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红杉育苗试验

红杉红杉育苗试验

一、北美红杉种子育苗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红梅,黄发新,吴银波,管兰华,李明鹤,李传涵[1](2021)在《2种北美红杉埋干萌芽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北美红杉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园林和用材树种,生产上采穗圃营建受到忽视,普通采穗圃来源的插穗生根容易产生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本研究建立实生幼苗埋干采穗圃、优树根接埋干采穗圃2种类型的采穗圃,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每种类型采穗圃的穗条产量和质量、营建难易度等特征,结果表明:(1)2种类型的采穗圃其单株采穗量、亩产穗条量都具有类似的规律;(2)优树根接埋干采穗圃的各年度单株穗条产量、亩产穗条量都高于实生幼苗埋干采穗圃,表明优树根接埋干采穗圃是适合我国北美红杉扦插繁殖的采穗圃类型。

吴小盈[2](2021)在《基质配比对3种珍贵树种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红楠、刨花楠、浙江樟是重要的珍贵树种,本文以红楠、刨花楠、浙江樟一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种基质(黄心土、泥炭、锯末)配比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3种珍贵树种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为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基质配比对3种珍贵树种容器苗株高生长有显着影响,红楠和刨花楠株高均以A2(黄心土︰泥炭︰锯末=60︰20︰20)基质为最优,其中红楠苗木株高显着高于A1(黄心土︰泥炭︰锯末=80︰10︰10)、A5(100%黄心土)的22.7~23.5%,刨花楠苗木株高显着高于A5的30.1%;而浙江樟幼苗株高和地径均以A3(黄心土︰泥炭︰锯末=40︰30︰30)基质为最佳,显着高于A5(P<0.05),其中株高显着增加了20.9%,地径显着增大了24.9%。(2)红楠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以A2基质为最大,分别为24.23,25.36,36.05,85.64 g·株-1;最有利于刨花楠生长的是A2基质,其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分别为22.73,34.72,39.82,97.27 g·株-1;A3基质培育的浙江樟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分别为33.63,39.57,48.43,121.64g·株-1,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P<0.05)。(3)红楠氮、磷、钾积累量以A2基质为最多,全株积累量分别为2029.0,132.8,495.6 mg·株-1;而刨花楠全株氮、钾积累量以A2基质为佳,分别为1999.0,825.9 mg·株-1,而磷积累量则以A3基质为最大,其值为123.3 mg·株-1。A3基质培育的浙江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为最高,分别为3168.8,137.3,673.1 mg·株-1。(4)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表明,A2基质是红楠和刨花楠容器苗生长的最优基质,浙江樟容器苗培育则以A3基质为佳。

李鑫玉[3](2019)在《基于叶绿体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och),原为杉科(Taxodiaceae)水松属单种属植物,现APG Ⅳ分类系统中归入柏科(Cupressaceae)。水松在我国属一级保护植物,在IUCN濒危植物红色名录中为“极危”等级。本研究利用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的水松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开发多态性微卫星(cpSSR)位点。利用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nSSR,cpSSR)标记方法,探讨水松在杉科的系统发育地位。利用开发的多态性cpSSR位点,对全球现存水松代表群体(中国、越南和老挝)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明确水松谱系地理结构,推测其冰期避难所及间冰期种群迁徙扩散路线,了解其种群历史动态。研究工作能为水松的遗传资源保护与种群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可为第四纪冰期我国植物变迁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松叶绿体基因组含170个完美型SSR位点,筛选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8的SSR位点,共设计70对cpSSR引物,均可成功扩增,并产生单一清晰条带。利用16个样本进行多态性位点检测,筛选得到1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16个样本检测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遗传多样性较高,因此筛选得到的多态性位点可用于后续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和谱系地理学研究,了解其进化历史。(2)利用叶绿体基因组cpSSR标记和核基因组EST-SSR标记对杉科8个属10个种进行系统发育研究。cpSSR位点在绝大多数杉科样本均可扩增,平均扩增率为98%,23个EST-SSR位点中,扩增成功率大于50%的有18对。基于cpSSR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NJ)结果显示,10个种可分为2个大的聚类群,水松和落羽杉属为一个聚类群,杉科其它物种为一个大的聚类群。基于EST-SSR标记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NJ)与cpSSR标记结果大致相同。两种标记方法相互验证,水松和落羽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并在杉科中具有相对较晚的的发育地位。(3)利用10个多态性叶绿体微卫星对14个水松群体(中国、老挝和越南)进行谱系地理学的研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4个群体343个单株中共检测到153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数量为12.79,平均有效单倍型数量(Ne)为8.40。每个群体均存在私有单倍型,平均私有单倍型频率(Pr)为0.379。水松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e)偏高,其范围为0.62~0.995。单倍型地理分布图说明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共享的单倍型存在,各个群体私有单倍型的数量明显多于共享单倍型。水松总遗传多样性(HT)为0.991,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856。遗传分化系数RST(0.469)显着大于GST(0.136),表明水松群体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水松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组间(47.70%),遗传分化系数FST的值为0.597大于0.25,说明水松群体间存在很高的的遗传分化。STRUCTURE结果显示,最佳K值为3,说明14个水松群体按国家主要分为三个大的聚类群,这与DAPC分析结果一致。系统发育树(NJ)结果也呈现出3个聚类,老挝群体聚为一支,越南群体聚为一支,中国南方和北方群体聚为一支。(4)利用DIY ABC软件推测水松群体进化历史,进化事件4具有最高的后验概率(PP),推测水松进化顺序为中国→越南→老挝,其冰期避难所一个位于中国北部地区江西、湖南和福建省附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及老挝和越南的部分地区。(5)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对水松种群保护提出了保护策略:加强现存群体的保护,对老挝的天然种群进行最高级别的保护;在与水松栖息地相似的地区建立种子园或苗圃,同时采取种子繁殖,扦插等营养繁殖手段,找到水松最佳种植方式,扩大种群数量。

高嘉翔[4](2019)在《第三代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为我国特有用材树种,分布广泛,产出木材约占全国商品材25%。随着全国用材需求增长、以及各地良种意识增强,对杉木产能与品质要求相应提升。为填补四川省在高世代杉木研究方面的不足,保存、扩繁优良材料,本研究开展第三代杉木组织培养试验,材料筛选自四川第三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林,探索建立稳定快繁体系,解决了取材时间的选择、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不定根诱导、组培苗移栽等问题,并根据试验结果构建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杉木外植体新梢最佳取材季节为3月中旬,其次为5月中旬,10月中旬效果最差。2.杉木茎段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为:1%洗衣粉水浸泡30 min,流水冲洗3-4 h,再用0.1%多菌灵浸泡30 min。洗净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继续用70%酒精浸泡2次,每次15 s,每次浸泡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再用0.1%HgCl2浸泡2次,每次4 min,每次浸泡后用无菌水清洗5次。污染率和死亡率可控制在28.9%和13.1%。3.最佳杉木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1/2 MS+0.8 mg/L 6-BA+0.6 mg/L IBA+0.1 mg/L NAA,平均增殖芽数为5.4个,模型:y(芽增殖数)=0.550+6.267x(6-BA)。最适宜杉木幼苗株高生长培养基为:任意四种培养基(MS、1/2MS、1/4MS、WPM)+0.8 mg/L 6-BA+0.6 mg/L IBA+0.3 mg/L NAA,平均株高在3.0-3.9 cm。模型:y(幼苗株高)=0.581+2.607x1(IBA)+3.217x2(NAA)+1.298x3(6-BA)+0.132x4(培养基)。诱导杉木根数最佳培养基:1/4 MS+1.2 mg/L IBA+0.4 mg/L NAA+20g/L蔗糖,该条件下平均根数为6条,模型:y(生根数)=25.98-79.05x+86.92x2-29.17x3(x:IBA)。根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为:WPM+1.5 mg/L IBA+0 mg/L NAA+30 g/L蔗糖,平均根长为6 cm以上,模型:y(根长)=3.633-4.030x1(NAA)+0.124x2(蔗糖)。4.组培苗炼苗移栽:基质为黄心土:珍珠岩:蛭石=4:3:1,培养温度在21-26°C,湿度60-80%,该处理下成活率可达65%。

孟格蕾[5](2019)在《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对北美红杉容器苗生理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容器内不同基质配比会影响植物根部生长环境以及养分供应,研究容器苗的最佳基质配比及养分动态变化能够为容器苗健康快速生长及施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1.5年生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为实验对象,草炭、园林废弃物、珍珠岩和园田土为基础基质,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设计筛选北美红杉容器苗最佳基质配比。生长季同步测定基质和北美红杉叶片的全氮(N)、全磷(P)、全钾(K)含量,同时结合生长和生理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最佳基质配比。主要结果如下:(1)9组不同基质体积比分别为第1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5:1.5:0.5:3);第2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6:1:0.5:2);第3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4:1:1.5:3);第4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5:1:1:1);第5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6:0.5:1:3);第6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4:0.5:0.5:1);第7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6:1.5:1.5:1);第8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4:1.5:1:2);第9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5:0.5:1.5:2)(2)9组不同基质配下北美红杉容器苗,其株高、地径、养分浓度、基质理化性质均存在显着差异,园林废弃物的使用明显促进了北美红杉的生长。(3)以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电导率(EC)值、pH值、气水比、基质和叶片的全氮(N)含量、全磷(P)含量、全钾(K)含量、株高的总增加量(3-9月株高增加总和)、地径总增加量(3-9月地径增加总和)为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4:1.5:1:2是北美红杉容器苗的最佳基质配比。(4)9组不同基质及叶片养分均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各基质间及叶片内的养分动态变化规律是一致的。9组不同配比基质下生长的北美红杉叶片养分在3-5月,全氮和全磷浓度呈上升趋势,其中全钾浓度平均增加了22.1%,全磷浓度平均增加了156.2%,但全钾浓度呈下降趋势,平均降低了11.5%;5-7月全氮和全磷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全氮氮浓度平均减少了13.2%,全磷浓度平均减少了16.1%,而全钾含量基本保持不变;7-9月全氮和全磷含量持续下降,全氮浓度平均减少了7.7%,全磷浓度平均减少了33.3%,全钾浓度则略有上升,平均增加了7.9%。(5)根据化学计量学,不同基质配比下的北美红杉叶片N:P≤14,说明其生长主要受N素限制。(6)基质全磷与叶片全磷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全氮与全钾没有明显相关性,说明二者基质和叶片养分含量变化并不同步。(7)9组不同配比基质下生长的北美红杉,其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但叶片可溶性蛋白浓度变化规律一致。7-8月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生长季最大值,变化范围为7.9812.64 mg g-1,最高的是第8组,最低的是第7组;8-9月各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快速下降,平均减少了60.4%,减少最高的为第1组,减少了73.9%,减少最低的为第9组,减少了40.7%。北美红杉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是第8组(草炭:园林废弃物:园田土:珍珠岩=4:1.5:1:2)。在北美红杉容器苗培育过程中,要保证氮肥供应充足,在北美红杉生长旺盛期应该保证氮肥和磷肥,促进植物生长。北美红杉生长末期要提供充足的钾肥,保证苗木质量。

谢忠利,李旦,于相君,陈远书,古旭,何承忠[6](2019)在《北美红杉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文中提出以北美红杉1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基本培养基筛选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对比试验得到北美红杉组织培养的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等生长阶段的优化配比培养基,以期建立北美红杉高效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确定最佳消毒方法为75%乙醇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1%氯化汞消毒处理10 min,无菌水冲洗4次;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芽率高达2 153.3%,且芽生长健壮;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0 mg·L-1+NAA 0.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增殖系数高达15.8;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KT 1.5 mg·L-1+IBA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其生根率达90.0%,根多且粗长,植株高大健壮;最佳移栽基质为V炉渣∶V原土∶V腐殖土=1∶1∶1,植株成活率达91.7%。

陈贝贝,曾勇,吴代坤,胡钧恩,李春霖,陈伟,李双龙[7](2018)在《北美红杉无性系培育模型及其对初植密度、海拔高度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以北美红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833株/hm2(株行距3 m×4 m)、1 111株/hm2(株行距3 m×3 m)、1667株/hm2(株行距2 m×3 m)3个初植密度以及550~1 800 m海拔范围内造林生长参数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初植密度与海拔高度两项造林关键因素对北美红杉生长特征的影响规律,期望为高级用材北美红杉引种造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一种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MS+1.5 mg/LNAA+0.1 mg/L6-BA;(2)初植密度对试验株树高生长影响不大,1 111株/hm2和1 667株/hm2水平之间树高生长差异不显着。地径生长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加大先升后降,当初植密度为1 406株/hm2(相当于2.6 m×2.6 m的株行距)时,地径发育情况最优,生长量在4.65 mm左右;(3)北美红杉各生长量参数随海拔增大先升后降,当海拔高度为1 096 m(考虑高海拔造林1 000~1 800 m范围)时,树高生长情况最优;当海拔高度为680 m左右时,地径发育情况最优。当海拔高度超过最佳值时,海拔的增加则会对北美红杉的发育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导致其生长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

曾勇,向伟,李双龙,李春霖[8](2017)在《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技术》文中认为扦插育苗技术是林木育苗的主要育苗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且扦插苗能够继承和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本文介绍了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与容器扦插育苗相结合的育苗技术,为北美红杉实际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常晓勇,徐钡昌,张夸云,余秋尚,王永强[9](2015)在《我国北美红杉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北美红杉是一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世界着名速生珍贵大径级用材树种,也是巨大锯木工业原料。该文概述了我国北美红杉引种、无性繁殖、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从事北美红杉相关科研及生产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宋杰,丁鲲,龙江,陈敏,卢珍红,桂敏,周旭红,莫锡君[10](2012)在《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种子萌发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温度与光照、消毒方法、浸种温度、3种外源激素(GA3、6-BA、NAA)处理对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红杉种子在25℃/15℃全光照条件下萌发效果较好;0.1%KMnO4溶液消毒12 h与1%NaClO溶液消毒0.5 h可显着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北美红杉种子的浸种温度以45℃为宜;外源激素促进北美红杉种子萌发的效果并不明显,500 mg/L GA3促进种子发芽,6-BA和NAA抑制种子发芽,NAA的抑制能力较强。

二、北美红杉种子育苗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美红杉种子育苗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2种北美红杉埋干萌芽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建圃方式
        1.2.1 实生幼苗埋干采穗圃
        1.2.2 优树根接埋干采穗圃
    1.3 建圃密度
    1.4 采穗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种类型采穗圃产穗数量和质量分析
    2.2 2种类型采穗圃亩产穗条方差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基质配比对3种珍贵树种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基质配比对红楠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3.2 不同基质配比对刨花楠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3.3 不同基质配比对浙江樟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基质配比与幼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关系
    4.2 不同基质配比与幼苗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关系
    4.3 苗木基质配比的灰色关联度法评价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基于叶绿体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松研究概述
        1.1.1 地理分布和致危原因
        1.1.2 生理生化
        1.1.3 栽培育种
        1.1.4 种群生态学
        1.1.5 遗传多样性
    1.2 杉科(Taxaceae)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3 谱系地理学研究
        1.3.1 谱系地理学概述
        1.3.2 谱系地理学中的分子标记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水松研究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水松叶绿体微卫星(cpSSR)位点开发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水松DNA提取
        2.2.2 DNA检测
        2.2.3 cpSSR引物设计
        2.2.4 PCR反应
        2.2.5 多态性引物筛选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多态性位点检测与筛选
        2.3.2 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检测
    2.4 讨论
3 水松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杉科植物DNA提取
        3.2.2 DNA检测
        3.2.3 EST-SSR引物筛选
        3.2.4 PCR反应与基因分型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位点扩增情况
        3.3.2 遗传多样性
        3.3.3 基于cpSSR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
        3.3.4 基于EST-SSR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
    3.4 讨论
4 水松谱系地理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水松基因组DNA提取
        4.2.2 DNA检测
        4.2.3 PCR反应与基因分型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遗传多样性
        4.3.2 单倍型地理分布及网络图
        4.3.3 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4.3.4 群体遗传结构
        4.3.5 群体进化历史
    4.4 讨论
        4.4.1 水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4.4.2 水松的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
        4.4.3 水松种群动态历史及冰期避难所
5 水松种群保护策略
    5.1 水松现存群体现状
    5.2 水松种群保护策略
        5.2.1 加强现存群体的就地保护
        5.2.2 建立种质资源圃进行迁地保护
        5.2.3 利用营养繁殖手段扩大种群数量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1.1 水松叶绿体微卫星标记(cpSSR)位点开发
        6.1.2 水松在杉科的系统发育地位
        6.1.3 水松谱系地理学研究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研究使用的EST-SSR位点信息
附录B 水松单倍型基因型
附录C 基于近似贝叶斯算法DIY ABC软件参数设置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第三代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杉木概述
        1.1.1 杉木分类与分布
        1.1.2 杉木价值
    1.2 杉木良种选育进展
    1.3 杉木种子园
    1.4 杉木无性系繁殖研究现状
        1.4.1 杉木扦插技术
        1.4.2 杉木组织培养技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材料清洗与消毒
        3.2.2 培养基
        3.2.3 培养条件
        3.2.4 芽诱导培养
        3.2.5 芽增殖培养
        3.2.6 生根培养
        3.2.7 炼苗移栽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取材时间和消毒处理对杉木茎段初代培养的影响
    4.2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杉木继代培养的影响
        4.2.1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杉木芽增殖的影响
        4.2.2 不同因素对杉木增殖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
        4.2.3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杉木小苗株高的影响
        4.2.4 不同因素对杉木株高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
    4.3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杉木生根培养的影响
        4.3.1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杉木生根数量的影响
        4.3.2 不同因素对杉木生根数的线性回归模型
        4.3.3 不同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对杉木根长的影响
        4.3.4 不同因素对杉木根长的线性回归模型
    4.4 炼苗移栽
5 讨论
    5.1 无菌苗的获取
    5.2 培养基和激素及蔗糖对杉木快繁的影响
    5.3 杉木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5)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对北美红杉容器苗生理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容器苗的发展与现状
        1.2.2 容器基质的类型
        1.2.3 基质和植物养分研究
        1.2.4 北美红杉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3.1 基质配比
        2.3.2 基质准备
        2.3.3 幼苗栽植
    2.4 实验方法
        2.4.1 生长
        2.4.2 基质理化性质
        2.4.3 养分测定方法
        2.4.4 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测定方法
        2.4.5 光合作用
    2.5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配比基质理化性质
    3.2 不同配比基质下北美红杉的生长
    3.3 不同配比基质下的基质和北美红杉叶片养分动态
        3.3.1 不同配比的基质养分动态
        3.3.2 不同配比基质下北美红杉叶片养分动态
        3.3.3 基质和叶片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3.3.4 不同配比基质下北美红杉叶片化学计量学
    3.4 不同配比基质下北美红杉叶片光合作用
    3.5 不同配比基质下北美红杉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蛋含量
    3.6 不同配比基质对北美红杉生长影响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定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4.1 北美红杉容器育苗最佳基质配比筛选
    4.2 北美红杉生长规律及基质对生长的影响
        4.2.1 北美红杉地径生长规律
        4.2.2 北美红杉株高生长规律
        4.2.3 基质配比对北美红杉生长的影响
    4.3 不同配比基质养分动态
        4.3.1 基质全氮含量变化
        4.3.2 基质全磷含量变化
        4.3.3 基质全钾含量变化
    4.4 北美红杉叶片养分动态变化
        4.4.1 北美红杉叶片全氮含量变化
        4.4.2 北美红杉叶片全磷含量变化
        4.4.3 北美红杉叶片全钾含量变化
    4.5 基质与叶片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4.6 最优基质筛选
    4.7 建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北美红杉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消毒
        1.2.2 不定芽诱导培养
        1.2.3 不定芽增殖培养
        1.2.4 生根培养
        1.2.5 试管苗的移栽
        1.2.6 培养条件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消毒设计对外植体污染的影响
    2.2 不同激素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再生芽增殖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生根的影响
    2.5 练苗移栽
3 讨论与结论

(7)北美红杉无性系培育模型及其对初植密度、海拔高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无性系的组织培养
        1.1.1 外植体诱导
        1.1.2 增殖和生根
    1.2 研究区概况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美红杉种子育苗生长特性
    2.2 不同激素处理对北美红杉组培苗的影响
    2.3 初植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
        2.3.1 北美红杉生长量随初植密度的变化规律
        2.3.2 北美红杉生长量对初植密度的响应规律
    2.4 海拔高度对生长量的影响
        2.4.1 北美红杉生长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4.2 北美红杉生长量对海拔高度的响应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2 结论

(8)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扦插时间
2 穗条采集与处理
3 扦插前准备
    3.1 扦插基质
    3.2 苗床准备
    3.3 扦插容器
4 扦插
5 插后管理
6 病虫害防治

(9)我国北美红杉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北美红杉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1.1 引种
    1.2 无性繁殖
    1.3 造林
    1.4 病虫害防治
2 现存问题
    2.1 引种方面
    2.2 无性繁殖
    2.3 造林
3 发展建议

(10)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种子大小和千粒重的测定
        1.2.2 种子吸水率的测定
        1.2.3 环境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2.4 消毒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2.5 浸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2.6 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3 测定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大小和千粒重
    2.2 种子吸水率的测定
    2.3 环境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消毒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5 浸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6 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讨 论

四、北美红杉种子育苗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2种北美红杉埋干萌芽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J]. 徐红梅,黄发新,吴银波,管兰华,李明鹤,李传涵. 湖北林业科技, 2021(06)
  • [2]基质配比对3种珍贵树种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D]. 吴小盈.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3]基于叶绿体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D]. 李鑫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4]第三代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体系研究[D]. 高嘉翔.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不同基质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对北美红杉容器苗生理生长的影响研究[D]. 孟格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6]北美红杉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谢忠利,李旦,于相君,陈远书,古旭,何承忠. 北方园艺, 2019(06)
  • [7]北美红杉无性系培育模型及其对初植密度、海拔高度的响应[J]. 陈贝贝,曾勇,吴代坤,胡钧恩,李春霖,陈伟,李双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11)
  • [8]北美红杉大田扦插育苗技术[J]. 曾勇,向伟,李双龙,李春霖.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3)
  • [9]我国北美红杉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 常晓勇,徐钡昌,张夸云,余秋尚,王永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2)
  • [10]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 宋杰,丁鲲,龙江,陈敏,卢珍红,桂敏,周旭红,莫锡君.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4)

标签:;  ;  ;  ;  ;  

红杉红杉育苗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