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2000年全国化工交易会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韧[1](2020)在《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范围内,会展产业与经济效益直接关联,会展业的发展逐渐朝高程度专业化、高程度市场化等方向发展。在我国,会展活动起步较晚,自建国初期会展中心这类建筑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建筑领域,在近三十年才得到一些发展[9]。近些年来,中国会展业快速上升,随着北京设计周、上海世博会、成都双年展等等重要的国际展览活动,以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峰会等会议在我国的成功举办[9],我国会展建筑的发展速度逐步提升,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现存既有会展中心大多依托旧有模式进行设计,即以多功能应用为导向,会展建筑的主要核心是其展览空间,其中展览单元的建筑空间布局大多采用模块化的形式,即一座大型或特大型会展建筑由多个统一形态的展览单元所组成,此类会展中心的功能以全面适应为主,再加上技术的落后,必然会导致空间的浪费、舒适程度低等问题。回顾会展建筑的发展与建设历程,再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展建筑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都对原有的会展方式产生了冲击,会展建筑应当有全新的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来满足现代功能应用、经济效益、体验舒适度等需求,因此展览空间的适应性转变势在必行。本文选取了国内外不同时期的多座会展建筑,以展览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展览空间的基本功能、延伸功能,以及空间的多功能适应性应用所需的建筑策略,应用了如下研究方式:针对会展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应用,及其相关的空间要素进行调研,整理建筑基本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展览单元的布局,同时访问、咨询、观察现有展览空间的使用过程以及日程安排,记录不同展会以及延伸功能的内容及其空间使用模式,了解和统计现状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布置情况,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进行研究后,其空间的基本功能可以划分为轻型展、中型展、重型展三种类型,另外还有诸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聚会活动、应急场所等四种延伸功能类型,作者会针对这些不同功能所对应的展览空间单元的总体布局、单元数量、组合方式,以及空间构成要素进行描述。用上述方法对展览空间不同功能的不同适应性空间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总结出适应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多功能策略与应用方式。了解现状条件下展览空间的多功能适应需求,同时分析不足之处,总结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展望会展建筑设计时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应用,从而适应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上述展览空间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出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总体设计原则、基本设计要求、多功能化功能设定、建筑影响要素,最后,对作者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进行应用与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现代化多功能适应性策略提出建议,并且通过实际项目进行佐证与应用,完善会展建筑设计理论内容,为实际设计策略提出建议。
刘玥[2](2020)在《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文中认为机床工具工业是制造机器的母机工业,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管理局对机床工具行业实行统一有序的管理。这一管理模式虽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因资源配置的滞后性等因素拖慢了产品生产的质量与技术发展的速度。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国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原先僵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改变。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企业权力得到下放,原先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政府部门经历裁撤与调整;从市场层面来看,商品经济逐渐为机床工具产业发展所认可,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注入到社会生产的领域。以此为背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应运而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作为当代的行业组织,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行会、商会有着明显的区别。从产生方式来看,国家通过裁撤机床工具局主动将机床工具工业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原机床工具局局长梁训瑄等干部也利用改革之势积极组建筹委会,到198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后承担起管理机床工具行业的职责。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国内缺乏发展经验,因此在成立初期协会经历了探索阶段。一方面主要理顺协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通过行业调查等手段对机床工具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将其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反映给政府。在199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协会在管理机床工具行业中更加发挥起市场化的职能,譬如为扩大产业贸易坚持主办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当代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市场的合力作用,一方面市场经济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协会也根据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引导企业发展,避免行业出现严重的损失。同时,因机床工具产业存在的特殊性意义,国家政策也需时时给与协会、行业相应的扶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机床工具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娄亚琴[3](2019)在《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消费大众化和常态化日趋明显,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走向一种更深内涵、更高质量、更远目标的模式,因此全域旅游应运而生。随着河口县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河口县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时遇,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河口县也处于如此的历史机遇中,更应该抓住时机发展全域旅游,积极进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进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推动河口县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民生、外交等各领域的发展。本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基础,力求通过文献整理、数据采集和调研分析河口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景区管理、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等方面,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战略中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采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互联网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形成景区热度信息排名,再结合网络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总结河口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现状、机遇和挑战,从资源、产品、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这五个方面提出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路径,最后从政府重视、金融支持、旅游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厕所革命”建设、特色旅游宣传、旅游模式创新和县域旅游市场监管等九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谢凌峰[4](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研究表明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赵壮天[5](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谢忠强[6](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指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施瑛[7](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指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汤仁杰[8](2012)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途径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会展业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带动效应显着,具有“经济助推器”、“经济晴雨表”和“无烟产业”之称。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标志着会展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当前,我国会展业普遍存在体制不顺、品牌不响、主题雷同、场馆浪费、服务不优等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源是政府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管理会展业,导致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并存的问题,因此,借鉴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规范政府行为,创新会展业管理,破解存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以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为主线,以推进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为主题,以国内外会展业资源整合经验为借鉴,以昆明市会展业资源整合为实证,深入探索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途径研究。一是通过文献检索和新闻搜索,理清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资源整合趋势,提出昆明会展业,乃至全国会展业处于发展转型、整合提升阶段,解决其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推进资源整合。二是通过公共管理理论分析,提出以新公共管理理论规范和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明确政府的掌舵者角色,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了会展业资源整合的概念体系。并通过对国际国内会展业资源整合经验的分析借鉴,证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会展业资源整合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综合推导出在会展业资源整合中,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创新推动必不可少,政府的引导、支持不可或缺,行业协会的作用非常重要,市场调节机制不容忽视。三是以昆明市为例,对昆明会展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昆明会展业发展措施具有明显的资源整合特征;进而对昆明会展业资源整合进行总体分析和个案分析,进一步证明会展业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为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提供实践基础和现实案例。四是探索推动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的“四化”途径,即公共支撑体系化,会展品牌系列化;空间布局科学化;会展服务多元化。
艾险峰[9](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研究表明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黄玉妹[10](2011)在《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马克思的交换理论为会展业奠定理论基础。我国现代会展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换的速度快、效率高,必然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效率。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产品是订单化生产,产品的交换范围从一个国家扩大到国际区域,传统的交换媒介已无法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展业因其对提高交换效率的重要作用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力求揭示出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现代产业分类来看,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其在产品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现代会展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资本、技术、信息,为促进交换的快速有效进行提供了商务平台,为会展举办地的城市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会展活动举办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现代会展业素有“城市面包”、绿色产业、无烟产业等美称,其实质是一种低碳产业。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研究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会展业是“引爆行业”,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它可以带动诸如建筑、交通、通讯、运输、广告、旅游、宾馆、餐饮、城市建设等系列产业的发展,联动效应达到1:9。此外,现代会展业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会展业的举办能够提升举办城市的形象,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会展业的举办使其迅速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外界人士了解该城市,吸引投资。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促进经济进步的新引擎。现代会展业通过高科技推广与展示功能、产业联动功能、经济辐射功能、提升软实力等功能,推动会展城市集群和会展产业带的出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未来,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将朝着生态化、高科技和信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等的方向发展,现代会展业的后劲足、潜力大,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昆明2000年全国化工交易会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明2000年全国化工交易会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与来源 |
1.1.1.研究背景 |
1.1.2.研究来源 |
1.2.项目概况 |
1.2.1.项目的建设背景 |
1.2.2.项目的基本情况 |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研究目的 |
1.3.2.研究意义 |
1.4.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
1.4.1.研究范围 |
1.4.2.研究对象 |
1.4.3.研究内容 |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国内研究现状 |
1.5.2.国外研究现状 |
1.6.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功能理论与需求研究 |
2.1.当前会展理念——多功能化展览空间 |
2.1.1.不同年代所建会展建筑展览空间案例对比 |
2.1.2.当前城市发展环境下的会展建筑的定位 |
2.1.3.“以展为本,多种功能并置” |
2.2.多功能化展厅的空间适应性相关理论 |
2.2.1.“形式追随功能”理论 |
2.2.2 建筑功能动态理论 |
2.2.3.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启示 |
2.3.多功能化展厅的建筑功能构成 |
2.3.1.功能结构的组合原则 |
2.3.2.展厅功能的构成类型 |
2.4.多功能化展厅的可行性分析 |
2.4.1.建筑空间的可行性 |
2.4.2.建筑技术的可行性 |
2.4.3.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
2.5.兰州地区会展中心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外部需求研究 |
2.5.1.国家政策与兰州新区的发展需求 |
2.5.2.兰州会展中心发展需求 |
2.6.基于使用者现状需求的调查研究 |
2.6.1.使用者特点研究 |
2.6.2.问卷结果统计 |
2.6.3.问卷结果分析 |
2.7.本章小结 |
3 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化案例调研 |
3.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总体布局案例调研 |
3.1.1.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
3.1.2.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
3.2.轻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2.1.万州三峡会展中心 |
3.2.2.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 |
3.3.中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3.1.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
3.3.2.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
3.4.重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
3.4.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3.4.2.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
3.5.本章小结 |
4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设计研究 |
4.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设计目标和原则 |
4.2.总体布局与功能设定 |
4.3.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建筑影响要素 |
4.3.1.平面形态 |
4.3.2.空间净高与层数 |
4.3.3.采光照明 |
4.3.4.地面荷载与顶棚设计 |
4.3.5.结构与细部设计 |
4.4.附属用房多功能化设计策略 |
4.4.1.按空间灵活性分类,提升适应性 |
4.4.2.利用夹层空间潜力,提升利用率 |
4.5.轻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5.1.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5.2.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
4.6.中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6.1.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6.2.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
4.7.重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
4.7.1.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
4.7.2.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设计 |
4.8.展览空间延伸功能设计策略 |
4.8.1.体育活动 |
4.8.2.文娱活动 |
4.8.3.聚会活动 |
4.8.4.应急避难 |
4.9.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策略总结 |
4.10.本章小结 |
5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推演设计研究 |
5.1.项目基地概况 |
5.1.1.地理区位 |
5.1.2.项目区位 |
5.1.3.兰州新区发展优势 |
5.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方案推敲过程 |
5.2.1.整体规划与空间雏形的多功能化策略 |
5.2.2.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策略 |
5.2.3.选定方案分析 |
5.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主要功能单元设计研究 |
5.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流线组织 |
5.5.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立面设计 |
5.6.本章小结 |
6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功能设计研究 |
6.1.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形态组合模式 |
6.1.1.小型展会模式 |
6.1.2.中型展会模式 |
6.1.3.大型展会模式 |
6.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样化空间特征 |
6.2.1.层数与高度设计的多样化 |
6.2.2.采光与通风设计的多样化 |
6.2.3.结构与细部设计的多样化 |
6.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层次展会类型 |
6.3.1.轻型展展览空间的布局与应用 |
6.3.2.中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
6.3.3.重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
6.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用途运营模式 |
6.4.1.文娱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2.体育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3.聚会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
6.4.4.应急避难的布局与应用 |
6.5.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论文研究的结论 |
7.2.论文研究的局限 |
7.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任务书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访客版)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工作人员) |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展商版) |
致谢 |
(2)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一) 关于国家、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
(二)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行业组织研究综述 |
(三) 关于行业协会的研究综述 |
三、章节内容 |
第一章 协会成立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
一、机床工具工业历史概述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
(一) 近代以来国外机床工具技术的引入 |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章 体制改革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1988-1992) |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变迁 |
(一) 1949年-1978年工业管理体制及产业发展 |
(二)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成立及初期发展 |
(一)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成立的经过 |
(二) 协会的组织架构 |
(三) 政府指导与协会初期活动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协会与产业发展(1992-2016) |
一、从幼稚到成熟: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市场化职能 |
(一) 扩大交易:展览会的持续举办 |
(二) 推动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
(三) 鼓励企业出口与积极“入世” |
二、国家、协会与市场:三者互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应对危机:市场失灵与行业自治 |
(二) 市场经济的新问题:“协会失灵” |
(三) 国家政策与机床工具产业发展 |
第四章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行业组织的发展经验 |
一、历史回顾:中国传统的行业组织 |
二、市场自发性行业协会的发展 |
三、他山之石:日本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概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4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网络爬虫技术 |
3 河口县基本情况、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基础及建设现状 |
3.1 河口县基本情况 |
3.2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基础 |
3.3 河口县全域旅游建设现状 |
4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SWOT分析 |
4.1 优势(S) |
4.2 劣势(W) |
4.3 优势和劣势分析(SW) |
4.4 挑战(O) |
4.5 威胁(T) |
4.6 机遇和威胁分析(OT) |
4.7 SWOT策略分析 |
5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启示 |
5.1 制度标准 |
5.2 石林彝族自治县创建经验 |
5.3 对河口县的创建启示 |
6 河口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发展路径 |
6.1 基于网络爬虫的景区信息热度探测 |
6.2 基于问卷调查的当地居民态度感知 |
6.3 资源层面境内外优化设计 |
6.4 产品层面全域构建 |
6.5 产业层面全面融合 |
6.6 公共服务设施全域配套 |
6.7 管理层面全力强化 |
7 河口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对策建议 |
7.1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7.2 整合全局要素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7.3 拓宽基础建设投融资渠道 |
7.4 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要素配套建设 |
7.5 依托跨境经济合作区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
7.6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建设 |
7.7 多种方式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
7.8 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
7.9 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市场监管机制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不足 |
8.3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组织结构 |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央地博弈理论 |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7)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途径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目标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发展趋势 |
(三)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 研究框架 |
2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亮点与创新 |
1 本文的亮点 |
2 本文的创新 |
二 会展业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
1 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
2 新公共管理主要内容 |
3 新公共管理的分析借鉴 |
(二)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会展业资源整合概念界定 |
1 会展业资源整合主体的界定 |
2 会展业资源整合客体的界定 |
3 会展业资源整合概念的界定 |
(三) 国内外会展业资源整合经验分析 |
1 国外会展业资源整合模式概述 |
2 我国会展业资源整合经验概述 |
3 国内外会展业资源整合分析启示 |
三 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实证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
(一) 昆明会展业发展现状 |
1 从发展历程看昆明会展业 |
2 从发展措施看昆明会展业 |
3 从发展质量看昆明会展业 |
(二) 昆明会展业资源整合情况分析 |
1 公共资源整合情况 |
2 策划资源整合情况 |
3 场馆资源整合情况 |
4 服务资源整合情况 |
5 资源整合问题剖析 |
(三) 会展业资源整合案例分析——以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为例 |
1 从农博会公共资源整合方面来看 |
2 从农博会策划资源整合方面来看 |
3 从农博会场馆资源整合方面来看 |
4 从农博会服务资源整合方面来看 |
5 农博会资源整合效应 |
6 存在问题分析 |
四 推动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途径研究 |
(一) 公共资源整合途径——公共支撑体系化 |
1 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政府管理资源 |
2 积极掌舵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3 完善法规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4 加强协会建设,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
(二) 策划资源整合途径——会展品牌系列化 |
1 打造核心品牌,实施极点带动战略化 |
2 提升现有品牌,促进会展主题体系化 |
3 统筹会展活动,推进时间安排科学化 |
4 注重持久营销,促进品牌营销机制化 |
(三) 场馆资源整合途径——空间布局科学化 |
1 打造CBD社区,实施极点带动战略 |
2 优化场馆功能,突出因地制宜特点 |
3 加强配套建设,夯实会展发展基础 |
(四) 服务资源整合途径——会展服务多元化 |
1 与国际接轨,推进服务标准国际化 |
2 与市场接轨,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 |
3 与异地接轨,推进合作服务互动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结构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石 |
第二节 马克思交换理论为本文研究指明方向 |
第三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涵义及特点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形成条件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发展变迁 |
第四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产业联动功能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产业关联效应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
第五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经济辐射功能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形成特色会展产业带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六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竞争力的功能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城市软实力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
第七章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的运作方式更加规范化、市场化 |
第四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品牌化发展趋势 |
第五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及功能的联盟化及国际化发展趋势 |
第六节 我国现代会展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趋势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昆明2000年全国化工交易会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D]. 李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国家、行业组织与产业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1988-2016)[D]. 刘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河口瑶族自治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D]. 娄亚琴. 云南大学, 2019(02)
- [4]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6]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7]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8]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市域会展业资源整合途径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D]. 汤仁杰. 云南大学, 2012(05)
- [9]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10]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功能研究[D]. 黄玉妹.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