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库区自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问题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轶[1](2020)在《基于空间优化的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和开发日益频繁,人类活动正从多角度影响着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十分剧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为了提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已开展围绕生态系统服务计算、土地利用动态模拟、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等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优化区域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从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尤其是针对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研究主要从当地的管理策略出发,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一些辅助性的建议,从生态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动态出发的定量化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为研究区域,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为视角,利用二级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数据,借助ArcGIS10.5等软件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和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借助CASA模型等工具开展三种生态系统调节服务评估。最后,基于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的相关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利用GeoSOS-FLUS V2.2软件、Lingo18.0软件进行三种情景下(本底发展情景、协调发展情景和生态优先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定量研究来探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具体情景设定和优化方案,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保护相协调的空间格局,为制定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落实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的生态系统类型以森林为主,农田比重次之;区域内常绿阔叶林最多,占整个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总面积的45%以上,常绿针叶林其次,占整个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总面积的15%以上。1995-2015年,区域内城镇和建设用地迅速扩张。1995-2015年,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面积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1995-2000年和2000-2015年两个阶段:1995-2000年第一阶段,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这与区域内中西部耕地和城镇盲目扩张相关;2000-2015年,随着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逐渐深入落实,研究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减弱。(2)1995-2015年,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的三种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量变化有明显的“先减少、后增加”特征,各类生态系统提供调节服务的能力也有明显的“先减少、后增加”特征,这与区域降水量和温度“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相关,二者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另外,人口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等间接驱动因素与1995年-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降低有关。(3)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的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森林线上升,森林层扩大,使区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常绿阔叶林)适宜区域向北、向西、向上扩大,适宜性面积增加。(4)在三种不同模拟情景下,生态优先情景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当量EST、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总当量ES1、土壤保持服务总当量ES2和碳固定服务总当量ES3提升最显着,原因是规划中的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最多。协调发展情景下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当量EST、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总当量ES1、土壤保持服务总当量ES2和碳固定服务总当量ES3有所提升,与规划中的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有关。本底发展情景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当量EST、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总当量ES1、土壤保持服务总当量ES2和碳固定服务总当量ES3的提升均不显着。其原因是本底情景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该影响对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和面积变化的作用缓慢。
谭淼[2](2020)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三峡库区重庆段建成区扩张及其植被NPP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动,城市空间出现了显着的动态变化。建成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城市空间演变动态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作为表征碳循环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区域植被群落生产能力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然而,建成区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NPP的变化轨迹。从全球或者区域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导致的建成区变化及其对植被NPP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全球碳循环及其调节机制的了解,而且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区域生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三峡库区重庆段作为研究区域,以2000-2015年的夜间灯光数据、重庆市统计年鉴作为基本数据,对建成区进行提取,运用ArcGIS软件和各类指数对建成区扩张特征加以分析,并通过MOD17A3数据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2000-2015年植被NPP的时空分布情况及变化特征,进而深入探讨研究区内建成区发展规模与程度上的改变对植被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以2013年NPP/VIIRS数据为基础数据,将其与对应年份呢的DMSP/OLS数据进行拟合,通过获取的模拟方程得到对应时期的DMSP/OLS数据,并且通过空间分布以及各像元数据相关性、标准差的分析,认为模拟效果较好,该整合方法切实可行,研究得到了2000-2015年的连续夜间灯光数据集。(2)2000-2015年库尾区的建成区以北为扩张方向,而库腹的建成区扩展主要在北东北地区和南西南地区;建成区重心主要分布在渝北区,说明建成区发展方向逐渐向北移动;研究区紧凑度指数均不到0.1,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建成区形态变化呈现出“离散-聚集-离散”的演变规律;城市边界分维数在2000-2003年期间的变化波动较大,先增后减,在2003-2013年间,建成区扩张的分维数较平稳,在2014年和2015年,建成区扩张表现出明显的外部延申式发展。(3)结合高程加以分析,建成区主要在分布在丘陵地区,面积占比在78%-83%范围浮动,其次是平原地区和低山地区,面积占比分别在15%和5%左右。从坡度角度分析,主要分布在斜坡地区,平均面积占比在43%左右,陡坡和缓坡地区占比较大,均在20%左右,紧接着是急坡地区,而急陡坡地区的占比最小,面积占比不及1%。作为山地区域,平原至微倾斜平原在整个研究区的占比很小,仅占3.5%左右,但是在建成区中的占比提高到了7%以上,最高达到9.61%。(4)2000-2015年研究区植被NPP年际均值在481.512-658.557 gC·m-2·a-1间浮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较好,但其时空分布上存在差异,东南部的植被NPP明显高于西北部;以长江流域为界,植被NPP南高北低,且南部区域具有明显差异性。建成区单位面积的植被NPP明显小于研究区整体的平均值,但建成区的植被NPP总值仍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零值占比逐渐降低;从2000年与2015年的植被NPP差值和变化率可以看出,正向变化大于负向变化的栅格数,且变化幅度越大,栅格数占比反而越小;植被NPP出现明显负增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建成区范围内,明显正增长的区域出现在渝东北的云阳县和开县,变化幅度较缓的栅格分布比较零散,空间规律不强。(5)从夜间灯光数据的角度可以很好的解释,随着建成区的不断扩张,虽然建成区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是新增建成区范围内的开发程度比老建成区的开发程度要小得多,这也是导致建成区植被NPP均值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逐年增大的重要原因。(6)从建成区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NPP在各地类的均值分布体现为草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建成区植被NPP的下降一定程度上是建成区土地利用转型而导致的,特别是大量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对该范围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造成显着的负面影响。2000-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弹性系数和综合变化弹性系数均为负值,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建成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建成区植被NPP在2000-2015年间体现为抑制作用。
李杰[3](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汪岩[4](2020)在《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茶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乡村特色产业。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处于三峡库区腹心,是国家茶叶产业体系中的优质茶叶产区。《万州区“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将茶产业确定为农业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万州茶产业获得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逐渐形成茶叶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但从万州茶产业发展实践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急需转型升级。本文以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研究万州区茶产业现状及突出问题,通过SWOT分析矩阵找出相应策略,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章茶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主要包括产业、茶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以及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内容。第三章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实地走访、文献分析等方式,掌握万州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品结构单一、茶企规模偏小、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手段落后等内容。第四章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通过梳理万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建立SWOT矩阵,提出万州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第五章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生态茶园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模式等。第六章结论。
齐童[5](2019)在《三峡库区(重庆段)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低成本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规划》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目标导向,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建设行动,主要包括垃圾治理与村容村貌提升的内容。通过城乡统一规划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作为村镇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的收运系统是村镇地区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目标的重要保障。收运系统主要由“收集点”、“转运站”、“压缩站”、“处置场”等环卫工程设施构成,其运行费用占垃圾处置总费用的60%-70%,低成本收运系统运行有利于降低生活垃圾处理整体费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主要方式为调整收运设施空间布局、收运线路优化与调整系统层级结构,但由于村镇道路交通方式较为单一、唯一,相较城镇地区发达的交通路网,可选择性较差。因此,调整收运系统相关设施空间布局为降低收运系统成本总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以及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物质构成特征,凝练科学问题为“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低成本空间布局优化”。为此,在城乡规划领域创新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成本构成特征与优化方向,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规划优化策略。首先,对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建设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提炼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建设重点。同时,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发展历程、现状与建设问题进行梳理,得到三峡库区(重庆段)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存在收运系统层级结构不完善、生活垃圾清运与处理运行资金需求量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布局不合理和地形阻隔导致运行成本增加等主要问题。其次,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根据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村收集点-镇转运站-压缩站-处理(置)场”运行机理进行抽象,得到巫山县、万州区和长寿区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整体结构层面构建“成本强度分布”、“聚集系数”与“网络密度”3项指标;个体设施层面构建“节点成本影响力”、“节点布局成本敏感度”2项指标对上诉三个地区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复杂网络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整体结构层面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整体成本结构特征呈现“金字塔”结构;收运系统网络为典型的“树枝形”网络;收运系统设施之间协同性较差;“镇转运站”与“压缩站”空间布局形式与收运系统成本总量呈正相关函数关系;收运系统“跨层级”收运会导致系统成本总量增加;个体结构特征层面“转运站”或“压缩站”布局在所辖区域中心位置有利于降低收运系统运行成本;镇转运站与压缩站优化应以“高节点成本影响力”与“高节点布局成本敏感度”设施类型为主;镇转运站“跨行政辖区”收运能够有效降低收运系统整体成本。最后,根据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整体结构与个体特征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提出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优化策略与规划布局结构,并进行相关案例验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整体结构层面收运系统优化应集中在“收集点-转运站”层级,完善“收集点-转运站-压缩站-处置场”收运流程;2)个体设施优化集中于“高影响力-高敏感度”类型,规划布局方式应“趋近服务范围中心”位置,重点设施“跨行政辖区”协作优化能够有效降低收运系统运行成本。针对不同村镇类型,提出“层级设施中心布局结构”、“层级设施非中心布局结构”2种收运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模式。通过万州区、巫山县、长寿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验证“跨层级”、“跨行政辖区”、“双高”设施布局实际案例优化,进行优化思路的验证。
刘巍[6](2016)在《三峡库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库区的发展涉及到上百万库区移民的安置重任能否落实,其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是三峡库区平稳运行、三峡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的发展以及金融集聚的产物-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起全国各地政府的重视,再加上当前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金融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模式。从国内金融业发展的情况来看,金融资源的区域分布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金融资源分布与金融资源的动态集聚和分散有关,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金融集聚的过程和其所产生的效应对中国的金融中心规划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金融集聚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研究虽然已经较为全面,但尚存在一些问题:1、现有的文献多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缺乏对二者内在关系的理论机制的分析。2、现有研究多注重金融集聚对集聚核心地区(即本地)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忽视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由此而产生对金融地理相关和差异(即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的忽视使得研究结果缺乏实用性。3、当前的研究多重视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而忽视了在短期中金融集聚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挤占效应”和“极化效应”。基于以上的发现和思考,本文做出相关的改善:1、从金融自身功能和金融集聚的宏观效应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2、采用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索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3、对金融集聚短期所产生的“挤占效应”和“极化效应”进行解释。在实证研究中,首先通过Moran I指数、Moran散点图论证了研究区域内各区县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的存在,然后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估计了金融集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对外开放等四个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最后发现:第一,本文的研究区域中金融集聚水平较低,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较大,说明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政府应该促进金融集聚的发展,发挥好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二,资本投入和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着为正,说明当前时期,研究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各种促进因素中,对外开放因素的效率最高,政府应该稳定地增加资本的投入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发展对外贸易和外资引进。第三,劳动投入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且显着性不高,这可能是由研究区域内的劳动力过剩,使得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而导致的,说明当前时期研究区域内单纯的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很微小甚至有不利影响,故应当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发挥劳动力充裕的优势,避免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的状况。
丁恩俊[7](2010)在《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点源污染控制水平的逐渐提高,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己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活动,它与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结构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等因素关系紧密。鉴于此,目前围绕土地利用与面源污染的关系已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主要侧重于不同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的影响,关于不同土地利用与面源污染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以及据此构建适宜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和管理措施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甚少,更没有一种系统的、可靠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是国内外关心的重大问题,其中三峡库区水质问题则是关注焦点。三峡水库作为我国的战略水资源库,其水质状况不仅影响到三峡库区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同时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和运营,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逐步突现。由于库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移民压力,特别是库区农业化学品的不合理投入、种养殖有机废弃物不合理排放等,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部分支流己出现“水华”现象。以上种种导致库区水质状况不容乐观,水环境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面源污染是导致受纳水体水质恶化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快开展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研究已刻不容缓。能否针对三峡库区脆弱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对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格局下的面源污染进行研究,提出适宜的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及管理措施,对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防控和水质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引入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这一概念,并根据三峡库区流域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一个理念——整体优化(规划)控制,局部关键(管理)控制,和一个范式——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物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和控制模式,据此确定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同时在三峡库区重庆段涪陵区珍溪镇遴选了一个封闭的典型农业流域——王家沟小流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在王家沟小流域广泛的实地调查获取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与现场监测和定位实验结合的技术手段以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该小流域土地利用与面源污染的关系,构建了流域最佳土地利用优化模式和管理措施,进而提出了解决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的控制理念和措施。具体思路是,首先利用实地调查和实测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农业面源污染物影响,并据此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整体优化调控模式,同时筛选出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及敏感的土地利用类型,最后在关键源区及敏感的土地利用类型上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价。本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三峡库区小流域面源污染基础数据库建立根据研究需要,对三峡库区王家沟小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合现场测绘和实地调查结果,在1:1000地形图调绘基础上,采用GIS软件获得土地利用类型图,并建立小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坡度和坡向情况;并对小流域交通和农用基本设施等进行了初步规划布局;同时根据调查资料,分析了小流域主要面源污染来源。据此构建了面源污染基础数据库。该工作为进一步开展面源污染后续研究并提出适合王家沟小流域甚至三峡库区特征的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及技术措施提供系统的、可靠的基础资料支撑。(2)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响应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三峡库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研究了表层土壤(0-20cm)的pH值、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SOM)、全氮(total nitrogen, 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全钾(total kalium, TK)、碱解氮(available nitrogen, A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 AP)和速效钾(available kalium, AK)等8种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SOM的含量普遍较低,AN的含量普遍较高;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大小是AP(99.7%)>AK(39.7%)>TP(37.4%)>SOM(27.2%) >AN(26.1%)>TN(21.6%)>pH(19.9%)>TK(15.7%),均为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pH、TP和的AK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SOM、TN和AP为指数模型,TK和AN均为线性模型;pH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其余土壤元素存在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性所占比重较大。(2)pH值沿东南到西北逐渐增加,多数区域土壤呈酸性微酸性。SOM除东南有高值区外,其他地方由中心到四周辐射降低。TN值由中间向两翼降低。TP值除东北、西北有大片高值区和中部偏东有少量高值区,其他部分则由中部向四周递增。TK值则较破碎,在西北、东南有高值区。AN值由东北、西北向南部,逐渐增加。AP值在西北、东南有高值区,其他地方变异不大。AK值由中部向东北西南降低,大部分区域AK含量处于较高水平。(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其养分含量差异显着,园地的pH值、TP和TK均高于其他地类,与此同时园地的SOM、AN和AK也都低于其他地类;旱地的SOM、TN和AN均高于其他地类,其中AP却低于其他地类;林地的AK最高,但pH、TN、TP和TK又是最低;水田AP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类。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土壤养分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3)三峡库区小流域面源氮(N)污染时空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响应为揭示三峡库区小流域面源N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区的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通过2008年9月~2009年11月期间11次对沟渠、塘、井3种水体水质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 TN)、溶解态氮(Dissolved Ditrogen, DN)、硝态氮(Nitrate-N,NO3-N)、氨氮(Ammonium-N, NH4-N)等不同形态N素野外水样监测分析以及流量的测定,研究了王家沟小流域面源N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该小流域N素污染非常严重,其浓度最高达到45.27mg/l,每次都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这与该区是典型的农业耕作区有关;(2)从空间尺度来看,同一时间不同水体中不同N素平均浓度变化趋势为:TN(井)>TN(沟渠)>TN(塘),DN(井)>DN(沟渠)>DN(塘),井中的硝态氮大于其他塘和沟渠两种水体中的硝态氮,这与不同水体周边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3)从季节变化来看,N素的最高输出浓度与负荷的季节,不是发生在雨水丰盛的夏季,而是发生在细雨的秋季,输出负荷跟径流量成乘幂回归关系,输出负荷最高的两月分别是11月和10月,整个小流域中总氮月输出负荷最高达到1233kg。(4)从N素输出形式来看,主要以溶解态为主,但也有个别月份输出以颗粒态为主的,这主要是与土地利用方式和降雨密切相关。(4)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分析农业面源污染“起”于人类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它与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组合结构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特征等因素存在着紧密关系,相应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应“止”于人类合理土地利用活动,通过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影响土地利用和覆被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以达到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鉴于此,以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对现有土地利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通过土地利用的优化,在宏观层面上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最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量结构来看,王家沟小流域耕地、未利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处于减少状态,其中耕地减少幅度最大,尤其是旱地;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处于增加状态,其中林地和园地增加最多,约束年两者面积达到55.36%;(2)以水质保护为目标,利用耗费表面模型,结合景观格局特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分析方法,提出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构建了生态上较为安全的格局优化途径。(5)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农业面源磷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和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对农业面源磷流失的关键源区进行有效识别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位于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在GIS支持下,采用改进的磷指数法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磷流失关键源区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小流域中关键源区(即磷流失危险性极高和较高的区域)占到整个流域面积的44.9%,危险性中等的地区占到45.6%,危险性低的地区仅仅占到9.5%;其中具有高和中等危险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水系周边地区和坡耕地上,这些区域应作为下一步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重点控制地区,并根据其不同形成原因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该研究成果成果能为该小流域进一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并将其在空间上进行有效集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流域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借鉴。(6)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最佳管理措施研究仅仅通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之间的优化配置来实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还不够,还需要对已确定被控制的关键源区或敏感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鉴于此,以王家沟小流域为例,根据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降雨特征等条件,设计了一套融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于一体的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列化最佳管理措施(BMPs),并对其中部分BMPs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性农业技术措施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旱坡地泥沙流失,却增加了径流中氮、磷流失量,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金银花植物篱技术在常年都具有较好的保水保土和防治氮磷流失功能;(2)坡耕地PAM优化利用技术可使泥沙流失量减少80%-90%,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20%-30%和25%-35%:(3)水稻田以及垄作拦截和消纳技术一周左右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水中的无机态氮和外源污水中的磷;(4)针对分散型畜禽粪便污染而设计的沼气化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技术,其治污效果和经济效益都较好;(5)消落带芦苇植被拦截带可以有效地吸收和截留氮和磷流失,其中对总氮流失的控制效果最好为30.00%,总磷最好为65.00%。本研究所设计的系列化BMPs对王家沟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中N、P和泥沙等污染物的综合去除率达到89%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应用到三峡库区其它小流域以控制和管理农业面源污染。
刘杰[8](2009)在《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是区域发展的永恒主题。区域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区域发展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区域发展。三峡大坝建设以来,三峡库区城镇化获得了较快发展,其区域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依据区域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区域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资料及丰富经验,结合实地调查的经历,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的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选择及其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章,以“区域发展的核心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与优化”为大背景,把视点聚集在三峡库区(重庆段)这一区域上,阐述其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意义,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对国内外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进行综述,初步明确本次课题中将要研究的基本问题;然后围绕“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理论构架,分别详细阐述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最后归纳总结出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指导理论。为本文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空间结构的模型进行建构。首先明确城镇化发展中的普遍影响因素及库区城镇化的特殊因素,提取具有针对性的基础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从而系统科学的得出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城镇化发展出现差异的主要成分以及各区县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第四章,首先对前一章节运算结果存在的差异进行证实:分别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差异的原因。然后通过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条件及大重庆的发展战略思想将三峡库区(重庆段)分成西、中、东三个部分,并且分别描述其空间结构特征,总结出区域空间结构的问题所在。第五章,首先阐述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空间结构优化特殊的外部环境并且明确其优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三个分区进行现实基础条件的收集,通过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选择其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分别提出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整个三峡库区(重庆段)空间结构优化进行展望。第六章,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周旬[9](2007)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的重要性和问题,系统地研究了综合利用的各种理论,揭示了循环利用、整合利用、集成利用、聚集利用、创新网络系统利用、协调运行利用等方式的机理和实现机制,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的框架。全文由十一部分组成,分为导论、结论和九章正文。论文的序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一章对与论文相关并能作为论文理论基础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述,主要有经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第二章对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影响因素和特点,重点阐述了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内部结构、综合利用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趋向。第三章重点阐述了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内涵、目的和特性,分析了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模式及效应,探讨了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现途径和运行保障。第四章界定了区域经济整合的内涵,分析了区域开放过程中区域经济整合的价值取向,阐述了区域经济整合利用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模式及实现机制。第五章分析了集成与区域经济集成的内涵以及区域经济集成的内在机理,阐述了区域经济集成对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区域经济集成利用的主要内容,研究了集成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区域经济集成理论的应用和集成的管理。第六章首先对区域经济聚集的的涵义及其经济意义,阐述了区域经济聚集产生的机理和发展条件,探讨并分析了区域经济聚集的主要形式和其所产生的效应。第七章分研究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构建创新网络系统利用世界各种资源,获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揭示了创新网络系统利用区域内外各种创新资源的机理、构成要素、运行结构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意义和构建原则。第八章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运行,对于综合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意义。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最后对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典型案例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九章是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分析了重庆长江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提出了综合利用发展的若干途径和战略。结论部分主要进行论文研究的学术总结,归纳通过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创新之处、论文研究的不足以及主要遗留问题。
冯艳[10](2007)在《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库区经济发展状况关系到重庆社会稳定、人民全面实现小康,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其结构状况又严重影响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库区产业发展停滞,造成“一产弱、二产虚、三产缺”的局面。随着移民任务的逐渐完成,重庆三峡库区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其中资金短缺是主要因素。针对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的资金问题,本文从金融角度出发,对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金融支持予以研究:首先阐述产业结构和金融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总结出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关系的理论。以理论为基础,对库区产业结构现状、金融运行现状以及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分析金融支持不到位的原因。最后根据库区的规划提出了金融支持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1、区域金融与区域产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金融或是区域产业任何一方都不能独立于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发展,只有实现金融与产业的平等合作才能取得双方的共同发展。2、金融是通过一系列与资金相关的机制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个与资金相关的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资金形成机制;二是资金导向机制;三是信用催化机制。3、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表现在四方面:一是金融通过储蓄流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业务拓展对区域储蓄率、投资转化率、资本产出比率造成影响,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二是金融的资源配置影响区域产业的发展;三是金融市场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重要条件;四是政策性金融的牵引机制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4、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具有缺陷,表现在产业结构升级的非对称性;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够紧密;产业价值创造和竞争力低下。5、库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存在的问题:金融系统的重要功能没有发挥好;以市场为主导型的金融支持体系支持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不现实;金融结构失衡、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组织形式、金融工具单一;金融趋同性严重;金融运行质量不高。6、库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力是由五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经济基础;二是金融中介不健全;三是区域政策滞后、缺乏协调性;四是金融政策发展对库区产业发展不利;五是金融投资环境差。7、金融支持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建议:确立支持库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逐步健全库区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商业性金融体系;建立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牵引机制;建立适应库区的相关政策;尽快改善库区的金融环境。
二、三峡库区自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问题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自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问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优化的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 |
1.1.2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现状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1.4.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区域位置 |
2.1.2 气候和地形 |
2.1.3 植被组成 |
2.1.4 社会经济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采集 |
2.2.2 指标体系建立 |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3.1 评估方法 |
3.1.1 水源涵养 |
3.1.2 土壤保持 |
3.1.3 碳固定 |
3.1.4 驱动力研究 |
3.2 结果 |
3.2.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3.2.2 气候因子动态 |
3.2.3 水源涵养 |
3.2.4 土壤保持 |
3.2.5 碳固定 |
3.2.6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力 |
3.3 讨论 |
3.3.1 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能力 |
3.3.2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驱动因素 |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 |
4.1 理论支持 |
4.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4.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1.3 土地利用和规划相关理论 |
4.2 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方法 |
4.2.1 空间格局优化的建模 |
4.2.2 空间格局优化的实施 |
4.3 结果和分析 |
4.3.1 生态系统空间分布适宜性 |
4.3.2 本底发展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结果 |
4.3.3 协调发展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结果 |
4.3.4 生态优先情景空间格局优化结果 |
4.3.5 不同情景下总生态系统服务结果对比 |
4.4 讨论 |
4.4.1 不同生态系统空间分布适宜性 |
4.4.2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动态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和展望 |
5.2.1 建议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三峡库区重庆段建成区扩张及其植被NPP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建成区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
1.2.3 建成区扩张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社会经济发展 |
2.1.3 生态环境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 |
2.2.2 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 |
2.2.3 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 |
2.2.4 SRTM数据 |
2.2.5 其他数据 |
第3章 夜间灯光数据整合及建成区提取 |
3.1 DMSP/OLS数据的校正处理 |
3.1.1 DMSP/OLS原始影像数据分析 |
3.1.2 DMSP/OLS数据校正模型构建 |
3.1.3 数据校正结果 |
3.2 DMSP/OLS与 NPP/VIIRS数据整合 |
3.2.1 夜间灯光数据整合 |
3.2.2 夜间灯光数据整合评价 |
3.3 三峡库区重庆段建成区提取 |
3.3.1 建成区提取方法及结果 |
3.3.2 建成区提取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重庆段建成区扩张变化分析 |
4.1 建成区规模特征分析 |
4.1.1 建成区扩张速度与强度 |
4.1.2 建成区扩张方向 |
4.1.3 建成区扩张重心 |
4.2 建成区形态特征分析 |
4.2.1 建成区紧凑度指数 |
4.2.2 建成区分维数 |
4.3 建成区地形变化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析 |
5.1 MOD17A3 数据验证 |
5.2 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NPP时序变化特征 |
5.3 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
5.4 三峡库区重庆段植被NPP变化趋势分析 |
5.4.1 植被NPP变化研究方法 |
5.4.2 植被NPP变化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成区扩张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
6.1 建成区开发程度对植被NPP的影响分析 |
6.1.1 三峡库区重庆段夜间灯光相关性分析 |
6.1.2 建成区开发程度对植被NPP的影响分析 |
6.2 建成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NPP的影响分析 |
6.2.1 植被NPP冷热点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构成分析 |
6.2.2 建成区土地利用变化下植被NPP变化分析 |
6.2.3 建成区植被NPP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情况 |
(3)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4)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 |
二 茶产业 |
三 产业转型升级 |
四 茶产业转型升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三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生产区域化布局 |
二 加工能力逐渐提升,初步形成“一红一绿一花”的产品格局 |
三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四 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拓展 |
第三节 万州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
一 产量产值低,产品结构单一 |
二 茶企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弱 |
三 品牌建设滞后 |
四 营销手段落后 |
第四节 万州区茶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转型升级 |
第四章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
一 优势 |
二 劣势 |
三 机会 |
四 威胁 |
第二节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
第五章 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
第一节 持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一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
二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
三 加大监管力度 |
第二节 加快生态茶园建设 |
一 合理选择优良茶树品种 |
二 加强生态技术指导 |
第三节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一 政府加快出台人才引进政策 |
二 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茶学专业人才 |
三 加强茶农日常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四节 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加工技术 |
一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 |
二 优化加工技术,创新产品种类 |
第五节 加强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 |
一 强化品牌理念,规范品牌应用 |
二 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主体职能 |
三 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 |
第六节 紧抓机遇,创新营销模式 |
一 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利益最大化 |
二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产品销售提升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三峡库区(重庆段)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低成本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重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
1.1.2 收运系统建设与运行成本高限制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程度 |
1.1.3 实现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 |
1.1.4 环卫系统发展呈现体系化和网络化趋势 |
1.2 科学问题凝练 |
1.2.1 相关概念辨析 |
1.2.2 科学问题 |
1.2.3 研究范围与对象典型性分析 |
1.3 国内外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研究现状 |
1.3.1 收运系统整体研究现状 |
1.3.2 收运系统研究内容 |
1.3.3 收运系统低成本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3.4 适应村镇特点的收运系统实践研究现状 |
1.3.5 收运系统复杂化演化研究现状 |
1.3.6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探索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低成本空间布局模式与方法 |
1.5.2 创新城乡规划学和复杂网络理论的交叉研究 |
2 以问题为导向的整体研究方案设计 |
2.1 收运系统规划主要内容 |
2.1.1 收集转运系统规划 |
2.1.2 处理处置系统规划 |
2.2 收运系统发展与建设现状 |
2.2.1 整体发展与建设现状 |
2.2.2 巫山县 |
2.2.3 万州区 |
2.2.4 长寿区 |
2.3 收运系统高成本运行问题 |
2.3.1 层级结构不完善 |
2.3.2 设施空间布局缺乏科学性 |
2.3.3 地形阻隔导致收运距离增加 |
2.3.4 垃圾清运与处理运行资金需求量大 |
2.4 整体研究方案 |
2.4.1 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运行机理与费用构成分析 |
2.4.2 整体研究思路 |
2.4.3 研究方案设计 |
2.5 收运系统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
2.5.1 复杂网络模型构建原理 |
2.5.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5.3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复杂网络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收运系统网络成本结构特征分析 |
3.1 评价分析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整体结构特征 |
3.2.2 个体结构特征 |
3.3 网络结构统计属性分析 |
3.3.1 整体结构 |
3.3.2 个体结构 |
3.4 收运系统特征结构分析 |
3.4.1 收运系统为典型的“树枝状”网络,整体成本构成呈现“金字塔”结构 |
3.4.2 收运系统设施整体联系较弱,协作收运关系较差 |
3.4.3 收运系统成本总量与“转运站”与“压缩站”空间布局形式呈正相关 |
3.5 收运系统运行成本与设施空间布局相关性分析 |
3.5.1 “跨层级”收运增加系统运行成本 |
3.5.2 “转运站”或“压缩站”布局在所辖区域中心位置有利于降低收运系统运行成本 |
3.5.3 “高节点成本影响力”与“高节点布局成本敏感度”设施优先优化 |
3.5.4 “跨行政辖区”收运导致收运系统成本增加 |
3.6 本章小结 |
4 收运系统规划优化策略与案例优化 |
4.1 优化思路 |
4.2 优化原则 |
4.2.1 整体结构优化 |
4.2.2 个体设施规划优化 |
4.3 实践案例优化 |
4.3.1 “跨行政辖区”协作关系优化——以巫山县为例 |
4.3.2 “跨层级”结构关系优化—以万州区为例 |
4.3.3 “高影响力-高敏感度”设施协作关系优化——以长寿区为例 |
4.4 规划布局结构优化 |
4.4.1 层级设施中心布局结构 |
4.4.2 层级设施非中心布局结构 |
4.5 重点设施建设优化 |
4.5.1 “双高”重点设施协同发展 |
4.5.2 “镇转运站”、“压缩站”设施功能提升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录二 |
附表一:模型构建数据收集与整理 |
附表二:模型指标计算数据表 |
致谢 |
(6)三峡库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架构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对金融集聚成因的研究 |
2.1.2 国外对金融集聚效应的研究 |
2.1.3 国外对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2.1.4 国外对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对金融集聚成因的研究 |
2.2.2 国内对金融集聚效应的研究 |
2.2.3 国内对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2.2.4 国内对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3章 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定义 |
3.1.1 金融集聚的定义 |
3.1.2 经济增长的定义 |
3.2 未采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时的影响机制 |
3.2.1 金融集聚以金融功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3.2.2 金融集聚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3.2.3 金融集聚以网络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3.2.4 金融集聚以技术创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3.2.5 金融集聚以自我强化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3.3 采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时的影响机制 |
3.3.1 空间理论下金融集聚对核心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
3.3.2 空间理论下金融集聚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4章 三峡库区各区县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及相关性 |
4.1 空间经济学理论简介 |
4.2 三峡库区各区、县金融集聚的度量 |
4.2.1 度量金融集聚的单一指标法介绍 |
4.2.2 度量金融集聚的综合指标法介绍 |
4.3 三峡库区各区、县金融业的区位熵 |
4.4 三峡库区各区、县内的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现状、趋势及分布特征 |
4.5 三峡库区各区、县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检验及分析 |
4.5.1 全局Moran I指数 |
4.5.2 Moran I散点图 第5章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空间计量方法简介 |
5.1.1 空间权重矩阵简介 |
5.1.2 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
5.2 理论模型的推导与变量的设定 |
5.2.1 理论模型的推导 |
5.2.2 变量的设定及数据说明 |
5.3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
5.3.1 空间回归模型的筛选 |
5.3.2 最终空间计量估计结果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的原因分析 |
5.4.1 金融集聚的类型 |
5.4.2 金融集聚的发展阶段 |
5.4.3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负向影响的原因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2.1 机理研究 |
1.2.2 模型化研究 |
1.2.3 防控措施研究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1.3 土地利用与面源污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
1.4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立题依据 |
2.3 研究方案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思路 |
2.3.3 研究内容 |
2.3.4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4.1 研究材料 |
2.4.2 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基础数据库建立 |
摘要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 |
3.1.3 水文 |
3.1.4 地形地貌 |
3.1.5 土壤 |
3.1.6 社会经济状况 |
3.2 研究区基础数据库建立 |
3.2.1 1:1000地形图调绘 |
3.2.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3.2.3 地图数字化 |
3.2.4 地形分析 |
3.3 研究区工程布局 |
3.3.1 工程布局 |
3.3.2 工程结算 |
3.4 研究区主要面源污染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响应分析 |
摘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基础图件获取 |
4.2.2 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
4.2.3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养分的统计特征与正态分布性检验 |
4.3.2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
4.3.3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分布格局 |
4.3.4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5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面源氮污染时空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响应分析 |
摘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取样和样品分析 |
5.2.2 氮负荷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水体中的不同形态氮素浓度时空变化 |
5.3.2 不同氮素形态浓度在不同水体中的变化 |
5.3.3 不同水体中氮污染状况及污染源的分析 |
5.3.4 汇水口中氮的排放负荷估算 |
5.3.5 不同水体中及排放负荷中各种形态氮的组成 |
5.3.6 土地利用格局对农业面源氮污染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分析 |
摘要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思路 |
6.2.2 方法介绍 |
6.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源污染输出确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6.3.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结果 |
6.3.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分析 |
摘要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修正的磷分级方案 |
7.2.2 各因子的确定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各因子的空间分布 |
7.3.2 农业面源磷流失危险性评价结果 |
7.3.3 控制管理措施确定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最佳管理措施分析 |
摘要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2.1 研究思路 |
8.2.2 具体分析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面源污染负荷和损失估算 |
8.3.2 旱坡地面源污染物生态工程拦截技术 |
8.3.3 水稻田湿地生态系统垄作拦截和消纳农业面源污染物技术 |
8.3.4 分散型畜禽粪便沼气化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技术 |
8.3.5 消落带芦苇植被拦截带构建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9.3 拟待解决的问题 |
9.4 建议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文章、参加课题及学术会议 |
(8)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必要性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3.2 研究内容的安排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2 区域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构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1.3 研究的基本问题 |
2.2 区域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 |
2.2.1 区域发展的概念 |
2.2.2 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3 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
2.2.4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
2.3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
2.3.1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
2.3.2 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2.3.3 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
2.3.4 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区域发展 |
2.4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建立 |
2.4.1 区域空间结构的结构效应 |
2.4.2 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 |
2.4.3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理论 |
3 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型建构 |
3.1 方法基础 |
3.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3.1.2 指标体系设计的框架 |
3.1.3 指标分析采用的方法 |
3.1.4 分析采用的数据 |
3.2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
3.2.1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
3.2.2 计算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数 |
3.2.3 计算主因子载荷并阐明其实际意义 |
3.2.4 计算主因子权重及因子变量得分 |
3.3 主因子及空间分布 |
3.3.1 主因子F1 |
3.3.2 主因子F2 |
3.3.3 主因子F3 |
3.4 综合得分空间分布 |
4 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型解读 |
4.1 库区城镇化空间结构形成差异的原因 |
4.1.1 历史因素 |
4.1.2 区位因素 |
4.1.3 交通因素 |
4.1.4 产业结构因素 |
4.1.5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4.2 库区城镇化空间结构的特征 |
4.2.1 库区西部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 |
4.2.2 库区中部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 |
4.2.3 库区东部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 |
4.3 库区城镇化空间结构的问题 |
4.3.1 库区内空间结构的发育不均衡 |
4.3.2 库区内城镇的等级分布不完善 |
4.3.3 库区内东西向发展的轴线单一 |
5 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的举措 |
5.1 库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外部环境 |
5.1.1 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 |
5.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5.1.3 库区新城镇建设和三峡移民 |
5.2 库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 |
5.3 库区西部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
5.3.1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 |
5.3.2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选择 |
5.3.3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 |
5.4 库区中部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
5.4.1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 |
5.4.2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选择 |
5.4.3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 |
5.5 库区东部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
5.5.1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 |
5.5.2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选择 |
5.5.3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 |
5.6 库区空间结构的优化趋势 |
5.6.1 从发展轴到产业带 |
5.6.2 从单指向线形结构到多指向网络结构 |
5.6.3 加快内陆乡镇的城镇化发展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路线 |
第一章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相关经典理论 |
一、大推进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四、梯度推移理论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 |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
三、可持续发展中科技因素的作用 |
第三节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
一、耗散结构理论 |
二、突变论 |
三、协同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概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涵义及形式特点 |
一、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涵义 |
二、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 |
三、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的特点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作用机理 |
一、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内部结构 |
二、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内在关联 |
三、综合利用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三节 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趋向 |
一、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形成 |
二、区域经济综合利用理论的发展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内涵及特性 |
一、循环的内涵 |
二、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内涵 |
三、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目的和特性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模式及效应 |
一、区域经济循环利用规范的结构组织 |
二、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模式分析 |
三、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效应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现及实践意义 |
一、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现途径 |
二、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运行保障 |
三、区域经济循环利用的实践 |
四、循环利用思想方法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经济整合利用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整合的必要性和价值取向 |
一、区域经济整合的内涵 |
二、区域经济整合的必要性 |
三、区域经济整合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区域经济整合利用的主要内容 |
一、区域经济资源要素综合利用整合 |
二、区域经济实体要素重组优化整合 |
第三节 区域经济整合的实现机制和主要模式 |
一、区域经济整合实现的动力机制 |
二、区域经济运行环境的统一协调机制 |
三、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经验及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经济集成利用理论 |
第一节 集成与区域经济集成的涵义 |
一、集成的涵义 |
二、区域经济集成的涵义及其内在机理 |
三、区域经济集成对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经济集成利用的主要形式 |
一、区域产业集成 |
二、区域集成创新 |
三、区域知识集成 |
四、区域管理集成 |
第三节 区域经济集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区域经济集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二、集成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
三、区域经济集成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经济聚集利用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聚集的涵义及其竞争优势 |
一、区域经济聚集现象产生的原因 |
二、区域经济聚集的涵义和特点 |
三、区域经济聚集的竞争优势 |
第二节 区域经济聚集的产生机理和发展条件 |
一、区域经济聚集的产生机理 |
二、区域经济聚集发展的条件分析 |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聚集形式和效应分析 |
一、区域经济聚集的形式 |
二、区域经济聚集的效应分析 |
三、区域经济聚集利用的动力模式和社会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网络的结构和利用机理 |
一、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的含义 |
二、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结构 |
三、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利用机理 |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机制 |
一、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规范 |
二、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角色 |
三、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动力 |
四、区域创新系统网络的运行调控 |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的重要性和原则 |
一、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利用的重要性 |
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 |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区域经济协调运行利用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理论构建 |
一、协调的概念及内涵 |
二、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 |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 |
一、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理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力量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
一、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
二、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 |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 |
五、加快区域城镇化步伐 |
六、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方针 |
第四节 国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案例 |
一、美国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
二、德国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
三、法国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
四、英国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
五、日本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状况分析 |
一、重庆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条件概况 |
二、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重庆三峡库区综合利用发展的机遇 |
二、重庆三峡库区综合利用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 |
二、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综合利用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主要遗留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思路 |
1.3 研究的对象 |
2 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1.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1.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 现代金融理论 |
2.2.1 金融结构论 |
2.2.2 金融深化论 |
2.2.3 金融约束论 |
2.2.4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金融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关理论 |
2.3.1 金融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
2.3.2 金融与产业组织合理化 |
2.3.3 金融与技术结构现代化 |
2.3.4 金融系统性风险与产业结构调整 |
2.4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金融作用分析 |
2.4.1 金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2.4.2 金融的资源配置影响区域产业的长远发展 |
2.4.3 金融市场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条件 |
2.4.4 政策性金融的牵引机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3 日本冲绳地区开发振兴对三峡库区金融支持的启示 |
3.1 冲绳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3.2 冲绳开发振兴中的主要金融制度特点 |
3.2.1 以法律为保障,按照振兴开发计划配置财政金融资源 |
3.2.2 建立健全的金融中介服务组织体系 |
3.2.3 建立以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为主的金融支持体系 |
3.2.4 立足地方的农业信用合作组织 |
3.3 冲绳开发振兴对三峡库区建设的启示 |
3.3.1 健全金融体系 |
3.3.2 整合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
3.3.3 大力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与开发性金融一起优先支持资源型产业发展 |
3.3.4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4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金融支持现状及问题 |
4.1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
4.1.1 库区三次产业产值构成现状 |
4.1.2 库区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现状 |
4.1.3 库区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
4.1.4 库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缺陷分析 |
4.2 三峡库区金融支持现状与问题 |
4.2.1 三峡库区资金形成能力与问题 |
4.2.2 三峡库区金融运行现状与问题 |
4.3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变动中的金融因素分析 |
4.3.1 库区金融信贷投入对GDP 增长发挥的作用 |
4.3.2 库区金融资源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关系 |
5 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金融支持问题思考及原因 |
5.1 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 |
5.1.1 金融系统的重要功能——储蓄转化为投资发挥不好 |
5.1.2 以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支持库区产业调整不现实 |
5.1.3 金融结构失衡,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
5.1.4 金融组织形式、金融工具单一 |
5.1.5 金融趋同性严重 |
5.1.6 金融运行质量不高 |
5.2 金融支持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5.2.1 库区经济基础所致 |
5.2.3 区域政策滞后,缺乏协调性 |
5.2.4 金融政策发展对库区产业发展不利 |
5.2.5 金融投资环境差 |
6 库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案设计 |
6.1 把握发展方向,确立支持库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
6.2 建立健全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
6.3 完善商业性金融服务体系 |
6.4 丰富金融市场 |
6.5 积极培育本地金融机构,设立金融业务特别地区 |
6.6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
6.7 实行与库区适应的区域政策、金融政策 |
6.8 改善金融环境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运用 |
7.2.1 确立支持库区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
7.2.2 逐步健全库区金融服务体系 |
7.2.3 逐步完善商业性金融体系 |
7.2.4 建立多样化的金融市场 |
7.2.5 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牵引机制 |
7.2.6 建立适应库区的相关政策 |
7.2.7 尽快改善库区的金融环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三峡库区自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问题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优化的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带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研究[D]. 肖轶.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2)
- [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三峡库区重庆段建成区扩张及其植被NPP影响研究[D]. 谭淼.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3]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重庆市万州区茶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 汪岩.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5]三峡库区(重庆段)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低成本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齐童. 重庆大学, 2019(01)
- [6]三峡库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D]. 刘巍. 西南大学, 2016(02)
- [7]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D]. 丁恩俊. 西南大学, 2010(08)
- [8]三峡库区(重庆段)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D]. 刘杰. 重庆大学, 2009(12)
- [9]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 周旬.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10]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金融支持研究[D]. 冯艳. 重庆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