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杜芳莉,马杰,解臣臣,张浩鑫,常艳祯,蒲雯雯[1](2021)在《基于冷凝热回收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方案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精密仪器对生产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营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恒温恒湿、绿色环保、节能健康的室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多数空调系统均采用大温差、小风量的送风模式进行送风,使空调房间换气次数较少,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室内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为此提出利用冷凝热回收对降温除湿后的露点空气进行再热,从而满足小温差、大风量的送风要求,使空调房间空气品质满足工艺性空调的要求。此设计方案不仅可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而且还可最大程度增加送风量使工作人员感到舒适。
郝文洋,张华,盛健[2](2021)在《恒温恒湿箱内电子膨胀阀替代毛细管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了电子膨胀阀替代毛细管在恒温恒湿箱的可行性,分析了电子膨胀阀代替毛细管作为主要节流装置,在温度范围(5~45℃)与湿度范围(20%~75%)内的12个工况点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电子膨胀阀具有调节流量和反应速度较快的特点。在普通目标工况下,温湿度精度均有明显的提升;在极端目标工况下,温度精度可由±2.0℃提升至±1.0℃,湿度精度由±15%提升至±10%;但到达目标工况点时长维持原始的10~40min,这是由于数据统计问题,系统感应测试点增加后控制逻辑复杂以及电子膨胀阀未采用最佳开度判据点到达最优化控制算法的综合原因所致。
刘丽芳[3](2021)在《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除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安全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与之最为密切的环境,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甲醛(HCHO)作为室内最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之一,已成为重点治理对象。在现有的众多去除甲醛的方法中,氨基酸除醛技术是利用其与甲醛接触时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NH—CH2OH或—N(CH2—OH)2等羟甲基衍生物和水,能够有效净化甲醛且无二次污染的方法,但由于其效率较低,一直未被广泛使用。为了提高其效率,开展兼顾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营造健康建筑环境的新型净化室内甲醇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除醛材料。将其与多孔分子筛粉末结合负载于镍网海绵,实现提高污染空气与氨基酸的接触面积,改善除醛材料周围的空气动力性能,以充分发挥其除醛性能,达到在有效、无二次污染的情况下提高其净化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探究在不同通风方式下对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实现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提出指导性建议。基于氨基酸除醛原理,将氨基酸物质负载于一种轻便、多孔的滤网净化载体,开展兼顾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营造健康建筑环境的新型净化室内甲醛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除醛材料。探究了氨基酸种类及氨基酸负载量对除醛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除醛材料进行表征。通过1m3气候箱法,探讨了新型除醛材料的除醛性能。并结合实际应用,使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顶送下回、地板送风、孔板送风和顶送顶回通风方式下的甲醛浓度分布特征,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结果:(1)使用分子筛混合式载体负载氨基酸,形成一种物理-化学共同作用的除醛材料,并对其进行样品表征,得出其具有良好的微孔结构。并确定该材料除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氨基酸种类和氨基酸负载量。(2)通过实验研究对比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在线式甲醛监测仪和PPM-HTV甲醛监测仪三种甲醛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综合其各自的优劣势,本课题以在线式甲醛监测仪为甲醛检测仪器对实验过程中的甲醛浓度进行监测。(3)探究了除醛性能受氨基酸种类及氨基酸负载量的影响关系,最终得出L-甘氨酸、L-赖氨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组氨酸四种氨基酸均有一定的甲醛去除效果,其中L-半胱氨酸盐酸盐去除甲醛的效果最好,L-赖氨酸次之,L-组氨酸和L-甘氨酸再次之,它们的初始除醛效率分别为70.4%、64.1%、56.3%、50.7%。(4)通过开展氨基酸负载量对除醛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L-赖氨酸负载率为5%、10%、15%、20%和25%时,除醛材料的初始除醛率分别为47.6%、64.1%、76.2%、79.2%和80.4%。(5)通过实验与模拟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环境仓内不同通风方式下环境仓仓内流速的大小以及流场的分布,验证了模拟中风速场的准确性。并详细介绍了环境仓内甲醛浓度模拟的方法(6)将四种通风方式内放置有L-赖氨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材料,探究了两者共同结合除醛的效果。其中地板送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环境仓内的甲醛下降至国家标准要求以下;其次是孔板送风也能够有较好的除醛效果;再次,顶送下回在实验进行到第300 s时,环境仓内甲醛质量分数下降百分数达90.8%;最后,顶送顶回在第300 s时环境仓内甲醛质量分数下降百分数达87.1%。且在除醛材料附近具有较低的甲醛浓度。本课题基于氨基酸除醛的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对人体无害的除醛材料,通过对其进行除醛性能的实验研究,提出最佳的制备方法。并探究了该材料在不同通风方式下的表现,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林雅[4](2021)在《肉豆蔻酸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建筑能耗问题越来越重视,将相变储能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结合成具有储能功能的建筑材料,已逐步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石膏为负载载体制备了一种具有储能调温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首先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肉豆蔻酸-棕榈酸-十四醇(MA-PA-TD)和肉豆蔻酸-硬脂酸-月桂酸(MA-SA-LA)两种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然后将膨胀石墨(EG)作为多孔吸附材料,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制备得到膨胀石墨载体的三元复合相变材料。最后通过石膏与MA-SA-LA/EG相变材料复合形成相变储能石膏板,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步冷曲线法得到MA-PA、MA-SA、MA-PA/TD及MA-SA/LA的最低共熔质量比分别为70∶30、77∶23、54∶46及37∶63。低共熔相变温度分别为43.7℃、43.6℃、28.6℃及29℃。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得到MA-PA、MA-SA、MAPA-TD及MA-SA-LA的低共熔相变温度分别为45.98℃、47.13℃、29.64℃及28.81℃,与冷热循环300次后的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差异较小,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同时用红外光谱研究分析了两种相变材料的结构特征,显示MA-PA-TD和MA-SA-LA与纯物质的特征峰相吻合,它们是通过分子力作用在一起。(2)采用物理吸附法得到了MA-PA-TD/EG和MA-SA-LA/EG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都均为8∶1。通过DSC研究结果发现MA-PA-TD/EG和MA-SA-LA/EG循环前后的相变温度分别为34.14℃、34.39℃和30.21℃、30.33℃,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比蓄放热以及热重分析实验,在固-液相变过程中,MA-PA-TD/EG比MA-PA-TD的蓄、放热速率快了67%,MA-SA-LA/EG比MA-SA-LA的蓄、放热速率快了63%,在液-固相变过程中分别快了74%、76%,两种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有良好的储热性、耐热性。同时,SEM分析发现MA-PA-TD和MA-SA-LA通过毛细管力均匀分布在EG的孔隙内。因此,这两种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适合用在建筑实际应用中。(3)以MA-SA-LA/EG为相变材料与石膏混合,制备出了MA-SA-LA/EG最佳含量为20%的相变储能石膏板,利用DSC测试出熔化温度和熔化潜热分别为27.64℃和19.05J/g。经过300次冷热循环后相变储能石膏板质量损失率为0.51%。微观形貌分析发现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添加,石膏板的孔隙被均匀填充,外观致密紧实。对MA-SALA/EG含量为5%、10%、15%、20%的相变储能石膏进行升降温实验,温度阻尼率相比纯石膏板分别增加了0.12、0.19、0.31、0.39,即有效提高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储热调温能力。
本刊编辑部[5](2021)在《聚焦制冷展》文中认为2021年4月7日—9日,2021中国制冷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以"强基固本,质量优先,内外协同,低碳发展"为主题,设置W1~W5、E1~E5共10个展馆,展览面积约11万m2,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 225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展览规模和展商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张玉雪[6](2021)在《基于TRNSYS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性能模拟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扬州某保健食品厂原采用硅胶转轮除湿空调机组来控制分装间的温湿度,其温湿度均能保持在要求范围内,但其再生能耗较高。为合理降低再生能耗,本文对机组夏季工况的运行性能以及空气参数对转轮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且提出了两种优化再生方式:一是采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再生排风的余热;二是将原硅胶转轮更换为再生温度为55℃的新型转轮,以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为热源,使再生风温度达到要求。并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设备选型和模拟研究,探讨了这两种优化再生方式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首先,采用Meteonorm软件预测了扬州2020年的气象参数,为研究机组的运行性能提供了室外气象数据;基于TRNSYS软件平台建立了建筑热湿负荷模拟系统和转轮除湿空调机组模型,机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均小于12%。通过模拟结果得出:为使分装间温湿度达到要求,机组以夏季工况模式运行的时间段为5月9日~10月19日;机组运行期间,所需的再生风温度为64.2~138.1℃,再生排风温度和含湿量分别为31.8~56.4℃、19.4~54.5 g/kg。这说明,转轮再生能耗大,且再生排风温湿度均较高,高温高湿的再生排风若直接排入环境中会造成能量浪费和环境热污染。然后,利用TRNSYS软件中的Type683模块模拟研究了转轮进风温湿度、再生新风含湿量和再生风量对硅胶转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使转轮出风含湿量达到指定状态,①转轮进风温度越小,再生能耗、再冷能耗和再生排风余热均越小,且除湿性能系数DCOP会增大;②转轮进风含湿量越小,再生能耗、再冷能耗、再生排风余热和DCOP均越低;③再生新风含湿量越小,再生能耗、再冷能耗和再生排风余热均越小,而DCOP会增大;④再生风量越小,再生能耗和再生排风余热均越小,而再冷能耗和DCOP均不变。结合以上结论可知:该机组已采用湿表冷器对新风进行了预冷却除湿处理,从而降低了转轮进风温湿度。回收利用再生排风时,再生排风不能直接用作再生新风,否则再生风温度因含湿量的增大而升高。且再生风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再生加热能耗和风机能耗。最后,通过建立系统仿真模型证明了两种优化再生方式的的可行性,并与原蒸汽盘管再生方式比较了经济性。结果表明:原蒸汽盘管加热再生新风,一年所需的蒸汽总耗量约为233.03吨,蒸汽总成本约为53130元。优化方案一:采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再生排风余热,再生新风温度平均提高了 13.7℃,蒸汽耗量节省了 16.19%。其初投资约为9540元,每年可节省约8555元的运行费用,投资回收期仅需1.12年。优化方案二:以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为热源,能使空气加热器的热水进口温度保持在60℃左右,能满足新型转轮再生温度55℃的要求。其初投资约为104972元,每年可节省约42627元的运行费用,投资回收期仅需2.46年。本文主要为降低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能耗,结合工程实例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两种优化再生方式,探讨了它们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除湿转轮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盛伟[7](2021)在《基于自控技术的高精度恒温恒湿实验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检测环境已经成为决定很多工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确保实验室处于高精度恒温恒湿的状态则尤为重要。因此,该文对基于自控技术的实验室高精度恒温恒湿系统设计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软硬件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明确了高精度恒温恒湿实验室的设计要点,并针对其验收环节和日常保养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梁东阳[8](2021)在《温度对热舒适度及学习效率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内温度与人体舒适健康关系密切,目前探究温度对人体热舒适度影响的问题成为国内外很多学科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学习场所的热环境不仅要让学生达到一种心理愉悦、感官舒适的状态,还要让他们保持一种高效率学习的状态,所以在探究学生人体热舒适时,必须考虑到学习效率的因素。目前很多室内参数设计是以成年男性的身体指标为依据,往往忽略由于年龄以及性别在生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存在的差异,探究室内热环境分别对男女热舒适度影响程度,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综合以上的问题和现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了温度对不同性别的热舒适以及学习效率的影响。首先总结了人体热舒适及学习效率评价体系的有关理论。其次选取9名男生和9名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气候实验室研究设定了18℃、20℃、22℃、24℃、26℃五个工况,对静坐学习状态下受试者进行了主观热感受问卷调查、生理参数测试以及学习效率测验,并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对问卷表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以下几点结论:1)在相同情况下静坐学习,男生和女生的热感觉存在差异,男生的热中性温度、热舒适温度范围相比于女生偏低,但是热舒适投票结果与热感觉投票结果分布有差异,不是热中性温度的工况也能使受试者感到舒适;2)男生组和女生组的平均心率存在明显差异。随温度变化,男女生的心率和舒张压的变化不显着,但是不同性别学生的收缩压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3)男生保持较好专注力和感知力的温度比女生低;男生的短期记忆在偏冷环境中表现更佳,而女生在偏冷稍不舒适下表现良好;在逻辑推理方面,男生和女生在22-24℃之间表现都良好;4)测试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获得了在18℃-26℃之间男生和女生学习效率随温度变化的函数方程。发现男性舒适并学习效率高的需求温度比女生相对低,并发现男生处在稍低于热中性温度的环境中学习效率在较高水平,而女生处在稍高于热中性温度的环境中学习效率较高。故在学习环境室内温度实际时应该考虑到男女生的不同需求。
聂红梅[9](2020)在《恒温恒湿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恒温恒湿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和系统特点,该系统结构合理、设计科学、使用便捷,解决了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与环境灰尘颗粒物对样品称重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称量样品结果的准确性。
胡玉璞[10](2020)在《基于电磁效应的发热混凝土发热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极端天气频发,冬季突降大雪会对城市道路交通造成重大影响,众多学者已对城市快速融冰(雪)技术进行诸多研究。目前常用的融雪化冰的方式主要有清除和融化等方法。但融雪化冰技术本身存在的不足使得它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寻找安全、理想以及工程适用的热源或发热体成为加热融雪法的关键。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融雪化冰材料-基于电磁热效应的发热混凝土技术,该技术具有升温快、无需养护,经久耐用、发热均匀、环保无污染的特点,且该技术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详细报道,对于实际工程设计也没有相关的标准,所以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首先对常见电磁感应材料如铁块、钢球、铝箔纸等进行材料发热性能试验,在优选发热材料基础上将发热材料浇筑入混凝土形成电磁发热混凝土;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多组正交发热性能试验,最后在室内大型环境模型箱进行融冰效能试验。通过上述试验的进行,获得了基于电磁效应发热混凝土发热机制的基本理论资料,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铁粉、钢渣颗粒间存在较大的空隙,不能形成有效的连续体而产生电磁热效应;铁球和空心铁球与电磁发热板充分接触部分较少,有效发热的面积距电磁发热器较远,不能产生电磁热效应;铝箔纸在表面存在趋肤效应,能够快速发热。(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铁片的电磁发热速率存在最优厚度,约为3mm;1mm厚度铁片有效电磁感应材料较少,发热速率较慢;6mm厚度铁片,多余厚度吸收了一定热量,使铁片的发热速率减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铁片面积的增加,发热速率逐渐增加,但是增加量较小,即面积对发热速率影响较小;发热速率与电磁功率呈正相关;发热速率受材料形状影响不明显;铝箔纸发热的最小面积约为64cm2,且其长宽比须达到3。(3)铁片混凝土与铝箔纸混凝土的发热速率及发热温度效果都较好,同等条件下,铝箔纸混凝土的发热效果略好于铁片混凝土;铝箔纸混凝土在制备时难度较高,试验时多次出现铝箔纸混凝土中的铝箔纸破裂,不能有效发热。(4)铁片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储能阶段、升温阶段、热量平衡阶段及降温阶段;铁片混凝土的升温阶段呈现二次函数,此阶段由于铁片电磁效应快速发热,混凝土升温速率较快;在热量平衡阶段,混凝土放出的热量与混凝土吸收铁片的热量基本相等,此阶段混凝土温度变化较小且持续时间短;之后,铁片和混凝土的温度逐渐相同,混凝土吸收铁片的热量减少,此时,混凝土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直到混凝土只放热不再吸热,也即为混凝土的降温阶段;降温主要呈现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预埋于混凝土的铁片的厚度和面积是影响混凝土发热效率的主要因素。(5)1mm×120mm×120mm的铁片混凝土升温最快且升温差值最大;加热时间达到30s时,各种规格的铁片混凝土均能达到融冰要求;预埋厚度较小铁片混凝土升温差值相对较大,融冰效果较好,但融冰范围亦较小;预埋相对厚度较大铁片的混凝土融冰范围较大,融冰时间长。外部环境对厚度较大的铁片混凝土的影响较小,厚度及面积越小铁片混凝土受外界的影响较大,且升温及融冰效果不稳定。(6)环境温度即接触温度越低,铁片混凝土的升温差越大,接触面能够产生更高的温度,但是融冰效果越差;增大加热时间能够有效提高铁片混凝土升温差值,融冰效果提高;加热时间与其升温差值及融冰效果呈现正相关,且为指数型增长。
二、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恒温恒湿箱内电子膨胀阀替代毛细管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子膨胀阀优势 |
2 实验流程 |
2.1 实验装置布置 |
2.2 实验方案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稳定控制精度 |
3.2 温湿度稳定时间 |
3.3 系统逻辑改进 |
4 结论 |
(3)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除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甲醛在室内环境污染中的现状 |
1.2.1 甲醛的理化特性及其毒性 |
1.2.2 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来源 |
1.3 室内甲醛控制现状 |
1.4 除醛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负载型除醛材料的除醛原理 |
1.4.2 物理吸附除醛法 |
1.4.3 化学除醛法 |
1.4.4 光触媒除醛法 |
1.5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课题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 |
1.6.2 课题研究意义 |
1.6.3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台介绍 |
2.1.1 实验用1 m~3气候箱简介 |
2.1.2 恒温恒湿环境仓简介 |
2.1.3 气候箱背景实验台简介 |
2.2 主要化学试剂及实验原材料 |
2.3 主要设备及检测仪器 |
2.3.1 检测仪器介绍 |
2.3.2 甲醛浓度检测分析对比的实验方法 |
2.4 实验过程 |
2.4.1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表征探究 |
2.4.2 甲醛净化能力的气候箱法实验研究 |
2.4.3 顶送下回通风方式下环境仓内的实验研究 |
2.5 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
2.5.1 实验原理 |
2.5.2 实验方法 |
2.5.3 误差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表征 |
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 |
3.1.2 拉曼光谱(Raman) |
3.2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在静态气候箱内除醛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
3.2.1 氨基酸种类对除醛材料除醛性能的影响 |
3.2.2 氨基酸负载量对除醛材料除醛性能的影响 |
3.3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在动态环境仓内实验研究结果 |
3.3.1 顶送下回工况下速度场分布情况 |
3.3.2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变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 |
4.1 CFD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4.2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 |
4.2.1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介绍 |
4.2.2 环境仓通风工况下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网格验证 |
4.3 结果与结论 |
4.3.1 环境仓内气流组织及风速分析 |
4.3.2 环境仓通风工况下的甲醛浓度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风方式对环境仓内甲醛浓度分布的模拟结果 |
5.1 前言 |
5.2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分布的模拟 |
5.2.1 四种通风方式数值模拟方法 |
5.2.2 四种通风方式下室内甲醛浓度特征面、线的确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顶送下回工况下室内甲醛浓度分布 |
5.3.2 地板送风工况下模拟结果分析 |
5.3.3 孔板送风工况下模拟结果分析 |
5.3.4 上送上回工况下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
致谢 |
(4)肉豆蔻酸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相变材料 |
1.2.1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2.2 相变材料的封装 |
1.2.2.1 微胶囊法 |
1.2.2.2 多孔载体复合法 |
1.2.2.3 复合纺丝法 |
1.2.3 复合相变材料的选取原则及制备研究现状 |
1.2.4 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
1.3 脂肪酸类相变材料 |
1.3.1 脂肪酸类相变材料研究现状 |
1.3.2 脂肪酸类相变材料热稳定性和导热性 |
1.4 膨胀石墨 |
1.4.1 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 |
1.4.1.1 化学氧化法 |
1.4.1.2 电化学法 |
1.4.1.3 微波法 |
1.4.1.4 高温膨胀法 |
1.4.2 膨胀石墨性能 |
1.4.2.1 导热性能 |
1.4.2.2 吸附性能 |
1.5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研究方法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肉豆蔻酸基低共熔混合物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样品制备 |
2.3.2 实验样品测试 |
2.3.2.1 步冷曲线测试 |
2.3.2.2 DSC测试 |
2.3.2.3 蓄放热测试 |
2.3.2.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测试 |
2.3.2.5 热循环稳定性测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纯物质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2 共晶体系预测 |
2.4.3 MA-PA-TD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 |
2.4.3.1 MA-PA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分析 |
2.4.3.2 MA-PA最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2.4.3.3 MA-PA-TD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分析 |
2.4.3.4 MA-PA-TD最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2.4.3.5 MA-PA-TD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 |
2.4.3.6 MA-PA-TD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FT-IR分析 |
2.4.3.7 MA-PA-TD最低共熔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 |
2.4.4 MA-SA-LA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 |
2.4.4.1 MA-SA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分析 |
2.4.4.2 MA-SA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2.4.4.3 MA-SA-LA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分析 |
2.4.4.4 MA-SA-LA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2.4.4.5 MA-SA-LA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2.4.4.6 MA-SA-LA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FT-IR分析 |
2.4.4.7 MA-SA-LA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膨胀石墨载体的三元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样品制备 |
3.3.2 实验样品测试 |
3.3.2.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3.3.2.2 热重分析仪(TG)分析 |
3.3.2.3 蓄放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分析 |
3.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3.2.5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 |
3.4.2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3.4.2.1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3.4.2.2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
3.4.2.3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可靠性分析 |
3.4.2.4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3.4.2.5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3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分析 |
3.4.3.1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 |
3.4.3.2 MA-PA-TD/EG复合相变材料的FT-IR分析 |
3.4.4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 |
3.4.5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3.4.5.1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3.4.5.2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
3.4.5.3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可靠性分析 |
3.4.5.4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3.4.5.5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6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分析 |
3.4.6.1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 |
3.4.6.2 MA-SA-LA/EG复合相变材料的FT-IR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豆蔻酸基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相变储能石膏块制备 |
4.3.2 实验样品测试 |
4.3.2.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4.3.2.2 热稳定性测试 |
4.3.2.3 储热性能测试 |
4.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A-SA-LA/EG相变储能石膏板热性能分析 |
4.4.2 MA-SA-LA/EG相变储能石膏板热稳定性分析 |
4.4.3 MA-SA-LA/EG相变储能石膏板储热性分析 |
4.4.4 MA-SA-LA/EG相变储能石膏块微观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聚焦制冷展(论文提纲范文)
美的暖通与楼宇 |
格力 |
海尔中央空调 |
天加 |
江森自控 |
麦克维尔 |
西屋康达 |
必信 |
欧博 |
松下 |
探索智慧建筑 |
创新永不止步 |
打造一个全新的天加 |
拥抱市场变化 |
立足优势,突破创新 |
顺势而为布局新基建 |
坚定品质路线 |
为客户创造价值 |
匠心专注洁净领域 |
以客户需求为基石 |
深度赋能舒适家居行业 |
制胜法宝:渠道+售后 |
开拓新领域探索新可能 |
将低碳发展进行到底 |
(6)基于TRNSYS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性能模拟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空调中常见的除湿技术 |
1.2.1 冷却除湿技术 |
1.2.2 溶液除湿技术 |
1.2.3 固体吸附除湿技术 |
1.3 除湿转轮技术 |
1.3.1 除湿转轮技术的原理 |
1.3.2 除湿转轮常用的吸附材料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除湿转轮的研究 |
1.4.2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研究 |
1.4.3 除湿转轮再生方式的研究 |
1.4.4 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应用研究 |
1.4.5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转轮除湿空调机组及其性能测试 |
2.1 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 |
2.2 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主要组成部件 |
2.2.1 表冷器 |
2.2.2 除湿转轮及相关部件 |
2.2.3 蒸汽盘管 |
2.2.4 加湿器 |
2.2.5 电加热器 |
2.2.6 风机 |
2.2.7 净化装置 |
2.3 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策略 |
2.4 夏季工况机组的性能测试 |
2.4.1 测试方案 |
2.4.2 测试仪器 |
2.4.3 机组性能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性能模拟 |
3.1 TRNSYS软件介绍 |
3.2 扬州气象数据模型的建立 |
3.3 分装间建筑模型的建立 |
3.3.1 建筑概况 |
3.3.2 室内参数设计 |
3.3.3 建筑热湿负荷模拟 |
3.4 转轮除湿空调机组模型的建立 |
3.4.1 转轮除湿空调机组的模块选择 |
3.4.2 机组模型运行结果 |
3.5 模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除湿转轮性能的模拟研究 |
4.1 模拟工况 |
4.2 性能评价指标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转轮进风温度对转轮性能的影响 |
4.3.2 转轮进风含湿量对转轮性能的影响 |
4.3.3 再生新风含湿量对转轮性能的影响 |
4.3.4 再生风量对转轮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除湿转轮再生方式的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
5.1 蒸汽盘管再生方式 |
5.2 热管换热器回收再生排风余热的优化模拟研究 |
5.2.1 热管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5.2.2 热管换热器回收再生排风余热系统模型的建立及运行 |
5.3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再生系统的优化模拟研究 |
5.3.1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再生系统的设计 |
5.3.2 最佳太阳能倾角与方位角的优化计算 |
5.3.3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再生系统模型的建立及与运行 |
5.4 三种再生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自控技术的高精度恒温恒湿实验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高精度恒温恒湿控制系统设计 |
1.1 基本设计原则 |
1.2 实验室内空气调节的要素 |
1.3 空气调节的控制方式 |
2 高精度恒温恒湿自控系统的组成 |
3 高精度恒温恒湿自控系统的控制 |
3.1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
3.2 风量调控 |
3.3 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与处理 |
3.4 操作控制 |
3.5 其他控制方法 |
3.5.1 自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
3.5.2 启停控制 |
3.5.3 实验室外空气吸入控制 |
3.6 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 |
3.7 恒温实验室的技术验收 |
4 恒温恒湿实验室空调机组的维护 |
5 结语 |
(8)温度对热舒适度及学习效率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性别之间的热舒适度差异 |
1.2.2 热环境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人体热舒适度与学习效率理论基础 |
2.1 热感觉和热舒适度的评价 |
2.2 与热舒适相关的生理活动 |
2.3 人体热调节系统性别差异 |
2.4 学习效率测试与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实验方案与设计 |
3.1 实验概括 |
3.1.1 实验室介绍 |
3.1.2 受试者 |
3.1.3 实验参数测量及仪器 |
3.1.4 实验流程 |
3.2 问卷设计 |
3.2.1 主观感觉问卷 |
3.2.2 学习效率测试项目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3.1 信度分析 |
3.3.2 数据整理方法 |
3.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温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热舒适以及学习效率影响的分析 |
4.1 物理环境参数 |
4.2 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
4.3 室内温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生理参数影响分析 |
4.3.1 心率 |
4.3.2 血压值 |
4.4 温度对不同性别学生学习效率影响分析 |
4.4.1 温度对学习效率影响的统计分析 |
4.4.2 温度对不同性别学生学习测验的结果分析 |
4.5 适合男女学习需求的舒适温度取值分析 |
4.5.1 学习效率测试成绩标准化处理 |
4.5.2 综合热舒适和学习效率温度取值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所用到的主观问卷调查表和学习效率测试项目 |
附录2 不同工况下男女生学习效率各个项目测试结果 |
附录3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收获 |
致谢 |
(9)恒温恒湿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系统工作原理 |
3 系统设计 |
3.1 控制系统设计 |
3.2 防震设计 |
3.3 其他设计细节 |
4 结语 |
(10)基于电磁效应的发热混凝土发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融雪化冰常用方法简介 |
1.2.2 加热法融雪化冰研究现状 |
1.2.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电磁效应的发热混凝土电热性能研究 |
2.1 基于电磁效应的发热混凝土融雪化冰原理 |
2.2 热传学基本理论 |
2.2.1 换热系数分析 |
2.2.2 发热材料-混凝土导热系数分析 |
2.2.3 总换热系数公式 |
2.3 发热特性理论分析 |
2.3.1 升温微分方程的建立 |
2.3.2 理论求职的单值条件 |
2.4 发热混凝土块升温试验研究 |
2.4.1 原材料及设备 |
2.4.2 发热混凝土块的制作 |
2.4.3 升温试验研究 |
第三章 材料发热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1.1 原材料及其用途 |
3.1.2 试验设备介绍 |
3.2 材料发热试验 |
3.2.1 材料发热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3.2.2 发热材料发热性能影响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发热性能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原材料及其用途 |
4.1.2 实验设备介绍 |
4.1.3 试件制备 |
4.2 发热混凝土发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2.1 试验测试方法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室内融冰模拟试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原材料及其用途 |
5.1.2 试验设备介绍 |
5.1.3 试件制备 |
5.2 室内融冰模拟试验研究 |
5.2.1 试验测试方法 |
5.2.2 试验数据结果及分析 |
5.2.3 试验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冷凝热回收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方案设计[J]. 杜芳莉,马杰,解臣臣,张浩鑫,常艳祯,蒲雯雯.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03)
- [2]恒温恒湿箱内电子膨胀阀替代毛细管的可行性研究[J]. 郝文洋,张华,盛健. 制冷技术, 2021(03)
- [3]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除醛性能研究[D]. 刘丽芳.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4]肉豆蔻酸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 王林雅.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聚焦制冷展[J]. 本刊编辑部. 机电信息, 2021(13)
- [6]基于TRNSYS的转轮除湿空调机组性能模拟及优化研究[D]. 张玉雪. 扬州大学, 2021(08)
- [7]基于自控技术的高精度恒温恒湿实验室的应用研究[J]. 盛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07)
- [8]温度对热舒适度及学习效率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D]. 梁东阳.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9]恒温恒湿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聂红梅. 山东冶金, 2020(06)
- [10]基于电磁效应的发热混凝土发热机制研究[D]. 胡玉璞. 西京学院,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