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天敌防治棉花害虫

探索天敌防治棉花害虫

一、天敌控制棉花害虫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黄庆超,戴长春,张建萍,陈静,陆宴辉[1](2021)在《21种化学药剂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毒力及对多异瓢虫的安全性》文中指出为明确现阶段棉田常用化学杀虫剂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棉花主要害虫的毒力以及对新疆本地优势天敌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的安全性,于室内分别测定当前21种棉田常用化学药剂对新疆棉田3种主要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截形叶螨Etranychus truncatu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以及优势天敌多异瓢虫的毒力,比较不同药剂对各种害虫和天敌的相对毒力指数以及益害毒性比。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 h后,10种蚜虫防治药剂对棉蚜成蚜的半致死浓度LC50由高到低依次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环氧虫啶、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烯啶虫胺、呋虫胺、螺虫乙酯和吡蚜酮,其中益害毒性比较高的药剂主要有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5种叶螨防治药剂对截形叶螨成螨的LC50从高到低依次为阿维菌素、哒螨灵、四螨嗪、噻螨酮和炔螨特,其中益害毒性比较高的药剂主要有四螨嗪、噻螨酮和阿维菌素;6种鳞翅目害虫幼虫防治药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LC50由高到低顺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灭多威、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其中益害毒性比较高的药剂主要有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综合上述2个方面结果,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不仅对棉花害虫毒力效果强,而且对有益天敌安全性高。

李佳倩[2](2021)在《物理防治和植物支持系统用于烟粉虱防治的研究》文中指出烟粉虱Bemisia tabaci(Hemiptera:Aleyrodidae)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烟粉虱是一个包含至少44个隐存种的物种复合体,其中两个全球入侵种Middle East-Asia Minor 1(MEAM1)和Mediterranean(MED)危害尤其严重。烟粉虱抗药性的增强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得烟粉虱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的开发和利用愈发受到重视。植物支持系统通过向目标作物引入一些功能植物,对保护天敌,诱集害虫或驱避害虫有促进的作用。本文对一些物理防治方法和植物支持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其用于烟粉虱防控的潜力和效果。具体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使用防虫网和黄板对辣椒苗期烟粉虱开展防控研究。检测了40目、60目和80目防虫网孔径大小及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规格防虫网的穿过率,发现60目防虫网最适合,能阻隔70%以上的烟粉虱,但可以通过90%以上的海氏桨角蚜小蜂。在辣椒苗期通过悬挂黄板和笼罩60目防虫网的物理防控手段,可以有效防控辣椒上烟粉虱的发生,使用物理防控的辣椒苗上烟粉虱的卵和若虫数量显着低于没有悬挂黄板和笼罩60目防虫网的辣椒苗,且化学农药的用量可以减少50%-75%。(2)研究了本氏烟和迷迭香对烟粉虱的诱集或驱避效果。本氏烟对烟粉虱有显着的吸引和诱杀作用,但是烟粉虱的隐存种类别、目标作物的品种都对本氏烟诱集烟粉虱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当烟粉虱隐存种是MEAM1或者MED时,相较于两个辣椒品种(杭椒一号和正大119),本氏烟都表现出更强的诱集烟粉虱能力。释放在辣椒上的烟粉虱在经过48 h后,会有约一半数量扩散到本氏烟上,使得两种植物上烟粉虱数量相当,差异不显着,而释放在本氏烟上的烟粉虱较少扩散到辣椒上。本研究发现迷迭香盆栽苗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不明显,需要对其品种及生长期等影响因素开展进一步的研究。(3)尝试构建棉花-烟粉虱本地隐存种-海氏桨角蚜小蜂储蓄植物系统用于防控烟粉虱。棉花是包括本地种在内的多个隐存种烟粉虱的适宜寄主。本研究针对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常见温室作物,筛选了在其上适合度较差的烟粉虱本地隐存种:在番茄上,Asia 1表现出最低的适合度;在茄子上,Asia II 6是相对最不适合的隐存种;在辣椒上,本地种Asia II 7和入侵种MEAM1都有着较低的适合度;而黄瓜上几个本地隐存种表现相近,无明显差异。随后进行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寄生实验,发现该蜂对Asia 1、Asia II 7和MEAM1三种烟粉虱的寄生率差异不明显。据此,构建了棉花-Asia II 7-海氏桨角蚜小蜂这一储蓄植物系统用于辣椒上烟粉虱的防控并在室内进行了测试,发现储蓄植物系统可以持续提供海氏桨角蚜小蜂,经过合理设计优化,有望有效防控烟粉虱。

马雪[3](2021)在《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新疆南部棉田害虫种类组成优势结构与种群消长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棉蚜为害日趋严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是防治棉花蚜虫的两种主要措施。化学药剂防治棉蚜不仅可以杀死大部分棉蚜,而且会随时间推移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亚致死效应,同时基于食物链营养级上行级联效应势必对下一营养级的天敌生物产生影响。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是南疆棉田棉花蚜虫的主要天敌,对其取食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而产生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三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处理的棉蚜对其天敌的影响,对改善和提高棉蚜的化学防治以及协同生物防治防控棉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本文内容,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田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根据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蚜酮对棉蚜的毒力最高,LC25值为0.16 mg/L,LC50值为0.46 mg/L;吡虫啉对棉蚜的毒力最低,LC25值为8.60 mg/L,LC50值为22.31 mg/L;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吡虫啉。三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均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科、草蛉科、蚜茧蜂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吡虫啉不同亚致死浓度随药剂浓度增加,对其天敌的影响越大。与吡虫啉LC25相比,吡虫啉LC50处理后,瓢虫科、蚜茧蜂科、草蛉科种群数量的明显降低。吡蚜酮LC25、LC50处理后,其天敌种群数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氟啶虫酰胺LC25、LC50处理后棉田天敌种群数量先下降后平缓而无增加趋势。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的棉蚜,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分别延长3.01 d和4.57 d;大草蛉取食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1~2龄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延长0.91 d和0.88 d;棉蚜茧蜂寄生经吡虫啉LC25、吡虫啉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后的棉蚜对其幼虫的发育历期存在明显影响,分别比对照延长0.96 d、2.64 d、2.39 d。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产卵期分别较对照缩短2.56 d和3.46 d,其单雌产卵量分别较对照下降22.40%、32.45%,孵化率较对照分别下降9.57%、17.02%;大草蛉取食吡虫啉LC25、吡虫啉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产卵期、产卵量、雌/雄成虫体重及孵化率均有显着影响,其中取食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产卵期缩短了5.54 d,产卵量减少104.2粒/雌;十一星瓢虫和大草蛉取食吡蚜酮亚致死剂量处理的棉蚜,其产卵量、卵孵化率等下降不明显。3.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饲喂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十一星瓢虫1、4龄幼虫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7头、2.33头、13.25头、7.01头。饲喂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十一星瓢虫3龄幼虫捕食反应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瞬时攻击率降低了0.1192,处理时间从0.0085 d延长至0.0099 d,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减少了16.64头。饲喂吡虫啉LC50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大草蛉1龄幼虫捕食反应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瞬时攻击率分别降低了0.1070、0.1459,处理时间分别从0.0360 d延长至0.1102 d、0.0841 d,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减少了18.71头、15.89头。饲喂吡虫啉LC25和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大草蛉2龄幼虫处理时间及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的影响最大。当寄主为吡虫啉LC50、吡蚜酮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与对照相比,棉蚜茧蜂瞬时攻击率分别下降了0.3191、0.1920、0.2448;处理时间从0.0057 d分别延长至0.0075 d、0.0066 d、0.0070 d;最大理论寄生量减少了42.11头、23.92头、32.58头。4.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以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后的棉蚜为食物,对天敌体内Car E的活性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取食/寄生经氟啶虫酰胺LC25处理的棉蚜后,对其天敌体内Car E的活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取食/寄生经吡虫啉LC25和吡蚜酮LC25处理的棉蚜后,体内CYP450活性明显提高。取食/寄生经吡虫啉LC50和氟啶虫酰胺LC25、LC50处理的棉蚜后,天敌体内CYP450活性差异均不显着。三种天敌取食/寄生经较高亚致死浓度的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处理的棉蚜后,其体内GSTs活性均受到抑制。

李志雄[4](2021)在《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是新疆棉田的混合种群,近年来二者在新疆南部棉田的发生动态及为害规律不断变化。本研究探索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动态、体内能量物质和蜜露排泄量、生命表参数和体内解毒酶活的影响,以期为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合理调控及种间关系的变化提供依据。综合本研究内容,得到如下结果: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能量物质及蜜露排泄量的影响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的LC50分别为1.31 mg/L、0.32 mg/L,37.44 mg/L、4.76 mg/L和38.02 mg/L、7.65 mg/L。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对棉蚜的LC50分别是棉长管蚜的4.16、7.86和5.11倍。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LC30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和棉长管蚜后,棉长管蚜蜜露分泌量降低率78.91%~92.46%,而棉蚜蜜露分泌量降低率均在30%以下,三种杀虫剂相比,降低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处理棉蚜和棉长管蚜后体内总糖含量降低率分别为26.82%~41.36%和34.58%~59.68%,总脂含量降低率分别为10.15%~28.04%和25.09%~38.59%。表明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棉长管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和蜜露分泌量的降低率均大于棉蚜。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LC30处理后,棉蚜和棉长管蚜寿命分别下降27.99%~40.09%和35.65%~50.79%、28.19%~37.67%和32.76%~40.27%,产蚜量分别下降45.01%~50.17%和50.25%~52.24%、21.54%~28.24%和44.57%和54.97%;生命表参数显示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处理棉蚜和棉长管蚜后净生殖率和平均世代历期分别降低或缩短,且这种不利影响的程度表现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噻虫啉,随着各药剂亚致死剂量的增加棉蚜和棉长管蚜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也增高。说明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亚致死剂量能显着抑制F0及F1代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寿命和繁殖力,且三种杀虫剂对棉长管蚜的抑制作用大于棉蚜。3、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解毒酶活的影响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LC30处理后棉蚜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11.73%~13.07%、62.58%~88.42%和75.26%~102.18%;棉长管蚜分别提高5.63%~9.97%、23.18%~31.78%和28.21%~38.80%,棉蚜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分别为棉长管蚜的3.18~3.98、6.41~8.93和2.83~4.41倍。说明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24h处理对棉蚜体内解毒酶的诱导更明显。

陈泽军[5](2021)在《丁香罗勒挥发物对山东茶园绿盲蝽和天敌的种群调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山东省茶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山东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随着山东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园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绿盲蝽为主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对茶园的危害尤为严重。绿盲蝽为杂食性昆虫,因其寄主范围广泛,迁徙能力强等行为习性使其防治难度增大。目前针对绿盲蝽的防治措施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长期依赖施用化学农药,导致了害虫抗药性发展,天敌种类减少,茶园自身生态调控能力减弱。因此,探寻和研发一种生态、环保、高效的绿盲蝽生态防治策略是目前茶园绿盲蝽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诱集植物是一种生物防治类植物,通过引诱害虫来保护主栽作物避免遭受危害的一种植物。近年来通过诱集植物再辅以化学、物理措施防治害虫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将七种罗勒品种在茶园进行间作经过调查发现,丁香罗勒对绿盲蝽的诱集效果最为显着。因此,选择丁香罗勒作为茶园间作的诱集植物,试验设计了高密度和低密度两种种植模式,调查两种种植模式对茶园绿盲蝽的调控效果;对丁香罗勒的叶和花的挥发物进行收集、鉴定、分析,明确丁香罗勒挥发物中化合物种类和含量以及丁香罗勒挥发物中主要组分的释放动态;田间调控试验和室内趋性试验验证绿盲蝽对丁香罗勒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筛选出对绿盲蝽具有调控效果的化合物组分。主要结果如下:1、茶园中间作的七个罗勒品种,丁香罗勒花序上引诱到的绿盲蝽数量最多,对绿盲蝽的引诱效力最强。电子鼻分析比较了七个罗勒品种挥发物成分的差异,发现丁香罗勒与其它罗勒品种挥发物存在不同,且丁香罗勒挥发物释放量最高。因此,选择丁香罗勒作为茶园绿盲蝽的诱集植物进行调控效果评价。2、高密度间作种植模式下的丁香罗勒在秋季开花后对茶园绿盲蝽产生了显着的调控效果,低密度种植模式下的丁香罗勒对绿盲蝽调控不明显,未来茶园绿盲蝽防治中,推荐高密度的丁香罗勒茶园间作模式。此外,花期的丁香罗勒对绿盲蝽的调控效果显着,推断是丁香罗勒花的挥发性化合物对绿盲蝽的寄主定位行为有调控功能。3、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种类和释放量远高于丁香罗勒叶。通过GC-MS对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进行鉴定和分析,花的挥发物含有58种化合物,分为醇、醛、苯、酯、烃、酮、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桉叶油醇、柠檬烯是花中释放量较高的化合物,结合前人的研究的结果以及对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动态分析,筛选出十二种化合物:桉叶油醇、罗勒烯、芳樟醇、十二烷、肉桂酸甲酯、1-十四烯、柠檬烯、正壬醛、1-辛稀-3醇、月桂烯、松油醇、樟脑。4、田间化合物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柠檬烯在田间对绿盲蝽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桉叶油醇、月桂烯对绿盲蝽具有引诱作用,但没达到显着性差异。松油醇在田间对绿盲蝽具有趋避作用,但也没达到显着性差异。在天敌调控方面,柠檬烯对食蚜蝇和寄生蜂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同时室内趋性试验表明:十二烷、桉叶油醇对绿盲蝽具有显着的正趋向作用。柠檬烯、正壬醛对绿盲蝽正趋向大于负趋向,但没达到显着性差异。而松油醇对绿盲蝽产生了极显着性的负趋向作用。综上所述,初步明确了挥发物种的柠檬烯、桉叶油醇对绿盲蝽具有引诱作用。

梁海申[6](2021)在《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根茎部对植株上部叶螨适合度的影响》文中提出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在长期斗争和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能够抵抗植食性昆虫的防御系统。害虫取食能够系统性地影响植物的防御反应,并影响后续取食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覆膜植棉限制了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成虫在地表及棉花根茎处产卵,显着减轻了黄地老虎对棉株的为害。棉叶螨是新疆棉花的主要害虫。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研究了地下害虫黄地老虎取食棉花根茎部后,棉花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和次生代谢物质(单宁和棉酚)含量的变化,然后评估了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和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适合度的影响,以期为解析覆膜栽培过程中新疆棉花害虫种群地位演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截形叶螨的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和幼螨发育历期没有明显影响,但显着延长若螨发育历期1.34天;截形叶螨的繁殖力和成螨寿命在被害棉花和健康棉花上没有显着差异。2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幼螨存活率、若螨存活率、幼螨发育历期和若螨发育历期没有明显影响;显着降低其单雌有效产卵量(处理组73.07粒,对照组106.10粒),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成螨寿命没有明显影响。3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敦煌叶螨幼螨和若螨的存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分别延长幼螨和若螨的发育历期0.37天和1.89天;对其繁殖力和成螨寿命无显着影响。4黄地老虎取食为害棉花1天后,棉花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棉酚含量显着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3.11倍和1.55倍;2天和3天后,棉花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健康棉花叶片相比明显减少;被害植株叶片中的单宁含量在3天后为对照组的3.41 倍。本研究明确了黄地老虎取食为害对棉花生理代谢以及对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敦煌叶螨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为解析覆膜种植过程中新疆棉花害虫种群演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继续深入研究植物地下部与地上部诱导防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

吴璇[7](2021)在《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以及饲料加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主粮。随着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转基因玉米作物的研发应运而生,而它的商业化也迫在眉睫。因此,研发转基因玉米、评估其对环境的安全性,成为众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本论文以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办公室提供的4个不同的玉米品种“双抗12-5”(含Cry1Ab+Cry2Aj+epsps)及其对照品种“宏硕 899”和“C0030.3.5”(含Cry1Ab+epsps)及其对照品种“C0010.1.1”(含epsps+pat)为材料,在系统检测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组织内相关蛋白的基础上,以亚洲玉米螟为靶标害虫,利用种群内禀增长率、发育速率等参数,深入探讨了这几种玉米材料对玉米螟的抗性,进而进一步研究阐述了玉米植株体内相关蛋白在玉米—玉米螟—异色瓢虫体内的运转,最后探讨了取食过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用ELISA技术对两个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组玉米的叶片、茎秆、雄蕊、雌蕊和籽粒中的Bt毒蛋白含量等进行了系统测定,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期的进程,各个组织器官中的Bt毒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到玉米籽粒灌浆期又略有回升,表现为籽粒中的毒蛋白含量>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以双抗12-5和C0030.3.5为例:籽粒、叶片、茎秆、雌蕊、雄蕊中的Bt毒蛋白含量分别为489.49ng/g、487.00ng/g、338.77ng/g、327.50ng/g、154.85ng/g 和 545.25ng/g、432.66ng/g、329.53ng/g、303.53ng/g、222.45ng/g;epsps蛋白含量则为 110.48ng/g、108.70ng/g、29.19ng/g、29.37ng/g、112.77ng/g 和 109.68ng/g、102.67ng/g、33.35ng/g、36.72ng/g、114.85ng/g;PAT蛋白含量只有在C0010.1.1品系中检测到,含量分别是叶片中50.80ng/g,雄蕊中18.80ng/g,雌蕊中18.31ng/g。2.取食了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双抗12-5和C0030.3.5高抗亚洲玉米螟。无论是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或者是蛹重等,与对照亲本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发现,两组转基因材料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抗性更强,用转基因玉米材料饲喂玉米螟低龄幼虫后,不但引起低龄幼虫的大量死亡,甚至都不能进入到后续虫龄(态)。以取食了双抗12-5和C0030.3.5的玉米螟为例:若从1龄幼虫开始饲养,其玉米螟2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2.33%和8.00%,不能进入下一个虫龄;从2龄幼虫开始饲养,其3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6.67%和10.67%,不能进入下一虫龄;若从3龄幼虫开始饲养,其4龄幼虫的存活率只有13.33%和14.00%,也不能进入下一虫龄。玉米螟各项生物学参数显示:取食双抗12-5和C0030.3.5两种转基因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低龄幼虫无法存活到化蛹,从5龄幼虫开始饲养的处理虽然部分可以化蛹并羽化,但是显着低于两个对照品种。3.借助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玉米螟—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三级营养关系,用ELISA方法检测了在取食带毒玉米螟后异色瓢虫体内的Cry1Ab杀虫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取食了带毒玉米螟幼虫24小时后体内能检测到毒蛋白含量,其体内最高含量达到0.09ng/g。对获毒后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进行测定,结果指出,各个处理条件下的异色瓢虫对玉米螟3龄幼虫的功能反应与未获毒的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间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说明Cry1Ab杀虫蛋白虽然可以通过三级营养食物链传递到异色瓢虫体内,但对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潘云飞[8](2020)在《南疆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田天敌发生及其控蚜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占据全国85%以上。新疆棉花安全生产关乎我国棉花产业的良性发展。农业集约化管理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造成非作物生境减少,景观结构单一化,可能会严重破坏农田景观系统中植物-天敌-害虫之间的平衡,导致害虫频繁暴发成灾。随着对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态调控已由过去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视角拓展到区域性农田景观的格局的范围,从原先的单一作物和单一虫害的防治视角拓展到了农田景观系统中作物-害虫-天敌及其周围环境互作关系的调控。鉴于此,在新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从区域景观的视角解析植物-天敌-害虫之间的关系,明确景观结构组成对天敌昆虫发生与控害效果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2018-2019年间新疆阿克苏地区38个常规管理Bt棉田进行系统性群落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棉田农药使用次数信息,同时开展实地调查,明确了棉田周围2km半径范围内的景观组成结构;其次,建立景观变量、农药使用频次与棉田天敌昆虫种群数量和控害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评估棉花不同生育期内景观结构组成和农药使用对棉田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群数量及其控害能力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景观结构组成和农药使用频次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在棉花苗期,景观多样性系数(香农多样性系数)与瓢虫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他作物生境占比与捕食性天敌和瓢虫种群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棉花占比与捕食性天敌混合种群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农药使用次数与捕食性天敌密度和瓢虫密度均呈负相关。捕食性天敌与蚜虫益害比与景观多样性具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与施药频次呈现负相关关系。2)在棉花花蕾期,景观多样性和其他作物生境占比均与捕食性天敌密度和瓢虫密度呈正相关,棉花生境占比和施药频次与捕食性天敌密度和瓢虫密度呈现负相关;对于益害比,景观多样性和小宗作物占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棉花生境占比和半自然生境占比均与之呈现负相关关系。3)在棉花铃期,景观多样性、小宗作物占比和棉花占比均与捕食性天敌密度呈负相关,小宗作物占比与瓢虫密度呈负相关;对于控害参数益害比,与景观多样性、小宗作物占比和半自然生境占比均呈负相关关系。景观组成和农药使用频次对棉田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在棉花苗期,景观多样性与僵蚜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小宗作物占比与僵蚜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蚜虫寄生率与景观多样性和棉花占比均呈现负相关关系。2)在棉花花蕾期,施药频次与僵蚜密度具有负相关关系;景观多样性、棉花占比和农药使用次数均与寄生率呈负相关关系,小宗作物生境占比与寄生率呈正相关关系。3)在棉花铃期,景观多样性和棉花生境占比均与僵蚜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小宗作物生境占比与僵蚜密度具有负相关关系;寄生率与景观多样性存在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小宗作物生境占比与寄生率存在负相关关系,而棉花生境占比与寄生率呈现正相关关系。

党聪[9](2020)在《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文中提出在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之前,严格的环境安全性和食用安全性评价十分必要。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论文围绕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安全性评价开展研究。选取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水稻和基于RNA干扰的转miRNA或ds RNA水稻为对象,结合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综合评价其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天敌)的安全性,一方面为推动Bt水稻产业化进程提供安全性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基于RNAi的新型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储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的长期生态效应的评价通过分析转cry1Ab基因抗虫水稻(Cry1Ab水稻)持续十年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数据,发现Cry1Ab水稻田中天敌群落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对稻田重要捕食性天敌蜘蛛亚群落进行分析,证实Cry1Ab水稻对该亚群落没有显着影响,而化学农药处理则对其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发现稻田蜘蛛对稻飞虱的自然控制能力并未受到Cry1Ab水稻的影响。综合评价认为,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无显着影响,可作为稻田害虫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2.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影响的评价借鉴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第一层级(Tier-1)的方法,评价了高浓度二化螟miRNA直接暴露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可以通过直接取食和二化螟血淋巴获取外源miRNA;二化螟miR-14注射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后可能会影响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发育历期,但高浓度的二化螟miR-14直接饲喂并未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生物学参数产生显着影响。结合田间实际情况,综合推断认为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重要非靶标寄生蜂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不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3.褐飞虱靶标ds RNA对三种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首先构建褐飞虱人工饲料喂食ds RNA的方法,对体外转录合成的36条不同褐飞虱ds RNA片段进行饲喂试验,共有25个ds RNA片段对褐飞虱存活率有显着影响。选取具有较高致死效率的ds Nl Na、ds Nlsft、ds Nlvatp和ds Nlaup四个ds RNA片段评价其对三种非靶标生物(赤拟谷盗、黑肩绿盲蝽和麦蛾柔茧蜂)的影响。结合序列相似性、生物学参数、基因转录水平等结果,ds Nl Na与三种非靶标生物的同源基因序列的相似性相对较低,然而其对赤拟谷盗和麦蛾柔茧蜂均可能产生非靶标效应。ds Nlvatp与三种非靶标生物均存在连续19-23nt的完全匹配情况,但是其只有在高浓度饲喂时会对赤拟谷盗可能存在非靶标效应。此外,ds Nlaup连续饲喂赤拟谷盗显着影响其存活率;而ds Nlsft无论是高浓度饲喂还是以LC50的浓度连续饲喂,对三种非靶标生物的生物学参数及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均没有显着影响。总的来说,褐飞虱靶标ds RNA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并不完全取决于ds RNA的连续21nt序列与非靶标生物同源基因的匹配情况,与非靶标生物的分类地位及ds RNA的基因类别也有关系,因此在开展ds RNA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时需要结合具体基因及非靶标生物进行具体评价。综合上述结果,ds Nlsft对褐飞虱具有相对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对已评价的三种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其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顾辉杰[10](2020)在《取食棉花花粉和花蜜对异色瓢虫、多异瓢虫种群适合度的影响》文中提出捕食性瓢虫是棉田中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在棉蚜(Aphis gossypii)等害虫种群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期观察到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除捕食猎物外,也常取食棉花花粉、花蜜等植物性食物。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猎物、猎物+棉花花粉、猎物+棉花花蜜等不同食物组合饲喂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比较研究不同处理下瓢虫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量、卵孵化率等各项参数,评价棉花花粉、花蜜等各种食料对两种瓢虫成虫的影响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喂不同食物的异色瓢虫成虫适合度研究结果显示,饲喂猎物地中海粉螟卵的成虫寿命最长,平均达148天,存活率下降趋势缓慢,其次是饲喂地中海粉螟卵与棉花花粉混合物的成虫,而饲喂纯棉花花粉的成虫寿命最短,只有9天,存活率直线下降,三个处理组两两之间差异显着。繁殖力方面,只饲喂棉花花粉的成虫不能产卵,饲喂地中海粉螟卵的成虫产卵前期显着短于饲喂地中海粉螟卵与棉花花粉混合物的处理,前者单雌产卵量达555粒,卵孵化率达78.8%,显着高于后者。2.以地中海粉螟卵等五种食物处理对多异瓢虫成虫适合度的结果显示,平均寿命由长到短依次为:地中海粉螟卵63天、棉蚜59天、棉花花蜜36天和棉花花粉12天,最后为清水对照3天。除地中海粉螟卵和棉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外,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着;饲喂棉花花蜜、棉花花粉和清水对照的成虫不产卵,饲喂棉蚜的成虫产卵前期显着短于饲喂地中海粉螟卵的处理,前者自第一次产卵开始30日内平均产卵量达646粒、卵孵化率达80.86%,显着高于后者。3.选用米蛾卵、麦蛾卵、地中海粉螟卵、棉蚜和桃蚜等五种不同食物饲喂多异瓢虫幼虫,结果表明,用米蛾卵、麦蛾卵饲喂的个体在幼虫期全部死亡,用地中海粉螟卵饲喂的幼虫存活率较低,只有23.3%,仅获得少量成虫;饲喂棉蚜和桃蚜的多异瓢虫幼虫生长发育稳定,发育速率快,发育历期只有9天,幼虫存活率达88%以上、成虫获得率达80%以上。4.以桃蚜作为多异瓢虫的主要食物,添加一定比例的棉花花粉,评价不同食物组合对多异瓢虫成虫的适合度。结果显示,饲喂桃蚜、棉花花粉比例0:1的处理成虫不能产卵,存活率下降最快,且成虫寿命显着低于桃蚜与棉花花粉比例1:0和2:1的处理;比例0:1、1:0和2:1三个处理的成虫寿命分别为12天、54天和58天;饲喂桃蚜、花粉比例为2:1的处理寿命显着长于比例1:0的处理;桃蚜、棉花花粉比例2:1的处理产卵前期(5.8天)显着长于桃蚜、棉花花粉比例为1:0的处理,桃蚜和棉花花粉比例2:1的处理产卵量(842粒)显着高于后者,两处理间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着。本研究明确了棉花花粉、花蜜在异色瓢虫和多异瓢虫成虫田间种群的维持与促进作用,这有助于指导在农田生境中合理应用蜜源植物,促进瓢虫的种群建立、维持和增殖,以发挥瓢虫更大的控害功能。

二、天敌控制棉花害虫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敌控制棉花害虫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21种化学药剂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毒力及对多异瓢虫的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1 21种药剂对害虫的毒力测定
        1.2.2 21种药剂对多异瓢虫幼虫和成虫的安全性
2结果与分析
    2.1 21种药剂对3种棉花害虫的毒力
        2.1.1 10种药剂对棉蚜成蚜的毒力
        2.1.2 5种药剂对截形叶螨成螨的毒力
        2.1.3 6种药剂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毒力
    2.2 21种药剂对多异瓢虫的毒性
        2.2.1 21种药剂对多异瓢虫幼虫的毒性
        2.2.2 21种药剂对多异瓢虫成虫的毒性
        2.3 21种药剂对多异瓢虫3龄幼虫的相对安全性
3讨论

(2)物理防治和植物支持系统用于烟粉虱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1.1 烟粉虱概述
        1.1.1 烟粉虱的分类地位
        1.1.2 烟粉虱的危害
    1.2 烟粉虱的防治
        1.2.1 化学防治
        1.2.2 非化学防治
        1.2.2.1 物理防治
        1.2.2.2 农业防治
        1.2.2.3 生物防治
    1.3 天敌的植物支持系统
        1.3.1 诱集植物与驱虫植物
        1.3.2 储蓄植物系统
        1.3.2.1 储蓄植物系统的概念
        1.3.2.2 储蓄植物系统的构建
        1.3.2.3 储蓄植物系统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基本材料与方法
    2.1 基本材料
        2.1.1 供试昆虫及种群维持方法
        2.1.2 供试植物
        2.1.3 生态学研究相关的主要仪器设备
        2.1.4 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1.4.1 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仪器设备
        2.1.4.2 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试剂
    2.2 基本实验方法
        2.2.1 烟粉虱隐存种的鉴定
3 黄板结合防虫网对辣椒苗期烟粉虱防控效果的初探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3.1.2 其他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室内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规格纱网的透过情况
        3.2.2 田间黄板结合60 目防虫网对辣椒苗期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研究
    3.3 数据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室内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规格纱网的透过情况
        3.4.1.1 所用纱网规格
        3.4.1.2 不同纱网对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的透过效果
        3.4.2 田间黄板结合60 目防虫网对辣椒苗期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研究
        3.4.2.1 江西南坪村烟粉虱隐存种鉴定结果
        3.4.2.2 辣椒苗上烟粉虱发生情况
    3.5 讨论
4 诱集植物和驱虫植物用于烟粉虱防控的初步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4.1.2 其他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本氏烟对辣椒上烟粉虱发生的防控潜力研究
        4.2.1.1 烟粉虱MEAM1和MED 隐存种在辣椒和本氏烟间的选择
        4.2.1.2 MED烟粉虱在辣椒和本氏烟间的迁移
        4.2.2 迷迭香用于番茄上烟粉虱防控的潜力研究
    4.3 数据统计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烟粉虱在辣椒和本氏烟间的选择
        4.4.1.1 MED烟粉虱在辣椒和本氏烟间选择
        4.4.1.2 MEAM1 烟粉虱在辣椒和本氏烟间选择
        4.4.2 烟粉虱在辣椒和本氏烟间的迁移实验
        4.4.3 迷迭香对烟粉虱定位番茄的趋向
    4.5 讨论
5 棉花-本地烟粉虱-海氏桨角蚜小蜂储蓄植物系统的构建
    5.1 试验材料
        5.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5.1.2 其他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烟粉虱各隐存种在四种植物上的适合度
        5.2.2 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烟粉虱隐存种的寄生情况
        5.2.3 温室中棉花-Asia II7-海氏桨角蚜小蜂储蓄植物系统的测试
    5.3 数据统计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烟粉虱不同隐存种在不同植物上的适合度
        5.4.2 海氏桨角蚜小蜂对不同烟粉虱隐存种的寄生情况
        5.4.3 温室中棉花-Asia II7-海氏桨角蚜小蜂储蓄植物系统的测试
    5.5 讨论
6 总讨论
    6.1 全文小结
    6.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杀虫剂的亚致死浓度
    1.2 棉蚜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1.3 棉田天敌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防优势
        1.3.1 棉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1.3.2 棉田寄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1.4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昆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1.4.1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害虫的影响
        1.4.2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天敌的影响
    1.5 三种杀虫剂的作用特点及其在防治害虫的作用
        1.5.1 吡虫啉
        1.5.2 吡蚜酮
        1.5.3 氟啶虫酰胺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和亚致死浓度的确定
        2.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供试药剂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十一星瓢虫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2.2 大草蛉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发育历期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供试药剂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4.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大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4.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供试药剂及仪器
        5.1.3 测定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大草蛉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施于田间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6.1.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6.1.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
        6.1.4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发生及危害
        1.1.1 棉蚜的发生及危害
        1.1.2 棉长管蚜的发生及危害
        1.1.3 新疆植棉区棉蚜与棉长管蚜的种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1.2 昆虫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1.2.1 寄主植物对昆虫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1.2.2 温度对昆虫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1.2.3 日龄和雌雄性别对昆虫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1.2.4 昆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变化的机制
    1.3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
        1.3.1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1.3.2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繁殖力的影响
        1.3.3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3.4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抗药性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能量物质及蜜露分泌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药剂
        2.1.2 供试虫源
        2.1.3 供试器材
        2.1.4 试验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毒力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2.2.2 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的影响
        2.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蜜露分泌量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药剂
        3.1.2 供试虫源
        3.1.3 试验器材
        3.1.4 试验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F_0代棉蚜和棉长管蚜成蚜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
        3.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F_1代棉蚜和棉长管蚜生长发育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解毒酶活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药剂
        4.1.2 供试虫源
        4.1.3 供试器材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2.1 加强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地位变化研究
        5.2.2 推进棉蚜防控核心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丁香罗勒挥发物对山东茶园绿盲蝽和天敌的种群调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绿盲蝽防治研究进展
        1.2.1 绿盲蝽的生物学特性
        1.2.2 山东茶园绿盲蝽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
        1.2.3 绿盲蝽的防治研究进展
    1.3 诱集植物的研究进展
        1.3.1 诱集植物的应用发展
        1.3.2 诱集植物的分类
        1.3.3 诱集植物的选择标准
        1.3.4 诱集植物对害虫的调控机理
        1.3.5 诱集植物在三类农田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3.6 诱集植物挥发物在植物精油生产中的应用
        1.3.7 诱集植物的优势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化合物纯品
    2.2 实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不同罗勒茶园种植及绿盲蝽调查方法
        2.3.2 不同罗勒花序香气电子鼻检测方法
        2.3.3 丁香罗勒在茶园间作方法和茶树害虫和天敌调查方法
        2.3.4 挥发物收集与提取的方法
        2.3.5 GC-MS鉴定
        2.3.6 12 种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组分田间试验
        2.3.7 绿盲蝽室内趋性行为试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七种罗勒在茶园间作对绿盲蝽的调控效果
    3.2 基于电子鼻的七种罗勒挥发物差异分析
        3.2.1 PCA分析
        3.2.2 LDA分析
        3.2.3 Loding分析
    3.3 丁香罗勒在茶园间作对绿盲蝽、叶蝉及天敌的行为调控
        3.3.1 丁香罗勒对茶园绿盲蝽的行为调控
        3.3.2 丁香罗勒对茶园叶蝉的行为调控
        3.3.3 丁香罗勒对茶园天敌的行为调控
    3.4 丁香罗勒叶和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定性定量分析
    3.5 丁香罗勒挥发物中十二种主要组分释放动态
    3.6 十二种丁香罗勒花挥发物对绿盲蝽、叶蝉及天敌的田间调控效果
        3.6.1 十二种丁香罗勒花挥发物对绿盲蝽的田间调控效果
        3.6.2 十二种丁香罗勒花挥发物对叶蝉的田间调控效果
        3.6.3 十二种化合物对天敌的田间调控效果
    3.7 十二种化合物对绿盲蝽趋向行为反应
4.讨论
    4.1 罗勒及挥发物对绿盲蝽的行为调控
        4.1.1 七种罗勒对绿盲蝽的行为调控
        4.1.2 丁香罗勒挥发物对绿盲蝽的调控
        4.1.3 十二种化合物对绿盲蝽的调控
    4.2 丁香罗勒对天敌、叶蝉类害虫的调控
        4.2.1 丁香罗勒挥发物对天敌、叶蝉类害虫的调控
        4.2.2 十二种化合物对天敌、叶蝉类害虫的调控
5 结论
6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根茎部对植株上部叶螨适合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虫害诱导植物防御反应
        1.1 直接防御反应
        1.2 间接防御反应
        1.3 系统诱导防御反应
    2 地下生物危害对地上害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2.1 线虫
        2.2 外生菌根真菌
        2.3 植食性昆虫
    3 新疆棉花害虫的演替变化
        3.1 黄地老虎
        3.2 棉铃虫
        3.3 棉叶螨
        3.4 蚜虫
    4 新疆三种棉花叶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4.1 截形叶螨
        4.2 土耳其斯坦叶螨
        4.3 敦煌叶螨
    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截形叶螨适合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截形叶螨幼螨、若螨存活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2.2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截形叶螨成螨存活和寿命的影响
        2.3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截形叶螨成螨繁殖力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适合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幼螨、若螨存活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2.2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成螨存活和寿命的影响
        2.3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成螨繁殖力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敦煌叶螨适合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敦煌叶螨幼螨、若螨存活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2.2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敦煌叶螨成螨存活和寿命的影响
        2.3 黄地老虎取食棉花对敦煌叶螨成螨繁殖力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黄地老虎取食对棉花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地老虎取食为害对棉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2 黄地老虎取食为害对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3 黄地老虎取食为害对棉花叶片单宁含量的影响
        2.4 黄地老虎取食为害对棉花叶片棉酚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1.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
        1.2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研究
    2 抗虫基因Bt的研究进展
        2.1 Bt蛋白概况
        2.2 Bt蛋白的杀虫机制
        2.3 Bt蛋白对捕食性天敌种群的影响
    3 转基因玉米及靶标昆虫
        3.1 转基因玉米的发展史
        3.2 转基因玉米靶标昆虫—亚洲玉米螟
        3.3 转基因作物对靶标害虫的抗性
    4 天敌昆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1 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
        4.2 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与害虫的关系
    5 论文研究意义
        5.1 研究内容
        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转基因玉米体内相关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动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样品测定
        1.3 测试所需仪器
        1.4 溶液的配制
        1.5 定量检测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一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2 不同玉米品种中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3 转基因品种与其对照相同部位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4 不同玉米品种中抗除草剂蛋白含量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条件与方法
        1.3 测定指标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2.2 不同转基因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2.3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2.4 不同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玉米植株相关蛋白对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玉米品种
        1.4 饲养方法
        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2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Cry1Ab蛋白含量分析
        2.3 取食同一品种转基因玉米的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2.4 取食相同时间、不同品种转基因玉米后玉米螟体内抗草甘膦epsps蛋白含量分析
        2.5 转基因玉米蛋白在异色瓢虫体内的转运
        2.6 异色瓢虫对玉米螟的捕食功能反应
    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南疆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田天敌发生及其控蚜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害虫生态调控
        1.1.1 害虫生态调控的发展
        1.1.2 害虫生态调控的方法
    1.2 天敌昆虫的保育与控害
        1.2.1 景观尺度上天敌昆虫的保育与控害
        1.2.2 田块尺度上天敌昆虫的保育与控害
        1.2.3 景观尺度与田块尺度对天敌昆虫的综合效应
    1.3 杀虫剂使用对天敌昆虫发生与控害的影响
    1.4 研究思路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田捕食性天敌发生与控蚜功能的影响
    2.1 材料方法
        2.1.1 试验站点选取
        2.1.2 试验设计
        2.1.3 景观调查与分析
        2.1.4 数据分析
    2.2 分析结果
        2.2.1 景观组成
        2.2.2 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和益害比
        2.2.3 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花苗期捕食性天敌发生与控蚜功能的影响
        2.2.4 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花花蕾期捕食性天敌发生与控蚜功能的影响
        2.2.5 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花铃期捕食性天敌发生与控蚜功能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田寄生性天发生与控害的影响
    3.1 材料方法
        3.1.1 试验站点选取
        3.1.2 试验设计
        3.1.3 景观调查与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分析结果
        3.2.1 景观组成
        3.2.2 田间僵蚜丰富度与寄生率的基本情况
        3.2.3 农田景观组成及农药使用对棉花苗期寄生性天敌发生与控蚜功能的影响
        3.2.4 农田景观组成及农药使用对棉花花蕾期寄生性天敌发生与控蚜功能的影响
        3.2.5 农田景观组成及农药使用对棉花铃期寄生性天敌发生与控蚜功能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
        1.1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概况
        1.2 新型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
    2 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2.1 安全性评价的原理及程序
        2.2 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新进展
        2.3 新型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3 RNA干扰的原理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3.1 RNA干扰的原理
        3.2 昆虫RNA干扰的导入方法
        3.3 RNA干扰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3.4 RNA干扰技术的安全性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长期生态效应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水稻
        1.2 田间种植及试验设计
        1.3 取样及鉴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ry1Ab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总群落影响的评价
        2.2 Cry1Ab水稻对稻田天敌群落影响的评价
        2.3 Cry1Ab水稻对稻田蜘蛛亚群落及其生态功能影响的评价
    3 讨论
第三章 转二化螟miR-14水稻对其非靶标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影响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及水稻
        1.2 转二化螟miR-14 水稻中miRNA含量的测定
        1.3 二化螟miR-14直接饲喂二化螟盘绒茧蜂成虫
        1.4 二化螟miR-14注射已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二化螟幼虫
        1.5 二化螟miR-14在二化螟盘绒茧蜂中的靶标预测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新型转二化螟miR-14 水稻不同组织中miR-14 表达量
        2.2 二化螟miR-14直接喂食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
        2.3 二化螟miR-14注射被寄生的二化螟幼虫对二化螟盘绒茧蜂的影响
        2.4 二化螟miR-14在二化螟盘绒茧蜂中的靶标预测
    3 讨论
第四章 褐飞虱靶标dsRNA对三种非靶标生物影响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基因选择和引物设计
        1.3 dsRNA的合成
        1.4 dsRNA的喂食
        1.5 dsRNA的稳定性
        1.6 荧光定量PCR
        1.7 序列比对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褐飞虱dsRNA喂食体系的建立
        2.2 褐飞虱防控靶标基因dsRNA的筛选及致死效率评价
        2.3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赤拟谷盗影响的评价
        2.4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评价
        2.5 不同靶标dsRNA片段对麦蛾柔茧蜂影响的评价
    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1 总讨论
    2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4 今后有待继续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基于转录组分析的Cry2Aa水稻对非靶标天敌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黑肩绿盲蝽喂食Cry2Aa蛋白
        1.3 黑肩绿盲蝽体内Bt蛋白含量的测定
        1.4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1.5 荧光定量PCR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Cry2Aa蛋白直接饲喂对黑肩绿盲蝽存活率的影响
        2.2 Cry2Aa蛋白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附录 Ⅱ作者简历

(10)取食棉花花粉和花蜜对异色瓢虫、多异瓢虫种群适合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农业害虫综合治理
    2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2.1 天敌昆虫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2.2 捕食性瓢虫在生物防治中的重要性
        2.3 植物性食物对天敌昆虫的作用
    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棉花花粉对异色瓢虫成虫适合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异色瓢虫对地中海粉螟卵的取食量
        3.2 异色瓢虫对棉花花粉的取食量
        3.3 不同食物对异色瓢虫成虫存活率、寿命影响
        3.4 不同食物对异色瓢虫产卵个体百分率的影响
        3.5 不同食物对异色瓢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棉花花粉、花蜜对多异瓢虫成虫适合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与植物
        1.2 试验方法
    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食物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率、寿命影响
        3.2 不同食物对多异瓢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食物组合对多异瓢虫成虫适合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棉蚜、地中海粉螟卵、米蛾卵对多异瓢虫适合度的影响
        3.2 多异瓢虫对地中海粉螟卵和棉花花粉的取食量的测定
        3.3 不同食物组合对多异瓢虫成虫适合度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棉花花粉对异色瓢虫成虫适合度的影响
    2 棉花花粉、花蜜对多异瓢虫成虫适合度的影响
    3 不同食物组合对多异瓢虫成虫适合度的影响
    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天敌控制棉花害虫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21种化学药剂对新疆棉田主要害虫毒力及对多异瓢虫的安全性[J]. 黄庆超,戴长春,张建萍,陈静,陆宴辉. 植物保护学报, 2021(05)
  • [2]物理防治和植物支持系统用于烟粉虱防治的研究[D]. 李佳倩. 浙江大学, 2021
  • [3]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D]. 马雪. 塔里木大学, 2021
  • [4]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D]. 李志雄. 塔里木大学, 2021
  • [5]丁香罗勒挥发物对山东茶园绿盲蝽和天敌的种群调控评价[D]. 陈泽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6]黄地老虎幼虫取食棉花根茎部对植株上部叶螨适合度的影响[D]. 梁海申. 扬州大学, 2021(09)
  • [7]两组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对天敌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D]. 吴璇. 扬州大学, 2021(09)
  • [8]南疆农田景观组成与农药使用对棉田天敌发生及其控蚜功能的影响[D]. 潘云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Bt水稻对天敌的长期生态效应及基于RNAi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评价探索[D]. 党聪. 浙江大学, 2020(07)
  • [10]取食棉花花粉和花蜜对异色瓢虫、多异瓢虫种群适合度的影响[D]. 顾辉杰. 扬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探索天敌防治棉花害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