方面的有效性;在实践上可以指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有效避免、缓解和消除冲突性话语的负面影响,为和谐人际交往活动减少交际矛盾和冲突提供建议,为人们提高语言交际与消解冲突的能力、调解人际关系以及维护社会和谐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借鉴。
樊小军[10](2018)在《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导言、五个专题性论述和结束语七个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创新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选题背景及意义部分,指出了本文要求解的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概要,即围绕社会科学范式的种种争论,实际上折射出了关于社会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方面的困境与难题。其中又以哲学世界观最为根本,它是社会科学哲学基础的核心,其问题表现为三种哲学世界观之间的分歧与对立,另外三个方面存在的多种二元对立问题,皆由其决定和引发。对此,本文尝试用语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并解决这些难题。第一章为社会科学中语境论的思想渊源。首先指出实用主义哲学对主体的行动、实践、共同体、现实生活、主客互动、实用真理观等方面的强调,为语境论的产生提供了来源和范本;其次介绍了本文语境论思想的直接来源:佩珀的语境论及其根隐喻理论。佩珀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根隐喻及相应的世界假设(世界观),指出语境论的根隐喻为“历史事件”或“语境中的行动”,将语境论提升到了世界观的层次;再次,介绍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遵守规则论中蕴含的语用语境思想和实践认知观点,表明其语境论思想在社会科学知识论与方法论方面的潜在优势;最后,介绍了范戴伊克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所提出的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建构与知识生成机制,揭示了各种主客因素如何经由主体的语境建构来促进对话和理解。所有这些语境论的思想和观点共同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工具。第二章为世界观维度:基于语境论的哲学基础重建。首先阐述了作为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之哲学基础的三种哲学世界观:机械论世界观、有机论世界观、人文主义世界观,揭示哲学世界观在思维方式、本体论、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性作用和影响,指出要解决关于社会科学范式的争论,就应当从其哲学基础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其次,从语境论的视角剖析了这些哲学世界观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及如何导致了社会科学在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方面陷入困境。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语境论世界观进行哲学基础的重建,由“语境中的行动”这一根隐喻,勾勒出语境论的世界图景,指出语境论作为一种哲学对话平台,能够融合各种世界观之多元视域的优势,从而为社会科学构筑一种新的哲学基础。第三章为本体论维度: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首先,剖析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在社会本体论问题上形成的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实在论之争的根源所在。其次,从语境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存在的语境特征,进而在语境论根隐喻“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为社会科学构建一种基于“事件”的新本体论——事件本体论;由此揭示社会历史事件在真实社会世界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占据的本体论地位,反映了“事件”作为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所隐含的普遍性,尝试以此为消解社会实在论与社会唯名论之争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最后,通过分析戴维森、巴迪欧等学者对“事件本体论”的不同诠释,阐述了语境论的“事件本体论”的三个基本特征,进而为社会本体论研究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第四章为知识论维度:基于语境融合的知识图景。首先考察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知识论的两难困境:客观主义知识论困境在于其自身难以满足严格的绝对客观标准;建构主义知识论困境在于它基于社会因素决定论,消解了科学知识所应当具备的客观性品质;二者的困境导致了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缺失。其次,通过语境分析深入考察了知识论困境的根源所在,指出之所以出现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对立的立场,其原因在于它们在对待知识生产过程及其条件的语境因素问题上,走向了相反的极端。最后,从普遍性的语境论出发,论述了作为社会科学知识之客观条件的语境因素,和作为社会科学知识之主观基础的语境认知机制,表明了社会科学知识兼具客观性与建构性特征,并由此构建出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新图景,指出语境论的知识论在建立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方面的意义。第五章为方法论维度:基于语境分析的方法路径。首先回顾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实证主义方法论和解释学方法论问题之争的核心所在,廓清其哲学根源,从哲学世界观的发展趋势及语境论的优势方面,论证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必然性。而后阐述了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方法路径,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首先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围绕此问题构建适当的语境,对语境因素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因果机制,最终以实质性的说明来完成对初始问题的解答。进而指出语境论的方法论特征:具体问题驱动、案例整体定位、介入对象语境和中层理论导向。最后阐述了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指出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融合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立场各自的优点,从而有助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对立难题,推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结束语为走向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首先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再次强调了语境论的世界观在解决社会科学哲学基础之困境方面的核心优势,以及相应地在解决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知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方面的问题上所体现的横断性、开放性、包容性、平台性特征,最后初步构建出一种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以推动社会科学范式走向统一。
二、客观语境与认知语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客观语境与认知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
2.1.1 语法修辞视角 |
2.1.2 概念整合视角 |
2.1.3 关联理论视角 |
2.1.4 认知拓扑视角 |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
3.2 研究手段 |
3.2.1 眼动追踪技术 |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
3.3.1 字谜初选 |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流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行为数据 |
4.3.2 眼动数据 |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行为数据 |
5.3.2 眼动数据 |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被试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仪器 |
6.2.5 实验流程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行为数据 |
6.3.2 眼动数据 |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实验被试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流程 |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行为数据 |
7.3.2 脑电数据 |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研究的缘由、思路及方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动态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研究的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心理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 |
1.1 空间实在论是传统空间哲学研究的开端 |
1.2 心理空间的本体论渊源:从主观想象空间走向外在空间观 |
1.3 心理空间的认识论渊源:从外部社会空间走向个体内在空间 |
1.4 心理空间的现象学渊源:现象身体和现象空间 |
1.5 心理空间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问题域 |
第二章 心理空间存在性论证 |
2.1 心理空间的概念解析 |
2.2 心理空间的神经生理证据 |
2.3 心理空间的起源:具身空间 |
2.4 心理空间的核心:多重自我 |
2.5 心理空间的结构:拓扑空间 |
第三章 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 |
3.1 三重认知语境维度成立的论证 |
3.2 认知语境模型的工作机制 |
3.3 工作自我:认知机制的启动者和协调者 |
3.4 感知空间:多重语境同一性匹配机制 |
3.5 情境空间:各元素间的协调机制 |
3.6 语义空间:关系网络的建构机制 |
3.7 心理空间认知语境模型的特征思考 |
第四章 心理空间理念的应用与展望 |
4.1 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
4.2 心理空间在空间隐喻中的作用 |
4.3 心理空间对知觉符号理论的修正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一、话语的多维度解读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 |
一、语境的内涵及构成因素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内涵和特点 |
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关系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区别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联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理论基础和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相关理论 |
一、语言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二、环境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三、传播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四、时空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资源 |
一、中国古代语境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二、中国古代德育环境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第三节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资源 |
一、语境理论 |
二、传播学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三、话语交往理论中蕴含的相关思想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分类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物质语境与精神语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物质语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神语境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语境与客体语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语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客体语境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积淀语境与现时语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积淀语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时语境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性语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隐形语境 |
第五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实语境与虚拟语境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实语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虚拟语境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功能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功能内涵 |
一、功能的内涵辨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功能的内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主要功能 |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的功能 |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功能 |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功能 |
四、具有唤起话语受众积极情感的功能 |
五、对话语受众具有塑造的功能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功能的实现 |
一、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
二、实施功能实现的投入 |
三、发挥功能实现的效果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历史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历史考察 |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 |
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建设 |
二、加强话语主体语境建设,守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三、关照话语受众语境,满足其合法利益 |
四、重视话语语境变化,积极回应时代新问题 |
五、重视话语媒介语境,话语媒介丰富多彩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的内涵和特点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的必要性 |
一、应对话语空间挤压的需要 |
二、应对媒介语境挑战的需要 |
三、应对话语交往实效低下的需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的原则 |
一、政治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
二、人文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
三、生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路径 |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外语境的优化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语境的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心智哲学理论 |
3.1.1 意识 |
3.1.2 意向性 |
3.1.3 心物随附性 |
3.1.4 感受质 |
3.2 构式语法理论 |
3.2.1 构式的界定 |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2.1 理解阶段 |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
4.3 小结 |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2.1 C/H数异指均无 |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3.1 C/H数异指均无 |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
6.1.2.2 C/H的低专指性 |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2.1 S’的静态本质 |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
7.2.1.1 A’N的超常性 |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的内容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一)现代汉语的三域研究 |
(二)知域表达要素研究 |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
(二)功能语法 |
五、研究方法与语料的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三)其他说明 |
第二章 有标知域表达系统概观 |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 |
(一)表达主体 |
(二)表达标记 |
(三)表达内容 |
(四)表达的接收主体 |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两个认知语境 |
(一)表达语境 |
(二)识解语境 |
(三)语境差异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 |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认识情态 |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必然]义认识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 |
(二)有标知域表达标记与[盖然]义认识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 |
(三)有标知域表达标记与[或然]义认识情态动词同现情况 |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道义情态 |
三、有标知域表达的动力情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时间特征 |
一、静态有标知域表达——认识动词与时间词语同现 |
(一)认识动词与时间名词同现 |
(二)认识动词与时间副词同现 |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时间词语同现的认知解释 |
二、动态有标知域表达——认识动词与动态助词同现 |
(一)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支持条件 |
(二)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类型 |
(三)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语用动因 |
(四)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功能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标知域表达对句类的选择 |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 |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肯定性陈述句 |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否定性陈述句 |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疑问句 |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是非问句 |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特指问句 |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选择问句 |
(四)有标知域表达与正反问句 |
(五)有标知域表达与反问句 |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祈使句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
一、口语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
(一)生活对话体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
(二)访谈对话体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
二、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
(一)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整体特征 |
(二)学术论文中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
三、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多方面功能 |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人际功能 |
(一)表达主体选择与信息给予能力 |
(二)表达标记语义强度与信息效率 |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功能 |
(一)篇首有标知域表达——开启篇章 |
(二)篇中有标知域表达——标明阶段性结论 |
(三)篇尾有标知域表达——结束语篇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有标知域表达框架的建立 |
一、前有标知域表达阶段——“想”阶段 |
(一)明确认识对象 |
(二)明确接收主体 |
二、有标知域表达阶段——“说/写”阶段 |
(一)表达主体的实现形式 |
(二)信息包装策略 |
三、后有标知域表达阶段——反馈阶段 |
四、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语境论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大数据分析思想基础的语境论探析 |
1.1 数据世界观的语境论剖析 |
1.2 数据实在性的语境论预设 |
第二章 大数据分析认知特征的语境论透视 |
2.1 强调关联性和动态性的大数据语境化认知特征 |
2.1.1 大数据分析的关联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1.2 大数据分析的动态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2 凸显建构性与目标性的大数据语境化认知特征 |
2.2.1 大数据分析的建构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2.2 大数据分析的目标性语境化认知特征 |
2.3 统一科学理性与境遇理性的大数据语境化认知特征 |
第三章 大数据分析知识生产的语境论考察 |
3.1 大数据分析主体的语境转换 |
3.2 大数据分析输出知识的合理语境 |
第四章 大数据分析实践原则的语境论诠释 |
4.1 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驱动型研究的语境规范 |
4.2 大数据分析的语境化认知启发人工智能研究 |
4.3 大数据分析契合语境论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诉求 |
第五章 大数据分析应用困境的语境论回应 |
5.1 大数据分析的“有限性”方法论局限——全数据分析模型的语境论思维拓展 |
5.2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性”方法论桎梏——因果分析模型的语境论思维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语境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二、语境理论及其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研究 |
(一)语境理论相关问题 |
(二)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三、语境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状况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
(三)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
(四)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四、语境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一)把握文本的语篇语境,体会文本词句含义 |
(二)利用交际语境,丰富文本分析的内容 |
(三)基于社会文化语境,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价值 |
0.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2.1 研究思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结构安排和术语界定 |
0.3.1 结构安排 |
0.3.2 术语界定 |
第1章 超常搭配的研究现状综述 |
1.1 超常搭配的定义 |
1.2 超常搭配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
1.3 超常搭配的主流研究 |
1.4 超常搭配不成系统的分散研究 |
1.5 小结 |
第2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研究对象和语料处理 |
2.1 研究对象 |
2.1.1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界定 |
2.1.2 超常搭配的分布情况说明 |
2.1.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研究范围 |
2.2 语料处理 |
2.2.1 语料来源 |
2.2.2 语料筛选 |
2.2.3 语料标注 |
2.3 小结 |
第3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研究 |
3.1 语义结构分析方法 |
3.1.1 语义结构的界定 |
3.1.2 语义结构分析优势 |
3.1.3 语义结构分析方法 |
3.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词类分布 |
3.2.1 语义词类分布情况 |
3.2.2 语义词类分布特征 |
3.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研究 |
3.3.1 基于修饰语语义类型的结构分析 |
3.3.2 定中式结构的超常语义组合模式 |
3.4 小结 |
第4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变异搭配类型 |
4.1 矛盾类超常模式 |
4.2 重叠类超常模式 |
4.3 偏正类超常模式 |
4.4 浸染类超常模式 |
4.5 夸巧类超常模式 |
4.6 小结 |
第5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研究 |
5.1 定中式超常搭配与会话合作原则 |
5.1.1 定中式超常搭配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偏离 |
5.1.2 定中式超常搭配对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 |
5.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生成动因 |
5.2.1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心理动力 |
5.2.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心理基础 |
5.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效果 |
5.3.1 收获审美体验 |
5.3.2 增强情感互动 |
5.4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
5.4.1 “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回溯 |
5.4.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优势 |
5.4.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识解机制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白夜追凶》中的冲突性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冲突性话语的界定和主要特征 |
1.冲突性话语的界定 |
2.冲突性话语的主要特征 |
(三)国内外关于冲突性话语研究的历史回顾 |
1.国外关于冲突性话语的研究 |
2.国内关于冲突性话语的研究 |
(四)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1.言语行为理论 |
2.顺应-关联模式 |
3.不礼貌话语策略 |
(五)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语料来源 |
二、《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组成形式研究 |
(一)冲突性话语的开始形式 |
1.询问式 |
2.阐述式 |
3.指令式 |
4.表态式 |
5.小结 |
(二)冲突性话语的展开形式 |
1.质疑反问式 |
2.反驳争论式 |
3.否定式 |
4.回避式 |
5.言辞谩骂式 |
6.更正表达式 |
7.诙谐玩笑式 |
8.小结 |
(三)冲突性话语的结束形式 |
1.转移话题式 |
2.妥协让步式 |
3.第三方介入式 |
4.一方获胜式 |
5.一方退出式 |
6.客观环境终止式 |
7.小结 |
三、《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成因研究 |
(一)交际双方语境假设关联性的缺失 |
1.言语行为关联性的缺失 |
2.交际意图关联性的缺失 |
3.交际主题关联性的缺失 |
(二)交际双方语境假设动态性的违反 |
(三)交际双方动态语境成分顺应性的缺乏 |
1.心理语境顺应性的缺乏 |
2.社交语境顺应性的缺乏 |
3.物理语境顺应性的缺乏 |
(四)本章小结 |
四、《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策略及语用功能研究 |
(一)《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策略研究 |
1.不礼貌冲突性话语的引发策略 |
2.不礼貌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 |
(二)《白夜追凶》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
1.破坏交际关系、阻碍达成交际目的 |
2.消除交际冲突、达成交际共识 |
3.发泄负面情绪、表达真实情感 |
4.建立话语权力、占领优势话语地位 |
(三)本章小结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科学中语境论的思想渊源 |
1.1 实用主义中的语境论思想 |
1.1.1 皮尔士行动哲学中的语境论蕴涵 |
1.1.2 詹姆士意识流理论的语境论蕴涵 |
1.1.3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的语境论思想 |
1.2 佩珀的语境论世界观及其根隐喻 |
1.2.1 根隐喻理论与语境论世界观 |
1.2.2 语境论根隐喻的基本范畴 |
1.3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用语境论 |
1.3.1 语言游戏的语境论 |
1.3.2 遵循规则的实践论 |
1.4 范戴伊克的话语语境认知理论 |
1.4.1 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建构 |
1.4.2 话语交流中的知识生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观维度:基于语境论的哲学基础重建 |
2.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的哲学基础 |
2.1.1 机械论世界观 |
2.1.2 有机论世界观 |
2.1.3 人文主义世界观 |
2.2 哲学基础之问题的语境分析 |
2.2.1 机械论:抽象人性的去语境化 |
2.2.2 有机论:目的论假设的先验性 |
2.2.3 人文主义:主观语境的泛化 |
2.3 基于语境论世界观的哲学基础重建 |
2.3.1 基于主体行动的世界图景 |
2.3.2 多元视域的现实语境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体论维度: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 |
3.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的本体论之争及问题 |
3.1.1 社会本体论之争及意义 |
3.1.2 社会唯名论存在的问题 |
3.1.3 社会实在论的内部分歧 |
3.2 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 |
3.2.1 社会本体论问题的语境性 |
3.2.2 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论性 |
3.2.3 语境论的社会本体论框架 |
3.3 语境论的社会本体论特征 |
3.3.1 事件本体论的系统整体特征 |
3.3.2 事件本体论的自然主义特征 |
3.3.3 事件本体论的历史实践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论维度:基于语境融合的知识图景 |
4.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知识论的两难困境 |
4.1.1 客观主义知识论及其困境 |
4.1.2 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困境 |
4.1.3 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缺失 |
4.2 社会科学知识论困境的语境分析 |
4.2.1 客观主义:理想认知者的去语境化 |
4.2.2 建构主义:社会因素的充分决定性 |
4.2.3 演进趋势:知识论中语境性的递增 |
4.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图景 |
4.3.1 语境因素作为知识的客观条件 |
4.3.2 语境认知作为知识的主观基础 |
4.3.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新图景 |
4.4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论意义 |
4.4.1 在语言游戏中建立知识的确定性 |
4.4.2 在实践语境中确立知识的合法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法论维度:基于语境分析的方法路径 |
5.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的方法论之争及出路 |
5.1.1 实证主义与解释学之争 |
5.1.2 方法论之争的哲学根源 |
5.1.3 走向语境论的方法论 |
5.2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路径 |
5.2.1 语境化研究的典型方法 |
5.2.2 语境分析方法的步骤 |
5.2.3 语境分析方法的应用 |
5.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 |
5.3.1 具体问题驱动 |
5.3.2 案例整体定位 |
5.3.3 介入对象语境 |
5.3.4 中层理论导向 |
5.4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 |
5.4.1 增强方法论自觉、消解二元之争 |
5.4.2 促进范式整合、重塑科学地位 |
5.4.3 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走向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四、客观语境与认知语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2]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D]. 张绣蕊. 山西大学, 2021
- [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研究[D]. 邓娟. 湖北大学, 2021(01)
- [4]《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D]. 姜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语境论视域下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 吴泽鹏. 山西大学, 2020(11)
- [7]语境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乔思玮.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D]. 许慧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白夜追凶》中的冲突性话语研究[D]. 柳家琪. 温州大学, 2019(01)
- [10]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D]. 樊小军. 山西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